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思
思考人生的存在意義
把握智慧的生活原則
獲得生活的內在價值
《哲學境界》告訴我們:「人所生活的世界,既不像萊布尼茲所言,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也不像叔本華所稱,是可能世界中最壞的世界。這個世界,有鮮花,也有野草;有陽光燦爛,也有烏雲密布。正因為如此,人要確立精神家園以安慰自己的心靈。」
本書熔鑄筆者於而立之年審視生活的酸甜苦辣、凝結人生多層面的思考,目的在於檢視過去的生活,探究通往未來的「思」之路徑,恰似「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當人們試圖超越迷失的徘徊時,境界就構成某種精神慰藉,正是在對真實的渴望、真誠的憧憬及真理的嚮往中,人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繼而在實踐中體認。這種檢視與探究對我而言是重要的,對讀者而言或許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作者簡介:
臧峰宇教授
1978年生,遼寧瀋陽人,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曾於法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做學術交流,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及文化隨筆百餘篇,為《當代中國價值論與相關問題研究》副主編。
作者序
「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
這本書是我多年來斷斷續續寫成的,它承載著回憶與成長,沉澱著以往閱讀的激動瞬間。當它面向讀者綻放容顏時,希望能有一分屬於自己的氣質,以表達筆者真實的感受。她完成於筆者而立之年,頗具紀念意義。
書中文章此前大多曾經在報刊上發表過,最早的發表於西元1996年,最晚的發表於西元2008年,除少數文章外,大多經過認真的修改,有的與最初發表時相比已是容顏各異,對這些作品的修訂是必要的,恰如對草稿的凝練與擴充,是充分表達作者人生感知的必經路程。
作家王安憶所說:「當我們在地上行走的時候,能夠援引我們、在黑夜來臨時照耀我們的,只有精神的光芒。精神這東西有時候就像是宇宙中一個發亮的星體,光芒是穿越了冰冷的內核,火熱的岩漿,堅硬的地殼,最後才噴薄而出。」我深知世界的物質構成與生活的經濟尺度,但迷戀「精神的光芒」,如果缺乏對生活世界深切的實踐體認,對這種光芒的感知極為艱難,我覺得自己曾是探尋這種光芒的跋涉者,今後仍願秉力前往。
本書熔鑄我而立之年審視生活酸甜苦辣、凝結人生多層面的思考,目的在於檢視過去的生活,探究通往未來的思之路徑,恰似「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這種檢視與探究對我而言是重要的,對讀者而言或也有一定的啟示。
在本書完稿之時,很多感動的話溢於言表,關於人生智慧與體驗之成思首先要感謝父親臧鳳生先生,父親畢生就讀的唯一的大學只是在高爾基的意義上成立的,這所大學為他頒發的榮譽都刻在他滄桑的臉上,沒沒無聞的背景上寫滿了一個男人的皺紋,他多年教誨我「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實踐這個並不複雜的教誨似乎不難,卻也並不容易。從上小學到博士畢業,艱苦求學二十二載,歷經大大小小的考試數百場,對很多問題是否交上了滿意的答案仍是值得質疑的?在這種質疑中,我始終在揣摩父親的教誨,以前也曾多次與他探討人生的困惑及其解答,父親的勸慰總是讓我感到人生的踏實,並堅守有益於社會的人生準則。及至父親突然撒手歸去,我對人生的理解凝重了許多,願將這本書視為對父親的希望所作的逐漸成熟的回答,盡管至今尚未大有益於社會,但孩兒一直在努力。
感謝馬俊峰教授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他一以貫之地堅持哲學不可替代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對我啟示頗深,簡潔而深刻的文字對後學者構成久遠的鼓勵。也要感謝曾編發本書收錄諸文的編輯們以及積極促成本書出版的王軍博士,他們提供的文思超越的契機令我久難忘懷,還要感謝我的母親王段彩女士和我的妻子姚穎博士,她們伴隨我度過很多艱難的日子,默默地為我升起溫暖而堅靭的風帆。
推薦序 人生的幸福需要智慧
峰宇是我的同事,也是很投契的朋友,他的《人生三思》將要付梓,請我幫忙寫序。說實話,我原本是想推辭的,可是他那種發自內心的既誠懇又信任的態度,又使得我無法推辭。而待我看完了全部書稿,倒是在心裡為自己沒有推辭而暗自慶幸,並有了一些想法,正好借這個機會來說說。
書中這些文章,多是作者的瞬間靈感,或是讀了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看了一部電影,聽了一場音樂會,遇見了什麼人、碰到了什麼事,譬如路邊看人下棋、橋頭看賣鞋墊的小販,大概都是我們常見怪不怪的小事,可是作者有心,即興寫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境,日積月累,就累積了不少。
若是單篇看到這些文章,可能也不易看出什麼,隨意的東西往往都是這種情形,但是累積起來集結,就不一樣了。盡管說不像寫一篇論文、一部著作,事先總得苦心經營,謀篇佈局,啟承轉合,邏輯性那麼嚴謹,可是這些隨感到底又是圍繞著一個中心,應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規制。這個中心,就是對人生的反思。
作者將書名定為《人生三思》,想來也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的,書中表達的是作者對人生際遇的種種之思,自然也期望讀者在「林中路」上前行的過程中能夠處處留意、時時思。在這個崇尚感性和流行速食、到處都瀰漫著浮躁氣息的時代,在人們都忙得顧不上「思」的時代,強調「思」的重要性,無疑是非常具有警示意義的。
「思」是人獨有的特徵,甚至可以說是人的本分亦或本能。巴斯卡把人比喻為「會思考的蘆葦」,意為正因其會思考,才使得這個柔弱的存在物成為宇宙間最強的存在物,成為萬物之靈。確乎如此!
但當人借助於思而能駕馭萬物的時候,卻不斷地強化著思作為工具理性的功能,一味地向外擴展,一味地以功利價值為依歸,於是,一切都被置放在功利價值的平台上予以考量,人也就變成了一種經濟動物。人生意義的豐富性被銷蝕甚至被掏空了,意義世界出現了危機。人們都在匆匆地行走著,卻忘記了欣賞路邊的景色,更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人們都刻意而專注地追求著目標的效率,卻往往忽略了整個生活的目的。個體層面的行為都是高度理性及經濟的,整體上卻表現為一種非理性和不經濟。盲目的競爭、致命的無序、巨大的浪費、環境的破壞、生態的失衡,人類的家園已經從裡到外都被人自己蹧蹋得千瘡百孔,變成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如果說,生物進化過程中存在著一種「無目的性的目的性」的話,那麼,處於進化之頂端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卻在生活中表現出一種「合目的性的無目的性」。茲事體大,非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可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的許多所謂的「現代病」,思想家們稱之為「弔詭」或「荒謬」的東西,都與此有著直接的關聯。當然,以此為由,試圖恢復到前代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肯定是行不通的,不過,在人生過程中,多一點「閒敲棋子落燈花」式的閒情逸致,多一點看雲卷雲舒、聽花開花落的悠閒情趣,未必不是一劑療治現代病的良藥。
蘇格拉底曾云:未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中國古人也講,人貴有自知之明。要自知,就需反思,反身而思,並在思中不斷超越,這樣才賦予了人生一定的意義。少了這種反思的功夫,反思的能力也越來越萎縮,想自知想自立,怕是難矣哉了。而缺乏了自知之明,表面看上去可能很自由,實際是很不自由的。比如時下許多人,為金錢,為房子,為權位,為面子,總之都是為了一些「他物」而拚命奮鬥著,在名韁利鎖中掙扎著,為「獲得」而喜,為「失去」而悲,由終日的盤算和苦悶演化為終生的緊張和焦慮,那裡還會有自由呢?即使形式上很自由,內心裡又何曾自由過?
人生本來是很豐富很多樣化。人們都追求幸福,可是對幸福也難以有統一的理解。勉強為人們提供一個人生範本或幸福模式,一如要為天下所有人做雙合腳的鞋子一樣,實乃愚蠢之念、愚蠢之舉。但無論如何,「人生需要智慧,幸福需要智慧。」這智慧就依賴著學和思,也表現著學習思的智慧,運用思的智慧,盡可能地把自己人生中的各種豐富性及各種潛能實現出來,並從中獲得幸福的體驗。充盈為美,恬淡自然,自由自在,夫復何求!
峰宇有心,也有才,能靜心,肯吃苦,學思有成,成績斐然,是同輩中的翹楚。《人生三思》本書的出版,也是他「三十而立」的又一個證明。我打內心為他高興,也願讀者們能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
(本文作者馬俊峰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班教授)
第一部/生活與智慧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生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不再是時間的簡單重複。面對壓力巨大、誘惑重重的現代社會,如何掌握「小生活的幸福」,則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懷著一顆智慧的心去思考,生活就不再是煩瑣的柴米油鹽,平凡的生活細節也會因此而變得閃閃發光。
1.激發高貴的勇敢
對人生理想的卓越探求,對生命意義的執著追問,忘我以至無我,都是勇敢之舉,勇敢是一種高貴的姿態,是對生活陽光般的負責,始終與值得欽佩的勇士相伴隨,我們所尊重的是在沒有自私動機的時候,面對風險的人生境界。頑劣的環境往往能夠造就堅靭的品質,周而復始的平淡生活難以滋養勇敢的氣質,因為失去意義的歡快氣氛和膨脹的心情,很容易使人疲憊以致麻木。勇敢是激越而年輕的,踰越生理年齡的柵欄,承載自我實現的價值。
勇敢不僅源於肌肉的發達和性格的豪爽,更源於靈魂的真正覺醒,邊緣心態的暴力,流露的不是勇敢;為了私利而堅持傷害他人,是與勇敢對立的偏執與狹隘。勇敢是忘我的,無私是勇士必備的特質。夢中勇敢的意象是游弋在海底的魚,周遭的水草溫柔地纏繞著牠,形成了一張精神的網,勇敢的魚不斷掙扎著,那雙深邃的藍眼睛似乎帶著一絲憂傷,彷彿早已預感生活道路上的危險與艱難。牠的視野不都是暖色系,那大概是冰島的某個海底,但這尾魚是高貴的,因為牠不曾放棄,始終在艱難的環境中探求理想的生活狀態和理由。
勇敢需要被啟動,人們應該給勇士更多的支持與愛,這是一種高貴的美德,作為欽羨勇敢的人,尤其應該如此。勇敢不是生活的片斷,它作為理念貫穿生命的始終,繼而在實踐中印證並加以完善,從而於心靈中發出優雅的音律。面對這樣的勇敢,人們往往在欣賞中產生高品味的共鳴。勇士往往拒絕以自己的勇敢換取簡單的報酬,他們的激情往往出於信念,不盲從,不狂妄,乃勇敢的衍生物。對於充滿荊棘的短暫人生而言,勇敢蘊涵艱苦卓絕的精神,以此開拓勇士的生命之路。勇敢使人冷靜,使人在尊嚴中追求自由的生活,並擺脫自私帶來的恐懼和懦弱,往往具有利他主義的意蘊。
在某個深秋的靜夜,晚風忽起忽落,樹葉無聲飄零。看不清也聽不到曾經伸展的姿態悄然落幕,那種悄然依偎於地面的姿態令人動容,我們意外地感受到勇敢。在理想的白樺林,秋風搖曳著脆弱的葉脈,似乎觸及內心最靈動的部分,樹葉在告別生命的時候,竟然張揚著飛翔了起來,讓內心湧起勇敢的激情。天亮了,人應該尋求生命的美麗,奮力活出生命的燦爛,曾有碧波萬頃之想的一滴水即使化為霧氣,也要折射太陽的光輝。
真的勇士將自身的懦弱和他人的鄙夷視為最嚴重的侮辱,在面臨恐懼的時候,勇敢令人堅強,這種精神力量是生活的持久保障,讓人憑著堅定的意志找到彼岸。勇敢應該隨著勇士的進取而不斷增值,以往的勇敢不是當今和未來無往不利的因素,作為瞬間的意圖,勇敢找尋與未來的接點,以此擺脫持續的痛苦和恐怖。
於是不難理解,為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可能有慷慨赴死的勇氣?身強力壯的人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懦弱悲觀,在這個意義上,勇敢與愛有關。當一個人真正熱愛生命和與生命有關的整個世界的時候,幾乎沒有不勇敢的。勇敢其實不需要任何包裝,單純而直接,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身處危境以至近乎絕望時,勇敢可能趨於最大值。如果置於絕望的境地,勇士要發出最後的吼聲,因為不戰鬥是可恥的,掙扎的力量會提高勇敢的指數,這最終的爭取關乎全部的意義。
應該說明的是,無端和輕率之舉不是勇敢,它們之於勇敢大概等同於人生的逆境之於順境。雖然它們的表徵類似於勇敢,可是在實質上卻大相逕庭,勇敢總是從一個開始躍遷到另一個開始,如果不是源於智慧或者信仰,勇敢無法成為恆動的存在,勇士也可能在疲勞和頹廢之中放棄。盡管我們不能夠確認勇敢是美德的內涵,但它的品質與美德有關是無疑的,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勇敢是勇士執著的起點和終點,賦予其承受失敗的膽量。真正的勇敢穿透偏執和謊言,走出預設的障礙,抬起希望的雙眼,高歌熱愛世界、享受奮鬥的旋律,拒絕服從真理之外的力量。
2.文明折射出的生命品質
有一種植物扎根於土地,毫不遮掩地吸收烈日的光熱,滿懷勇氣地綻放成陽光的花朵。人們喚它「向日葵」,這種花在東北很常見,常見到人們更在乎它的果實,而它的存在象徵著執著追求的力量,這種力量用光明和溫暖描繪,是生長的徵兆。
余秋雨先生以文化散文的筆觸書寫過這個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個籠罩法西斯陰影的村子,住的全是農民,在他們的生活中,難以體會到陽光的溫暖,但就是在這個村子,常有反納粹的標語出現,標語的文字蘊涵著力量。顯然,這裡生活著有文化的人,這引起了德國法西斯的恐慌,因為文明會點燃熱烈的信仰。於是,他們下了一道死令:立即除掉村子裡有文化的人。在暴力的逼迫下,村民們聚在村子中央,「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文化的人往往散發出特別的氣質,德國法西斯很快在排列的人群中挑出,「你是,你是……」他們點到了五個,凡是他們點到的確實都是有文化的人。
正將行刑之時,一個滿臉鬍腮的老人站了出來:我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德國納粹嘲笑他不識相:你拿什麼證明呢?老人問,你知道莎士比亞嗎?德國納粹說,當然知道啊,懂得莎士比亞的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老人隨即在空地上表演了《李爾王》的大段獨白,震撼了全場的人。槍響了六聲……
老人明知道等待他的是死亡,卻用生命的代價證明「我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死亡又證明什麼?證明文明無處不在,證明陽光的火種是不能熄滅的。我們看到了這個村子的希望,而這種希望向未來敞開。
文明溫暖著生命的火種,點亮不屈的信念,為人們提供可能生活的智慧。向日葵時刻隨著陽光舞動,用光明作為自己生命的支撐,在精神生活層面,健康的追求總是拒絕滑入死寂的水波,總是要在航行的途中找到前進的理由。陽光燦爛生命,文明支撐理想,是人類在陽光的照耀中得到的美好啟示。文明的富麗未必意味著榮耀的降臨,但無疑能夠超越瑣碎的功利,避免召喚低迷的平庸,傳播高尚生活的價值。因為沒有文明的生活是難以忍受的,正如沒有陽光的日子是孤寂而寒冷的,嘲弄文明的舉動總是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
文明的探求是一種艱苦的跋涉,跋涉到深處時亦有迷離之感,大多探求者原路而返。更有淺嘗輒止者深感痴迷者的不智,各種冷暖只有探求者自己清楚,那是可能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方式,如果從世俗角度理解,文明的體驗至少是一種體面的活法。但對文明的理解愈加深入,對世俗的體面愈加忽視,因為表層的「紋飾」難以達到「澄明」的狀態,在這個意義上,「文明」蘊涵著文化追求從低到高的過程,「澄明」意味著自由的豁達和灑脫,對這種精神生活的真正享受建立在人情練達的基礎上與物我兩忘的境界中。
文明具有公認的前提、拒絕蒙昧的判斷標準、激情燃燒的力量。文明的光亮執意驅散黑暗,即使再漠然的人也不會長久地停留在文明的背影之中,因為生命的火種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希望之源,盡管生活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任何坎坷的道路都並非無邊陰冷的寫意,我們每天總會接觸到金子般的陽光。一個人只要有陽光般的自信,並踏實進取,任何事都可能發生,包括驚人的奇蹟。就如同那位老人,如同每一株隨陽光舞動的向日葵,如同每一段執著進取的旅程,我們的心中如果常存一縷陽光,白天和黑夜都將是燦爛的。
我們應享受文明,並找到享受的最佳方式,因為文明照亮精神的世界,令人自然地神往,繼而邁出追求的腳步。文明推動的腳步執著、堅定而有力,產生超越平庸的力量,與陽光展開詩意的對話,溫暖奔走中疲憊的身軀。文明的享受具有跳躍的活力,文化程度的高低並非追求文明生活的全部障礙,文明的頓悟有醍醐灌頂的豁達感。我們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或不同模式的文明中棲居,誰有理由放棄文明的火種?誰有理由躲避陽光賜予我們的溫暖呢?
3.權衡友情的品質
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為人生絕非寂寞之旅,我們總要在周圍的支持與呵護中領略生活的藝術,提升追求的品位,找到價值生成的根據。或者正緣於此,朋友關係的真正建立並非易事,過於優越或過於淺薄,都是朋友可能擯棄的要素,性情、膽識和人格等值者容易成為摯友。在這個意義上,朋友往往被視為衡量人生品位的標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與精神高貴的群體為友,身上往往洋溢著詩意的光輝。
桀驁不馴者很難有真正的朋友,淪落泥淖者也難以體驗友情的包圍,他們因為主動或被動的孤寂而遠離溫暖的支撐。前者依靠自我而忽略他人,友情與自尊的分量失衡,他們在交往過程中的排他意識令人懷疑與之靠近的可能,高山只能以另一座高山為精神交流的夥伴,彼此遠遠對望,以主體的方式汲取對方的力量。後者渴望友情,但他們的經歷和處境令人產生距離感,甚至被認為已失去人格交往的基本條件。泥淖或者以另一片泥淖為伴,或者在孤寂中提升自己,充滿渴望而執著地走上艱難跋涉的交往之路。
朋友的性情相投絕非偏執之舉,或曰朋友之間總是或多或少地保持個性的獨立,真正的友誼往往依靠包容與欣賞的調解。如果包容與欣賞難以維持,人們的周圍將更換原本熟悉的面孔,隨著人生事業的進展,不同朋友的疏遠與結識,便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則在於新老朋友都是我們可能欣賞與包容的存在,「不忘」緣於友情的記憶,當撫摸多年前的合影時,我們可能叫不出其中某個並不熟識的人的名字。
朋友數量增多,可以分享生命體驗的機會隨之增多,拒絕分享體驗給朋友的人,固然保持自身的獨立,卻可能感受莫名其妙的孤寂,殊不知,生命體驗的交融正是人生必經的環節。交融蘊涵著回憶與期待,回憶往昔的美好時光,期待友情的增值,透過朋友的啟示與鼓勵,加速自己的成長,領略綻放的真情,將人生的意義安置在朋友的感受中。
「君子之交淡如水」。摯友之情不在於朝朝暮暮,多年未曾謀面,也不會導致心靈產生隔膜,不必寒暄與客套,只要一看對方的眼睛,便知道追夢的歷程是否如意?在這個意義上,友情的品質往往和時空的距離成正比,脆弱的糾纏經不起歲月的檢驗,一旦隨風而逐漸飄遠,也不必視為憾事。生活狀態殊異的人們很難有深入的交往,因為其交往不在自由與平等的平台上,過於強求友情可能使原有的正常關係受到干擾,比如日常生活中彼此互不打擾的同事不易深入交流,因為存在必要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可能對彼此的境遇發生暫時的改變。
朋友大概有精神交流與實際交往兩種,人們很在乎實在的朋友,比如遇到用車、買票、看病或辦理其他棘手事宜的時候,總會表現出誇張的熱情,似乎親如手足,對方之所以樂於幫助,很可能在於有朝一日雙方會交換位置,幫別人其實等於幫自己。可靠的朋友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對知識、金錢、權力的欲望有所渴求時,人們往往透過朋友的力量,促使自己壯大,這樣的朋友之間往往保持必要的距離,既不冷淡對方,也不完全曝露自己,這種友情的品質更多地依賴於交友的本事。技巧熟練者擁有很多自詡為朋友的熟人,繼而拓展交往的領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實在的朋友並非可有可無,關鍵是你怎麼把握其中的平衡。
精神交流的不暢快可能導致心靈遭受傷害,摯友的傷害程度尤其重,因為脆弱的傷口會由於信任的失衡而難以癒合,這樣的情況在實際交往的時候不存在,因為實用的友情只在合作之中成立,防備始終存在。在快速發展的時代,當精神的交融與實際的交往重疊的時候,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們感覺遇見了知己,往往把很多亟待成就自我的話語向對方一吐為快,渴望獲得幫助與理解,滿足物質的互助與精神的交融,這種友情的難度極大,對知己的要求在於品質而非數量,因此,人生得到為數不多的知己便深感慰藉。
4.解讀寬容的魅力
寬容源於對偏執的拒絕,作為辯證的交往智慧,在憧憬美好未來的同時,推動人類進步,它賦與矛盾兩極以平衡和張力,讓戰爭、歧視與束縛在和平、友善和自由面前變得黯淡,個體的創造因此成為可能,穿過無知山谷的寬容輝映晴空。如果跨越歷史地對話,我們會遭遇來自人性的不寬容,人類在棲居之所封閉地思考,在通往世俗權力之路放縱馳騁,在功利思維模式中無法找到外在與自身力量的根據。
無知與狹隘構成對寬容的遮蔽,在舒展創造活力的同時,即使不同意對方的觀點和行為,也應該捍衛對方自覺表達其言行的權利,因為理性無論多縝密都是有限的,對話和合作可以拓展雙贏的空間。更何況,成熟的寬容與隱私保持距離,讓人們過獨立而有尊嚴的生活,在多元的判斷中挑戰封閉秩序的維持。值得提及的是,寬容的啟蒙有時要付出血的代價,很多人正是因為寬容的可貴而在滴血中呼喚世間擺脫仇恨、殘忍和偏執。
神話「普羅克拉帝斯之床」應被視為不寬容的經典範例:有個強盜常把俘虜捆在鐵床上,身子比鐵床長的,會砍掉過長的部分;身子比鐵床短的,被強硬地拉長,絲毫不考慮俘虜的身材與鐵床等長。說「不」的權利被剝奪,各種各樣的「是」或者單調乏味,或者逐漸沉默。房龍認為,「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一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進步」。房龍懷疑世俗過濾的經驗,為智慧增設時代質感,並虔誠地祝福他人,動態地奔馳在多維空間?,寬容使人獨立地反思,對無知的認知會靠近寬容的真諦。
安於寬容狀態的人們能夠擺脫幻夢,因為人類的「全知」意味著獨斷,懷疑的發言發展著歷史語境。薄伽丘講過關於不寬容的故事:
有一位父親為了讓孩子虔誠地信仰上帝,隔斷他和美少女的接觸,孩子漸漸長大了,當他和父親同時看到一群美少女時,問父親她們是什麼?父親擔心喚起他的情欲,只好說:「她們都是鵝。」誰知從未見過美少女的孩子說:「爸爸,我們帶隻鵝回家好嗎?」父親只好說那都是些邪惡的傢伙,孩子不明白這樣美麗而可愛的「鵝」為何邪惡?覺得她們比天使還美,他執意要帶「鵝」回家去餵。
面對生命的自然情愫,拒絕自然的不寬容之聲有多麼微弱而愚蠢。在這個意義上,寬容的人類精神多有可貴之處,人類的文明史正是在不寬容與寬容的交替之中書寫的。
寬容存在於友善的交往之中,在擠壓和敵意之外,自由因此附麗生命。用寬容的目光審視歷史,會看到對很多事情的解讀,對不寬容舉止的麻木意味著沉淪。如果客觀地加以還原,我們可能看到,誇張的描述往往根植於樸素的開端,我們在解讀歷史的同時,似乎預設了事情之後的歷史整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他者自由判斷的公正理解,避免以自我概念識別真理、重構合作的模式,才能夠以真理見證者的身分顯示寬容的力量。
寬容無法擺脫自身的限制,對其限制的漠視令寬容走入悖論,以至於用一種不寬容推翻另一種不寬容。賀來教授認為:「澄明寬容的邊界,其目的絕不是否定寬容?恰恰相反,這正是要維護寬容的聲譽,弘揚寬容的價值。」
寬容不是對缺德與無恥的原諒,也不是對懦弱與悲哀的憐憫,更不是對暴力與野蠻的容忍。成熟的寬容是在澄明其邊界之後,進入平等、正義和溫暖的生活狀態,是對個別自由權利的堅守。面對不同的生命情景,我們要確認在具體的場景之中是否具有寬容的資格?即寬容的生成與社會的發展內在融通。
成熟的寬容要求人們對虛偽的交往施以壓力,對膨脹的欲望加以鄙棄,對殘暴的強權給予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寬容的喪失,才能夠維護寬容的本質,才能夠讓寬容者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寬容的格局因此穿越迷離的歲月,為哲理的辯護指明積極的道路,從而拒絕因偏執而生的悲劇重演,繼而走進人類文明的深處,在執著的火光中逐漸照亮周遭的黑暗,以獨立的身軀挺起偉岸的生命力量。
5.生活的「末班車」情結
透過末班車的窗戶,能感受到車外變幻的風景,穿梭在誇張得耀眼的韻律裡。路燈的光慢慢移動著,從我們的臉上悠然地撂過,回憶漸漸地變得清晰,穿過模糊的視覺空間,一切都在路上。生命是充滿憧憬的旅途,我們佇立在人生的月台上,一遍遍地過濾時間,一次次地把行李提起,近乎焦急地感受某種期待。兒時的家離鐵道不太遠,我的目光偶爾定格在鐵路邊上,任奔馳而過的火車載著天真的思緒奔向遙遠的世界。長大後,躍躍欲試地到很多曾默默嚮往的文化都市,隨旅伴或者獨自一人,漸漸地,旅途不再遙遠。坐在車廂舒適抑或不舒服的座位上,彼岸和此岸因為時間而存在,外面的夜毫無止盡,我卻毫無睡意。
祖輩和父輩為生活所迫,當年隨著無法擺脫的客觀世界奔走四方,少年的心激越地跳著,將鋪蓋捲好後背在身上,開始跟喜歡的抑或不怎麼喜歡的人交朋友,生活往往會磨平很多稜角。如今,我們邁著追求的腳步,一路上小跑不停,追著去登上疾馳的火車。腳步慢的只能望著天空發呆,因為前面已經是一條陌生的河流了,如此一來,能搭乘末班車就變得極其可貴。在獨立的思考之後,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有一片海,在堅持的起點上,每個人經過艱難跋涉後面對的彼岸有所不同,但對機遇的渴求大抵是一樣的,每列末班車無疑都通向自己憧憬的時空。
其實,現代生活的最大好處就是使人們調整智慧去應付自身的固執和笨拙,將遠處的曙光反射出彩虹。面對末班車所昭示的未知旅途,歸期沒有確定的必要,如果在旅途中產生定居的願望,所有異鄉都可以成為未來的故鄉了,思維的獨立和目光的超前是可愛的跋涉優勢。
末班車的前後是兩條完全不同的河流,匆匆起程後再回首,很多東西都找不回來了,能找回來的只是浸泡在談論中的見聞,或者是某種走遍天涯的孤獨感受。人們對末班車的感受未必一致,因為有些人喜歡趕早班車,這樣不僅可以領悟領跑的狀態,還可避免擔誤趕不上末班車的風險;還有很多人願意乘坐中班車,這樣既可以透過觀察趕早班車者而獲得必要的經驗,又不必體驗趕末班車的緊張;趕末班車者的處境也頗為不同,或者因為拖沓而耽誤了以往的機會,或者因為樂於感受緊張帶來的刺激,或者因為偶遇而隨緣上車……處境盡管不同,但與因各種緣故而乘不上末班車的人們比起來,很多事情從此便有了似乎截然不同的差異,他們是幸運的,至少不必發出類似於「一步錯,步步錯」的嗟歎。
末班車情節伴隨我二十多年的求學生涯,並非等待緊張的刺激,時光大多在執著的努力或選擇的掙扎中悄然流走。從年幼時上幼稚園成為「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到攻讀使生命逐漸深遠的博士學位,人生總是在瞬間掉轉船頭,遠方的燈塔並沒有因為船頭的轉向而改換方位。理解抑或不理解的改變逐漸成為名詞,隨著動詞的生成而延續順境和逆境的故事。生活不能也不可能重複,每天晚上聽著鐘的滴答聲,跟火車旋律似乎有點兒共鳴。思考在這時開始運作,長久地無法平靜,生命的花朵於其中自然綻放。
在回憶的印象中,登上末班車的情景獨具韻味,就是那樣一個腳步使生活變換了容顏,容顏之外的世界隨之變幻,我們無法視而不見。
末班車裝著綺麗的空氣、味道還有迷人的傳說,它們交織著我們追求的生活的全部意義,特別是這種意義有時候似乎遙不可及。當堅持變得無比艱難,我們近乎退卻的時候,曙光已經悄然來臨,似乎是奔忙之中一個微笑抑或欲言又止的句子,讓我們心靈為之深深地觸動,重要的決定有時候恰恰是在突然的觸動中萌發而不可遏止地要加以實現的,因為以往模糊而不可名狀的期待得以啟動,我們不能不給自己的理想一個現實的回答。在夜晚的茫茫人海之中,無法解釋或始料不及的事情總是要發生的,盡管在不久以後,又一輪的早班車已經發動引擎,一切都隨著昨天的遠去而實實在在地粉墨登場了。
6.人生的楚河與漢界
「人生如棋」,因為人生的起承轉合不僅遵守一定的章法,也依靠運轉自如的創造性智慧。人生的韻味往往存在於對在確定性規則的守持中所顯示出的個性力量,這種力量的發揮大都在與對手的博奕中完成,有人從殘棋入手,或者在對方處於劣勢時出現,或者在己方處於劣勢時上場,基於出身的差異固然呈現棋面的大致走勢,但前者未必能贏,後者也未必能輸;有人從起點或雙方輸贏難料的中場入手,這樣的對奕似乎表露出幾分「公平」的色彩,其後的輸贏全憑奕者的道行,輸者固然沒有太多的面子,但贏者卻一定感到光彩。
阿城的《棋王》充滿質樸的鄉土韻味,讀後掩卷沉思,漸悟棋道三昧。從表面上來看,象棋的遊戲規則當然是馬走日、象走田、小卒一去不復返,這個道理我在兒時玩獸棋的時候就懂,象吃獅,獅吃虎,老鼠鑽大象,最渺小的老鼠也有機會向食物鏈的頂端進攻。後來接觸軍棋,詫異於卑微的工兵肩負著最重要的使命,其中蘊涵豐富的哲理。直至認識棋子中層級差別頗有蘊意的象棋,生活中有很多「高手」在茶餘飯後拿著棋盤帶著棋子「殺將」開來。
在大橋旁抑或馬路邊,也有人撐起殘局誘你一賭,嘗試者大都垂頭而歸。也曾加入中學時代的「手談會」,在課餘時間展開棋藝的比試,再後來遭遇了阿城的《棋王》,洗練的味道淡出手談者的經驗視野,淡入遠離嘈雜的智慧境界:「萬般皆下品」,唯有對弈時。
一張棋盤隔開兩個世界,一道楚河隔開兩部棋,棋裡棋外都在演繹人生。人說世事如棋,亦有山脈以「棋盤」命名,兩位仙人對坐在一株常春藤下,拈著鬍鬚琢磨過世間的斧柄都爛了也想不透的好棋。
棋中無疑有「道」,棋道代表執著而超越時空的智慧存在,教你思慮造化、洞明世事,其行為品位與生命境界殊途同歸,尼采說:「生命是不斷從自己本身拋卻將要死滅的東西」,並將之視為人性從靈性之中分離出來繼而超越自我的前提。《棋王》以棋為支點,再現了手談的境界,在以靜制動的審慎中不斷「拋卻將要死滅的東西」,其滄桑的背景正是一張極具韻味的棋盤。棋中的道理值得深玩,比如走田的象永遠不過對岸,比如走日的馬不能橫衝直撞,比如「小卒一去不復返」,因為人生往往沒有回頭路,積極進取的芸芸眾生總是要追問自己在智力遊戲之中是否可跨越楚河漢界?
「道法自然」,玄遠的中國意識流對於現代意識構成了重要的參照,未必淨面洗手,省卻清香一爐,專注地對弈人生,寂靜的世界掩藏了請君入甕、旁敲側擊的深沉心機,盡管長期作為街巷的「俚趣」而存在,象棋同圍棋一樣體認對弈的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棋道是遠離虛無的積極存在,奕者雙方的視野和洞察力較量是遊戲的魅力。打一個不太高雅的比喻:一匹騾子站在一群豬中間,即使不長耳朵,也一定顯得很高。《棋王》中那場難得的競技大賽沒有「棋王」的身影,給人們預留下無盡的韻味。在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時代,主人翁應該能夠自如地過關斬將、脫穎而出,但大愚大智的主人翁並不在意這種功利層面的認定,他在高水準的民間手談中似乎悟出了生命的真諦。「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真正讓棋外人看清楚的並非具體的細節,而在於奕棋之外的人生與遊戲本身的道理殊途同歸。
《棋王》後來被改編成電影並且獲獎,與小說受到讀者的肯定一樣,證明關乎淡入淡出的智慧人們頗為需要,其點染的人生藝術在濃郁的意境之中表達出世入世的道理,無論與棋有關抑或無關,在品味「棋王」孤獨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提醒自己:疲憊地為生活之外的目的活著,找尋不到真誠的家園,無疑是難以擺脫的寂寞,與孤獨的思考比較而言,寂寞乃是荒置棋局的錯位,這樣的錯位從來都不是人生真正的需要。下棋時,是人跟著棋子的運轉而思考,還是棋子伴隨著人的思考而對話,這個中選擇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7.給代溝隔閡一份理解
當「代溝」由陌生的名詞變為客觀的認同,出生於不同時代背景中的人們在面對親情的時候,會遭遇不同程度的困惑,因為對方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與自己有著難以抹去的差異。當雙方因為血緣的愛而試圖抹去這種差異的時候,往往忽略對方的主體認知,情況一般來說是這樣,晚輩驚異於長輩的保守與固執,長輩讀不懂晚輩的張揚與隨意,諸如此類的困擾確實都是出於好意。在這個意義上,透過解讀與體驗對方生活環境中的文化特徵,可以在獲得深刻理解的同時,充實自身的文化含量,使「代溝」存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點。
很多事實都已經證明,曾經在知青歲月燃燒激情的人們進入了「後成長時代」,盡管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態勢,但面對不斷變化而感到措手不及的表情,似乎證明了這種「成長」還伴隨著某種煩惱,尤其是遭遇自由張揚的「新新人類」的乖張、反叛與另類,很多爭吵、衝突和對抗就難以避免,他們甚至被對方視為難以理解的惰性現象。「人類一思考,上帝就大笑」,他們沒有上帝那樣幽默,面對「新新人類」的思考,他們非常生氣。
他們經歷過很多沉重的故事,有過難以言喻的蹉跎和彷徨,當生活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們就迫切地渴望從「新新人類」身上找回被歲月銷蝕的自我,並盡可能給予「新新人類」最大的關注,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講述各種有關的道理,感覺良好地以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足以使對方避開生活道路上的風風雨雨。誰知這種努力吃力不討好,因為在「新新人類」眼裡,他們總是活在矛盾之中,而較之「新新人類」生機勃勃和銳不可當的青春力量,他們開始感到刺眼甚至眩暈,自己的聲音也因為缺少力量而變得有些蒼白。
這種衝突的本質在於「新新人類」要獨立思考,要高揚自己的文化,要達到自我陶醉的高潮,卻不太顧及他們的失望和無奈;而對於「新新人類」的事情,他們大都不知道、不理解、不懂得,以至於因為不可思議而感到很不喜歡。武斌先生的《家有新新人類》中,講述在可樂罐、薯條、動畫、電玩遊戲、滑鼠和吊袋褲中展開,伴隨著懷疑、批判與反思,他與其子武阿蒙之間的文化差異正是上述兩種群體的個案,在父親的腦海中,孩子在國外可能的遭遇應該是佇立在風雨中,猶豫、彷徨和失魂落魄地抹著滿是雨水的臉;在兒子身上發生的故事情節卻是頭髮染黃了、綠了、又紫了,T恤衫每週換七種顏色,調過酒、紋過身、賣過血、養過蛇、寫過書……總之,過得很舒適。
面對具有強烈反叛意識的群體,武斌先生突然對「父親」的含義產生疑問,兒子的思維讓他難以描述、理解和詮釋,比如對「新新人類」對理想、抱負等感到陌生,他們為了自身生活狀態的提升而努力,置身於發展的快車道,彈奏極其自我的音調。武斌先生在對這種生存態度的憤怒中漸漸看到,對於民族的繁榮進步,可見,這樣的「新新人類」並不缺少人類的善良、正義和愛,他們的靈魂仍然在仰望星空。
《家有新新人類》擺在作者十餘部學術著作之間,似乎也有一點另類和乖張,卻不失一位父親生活世界的深刻。
英國歌手史汀這樣唱道:「假如你愛他們,就放了他們!」武斌先生在幽默的表達中逐漸找到與兒子一起成長的路徑,以期避免在變化多元的時代成為另類眼中的「另類」,從而擺脫專斷、固執和平庸。這種寬容與真誠是開明父母必然的選擇,在與兒子面對面的時候,父親於探索和思考中明白,青年有無法忽略的力量,改變孩子實際上也不可能,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和選擇,他們要去完成屬於自己的事情,固執的越俎代庖是另一種不成熟,盡管他們還不夠成熟,還不夠堅強,也還沒有充足的智慧,但另類的「新新人類」終究會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兩代人要在平等的追求中找到充滿生活品質的精神力量。
8.年輪與人生的定位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歲月銷蝕與人生磨礪中,人們的智慧達到遊刃有餘的自由境地。當然,年齡和心智未必是對應概念,孔子所言只是說明人生經驗的累積依靠必要的時間旅程,並未否認「有志不在年高」的道理,也未否認「無志空活百歲」的事實,若說三歲孩子能洞察世事,當屬無稽之談,可是若在霜染白髮之年,仍奉「無所謂」為生活圭臬的「老頑童」,便未必是什麼妙事。因此,回味孔子對人生歷程的智慧梳理,可見其中蘊含著對成長歲月的規劃,在生命週期的運轉中,我們應該在適時的歲月生成自如的智慧。
在生活節奏日益迅速的時代,少年的視野與古代已有很大不同,他們能夠走出家庭的侷限,透過網路傳播的資訊了解大千世界,在課堂上接受富有時代感的知識,在與同儕們的對話中領悟生活的道理。總之,三十而立逐漸不適合對現代人成熟狀況的判斷,應該適當提示,以二十歲為人生重要的起點,潮落潮起的年少時光,總讓人一邊行走一邊回味。在不經意之間,成長的歲月在少年的心中雕刻幾許難忘的痕跡,在寂靜的晚上,獨自面對朦朧的月光,腦海中突然呈現穿越昨天與今天的對話時,心底便隱隱約約孕育出一張自己的唱盤,生活不是單音節的重複彈奏,成長的年輪雕刻的是和絃的韻律。
真的沒想到就這麼長大了,對周遭的事物已有了明確的是非之見,但喜悅之時缺乏自持,挫折之時如受傷的鳥,一遍遍重溫舔著流血的傷口的體驗,經驗只能在時光中聚集,心境也只能在成長中豁然。
余秋雨先生說:「青年是歌頌的陷阱,中年是當家的滋味,老年是如詩的歲月。」在歌頌的陷阱中,人們總想找到自己的位置,樹立自己偉岸的形象。
恍惚之間感覺,當有一股力量促使你翱翔時,你是不應該爬行的。有時自喻為一株生長在瓦縫中的小草,雨打風吹,如泣如訴,即使走出帶血的足跡,只要心不被磨破,就仍要用不屈的雙腿感受生活的輕重。但青春不該過於沉重,「在我們出生之前,這個世界已經精精彩彩、複複雜雜地存在過無數年,我們什麼也不懂,能夠站穩腳下的一角建設一點什麼,已是萬幸。如果刻苦數年,安然從腳下扎穩根基,與世界的整體命脈相連,那也就使自己單薄的生命接通了人類。」以這種心態開啟追求的腳步,穩健地超越自我,倍感踏實而坦然。
二十歲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舞台,青春是舞台上匆匆的角色,同時是另一個舞台下的觀眾,在角色的重疊之中讀史、讀人、讀自己,健全獨立人格,切莫為要成熟強說愁,切莫在青春的揮霍中幼稚地瀟灑,在已經提速的而立之年,眼前是等待支配的十幾年韶華及數十年佳期,只能執起人生的酒杯,品嘗未必甜美的人生之釀,漸漸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別讓年輕的臉孔蒙上孩童的苦相,為了讀懂真實的世界,我們要挺起胸膛,收穫整個春天的希望和秋天的金黃。「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我們不在乎路途的險阻,在年歲更迭的時光流轉中,要留給世界執著的背影。真正擔憂的是,追求的箭囊不能空癟,力圖做每次競爭的奮鬥者,這是我們選擇的一生為之努力的方向,在當家的滋味來臨之前,我們要認真品嘗「二字頭的花」,它們「都只開一次」!
青年的階段因稍有成長,此後的中年當然不再有少年與青年的青澀,當家不僅是一種感覺,更是具體的生活過程。等待照料的事情很多,他們不僅處於事業的穩步上升期,還要考慮「上有老,下有小」的問題,作為家裡的頂樑柱,慎重地選擇與辛勤的努力成為日常功課,這樣的支撐發生在如詩的歲月之前。在如詩的歲月,人們終於感到頤養天年的樂趣,更多的是以觀眾的姿態等待舞台的謝幕,含飴弄孫之餘,他們在回憶中感受以往的經歷,彷彿回到了青春,有苦澀、有甜蜜,每個人的經歷都是對已逝時光獨特的證明,成為後代尋找人生定位的參考。
9.領悟歷史的智慧
歷史是智慧而神奇的老人與時俱進的不老腳步,有博古通今的卓越功能,閱讀且參悟歷史,素來被視為明智之舉。博大精深的歷史嚴肅地告訴人們,應該透過苦澀抑或歡欣的淚水,看到往昔時光的悲哀與快樂,繼而品讀民族崛起的背影。在這個意義上,歷史整合的是文明的碎片,正因如此,人們看重對歷史的理解,試圖在理解的過程中找到智慧的痕跡,用以衡量自己的人生,歷史與現實從未澈底地斷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是人們的生活印記,我們可能獲得的印記「文本」盡管並不完整,但無疑勾勒出不同時代的轉換的基本脈絡。特別是歷史人物的智謀、韜略、功績為後人的創業發展提供了精神參考,歷史人物的種種弊端和奸佞的倒行逆施,或為時代風尚所避免,或為奔跑在人生道路上的執著追求者所借鑑,以降低遭遇煩惱困厄的可能。經世致用,齊家治國,繼往開來……
中國歷史人物的社會責任感蘊含豐富的人生境界,他們大都是沉重的,他們的謀略是在處世的過程中凝練的高度人格化的智慧,是奔波在實現自我的路途上的需要,對事情的無所遺憾在於謀略的成熟籌劃,即使遭遇尷尬而失利,他們往往也無怨無悔。從經驗層面看,高明的謀略讓人嘆服,籌劃者在成就自我的同時,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從教訓層面看,似乎拙劣的計謀往往只能自欺欺人,如果說高明的歷史人物已令無數觀眾傾倒的話,拙劣的歷史人物充其量自我陶醉,甚至有時候連自我都無法陶醉。
不同時代的人們都可能嘗試對歷史人物作簡要或複雜的個案解讀,從個別追求成功的視角切入,因為成功幾乎是每個人都渴望體驗的人生境界,盡管不同的人對於這種境界的體驗程度和範圍不同,但是他們的追求無疑都涉及自我實現的力量。成功源於智慧和踏實地進取,智慧的力量充滿光華,照射機遇來臨的瞬間。經由正義力量的照耀而達到的成功,讓人們獲得實實在在的溫暖感召,期待的未來已達到可能的生活。歷史延伸著智慧之路,沒有智慧的路人只能承受迷失的苦楚,他們在遇到光明的時候也難以把握光明的指引。
對於成功的解讀要透過思考和分辨,領會為人之道和做人之本,理解「人之為人」的前提與潛質,從廣義角度看,人的成功在於認識、把握進而創造自己,這個連貫的過程是做人與做事的歷史的統一。
對於歷史的解讀要提煉可能成立的未來,參悟歷史絕非述說毫不變化的事情,它是從「現成」到「生成」,並在「生成」中不斷生發出「意義」的人生體驗。對於謀略的理解在於把握歷史的智慧,即閱讀者不能僅僅限於對某件具體事情的深度的關切,還要拓展具備超越眼光的視野,擁有詩意的存在情態,繼而感受人生的真諦。
解讀歷史、謀略和成功,構成了跨越人生視閾不可或缺的步驟,直接指向人生的境界。當我們品讀這種境界時,總是在不同程度上汲取某種境界,以至於延伸或傳遞某種境界,正如我們站在岸上讀河,對於河與岸之外的人來說,岸也就成了河。
歷史體認時間的流程,時間展開人的發展空間,我們在這樣的時空中有所作為。閱讀承載著歷史人物的經驗與教訓,總要將具有深刻意蘊的歷史事實加以展開,對閱讀者來說,這也意味著專業研究與閱讀興趣的融合。對歷史的內容和主題抑或其衍發的內容和主題的思考,都僅僅是開始,都無疑會開啟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的新的起點。對於讀者的感受,作者實在不能夠奢望,因為「每一個心靈都有它的望遠鏡」。不同的閱讀視角會產生不同的評價,歷史博大精深,人們總是期待因深入交流而產生的新收穫。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歷史也會鑄成各式各樣的遺憾,他人的遺憾有時候也會成為自己的遺憾,殊不知,「古人」和「來者」總是在時空中轉換,作為「來者」的人們總要成為「古人」,「天地」從來都「悠悠」,遠望著「過客」。
「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
這本書是我多年來斷斷續續寫成的,它承載著回憶與成長,沉澱著以往閱讀的激動瞬間。當它面向讀者綻放容顏時,希望能有一分屬於自己的氣質,以表達筆者真實的感受。她完成於筆者而立之年,頗具紀念意義。
書中文章此前大多曾經在報刊上發表過,最早的發表於西元1996年,最晚的發表於西元2008年,除少數文章外,大多經過認真的修改,有的與最初發表時相比已是容顏各異,對這些作品的修訂是必要的,恰如對草稿的凝練與擴充,是充分表達作者人生感知的必經路程。
作家王安憶所說:「當我們在地上行走的時候,能夠援...
目錄
第一部/態度與方式
創造藝術的生活方式
彈奏真愛的華章
做新生活的開拓者
掙脫世俗煩惱的桎梏
真愛需要勇敢地付出
抵制惡俗的侵擾
開弓沒有回頭箭
百事宜早不宜遲
識時務者為俊傑
喝水不忘打井人
與小人劃清界線
於無聲處聽驚雷
學會放棄和承擔
「令出如山」的管理態度
與虛擬的愛切斷連接
體會自然元素裡的生命力
領悟來自民間的生活智慧
擁有激情投入的心態
敢於單純地面對生活
成熟的愛需要理智
第二部/成長與力量
人生應從六十始
給膨脹的欲望畫上休止符
用樂觀的態度理解生活
用真正的知識改變命運
數字理財觀念
迎難而上的攀登哲學
四兩撥千斤
出手見高低的學問
黑與白之間的辯證法
山不轉水轉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口吃與解語花
情到深處的溫暖與收穫
自由時光裡的幸福過剩
學會與磨難交朋友
在休閒時光中舒展個性
快樂視為生活的底色
生活的「此處」與「別處」
感受平凡生活裡的溫情
血型的文化意義
第三部/文化與感悟
真正的時尚源自天然
虛擬世界裡的人文關懷
時尚生活中的本與末
鼓勵可以培育自信心
預言與生命的潛力
擁有健康的休閒生活
成人世界的童話
對話交流中的文化領悟
俯瞰變遷的街道
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
嚴肅與戲說之間的平衡
人生詩書滋味長
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強者所具備的意志和品質
天然去雕飾
追憶生命的情懷
品味歷史的格調
自我生活中的時尚世界
遠離焦慮帶來的糾纏
萬事皆有因緣
第一部/態度與方式
創造藝術的生活方式
彈奏真愛的華章
做新生活的開拓者
掙脫世俗煩惱的桎梏
真愛需要勇敢地付出
抵制惡俗的侵擾
開弓沒有回頭箭
百事宜早不宜遲
識時務者為俊傑
喝水不忘打井人
與小人劃清界線
於無聲處聽驚雷
學會放棄和承擔
「令出如山」的管理態度
與虛擬的愛切斷連接
體會自然元素裡的生命力
領悟來自民間的生活智慧
擁有激情投入的心態
敢於單純地面對生活
成熟的愛需要理智
第二部/成長與力量
人生應從六十始
給膨脹的欲望畫上休止符
...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志文化出版日期:2012-06-01ISBN/ISSN:978986882582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