我無比的忠誠才是我痛苦的根源。
──尼古拉斯‧希拉利德
這一家人,在一九四九年乘著國民黨滿載黃金的船來到台灣,他們背後各自的秘密,特殊的任務,和遭遇的一連串疑雲,所有的愛、背叛與忠誠,直到六十年後,透過蘇聯、中國、日本塵封的檔案的比對,終於一一解密。
俄羅斯玫瑰是誰?
從日本學者的考查、從蘇聯東亞情報部揭出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部大膽的小說。忠誠與背叛,純真與邪惡,無悔與懺悔,交織的感人肺腑的愛。
一朵俄羅斯玫瑰,一個中日混血兒,成為周恩來和蔣介石之間隱藏的愛人
一張雞湯熬法,透露誰是玫瑰真正的愛人
她周旋於中、美、台三方。她忠誠於任務,又背叛了任務,她效忠愛人,又解救敵人……
童年,在一次尋找叛軍基地的過程,他們發現了國家秘密……
他們出生在國民黨高官家庭,他們捲入一場諜影幢幢的風暴……
而潛伏在蔣介石身邊的中共御醫,發現蔣介石有種怪病……
三方人馬,在蔣介石的生與死上進行拉扯與算計……
七十年來的秘密,層層偽裝的身世,步步拆解的謎題。全書背景,從二十世紀四0年代中共在台的間諜佈署,到台灣五、六0年代的大規模捕殺間諜,到七0年代的監獄大逃亡,到二十一世紀的檔案解密。最終透露作者的悲憫心態:人類歷史的悲劇,往往不是因為正確與錯誤之間的對抗,而是兩個錯誤間的對抗。
作者簡介:
張瀛太
台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教授。曾獲台灣各大重要文學獎,如首屆國際書展大獎小說大獎,二百萬元長篇小說比賽入圍前四強,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第一名、散文第一名,聯合報文學獎小說第一名,中央日報文學獎小說第一名,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行政院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等…二十六項文學獎。小說入選中國大陸及台灣多項精選集、連續獲選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之「台灣好小說」。著有小說《春光關不住》、《古國琴人》、《熊兒悄聲對我說》、《巢渡》、《西藏愛人》,舞台劇本《大人物》、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盟》。
章節試閱
最初
你們聽見的是一個將死之人在替已死的人講述一段歷史疑雲,一切,只能伏在墓穴裡寫。這部回憶錄如同用殘骸和風暴造就的一頁歷史,不怎麼清楚,不怎麼逼真,所以即使看起來厚厚一冊,也佔不了正規歷史的一頁篇幅,甚至一行、一句。
它就像一座不起眼的墳墓,只比亂葬崗好一點兒,它曾經激越、曾經顫慄,唯一能夠永久取得安寧之處,就只在這部厚厚的書冊裡,一頁翻過一頁,如同大雪後的寂然,所有渾濁最終在純白的覆蓋裡消失,不是遺忘,只剩了無一物。
這不是遺言,更不該像活人佯作死人,想說得輕鬆反而顯得沉重。但要談到那些不太逼真的死亡之前,按例,先來追溯出生。我的生,從意識到的那一刻起,即在搖籃、吊籃和有傾斜屋頂的閣樓裡隱藏著。終年幽暗,是那種有霉味的幽和不分晝夜的暗;或許,從哪些遮得不夠嚴實的縫隙外曾溜進一線光,一丁點,哪怕只有游絲般的光,我也能將還沒有支撐力的頸子賣力地朝向那個方向──
總有一道風,隨著那人爬上閣樓,風帶來一點點光,在我視線的空無中迎面遮來一團黑影──每天,我都期待她來,我看不見她的臉,那只是一團巨大的黑影,溫柔的貼向我。有淡淡乳香,還有一種甜甜又嗆人的香,是花露水,我年長之後才得以解惑的一種香味。
搖籃對面的牆上掛著一面鏡子,鏡旁的窗簾略微飄動時,會漏進來一點光,若我的視線繞過正面這團黑影,便能看到鏡子裡她那微亮的背。她先把我從搖籃中托起來,貼在她軟膩的胸脯上,我拉扯她的乳頭,她輕輕撥開我的手,把乳頭塞進我嘴裡,我心滿意足地吸吮。
她陪伴我,直到我幾乎睡著。當她要走,我想拉住她,她只安撫我兩下,就隨著那道風隱沒於我的視平線底下。
我不哭,早已習慣了不出聲,似乎她用了什麼方法讓我不必用哭聲來索取我的需求。此外還基於一種警覺,因為哭是危險的,她也用了我不記得的方法讓我明白這一點。
儘管不情願,我仍可以因為睏了或討好她而睡。我有一項慰安的用具,鈕扣。那時,手心握著一顆鈕扣,心裡便好受些。鈕扣是從她的衣服摘下來的,有一次在拉彈她乳頭的當兒扯下的,她給了我。我舔它,她馬上用她獨特的方式警告我不要吞下去,掰開我的手指奪走鈕扣,沒給我機會抗爭,就把鈕扣還給我了;那時她在上面塗了什麼令人聯想不到可口或好奇的味道,從此我不再想舔它,只握著它。
搖籃之外,是吊籃,有一天吊籃爬進了我的閣樓。女人不只給我乳頭,還從吊籃裡取出東西餵我。此後,餵乳頭的次數越來越少,拉吊籃的次數變多了。而女人映射在鏡子裡的模樣,總還是微亮的背,沒有再多一點點。
在我脫離搖籃、記憶和視線都開始清晰的頭幾年內,仍被擱在閣樓裡,每天傭人用吊籃給我送三餐或點心。我那時候得了小兒麻痺,走路很吃力,懶得下樓。家裡找來中、西醫長期診治,頂多使我的不吃力減了幾分,變成不礙事的瘸著。直到上小學前,經過兩次手術,才明顯好轉。
我比同齡小孩晚兩年上學。父母認為,我之前不肯上學,是小兒麻痺的關係。我樂意讓他們這麼想著,落實了不上學的願望。其實我並不自卑,小兒麻痺對我沒什麼影響,自己原本就不愛動,情願坐在那棵專屬的樹上瞭望,有時候坐整天不動一下,腳發麻了,倒落得真的動彈不得,比麻痺還麻痺。其實,我曾和其他孩子一樣,在學齡已屆之時入了學,但只一天(一九五二年九月一日,我記得),就沒肯再去了。我沒告訴爸媽真相,因為我上廁所擦屁股需要人服務,老師不肯幹,叫工友來,工友也不肯幹;何況那天我瀉肚子,屁股沾了大便,沒人服務,只好直接穿上褲子,臭著整天,自己聞了都嫌惡。輟學在家的那兩年,除了動手術那陣子不舒服,日子過得都挺好。
哥哥在的時候,我和他玩打仗遊戲,自己一個人時,就玩尋寶。父親收藏了許多寶,他有一本藏寶紀錄,我識得那上面大半的文字,父親很早就教我識字,比起一般同齡孩子,我已能讀簡單的書籍,還能讀詩背詩。父親的寶,聽說有些是清朝皇宮流出來的,最名貴的幾件,平常收在他的寶庫,只有貴客來時才拿出來展示一下。像是南朝‧張僧繇的《菩薩像》、宋‧馬遠的《觀瀑圖》、元‧李珩的《墨竹圖》、元‧鄒復雷的《春消息圖》、元‧倪瓚的《虞山林壑圖》、明‧唐寅的《李端端圖》、明‧董其昌的《書畫合壁冊》、清‧唐岱的《千山落照圖》、清‧鄭板橋的《焦山竹石圖》……在他那本藏寶紀錄裡,還登錄了一些收藏品的價格:
吳歷《湖天春色圖》3000銀元,陳洪綬《梅花》4000銀元,金農《墨梅》2000銀元,吳彬《江深草閣圖》1500銀元,沈周《秋山晴曉卷》5000銀元,倪瓚《竹石圖》4800銀元,石濤《梅溪草堂圖》3000銀元,仇英《厓屋高士》4200銀元,惲向《山水冊》2400銀元,夏圭《山水》軸5000銀元,倪謙《長卷》500銀元,戴本孝《書畫合冊》6000銀元,趙子昂《聖教序卷》10000銀元,文徵明《山水圖》8000銀元……。
但這些對我起不了太大吸引力,父親平時指點我看畫,我學得快,是為了領他的賞錢,如同我背古詩,也是為了討賞。每攢到一筆數目可觀的賞錢,我就把它藏在新的秘密基地,並畫成藏寶圖。平時若覺得悶了,或者不想成天坐在樹上瞭望時,趁著沒人注意,就按圖尋寶,每尋到一宗「寶」,就把寶藏拿出來再換個地方藏。我的秘密基地多到自己記不住,那些充滿暗語又標示著複雜經緯線的曖昧的藏寶圖,只能使尋寶行動大費周折。但我樂此不疲。
除了尋寶,我也有自己的收藏品,像父親那樣風雅的字、畫收藏品──我收藏報紙,尤其關於禁忌的報紙,或者事關殺頭坐牢的報紙。
例如我稱之為謎語的報紙。那是每年總統生日前後,報紙上的電影廣告,版面上空了許多字眼,如同謎語。像是「□□列車」、「盲女□□記」、「□□突擊隊」、「江湖□□」、「□□詩篇」、「英雄□□」、「聖□奇兵」、「□□推銷員」、「□□摩天樓」,聽說,凡是恐怖、驚魂、決死、大盜、魔鬼、輓歌、刀劍、瘋狂、火燒……等不吉利的字眼,一律被挖空。我正好用它來玩填充遊戲。這麼多空白,需要費不少腦力才能把它的真象復原;或者,不想費腦力時,也可隨意發揮想像力編故事。更無聊時,就反過來把報紙上的吉祥字眼全部挖掉,例如「河山並壽,日月同光,舉國歡騰,恭祝嵩壽」,變成「河山並□,日月同□,舉國□□,恭□□□」,再玩一次填字遊戲。
另一種是印錯的報紙。像是把「中央領導」印成「中共領導」、把「向蔣總統匯報」印成了「向蔣總統匪報」、把「實踐總統訓示」印成「實賤總統訓示」,或者在十月初的時候,太早出現了「歡頌國慶」之類的字眼(十月十日是我們的國慶,但十月一日是中共的國慶) 這種印得比螞蟻還小的鉛字,差一字可值好幾條人命,當然值得收藏。
還有一種更稀罕的珍品,像我看了不下上百遍的這張報紙副刊,有一幅美國的「大小烏龜渡河爬上荒島」漫畫,譯者郭叔叔曾送過我一盒好吃的牛油餅乾,我喜歡他。但他忽然不見了,被警察抓了,不知是坐牢了或者被槍斃了。大人私下談論時,說那幅漫畫被看成了有諷刺意味,影射了總統父子在大陸打敗仗不得不退居到臺灣島……但父親叫我別再說出去,免得跟郭叔叔一樣被抓走。
我還知道一項秘密,洩露了可能也得抓去槍斃,所以我連父親都沒透露。那是關於寶藏的秘密,有一整船黃金,跟著我一家子來到臺灣。其實,該反過來說,是我一家子搭了藏有黃金的大船來到臺灣。那時候我年紀很小(比襁褓裡的小孩大不了幾歲吧),身旁的大人們全睡著了,我睡得不沉,海浪一晃就醒,可能覺得有些尿意了,便摸黑走到船的另一側想尿尿。當時見狀,趕緊蹲下來,蒙著頭,只露出兩眼──船上有人扭打、拿槍正在瞄準對方。起先,只是有人說:「船的方向不對,怎麼往北走?」,有人低喝了聲:「艦長叛變了!」,接著打鬥和攻擊就開始……我的頭越藏越低,戰場逐漸轉移到我看不到的某一邊,似乎不太激烈、不太吵鬧,直到有些人被綑起來,丟到底下船艙……
「他們被中共地下黨滲透了!」
「本來才兩天的航程已經多開了一天,看來還要多開個幾天……」
「之前的惠安號、安東號、×同號、盛美號、江西號、永×號、吉安號、×光號,好幾條軍艦同時叛變呢。想不到我們也沒躲過……」
「看這態勢,到得了臺灣嗎?」
「這一帶海上有中共埋伏,難說……」
「船上有國庫黃金,恐怕他們不會放手。」
「嘴閂得緊一點,那東西不能說。洩露了要掉腦袋……」
「都繞這麼遠了,糧食快不夠了……」
那些竊竊私語,我全記住了,哪怕他們沒注意到某個像是睡著了的小不點,蹲得那麼不起眼。那是我第一次有了危險、守密、財寶之類的概念,並意識到它們的絕對重要性。
後來和哥哥玩戰爭遊戲,有時候我就扮海盜,哥哥扮官兵。我們假想有一大筆國家寶藏,雙方正為了爭奪和守護而搏鬥。
但我們更常演出真正的戰爭,那是扮演兩個敵對的國家或政治團體,交戰不休。這種戰爭需要更多人手,所以只在姚伯伯和朱伯伯家的小孩來串門子時,才玩得成。
打仗時,我未必和哥哥同組,通常是我和姚昆明一組,與朱小康、哥哥那一組對幹。我們有兵力隱語,還有通關隱語。所謂通關隱語,是當盟軍人員來到我方基地前報到時,裡面的衛兵會和他進行通關語寒喧,以確認是己方人員。比方說,當裡面的人說道:「我經常收到你的電報」,對方要答:「我很久沒接到你的電報了」;裡面問道:「到諾曼地如何前進」,對方就答道:「空降部隊才抵達,還不知道」;裡面問:「你何時從碉堡來」,對方就答:「我半天前從碉堡來」;裡面說:「將軍已轉移陣地」,對方要答:「下雨對我軍不利」。
至於兵力布署,我們的隱語大多藏在文具清單裡。
藍墨水:一盒代表一隻軍艦
鋼筆:一枝代表一輛裝甲車
鉛筆:一枝代表一架戰機
紅墨水:一盒代表一門大炮
蠟筆:一色代表兵力一百人
圖畫紙:一張代表一軍
色紙:一包代表一師
筆記簿:一本代表一團
橡皮擦:一個代表軍餉一百元
就像父親有本書畫名冊專門紀錄收藏品的價格,我們也有一本文具清冊,專門紀錄作戰兵力的數量。這兩者之間,原本沒什麼關係,但我總覺得,我設計的兵力隱語,靈感來自父親那本冊子,兩者同樣看似平常的被妥當收藏著,同樣還有些欲蓋彌彰的什麼。
我們的戰場,通常就在庭院裡,打得遠一點,則延伸到屋後的河堤,若是要達到長征的規模,就得從家裡一路打到附近的山坡。這不是兒戲,一切必須當真。我們常常在狹窄的巷道裡埋伏俎擊、在茂密的林子裡追蹤敵軍、在及腰的草叢中埋設陷阱,每個人都得背著重裝備,用最小心的不引起敵人注意的步伐前進。隊長隨時舉起望遠鏡留意敵方動態、核對地圖,並目測我軍距離目的地還有多遠。
「我們的位置離掩體還有四百多碼,」我對後方傳令:「炮兵部隊聽命!對準敵軍目標」──我的「部隊」,那個以一當百的姚昆明,一聽到命令,就把炸彈(泥團)往某方向扔。敵人馬上回擲炸彈,我們立刻撲倒在地,一會兒爬起來匍匐著前進,直到下一波炸彈又攻來,我們就再伏倒。雙方發動火力猛烈攻擊,都殺紅了眼,直到某一方全軍覆沒。有時候,明明不該有活口留在那兒,當你走近占領區時,那些早就陣亡的敵人卻醒過來對你射擊;然後一場打得雙方奄奄一息已然停火的戰爭,又得重來一遍。
戰場上,總有人使詐、不遵守約定,也不重視別人的信諾,哪怕是我自己,也難免如此;總之,能免於被殲滅就該慶幸了。往往是弄得兩敗俱傷,即使勝利也是慘勝、沒有歡呼的慘勝。
有時候我「傷」得不重,卻突然意興闌珊,只能偽裝成重傷兵,躺在大石頭後面,看著週遭「士兵們」(姚昆明一人扮多角)還在忽左忽右的反擊,認真地掩護我,偶爾還要抽空為我進行「傷口包扎」。
這時的我,莫名的感到荒謬而哀傷。我知道,需要泯除腦海中忽然萌生的冷靜和理智,才能繼續打下去。但似乎已沒有足夠說服人的理由要打下去。那投降呢?不,戰場上最瞧不起投降的懦夫,而對待變節的降將,莫不冠上叛徒的名義令其至死無法翻身。或者,敵人也不保證會善待俘虜,歷史上被坑殺的俘虜多得是。每當敵方射來的炸彈落地,我就轉動眼睛,打量著身旁的碎骨殘屍(因為具體兵員不夠用,我們把草木扎起來,每一捆草木視為一百個兵卒),疲倦地期待著結束或終止……
哪怕幾十年後,我仍記得當時的張望和疲憊。
該如何對那些激情演出作解釋呢?起先,我們大張旗鼓,想像著用戰爭創造個人英雄事蹟。接著卻是感到無路可出,除非你死就是我活,只好瘋狂的殺過去。結局同樣都是死,不同的只在於,是慘勝的死?或慘敗中死?一切蘊含著悲哀。但這種悲哀,在下一次激情來臨時,又會煙消雲散。畢竟,人們就是那麼容易把另一群人當做敵人,毫不留情地撲殺。或許你並非自願者或自知者,然而在一場已然挑起的撲殺中,只能是隨波逐流的宿命者,死了,只是加入一群不幸的無名氏之列,歷史對他們發生什麼事一無所知,沒有人看見他們的血跡,沒有人發現那些憂傷。
現在,我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略略關涉到這樣的血跡、這樣的憂傷。幸或不幸,經歷過一切之後,只剩一股冷然,以及少許無所謂了的寬容。
在他們的墓碑上,僅可能銘刻一句:
無關緊要。最初
你們聽見的是一個將死之人在替已死的人講述一段歷史疑雲,一切,只能伏在墓穴裡寫。這部回憶錄如同用殘骸和風暴造就的一頁歷史,不怎麼清楚,不怎麼逼真,所以即使看起來厚厚一冊,也佔不了正規歷史的一頁篇幅,甚至一行、一句。
它就像一座不起眼的墳墓,只比亂葬崗好一點兒,它曾經激越、曾經顫慄,唯一能夠永久取得安寧之處,就只在這部厚厚的書冊裡,一頁翻過一頁,如同大雪後的寂然,所有渾濁最終在純白的覆蓋裡消失,不是遺忘,只剩了無一物。
這不是遺言,更不該像活人佯作死人,想說得輕鬆反而顯得沉重。但要談到那些...
作者序
【後記】
鬼魂不散 張瀛太
父親過世很久很久了。這幾年,我卻像是才逐漸反芻過來,覺得日子才過了不久。但日子的確過了好久了,我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過的……我記得當時在大太陽下走了幾小時,一路找到那家警察分局,我要求看他的屍體照片,照片上,剝落的皮膚是青黃顏色,皮膚邊緣是鮮艷的綠色。我不知道死人的皮膚會這樣大片剝落。死亡證明上只有四個字,那四個字,彷彿是再正常不過的死因,像普通毫髮無傷的猝死的人通常被冠上或被隨意填上的病名。我不願說它,這由不得我信或不信。我不信,但我不得不收下那張死亡證明。
都說,他死時睜大了眼,拳頭握得很緊。是誰為他拉下眼皮,掰開手指,我不知道。
那年我回鄉處理喪事,是現場唯一的直系血親,我決定了日期,選了棺材、骨灰甕和喪葬場地,但我沒能看到他完整的身體,棺材裡的他穿著夀衣,棺材只開了一小道縫。準備火葬那天,他終於被抬出來放在架子上,解凍了的身體嚴重縮水,像是衣服裡已沒了東西,他的臉上冒著細水珠,張開的嘴巴裡面是黑紫色舌頭。當屍體再放入棺材,我上前看他最後一眼,不知為何,他的臉赫然是一邊白一邊黑,很突兀很分明,但棺材很快被蓋上了,抬走了,進焚化爐了。
幾天後,他來到我夢中,依舊騎著那台陳舊的富士牌腳踏車,後座載著我上學和打工時用的背包,它總是裝了太多書本,很重,壓得我駝背。腳踏車載著我的背包騎進一條隧道,洞口透出幽幽的黃色亮光,他進隧道前始終回眸望我,直到消失在看不見的隧道裡。
我心裡像是被重重的一擊,很不甘心,拿出他的死亡證明,一路找到那家警察分局,調出照片,好好看他最後一眼,完整的全身的一眼。
小時候學過一首歌,德弗扎克的念故鄉。但我忍不住說,我恨故鄉。有時候我身心俱疲,太累了,沒力氣去想著我那長期的恨意,後來,我發現我懶得恨,或者承受太多,原來的恨已排不進心裡的空間了,只剩提防和恐懼。
就像連續劇的情節,從一個不算太大的事件,滾雪球般,引發一連串的悲慘和不幸。若要說它,聽起來可能會像離奇變態的驚悚劇,不像真實的人生;但有人說人生如戲,很老掉牙的一句話,我卻不得不承認,當它發生在自己身上,確實是如戲,一場大悲劇。
從一個調查事件開始,從一個逃避般的遷移開始,一個家庭,擴及了週邊的親朋好友,就進入了長期噩夢,家破人亡。
我至今仍不說它,或者是,仍不敢說它。只把眼淚擦乾。
那麼,先說點別的吧,說我的無知和幼稚。
那是戒嚴年代的記憶了,小學三年級,蔣中正總統華誕那天,全國放假。我在家閒著沒事,把勞作課裡教的工藝溫習一遍,用一張白紙做成一個漂亮的燈籠,然後開開心心的掛到家門外。父親午睡醒時,我獻寶似的要他看看屋外我的傑作,不料他劈頭大罵,命令我取下燈籠,我不服氣,問他為什麼,他什麼也不講,衝出去扯下白燈籠,揉成一團扔進垃圾筒。成年之後,我才明白,當年若是被人看見了去告密,敢在蔣總統的生日觸霉頭,叛亂罪之類的大帽子肯定要扣下來。
小學五年級,某個星期日,老師要我們集體到學校看政治宣導影片,父親懶得載我出門,叫我別去了。第二天上學,老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叫我站起來,問我為什麼昨天沒來看電影?我畢恭畢敬,據實以答:「報告老師,我爸爸說,那只是演一些愛國的東西,不看沒有關係。」老師足足訓了我一節課,從國家的重要性和共匪的可惡性,強調沒看這個電影的罪過。
有一次下課,同學聚在一起,照著老師剛才上課的說法,同仇敵愾的批判某些人是叛亂分子,是大壞蛋。我居然引經據典的另持一見:「課本說,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了,才被叫做國父,如果這些叛亂分子這次成功了,是不是以後的課本也會叫他們國父或革命志士。」諸如此類的事,發生過好幾遍,我曾天真的告訴同學,家裡有叛黨寫的書哦,就像她們炫耀自己家有什麼明星畫報一樣,說得像是在獻寶,簡直不知死活。
有一天,父親忽然替我向學校請假,帶全家出遠門,平時節儉成性的他,居然大老遠帶我們去梨山旅遊,逛完了大半個梨山,一家人毫無目的的跟著父親四處亂走,父親似乎不打算回家。他低頭問我,還想去哪裡玩嗎?這是他最慷凱的一次,我記得我們又去了好幾個地方,只是爸爸捨不得買足車票,一家人擠在短少的座位上,像是電影裡那種逃命時沙丁魚般擠在一起的難民。
但是,無處可去了,終究得回家。
聽說那幾天,調查局派人來了,找不到父親,就向左鄰右舍一個個打聽,還追查到台南鄉下老家去,祖母和親戚都被盤問一番。父親一回到家,就被調查局帶走了。
有人告發了他的朋友,他是為了朋友的事被帶走。
聽說父親堅持不出賣朋友,被調查局體罰逼供……
可是父親從不對我們說。我猜想他是愛面子,他覺得讓小孩知道父親被人刑罰逼供,很丟臉。
之後我們就搬家了。換了個地方未必沒事,新的雪球開始滾動,同樣是個不算太大的起因,卻造成重大轉捩,無窮的災難開始,監聽、跟監、信件照片失竊、中毒……所有詭怪情節輪番上演,然後我天真無邪的少女時代提前結束。
父親生前希望我去投考調查局,從我讀小學起,他就這麼講,甚至要我背六法全書,及早準備。也許,這是想彌補他曾考上調查員,卻因沒有入黨而被取消資格的遺憾;或者,他覺得那個地方有令人違抗不得的特權,有命令人聽話的特權?或有胡作非為的特權?但年輕時的我,沈緬於詩書樂畫,對他口中的特權或福利完全沒有興趣。我除了聽話的隨一群黨員同學去參觀過一次調查局,聽話的加入他不想加入的政黨(但他常常很聽話的投票給那個政黨)。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每年,都是他主動替我繳了黨費,讓我維持名義上的黨員身分,以防日後失去進入公職的資格(這是他根深蒂固的想法)。每年,他寫來的信裡總不忘提起,要跟那個黨保持聯絡啊……直到他過世。他不知道,我曾有一張蔣經國總統署名的獎狀和小金色勲章(我沒有任何貢獻,忘了為何得到獎狀)。他也來不及知道,時代變了。他老是擔心我找不到可靠的工作,他總是說寫作或畫畫會餓死,他扯下我貼在牆上的水彩畫、他沒興趣看我得獎的畫作、他輕蔑地掂著我獲得的文學獎座,說這個賣給收破爛的,能換幾塊錢?我很生氣,不肯聽他的任何意見,覺得他俗氣又現實。日後有了工作,才逐漸能體會,在他卑微的心願裡,奢望的根本不是特權,只是能夠平安溫飽。這個貧農之子,自小父親就被日本人抓去當軍伕,經常挨餓,躲在甕裡逃避被送出去當養子的鄉下男孩,他不是沒志氣,只是他更清楚現實,他努力讀書、考試,為了現實,選擇婚姻,也算計現實(母親的姨父兼養父是台南市首位無黨籍市長的市府機要秘書,但也死得早),因為其他兄弟全當了童工。當年,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一張來不及寄出去的「黨員聯絡單」,原來,他怕我不聽話,不跟黨聯絡,便主動替我和黨聯絡了,上面寫道:「畢業後,能否介紹工作?最好是公家機構。」好像是跟神佛祈求一樣,我啞然失笑,他那樣認真的替我繳黨費,難道是在繳香油錢嗎?日後憶起,總不免心酸,原來,他比我更天真。他不知道,時代真的會變。時代一直會變,但不見得變得更好,雖然人民總是期望它變,彷彿變了就會好。
這是難免的,人的記憶,往往停留在某個自認為重要的階段,頻頻回顧。童年時,母親常說起,二二八事件,外祖父母連夜逃亡,之後家宅被某位將軍佔住了,那座巨宅,庭院有整個學校的運動場那麼大,牆砌得很矮,附近的孩子可以翻牆進來摘水果、跳進庭園的水池裡戲魚,平日往來的都是名流士紳。我曾被帶去原地憑弔,除了剩下一棵果樹,所謂的魚池、花塢、庭園和日式屋舍,早改建成馬路、幼稚園和密密的公寓了。她說時喟嘆,而我像是站在另一個世界聆聽異國童話,現在的世界、未來的世界,彷彿不著邊際,也離我很遠。我的現在和未來,未必是當下的現在和未來。噩夢未曾離去,然而我有另行築夢的權利。
寫這個故事,不是我家的故事,虛構成份居多,但裡面的人物和命運又有些真實,場景借的是另一位朋友的家(聯同我外祖父的家),國民黨高官之子,童年就擁有貴族一樣的享受和特權,他輕描淡寫地告訴我,他家「不過是」比人早一點有這個、有那個而已。他又用高高在上的語氣提醒我,千萬不要因此產生相對剝奪感,因為沒有一個地方是你能真正擁有的,你只是過客,你住的房子以前是別人住的,你站的土地以前也屬於別人的……我靜靜地聽著,因為我從沒敢妄想什麼「相對被剝奪」,但他是這麼揣測我;幾年後,他的父親過世,至親要來分房產,他卻十分激動,他忘了他當初是怎麼提醒我的,他說什麼也要保住那個當年國民黨廉價賜給他們的大宅院。我知道,他並不貪財,他是要他的家看起來仍舊完整,他懷念曾住在這個家裡的所有靈魂,哪怕已人去樓空……我想到當年那位進駐外祖父宅子的將軍,聽說入住不久就被自己的黨槍斃了。那宅子,不曉得換了多少主人,多少鬼魂,的確,沒有人能真的擁有;即使入土了,進了墳墓,也不見得安寧,外祖母的墳墓在六十年前剛下葬不久就被夷為平地,這個名門美人、留學生、巨富之妻,活在土地上的時間短、埋在土地下的時間更短,屍骨無存。她死得慘,但她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才叫可怕。我還沒打算寫我家,也不願意寫。也許我在害怕、迴避某些恐懼,或者依舊選擇緘默,於是往更早的年代裡逃去。儘管,那個年代和我有距離,六七十年前、七八十年前,也不算太遠,生活氛圍與我的童年彷彿是接近的,至於心理氛圍,能抒解我心中鬱悶之萬一,便也勉強夠了。
小說主要情節停止於蔣公過世那年,那年,我九歲,是我僅有的兩年悠哉歲月的尾聲。哪怕過了三四十年,我忍不住,總是懷念起遙遠的那兩年。而那時的蔣公,就像神話人物,離我好遠,他所住的那個台北,對我這個台南小孩而言,就像外國。至今,我仍能熟背蔣公遺囑,文言文,那時若沒背好,老師就不准我們回家吃飯。我還能把秦孝儀寫的另一首詞意艱奧的蔣公紀念歌詞,背上大半首──翳維總統,武嶺蔣公,巍巍蕩蕩,民無能名,巍巍蕩蕩,民無能名;革命實繼志中山,篤學則接武陽明,黃浦怒濤,奮墨絰而耀日星,重慶精誠,製白梃以撻堅甲利兵……三十年後,我能得意的向年長我五六歲的朋友們炫耀這記性。當年,全國戴孝,天天在升旗典禮全體默哀三分鐘、唱蔣公紀念歌,我乖乖的照做,可是一回家,還是在浴室裡唱著瓊瑤電影情歌。哪怕不清楚裡面唱的愛情是什麼東西,不清楚即將來臨的禍害……
三種矛盾,時代的緊繃和輪替/悠哉的天真/民主時代囚籠般的生活,構成我勞累和不斷構想脫逃的歲月。
一直不知道怎麼寫家,從出生開始,我大概搬了四十幾次家,多半像逃難,像換個牢,再換個牢。
這本書,十六年前寫了初稿,用二十萬字,極端念舊的記我童年某短暫時期的家。十六年後,不要它了,刪到只剩五百字,保留了一位配角的形象,其餘全部另起爐灶,換了主角、換了場景、換了另一個家、換了事件,但感覺似乎更貼近了,貼近我心裡的痛,貼近我懷念的消失的家。撤換的動機,是當我看了愈多史料,那些口述歷史、國安局檔案、那些獄中的受難者,我變得激動而非感傷,彷彿隔著幾十年時空,有人和你相濡以沫,彷彿倖存就是萬幸了。我決定把這一時代的這群人納進來,那激動,是因為群體,而非個人。縱使,故事裡仍私心地隱藏許多自我、許多秘密遊戲、許多抗鬥或逃脫的幻想。
【後記】
鬼魂不散 張瀛太
父親過世很久很久了。這幾年,我卻像是才逐漸反芻過來,覺得日子才過了不久。但日子的確過了好久了,我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過的……我記得當時在大太陽下走了幾小時,一路找到那家警察分局,我要求看他的屍體照片,照片上,剝落的皮膚是青黃顏色,皮膚邊緣是鮮艷的綠色。我不知道死人的皮膚會這樣大片剝落。死亡證明上只有四個字,那四個字,彷彿是再正常不過的死因,像普通毫髮無傷的猝死的人通常被冠上或被隨意填上的病名。我不願說它,這由不得我信或不信。我不信,但我不得不收下那...
目錄
目錄
最初
第一部
第1章 玫瑰紛紛覆蓋了一切
第2章 密碼‧玫瑰‧雞蛋
第3章 旁人未知的密戲
第4章 從狗開始
第5章 我曾經以為那是海
第二部
第6章 取之不盡的寶盒
第7章 背著大人的遊戲
第8章 那個至關緊要的人
第9章 這不是一個太平盛世
第10章 看世上花落花開、花開花落
第三部
第十一章 牆縫裡那朵白玫瑰
第十二章 赤色的死火山島嶼
第十三章 剩下的這幾個
第四部
第十四章 被犧牲的角色
第十五章 我們是在最高的雲端
第十六章 她餵的這勺骷髏雨水
第十七章 追兵
第五部
第十八章 那個神秘獨囚
第十九章 他走了
第二十章 禁不住細究
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檔案解密
第二十二章 俄羅斯玫瑰
第二十三章 靜靜的退場
後記 鬼魂不散
目錄
最初
第一部
第1章 玫瑰紛紛覆蓋了一切
第2章 密碼‧玫瑰‧雞蛋
第3章 旁人未知的密戲
第4章 從狗開始
第5章 我曾經以為那是海
第二部
第6章 取之不盡的寶盒
第7章 背著大人的遊戲
第8章 那個至關緊要的人
第9章 這不是一個太平盛世
第10章 看世上花落花開、花開花落
第三部
第十一章 牆縫裡那朵白玫瑰
第十二章 赤色的死火山島嶼
第十三章 剩下的這幾個
第四部
第十四章 被犧牲的角色
第十五章 我們是在最高的雲端
第十六章 她餵的這勺骷髏雨水
第十七章 追兵
第五部
第十八章 那個神秘獨囚
第十九章...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品文創出版日期:2011-05-15ISBN/ISSN:978986869293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