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教育主張被稱為自然主義的教育主張,在本書中他說出他認為最適當的兒童教育。
本書共分五卷,以「歸於自然」和發展天性貫穿其中,作者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書中以夾議夾敘的小說題材,在前四卷以愛彌兒為主人翁,提出針對當時男子教育的自然主義的改革方案;最後一卷以蘇菲為案例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模式。
本書內容重點—
1.在第一卷中,著重論述兩歲以前的嬰幼兒應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
2.在第二卷中,主張對二至十二歲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加強思維訓練。
3.在第三卷中,針對十二至十五歲的青少年加強智育教育。
4.在第四卷中,針對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論述德育教育。
5.在第五卷中,針對成年人的愛情教育做論述。
本書特色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自然主義之父」--盧梭
最重要的教育著作—《愛彌兒》是一本教育小說,也是盧梭對兒童教育的看法—「自然教育」
《愛彌兒》,是法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書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書出版時,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這部書不僅是盧梭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而且是他闡發資產階級社會政治思想的名著。
作者簡介:
盧梭(J. J. Rousseau)
盧梭是法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也是影響現代社會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主張人權平等,崇尚自然,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自然主義之父」之稱。他提出自然主義的教育理念,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其學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返回自然」,力除成人世界中加諸於兒童身上所有不合理的束縛。重要著作有《民約論》、《社約論》、《懺悔錄》等。
章節試閱
第一卷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他要強使一種土地滋生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強使一種樹木結出另一種樹木的果實;他將氣候、風雨、季節搞得混亂不清;他殘害他的狗、他的馬和他的奴僕;他擾亂一切,毀傷一切東西的本來面目;他喜愛醜陋和奇形怪狀的東西;他不願意事物天然的那個樣子,甚至對人也是如此,必須把人像練馬場的馬那樣加以訓練;必須把人像花園中的樹木那樣,照他喜愛的樣子弄得歪歪扭扭。
不這樣做,事情可能更糟糕一些;我們人類不願意受不完善的教養。在今後的情況下,一個生來就沒有別人教養的人,他也許簡直就不成樣子。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將扼殺他的天性,而不會給它添加什麼東西。他的天性將像一株偶然生長在大路上的樹苗,讓行人碰來撞去,東彎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我懇求你,慈愛而有先見之明的母親最初的教育是最為重要的,而這最初的教育無可爭辯地是屬於婦女的事情:如果造物主要把這件事情交給男子,那他就會給男子以乳汁去哺育小孩。因此,在你的教育論文中多多向婦女們講一講,理由是,不僅她們比男子更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不, 因為你善於避開這條大路,而保護這株正在成長的幼苗,使它不受人類的各種輿論的衝擊!你要培育這棵幼樹,給它澆澆水,使它不至於死亡;它的果實將有一天會使你感到喜悅。趁早給你的孩子的靈魂周圍築起一道圍牆,別人可以畫出這道圍牆的範圍,但是你應當給它安上柵欄。
僅她們在教育上能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教育的成功對她們的關係也最為密切,因為大多數的寡婦完全是受她們自己的孩子支配的,這些孩子將很清楚地使她們感覺到她們培養他們的方法其效果是好還是壞。 法律所牽涉的問題,往往多半是財產,而很少涉及人,因為法律的目的是維持安寧,而不是培養道德,所以它不能給母親以足夠的權威。但是母親的地位比父親的地位更為穩固,她們的任務也更為艱巨;家庭之所以能安排得井井有條,也全靠她們的操持;一般說來,她們都是很疼愛孩子的。有時候,一個兒子不尊敬他的父親,多多少少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如果有時候,一個孩子的天性竟泯滅到不尊敬他的母親,不尊敬在懷中把他撫養起來的人,不尊敬用乳汁餵養他的人,不尊敬許多年來忘我地照管他的人,那麼,人們就應當趕快像扼死一個不配見天日的怪物那樣,扼死這個可惡的人。有人說,做母親的把她們的孩子嬌養壞了。在這一點上,她們當然是做得不對,但是,同你們使孩子陷於墮落相比較的話,她們的錯誤還是要小一些的。做母親的希望她的孩子得到幸福,希望他現在就能得到幸福。在這一點上,她是對的。 如果她採用的方法錯了的話,就應該給她們說明。 父親的奢望、慳吝、專制、錯誤的深謀遠慮以及他們的疏忽大意和冷淡無情,對孩子們來說,比母親的溺愛為害還大一百倍。此外我必須解釋一下,我給“母親”這個名詞所下的定義是什麼;這一點是在後面就要談到的。
①人們對我說,福爾梅先生応認為,我在這裏所指的是我的母親,而且還說,他在一本著作中已經談到這一點了。這簡直是拿福爾梅先生和我開玩笑。欧
応福爾梅是一個德國的基督教牧師,于《愛彌兒》初版的第二年,即1763年發表了一本《反愛彌兒》(AntiEmile)。 出版盧梭著作的書商訥歐姆因害怕盧梭在書中闡述的某些觀點使他遭受當局的罰款,遂請福爾梅把《愛彌兒》通通看一遍,“剔除其中可能遭到人們責難的地方;”福爾梅為了討好訥歐姆,便篡改和剽竊盧梭的著作,寫了一本《基督徒愛彌兒》(Emile Chrétien),這當然是盧梭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在本書中添加了好幾個註腳諷刺和譴責福爾梅。
欧這裏是嘲笑福爾梅連盧梭的身世都沒有弄清楚,因為盧梭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去世了。我們栽培草木,使它長成一定的樣子,我們教育人,使他具有一定的才能。如果一個人生來就又高大又強壯,他的身材和氣力,在他沒有學會如何使用它們以前,對他是沒有用處的;它們可能對他還有所不利,因為它們將使別人想不到要幫助這個人他同別人在外表上是一樣的,如果沒有語言和用語言表達的思想,他便無法使人知道他在哪些地方需要別人幫助,因為在他的外表上別人是看不出他有這種需要的。;於是,他孤孤單單的,還沒有明白他需要些什麼以前,就悲慘地死了。我們憐憫嬰兒的處境,然而我們還不瞭解,如果人不是從做嬰兒開始的話,人類也許是已經滅亡了。
我們生來是軟弱的,所以我們需要力量;我們生來是一無所有的,所以需要幫助;我們生來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斷的能力。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在長大的時候所需要的東西,全都要由教育賜予我們。
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的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師的不同的教育互相衝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將永遠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他就會自己達到他的目標,而且生活得很有意義。這樣的學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普盧塔克的著作《論幼稚教育》第4章中也有這種三重教育的思想。。
在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地加以控制的;不過,我們的控制還只是假定的,因為,誰能夠對一個孩子周圍所有的人的言語和行為通通都管得到呢?
一旦把教育看成是一種藝術,則它差不多就不能取得什麼成就,因為,它要成功,就必須把三種教育配合一致,然而這一點是不由任何人決定的。 我們殫思竭慮所能做到的,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近目標罷了;不過,要達到這一點,還需要有一些運氣咧。
是什麼目標呢?它不是別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標,這是剛才論證過的。既然三種教育必須圓滿地配合,那麼,我們就要使其他兩種教育配合我們無法控制的那種教育。 也許,自然這個詞的意義是太含糊了,在這裏,應當儘量把它明確起來。
有人說,自然不過就是習慣罷了福爾梅先生斷言這句話不是這樣說的。不過我覺得,在我本來想回答的一行詩中,明明是說:
請相信我,自然無非就是習慣而已。
福爾梅先生不願意使他的同類感到驕傲,所以很謙遜地把他的想法說成是大家的理解。。 這是什麼意思呢? 不是有一些強制養成的習慣永遠也不能消滅天性的嗎?舉例來說,有一些被我們阻礙著不讓垂直生長的植物,它們就具有這樣的習性。自由生長的植物,雖然保持著人們強制它傾斜生長的方向,但是它們的液汁並不因此就改變原來的方向,而且,如果這種植物繼續發育的話,它又會直立地生長的。人的習性也是如此。只要人還處在同樣的境地,他就能保持由習慣產生的習性,雖然這些習性對我們來說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情況一有改變,習慣就消失了,天性又回復過來。教育確實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不是有一些人忘掉了他們所受的教育,另外一些人則保持了他們所受的教育嗎?這種差別從什麼地方產生的呢?如果是必須把自然這個名詞只限用於適合天性的習慣,那麼,我們就可以省得說這一番多餘的話了。
我們生來是有感覺的,而且我們一出生就通過各種方式受到我們周圍的事物的影響。可以說,當我們一意識到我們的感覺,我們便希望去追求或者逃避產生這些感覺的事物,我們首先要看這些事物使我們感到愉快還是不愉快,其次要看它們對我們是不是方便適宜,最後則看它們是不是符合理性賦予我們的幸福和美滿的觀念。 隨著我們的感覺愈來愈敏銳,眼界愈來愈開闊,這些傾向就愈來愈明顯;但是,由於受到了我們的習慣的遏制,所以它們也就或多或少地因為我們的見解不同而有所變化。在產生這種變化以前,它們就是我所說的我們內在的自然。
因此,必須把一切都歸因於這些原始的傾向;如果我們所受的三種教育只不過是有所不同的話,這是可以的;但是,當三種教育彼此衝突的時候,當我們培養一個人,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了別人的時候,又怎樣辦呢?這樣,要配合一致,就不可能了。 由於不得不同自然或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所以必須在教育成一個人還是教育成一個公民之間加以選擇,因為我們不能同時教育成這兩種人。
凡是一個小小的社會,當它的範圍很窄,而內部又好好團結的時候,便同大的社會相疏遠。凡是愛國者對外國人都是冷酷的:在他們心目中,外國人只不過是人,同他們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同樣,共和國之間的戰爭也是比君主國之間的戰爭更加殘酷的。 但是,儘管君王之間的戰爭比較緩和,然而可怕的卻是他們的和平:與其做他們的臣民,倒不如做他們的敵人。。這種缺陷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是很微小的。 重要的是,要對那些同他們一塊兒生活的人都很好。 在國外,斯巴達人是野心勃勃的,是很貪婪的,是不講仁義的;然而在他們國內,卻處處洋溢著公正無私、和睦無間的精神。不要相信那些世界主義者了,因為在他們的著作中,他們到遙遠的地方去探求他們不屑在他們周圍履行的義務。這樣的哲學家之所以愛韃靼人,為的是免得去愛他們的鄰居。
自然人完全是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數的單位,是絕對的統一體,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關係。公民只不過是一個分數的單位,是依賴於分母的,它的價值在於他同總體,即同社會的關係。好的社會制度是這樣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夠最好地使人改變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夠剝奪他的絕對的存在,而給他以相對的存在,並且把“我”轉移到共同體中去,以便使各個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個獨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體的一部分。 羅馬的一個公民,既不是凱尤斯,也不是魯修斯,他就是一個羅馬人,他愛他那所獨有的國家。 由於變成了他的主人的財產,雷居魯斯雷居魯斯(?—西元前250),古羅馬將軍,以守信著稱。在第一次羅馬和迦太基戰爭中,雷居魯斯被迦太基人俘虜;後來,迦太基人派他回羅馬去商議同羅馬交換戰俘,但雷居魯斯回國後,極力說服元老院拒絕迦太基人的要求。 事畢,元老院勸他留在羅馬,但雷居魯斯仍舊實踐自己對迦太基人的諾言,回去被迦太基人處死。便自稱為迦太基人。 作為外國人,他拒絕接受羅馬元老院的席位;這要一個迦太基人給他下命令,他才能接受。 他對別人想挽救他的生命,感到憤慨。他勝利了,於是就昂然回去,受酷刑而死。這在我看來,對我們現在所瞭解的人來說,是沒有什麼重大的意義的。
斯巴達人佩達勒特,提出他自己要參加三百人會議,他遭到拒絕;然而,鑒於斯巴達有三百個勝過他的人,他也就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冖。我認為,這種表現是真誠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是真誠的:這樣的人就是公民。
有一個斯巴達婦女的五個兒子都在軍隊裏,她等待著戰事的消息。一個奴隸來了,她戰慄地問他。“你的五個兒子都戰死了。”“賤奴,誰問你這個?”“我們已經勝利了!”於是,這位母親便跑到廟中去感謝神靈冖冖。這樣的人就是公民。
凡是想在社會秩序中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是不知道他有什麼需要的。 如果經常是處在自相矛盾的境地,經常在他的傾向和應盡的本分之間徘徊猶豫,則他既不能成為一個人,也不能成為一個公民,他對自己和別人都將一無好處。我們今天的人,今天的法國人、英國人和中產階級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他將成為一無可取的人。
要有所成就,要成為獨立自恃、始終如一的人,就必須言行一致,就必須堅持他應該採取的主張,毅然決然地堅持這個主張,並且一貫地實行這個主張。我等待著人們給我展現這樣的奇跡,以便知道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公民,或者,他要同時成為這兩種人,又是怎樣做的。
冖普盧塔克:《拉西第蒙人嘉言錄》第60節。
冖冖《拉西第蒙人嘉言錄》第5節。從這兩個必然是互相對立的目的中,產生了兩種矛盾的教育制度:一種是公眾的和共同的,另一種是特殊的和家庭的。
如果你想知道公眾的教育是怎麼一回事,就請你讀一下柏拉圖的《理想國》,這本著作,並不像那些僅憑書名判斷的人所想像的是一本講政治的書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論文,像這樣的教育論文,還從來沒有人寫過咧。
當人們談到空想的國家的時候,他們就提出柏拉圖的制度;然而,要是萊喀古士萊喀古士,傳說是西元前九世紀斯巴達的立法者。只把他那套制度寫在紙上而不付諸實施的話,我可能還以為它更空想得多。柏拉圖只不過是要人純潔他的心靈,而萊喀古士卻改變了人的天性。
公共的機關已不再存在了,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下去,因為在沒有國家的地方,是不會有公民的。 “國家”和“公民”這兩個詞應該從現代的語言中取消。 其理由我是很清楚的,但是我不願意談它,因為它同我闡述的問題沒有什麼關係。
那些可笑的機構,人們稱之為學院在有幾個學校裏,尤其是在巴黎大學,有幾位教師我是很喜歡的,我很尊敬他們;我相信,如果他們不是被迫地照成規做事的話,他們是能夠很好地教育青年的。我鼓勵其中的一位發表他所擬的改革計畫。當人們看到並不是沒有救藥的時候,也許終於會想法糾正這種不良的狀況的。,然而我是不把它們當成一種公共的教育制度來加以研究的。我也不把世人的教育看作這種制度,因為這種教育想追求兩個相反的目的,結果卻兩個目的都達不到。它只能訓練出一些陰險的人來,這些人成天裝著事事為別人,卻處處為的是他們自己。 不過,這種表現既然是大家都有,所以也就騙不了任何人。這不過是枉費心機罷了。
我們本身不斷感受到的矛盾,就是從這些矛盾中產生的。 由於被自然和人引到了相反的道路,由於在這些不同的推動力之間不得不形成分歧,所以,我們就從中採取一個混合的辦法,然而這個辦法使我們既不能達到這個目標,也不能達到那個目標。 我們在整個的一生中就是這樣地鬥爭和猶豫,以致還不能達到我們的意願,還不能對我們和別人有所貢獻,就結束了我們的生命。
現在要談一談家庭教育或自然的教育了。如果一個人唯一無二地只是為了他自己而受教育,那麼,他對別人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一個人所抱的兩重目的能夠結合為一個單獨的目的,那麼,由於消除了人的矛盾,他就消除了他的幸福生活中的一大障礙。要判斷這個人,就必須看他成人以後是怎樣的;必須在瞭解了他的傾向、觀察了他的發展、注意了他所走的道路之後,才能作出判斷;一句話,必須瞭解自然的人。我相信,人們在看完這本書以後,在這個問題上就可能有幾分收穫。
要培養這樣一個難得的人,我們必須要做些什麼工作呢? 要做的工作很多,這是毫無疑問的;萬萬不要無所事事,一事無成。當我們只遇到逆風行舟的時候,我們調整航向迂回行駛就可以了;但是,當海面上波濤洶湧,而我們又想停在原地的時候,那就要拋錨。當心啊,年輕的舵手,別讓你的纜繩松了,別讓你的船錨動搖,不要在你還沒有發覺以前,船就漂走了。
在社會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標記的,每個人就應該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如果一個人是按照他命定的地位而培養的,則對其他的地位就不再適宜了。只有在命運同父母的職業一致的時候,教育才是有用的,而在其他的情況下,未嘗不是由於教育給了學生的偏見,反而對他有害處。 在埃及,兒子是不能不依從他父親的身份的,所以教育至少還有一個確實可以達到的目標;但是在我們這裏,只有階級始終是那個樣子,而人則不斷改變他的地位,誰也不知道,在培養他的兒子去取得他的地位的時候,他是不是在危害他哩。
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們共同的天職,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誰,只要在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於欠缺同他相稱的品格。別人要我的學生做軍人,做教士,或者做律師,我沒有什麼意見。在從事他父母的職業以前,大自然就已經叫他認識人生了。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一生講求品德的人,不需要知道瑣事;他諸事明達,他考慮的不是如何同自己的妻兒生活,而是如何有意義地生活。”見塞涅卡応:《道德書簡》94。。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急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使他改變地位,他始終將處在他的地位上。 “命運啊,我對你早有防備,我已經把你俘虜,並且把所有一切你能夠來到我身邊的道路通通堵塞。”西塞羅欧:《土斯庫蘭辯論集》第5篇,第9章。
応塞涅卡:古羅馬斯多噶派哲學家,羅馬皇帝尼祿的教師。
欧西塞羅(西元前106—前43),古羅馬的演說家和政治家。
我們要真正研究的是人的地位。在我們中間,誰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憂患,我認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我們一開始生活,我們就開始教育我們自己了;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我們的第一個教師便是我們的保姆。 “教育”這個詞,古人用時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養育”,不過,這個意思現在我們已經不再用它了。 瓦羅瓦羅(西元前116—前27),羅馬學者,他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農村經濟》三卷。說:“助產婦接生,乳母哺育,塾師啟蒙,教師教導。”見《諾尼烏斯•馬塞勒斯文集》。因此,教育、教訓和教導,是三樣事情,它們的目的也像保姆、塾師和教師的一樣,是各不相同的。然而,這些區別沒有被人們弄清楚;為了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兒童是不應該只跟從一個嚮導的。
所以,我們必須一般地觀察問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看做抽象的人,看做無時不受人生的偶然事件影響的人。如果一個人生來就固定在一個地方的土地上,如果一年四季都沒有什麼變化,如果每一個人都聽天由命,以致永遠也不能有所改變,則現行的辦法在某些方面還是很好的;一個兒童受了為取得其地位的教育,由於永遠不能脫離這種地位,所以也就不至遇到他種地位的種種麻煩。但是,鑒於人生的變化無常,鑒於這個世紀使我們整個一代人為之茫然失措的動盪不安的精神,我們想一想,還有什麼方法比把兒童當作永遠不出房門、時時刻刻都有人左右侍候的人來培養更荒謬的呢? 只要這個可憐的人在地上行動一步,只要他走一步下坡路,他就遭到毀滅了。這並不是說要教他去受這種痛苦,而是要使他知道這種痛苦。
第一卷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他要強使一種土地滋生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強使一種樹木結出另一種樹木的果實;他將氣候、風雨、季節搞得混亂不清;他殘害他的狗、他的馬和他的奴僕;他擾亂一切,毀傷一切東西的本來面目;他喜愛醜陋和奇形怪狀的東西;他不願意事物天然的那個樣子,甚至對人也是如此,必須把人像練馬場的馬那樣加以訓練;必須把人像花園中的樹木那樣,照他喜愛的樣子弄得歪歪扭扭。
不這樣做,事情可能更糟糕一些;我們人類不願意受不完善的教養。在今後的情況下,一個生來就沒有...
作者序
這本書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沒有什麼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連貫的,它開始是為了使一位善於思考的賢良的母親*看了高興而寫的。最初,我的計畫只是寫一篇短文,但是我所論述的問題卻不由我不一直寫下去,所以在不知不覺中這篇論文就變成了一本書,當然,就內容來說,這本書的分量是太大了,然而就它論述的事情來說,還是太小了。要不要把這本書刊行發表,我是考慮了很久的;而且在寫作的時候,我常常覺得,雖然是寫過幾本小冊子,但畢竟還是說不上懂得著書。我原來想把這本書寫得好一點,但幾次努力也未見成效,不過,經過這一番努力之後,我認為,為了使大家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我應當照現在這個樣子把它發表出來;而且,即使說我的見解不好,但如果能抛磚引玉,使其他的人產生良好的看法,我的時間也就沒有完全白費。一個深居簡出的人,把他的文章公之於世,既沒有人替它吹噓,也沒有人替它辯護,甚至不知道別人對他的文章想些什麼,或者說些什麼,那麼,即使說他的見解錯了的話,他也不用擔心別人不假思考就會接受他的錯誤的。
我不想多說良好的教育是多麼重要,我也並不力圖證明我們常用的教育方法不好,因為這種工作已經有許多人先我而做了,我絕不喜歡拿那些人人皆知的事情填塞我這本書。我只想說明:很早以來就有人在大聲反對這種舊有的教育方法了,可是從來沒有人準備提出一套更好的來。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和科學,傾向于破壞的成分多,傾向于建設的成分少。人們可以用師長的口吻提出非難;至於說到建議,那就需要採用另外一種口氣了,然而這種口氣,高傲的哲學家是不太喜歡的。儘管有許多的人著書立說,其目的,據說,完全是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類的事業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業,卻被人忽視了。我闡述的這個問題,在洛克洛克(1632—1704),英國哲學家。盧梭在這裏所指的是洛克於1693年發表的《教育漫話》。在兒童和青年的教育問題上,盧梭在《愛彌兒》中幾次表明他是不贊同洛克的觀點和方法的;特別是在第5卷的開頭,盧梭更是直截了當地說:“至於我,我可沒有培養什麼紳士的榮幸,所以,我在這方面絕不學洛克的樣子。”的著作問世之後,一直沒有人談論過,我非常擔心,在我這本書發表以後,它仍然是那個樣子。
我們對兒童是一點也不理解的:對他們的觀念錯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於研究成年人應該知道些什麼,可是卻不考慮孩子們按其能力可以學到些什麼,他們總是把小孩子當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還沒有成人哩。我所鑽研的就是這種問題,其目的在於:即使說我提出的方法是很荒謬的,人們還可以從我的見解中得到好處。至於說應該怎樣做,也許我的看法是很不對頭,然而我相信,我已經清清楚楚地看出人們應該著手解決的問題了。因此,就從你們的學生開始好好地研究一番吧;因為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你對他們是完全不瞭解的:如果你抱著這種看法來讀這本書,那麼,我不相信它對你沒有用處。
至於人們稱之為做法的那一部分,它在這裏不是別的東西,只是自然的進行而已,正是在這裏最容易使讀者走入歧途;毫無疑問,也就是在這裏,人們將來會攻擊我,而且,也許就是人們批評得不錯的地方。人們將來會認為,他們所閱讀的,不是一種教育論文,而是一個空想家對教育的幻想。 有什麼辦法呢?我要敍述的,不是別人的思想,而是我自己的思想。我和別人的看法毫不相同;很久以來,人們就指摘我這一點。 難道要我採取別人的看法,受別人的思想影響嗎? 不行。只能要求我不要固執己見,不要以為唯有我這個人比其他的人都明智;可以要求於我的,不是改變我的意見,而是敢於懷疑我的意見:我能夠做的就是這些,而我已經是做了。 如果有時候我採用了斷然的語氣,那絕不是為了要強使讀者接受我的見解,而是要向讀者闡述我是怎樣想的。我為什麼要用懷疑的方式提出在我看來一點也不懷疑的事情呢?我要確切地說出我心中是怎樣想的。
在毫無顧慮地陳述我的意見的時候,我當然瞭解到絕不能以我的意見作為權威,所以我總連帶地說明了我的理由,好讓別人去加以衡量,並且評判我這個人:儘管我不願意固執地維護我的見解,然而我並不認為就不應當把它們發表出來;因為在這些原則上,儘管我的意見同別人的意見相反,然而它們絕不是一些無可無不可的原則。它們是我們必須瞭解其真偽的原則,是給人類為福還是為禍的原則。
“提出可行的辦法”,人們一再地對我這樣說。同樣,人們也對我說,要實行大家所實行的辦法;或者,最低限度要使好的辦法同現有的壞辦法結合起來。在有些事情上,這樣一種想法比我的想法還荒唐得多,因為這樣一結合,好的就變壞了,而壞的也不能好起來。 我寧可完全按照舊有的辦法,而不願意把好辦法只採用一半,因為這樣,在人的身上矛盾就可能要少一些:他不能一下子達到兩個相反的目標。做父母的人啊,可行的辦法,就是你們喜歡採用的辦法。我應不應該表明你們的這種意願呢?
對於任何計畫,都有兩種事情要考慮:第一,計畫要絕對的好;第二,實行起來要容易。
關於第一點,為了要使計畫本身能夠為人們所接受和實行,只要它具有的好處符合事物的性質就行了;在這裏,舉個例來說,我們所提出的教育方法,只要它適合於人,並且很適應於人的心就行了。
至於第二點,那就要看一些情況中的一定的關係如何而定了;這些關係,對事物來說是偶然的,因此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以千變萬化的。某種教育在瑞士可以實行,而在法國卻不能實行;這種教育適用於有產階級,那種教育則適用于貴族。至於實行起來容易還是不容易,那要以許多的情況為轉移,這一點,只有看那個方法是個別地用之於這個或那個國家,用之於這種或那種情況,才能斷定它的結果。 不過,所有這些個別的應用問題,對我論述的題目來說,並不重要,所以沒有列入我的計畫的範圍。 別人如果願意的話,他們可以去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每一個人可以研究他心中想研究的國家或者想研究的情況。對我來說,只要做到下面一點就算是滿足了,那就是,不管人們出生在什麼地方,都能採用我提出的方法,而且,只要能把他們培養成我所想像的人,那就算是對他們自己和別人都做了有益的事情。如果我不能履行這個諾言,那無疑是我的錯誤,但是,如果我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人們再對我提出更多的要求的話,那就是他們的錯誤了;因為我所許諾的只是這一點。
這本書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沒有什麼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連貫的,它開始是為了使一位善於思考的賢良的母親*看了高興而寫的。最初,我的計畫只是寫一篇短文,但是我所論述的問題卻不由我不一直寫下去,所以在不知不覺中這篇論文就變成了一本書,當然,就內容來說,這本書的分量是太大了,然而就它論述的事情來說,還是太小了。要不要把這本書刊行發表,我是考慮了很久的;而且在寫作的時候,我常常覺得,雖然是寫過幾本小冊子,但畢竟還是說不上懂得著書。我原來想把這本書寫得好一點,但幾次努力也未見成效,不過,經過這一番努力之後,我...
目錄
序
原序
導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錄
愛彌兒和蘇菲或孤獨的人
盧梭生平和著作年表
譯名對照表
序
原序
導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錄
愛彌兒和蘇菲或孤獨的人
盧梭生平和著作年表
譯名對照表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