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民間故事指所有散文體的口頭敘事文學,包含神話、民間傳說;狹義的民間故事則是除去神話、民間傳說的散文體口頭敘事文學,通常分為幻想故事、寫實故事、民間笑話、民間寓言四個門類。 此書以見諸歷代各種古籍、文獻的民間故事為敘述主軸,並根據中國民間故事本身的特點──非「作家」的文學,也與民間文學中的筆記小說、通俗小說有異──來撰寫這部發展史。另外,還用一定的篇幅展示了與其密切相關的民間故事類型發展史、記錄史和編選史等。 中國民間故事的發展有文獻可稽考者,上自春秋末年,下迄清末民初,歷時兩千多年。本書按朝代分期,總共別為四冊:第一冊又分三編,第一編為先秦兩漢時期,第二編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三編為隋唐五代時期;第二冊為宋元時期,第三冊為明代時期,第四冊為清代時期。
作者簡介:
祁連休,一九三七年生,四川崇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民間文學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學科片專業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從事民間文學研究數十年,主攻故事學。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智謀與妙趣——中國機智人物故事研究》等。
作者序
導言
祁連休
民間故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民間故事指所有的散文體口頭敘事文學,包含神話、民間傳說和狹義的民間故事。狹義的民間故事則是除去神話、民間傳說的散文體口頭敘事文學,它通常分為幻想故事、寫實故事(又稱「生活故事」)、民間笑話、民間寓言四個門類。
本書的起迄時間為先秦至清末,並不涉及現代和當代。
中國民間文學史研究,是整個中國文學史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而中國民間故事史研究,又是中國民間文學史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對於中國故事學界的同仁而言,加強中國民間故事史研究,可謂任重道遠。
民間文學不同於作家文學,而有其特殊性。民間故事在民間文學的各種體裁中,也有其特殊性。如同編纂中國文學史、中國民間文學史一樣,中國民間故事史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寫法,可以作各種各樣的探索與嘗試。筆者力圖按中國民間故事本身的特點來撰寫這一部民間故事史,以充分展示中國歷代民間故事作品為主旨,希望讀者見到的這部著作,不但能夠儘量充分地揭示出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多彩多姿的面貌,而且突出其不同於一般筆記小說、通俗小說的民間文學特徵。為此:
1,本書以展示見諸歷代各種古籍文獻的不同門類、不同題材的民間故事為主線來撰寫這一部中國民間故事史,而不是以展示歷代記載民間故事的古籍文獻為主線。因為本書揭示的是中國民間故事的發展史,而不是以作家文學為主的中國文學史。
2,本書在梳理中國民間故事發展史的時候,除了以大部分篇幅展示歷代的民間故事作品之外,還用一定的篇幅來展示與其密切相關的民間故事類型的發展史以及展示民間故事的記錄史、編選史等,讓這部著作盡量具備民間故事史應有的內容和特點。
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浩如煙海,數量極大。可是,很難找到記載民間故事的專書。中國歷代的民間故事大都分別收進各種古籍文獻,尤其是各種筆記小說之中。長期以來,它們往往被研究者視為志怪小說、軼事小說、諧謔小說等。筆者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一個作品的鑒別問題,自始至終都要不斷從各種古籍文獻中鑒別出被歷代文人錄寫的比較本色的民間故事,以及雖有一定的藝術加工但仍然保存基本面貌的民間故事,以便進行梳理、分析和論述。對此,儘管學界已經做過不少探索和嘗試,卻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筆者認為,從古籍文獻中分辨出民間故事,大致有兩種鑒別方法:1,以符合民間故事的基本特徵(包括思想內容、藝術風格、敘事特點、結構模式等)以及流傳變異、故事類型的相關特徵為準繩,這是最主要的鑒別方法。而在區分民間故事與民間傳說方面,則可以有相當的靈活性,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模糊帶,要想將它們十分準確地區分開來,並不很容易。2,運用各種參照的方法進行鑒別:以各種已有定評的古代民間故事作為參照;以中國各民族現當代口傳民間故事作為參照;以外國民間故事作為參照,等等。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尚需解決一個作品的斷代問題。筆者採取的方法是根據作品記錄的年代來斷定作品的年代。這種斷代方法,是一種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也是一種大致可靠的方法。何况很難找到一種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斷代方法。一般來講,以記錄民間故事的時間來斷定其年代,雖然不一定很準確,可能會有一些誤差,但出入不會太大。正如我們將被記錄下來的現代人所講的民間故事視為現代民間故事,把被記錄下來的當代人所講的民間故事視為當代民間故事一樣。
中國民間故事的發展史時間漫長,有文獻資料可以稽考者,上自春秋末年,下迄清末民初,歷時兩千多載。根據中國民間故事發展史的實際情況,並且為了詳細敘述的方便,本書共分為四冊,第一冊又分三編:第一編先秦兩漢時期(約前 519-220),跨度七百多年。這一個時期是中國民間故事的萌生時期。此時,各個門類的民間故事均已出現,並且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其中,以民間寓言最為耀眼,成為中國民間故事發展史上的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峰。第二編魏晉南北朝時期(220-589),跨度三百六十多年。這是中國民間故事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時期。此時,各種門類的民間故事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逐漸成熟。其中,幻想故事奇峰突起,出現許多名篇佳製,充分顯示出中國民間故事的風采和魅力。第三編隋唐五代時期(581-960),跨度近四百年。這個時期的民間故事仍以幻想故事最為突出,成為魏晉南北朝之後中國民間故事的又一座豐碑。與此同時,寫實故事也有較為顯著的發展,是這個時期民間故事的另一個亮點。相比之下,這個時期的民間笑話與民間寓言的發展則較為緩慢。第二冊宋元時期(960-1368),跨度四百餘年,是中國民間故事發展史上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幻想故事、寫實故事、民間笑話、民間寓言的發展都比較均衡,成就卓著,為明清時期中國民間故事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冊明代時期(1368-1644),跨度兩百七十多年。這個時期的幻想故事、寫實故事、民間笑話均有較大的發展,民間笑話的發展尤其顯著,成為中國民間笑話發展的頂峰,十分引人注目。第四冊清代時期(1616-1911),跨度近三百年。這是中國民間故事全面繁榮的時期,各種門類的民間故事的發展均非常顯著,幻想故事和寫實故事的發展更為突出。清代又是中國民間故事由古代進入現當代的一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民間故事的全面繁榮,為中國現當代口傳民間故事的大發展從多方面提供了可靠保障。
導言
祁連休
民間故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民間故事指所有的散文體口頭敘事文學,包含神話、民間傳說和狹義的民間故事。狹義的民間故事則是除去神話、民間傳說的散文體口頭敘事文學,它通常分為幻想故事、寫實故事(又稱「生活故事」)、民間笑話、民間寓言四個門類。
本書的起迄時間為先秦至清末,並不涉及現代和當代。
中國民間文學史研究,是整個中國文學史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而中國民間故事史研究,又是中國民間文學史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對於中國故事學界的同仁而言,加強中國民間故事史研究,可謂任重道遠。
民間文學不...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1-11-01ISBN/ISSN:978986221828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