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一個地方的集體記憶,無論是人物、事件還是自然景觀和族群的語言、信仰與習俗,都可以成為地名的組成部份,並得以傳承下去。地名與個人生活密不可分,亦是集體所共同擁有的無形文化財產。就以鄉村和街道名稱為例,香港合共有六百多條鄉村和四千條街道,把它們名稱背後的故事集合起來,就是一部活的香港歷史文化大全。
鑑於地名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具認同性與延續性,在2007年的第九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大會上,確定了地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適用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標誌着地名學研究的重要性。饒玖才先生早於1998年出版《香港地名探索》一書,為研究者提供了有用的參考,而這本有關香港地名的新著作,正好響應公約內有關研究記錄及宣傳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籲。
作者簡介:
饒才玖先生早年在本港從事農、林和自然護理工作,足跡遍及港、九及新界,對地方風物和歷史有豐富的認識。退休後二十多年亦涉獵中國及世界各處的地方風物及歷史,先後著有《嶺海漫話》、《華夏地名尋源》及《遊世界 說地名》等書籍。多年來亦為香港康及文化事務署榮譽顧問(民俗學及博物館)。
章節試閱
從新安縣到「新界」
新界是香港特別行政區三個地域組成部份之一,其範圍包括九龍山脈以北至深圳河的半島形地帶、鄰近海域與島嶼、以及大嶼山。以土地面積來說,它遠較香港島及九龍為大,但城市發展則稍遲。
1898 年以前,中國疆域並無「新界」之名,它只是作為一個地方縣治的部份而存在,有時隸於番禺縣、寶安縣,有時又屬於束莞縣甚至新安縣。史前時期,已有人類活動。秦漢時代,生活於斯者主要為陸居的會(輋)、猺(瑤)人,和水上生活的蜑民。唐代因屯門的對外水路交通發展,開始有漢人遷人。兩宋末年,北方游牧南侵中原,陸續有較多漢人避戰亂從中原移居,他們多以農耕為生,漁獵為輔。元、明時代漢人已成為主流民族,會、猺退居山區。
新界改屬新安縣始末
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及隆慶二年(1568年)東莞縣及鄰近地區發生兩次大饑荒,飢民為勢所迫,起而搶糧,衝擊官府,社會秩序大亂,幸得鄉紳合力籌糧賑濟,地方才避過一場災劫。事後,地方人士以縣南地區遠離東莞縣城,地方偏僻,官府鞭長莫及,多次請求在南頭城另設縣治以加強管理。經過幾次拖延,朝廷終於批准立縣要求,並賜名「新安」,取「新縣安寧之義」,亦有「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意(註一)。
明萬曆元年(1573年),新安縣正式設立。據清,康熙 《 新安縣志 》 的記載,新安縣界以原束莞守御所城為中心,束面 130 里到陶娘山,東南面 80 里及南面 100 里至包括香港、九龍及新界所有土地,西南至城外珠江口伶仃洋,西面 80 里到虎頭山,西北 50 里到參里山,北80里到賓山,束北 60 里到太平障山。整個縣界範圍主要包括今天深圳市的大部份地區,及香港的全部和東莞市東部與東南部的小部份地區。香港全部土地(包括港、九、新界)約佔新安縣五分之二的面積。
「遷海」及「復界」的影響
新安建縣由明入清之後,即遇到 《 遷海令 》 的大災難。滿清統一中國之初,反清勢力仍未完全消除,特別是鄭成功的部屬,不斷侵擾福建沿海城市。他後來退守台灣,並準備以此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成為滿清皇朝的心腹大患。
為切斷鄭成功與沿海居民及因此而來的支援,清政府於順治十八年( 1661 年)八月頒發 《 遷海令 》 ,其主要內容是:長江以南沿海省份的濱海區域後撤若干里,在福建為 30 里,在廣東為 50 里,居民必須遷移至界線之內,越界者處死。遷海的步驟是沿海岸線向內陸後撤 50 里,然後選擇易守難攻的重點,插上旗幟,並在各旗之問用繩子拉一直線,在此直線靠海一邊的所有居民必須撒至內陸的另一邊,臨海一邊的所有房屋一律拆毀。在界線上每隔一段距離便修築墩台一座,派兵駐守。
按此規定,新安縣三分之二的上地和人口,都在強制遷移之列,但居民卻未獲正式通知。當官軍開到執行強迫遷徙之際,居民如晴天霹靂,倉皇上路,流離轉徙,更嚴重的是新安縣的大部份上地都被劃為禁區,即使地方官有意把這些「遷民」安置在本縣界內,也因地少人多而無法實施。結果這些民眾最後安置之所,近的是東莞、歸善(今惠州)等鄰縣的荒野。
更可悲的是,遷海的措施未獲頂期效果,因鄭成功的部隊繼續活躍於沿海,反令清政府於康熙三年( l 664 年)實行第二次遷海,再向內地遷移 30 里,與先前的合計,即共遷海 80 里。第一次遷海已劃掉了新安縣三分之二的土地,僅僅留下縣城和少許土地,如果按計劃第二次遷移的話,包括縣城在內的所有土地都將留在界外,新安縣從此就不再存在。為此,當時有關官員便聯名向康熙上疏,要求只遷移東路和西路的 24 個鄉。結果第二次遷海之後,新安縣十之八九成了界外之地,包括香港新界全境的大部份土地都在被遷之列。
對包括香港全境在內的新安縣民而言, 《 遷海令 》 簡直是催命符,家家售兒女。年輕者為求活命,被迫入伍當兵;自覺走投無路者,或服毒,或投河,或闔家自殺等等,舉目皆是,真是慘絕人寰。人丁去盡,土地自然全部荒蕪,房屋或則焚毀,人命與財產損失慘重。
鑑於情況悲慘,廣東官員如巡撫王來任及總督周有德等皆痛陳遷海的弊病,請求罷 《 遷海令 》 及准復界。到康熙八年( 1669 年),終獲接納,朝廷批准恢復新安縣的建制,可是,劫後餘生的居民為數不多。對官府而言,囚生產低落,田賦收人銳減,嚴重影響整體經濟。
為恢復地方生產事業,官府決定從廣束省各處招徠移民到新安縣重新墾殖,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耕地不足的客家人地區,應召者最多。根據數字,到嘉慶二十三年( 1773 年),新安縣的人口已回升至 239 , 112 人,其中大多數是由外地移入者。當時新增加的村莊有 366 條,屬於客籍的有 345 條,非客籍的則有 21 個,反映了客家人遷入新安縣的情況。這對縣內居民族系成份的比例改變很大。此後,廣府籍(講廣州方言)的鄉民,自稱「本地」;客籍的鄉民,則稱為「客家」。前者的村莊,官府將其列為「官富司管屬村莊」,後者的村莊,則列為「官富司管屬晝籃村莊」。本地村莊因位於平原地區,每村人口較多,客家村莊多位於較僻山嶺地區,可墾地稀,故每村人口較少。到 19 世紀末期,本地與客家總人口的比例,約為六比四。但以鄉村數目而言,則客籍的稍多。
國際形勢轉變的影響
鴉片戰爭,英國佔有香港島,新安縣變為中國的海防前線,清廷給予較大的重視,首先在九龍半島北部建立九龍寨城,稍後亦在鄰近海濱設立稅關,以徵收香港運往中國各地貨物的稅收。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再取得九龍半島南半部,中、英邊界已向北推進至九龍北部的界限街。
19 世紀末,俄國、法國和德國,因「迫使」日本將 《 馬關條約 》 所得利益部份歸還中國「有功」,先後從中國取得領土:俄佔遼寧省的旅順、大連;法國佔廣東省的廣州灣(今湛江市);德國佔山東省的膠州灣(青島市)。英國不甘落後,在 1898 年,以香港的防衛為藉口,強迫清政府簽訂 《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的陸地,鄰近海域和島嶼,以及大嶼山,以九十九年為期。由於這些地區是港英新增的租借土地,故稱「新的租界地」(The New Territory ) ,簡稱「新界」 1912 年後始改稱The New Territory (註二)。
1937年,港英政府為配合九龍的城市發展,用內部行政手段,正式將新界南緣的土地,即九龍界限街以北、九龍山脈以南的帶狀地帶(包括深水涉、九龍城、黃大仙及觀塘區),撥入九龍,稱為「新九龍」(註三)。此後的一段長時期,香港與九龍為城市區,新界為鄉郊區,這種情形到 1950 年代末期才開始轉變。
(註一)分別見於明 • 郭子章 《 群縣繹名 》 及清 • 康熙 《 新安縣志 》 卷一及卷十二。
(註二)據 1898 年 10月 8 日港英政府的 《 香港殖民地展杯界址報告書 》 ,當時新界(包括新九龍)有本地(廣府)村莊 161 條,人。共 64 , 140 ;客家村莊 255條,人口共 36 ,070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於 1914 年整理全國地名時,以河南省已有新安縣,為避免「重名」,恢復廣東省新安縣的古名寶安縣。「寶」字指銀礦,宋、王象之 《 輿地紀勝 》 卷八十九<寶安>:「舊以山有寶置場烹銀,名石甕場,今山中銀滓猶存。」
(註三)見於 《 香港地圖繪製史 》 第54及183頁。
從新安縣到「新界」新界是香港特別行政區三個地域組成部份之一,其範圍包括九龍山脈以北至深圳河的半島形地帶、鄰近海域與島嶼、以及大嶼山。以土地面積來說,它遠較香港島及九龍為大,但城市發展則稍遲。 1898 年以前,中國疆域並無「新界」之名,它只是作為一個地方縣治的部份而存在,有時隸於番禺縣、寶安縣,有時又屬於束莞縣甚至新安縣。史前時期,已有人類活動。秦漢時代,生活於斯者主要為陸居的會(輋)、猺(瑤)人,和水上生活的蜑民。唐代因屯門的對外水路交通發展,開始有漢人遷人。兩宋末年,北方游牧南侵中原,陸續有較多漢...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天地圖書出版日期:2012-03-12ISBN/ISSN:97898821946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