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仁傑、巫茂熾
定價:NT$ 280
優惠價:9 折,NT$ 252
已售完,補貨中
台灣工具機是極少數能夠結合產業群聚優勢,
有機會與德日齊名的本土產業。
這是一本聚焦工具機產業精實變革的力作。
作者立足宏觀視野,不僅提倡七項程序,
作為精實變革的理論心法,並精選工具機產業熟悉的七個主題,
提出實踐精實變革的具體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實地調查3家頂尖日本工具機企業的精實變革歷程與成果,領先全球在第一時間與讀者分享。
本書能夠讓第一線的推動人員運用到實務工作,帶動遍地開花效果,並且讓經營管理、財務、廠務、研發、業務行銷等背景的人員理解精實變革意涵,共同精進。
作者簡介:
劉仁傑 Ren-Jye Liu
1957年生,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曾任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商學部客座教授、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訪問學者。中文及外文著作十分豐富,著書四度獲得經濟部金書獎,包括《日本企業的兩岸投資策略》(聯經)、《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遠流)、《企業改造》(中衛)、《共創》(主編,遠流)。長期致力於精實系統推動、台灣製造產業體系變革暨台日商策略聯盟研究,經常應邀到國內外大學、大型企業,講授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製造管理理論與實務洞察心得。
巫茂熾 Mao-Chih Wu
1959年生,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所碩士,勤益機械工程畢,現任友嘉實業副總經理、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歷任連豐機械設計工程師,友嘉實業研發部課員、課長、經理、協理等職務。FMS主導性新產品、五軸加工技術暨加工機業界科專等專案計畫主持人。近年積極致力於精實製造管理、產品開發管理與電腦系統導入之實踐研究。
名人推薦:
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
台中精機與劉仁傑教授的結緣始於1991年10月中旬,本人於某專業報刊拜讀劉教授撰寫日本工具機產業的報導,拜讀後深深感受到一個教授竟然能以業界的觀點及語言,深入淺出來探討工具機產業的核心問題,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實屬難得。在1991年12月底,特別邀請他本人參加本公司的年度目標會議並發表專題演講,針對台灣工具機業如何強化與日本的競爭力,提出一些高見。雖然事隔已超過20年,但我仍然記憶猶新,那場演講引起我們所有幹部極大的迴響。因而在1992年2月,本公司加工部門率先導入劉教授主導的製造合理化專案,由於成效卓著,接著塑膠機裝配部、CNC車床裝配部等部門,也先後推動合理化專案。1996年除了現場合理化外,也開始進行作業流程改造。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市場的開拓,台中精機也大幅提升營業額及強化競爭力,因而劉教授與中衛發展中心共同於1997年發表第一本台灣工具機產業的企業改造專書—「企業改造:製程合理化程序與台中精機實例」,在業界也引起廣泛的重視,及掀起一股企業改造的學習熱潮。
劉教授自1991年從日本學成歸國後,任教於東海大學迄今超過20年,由於天時、地利、人和,加上他個人一直努力將其所學實踐於產業界,除工具機產業為其研究核心外,也同時深入中部的製鞋業、自行車產業等相關產業的製程合理化,造福許多業界,共同提升中部產業的生產力及競爭力,本人也深感欽佩。除了深入產業面外,劉教授的研究著作及專案計劃成果也相當豐碩。在研究著作方面,從1992年最早的「日本的產業策略」,到2012年最新的「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總共有15本著作在台灣與日本兩地發行,內容都相當豐富及具有啟發性,為業界帶來許多新思維及激發更多的創意來強化業界競爭力。尤其於2005年出版的「讓競爭者學不像」,本人拜讀後,深有同感,在後來的經營策略上也學到如何做出差異化來強化競爭力。在專案計劃上劉教授更能緊扣產業界需要,屢獲國科會與工研院委託做出對政府及業界能獲得雙贏的發展策略。
自2006年9月1日台中精機與永進機械暨21家協力廠,在中衛中心輔導下共同成立M-Team雙核心,事實上劉教授私下也扮演極重要穿針引線的催生婆之一。經過五年的努力,2011年4月22日再加入東台精機、台灣麗馳、百德機械及40多家協力廠為M-Team聯盟。所以精實生產體系的企業改造已成為工具機業的熱門顯學,激起業界相互學習的熱潮。劉教授掌握了精實變革的關鍵時刻,將其畢生所投入的精實生產的理論與實務,結合出了這本「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的寶典,將為業界精實變革投入更多的活力與能量,提高工具機產業的生產力與國際競爭力。
在此謹代表工具機業者及M-Team聯盟的所有成員,感謝劉教授及中衛中心能發行本書,作為業界投入精實變革的學習範本,並祝發行成功。
黃明和(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精實變革 最佳範本
最近十年友嘉的經營規模快速成長,2011年集團總營收達台幣610億元,其中工具機事業群為348億元,友嘉實業則為258億元,在天下雜誌千大製造業排名的機械業及工具機業排名皆為榜首。回顧2007年,友嘉實業在千大排名僅為687名是十大工具機業之末,2011年上升至140名躍升為十大之首;2008年排名636名的友佳國際在2011年提升到327名,為十大同業第2名。千大製造業營運績效類的50大,友嘉實業和友佳國際同時進榜,分別列名第6和37位。積極落實擴張政策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內部的改革與質變,友嘉實業集團(FFG)從2009年起運用內部資源,邀請日籍顧問在兩岸的工具機事業群培訓及導入精實製造,為精實管理奠定變革的基礎。2011年起本人正式啟動F-team精實專案,並以工具機事業群的李進成執行長為總舵手,將FEELER New Production System點的專案,在兩岸友嘉工具機事業群全面展開為FFG New Production System之精實生產變革。
受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嘯的衝擊,接單與出貨在2009年第一季降到谷底,友嘉實業集團從第二季觸底開始急速攀升。2011年第一季,工具機每月接單數量是出貨量的2~3倍。為消化訂單,採取擴充裝配空間和增加人力措施,在兩岸生產FEELER品牌的工具機單月出貨量突破800台。2011年下半年接單數量逐漸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單月出貨量約450台。短短的三年間友嘉實業集團工具機產品線,經歷大起大落的景氣循環洗禮,深刻體認到廠房、設備和人力如何因應接單變化作最有效的調配,使產出符合市場的節奏,是未來努力的重點。FNPS是讓FFG大又強、建構深層競爭力的關鍵專案。
七大浪費、消除浪費、JIT、自動化等大家都耳熟能詳,然在工具機產業實踐精實管理需要自行摸索、轉換耗時費工。本書針對工具機業提出實踐TPS的七個程序並搭配七大主題,詳細說明工具機業導入的方法與實踐內涵,以及日本企業推導過程與成果。首度提出「機台移動模式」和「人員移動模式」的裝配節拍化,可以運用到所有的工具機產品。書中內容與創見非常值得工具機業借鏡,擁有18個品牌30座工廠的友嘉工具機事業群是最大的獲益者。
劉仁傑教授長期在工具機產業深耕經營策略與精實變革,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的教學和研究成果對業界的貢獻有目共睹,是企業負責人和經營者們公認的導師。友嘉實業集團加工機能成為全球的領頭羊,這個殊榮要歸功於20多年來劉教授以學術研究成果、專題演講與輔導等方式,指導友嘉工具機事業群的經營策略與精實變革。另一位作者巫茂熾為劉教授高徒之ㄧ,在工具機業有30年的歷練,擔任過工具機研發部資深主管,具備產品技術開發和研發管理專長,為友嘉工具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現擔任集團電設事業部主管職務,近年在集團內實踐精實理念,以產品開發為源頭貫穿產品製造的精實變革,為集團開創變革的先聲與典範。
本人有幸先閱讀師生共著的初稿,理論與實務完美結合、案例充實易懂,可以作為業界導入TPS的最佳範本。研讀本書可以引領我們朝同一方向,更快達成共識,將集團內部和外部資源整合起來,找到動手做的方法。我相信落實精實管理,可以提升景氣波動應變的能力、日常管理的存貨週轉率、每週產出穩定提升達交率,只要達成一天比一天進步的目標,大又強的友嘉實業集團將指日可待。
朱志洋(友嘉實業集團總裁)
升級轉型 提升價值
工具機及機械零組件工業是我國第三個兆元產業,但與其他二個兆元產業不同的是:它擁有完整的產業聚落,在台中方圓60公里的區塊形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產業聚落,近年已被稱為〝黃金縱谷〞。個別廠家規模雖不大,但均擁有自有品牌,在台灣中部提供了近30萬人的就業機會,並支援了上下游工業的發展,產業關聯效果極大。
台灣的精密機械工業奠基於日據時期的製糖工業以及二戰期間的船舶維修,工具機的早期投入者也多從維修入行,前期的發展緩慢,其後伴隨台灣經濟的發展,對工具機的需求日益殷切,進入1970年代如日中天的發展,至21世紀初期已成長了620倍,其成就舉世無雙。2011年台灣工具機成長了34.5%,零組件的成長更高達45.1 %,產值為世界第6位,較上一年度前進一位。與其他兩個兆元產業相較,同樣的投資額或產值,她提供了更多的就業人口,同時,對能源與水資源的消耗最少,造成環境的負擔也最少,繳納的稅金則更多。
然而,台灣工具機產業能快速發展憑藉的是整個產業鏈快速應變的能力,基礎工藝不足,它的隱憂也隨著成長而逐漸顯現,這種缺乏長期自主性的研發,作者在本書的第一章節裡已明確的指出,總統府資政李家同教授近年也積極推動工業基礎技術的發展,可惜產業仍處榮景的惰性,使得業界缺乏投入的決心。
本書作者東海大學劉仁傑教授長期關注台灣的工具機及零組件產業,而且也長期與多家工具機及零組件廠進行產學合作,不僅學術造詣深厚,產業經驗也極為豐富,為我國學術界中最受推崇的工具機領域學者之一。他從工業工程的角度來推動工具機產業的變革,近年來,每年發表工具機產業的相關研究報告獲得產業界極大的迴響,其長期對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的關注,應可推為學界第一人。 本書共同作者巫茂熾,畢業於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研究所,師事劉仁傑教授,由於本身投入工具機工廠有三十年,從基層做起,如今擔任台灣工具機大廠友嘉實業公司的副總經理,實際負責經營責任,不僅實務經驗豐厚,學養深厚,尤其身在業界感受尤深。
本書作者吸取豐田汽車的生產模式之精髓將之運用於工具機的生產上,豐田生產模式在MIT教授群深入研究後出版一本膾炙人口的「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一書,從此,精實生產就成為世界製造業的標竿,但與坊間眾多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是理論與實務兼具,而且,在台灣的工具機工廠應用多年,歷經精進的成果。深值急需升級轉型以大幅提升附加價值的台灣工具機產業當作全員必讀的好書,也值得推薦給大學院校工程系所同學瞭解工具機產業或擬進入這個產業的同學研讀。
卓永財(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上銀科技董事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劉仁傑、巫茂熾
優惠價: 9 折, NT$ 252 NT$ 280
已售完,補貨中
台灣工具機是極少數能夠結合產業群聚優勢,
有機會與德日齊名的本土產業。
這是一本聚焦工具機產業精實變革的力作。
作者立足宏觀視野,不僅提倡七項程序,
作為精實變革的理論心法,並精選工具機產業熟悉的七個主題,
提出實踐精實變革的具體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實地調查3家頂尖日本工具機企業的精實變革歷程與成果,領先全球在第一時間與讀者分享。
本書能夠讓第一線的推動人員運用到實務工作,帶動遍地開花效果,並且讓經營管理、財務、廠務、研發、業務行銷等背景的人員理解精實變革意涵,共同精進。
作者簡介:
劉仁傑 Ren-Jye Liu
1957年生,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曾任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商學部客座教授、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訪問學者。中文及外文著作十分豐富,著書四度獲得經濟部金書獎,包括《日本企業的兩岸投資策略》(聯經)、《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遠流)、《企業改造》(中衛)、《共創》(主編,遠流)。長期致力於精實系統推動、台灣製造產業體系變革暨台日商策略聯盟研究,經常應邀到國內外大學、大型企業,講授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製造管理理論與實務洞察心得。
巫茂熾 Mao-Chih Wu
1959年生,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所碩士,勤益機械工程畢,現任友嘉實業副總經理、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核心成員。歷任連豐機械設計工程師,友嘉實業研發部課員、課長、經理、協理等職務。FMS主導性新產品、五軸加工技術暨加工機業界科專等專案計畫主持人。近年積極致力於精實製造管理、產品開發管理與電腦系統導入之實踐研究。
名人推薦:
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
台中精機與劉仁傑教授的結緣始於1991年10月中旬,本人於某專業報刊拜讀劉教授撰寫日本工具機產業的報導,拜讀後深深感受到一個教授竟然能以業界的觀點及語言,深入淺出來探討工具機產業的核心問題,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實屬難得。在1991年12月底,特別邀請他本人參加本公司的年度目標會議並發表專題演講,針對台灣工具機業如何強化與日本的競爭力,提出一些高見。雖然事隔已超過20年,但我仍然記憶猶新,那場演講引起我們所有幹部極大的迴響。因而在1992年2月,本公司加工部門率先導入劉教授主導的製造合理化專案,由於成效卓著,接著塑膠機裝配部、CNC車床裝配部等部門,也先後推動合理化專案。1996年除了現場合理化外,也開始進行作業流程改造。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市場的開拓,台中精機也大幅提升營業額及強化競爭力,因而劉教授與中衛發展中心共同於1997年發表第一本台灣工具機產業的企業改造專書—「企業改造:製程合理化程序與台中精機實例」,在業界也引起廣泛的重視,及掀起一股企業改造的學習熱潮。
劉教授自1991年從日本學成歸國後,任教於東海大學迄今超過20年,由於天時、地利、人和,加上他個人一直努力將其所學實踐於產業界,除工具機產業為其研究核心外,也同時深入中部的製鞋業、自行車產業等相關產業的製程合理化,造福許多業界,共同提升中部產業的生產力及競爭力,本人也深感欽佩。除了深入產業面外,劉教授的研究著作及專案計劃成果也相當豐碩。在研究著作方面,從1992年最早的「日本的產業策略」,到2012年最新的「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總共有15本著作在台灣與日本兩地發行,內容都相當豐富及具有啟發性,為業界帶來許多新思維及激發更多的創意來強化業界競爭力。尤其於2005年出版的「讓競爭者學不像」,本人拜讀後,深有同感,在後來的經營策略上也學到如何做出差異化來強化競爭力。在專案計劃上劉教授更能緊扣產業界需要,屢獲國科會與工研院委託做出對政府及業界能獲得雙贏的發展策略。
自2006年9月1日台中精機與永進機械暨21家協力廠,在中衛中心輔導下共同成立M-Team雙核心,事實上劉教授私下也扮演極重要穿針引線的催生婆之一。經過五年的努力,2011年4月22日再加入東台精機、台灣麗馳、百德機械及40多家協力廠為M-Team聯盟。所以精實生產體系的企業改造已成為工具機業的熱門顯學,激起業界相互學習的熱潮。劉教授掌握了精實變革的關鍵時刻,將其畢生所投入的精實生產的理論與實務,結合出了這本「工具機產業的精實變革」的寶典,將為業界精實變革投入更多的活力與能量,提高工具機產業的生產力與國際競爭力。
在此謹代表工具機業者及M-Team聯盟的所有成員,感謝劉教授及中衛中心能發行本書,作為業界投入精實變革的學習範本,並祝發行成功。
黃明和(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精實變革 最佳範本
最近十年友嘉的經營規模快速成長,2011年集團總營收達台幣610億元,其中工具機事業群為348億元,友嘉實業則為258億元,在天下雜誌千大製造業排名的機械業及工具機業排名皆為榜首。回顧2007年,友嘉實業在千大排名僅為687名是十大工具機業之末,2011年上升至140名躍升為十大之首;2008年排名636名的友佳國際在2011年提升到327名,為十大同業第2名。千大製造業營運績效類的50大,友嘉實業和友佳國際同時進榜,分別列名第6和37位。積極落實擴張政策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內部的改革與質變,友嘉實業集團(FFG)從2009年起運用內部資源,邀請日籍顧問在兩岸的工具機事業群培訓及導入精實製造,為精實管理奠定變革的基礎。2011年起本人正式啟動F-team精實專案,並以工具機事業群的李進成執行長為總舵手,將FEELER New Production System點的專案,在兩岸友嘉工具機事業群全面展開為FFG New Production System之精實生產變革。
受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嘯的衝擊,接單與出貨在2009年第一季降到谷底,友嘉實業集團從第二季觸底開始急速攀升。2011年第一季,工具機每月接單數量是出貨量的2~3倍。為消化訂單,採取擴充裝配空間和增加人力措施,在兩岸生產FEELER品牌的工具機單月出貨量突破800台。2011年下半年接單數量逐漸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單月出貨量約450台。短短的三年間友嘉實業集團工具機產品線,經歷大起大落的景氣循環洗禮,深刻體認到廠房、設備和人力如何因應接單變化作最有效的調配,使產出符合市場的節奏,是未來努力的重點。FNPS是讓FFG大又強、建構深層競爭力的關鍵專案。
七大浪費、消除浪費、JIT、自動化等大家都耳熟能詳,然在工具機產業實踐精實管理需要自行摸索、轉換耗時費工。本書針對工具機業提出實踐TPS的七個程序並搭配七大主題,詳細說明工具機業導入的方法與實踐內涵,以及日本企業推導過程與成果。首度提出「機台移動模式」和「人員移動模式」的裝配節拍化,可以運用到所有的工具機產品。書中內容與創見非常值得工具機業借鏡,擁有18個品牌30座工廠的友嘉工具機事業群是最大的獲益者。
劉仁傑教授長期在工具機產業深耕經營策略與精實變革,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的教學和研究成果對業界的貢獻有目共睹,是企業負責人和經營者們公認的導師。友嘉實業集團加工機能成為全球的領頭羊,這個殊榮要歸功於20多年來劉教授以學術研究成果、專題演講與輔導等方式,指導友嘉工具機事業群的經營策略與精實變革。另一位作者巫茂熾為劉教授高徒之ㄧ,在工具機業有30年的歷練,擔任過工具機研發部資深主管,具備產品技術開發和研發管理專長,為友嘉工具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現擔任集團電設事業部主管職務,近年在集團內實踐精實理念,以產品開發為源頭貫穿產品製造的精實變革,為集團開創變革的先聲與典範。
本人有幸先閱讀師生共著的初稿,理論與實務完美結合、案例充實易懂,可以作為業界導入TPS的最佳範本。研讀本書可以引領我們朝同一方向,更快達成共識,將集團內部和外部資源整合起來,找到動手做的方法。我相信落實精實管理,可以提升景氣波動應變的能力、日常管理的存貨週轉率、每週產出穩定提升達交率,只要達成一天比一天進步的目標,大又強的友嘉實業集團將指日可待。
朱志洋(友嘉實業集團總裁)
升級轉型 提升價值
工具機及機械零組件工業是我國第三個兆元產業,但與其他二個兆元產業不同的是:它擁有完整的產業聚落,在台中方圓60公里的區塊形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產業聚落,近年已被稱為〝黃金縱谷〞。個別廠家規模雖不大,但均擁有自有品牌,在台灣中部提供了近30萬人的就業機會,並支援了上下游工業的發展,產業關聯效果極大。
台灣的精密機械工業奠基於日據時期的製糖工業以及二戰期間的船舶維修,工具機的早期投入者也多從維修入行,前期的發展緩慢,其後伴隨台灣經濟的發展,對工具機的需求日益殷切,進入1970年代如日中天的發展,至21世紀初期已成長了620倍,其成就舉世無雙。2011年台灣工具機成長了34.5%,零組件的成長更高達45.1 %,產值為世界第6位,較上一年度前進一位。與其他兩個兆元產業相較,同樣的投資額或產值,她提供了更多的就業人口,同時,對能源與水資源的消耗最少,造成環境的負擔也最少,繳納的稅金則更多。
然而,台灣工具機產業能快速發展憑藉的是整個產業鏈快速應變的能力,基礎工藝不足,它的隱憂也隨著成長而逐漸顯現,這種缺乏長期自主性的研發,作者在本書的第一章節裡已明確的指出,總統府資政李家同教授近年也積極推動工業基礎技術的發展,可惜產業仍處榮景的惰性,使得業界缺乏投入的決心。
本書作者東海大學劉仁傑教授長期關注台灣的工具機及零組件產業,而且也長期與多家工具機及零組件廠進行產學合作,不僅學術造詣深厚,產業經驗也極為豐富,為我國學術界中最受推崇的工具機領域學者之一。他從工業工程的角度來推動工具機產業的變革,近年來,每年發表工具機產業的相關研究報告獲得產業界極大的迴響,其長期對台灣工具機產業發展的關注,應可推為學界第一人。 本書共同作者巫茂熾,畢業於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研究所,師事劉仁傑教授,由於本身投入工具機工廠有三十年,從基層做起,如今擔任台灣工具機大廠友嘉實業公司的副總經理,實際負責經營責任,不僅實務經驗豐厚,學養深厚,尤其身在業界感受尤深。
本書作者吸取豐田汽車的生產模式之精髓將之運用於工具機的生產上,豐田生產模式在MIT教授群深入研究後出版一本膾炙人口的「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一書,從此,精實生產就成為世界製造業的標竿,但與坊間眾多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是理論與實務兼具,而且,在台灣的工具機工廠應用多年,歷經精進的成果。深值急需升級轉型以大幅提升附加價值的台灣工具機產業當作全員必讀的好書,也值得推薦給大學院校工程系所同學瞭解工具機產業或擬進入這個產業的同學研讀。
卓永財(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上銀科技董事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