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榮興
定價:NT$ 600
優惠價:88 折,NT$ 528
本商品已絕版
【本書特色】
◎ 本書包含台灣手語背景介紹,對手語初學者而言,可幫助理解手語詞彙造詞的原則,更有效率的學習詞彙。對已有手語基礎的讀者而言,透過本書可進一步了解造詞背後的機制,一窺手語詞彙形成的奧秘。
◎ 本書所討論的台灣手語地名,均可免費上網觀看影像打法示範,並查詢其打法,電子資料庫網站為http://signlanguage.ccu.edu.tw/。
◎ 本書除了介紹台灣手語之外,也討論口語及手語的異同之處,理論與實用並重,有興趣語言研究的讀者,透過本書將可了解口語和手語接觸的詞彙借用現象。本書有關手語地名的研究曾獲得中國時報、聯合報、公視手語新聞等媒體的報導。
【本書簡介】
台灣手語屬於視覺語言系統,漢語屬於聽覺語言系統,當這兩種語言互相接觸時,以視覺為主的台灣手語要如何將以聽覺為主的漢語詞彙納入自己的語言系統中,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手語的造詞策略,進而帶領讀者逐步進入手語詞彙借用的語言世界。本書歷經六年的時間,收集台灣手語地名總計1000個,諮詢語料的對象包括台灣北、中、南部的手語使用者。每個地名都附有造詞策略的分析和打法的描述,讓讀者能一窺台灣手語詞彙形成的奧秘。
作者簡介:
張榮興教授為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從事手語研究長達十餘年,多年來獲得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進行台灣手語語言學研究。過去在中正大學曾開過「手語研究導論」、「台灣手語語法」、「台灣手語認知語法」、「台灣手語之詞彙與句法」、「台灣手語之語意與句法」、「台灣手語句法專題討論」等碩博班課程,並曾開設「聾人中文閱讀與寫作班」,幫助聾朋友提升中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名人推薦:
口語是聽人以聽覺管道去產生與感知的語言,手語則是聾人以視覺管道去產生與感知的語言。人類自然語言的特點,不管是口語還是手語,都是以有限的符號,透過一套規則(即語法),來表達無限的概念。自然手語的研究自從1960年代在美國發端以來,已成為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以及聽障特殊教育等領域重要的研究項目。然而手語語言學在台灣的發展相對於歐美先進國家還是落後一大步。
因此,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在國科會經費的挹注下,成立了手語研究團隊,從2000年開始長期、有系統地收集台灣自然手語語料,更以手語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分析台灣自然手語的詞彙及語法,並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自然手語比較,藉以瞭解自然手語與口語的共性及差異、進而對人類語言的本質與演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十年慘澹經營,已建立了世界第一部中英雙語解說的線上影像辭典 (http://tsl.ccu.edu.tw),以及參考語法資料庫。
張榮興老師從2001年加入這個團隊,成為最投入、最勤奮的成員之一。他除了開課教導研究生認識手語語言學的理論及分析方法外,更有時在晚上開課輔導雲嘉地區聽障人士開設的中文班,以增進聾朋友的中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在研究的過程裡以及從與聾朋友互動的經驗中,他發現到有需要有系統收集台灣手語的地名與姓名,以促進聾人與聾人及與聽人之間的溝通。因此他花了六年的時間蒐集台灣北、中、南部的手語使用者的語料並以認知的理論加以分析,完成《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與《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二冊,涵蓋的台灣手語姓氏總計385個,台灣手語地名總計1000個,並架設網站(http://signlanguage.ccu.edu.tw/),讓讀者上網查詢。這兩個中正大學的手語網站也互相連結,方便查詢者使用。
本人對張榮興老師這兩本書的出版感到欣慰,也寄望大家對台灣手語能產生更濃厚的感情,學習台灣自然手語,增進台灣聽人與聾人的溝通。我很高興能為張榮興老師這兩本書的出版說幾句開場白,並祝賀它們的出版。
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前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及國科會人文暨社會科學處處長
2011年12月12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6折 | 1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榮興
優惠價: 88 折, NT$ 528 NT$ 600
本商品已絕版
【本書特色】
◎ 本書包含台灣手語背景介紹,對手語初學者而言,可幫助理解手語詞彙造詞的原則,更有效率的學習詞彙。對已有手語基礎的讀者而言,透過本書可進一步了解造詞背後的機制,一窺手語詞彙形成的奧秘。
◎ 本書所討論的台灣手語地名,均可免費上網觀看影像打法示範,並查詢其打法,電子資料庫網站為http://signlanguage.ccu.edu.tw/。
◎ 本書除了介紹台灣手語之外,也討論口語及手語的異同之處,理論與實用並重,有興趣語言研究的讀者,透過本書將可了解口語和手語接觸的詞彙借用現象。本書有關手語地名的研究曾獲得中國時報、聯合報、公視手語新聞等媒體的報導。
【本書簡介】
台灣手語屬於視覺語言系統,漢語屬於聽覺語言系統,當這兩種語言互相接觸時,以視覺為主的台灣手語要如何將以聽覺為主的漢語詞彙納入自己的語言系統中,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手語的造詞策略,進而帶領讀者逐步進入手語詞彙借用的語言世界。本書歷經六年的時間,收集台灣手語地名總計1000個,諮詢語料的對象包括台灣北、中、南部的手語使用者。每個地名都附有造詞策略的分析和打法的描述,讓讀者能一窺台灣手語詞彙形成的奧秘。
作者簡介:
張榮興教授為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從事手語研究長達十餘年,多年來獲得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進行台灣手語語言學研究。過去在中正大學曾開過「手語研究導論」、「台灣手語語法」、「台灣手語認知語法」、「台灣手語之詞彙與句法」、「台灣手語之語意與句法」、「台灣手語句法專題討論」等碩博班課程,並曾開設「聾人中文閱讀與寫作班」,幫助聾朋友提升中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名人推薦:
口語是聽人以聽覺管道去產生與感知的語言,手語則是聾人以視覺管道去產生與感知的語言。人類自然語言的特點,不管是口語還是手語,都是以有限的符號,透過一套規則(即語法),來表達無限的概念。自然手語的研究自從1960年代在美國發端以來,已成為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以及聽障特殊教育等領域重要的研究項目。然而手語語言學在台灣的發展相對於歐美先進國家還是落後一大步。
因此,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在國科會經費的挹注下,成立了手語研究團隊,從2000年開始長期、有系統地收集台灣自然手語語料,更以手語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分析台灣自然手語的詞彙及語法,並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自然手語比較,藉以瞭解自然手語與口語的共性及差異、進而對人類語言的本質與演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十年慘澹經營,已建立了世界第一部中英雙語解說的線上影像辭典 (http://tsl.ccu.edu.tw),以及參考語法資料庫。
張榮興老師從2001年加入這個團隊,成為最投入、最勤奮的成員之一。他除了開課教導研究生認識手語語言學的理論及分析方法外,更有時在晚上開課輔導雲嘉地區聽障人士開設的中文班,以增進聾朋友的中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在研究的過程裡以及從與聾朋友互動的經驗中,他發現到有需要有系統收集台灣手語的地名與姓名,以促進聾人與聾人及與聽人之間的溝通。因此他花了六年的時間蒐集台灣北、中、南部的手語使用者的語料並以認知的理論加以分析,完成《台灣手語姓氏認知與造詞策略研究》與《台灣手語地名造詞策略研究》二冊,涵蓋的台灣手語姓氏總計385個,台灣手語地名總計1000個,並架設網站(http://signlanguage.ccu.edu.tw/),讓讀者上網查詢。這兩個中正大學的手語網站也互相連結,方便查詢者使用。
本人對張榮興老師這兩本書的出版感到欣慰,也寄望大家對台灣手語能產生更濃厚的感情,學習台灣自然手語,增進台灣聽人與聾人的溝通。我很高興能為張榮興老師這兩本書的出版說幾句開場白,並祝賀它們的出版。
戴浩一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講座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前國立中正大學副校長及國科會人文暨社會科學處處長
2011年12月12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6折 | 1 |
7折以上 | 3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