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好不容易讓劉邦心不甘情不願地封為“齊王”。
韓信封王後滿心歡喜;劉邦卻無時無刻即妒恨著,一直找機會要奪韓信兵權。
韓信的謀士蒯徹、項羽的使者武涉、自己的策士李木蘭等人都不斷勸韓信脫離
劉邦,自立為王。韓信雖用兵如神,在政治上卻完全屬於白癡、且把劉邦利用他所給
予之好處銘記在心,一次次失去機會,終究不忍背漢。
項羽和劉邦鴻溝為界,立約各自撤兵休養生息,劉邦未回關中,立刻毀約,打
項與回馬槍,垓下之戰發生,劉邦無力戰勝項羽,要求韓信相助,韓信戰勝後,劉
邦不但再次奪兵權、甚至去韓信“齊王”封號,徙韓信至貧窮落後、百廢待舉的魏
地,封其為“魏王”。
劉邦進逼之心已昭然若揭,韓信心性仁厚,仍不背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韓信步步走
向劉邦所設死亡陷阱……
作者簡介:
魏 生
本名吳興勇。1939年生,中國湖南新化人。
中國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師承陳寅恪等大家。
淮陰韓信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國歷史研究會會員。
著有《東亞風雲》、《馬可波羅旅行記》、《鐵血中華》、《戰神韓信》等歷史文學作品。
另有人物傳記、譯著等多部。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項王的使者﹞
第二天,韓信正式登上齊王的寶座,由大法師給他舉行了加冕禮,把齊王的王冠戴到他頭上。齊姜的頭上也戴上了王后的鳳冠。他們倆人並排坐在寶座上,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正在皆大歡喜之時,忽報項羽使者武涉求見,韓信自從與龍且交兵以來,從未與項羽有使節往來,為何今天項羽竟派使者來求見他呢?莫非又要與他開戰了嗎?諒必項羽沒有這樣大的力量,那麼他來此有什麼目的呢?
原來,韓信在濰水大戰中取得空前的大勝,龍且被殺,二十萬楚軍損失殆盡,這對楚軍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項羽剛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憤怒。對韓信恨得咬牙切齒,想不到這個曾在他的帳下執戟、職位卑微的小韓信今天竟如此難以對付,一個戰役就消滅了二十萬楚軍,大大損傷了楚軍的元氣。
在某次軍事會議上,聽到項羽要討伐韓信,鍾離昧勸阻說:“大王,我軍主力現在膠著在廣武山,無力討伐遠在齊地的韓信。劉邦現在已和韓信、英布、彭越等組成一個包圍圈,將我們牢牢套住了。當務之急是怎樣打破這個包圍圈,而不是對付一個韓信。”
是的,現在英布派兵占領楚國的淮水以西地區,彭越占了陳留以東地區,韓信占有濱海以西的齊地,還有河北的燕、趙,也都是韓信的勢力範圍。在加上廣武山的劉邦,項羽的楚軍已陷入這幾股強大的力量的包圍之中。一想到這裡,從來不知道害怕的項王竟然感到恐懼了。
“但現在怎麼辦呢?”項羽向他的幾個親信求助說。
周蘭向項王獻策道:“劉邦在戰場上打不過大王,但很有政治手腕。他使用外交政治手段,聯絡韓信、英布和彭越三個軍事強人包圍我們,我們何不也使用同樣的手腕,派人做上述三人的工作,化解這個包圍圈呢?“
更何況最近韓信還殺了他的愛將龍且,折損了他二十萬人馬呢!可是目前楚軍四面受圍,處境艱險,看來聯絡韓信,是最後的一條出路了,於是,項羽做決定道:“好,派人去說服韓信,讓他來歸順我。並且告訴他,我一向都不念舊惡。只要他誠心歸順,我一定能原諒他。“接著又大聲問:“你們知道,楚營中有好的說客沒有?”
鍾離昧說:“有一位名喚武涉的賓客,足以擔此重任。”
武涉,是盱眙人。他常常向人說,從幼小開始就認識韓信。他也是一位縱橫家,但自從投入楚營以後,因為項羽素不重視外交和權謀,使得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他一直在楚軍中擔任一個吏僚職位,有志難伸。
於是,項羽決定派武涉赴齊,說服韓信。在武涉出發之先,項羽特別召見他,並且叮嚀他說:“事情成敗,並不特別重要,最要緊的,是不能損害我大楚聲威。”
作為大楚的特使,銜命赴齊,對一向不得志的武涉來說,是一件很得意的大事。他盛選從衛。車駕服飾,極盡華美。他志得意滿地從楚地出發,向東遙指齊地。
韓信剛登上齊王寶座,就聽說武涉求見,感到不便拒決,便接見了他。
武涉行過大禮後,便向韓信說:“恭喜大王榮登齊王寶座。祝大王萬壽無疆,齊國永遠繁榮昌盛。“然後又補充說,“打從幼小開始,我就認識大王,並且記得非常清晰。”韓信的腦海中,對他印象不深,他只記得在反秦起義前,在六國貴族的下邳會議上,他曾見過此人一面,但當時也未與他深談。
韓信心中忽然感到悲涼,他深感世界上的人情太淡薄了。大家都追逐富貴,厭棄貧賤。當他處境極不得意時,沒有人理睬他,許多認識他的人,都裝作不認識他,連那個屠戶,都可以任意淩辱他,逼他從他的胯下鑽過去,給他留下永世的汙名。可當他發跡以後,不但原來的故人都前來認他,與他稱兄道弟。連一些過去從未晤面的人,也自稱是他的故舊了。
武涉見韓信好半晌沒有答復,又說道:“當大王在淮陰地位寒微的時候,我就知道,大王的前途遠大,因此,我經常邀同大王到城內小酒館把酒對飲,暢談天下事。”
韓信心想,越說越離譜了。他在淮陰城的確和不少人坐過小酒館,可是,在他的記憶中,惟獨沒有和這個人坐過酒館。
“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韓信說道,“我是想問您,您是項王派來的嗎?”
“是的。”武涉答道。
韓信又想,他過去手中沒有力量時,項王正眼也不瞧他一下。可現在,他手中有了實力,不但劉邦派張良親自來給他封王,連項羽也派人來與他聯絡示好了。
“先生有何賜正?”韓信問道。
“請大王摒退左右,有忠言相告!”
等到只剩下韓信、武涉和蒯徹三人時,武涉才口吐實情:
“普天下的百姓困苦於秦國的苛政,志向相同的人聚集起來,共同反秦。這也是項王起兵的動機。後來秦國被各國諸侯的軍隊攻滅了,項王依據功勞大小割地分封…”
韓信打斷了他的話,說:“這話不用說下去了,楚漢相爭起因複雜。現在我們不是要弄清劉邦與項羽誰是誰非。反正秦失其鹿,中原豪傑群起逐之,看誰有本事,誰就可以統一天下,做皇帝。……據目前情勢看來,項羽在全盤戰略的謀劃方面,頻頻失誤,身邊又無能人參佐,他很可能敗於漢王劉邦手下。”
武涉說:“不不,你以為漢王能統一天下?我看這是決對不可能的,而且現在天下仍不只兩大家,至少已形成三股鼎足而立的力量,也就是三大家。”
“另外的一家是誰?”韓信問道。
“另一家就是齊王您。”武涉說。
“哈哈哈,先生太抬高我了,我哪裡算一家呢?而且我也沒有這麼大的野心,竟敢與漢王和項王等蓋世英雄分庭抗禮。我本是一個市井貧民,衣食無著,曾向漂母乞食,到處受欺淩,為保命生存,甘願受胯下之辱。今天雖已出人頭地,立了一些戰功,但仍是漢王麾下的一員大將。我的齊王的名分,乃受封於漢王,仍得受漢王的節制。我小小韓信,算得了什麼?漢王是雄偉的高山,我只是山上的一塊粗石。項王是大海,我只是海濱的一粒沙子。”
武涉說:“大王將自己太看小了。任何人只要比較您的用兵和戰績,都會認為您遠遠勝過劉邦,劉邦的天下是您給他打下來的。如果脫離劉邦而獨立,您的勢力很可能凌駕劉邦和項羽之上,成為天下的霸主。可歎的是,您本身似乎沒有自覺到這一點,您已經成為了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影響天下的風雲人物,卻仍然以劉邦的一員戰將的名分捆住自己的手足。大王呀大王,我為您感到可惜,您以正人君子的心地待人,可劉邦那一方面早已對您產生了警覺,正在陰謀策劃怎樣對付您。”
“我與漢王劉邦打過多年交道,我想漢王不至於像您說的那麼壞。”韓信說。
“天下的人都知道劉邦不是個好人,他不僅貪心不足,好色無賴,而且出爾反爾,十分靠不住。他的性命好幾次落在霸王手中,霸王可憐他,才放他一條生路,誰知他一旦逃脫,就翻臉不認人,撕毀諾言,來攻擊霸王。一切高潔之士都厭棄劉邦,只有他的家鄉死黨和陳平這樣的逐利之徒才追隨他。但您偏偏把劉邦當成明主,忠心耿耿。天下人都為您惋惜呀!更何況您今天的處境已十分危險,漢王劉邦多次要抓捕您,殺您的頭呀!“武涉說。
“你不要無中生有,誣賴好人。漢王待我恩重如山。我犯了什麼罪過,漢王要殺我?“韓信質問道。
武涉見韓信總不醒悟,不禁義憤填膺地喊道:“什麼罪過?功勞大就是罪過!才華大就是罪過!手中有兵權更是罪過!在一個專制君主的身邊,決不會容許一個功勞很大的臣僚活下去,人主怕功臣造反,必須及早除掉。君不見歷史上的伍子胥、文種、白起、蒙恬、李牧等功臣都被他們的主子殺了嗎?……皇帝更不允許臣僚有獨立的兵權,要知道,大將領兵在外君命可以不接受,隨時有造反的可能。因此,像您這樣有兵權有功勞和有才華的將領對漢王來說是致命的威脅,他必須儘早除去,才能放心。恕我說一句真話,將軍之所以能留性命至今天,有一個重要原因……”
韓信俯身問道:“什麼重要原因?”
“這是因為有項王在,漢王還不敢殺你!”
“何以見得?”韓信又問道。
“從您領兵赴河北單獨作戰起,劉邦就一直對您不放心。當您在夏陽利用木罌渡過黃河,直搗位於安邑的魏王大本營,虜獲魏王豹後,漢王本想用計將您與魏王豹一同除掉,但又想到還要利用您掃蕩河北、征服趙、燕諸國,最後包抄項王,所以一支軍隊,在井陘口以令人驚決的『背水之陣』擊潰趙國二十萬大軍,殺死趙相陳餘,俘獲趙王歇,一舉平定趙、燕兩國。這時漢王見您勢力陡增,已讓他難以控制,又動了殺您之念。於是使用陰謀手段,在修武奪了您的兵權,並殺傷了您的愛將李木蘭。這是對您的一個嚴重警告:如果您再次擁兵自重,他就要像殺李木蘭的那樣殺您。
當然,他從全局考慮,這時仍留下您一條命,只是派周勃來到魏地,將您的有生力量通通調走。後來,您重新建立不能殺您,因為他還要依靠您征服齊國,然後南下與他合圍項王。他也知道,他自己根本不是項王的對手,要戰勝項王非您不可,這就是他修武奪軍後留您一條命的原因。
當您在濰水之戰擊敗龍且統領的二十萬楚軍,平定齊地,請他封您為齊王時,他真恨不得把您一刀殺掉。可是這時張良警告他說,韓信的軍隊已成長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其戰鬥力既超過漢王的軍隊,也勝過項王的軍隊,漢王單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消滅您了。因此,漢王萬不得已,才採用張良的計策,封您為真齊王,將您拉到自己的一邊來。但他心裡懷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您的力量消滅項王後,再掉轉頭來消滅您。因此,目前您的安危已與項王緊密相關,只要項王還存在,您在劉邦心目中就有利用價值,他就不會動您;項王完了,您對他的利用價值也完了,您就成了他的消滅對象。這個道理十分明顯,無須我多說。“
“你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問題沒有這樣嚴重。”韓信說。
武涉說:“大王的心太仁慈了,你至今沒有看清漢王對您構成的嚴重危險。不過,您現在至少應看到自己的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今楚、漢兩王的勝負,權在足下。您若幫助漢王,楚霸王就會失敗;您若幫助西楚霸王,漢王就會失敗,看您現在的意向,是要幫助漢王,消滅霸王。但您可曾想到,如果霸王今天被消滅了,明天就會輪到您被消滅嗎?對您來說,助漢滅楚是最不可取的下策。我為大王您考慮,大王您與項王過去有過交往,算是故人了。何不棄漢王與項王和好,一同反漢呢?縱使一時滅漢不成,足下至少還可和楚漢抗衡,三分天下,這總比幫助漢王滅掉霸王最後自取消亡的好吧!”……
【內文摘錄之二】
﹝魂斷烏江﹞
項王騎馬佇立淮水邊等待眾騎過河時,不禁感慨萬千。八年前,季父項梁和他率著八千子弟渡過淮水,是何等意氣風發,希望無窮,如今再度淮水,只剩一百多名殘兵敗將。
陰陵,這是淮河南岸的一個小邑,在今安徽省定遠縣西北,隸屬於九江郡。
這一帶地形複雜,項羽迷了路。恰見道旁田間有一老農在耕作,項羽便召他前來問路。那老農曾有親人在襄城之役中被坑殺,知道他是西楚霸王,便有意逛他說:“往左走。”項羽率百餘騎左行,結果陷入沼澤中,遍地泥濘,而且迎面是一個大湖,道路止於湖岸。項羽發現自己為鄉農所愚弄,趕緊勒轉馬頭,疾回原地。就這麼一陣折騰,被漢將灌嬰帶領的五千騎兵追上了。兩軍相距僅數百米。
於是,項羽帶著他的一百餘名壯士在前面策馬飛奔,想擺脫追兵。灌嬰帶領的數千名騎兵在後面緊緊追趕,不斷斬殺掉隊者。就這樣,項羽到達東城時,身邊只剩二十八位騎士了。項羽決定利用這點僅存的兵力,組織一次反擊,擊退數千漢兵的追殺。
這時候,他在東城縣郊外的小山丘上,將追隨他的二十八騎集合起來,對他們說:
“我起兵至今已經八年!身經大小七十餘戰,敢於阻擋我的,無不被我擊潰,所有與我作戰的軍隊,無不佩服我的威名。我從未打過敗仗,由此稱霸天下。…今天我決心戰死,我願為你們打一次痛快仗,一定要三次取勝,為各位突破重圍,斬殺敵將,砍倒敵軍的大旗,讓你們知道是天要滅亡我,並不是我不會打仗。”
接著,項羽在山丘頂上分二十八騎為四隊,每隊七騎,分別朝向東、南、西、北四面,他自己騎烏騅馬居中。山腳下,漢軍圍之數重,密密匝匝。
項羽與他的騎兵按照事先約定,在山的東面分為三處集合。漢軍不知項羽在哪一處,便分軍為三,將三處都包圍起來。項羽又馳往漢軍中,如入無人之境,劍斬一名漢軍都尉,同樣也割下首級,綰發於腰間,殺死漢軍士卒數十百人,然後聚集他的騎兵,清點人數,只損失了兩騎。項羽將漢軍裨將、都尉的首級擲在地上,顧盼自如,放聲長笑,豪氣淩雲地說:
“我只要世人知道今日之敗乃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若憑力戰,無賴劉邦也好,匹夫韓信也好,根本不是我項羽的對手!哈哈!”
項王這次東城阻擊戰打得很漂亮,嚇得漢軍連退十數里,灌嬰雖斬殺漢軍校尉數名,還是制止不了潰逃。於是,灌嬰想出一個新戰術,這是跟追猛獸的獵狗學來的。他們緊隨項王不捨,但等項王一回頭拼命,他們就自動隔得遠遠的。
就這樣,項羽憑著他的英勇、機智、頑強和超群的神力,再次突出重圍,他帶著二十六名騎兵,策馬向東南狂奔。不多時就到了長江北岸,這裡是南京上游不遠處,地名叫和縣。和縣東北有座小村鎮,叫烏江浦,這是一處渡口,從這裡渡過長江,就屬江南地帶。
連日的大雪把烏江浦附近的江岸化成一片皚白。
到處都沒有人跡,周圍的村落因近來的戰事人都逃光了,耳目所及的視野內看不出一縷炊煙,聽不出一聲雞鳴。
突然,從西北角上響起了一片雜亂的馬蹄聲。不久,江邊出現了二十七個人和二十七匹馬。人的鼻孔和馬的鼻孔部猛烈地呼著白色的氣柱,雪花在馬蹄下蹴得亂飛 。
這二十七位騎士為首的就是項羽,他帶著這二十六名願意與他共生死的弟兄,在東城暫時殺退追趕的漢軍後,冒著大雪趕了兩天,才趕到了這烏江渡口。啊,終於來到這長江邊了,對岸就是他們日夕思念、魂牽夢縈的江東。他們覺得,到了江東,一切都會改觀,他們可重組力量,捲土重來,轉敗為勝……
他們實在是有點筋疲力盡了。他們衝出垓下重圍時,尚有八百多人,絕大多數都戰死或掉隊了,連周蘭和桓楚兩位身經百戰的老將也在中途中矢身亡。現在他們的隊伍就只剩下這二十七人了,而且他們全都受了傷。為首的項羽頰上就受了兩處傷,帶著兩條黑色的血斑和髯髭混淆著,有幾個人似乎腳上受了傷,站不穩,下馬後便把銅盾拋在地上坐著。其中又有一個更把矛和盾都拋了,踉蹌地走到江邊,伏著想喝水,但伏著便不能爬起來,就像死屍一樣一動不動,他是身負重傷的鍾離昧將軍。他們的馬也都是受了傷的,有幾匹馬等騎者一下馬就倒下去了,從此長眠了。
他們急於要渡河到對岸去,可是沿河上下,一條船也沒也沒有,往日這個渡口總許多大船,現在都到哪兒去了呢?他們都急得直跺腳。
項王命令燃起煙火,這是古代發信號的方法,船家看到煙火就會把船劃到渡口來。
“要是上午都沒有船來怎麼辦?”有人小聲問道。
“那只有決一死戰!”項羽回答。停一會兒,他又說:“不過,也許你們還有第三條路可走,這就是帶著我的首級去見劉邦,他會饒了你們的,還會大大獎賞你們的。”
眾人聽項王這樣一說,全都跪倒俯伏在地,異口同聲說:“在這種時候,大王還不相信我們,是侮辱了我們,也侮辱了你自己!我們願與大王共生死!”
“諸位快起來!”項王說。“那就由上天為我們決定吧。”
不一會兒,從近旁的小港裡,有打槳的聲音。港裡划出一隻沒篷的小船。划船的是一位青年人,雖然也打扮著船家模樣,但他的風度卻和尋常的船家不同。而且,由他的膚色,眼睛,毛髮來看,他根本不是本地人。他的皮膚很白,眼睛呈藍色,頭髮呈金黃色。很像索格狄亞那(即中國古籍中的粟特國)人。“大王,”划船者叫著,“相信我不會錯,你一定就是我們的西楚霸王,你快請上船來罷。後面的追兵快要到了。”
項王說:“船家,你怎麼認識我?”
“江東誰沒聽說過項家兩位將軍的?就是沒見過,您的重瞳子的奇特長相,一看也認得出來!何況我擔任烏江亭長多年,有幸見過大王的畫像。“
項羽的眼睛長著雙瞳孔,與古代五帝之一舜的眼睛相像。所以凡是沒見過他的人,一看到他的奇特長相,就可認出他。
“真是慚愧,江東百姓這麼熟悉我,我卻未能為他們做點好事。”項羽沉痛地說。
“將軍不在彭城為王,怎麼到了此地?”這位划船的亭長問。
項王只得將一切情形從實說了,然後抱著一線希望問:
“亭長,你是否能找到一艘大一些的船,渡我們這些弟兄們過去?”
“這兒烏江的人早都逃乾淨了,上下都沒有船隻,就只有一條小船。昨晚,我聽說你們來到了離此不遠的小鎮上,我便趁夜弄了這艘船來,打掃好了,在這兒等你。現在若要去找大船,時間已不允許了,漢軍馬上就要追來了。我看這樣吧!此船雖小,還可以渡將軍一人一馬,漢軍追來沒有船,想追也追不到。”
項王回頭看了看眾人絕望的眼神,再一想假若將這些人留下,他將一輩子良心不安。
“大王──”亭長看見他在狐疑而不作聲,又開始敦促著,“你請趕快上船,時機一刻也不可遺失。你趕到江東去,江東雖然小還有幾十萬人,還盡可以讓你捲土重來,請你快上船,追兵是找不著船渡江的。”
項羽聽後,仰天長笑,聲震雲霄。啊,歇在蘆葦中的群雁被項羽的笑聲驚起,紛紛飛向空中。近一個月來,項羽從沒有這樣豪爽地大笑過。他現在已把世事看透,心裡反倒恬然起來。啊,把心中的千種憂思萬般煩惱,都付於滔滔向東的流水吧。人是無法與命運對抗的,不管你是如何奮力掙扎,英勇抗爭,一隻無形的手還是牽著你走向那你始料不及的結局。
想當年,他和叔父項梁帶著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進時,其場面是何等盛大、熱烈,江南百姓扶老攜幼,簞食壺漿,爭先恐後來為他們送行,他向父老們許下了無比豪邁的誓言,當時他的氣概是何等雄壯,似乎具有扭轉乾坤的力量,而他的形象似乎可以頂天立地……但現在呢?成百萬追隨他的部屬都戰死了,叛變了,離去了,他只帶了二十六名受了傷的弟兄向江東逃竄,惶惶然,若喪家之犬。前來歡迎他的只有這位年少莽撞的亭長。亭長這句“江東雖然小還有幾十萬人”的話,像鐵槌一樣擊痛他的心靈,數十萬人口能出多少兵?劉邦目前控制的人口至少三千萬,手上現有兵力就高達百萬,他回江東,只有將戰禍再迅速帶去殘害那些愛戴他們叔愛侄的善良百姓!何況,難道他可以一個人渡江,丟下這些最後還和他共生死的弟兄嗎?
“大王,您快上船吧!”騎士們異口同聲地大喊,“漢軍來,我們還可以幫您抵禦一陣,趕快上船!”
一個叫羽嬰的年輕最小的騎士甚至還幫他將烏騅馬先牽上了船。
項羽知道亭長與弟兄們勸他渡江,是出自一片真誠,但他已經決心死在這烏江渡口,不再求生。
“亭長,我多謝你!”他溫和地回答說,但又像在自言自語,搖著頭。“命運是不可抵抗的,不可抵抗的。天老爺一定要亡我,是不可抵抗的。我與叔父從會稽起事,我們帶領了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戰了八年,身經七十餘戰,如今死得一個也沒有了。我的叔父也早在定陶戰死了。如今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一個人回到江東去,縱使江東的父老可憐我,依然擁戴我,但我有什麼面目和他們見面呢?”
“大王,千萬不能這樣想!”羽嬰在一旁勸諫,“大王此去東山再起,擊滅劉邦,我們這些人雖死猶生,否則跟我們一起玉石俱焚,有什麼好處?”
“不必多言,我意已決!”項王制止他說下去。
“烏騅馬都已上船,大王,您趕快走吧!”所有人都這樣哀求叫喊。
項王不再理會他們,轉向亭長說:
“亭長,我知道你勸我渡江乃一番好意,但無論就哪方面來說,我不能丟下這些生死與共的弟兄走,我也沒有面目再回江東去。哦,是的,是的。“他這時心機轉了一下,看到了伏在江邊不能起來的鍾離昧。他指著他說:“那位將軍腰上受了傷,不能動了。亭長,我請你把他打救了去吧。”
有兩個騎士走過去,把鍾離昧攙扶著向船走去。
“還有我這匹烏騅馬,”項羽指著船上的馬說,“這馬我騎了五年,我很愛它,它也很愛我,我不忍殺它,我把這匹馬送你,請你把鍾離昧和馬一同帶到江東去吧。”
亭長見勸說無益,不再多說,眼眶中含著淚花,提起長篙,朝岸邊一撐,渡船離岸而去,漸行漸遠。轉眼間,消失於江面的浩渺煙波之中。
敵軍越來越近,漸漸進入了視野……
【內文摘錄之一】
﹝項王的使者﹞
第二天,韓信正式登上齊王的寶座,由大法師給他舉行了加冕禮,把齊王的王冠戴到他頭上。齊姜的頭上也戴上了王后的鳳冠。他們倆人並排坐在寶座上,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正在皆大歡喜之時,忽報項羽使者武涉求見,韓信自從與龍且交兵以來,從未與項羽有使節往來,為何今天項羽竟派使者來求見他呢?莫非又要與他開戰了嗎?諒必項羽沒有這樣大的力量,那麼他來此有什麼目的呢?
原來,韓信在濰水大戰中取得空前的大勝,龍且被殺,二十萬楚軍損失殆盡,這對楚軍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項羽剛聽...
目錄
第一章 誰是齊國的王后......……004
第二章 項王的使者..........021
第三章 不忍背漢...........037
第四章 木蘭上書...........054
第五章 鴻溝為界...........065
第六章 回馬槍............080
第七章 叩馬諫君王..........098
第八章 垓下之戰...........110
第九章 魂斷烏江...........140
第十章 定陶之夜...........162
第十一章 尋找失落的愛......‧‧ . .195
第十二章 漢高祖登基........‧ 228
第一章 誰是齊國的王后......……004
第二章 項王的使者..........021
第三章 不忍背漢...........037
第四章 木蘭上書...........054
第五章 鴻溝為界...........065
第六章 回馬槍............080
第七章 叩馬諫君王..........098
第八章 垓下之戰...........110
第九章 魂斷烏江...........140
第十章 定陶之夜...........162
第十一章 尋找失落的愛......‧‧ . .195
第十二章 漢高祖登基...........
商品資料
出版社:知本家出版日期:2012-08-22ISBN/ISSN:978986622332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