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為當代學界公認的戰後臺灣佛教史學主要建構者和第一流的權威銓釋者。
在本書中,既有長篇論述海峽兩岸近百年來到當代為止的權威性解說,也有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兩者的豐富資料,前者包括有關現代佛學研究薪火相傳史、重估四大佛教事業近代擴張史等等,後者則有臺灣本土佛教特殊習俗、人物小傳、解嚴以來的新佛教組織、戰後相關重大佛教爭議事件的扼要陳述,以及當代佛教藝術新風格和新佛教現代女性情慾文學等等資料提供。
作者江燦騰著有多部佛教史相關書籍,是當代學界公認的戰後臺灣佛教史學權威。書中各色各樣的主題和豐富內容,不但能使各類型口味的讀者們快速了解、輕鬆閱讀,也有助於讀者對當代性新佛教多元轉型風貌的鑑賞品味提升,以及深刻化讀者對於現代性本土佛教文化的多元思維,千萬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江燦騰
1946年生,臺灣桃園大溪人。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文學博士。
現職: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學術專長:臺灣佛教文化史、中國近代佛教思想史、東亞近代佛教史、佛教史研究方法學等。
著作有:《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1996)、《臺灣當代佛教》(2000)、《臺灣佛教史》(2009)、《二十世紀臺灣佛教文化史研究》等十餘種著作。
學術榮譽:(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學金八次得主;(2)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3)第二屆台灣文獻傑出工作獎的得主;(4)教育部建國百年「讓學術詮釋歷史」的A類 :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撰述計畫主持人。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導論:凝視跨世紀下的在地轉型與多元新貌
如何正確認識台灣本土佛教當代發展?本書的各篇豐富內容和各色各樣的主題書寫,將引導讀者進入其中,一覽究竟。因此,這篇導論性解說,我是以幾近全面性的綱要呈現來進行。
其用意,就是要使本書的各類讀者,在彼等其後閱讀時的當下反應,就不會有對於全書各篇內容,會萌生出一種缺乏整體性連貫的思維困難,或流於過於片面性解說的零碎印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最大幅度的新視野和清晰發展歷程的脈絡性知識與主要意象。
第一節 戰後佛教發展分期和各階段轉型特色
因此,在本節開端,我擬先依據過去已曾完成的諸多相關研究果 ,將台灣地區自戰後(1945/10-迄今(2011/07)的全部開展歷程,架構在此一同階段於台灣政治史上共發生三次大變革之年(※即:1945、 1949、1987)的歷程時距上,來進行不同階段的佛教開展史分期,藉以能精確地說明:在此分期內,於台灣地區所曾出現的,各種主要的佛教文化特色何在?或藉以呈現在此一階段的各分期內,於台灣現代佛教史上,所曾陸續達成的彼等各種不同卓越成就和相關貢獻何在?
換句話說,我其實是希望自己能以「識途老馬」的姿態,來提供能兼具「知識地圖」和「路線導引」雙層作用的豐富內容,好讓本文讀者,都能快速了解,我在以下所進行的相關各節內容之說明 :
一、戰後初期的轉型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帝國主義者因敗戰投降而全部退出台灣,改由中華民國政府派員來台受降和進行接管,由於國民政府堅持不接受在台日本民眾繼續在台地居和擁有其原居所或相關產業,所以除少數的特殊例外,包括日本各派在台僧尼和相關寺產,都被迫須於短期內變賣、轉讓、拋棄,或被視為「敵產」,而被官方的有關單位接管,或有特殊背景的私人趁機據為己有。
所以,不論社會或個人,在當時,都是處於非常態的混亂與失序時期。台灣佛教界的戰後開展,當然也不可能只由於單是台灣「戰後」的到來,就能一切安然或不受絲毫影響地,繼續開展下去。
此種情形,正如清末台灣割讓給日本統治時那樣,掌有最高統治權和宗教行政管理權的官方當局,將要如何進行其統治的方式、態度和效能,便決定了—包括台灣僧尼在內—所能擁有宗教活動的自由度如何?以及彼等是否必須立刻反向進行其所謂「去日趨中化」的新佛教信仰模式?
*
另一方面,才剛掌握台灣統治權不久的上級中央政府—即總統府大陸南京地區的中華民國政權──隨即與由蘇聯在背後支持的中國共產黨軍隊,爆發了激烈的大規模國共「內戰」,致使國府無暇專注於台灣的有效統治,終於導致民眾和政府之間爆發了嚴重衝突的「二二八事件」,對此後的政局影響,至為深遠。
而此一動盪局勢的持續惡化,其歷史開展和變革的臨界點,就是中華民國政權在1949年,喪失大陸的統治權,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政權,定都北京和展開「解放」(1949)後迄今(2011)的全面性統治新局。
問題在於,1949年喪失大陸的全部統治權的中華民國政府,其實是國共「內戰」失敗後的「殘存黨政軍三位一體」的威權保守勢力。所以遷台之後的統治形態,是建構在藉「內戰持續中」的「戒嚴體制」,來貫徹其自上而下的統治威權意志。
因而,此一掌握黨政軍三位一體的中央威權核心領導者,除了極力避免被區域化的在地勢力所分權,並召來主客易位的不利統治局面外,還須結合新從大陸各省來台的大量政治難民和數百名相繼逃難來台的大陸僧侶,以去除原在日本殖民時期所形成的台灣在地有組織社會集體行動的可能復活之火苗和可能再度串連之燎原擴張趨勢。所以其地方黨部、民眾服務站和三民主義反共青年救國團等單位,所進行的「監視及掌握地方動員主導權的周邊組織系統」,也被有效地在台灣各地逐漸建置起來。
如此一來,由中央最高威權當局所指令,亦即必須:「盡全力去除地方意識」和「徹底壓制有分離傾向顧慮的在地社會有組織地遂行其集體行動的可能串連」的最高任務指導原則,便被貫徹為對所謂「佛教黨員的吸收」和「佛教黨務組織的建構與運作」,都因而更加劇其對台灣地區原宗教社會的生態變革衝擊,與曾在日治時期受日本佛教深刻影響的台灣本土佛教僧尼或齋教徒,被迫必須接受其所謂「去日本化佛教」的再教育或相關的改造運動 。
但是,此種「非常態情況」所以能夠在此後的歲月持續多年,而未遭到在地強烈反彈,其實是由於當時的世界局勢,正處於戰後美蘇兩大強權的「冷戰」對立時期,所以台灣當時所進行的獨裁威權統治形式和其種種反民主的作為,也因此被美國基於「冷戰」的需要而容忍下來。可見,戰後的台灣政局發展,是形成了「內戰持續」和「冷戰對峙」的雙結構趨勢;而此一「雙結構趨勢」的出現和持續存在,就當時現實面的具體影響而言,可說它既決定了台灣此後的長期威權統治型態,也同時主導了「反共抗俄」潮流下的台灣佛教開展趨勢。
根據上述情勢的理解,我們可以不誇張地說,此兩者其實是由同一源頭(「雙結構趨勢」)所衍生的,亦即兩者皆具有密切命運關連的政教混合之威權共同體性質。而此兩者的主從隸屬位階與其彼此之間所掌控權力大小的差別,只在於前者,是作為上級政令的指導者和開展方向的規範者,至於後者,則只是奉前者命的服從者 ——或者,單就被重建後的佛教組織和其重要成員來說,彼等就是已被「高度黨化」的所謂「反共抗俄」時期的「佛教政策執行者」罷了。
可是,到1960年代後期,由於國際局勢已從「冷戰」的對峙狀況,轉為美國新總統尼克森所謂「溝通和談判的時代」。因此台灣做為反共陣營的價值大為降低,除被迫退出聯合國席位(1971年),以及台美正式斷交(1978年)之外,甚至台灣內部的反對勢力也已漸成氣候(※1986年,雖非合法,但「民主進步黨」已正式成立)。
所以蔣氏強人政權的第二代(即執政後期的蔣經國總統)在其晚年(1980代的中後期),便不得不被迫逐漸讓步。而其最大的政策轉向就是,官方不但於 1987年夏季,正式宣佈政治解嚴,並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連台商與各宗教人士,也紛紛到大陸參訪或交流。因此,解嚴以來,台灣當代佛教的各種組織型態和活動方式,已可在新的<人民團體組織法>立法通過之後,自由地朝向多元開展和因之而形成佛教發展的趨勢大好及快速擴張。
所以,根據上述的不同開展狀況,我們其實可從:(一)戰後初期的日本佛教勢力退出,(二)歷經1949年的大陸各省僧侶(以江浙地區僧侶為主)逃難來台後的「中國佛教會」組織重建和長期主導「傳戒」的巨大影響 ,以及(三)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佛教趨向多元化迄今,再將其區分為開展的各階段分期時距和主要特色如下:
二、各階段分期與主要特色
1. 各階段的開展分期
(1). 戰後初期至頒布戒嚴令之前的四年(1945-1949)。
(2). 戒嚴時期持續的三十八年(1949-1987)。
(3). 解嚴之後迄今的二十四年(1987-2011),共三個不同時期。
2.各階段的主要文化特色
上述各階段分期之後,按其相應開展的不同特色,又分別呈現為:
第一時期,是官方宗教政策與佛教本身開展的放任過渡期。
第二時期,是為改造和快速開展期。
第三時期,則是變革期和批判期。
第一章 導論:凝視跨世紀下的在地轉型與多元新貌
如何正確認識台灣本土佛教當代發展?本書的各篇豐富內容和各色各樣的主題書寫,將引導讀者進入其中,一覽究竟。因此,這篇導論性解說,我是以幾近全面性的綱要呈現來進行。
其用意,就是要使本書的各類讀者,在彼等其後閱讀時的當下反應,就不會有對於全書各篇內容,會萌生出一種缺乏整體性連貫的思維困難,或流於過於片面性解說的零碎印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最大幅度的新視野和清晰發展歷程的脈絡性知識與主要意象。
第一節 戰後佛教發展分期和各階段轉型特色
因此,在本節開端...
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導論 凝視跨世紀下的在地轉型與多元新貌
第一節 戰後佛教發展分期和各階段轉型特色
一、戰後初期的轉型問題
二、 各階段分期與主要特色
第二節 重返歷史現場
一、初期臺灣佛教的「去日本化」運動
二、「戒嚴體制」下的開展與變革
第三節「解嚴」後的快速開展與多元變革
一、多元新組織相繼出現
二、兩岸恢復交流
三、本土新宗教與新宗派頻出
四、藏傳佛教在臺漸趨流行
五、泰緬南傳禪風開始相繼來臺
六、本土佛教史學論述之風勃興
七、教界逐漸重視建築美學
八、國際交流已大為擴展
第四節 後遺症:臺灣傳統齋教日趨式微問題
第五節 過程中的重大思想爭辯或佛教藝術創新
一、禪宗史研究的認知分歧與激烈衝突
二、現代佛教藝術創作的新突破
三、人間佛教思想詮釋的大爭辯
第六節 當代獨步東亞的特色:新尼眾教育的推行及其傑出表現
第二章 海峽兩岸現代性佛學研究的百年薪火相傳:新佛教史的體系性建構與批判性佛教思想詮釋的辯證開展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1949年以前海峽兩岸的現代性佛學研究
一、日治時期(1895-1945)的臺灣研究
二、民國以來(1912-1949)的大陸研究
第三節 1949年以來臺灣本土的現代性佛學研究
一、戒嚴時期(1949-1987)的研究
二、解嚴迄今(1987-2011)的研究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戰後本土佛教四大事業道場的崛起與轉型新論
第一節 四大佛教事業道場的崛起和特色
第二節 釋星雲與佛光山大事業體經營
一、「經營大師」星雲封山盤整與政商關係
二、佛光山組織龐大,寺院分佈海內外
三、名門正派紛起,獨佔地位不再
四、聖化大本山,截斷政治糾葛?
五、當年封山是逆勢操盤,以擺脫各方壓力
六、星雲的貴人──李決和與其促成開拓的佛教新事業
七、小廟留不住大和尚,星雲尋求外援
八、結合高雄主流商賈,人脈深入黨政軍
第三節 釋星雲與佛光山大事業體經營(續)
九、經營佛光山開創商業化典範,星雲一手拈出無限商機
十 、運用四大理念,奠定事業根基
十一、方便信徒參與捐獻,分期付款積少成多
十二、佛教道場精致化,挑戰佛光山轉型
十三、佛光山誰來接班?
第四節 釋證嚴與慈濟佛教大事業體經營
一、臺灣奇蹟造就慈濟王國
二、四大因素輔助,慈濟成長神速
三、蓋一座不必繳保證金的醫院
四、帳目絕對清楚,臺大醫院共襄盛舉
五、媒體資源豐富,慈濟效應所向披靡
六、臺灣新典範的形成:證嚴尼「慈濟賑災團」的救援模式
七、慈濟功德會步入高原期?期待諾貝爾獎的肯定?
第五節 釋聖嚴與法鼓山佛教大事業體經營
一、現代禪學與都市企業結合,聖嚴的法鼓山獨樹一幟
二、 聖嚴從小出家,勤於文字弘法
三、榮列國建會代表,返臺接任農禪寺住持
四、興建法鼓山基業,肩挑佛學教育重任
五、講禪結合都市企業
六、特工、博士、大法師
第六節 釋惟覺與中臺山佛教大事業體經營
一、剃度風波嚇壞信?的惟覺老和尚與中臺山
二、?一代宗師」黃袍加身,媒體製造惟覺聲勢
三、忽略戒律引發爭議,擴張教勢操之過急
四、利用道場感化學生,投機政客見風轉舵
五、中臺禪寺基業處在剃刀邊緣?
第七節 最新的發展:證嚴尼與慈濟宗的建立
一、相關問題的提出
二、新出現的「法鼓宗」與「慈濟宗」之宗派性異同問題
三、溯源性的相關解說
四、證嚴尼與庭野日敬的《新譯法華三部經》
五、?慈濟宗」與「法鼓宗」的宗派性異同與當代人間佛教
六、確立主體性與印順圓寂後的「去印順化」行動
七、結論
第四章 解嚴之後現代佛教藝術創作的在地轉型新貌
第一節 現代臺灣佛教藝術創作的突破展出
第二節 現代臺灣佛教藝術創作本土化概念的發展
第五章 解嚴後兩岸恢復交流的新現象
第一節 解嚴後的歷史環境變化
第二節 兩岸佛教交流的新開展
第六章 佛教界的特殊習俗和人物速描
第一節 特殊習俗
一、火燒菩薩頭:受戒僧尼的圖騰
二、肉身菩薩的迷思
三、閉關的真諦
四、大仙寺的傳戒
第二節 人物速描
一、釋印順:臺灣第一位和尚博士
二、李添春:和尚出身的臺大教授
三、林德林:臺灣佛教的馬丁路德
四、釋慧嶽:推廣天臺宗的本土典範僧侶
五、張曼濤:佛教界首位十大傑出青年
六、張清揚:戰後臺灣佛教大護法
七、釋如學:臺灣尼姑王
八、林語堂:因《思凡》翻譯起風波的大文學家
九、南懷瑾:在家居士的著名修行者兼指導者
十、釋曉雲:首位在臺創辦佛教大學事業的比丘尼
第七章 新佛教多元組織側寫和歷史新論概述
第一節 新多元組織的側寫
一、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二、現代比丘尼的教育搖籃:佛教弘誓學院
三、當代在家教團的先驅者:維鬘傳道協會
四、當代佛寺權益的捍衛者:中華佛寺協會
五、新在家教團:佛教現代禪菩薩僧團
第二節 相關歷史新論概述
一、當代臺灣的人間佛教思潮詮釋
二、書介《二十世紀臺灣佛教文化史研究》
三、新探《闢胡說集》
四、重審《文素臣》?辱佛電影?激起的大抗議風波
五、再議二部《釋迦傳》情慾影片的抗議與禁映真相
六、香港邵氏影片《新火燒紅蓮寺》在臺禁映始末
七、《戰後臺灣漢傳佛教史: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的新詮釋理念
第八章 二十世紀第一本新女性主義的現代臺灣佛教小說
第一節 《慧心蓮》的寫作緣起
第二節《慧心蓮》能在文學藝術有高度成就的原因
第九章 二十世紀臺灣本土佛教的史料與研究:以近百年來(1895-1995)的發展為視角
第一節 關於臺灣佛教史料種類與收集方法
第二節 關於臺灣佛教史的詮釋角度和問題意識
第三節 問題與解答
第十章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反思與商榷:人類學與宗教歷史社會學的方法學跨學科的對話
第一節 小序
第二節 臺灣本土佛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專題報告
一、 批評的切入點
二、有關戰後臺灣本土宗教的研究反思
第三節 質疑和答辯
附錄
之一 臺灣近現代佛教史的研究經驗與批判意識答客問
之二 關於?印順學派?與?人間佛教思想?的答問錄
之三 當代大陸佛教畸形發展的反思與商榷:來自臺灣佛教學者的觀察和批評
一、當代神州高僧何處尋?
二、少林寺與大悲寺,何者?何佛門正宗?
之四 佛教傳媒的臺灣生存文:答大陸《南風窗》雜誌記者的訪問提綱
一、前言
二、當代臺灣佛教發展與大眾傳媒運用的相關影響問題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二、論文
自 序
第一章 導論 凝視跨世紀下的在地轉型與多元新貌
第一節 戰後佛教發展分期和各階段轉型特色
一、戰後初期的轉型問題
二、 各階段分期與主要特色
第二節 重返歷史現場
一、初期臺灣佛教的「去日本化」運動
二、「戒嚴體制」下的開展與變革
第三節「解嚴」後的快速開展與多元變革
一、多元新組織相繼出現
二、兩岸恢復交流
三、本土新宗教與新宗派頻出
四、藏傳佛教在臺漸趨流行
五、泰緬南傳禪風開始相繼來臺
六、本土佛教史學論述之風勃興
七、教界逐漸重視建築美學
八、國際交流已大為擴展
第四節 後遺症...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