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對楊德昌的認同來得太晚了。」世界著名影評人尚.米榭爾.弗東(Jean-Michel Frodon)如是說;曾任法國《電影手冊》雜誌主編的弗東並給予楊德昌極高的評價:我們幾乎可以說他是二十世紀八、九〇年代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之一。
2012年適逢台灣新電影30周年,楊德昌導演逝世5周年,時周文化特別企劃出版由弗東先生所撰寫的《楊德昌的電影世界》繁體中文版,成為繼李安之後,編入「世紀名導書系」的第二位台灣導演,以此向這位台灣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致敬。
台灣電影人楊德昌(Edward Yang)經歷了不平凡的一生。他在中國大陸出生、台灣長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畫文化的影響。年輕時曾前往美國學習,並成為資訊工程師,卻在33歲時,懷著一股對電影的狂熱愛好,選擇了轉行拍電影,開啟自己的另一段人生。
本書的第一部分介紹楊德昌的生平,第二部分詳解楊德昌的八部作品,第三部分收錄了許多珍貴素材:
首先是喚起人們對楊德昌作為一位藝術家的記憶的大量視覺資料,由楊先生的遺孀彭鎧立女士提供,其中有許多未曾出版;接著是楊德昌本人所寫並發表在當時報紙上的兩篇文章,第一篇有很強烈的自傳特徵。第二篇則是對當代科技變革的思索。
然後是其他導演們的見證,有的是楊德昌在台灣好友們(如侯孝賢導演、戴立忍),有的則極為看重楊德昌的作品(如中國導演賈樟柯、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以及楊德昌的朋友資深影評人皮耶•里斯恩特(Pierre Rissient)撰寫關於楊德昌的回憶,他在歐洲不遺餘力地推廣楊德昌的作品。最後的三篇文章則由三位電影權威人士從特殊的角度撰寫,深入挖掘楊德昌作品的重大面向,這三位分別是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英國的亞洲電影專家湯尼•瑞恩斯(Tony Rayns)和台灣的教授吳珮慈。
作者簡介:
尚.米榭爾.弗東(Jean-Michel Frodon)
世界著名影評人,電影史研究專家,曾任法國《電影手冊》雜誌主編。主要著作有《法國現代電影史》(1995)、電影:邁向第二世紀》(1996)、《民族印象》(1998)、《論侯孝賢》(1999)、《想像的盛宴》(2002)、《遠離電視的點影》(2004)、《楊德昌的電影世界》(2010)
章節試閱
楊德昌──新的書寫方式
電影從許多層面上來說都是一種書寫的創作。我從不認為電影是被人「發明」的:人類發明的只不過是一些技術,讓我們能呈現動態、有聲的影像,而實際運用這些技術,就促生了電影。電影提供我們講述「故事」的工具 ,使我們無須親身參與其中,便可通過一系列影像和聲音,確切重現生活體驗。多虧有電影,人類生命的內容終於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至少是以前的三倍。
人類總是希望寫點什麼,不論手頭有何種可利用的工具。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寫出來的作品總會找到讀者。這是人類渴望存續的本能需要。〔…〕進步的技術和人類的新發現互相作用,產生了一系列積極迴響;人們運用這些來發展種種新的風格、以各種形式詮釋客觀世界,並且處理這些風格和詮釋所傳達的、或應該傳達的東西。回到電影,難道電影攝影機鏡頭拍出的動態畫面――即使絕佳地捕捉了動態――真的超越了卡蒂亞.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靈巧的手指所捕捉的靜止畫面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難道有聲電影比默片更好地描繪了真實世界?並非總是如此。如果人們不明白如何以有創意的方式使用新技術,那麼,不論工具多麼先進都沒有意義。而一旦使用者富於創意地運用技術,都將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安德烈.瓦依達(Andrzej Wajda)某部電影中的一句對白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一名導演向審查者說,「如果你們禁止我用攝影機拍電影,我就用筆!」我記得,1980年代的坎城電影節主辦單位會安排一天,邀請世界各國的電影導演一個接一個地坐在電視機前,發表他們對電視的看法。很顯然,大部分導演都毫不掩飾其輕蔑的眼神;他們認定電視正把電影逼上絕路。而同一時期,在台灣,人們卻把電影之死歸結於新浪潮的興起:台灣的文字媒體永遠都和各大電影發行商是同一陣營的,因為這些大發行商是文字媒體主要的廣告客戶,而理所當然,文字媒體則為發行商想達成的效果營造輿論攻勢。
再想想恰在兩年前,在香港,一批名人聚集抗議盜版錄影帶發行商將毀掉電影產業。新的技術在逐步展示其優點時,必然也對社會造成衝擊。
侯孝賢──另一種視角
1982年我兒子出生,那年我與陳坤厚、朱天文拍《小畢的故事》。同年,楊德昌與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光陰的故事》,那年是台灣新電影崛起的年代。
1983年夏天,我快快拍完《風櫃來的人》。票房很差。楊德昌看了片子,告訴我想幫我重新配樂,用了古典音樂《四季》;《風櫃來的人》飛揚起來。這是我電影音樂的初啟蒙。延續到1995年拍《南國再見南國》,我才領悟電影音樂與影像的關係是對位的,而不是主從的。
1985年,楊德昌拍《青梅竹馬》,我當製片兼演員。其中有一場景:一群青少年騎摩托車繞總統府廣場呼嘯而過,把一橫排燈泡鑲出的大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甩在遠去的黑暗裡。當時台灣還是戒嚴時期,總統府廣場是禁區,是禁止摩托車的。
我們選在十月慶祝國慶日之後拍攝,當時總統府及廣場古城門上燈光璀璨,懸掛著巨幅的總統畫像。我們緊張興奮,擔心被警察憲兵逮捕。結果沒有人理我們?應該說看不到警察,我們連續拍了兩次。
隔天,看新聞報導才知道,那天夜裡是台灣全面掃蕩黑幫的「一清專案」,動員了所有的警力。後來我才了解楊德昌的眼光是跟我不同的眼光。他看見了台灣威權統治下真實而荒誕的現實;同時緬懷著自己已然詩化的成長記憶。
那真的是一段台灣新電影最好的時光。每個人都意氣滿滿、雄心壯志。
馬丁•史柯西斯──憤怒和震驚
馬丁•史柯西斯是世界電影基金會(World Cinema Foundation)的主席,致力於保存、恢復和重新發掘全世界的偉大電影作品。世界電影基金會促成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修復工作,新修復的拷貝帶在2009年坎城電影節上得以第一次放映。
大約在1990年代中期,我開始接觸來自台灣的新電影和新導演——對經常參加各大電影節的常客來說,當然都熟悉侯孝賢、吳念真、蔡明亮和楊德昌的名字,但直到這一時期,他們才真正開始在美國被關注。我自認為比別人更晚才了解到楊德昌,但他的電影卻著實震驚了我。首先,楊德昌的電影有一種獨特的、震懾人心的美,且相當獨特。不論是光影、色彩、人物、活動,還是人物周圍的城市生活,都能在他的鏡頭中互相協調配合。我們可以在楊德昌的電影中感受到精準和敏感度的無與倫比的結合——例如,這明顯見於《一一》中年輕男孩和女孩的那一次初吻,背後的交通燈顏色不停地變換。我還想到在《麻將》的結尾,男孩在被三個女人強塞了餃子之後開始止不住地抽噎。在他的抽泣聲中,鏡頭慢慢滑過台北的夜景。這一幕飽含著憤怒和神祕,強烈搖撼著觀者。而我所感興趣的,正是這番憤怒的情緒。
楊德昌似乎對都會生活、對不合乎人性的生活節奏、對像台北這種大都市的人類生存的紊亂有一種先天的敏感性,而都會中的人似乎不自主地迷失和犯錯。他的電影表面看似風平浪靜,但其實導演對這個世界變化的方式感到憤怒和震驚。這不僅可以從演員的演出中感受到,也可以從劇本中看出來——這兩個面向深深地震撼了我。他的電影在所有層面上都讓我印象深刻而且感動,它們開拓了我的眼界。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楊德昌和他的時代
楊德昌絕非只會空談的理論家。他具有清楚的認知,並對自己出身的族群、道德觀念毫不妥協地堅持――如果「投身社會的藝術家」這個名號還沒有被糟蹋,那我們完全可以說,楊德昌是一個典型的投身社會的藝術家。
1984年,我第一次去台北的時候,見到了楊德昌。他剛剛拍完《海灘的一天》,這也是他的第一部(超)長片,後來在夏威夷的亞太電影節獲獎。楊德昌在台灣新電影界的地位十分特殊:他曾在美國求學,也曾四處旅行;走出狹小的台灣島,楊德昌的電影在國外被看到,更得到認同和推崇——即使只是在小部分人之間。他很清楚當時電影的核心訴求應該是什麼,以及這番電影的地緣政治、還有台灣島的特殊地位――它乃位於華語電影語言革新的最前線。而楊德昌在此擔任了現代性的「擺渡人」:透過他潮水般的靈感、直覺和對當代事物的解讀,現代性的波潮於是遠及台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楊德昌延請杜可風這位來自澳洲的新人攝影師擔任他的第一部電影的攝影師,這一點極其重要,而這更是華語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做法。此舉也結出豐碩的成果——幾年後,杜可風將和王家衛、張叔平攜手合作,三人一起對革新香港電影美學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電影Les Films
《青梅竹馬》Taipei Story 1985
現代城市立即顯現為電影的主角之一,而這絕佳地印證了《青梅竹馬》的英文片名「Taipei Story」(台北故事)——如果影片試圖反映整個當代台灣社會的命運,作為首都的台北顯然以最重大而劇烈的樣態展現了這番命運。台北在片中被賦予了中心地位,一方面是因為楊德昌深愛這座城市(如果你有幸讓楊德昌親自帶領遊覽台北,你一定能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另一方面是為了策略性地回應誹謗他的人:「(台灣媒體的)許多人都給我貼上了『大陸人』的標籤,這某方面是指反台灣的外人。但我自認為是一個台北人,我一直熱愛台北,也從來沒有反對過台灣。我想把這個城市的所有面向都納進電影裡,但把台北的一切納入單一個故事是很困難的。」
楊德昌不滿足於只是單純地呈現台北,他對台北的各種空間的運用實際上是基於這些空間在台北居民眼中的歷史或社會意義。陳正浩在一篇論文裡闡述了這部電影中出現的不同街區和地點所代表的意義:「基隆河橫穿台北市,台北最早開始發展的時候,正是以基隆河為軸心。作為重要的水運通道,基隆河首先帶動了河西南岸街區——大同區的興起,大同區就是日後所說的老台北。阿隆的布店正是在大同區迪化街,靠近一個港口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牯嶺街也在這一帶)。1980年前後,『老台北』開始走下坡,被東邊新興的街區趕上和超過——阿貞的工作單位就是在東區。那些在《青梅竹馬》中的『玻璃+鋼筋』式的現代建築都坐落在東區,《恐怖分子》和《獨立時代》也是在這一帶拍的——只有《一一》選址在一個大約在1990年前後建造的、比東區更晚落成的街區。」
楊德昌以更為靈活(也是讓非台灣地區觀眾能更容易進入狀況)的方式,用廣角鏡頭拍攝汽車充塞的街道,令人聯想起一具病入膏肓、卻極為亢奮的身體的醫學式圖像。《青梅竹馬》中,楊德昌開始運用日後將是他最得心應手的兩種視覺表達手法,一是鏡面反射:現代建築表面的玻璃帷幕看似打開了一個聯繫外界的窗口,但實際上卻把人和人隔離開來,而從玻璃的反射中,我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卻只能看到自己。二是夜裡空蕩蕩的街道:充斥著不真實的氣息,和白日近乎瘋狂的喧囂形成鮮明對照,讓人覺得隨時會有什麼東西突然出現。例如,片中橫衝直撞的街頭飆車族讓人想到費里尼的《羅馬風情畫》(Fellini Roma,另一部獻給城市世界的偉大電影)的一段著名場景中突然衝出的摩托車 ,並瞬間將公家大樓幻化成魔法籠罩的城堡,也預告了在另一條夜路上將出現一輛摩托車,它並將定奪阿隆的宿命。楊德昌如此地持續探索夜間鏡頭和光線不足的拍攝,從中發掘新的表現力——例如,某個鏡頭的畫面被一盞屋頂燈的光線水平地切割為二,營造出十分特殊的戲劇效果。
同時,導演也細心經營室內建築佈局的種種可能,賦予片中的室內空間極為強大的象徵意義。片中的室內陳設一方面作為各種身份地位(社會地位、現代化程度)的具體象徵,另一方面作為分割空間的邊界。例如,阿隆為了籌措移民去美國的資金而打算賣掉的房子所在的街區,所有台灣觀眾一看就明白箇中的意義:「以前,阿隆的父親在這個當時繁華的街區買下了這間房子……四十年前,阿隆家在迪化街擁有一家生意興隆的布店,而後來,現代化的紡織工業興起,占據了市場,也徹底摧毀了傳統的手工業。」 影片的一幕呈現阿隆和他昔日的高中同學玩棒球的接傳球,他們故作瀟灑的姿態提高了戲劇性。這個老同學後來從事不動產行業,他提議借錢給阿隆,但阿隆不但不領情,還罵了他的伙伴,說就算他借錢,也是以布店老闆的身分借的。在另一段啤酒店的場景中,「布店」和「紡織」這些用詞的選擇代表了從傳統到現在的轉變,而觀眾在此清楚地看到阿隆固守的產業已經被時代所拋棄。
雖然影片為楊德昌打開了國際知名度(《青梅竹馬》獲得盧卡諾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但觀眾方面的冷淡反應卻依然令楊德昌難過,因為該片匯集了許多對他的生命而言非常重要的元素:蔡琴和侯孝賢的加入。楊德昌原想藉由《青梅竹馬》把台灣新電影運動的優秀領軍人物號召在一起,而他也將全部的精力投注在這個運動中,更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其上。侯孝賢既是該片的出品人和男主角,又參與了編劇,還帶來了自己的御用編劇――作家朱天文。朱天文曾和侯孝賢合作了《風櫃來的人》和《冬冬的假期》等劇本,可以說,沒有朱天文,就沒有日後侯孝賢的成功。
此外,《青梅竹馬》是一部真正的獨立製片:資金主要來自侯孝賢(他甚至為籌措資金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楊德昌拒絕了中影同時挟帶著控制的協助和保護,從這些面向而言,《青梅竹馬》原本應該顯然具有相對於電影工業的獨立宣言的意義,一如楊德昌後來肯定地表示的。 為了把該片的「獨立意識」發揮到極致,楊德昌甚至自己做了電影的配樂。在專業團隊方面,仍然刻意選用專業機構以外的人,而選角主要也依循同樣的邏輯,採用非職業演員,即使兩位主要演員都出身演藝圈:蔡琴是歌手,侯孝賢則是導演。同樣地,編劇吳念真(新電影運動在中影內部的「自己人」)在片中扮演困頓的計程車司機,阿隆想幫他卻沒幫成;柯一正(《光陰的故事》的四名導演之一)也演出了阿貞的建築師同事。
《青梅竹馬》確實成功地跳脫了成規和傳統的專業製作框架,卻未能獲得好的票房成績,更未能得到觀眾的認可。侯孝賢後來說,這番失敗至少有一部份要歸咎於選了他本人這樣一個業餘演員來主演。 但不論如何,從銀幕上展現的效果觀之,楊德昌為本片的選角顯現出他很有眼光。《青梅竹馬》將成為侯孝賢演出的唯一一部劇情片。他演出的阿隆很能打動觀眾:他同時具有顯然強壯的體格和脆弱的內心,這種脆弱同時屬於前青春期的少年、無法適應當時社會的成人,更是願意為了自己眼中重要的「原則」而犧牲利益的理想主義者。
楊德昌──新的書寫方式
電影從許多層面上來說都是一種書寫的創作。我從不認為電影是被人「發明」的:人類發明的只不過是一些技術,讓我們能呈現動態、有聲的影像,而實際運用這些技術,就促生了電影。電影提供我們講述「故事」的工具 ,使我們無須親身參與其中,便可通過一系列影像和聲音,確切重現生活體驗。多虧有電影,人類生命的內容終於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至少是以前的三倍。
人類總是希望寫點什麼,不論手頭有何種可利用的工具。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寫出來的作品總會找到讀者。這是人類渴望存續的本能需要。〔…〕進步的技術和人...
作者序
楊德昌的活躍視角
台灣電影人楊德昌(Edward Yang)經歷了不平凡的一生。他在中國大陸出生、台灣長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畫文化的影響。年輕時曾前往美國學習,並成為資訊工程師,卻在三十三歲時,懷著一股對電影的狂熱愛好,選擇了轉行拍電影,開啟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在中國、日本、美國文化和歐洲新浪潮的交會影響之下,他的人生軌跡可以反映出他所處時代最重要的思想潮流、藝術流派和科技手段的變遷。他可能是亞洲電影導演中受各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一位,而他的作品卻又始終和他的祖國台灣、以及中國文化緊密相連。同時,如果拋開地域因素不談,我們幾乎可以說他是二十世紀八、九〇年代最偉大的電影藝術家之一。在楊德昌的手中,拍電影的藝術實踐變成一種對社會演變的清醒而複雜的思考手段。
楊德昌是台灣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這個運動代表1980年代台灣往民主社會轉型之際,藝術界抗爭的代表性事件。而就這個部分,楊德昌也將在二十世紀末電影史的重大事件之一裡扮演重要的角色,這個事件即是華人電影的躍升,並逐漸在世界電影中名列前茅。
雖然楊德昌的影片作品獲獎無數,但他卻始終未曾成為一個「著名導演」。他的作品內容龐雜,且毫無異國情調,這阻礙了他在國際上拓展知名度,一如媒體和群眾――尤其是歐洲方面――的某種怠忽也是箇中因素:台灣新電影的另一位領導人物、也是楊德昌的同僚的侯孝賢則趕上了好時機,得以在國際上嶄露頭角,而國際上許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只要有一位導演來代表台灣就綽綽有餘了。而在台灣,新電影運動在經歷了最初的成功之後,遭遇了極度的困境:來自電影界內部和各大媒體的進攻、資助者的拒絕,導致沒有足夠國外資金的導演們面臨極不樂觀的處境。
直到其第七部作品《一一》,楊德昌才獲得應該享有的知名度,至少在西方電影界是如此。但天意弄人,《一一》卻成了楊德昌的最後一部電影。而他應該得到的肯定來的太遲,人們至此才開始正視他的整體作品――這之前僅由世界各地的少數電影熱愛者所了解和喜愛。在法國,只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一一》得以在院線上映,而且今日被視為楊德昌代表作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由於在坎城影展慘遭失利,在製作人的壓力下,當年上映是以刪節的版本。
楊德昌於2007年6月29日因癌症而與世長辭,時年未滿六十周歲。除了導演的去世所引發的悲傷,認識楊德昌作品的人,無不由於這位最偉大的現代電影作者受到極不公正的對待而悲痛。本書是在協同法國電影館(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節目策劃人尚-馮索瓦•侯哲(Jean-François Rauger)主導的楊德昌電影回顧展之下而蘊生,旨在讓人更深入認識楊德昌的電影,藉此導正對他的這番不公平,同時希望闡明這個將永遠保有其豐富性、撼人深度的作品。
為了盡可能無所遺漏,本書除了收錄談論楊德昌生平、整體作品和個別影片的文章,並納入了諸多其他的素材。
本書的成書有賴多方的協助。楊德昌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電影導演,更是值得結識的人物:他對一切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認真、敏感、言談風趣,而且教養良好。他的人格魅力使得許多人打從心底樂於協助這部他的作品專書的出版,正如同如果有人想扶正楊德昌所遭到的不公平待遇,則也會有許多人積極熱情地予以支持。
關於影片標題,由於楊德昌本人可以流暢運用英語,他電影的英文標題都是由他親自選擇的,否則至少也是別人提出、經由他本人同意的――除了《麻將》和《一一》在法國上映時保留了中文原標題的拼音,是為特例。雖然其他電影標題都盡可能以忠於英文版的方式譯為法文,並且時而在法國運用,但筆者仍傾向於在書中採用經由楊德昌本人認可的英文版。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片的英文標題’A Brighter Summer’s Day’則是直接採用貓王的一句歌詞,因此沒有必要翻譯。其他電影則沒有「正式」的法文標題。
尚-米榭爾•弗東
楊德昌的活躍視角
台灣電影人楊德昌(Edward Yang)經歷了不平凡的一生。他在中國大陸出生、台灣長大,自幼深受日本漫畫文化的影響。年輕時曾前往美國學習,並成為資訊工程師,卻在三十三歲時,懷著一股對電影的狂熱愛好,選擇了轉行拍電影,開啟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在中國、日本、美國文化和歐洲新浪潮的交會影響之下,他的人生軌跡可以反映出他所處時代最重要的思想潮流、藝術流派和科技手段的變遷。他可能是亞洲電影導演中受各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一位,而他的作品卻又始終和他的祖國台灣、以及中國文化緊密相連。同時,如果拋開地域因素不...
目錄
序 楊德昌的活躍視角
Chapter 01 電影
光陰的故事•指望
海灘的一天
青梅竹馬
恐怖分子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獨立時代
麻將
一一
Chapter 02 手稿/圖像 檔案
Chapter 03文字、見證、評論
楊德昌──顏色藥水和等化劑
楊德昌──新的書寫方式
侯孝賢──另一種視角
賈樟柯──關於楊德昌: 沉默的槍聲
戴立忍──電影界的「哈姆雷特」
馬丁•史柯西斯──憤怒和震驚
皮耶•里斯恩特──嚴謹而隨興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楊德昌和他的時代
湯尼•瑞恩斯──左半腦與右半腦: 楊德昌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
吳珮慈──楊德昌及其風格的緣起
序 楊德昌的活躍視角
Chapter 01 電影
光陰的故事•指望
海灘的一天
青梅竹馬
恐怖分子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獨立時代
麻將
一一
Chapter 02 手稿/圖像 檔案
Chapter 03文字、見證、評論
楊德昌──顏色藥水和等化劑
楊德昌──新的書寫方式
侯孝賢──另一種視角
賈樟柯──關於楊德昌: 沉默的槍聲
戴立忍──電影界的「哈姆雷特」
馬丁•史柯西斯──憤怒和震驚
皮耶•里斯恩特──嚴謹而隨興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楊德昌和他的時代
湯尼•瑞恩斯──左半腦與右半腦: 楊德昌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
吳珮慈...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時周出版日期:2012-09-19ISBN/ISSN:97898662174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