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叩鳴集》系列完美終極篇,追求宇宙、生命真相者必讀!生命永不止息,解脫才能超越!
《佛乘叩鳴集》系列叢書,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由方便導入究竟;由淺入深地說明修行的整個次第,逐步帶領讀者建立起對宇宙、人生的整體概念與正確認知。思想觀念提昇了,和諧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心將隨之而來,讓我們趨向圓滿的生命層次。
各位可以看到,「叩鳴寶寶」從一開始的皺著眉頭、一團混亂,直到《佛乘叩鳴集6》,他一派喜悅、自在的神態,是為什麼呢?因為他遇上了一位明師(明白真理的老師),幫助他了解宇宙、生命真相,以及解脫自在之道了。
明師毫不藏私的「實證」之談,在現代可說是尋不著的,尤其這本《佛乘叩鳴集6》,更是深入探討夢中修行、睡覺修行、相似法身,以及如何解脫、證道等等。如此深入剖析的理路與修行關鍵,足以省下您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世的光陰!相信只要您有因緣看到,絕不會空入寶山,空手而回。
1.理路篇:正確的思想觀念(見地)導引一切。什麼是宇宙觀?什麼是一合相與差別相?凡聖之別是什麼?以及如何從差別相跳脫,而進入一合相(聖境界)。
2.意識篇:輪迴的推手就是意識。如何掌握各層次的意識?為什麼會作夢?怎樣從妄念紛飛進入專注?進而進入空與三昧的境界。
3.實修實證篇:實踐力行才能親證那個「道」。如何突破醒時、夢中、睡夢修行三階段,而達於醒睡一如。「相似法身」還只是個過程而已,更重要的是解脫、證道,回到永恆的故鄉。
本系列叢書兩大特色:
第一,這是一本「實證」書籍,有別一般文字解。佛法是講「實證」的,假設沒有實證,文字
再優美、再怎麼詮釋也搔不著癢處。現代人無論是看佛經或一般佛書,看完後常感使不上力,不知如何去修;而 善性導師的回答,在在展現佛乘大法最了義的見解,對於方便與究竟,都是一次到位。當你了解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什麼是方便,什麼是究竟,自然懂得熟輕熟重,自然懂得分寸的拿捏。
第二,正因「實證」的關係,因此在實踐力行上有著非常具體的方法。讓我們對於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包括習氣、煩惱等等,能做最簡潔、明確的處理。佛乘大法一開始就談到「體相一如」,也就是「空有一如」,雖然要你看破這個「相」,但我們既然活在這個現象裡,那麼就好好的從這個「相」漸漸地融入這個「體」,也就是所謂的「融相入性」,才不會偏有或偏空;相和體都要圓滿,才是真正的佛乘境界。
作者簡介:
心即法,法即心,一切法皆為此心
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善性導師為佛乘宗 緣道祖師正式授記之傳法師。1993年赴美弘法、潛修,在歷經十多年的內省以及痛下功夫,終臻世出、世間圓融自在之境界。於1999年應邀返臺宏傳《佛乘大法》。
導師於生活中自然無礙地落實「嚴謹自持,身心清淨」,其提出之六字真言「去習氣、修德大」實為立身處世之圭臬,更為佛子「人成則佛成」之基本道行。
導師於實證中,領受宇宙人生之真相,因而將自身實證之體悟,於書中毫不藏私的明示。其不拘泥名相論說,直解佛法要義,不僅為現代佛教注入源頭活水,更令聽聞者見地提昇,轉化生命內涵與層次。
章節試閱
坊間有很多身心靈的書籍,何謂身心靈?為什麼光談身心靈是沒辦法解脫的呢?
身指肉身,心指意識心,靈是神識,一般人都具備這三個東西,包括動物也是,這三個是不能分開的。意識心有時候被當作神識,但是人活著的時候有意識心,死了以後就沒有意識心,因為神識(靈體)出去了,意識心與神識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這兩個非常難分。
有時引用道教三魂七魄的說法,不完全對,只是為了讓各位了解。三魂裡面有一個是主魂,人往生以後,大概是以這個主魂為主,佛教稱為神識,我們平常把它叫做意識心。往生的時候,肉體還在,但神識出去了。有神識存在,就有意識心存在;但有意識心存在,你卻還是看不到神識,為什麼會那麼難分的原因就在這裡。
只要有肉身、意識心、神識這三個在,就是凡夫,是不能解脫的。解脫,必須要去除意識心的問題,所以我們才講「超越身心靈」。假設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可能解脫,所以單純的探討身心靈,也只是在人的範圍內打轉而已。要達到超越身心靈的境界,就不能在肉身、意識心和神識裡面打轉,在裡面打轉的都不能超越身心靈。
要怎樣去除意識心呢?這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而是要慢慢來的,最後才談到超越身心靈。大部分講身心靈的書,沒有人提到如何才可以解脫的問題,雖然他們認為可以解脫,但是沒有超越,怎麼解脫呢?也就是說他仍然是以意識心的活動為主,這些由神識所組成的活動,是不可能超越身心靈的。
「我」是如何產生的呢?
理論上,我打啞謎也可以,打啞謎就叫做「不可說」,說了會落入言詮,開口便是不對的,但是佛法的東西不講也不行啊。
我們在高級班「宇宙本體論」這堂課提到過,宇宙的形成勉強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法性緣起」,第二個「衍生虛空」,第三個「形成法界」,第四個「變現萬相萬物」。這是為了讓各位了解,勉強這樣畫分。
「法性」就是宇宙的源頭,是不生不滅的,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嚴格講,透過語言所講出來的,都是錯誤的,因為這樣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每次我們看到經典,或是以前古德的書籍,談到這裡他們就不講話了,這個是滿困難的;但為了讓各位多少可以了解周邊的東西,也不能不講。我們的努力,也是努力在這個地方,這幾乎是其他道場不願觸及的問題。
「法性」不但是不生不滅,而且是無形無相,所以它沒有辦法講,而整個法界就從這裡開始。我們勉強把它分成兩個部分:屬於知的部分叫「般若」,屬於能的部分叫「法身」。「法性」因為有這兩個東西,因此能產生山河大地,產生整個宇宙的物質世界。剛開始是「衍生虛空」,虛空代表什麼?代表「無明」,無明就是「無念」。我們的禪功又叫做「人體生命科學」,就是要我們一步一步回溯回去。
有了一念無明,就表示能量開始形成,宇宙的第一個能量是從無明開始。既然有了能量,就開始起變化,這符合現代科學講的質能互變。能量經過十二次的演變,就叫做「十二因緣」,這十二種因緣就是十二種能量;不同層次的能量,不同階段的能量交替變化,而「形成法界」,產生了宇宙。這個交替變化,以科學推論也不無道理,就是這個宇宙不停的膨脹、不停的收縮,忽然有一天,產生了巨大的聲響,叫做大爆炸、大霹靂,就產生了宇宙、物質世界。
宇宙、物質世界是很粗的粗胚,要經過交替運用,能量又做出更細的交替運用,運用到最後「變現萬相萬物」。像幾十億年前,最早的生物叫做「單細胞」,慢慢演變成「多細胞」等等,一直演變到萬相萬物,就滿符合現代科學所提的這些問題;雖然它不盡然完全對,但是大致上是這個樣子的。這個萬相萬物裡面,勉強叫做「我」的那個東西,就是從這裡來的。
般若是每個人本自具足,透過修行就有機會展現的嗎?
對!般若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勉強叫做自然的「覺知」。它不需要老師的教導,不需要透過學習,只要能放下妄想、執著,那麼無師智、自來智屆時自然展現,包括現在的科學、未來的科學它都懂。像愛因斯坦所講的「時空統一」,現代科學還做不到,但是佛家早已達到了,佛家的境界就是那樣的境界。
什麼是念佛三昧?它跟入定有什麼不一樣呢?
念佛,它是一個概念,會念佛的人,就懂得念佛的概念。所謂概念的意思,就是「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就相等於「大自在王佛讚頌」的內涵,念佛要形成這個概念。概念仍有層次之別:有表面意識、潛意識、深層意識、最深層意識的概念。當你這個概念進入到最深層意識的時候,這就叫做念佛三昧。
定力,是指意識的穩定,當意識的穩定度到了某種層次,即可入定。念佛到「一念」時,定力只達到表面意識的淺定;到了「無念」時,定力達到潛意識、深層意識的深定;當進入「無念之念」,定力就達到最深層意識,那時候的定力就叫「極深定」。進入極深定的過程中,會帶來般若智慧,到了極深定的極致時,就是回到常寂光土,永遠在極深定當中。
定力雖有層次之別,但最重要是要進入三昧。三昧講的是什麼呢?就是正確的思想觀念結合意識穩定的成就。也就是說,你的宇宙觀、生命觀已經進入了體相一如、時空統一,以至十大一如的聖境界,而且不會退轉,那就是真正的三昧。
假設你念佛不能形成概念,或者念佛形成的概念層次還很淺,還停留在表面意識,那麼當你很專注的時候,可能也會得到一點定;但那個不能解脫,還是要往潛意識走,往深層意識走,最後才能進入最深層意識。不過,你現在暫時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德不夠大,習氣還在,那些就是牽絆你的東西。你會一直停留在表面意識,就表示潛意識裡的習氣牽絆著你,同時也表示那個德不夠大,不能讓你走到深層意識,所以德跟習氣是我們修行上最大的關鍵。
所以想進入三昧要有概念,概念的意思是說,把你的思想觀念跟 老祖師留下來的讚頌、六大心法做整體性的結合。所謂整體性的結合,就是說那已經演變成你的思想觀念。假設已經演變成你的思想觀念,你就不可能不下功夫去實踐力行「去習氣,修德大」,也就是說你不可能不下功夫去實踐力行「門規」。假設可以真正下功夫去做,那鐵定可以進入三昧。……
如何才能達到念佛三昧呢?
首先要先自問:你準備下多少功夫,來達到念佛三昧、達到無念之念呢?所謂下多少功夫的第一個要件,就是你要捨離多少東西;一個沒有辦法捨的人,是不可能達到念佛三昧和無念之念的。修行最重要的是捨離心,所以重點不在念佛三昧,而是問自己可以捨多少?「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這是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留下的名言。
同樣的,達到什麼境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下足那麼多的功夫,捨離以後,見地正確以後,有一天自然會達到某種境界。那種境界以念佛來講,就是念佛三昧;以禪定來講,當下就開悟。現在的眾生由於物質太豐富,因而跳脫不了,所以自己要想清楚,你現在這樣的修行方式或情況,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假如你一直不能捨,最後的結果又會是什麼呢?
請問疑惑與疑團,兩者有何不同呢?
疑惑和「疑團」其實是個滿大的問題!疑惑就是貪、瞋、癡、慢、疑的「疑」,這個疑來自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我們一般比較容易發現「貪」的問題,但「疑」在某些地方可能更能顯現出一個人的問題所在。眾生從一念無明開始,這個「一念無明」就是講我們的不明不白,什麼情況不明不白呢?只要動了意識心就是不明不白。這樣可能罵了很多人,幾乎罵了所有的人,但這是實際情況,我們只是講實話而已。你只要動了意識心,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全都是不明不白的事情;你只要動了意識心,就種因、結緣,後面所帶來的果,大概百分之百都會帶給你煩惱痛苦。只是你不願意承認這一點而已,所以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譬如說,我們在成立「歡喜心養生交流園地」的時候,我就跟有關學員講得很清楚,就是要把開店當作是在修行。一個學佛修行的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導師交待給你的,或是你個人的事情,都要當作是在修行,這個就是佛法生活化的第一要義。假設不能做到佛法生活化,你每天這麼忙,也不曉得在忙些什麼,日子一天一天的過,這一生怎麼會有機會成就呢?當然就沒有機會成就。
又譬如說,我們「自求內證之七大前提」第二條:「凡事先檢討自己,不檢討別人。」記得早期曾經有學員建議我做一些修改,他把「先」字拿掉,然後來跟我講:「請問 導師,『凡事檢討自己』和『凡事先檢討自己』,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回答說:「沒有什麼不一樣。」那也可能有不同的地方,有些講究文字的人,就會在這裡做文章;但是,它到底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呢?
一個修行的人,思想觀念應該是不一樣的,文字、語言對我們來講,只是我們賦予它某個意義而已。我們講過很多心法,譬如報恩心「佛師父母眾生恩,飲水思源銘心田」,在座約一百六十位,大家所體會的報恩心會不會一樣呢?可能這一百六十位都不一樣。從表面看起來、做起來都一樣,但是它的內涵裡,有很多細節是不一樣的。就以報父母恩來說好了,因為每個人的因緣差別很大,父母親的來歷不一樣,他們本身的因緣不一樣,你本身的因緣也不一樣,所以你報父母恩的情況,就不會和別的家庭一樣。
「疑」最大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動了意識心;動了意識心,嚴格講就不是在修行,我們主要講的重點是在這裡。你這一生想要修行成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走真正修行的路。什麼是走真正修行的路呢?不只是上課學到的六大心法、三禪一懺、八大加行、九段禪功,更重要的是你在家裡、在職場,和所有的親朋好友相處,或是在公車上碰到陌生的人,你的應對進退每一樣都是在修行才可以,要遠離「我法二執」,才是在修行。
「疑」和「疑團」完全是兩回事,疑團是成就的根源,可逐漸把疑惑的成分去掉。我們講過禪宗有所謂的「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是「念佛者是誰」,用意也都是如此。我們學員用什麼做疑團呢?用九字禪做疑團,用祖師讚頌做疑團,用禮佛拜懺文做疑團,用六大心法做疑團,不管你用哪一個做疑團,最簡單的疑團就是「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怎麼樣才能讓它成為疑團呢?我跟各位報告,很多成就者都是從這裡突破的。疑惑是我們的繭,把我們包圍住了,這個時候要去掉「我」的疑惑,就要走疑團的路……。這個疑團會愈擴愈大、愈擴愈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把他所有的疑惑,以至把他所有的念頭,全部排除掉,這就叫做疑團。
我們看禪宗的典故,就會看到「疑團打破」的情況。我們這裡有月溪法師的書,各位可以去看一看,他講那個字,我還不太會讀,他「ㄉㄜ」一下破掉了,就是講這個疑團破掉了。疑團破了就進入無念,假設這個無念能維持三個月以上,就進入無念之念,無念之念再維持三個月,就住在本心上面了。
所以疑惑和疑團的差別非常大,不要錯把疑惑當疑團。有沒有人把疑團當疑惑的呢?當然也有,所以兩者之間要把它弄清楚。我們講過修行最怕用錯心,用錯心就會整天在一些枝微末節上下功夫。……
有何方法可以快速入深定呢?
「捨」得愈快,入深定就愈快。深定的第一關叫「空」,捨到什麼都沒有了叫「空」;還不能捨的部分,就是意識作用還在牽扯的部分,為什麼第一關先要「看破」,就是這個道理。
打坐不能入定是什麼原因呢?
打坐坐得好的人,通常都有入定的經驗;假設他入定不只是一、兩次,而是經常入定,要他不打坐都很困難。他會渴望每天打坐,不需要拿皮鞭趕他、催他,更不需要替他安排功課,他自然而然自己會排,這就是為什麼我非常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打坐有入定經驗的人,不管是入定幾次,也不管是幾十分鐘,甚至是一、兩個小時,就會曉得打坐的寶貴;假設沒有入定的經驗,就不曉得打坐的寶貴,也就不懂得珍惜了。
入定跟什麼有關?修行法最重要的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共同的答案就是「捨離」。入定和能不能「捨」產生絕對的關係,能了解這一點,就有機會入定。假設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入定,那就要先觀照自己、檢驗自己,是否在哪方面還不能捨。
不能入定的人,一定有特別的「癡」不能捨,也就是有特別癡迷的地方。無論你怎麼打坐都不能入定,那是因為你的潛意識,乃至深層意識,往那個「癡」的方向活動,你最深層意識的那個癡,就會帶動你的表面意識,讓你沒有辦法入定。
大部分的人入定都是由表面意識開始,所以時間短暫;當他能深入到潛意識的時候,入定的時間就會拉長,每次打坐入定一到兩小時大概沒有問題;到了深層意識,入定的時間大概可以到四小時以上;到了最深層意識,入定就可以超過八小時以上,甚至十幾個小時都沒有問題。那時,你就會愛死打坐,以前愛的東西,你反而慢慢就不愛了。愛死打坐的意義,就是愛死解脫,愛死成佛,當這些能成為你一生中最主要的目標時,其他的你自然就會排除在外,就更能捨了,所以在這裡要多下點功夫。
菩薩為什麼會有隔陰之迷,這是不是意味著祂的見地和定力還不夠高呢?是不是要入母胎之後才會有隔陰之迷,如果祂是直接顯化,就不會有嗎?
有隔陰之迷是因為受因緣果報的影響,而不是定力不夠;若是直接顯化,當然就沒有隔陰之迷的問題了。
一個菩薩在入滅之後,還是會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講的是相、是現象,祂在歷劫累世,還沒有成就菩薩之前所造種種的業,這些果報照樣要受完的,即使是佛也一樣。我們講過 釋迦牟尼佛不是也受了很多的果報嗎?比如,祂成為王子,就是個果報;祂在八十歲那年肚子痛入滅,也是個果報,這些都要承受的。
隔陰之迷也是如此,實際上在 佛陀出世以後,所顯現出來的還是有隔陰之迷的問題。這個過程一直到十九歲,祂離家修行,十二年後成就,三十歲才顯現祂是一個覺者,所以這些都是果報的問題。菩薩雖然有隔陰之迷,但因為每個人的果報不一樣,所以有些人可能一出生沒多久,就恢復原來覺者的狀態了。比如唐代僧人寒山、拾得,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個菩薩的樣子了,可以在空中起神變;但即使在空中起神變,也沒有聽說祂開示、弘法。所以這些都還是受果報的影響,等到這些果報全受完以後,才沒有隔陰之迷。
即使是一個菩薩,以人的角度來看,祂還是在造業啊,還會踩死螞蟻,或殺死微生物等等,還有這些果報的問題。只是菩薩跟一般凡夫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祂對於相和體是百分之百的清楚。即使是一個證本心不退轉的人,也就是一個剛剛證初地菩薩的人,祂本身對於體和相的認知,都是非常清楚的,菩薩之所以沒有煩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這裡。但是眾生不一樣,不管他是什麼樣的層次,他對於「相」怎麼樣都不能理解,只是不停的在相裡面轉,怎麼樣都轉不出來。……
請問什麼是夢中修行?它和作夢怎麼分別呢?
夢中修行是你在作夢的當下,知道自己在作夢,這是「覺知」的開始,而且醒來之後夢境都記得。除非你實證到什麼叫做夢中修行,你才能去分別;但即使實證到那個境界,你也未必能清楚,所以要跟導師印證,才知道你是夢中修行或者是出靈能。假設你自己都清楚的話,那你就是個覺者,就不是夢中修行了;所以夢中修行必須要實證,而且還要跟導師印證。
進入夢中修行和進入睡覺修行都還會退轉,所以要保任三個月左右,才不易退轉。修行每個階段的成就,通常都需要保任三個月左右,這樣你的意識和意境,才會一直保持在那個層次上。
開竅、開悟、明心、見性、證道這些名詞與境界,是否有次第之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為何?
開竅是生理現象,因此開竅不能叫做開悟,雖然說不等同,但是開竅與開悟是有關聯的。是不是開悟的人都會開竅呢?應該這樣說,開悟的人在心理上會有變化,但在生理上不一定會有變化。
為什麼我們要勤練動禪和熟背六大心法呢?為的是使見地能夠提昇。提昇見地的原因,就是因為它能影響我們生理的開竅;生理開竅之後,就會回頭來影響心理的開悟。所以,兩者是有相互關聯的。
明心、見性就是開悟,這個有次第;雖然有次第,但每個人因緣不一樣,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明心就是「證本心」,一個證本心、真心的人,只要能維持五到十五分鐘,就有機會「出般若」。有些人是一證了本心、真心之後,馬上就退了;只要不是馬上就退,基本上就能維持五至十五分鐘。如果能維持這樣子五至十五分鐘的話,就能出般若了;但是也有一些人一證本心,立即出般若,這些都不是絕對的。
從「出般若」到「出法身」的階段,可能就會有時間上的差異。要多久才能出法身?這就比較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這與眾生的因緣有關。如果證本心之後,能夠維持到出般若智慧,其他的事基本上不用去管它了。因為何時出法身,或是法身何時證圓滿,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那與眾生的因緣福德有關,並不是他本身還沒修到那個境界,而是眾生因緣福德還不具足的關係。
現象界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與眾生的因緣福德有關,也有可能就有一尊佛在你身邊等著你,但就是不會出現,這就是眾生沒有因緣福德的關係。從初地、三地、八地到佛,無量的佛菩薩都在那邊等,等什麼呢?等眾生的因緣福德具足啊。因此,基本上證本心就叫做開悟,接下來就是層次的問題了,因為從證本心、出般若之後,那種進步是非常神速的,讓人很難想像。
接下來談法身的問題,其實不應該稱它為「出法身」,而是說法身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開啟什麼樣的能用,應該這樣說才正確。眾生具足因緣福德,法身就起能用;眾生因緣福德不具足,法身就無法起能用。
坊間有很多身心靈的書籍,何謂身心靈?為什麼光談身心靈是沒辦法解脫的呢?
身指肉身,心指意識心,靈是神識,一般人都具備這三個東西,包括動物也是,這三個是不能分開的。意識心有時候被當作神識,但是人活著的時候有意識心,死了以後就沒有意識心,因為神識(靈體)出去了,意識心與神識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這兩個非常難分。
有時引用道教三魂七魄的說法,不完全對,只是為了讓各位了解。三魂裡面有一個是主魂,人往生以後,大概是以這個主魂為主,佛教稱為神識,我們平常把它叫做意識心。往生的時候,肉體還在,但神識出去了。有神...
作者序
編者的話
展開在讀者眼前的這本書,是一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書名為《佛乘叩鳴集》。它是 善性導師多年來弘法過程中,面對學員和不同場合社會大眾提出的疑惑,所作的開示紀錄。《禮記》有云:「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今將問答語錄編纂成冊,假其名以問世。
明師無論問者諸根利鈍,均隨所應度,期令眾生遍發歡喜,願行菩提。因此編者自當儘可能保留話語原貌,未敢贅飾,用能彰顯叩鳴之際,觀機示教的善巧方便與歸元無二之宗趣。眾生疑問容或支離,然釋者所答必然指向究竟。讀者於此契入,舉凡行住坐臥、六識所及的生活煩惱瑣事,進至對生命真相、宇宙全貌的認知,將可事半功倍,豁然疏朗。
又內容雖屬問答形式,但因考慮讀者需求各有因緣,故將每一問答配一題號,並作篇章分類以利查索;另在重點語彙名詞處稍加註解,以便解讀酣暢;針對若干不同題號中的相互可參照內涵,亦作出參閱連結提示,俾便讀者舉一反三,心領神會。每冊書後均按筆畫順序臚列關鍵名詞索引,工器雖微,若能按圖索驥亦稱可觀。
佛法博大精微,經典浩瀚,且譯筆多簡約古直,末法眾生常歎難窺堂奧。今善性導師慈悲為念,以最平易近人的淺白話語,開導眾生了知佛法,引導學子進入信、解之門;至若登堂入室、取精用弘,則端賴修習者的行深與證入。故叩鳴實無小大之分,廣釋群疑亦僅開啟聽聞者的「自性」罷了。君不見惠能大師所言:「諸佛妙義,非關文字」,德山舉棒,臨濟一喝,莫非如是。祈與有緣讀者共勉。
編者的話
展開在讀者眼前的這本書,是一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書名為《佛乘叩鳴集》。它是 善性導師多年來弘法過程中,面對學員和不同場合社會大眾提出的疑惑,所作的開示紀錄。《禮記》有云:「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今將問答語錄編纂成冊,假其名以問世。
明師無論問者諸根利鈍,均隨所應度,期令眾生遍發歡喜,願行菩提。因此編者自當儘可能保留話語原貌,未敢贅飾,用能彰顯叩鳴之際,觀機示教的善巧方便與歸元無二之宗趣。眾生疑問容或支離,然釋者所答必然指向究竟。讀者於此契入,舉凡行住坐臥、...
目錄
思想觀念導引一切(理路篇)
‧宇宙觀 ─ 時空統一 心物一如
‧一合相與差別相 ─ 迴小向大 心包太虛
‧一法印 ─ 「諸法實相」之印
‧聖境界 ─ 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
‧凡聖之別 ─ 思惟心 般若慧
心靈的進化與超越(意識篇)
‧意識作用 ─ 輪迴之推手
‧作夢 ─ 意識投影 遇緣則發
‧專注與放鬆 ─ 捨多少就鬆多少
‧定與空 ─ 能捨才能定 能定才能空
轉迷為悟 超凡入聖(實修實證篇)
‧閉關 ─ 勿繫塵勞 剋期取證
‧醒時/夢中/睡覺修行 ─ 無時無刻 不忘覺知
‧歷緣對境修 ─ 心不為境所轉
‧印證 ─ 以心印心 為法見證
‧相似法身 ─ 意識減少的展現
‧三昧 ─ 正確思想觀念的承受
‧解脫/證道/證本心 ─ 回到永恆的故鄉
索引
思想觀念導引一切(理路篇)
‧宇宙觀 ─ 時空統一 心物一如
‧一合相與差別相 ─ 迴小向大 心包太虛
‧一法印 ─ 「諸法實相」之印
‧聖境界 ─ 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
‧凡聖之別 ─ 思惟心 般若慧
心靈的進化與超越(意識篇)
‧意識作用 ─ 輪迴之推手
‧作夢 ─ 意識投影 遇緣則發
‧專注與放鬆 ─ 捨多少就鬆多少
‧定與空 ─ 能捨才能定 能定才能空
轉迷為悟 超凡入聖(實修實證篇)
‧閉關 ─ 勿繫塵勞 剋期取證
‧醒時/夢中/睡覺修行 ─ 無時無刻 不忘覺知
‧歷緣對境修 ─ 心不為境所轉
‧印證 ─ 以心印心 為法見證
‧相...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一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2-08-10ISBN/ISSN:978986843328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