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爾.麥奇本
定價:NT$ 280
優惠價:88 折,NT$ 246
本商品已絕版
◎ 作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被譽為全球前一百大思想家,曾以350.org之名發動181個國家,5,200個據點,舉行全球性的環保遊行運動,被CNN喻為「地球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行動」。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並以專文推薦:「……與其讓一本書充滿黯淡的環境報告,麥奇本用他的智慧和樂觀主義掩埋絕望。」
◎ 《出版人週刊》:「人類的文眀讓當前的地球已經失去氣候控制能力,麥奇本要求大家別對生活掉以輕心,繼續保護地球。」
◎ 英國《衛報》、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書評》、《紐約書評》、《出版人周刊》專業推薦。
◎ 文魯彬、吳晟、李偉文、徐光蓉、程昀儀、賴青松等 國內專家一致推薦。
我們認識的地球,也是唯一的地球,已經一去不復返。
你可以一直忽視環境問題,不過當火燒屁股時,會燒的很快!
我們用化石燃料支撐現代文明,用人造氮肥製造糧食。不過,地球卻因此悄悄起了物理性質的變化,小麥減產、熱浪變成常態,糧食與水短缺成為雙重風暴。這個地球,雖然外表依稀是原本的樣貌,實際上早已徹底變質。我們姑且稱它「地殏」吧!(《爾雅‧釋詁》解釋:殏,終也。即我們原來的舊地球已經被破壞,如今迎來的是一個新「地殏」。)
日本核災事件告訴我們,用核能降低碳排放的美夢已然破滅。身為350.org發起人,同是本書作者比爾.麥奇本主張:「只有縮小生活規模才有希望!」讓我們對未知的生活找到一絲希望。當前我們唯有改變追求經濟成長的心態,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控制在350ppm以下。而這一切種種都有賴於建立謙卑、只取生存所需的社會與經濟秩序,重新建立起在地化的社區連結,讓大家能以平安度過這險峻的挑戰。
現在你也可以這麼做……
「食物」在地化:只吃在地食物、自產糧食,當兼職農夫。
「能源」在地化: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支持風力發電。
「經濟」在地化:到農夫市集購物,少去大型連鎖賣場。
發展社區網絡:重新建立認識鄰居,參與社區活動。
作者簡介:
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知名作家,著作包括《自然的終結》(The End of Nature)、《在機械化時代保持人性》(Enough: Staying Human in an Engineered Age) ,以及《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等多本暢銷書。曾經擔任《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的駐社作家,目前不定期為《哈潑》(Harper’s)、《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等各大雜誌撰稿。
麥奇本創辦了Set It Up和350.org兩個環保組織,後者在2009年10月發起認識全球暖化運動,被CNN喻為「地球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行動」。
目前任教於密德柏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與同為作家的夫人蘇.哈本(Sue Halpern)和女兒住在美國佛蒙特州。
譯者簡介:
曾育慧
台灣雲林人,北一女中、台大政治學系畢業後,以倡議台灣健康人權、推動台灣國際衛生事務參與開始,踏入非政府組織領域,關懷的面向逐漸擴展,從國際醫療合作、公共衛生、人權、環境,到開發中國家的貧窮與社會不平等問題。目前於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攻讀博士,課餘從事翻譯,作品包括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自傳《窮人的銀行家》、揭露製藥產業不當經營的《藥廠黑幕》、英國BBC電視節目文字版《食物的真相》…等十餘本譯著。目前亦擔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
聯絡方式:mayeeshatk@gmail.com
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人】(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作家、詩人 吳 晟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台大大氣科學教授、前環評委員 徐光蓉
掌生穀粒糧商號創辦人 程昀儀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賴青松
人類文明的發展模式,藉由進步的科技與極致而有效的管理技術,已改變了地球的面貌,也將我們這個文明推向瀕危的關鍵點。本書作者提出具體而有效的解決之道,值得每個地球人深思並採取行動。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科技文明已經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的極限,至少至少已經到達臨界點。如果不趕緊想辦法,而且全民身體力行,等到大自然反撲就來不及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決反對國光石化最根本的核心價值。
作家、詩人 吳晟
不是決策者的你我該怎麼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是作者提出的可能解決方案; 如果政治人物不願處理,民眾必須群策群力尋求與環境永續的可能。從草根開始凝聚力量、造成風潮,才可能改變。
台大大氣科學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徐光蓉
【國外推薦人】
「比爾.麥奇本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環保記者了……《地球‧地殏》與其他環保書籍最大的差別,在於麥奇本在這本書中開出未來人類生存的處方。」
《時代雜誌》(Time)
「麥奇本的觀點非常新穎,讓讀者不安地面對氣候變遷這個現實。根據麥奇本的觀點,地球已經不存在,變成了地殏。地殏現在是我們的家。」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
「自從1989年第一本書《自然的終結》預言環境崩會後,麥奇本在度發出警鐘。在新作《地球‧地殏》中,告訴讀者一個結論,孕育我們的地球即將毀滅。他說:即使昨天我們阻止廢氣排放,這世紀全球仍然會繼續變暖,風暴、乾旱以及不穩定的災難持續發生。關係的不只是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現在住在氣候改變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運用創造力讓自己生存下去。忠言總是逆耳,與其讓一本書充滿黯淡的環境報告,作者用他的智慧和樂觀主義來掩埋絕望。」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 Review)
「人類的文明讓當前的地球已經失去穩定的氣候,……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對這個被我們破壞的『新地殏』採取維護、並以『當地並非全球市場』的理念,要大家別對生活掉以輕心,應該對地球抱持著『玻璃杯半滿』的態度,繼續保護著它……。並告訴我們不該放棄希望,也由衷希望未來地球可以復原。」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關於這本書,我想談的只有一點:請各位認真地把它看完。不管你原來安排什麼工作,沒有其它事比看完這本書更要緊。」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Animal, Vegetable, Miracle)作者
「比爾.麥奇本透過簡潔的文字,流暢的筆調,極具深度的內容,以及字裏行間對地球與人類更深層的情感,引領讀者探索全新的未知地帶。這本或許是作者最引人入勝的巨著,能重建你對未來與人類永續的信心。」
艾倫.魏斯曼(Alan Weisman),
《沒有我們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作者
「本書令人震撼的開場白,如同半世紀前的科幻老電影和傳奇故事一樣,先把讀者-其實是六十億的人們-丟入一座恐怖、難以預料的星球。氣候變遷已經在四周發生了,但是比爾.麥奇本並沒有就此打住。他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讓我們明白答案同時存在;而且,他提出具體、科學的解決之道,帶給我們更好、更豐富、更民主的市民社會與日常生活的圖像。《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讓你沮喪,也提供希望,是一本重要性無法言喻的著作。」
雷貝嘉.索尼爾(Rebecca Solnit),
《地獄中的天堂.黑暗中的希望》(A Paradise Built in Hell and Hope in the Dark)作者
「比爾 .麥奇本很早就預見『自然的終結』;藉著這本新書裏,他在保存自然珍寶的路途上,為我們刻下了前進的記號。」
傑姆斯.韓森(James E. Hansen),
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院(NASA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
「比爾 .麥奇本是這一代鬥志最高昂的環保運動家。想要為世界盡一份心力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東西。」
提姆.傅那利(Tim Flannery),
《天氣製造者》(The Weather Makers)與《永遠的邊境》(The Eternal Frontier)作者
【推薦序】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徐光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1折17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比爾.麥奇本
優惠價: 88 折, NT$ 246 NT$ 280
本商品已絕版
◎ 作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被譽為全球前一百大思想家,曾以350.org之名發動181個國家,5,200個據點,舉行全球性的環保遊行運動,被CNN喻為「地球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行動」。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並以專文推薦:「……與其讓一本書充滿黯淡的環境報告,麥奇本用他的智慧和樂觀主義掩埋絕望。」
◎ 《出版人週刊》:「人類的文眀讓當前的地球已經失去氣候控制能力,麥奇本要求大家別對生活掉以輕心,繼續保護地球。」
◎ 英國《衛報》、美國《時代雜誌》、《紐約時報書評》、《紐約書評》、《出版人周刊》專業推薦。
◎ 文魯彬、吳晟、李偉文、徐光蓉、程昀儀、賴青松等 國內專家一致推薦。
我們認識的地球,也是唯一的地球,已經一去不復返。
你可以一直忽視環境問題,不過當火燒屁股時,會燒的很快!
我們用化石燃料支撐現代文明,用人造氮肥製造糧食。不過,地球卻因此悄悄起了物理性質的變化,小麥減產、熱浪變成常態,糧食與水短缺成為雙重風暴。這個地球,雖然外表依稀是原本的樣貌,實際上早已徹底變質。我們姑且稱它「地殏」吧!(《爾雅‧釋詁》解釋:殏,終也。即我們原來的舊地球已經被破壞,如今迎來的是一個新「地殏」。)
日本核災事件告訴我們,用核能降低碳排放的美夢已然破滅。身為350.org發起人,同是本書作者比爾.麥奇本主張:「只有縮小生活規模才有希望!」讓我們對未知的生活找到一絲希望。當前我們唯有改變追求經濟成長的心態,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控制在350ppm以下。而這一切種種都有賴於建立謙卑、只取生存所需的社會與經濟秩序,重新建立起在地化的社區連結,讓大家能以平安度過這險峻的挑戰。
現在你也可以這麼做……
「食物」在地化:只吃在地食物、自產糧食,當兼職農夫。
「能源」在地化: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支持風力發電。
「經濟」在地化:到農夫市集購物,少去大型連鎖賣場。
發展社區網絡:重新建立認識鄰居,參與社區活動。
作者簡介:
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知名作家,著作包括《自然的終結》(The End of Nature)、《在機械化時代保持人性》(Enough: Staying Human in an Engineered Age) ,以及《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等多本暢銷書。曾經擔任《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的駐社作家,目前不定期為《哈潑》(Harper’s)、《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等各大雜誌撰稿。
麥奇本創辦了Set It Up和350.org兩個環保組織,後者在2009年10月發起認識全球暖化運動,被CNN喻為「地球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行動」。
目前任教於密德柏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與同為作家的夫人蘇.哈本(Sue Halpern)和女兒住在美國佛蒙特州。
譯者簡介:
曾育慧
台灣雲林人,北一女中、台大政治學系畢業後,以倡議台灣健康人權、推動台灣國際衛生事務參與開始,踏入非政府組織領域,關懷的面向逐漸擴展,從國際醫療合作、公共衛生、人權、環境,到開發中國家的貧窮與社會不平等問題。目前於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攻讀博士,課餘從事翻譯,作品包括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自傳《窮人的銀行家》、揭露製藥產業不當經營的《藥廠黑幕》、英國BBC電視節目文字版《食物的真相》…等十餘本譯著。目前亦擔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
聯絡方式:mayeeshatk@gmail.com
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人】(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作家、詩人 吳 晟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台大大氣科學教授、前環評委員 徐光蓉
掌生穀粒糧商號創辦人 程昀儀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賴青松
人類文明的發展模式,藉由進步的科技與極致而有效的管理技術,已改變了地球的面貌,也將我們這個文明推向瀕危的關鍵點。本書作者提出具體而有效的解決之道,值得每個地球人深思並採取行動。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科技文明已經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的極限,至少至少已經到達臨界點。如果不趕緊想辦法,而且全民身體力行,等到大自然反撲就來不及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決反對國光石化最根本的核心價值。
作家、詩人 吳晟
不是決策者的你我該怎麼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是作者提出的可能解決方案; 如果政治人物不願處理,民眾必須群策群力尋求與環境永續的可能。從草根開始凝聚力量、造成風潮,才可能改變。
台大大氣科學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徐光蓉
【國外推薦人】
「比爾.麥奇本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環保記者了……《地球‧地殏》與其他環保書籍最大的差別,在於麥奇本在這本書中開出未來人類生存的處方。」
《時代雜誌》(Time)
「麥奇本的觀點非常新穎,讓讀者不安地面對氣候變遷這個現實。根據麥奇本的觀點,地球已經不存在,變成了地殏。地殏現在是我們的家。」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
「自從1989年第一本書《自然的終結》預言環境崩會後,麥奇本在度發出警鐘。在新作《地球‧地殏》中,告訴讀者一個結論,孕育我們的地球即將毀滅。他說:即使昨天我們阻止廢氣排放,這世紀全球仍然會繼續變暖,風暴、乾旱以及不穩定的災難持續發生。關係的不只是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現在住在氣候改變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運用創造力讓自己生存下去。忠言總是逆耳,與其讓一本書充滿黯淡的環境報告,作者用他的智慧和樂觀主義來掩埋絕望。」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 Review)
「人類的文明讓當前的地球已經失去穩定的氣候,……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對這個被我們破壞的『新地殏』採取維護、並以『當地並非全球市場』的理念,要大家別對生活掉以輕心,應該對地球抱持著『玻璃杯半滿』的態度,繼續保護著它……。並告訴我們不該放棄希望,也由衷希望未來地球可以復原。」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關於這本書,我想談的只有一點:請各位認真地把它看完。不管你原來安排什麼工作,沒有其它事比看完這本書更要緊。」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
《自耕自食,奇蹟的一年》(Animal, Vegetable, Miracle)作者
「比爾.麥奇本透過簡潔的文字,流暢的筆調,極具深度的內容,以及字裏行間對地球與人類更深層的情感,引領讀者探索全新的未知地帶。這本或許是作者最引人入勝的巨著,能重建你對未來與人類永續的信心。」
艾倫.魏斯曼(Alan Weisman),
《沒有我們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作者
「本書令人震撼的開場白,如同半世紀前的科幻老電影和傳奇故事一樣,先把讀者-其實是六十億的人們-丟入一座恐怖、難以預料的星球。氣候變遷已經在四周發生了,但是比爾.麥奇本並沒有就此打住。他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讓我們明白答案同時存在;而且,他提出具體、科學的解決之道,帶給我們更好、更豐富、更民主的市民社會與日常生活的圖像。《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讓你沮喪,也提供希望,是一本重要性無法言喻的著作。」
雷貝嘉.索尼爾(Rebecca Solnit),
《地獄中的天堂.黑暗中的希望》(A Paradise Built in Hell and Hope in the Dark)作者
「比爾 .麥奇本很早就預見『自然的終結』;藉著這本新書裏,他在保存自然珍寶的路途上,為我們刻下了前進的記號。」
傑姆斯.韓森(James E. Hansen),
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院(NASA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
「比爾 .麥奇本是這一代鬥志最高昂的環保運動家。想要為世界盡一份心力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東西。」
提姆.傅那利(Tim Flannery),
《天氣製造者》(The Weather Makers)與《永遠的邊境》(The Eternal Frontier)作者
【推薦序】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前環評委員 文魯彬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徐光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1折17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