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可以回味,鳥事並不如煙
課本沒撰寫、歷史未記載的荒謬年代!
這麼多的小毛驢、小白兔、長壽麥、麵粉,該怎麼辦呢?
美國熱情援助,台灣非收不可,
比健素糖更噁心、比南極蝦更瞎的政策紛紛出籠!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風雨飄搖,美國向世界伸出援手,
為了處理龐大的美援經費和物資,中美共同成立「農復會」,
但是詳細翻閱史料,作者發現,當時的鳥事彼彼皆是!
例如──
◎政府花了三千萬元造船,想要去南極捕捉據說營養價值極高的南極蝦,但是到了南非才發現只造了一艘普通的遠洋漁船,根本沒有足夠的設備可以進入南極捕蝦。歷經千辛萬苦捕蝦回來之後,大家才發現南極蝦原來極小,沒有蝦肉可以食用,但政府仍宣稱南極蝦「有充分的紫外線與維他命A」……
◎在農民教育方面,當年曾以漫畫勸導農民不要收聘金,內容是一位女性因父母堅持收聘金而未能順利嫁給心上人,因此跳崖自殺。或是勸導男人不要打老婆,內容則是男主角打老婆之後,害老婆住院,結果自己不但要花錢付醫藥費,老婆住院期間還得自己帶小孩……
◎當時農復會也曾為了政策宣導而投資拍攝電影,其情節非常曲折離奇。例如《農家好》的男主角不僅在片中教導農民施肥,最後更為了將豐富的農業知識傳播給其他更廣大的農民,決定離開女主角。莫非在男主角心中,女人和家庭還比不上肥料推廣重要?
在那個沒有電視名嘴和網路的年代,許多事情後來漸漸埋入歷史。本書作者為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在多年閱讀大量的歷史資料之後,發現不只往事可以回味,而且鳥事並不如煙,總會留下證據啊!
【本書源起】
2010年因財團法人豐年社總編余淑蓮的邀約,讓作者劉志偉有機會擔任行政院農委會之台灣農業發展一百年專書編撰計畫的主持人,同時挖掘大批已塵封多年的戰後農業歷史檔案。在計畫執行期間,無意間讓他發掘出許多與美援相關的往事、趣事、鳥事與爛事。
這些事或許不夠莊重,難登大雅之堂與正史之列,更不可能成為學術論文的題材。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反而更加凸顯台灣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與美國之間的緊密性:因為美國人,台灣才引進香氣十足、果肉豐厚的愛文芒果,每當有阿兜仔來台旅遊時,我們才能帶他們去永康街吃冰好好炫耀一番;因為美國人,台灣才會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出現專業的烘焙人才訓練機構,吳寶春的夢想才得以實現;也因為美國人,早期金門居民透過驢子載人運貨的生活方式才得以延續好一陣子。
好玩有趣的故事一直在那,作者一直想將這些趣事公諸於世,在經過一年多的資料整理、撰寫、修潤及照片選取,終於編撰成書。
作者簡介:
劉志偉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現為世新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專長為糧食議題,戰後農業發展史,農業政治經濟學與飲食社會學。編著有《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超有梗》(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飲食革命:麵食文化與烘焙產業》(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與多篇學術期刊和研討會論文。
長期閱讀大量台灣農業發展的文獻資料,發現很多美援時期的有趣小故事,但這些故事多數都無法寫進嚴肅的學術論文中,因此才想要輯成本書。
章節試閱
4.吃麵讓你頭好壯壯
美國〈480公法〉允許外國政府透過美援管道以當地貨幣購買美國剩餘農產品。為了在台灣推廣麵食,當時報紙寫道:「吃麵粉的歐洲人其體型和體力更是顯然強於以吃米為主的亞洲人,這事實是昭彰甚明的。」
早期很多阿兜仔到台灣時,也發現台灣人以米飯為主食的特點。有位修女Mary Paul於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時風塵僕僕跑來宣揚主耶穌的愛,她事後就在回憶錄裡面碎碎唸,從基隆港登岸後,第一餐吃的就是米飯,之後在台灣幾乎每天三餐都吃米飯,唯一的差別僅在於是吃稀飯或吃乾飯。對她來說,米飯幾乎沒什麼味道,實在不怎麼好吃。她只好寫信回德州,拜託家人定期寄Hershey巧克力到台灣讓她解饞。
有些事情是習慣成自然,久了就會產生心理依賴感,老一輩台灣人在吃的問題上正出現這種狀況。他們總認為,正餐就應該吃到米飯,若沒吃到米飯,就不會有飽足感。所以老阿公老阿媽常會跟年輕人講:「不吃飯怎麼會飽?」就是這個道理。
某些不明就裡的人或許會覺得奇怪,為何吃飯就一定要吃到米飯才行?水餃多吃幾粒,牛肉麵改大碗,漢堡套餐點兩份,哪有吃不飽的道理?沒錯,麵食也吃得飽。不過,傳統台灣人幾乎很少吃麵食,麵食從未是正餐的選項。
麵食是用麵粉做的,麵粉則是小麥磨出來的。但小麥是溫帶作物,並不適合生長在位居熱帶與亞熱帶的台灣。既然台灣不產小麥,傳統台灣的飲食文化就鮮少看到麵食的蹤跡。雖然台灣有麵線、薏麵和紅龜,但這些麵食對傳統台灣人來說,就只是介於正餐間的「點心」或宵夜而已,不能當作可以填飽肚子的正餐,台灣人也因此很少吃麵食。根據統計,一九五○年每位台灣人平均吃掉的食米和地瓜加起來就有二百零二公斤,但人均小麥消費量只有七點九公斤,換算成陽春麵,等於每個月才吃掉三碗半。可見麵食在傳統台灣飲食體系中的份量,真的是微乎其微!不過,台灣人這種不太吃麵食的情況,卻因美國老大哥的努力而改變。
美國的農業技術非常發達,配合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生產力特高,所以從二次大戰前就出現糧食生產過剩的情況。再加上美國政府為了保護農民、提高農民收入,因此不得不實施保證收購措施。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當然越種越多,糧食生產過剩問題是每況愈下。
為了抒解美國境內的糧食過剩問題,從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佬就想盡辦法到世界各地推銷美國剩餘農產品,希望其他國家人民幫忙多吃點美國小麥、美國麵粉和脫脂奶粉。美國農產品在美國政府的補貼下,真的是物美價廉,美國政府也自信滿滿。不過,買美國農產品要用「美元」,其他國家寧願將手上珍貴的美元拿去購買工業機械設備,不太願意購買農產品。美國國會因此在一九五四年通過了俗稱〈480公法〉(Public Law 480)的〈農業貿易發展與協助法案〉(Agriculture Trade Development and Assistance Act),允許外國政府透過美援管道以當地貨幣購買美國剩餘農產品。
〈480公法〉一推出,大家可樂翻了。只要美國政府同意,缺糧國家就能用自己的貨幣買美國小麥。錢如果不夠,叫中央銀行多印一點就好了。不過,錢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並不代表大家就願意乖乖把美國農產品吃下肚。當時美國農業部曾派遣考察團到遠東地區考察,他們發現大部分的亞洲人堅持每日三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會有飽足感。因此,唯有改變獨尊米食的飲食習慣,美國小麥才有出路。美國農業部因此決定和民間農業利益團體合作,共同擬定行銷計畫,發起麵食推廣運動,拓展海外農產品市場。
美國發起麵食推廣運動的第一站是在日本。大批的美援小麥進入日本後,做成香噴噴美味的麵包,供作日本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大部分日本的鄉下小孩沒吃過麵包就算了,許多人甚至連麵包都沒看過。但他們進入學校後,每天中午開始喝著美援奶粉沖泡的脫脂牛奶,感受麵包的美味。這種習慣養成的過程,不僅讓他們愛上麵包,同時也讓他們發現,原來三餐並非一定要吃到米飯才行。此外,日本厚生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署)設置了八輛的廚房餐車,每輛餐車配有專業廚師與營養學家。餐車巡迴全國各地村莊鄉落舉行宣傳講習,由廚師當場教導民眾如何製作簡單的麵食,營養學家則同時宣導麵食的營養與經濟效益。從一九五六年十月開始,短短兩個月間即舉行了七百二十六場宣傳展示會,共吸引七萬五千五百名民眾駐足觀賞。
日本的麵食推廣運動發起後,美國佬便將目光轉移到台灣。其實早在一九五○年代,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仲容就已提出推廣麵食的構想。尹仲容當時發現,國際小麥價格只有稻米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多進口小麥,鼓勵大家多吃麵食,節省下來的稻米就能出口多賺取些外匯。不過,尹仲容的構想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重視,只有聯華麵粉的苗育秀支持而已。直到一九六○年代初期,美國決定擴大台灣的小麥市場,包括美援會、農復會以及麵粉工業同業公會才共同出資於一九六二年十一月成立「台灣區麵麥食品推廣委員會」。
麵食推廣運動,首先當然是要讓民眾認識麵食的種類與豐富性。雖然一九四九年大批遷台的外省人已將饅頭、水餃、包子、蔥油餅帶到台灣,並在台北的中華路一帶發展出獨特的「川味牛肉麵」,但這類麵食主要存在於外省族群內,多數台灣民眾並不熟悉。麵食推廣委員會因此先後在台北與台中舉辦麵食示範表演會,當場製作水餃、刀削麵、小籠包、蔥油餅等。現場民眾是看得過癮,也吃得開心。
舉辦示範表演會雖能吸引人潮,但這群觀眾也只是在旁邊駐足觀賞而已,無法親自學習到麵食的作法。在那麵食加工業還不太發達的年代,大家連外食的機會都不多了;就算有機會出去吃飯,也很難找到有賣水餃、小籠包和蔥油餅的北方館。所以麵食推廣委員會必須讓負責掌廚的媽媽們,學會製作麵食的方法。她們學會後,就能料理麵食給家人吃了。
麵食推廣委員會於成立之初便設立了「麵麥食品巡迴講習小組」,同時招募一批專業的麵食講師,講授中式麵食的製作方法和技巧。當時任何機關團體只要向麵食推廣委員會提出申請,推廣會就會派出講師前去舉辦講習,教導大家如何做饅頭、花捲、包子、餛飩、水餃和油餅。更重要的是,講習過程所需要的食材和工具,都由推廣會準備,參加的人完全不用花一毛錢!這種好康的活動,立即受到廣大迴響。從一九六三年一月中旬至七月底短短六個多月期間,就有一百七十六個機關團體、共六千三百五十一人參加過講習。
除了傳統中式麵食以外,西點麵包也是不可或缺的重點項目。一九六七年在「美國小麥協會」的贊助下,麵食推廣委員會成立了「烘焙人員技術訓練班」,專門訓練製作麵包、蛋糕等西式烘焙食品的專業師傅。此外,美國並透過聯合國組織提供大批的麵粉、食用油與脫脂奶粉給台灣省政府舉辦學童營養午餐。當時參與營養午餐計畫的小朋友,每天中午都能吃到熱騰騰的饅頭或剛出爐的麵包。
當美國人提供經費與資源,協助訓練講師、開辦營養午餐計畫後,他們還必須透過廣告行銷的手法,改變我們對於麵食的思想觀念。電視上的健康食品廣告,總能把商品說得超宇宙時空無敵神奇,購物專家同時會拿出某個位於歐洲、日本或美國的研究機構的認證,當然,這些研究機構我們以前根本沒聽過,一直到老死可能也不會聽過。最後,廣告一定要搭配消費者的親身說法,證明使用前和使用後的差異。對美國佬而言,推銷麵食就跟推銷戰鬥機、威而剛和美白霜沒兩樣,本質上都是推銷。而美國佬為了要讓其他國家百姓相信多吃麵食的好處,還真費了不少心思。
幾乎所有國家於麵食推廣運動之初,都會高舉「改善營養、增進國民健康」的大旗。美國政府派出許多營養學家到世界各地,協助各國政府評估其國民營養水準,並訂定飲食改善計畫。當然,這些營養評估報告的結論幾乎都一模一樣,就是原先的飲食習慣有問題,必須好好改善才行,而改善的方法就是多吃那些美國有外銷的農產品。例如,他們就覺得日本人吃得太「清淡」,魚吃得太多,豬肉牛肉吃得太少,所以日本應該多進口美國的玉米,大力發展畜牧業。同樣的,當美國佬想推銷小麥時,就會想辦法讓營養學家做出一堆研究,證明米食有害身心健康。當時日本的營養學家們就深信,以米食為基礎的飲食習慣不但未能提供完善的營養,甚至會導致腦部的傷害。而台灣的專欄作家何凡也撰文表示,米飯吃太多會讓人早衰早死。當時李國鼎還從日本帶回由杉靖三郎撰寫的《米與麥之生理》,書中部分內容更被美援會翻譯並廣為宣傳──
偏愛吃白米的人,易發生以下的病症:
1. 維生素B1、B2不足,腦神經作用不會靈活,而變成愚笨。
2. 易患腳氣病。
3. 白米澱粉多,食用過量,形成胃部腫脹現象。日本人與美國人相比,胃壁非常薄,容易患萎縮性胃炎。
4. 日本人癌症患者,其中胃癌佔80%,其他食麥地區胃癌只佔5%。
5. 米的澱粉,因黏性太強,非要有鹽類調味。然食鹽過多,終將引起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過敏症等。
照這樣看來,吃米飯真的跟抽菸一樣,只有百害而無一利。現在許多年輕美眉總覺得米飯只有澱粉,毫無營養,吃了只會變胖,這種奇怪的觀念就是一九六○年代發展出來的。
把米食徹底抹黑後,緊接著就是要宣揚麵食的好處了。相關報導都會告知民眾,小麥的維他命B1含量比稻米還多,多吃麵食才不會得腳氣病。不過,只在營養成分上打轉是不夠的。就如同購物台的減肥產品,吃了不僅能瘦身,還能改善體質。所以推廣麵食,除了要宣揚小麥的營養價值,還得創造出神奇的功效才行。當時報紙的婦幼專欄就告訴孕婦,早晨起床如果出現害喜的現象,「一杯熱茶、幾片烤麵包」馬上能減少噁心的感覺;做父母的最怕小嬰兒外出時哭鬧,婦幼專家就說了,當小嬰兒哭鬧時,塞片烤麵包就能讓他乖乖安靜下來。
麵食除了具備驚豔的「療效」以外,長期食用還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西方人常說,「吃什麼像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這種觀點在當時就持續被複製、誇大並廣泛宣導。例如,報紙寫道:「只要從常識上觀察,吃麵的北方人其體型和體力就都強於吃米的南方人,而吃麵粉的歐洲人其體型和體力更是顯然強於以吃米為主的亞洲人,這事實是昭彰甚明的。」嘿嘿,很多人到現在確實還抱有這樣的觀念,總覺得多吃麵食,身體才能長得高又壯。
既然多吃麵食就能吃出西方人的強健體格,西方人的外貌勢必也能透過飲食達成。《豐年》半月刊上的漫畫就告知女性朋友,多吃麵食可讓妳「面色紅膏膏」「皮膚白波波」。這種說法乍聽下確實有點太over了,如果這種說法可以成立,理論上美國黑人的皮膚就應該跟Michael Jackson一樣白才對。
儘管台灣人已經很強了,但將「吃什麼像什麼」觀念發揮到最高境界的卻是日本人。日本麥當勞的創辦人藤田田(Fujita Den)於一九七一年即曾發表以下名言:「日本人之所以四肢短小、面黃肌瘦,就在於兩千年來只吃魚和米飯。如果我們持續不斷吃麥當勞漢堡和薯條,一千年後我們就會長得更高、皮膚變得更白,頭頂還會冒出金色的頭髮。」
麵食推廣運動自一九六○年代一路走來,一九六八年時全台只有14.63%的家庭將麵食當成主食,但至一九九二年時已提昇到57.80%,數據已充分證明麵食推廣運動的成效。
(本章未完)
6.打開農教電影史
農復會投資拍攝的《農家好》基本上為日後其他的農教片立下基調,「愛情」與「政策」為兩大元素。女主角一定要出身於農家,愛情要曲折離奇,例如男主角居然會為了肥料推廣指導工作而放棄女朋友,似乎女人比不上肥料……
曾有人說,汽車和電影是人類在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現代社會很少有人不愛看電影的。汽車不一定每個人都買得起,但電影就不一樣了。看電影的花費不高,花個兩三百塊錢就可以躲在電影院內體驗各種最先進的聲光效果。談到電影,我們總習慣依照劇情,將它區分為愛情文藝片、喜劇片、恐怖驚悚片、科幻片和動作片幾種類型。但各類電影中,有種類型過去曾大行其道,四十年來卻已不復見,而這就是早已讓多數人遺忘的「農業教育片」。
說起農教片,顧名思義,就是以農業生產和農家生活為背景所拍攝的電影。當然,這類電影同時帶有強烈的「教育」意義,內容必定要擁護政府,配合政策,宣揚正面價值,同時最好能發揮淨化人心的功效。許多人聽到政策宣傳,顯然會認為裡面必定充滿八股教條,內容絕對枯燥乏味,影片品質一定爆爛。大家會有如此負面的反應,不難理解。因為我們切身的生活經驗就顯示,通常看完政令宣導式的電影、電視、書刊和報導後,就會燃起直接灌巴拉松的慾望。
但政策宣傳是一回事,電影品質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三十多年前湯姆.克魯斯的成名作《捍衛戰士》(Top Gun),就讓人見識到美國海軍飛官的英挺帥氣,平日受訓、出勤都開戰機,閒暇時騎著重型機車和戰鬥機一同尬車。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夠猛,還能把到漂亮的女教官。不過,大部分台灣人不知道的是,《捍衛戰士》背後的金主就是美國海軍。《捍衛戰士》在美國上映時,美國海軍同時在各大戲院門口擺攤,招攬年輕人入伍。許多年輕人看完電影後,體內正燃燒著小火球,熱血還滾滾沸騰著,一出電影院就直接走向美國海軍的攤位,當場簽了下去。所以,政策片也是有好東西,只是很少出現罷了。
回過頭繼續討論農業教育電影,好玩的是,早期台灣還真有一家電影公司就叫做「農業教育電影公司」。抗戰結束後,國民黨為了對全國民眾推動電化教育,特別由農民銀行撥款成立了農業教育電影公司。不過,農民教育電影公司才剛成立不久,大陸就淪陷了。剛買來的器材只好趕快送到台灣,最後落腳於台中。
休息整備一段時日後,一九五一年起農業教育電影公司開始出品各類政策電影。當年度出品的《永不分離》就是以八仙山林場為背景,描寫本省與外省同胞共同團結一致、增加生產,並揭發共匪潛伏份子的故事;而一九五二年的《春滿人間》內容則是說明,實施三七五減租後,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生活獲得改善。光看簡述就知道,這兩部片的劇情都很弱,完全是硬梆梆的政策宣導,毫無軟性素材。
其後,一九五三年時農復會曾委託農業教育電影公司拍攝一部教導農民如何養豬的影片《畜牧生產在台灣》。這部影片主要是向農民傳遞簡單的養豬知識,告訴農民養豬時要注意飼料的配方與營養,好讓小豬吃了能快快長大;平時要注意小豬的健康,不要吃到不乾淨的東西,以免染上蛔蟲。片中更有小豬拉屎,大便中含有蛔蟲的影像。妙的是,這部影片在半個世紀之後居然被一位對藝術充滿熱情的文化工作者買下,重新包裝為記錄當代台灣影像的紀錄片發行,而他也以小豬拉屎作為本片的賣點。
嚴格說來,這部影片只能說是一種教學影片,就跟太極拳教學短片或老和尚講經的電視節目沒兩樣,沒啥娛樂效果,也難以勾起觀眾的興趣。雖說農復會不是營利事業,拍的片子也都巡迴全台免費播放,但要讓觀眾願意入場耐著性子看下去,還真得包裝一下才行。既然要包裝,就得想想要灌入什麼樣的元素。但這問題其實不難,幾千年來不管是小說、戲劇、電影或流行歌曲,永遠不會褪流行的元素就是「愛情」。七十年前《亂世佳人》賣的就是白瑞德和郝思嘉的愛情故事,七十年後地球人跑去潘朵拉星球,還是會和納美人鬧出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要讓農教片吸引觀眾,當然也要注入愛情的活水。
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的產品似乎不是很優秀, 一九五四年在蔣中正的指示下,它與「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併改組為「中央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後來慣稱的「中影」。雖說台灣曾出現過農業教育電影公司,但也不是只有它能拍農業教育電影,更何況農業教育電影公司又如此短命。此外,台灣當時還是農業社會的時代,經濟生產以農業為主,大多數的百姓也是農民,要拍出一部跟農業農村農民毫無任何瓜葛的影片,還真是難事。
一九五五年農復會又再度投資拍攝電影《農家好》。相較於《畜牧生產在台灣》,《農家好》的規模與陣仗都大許多,而且它還是部灌注愛情活水的劇情片。本片講述人見人愛的農家少女阿秀的故事:阿秀與鄰居炳煌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但在某次農會的講習會上,他遇見了教導農民施肥的黃指導員,兩人從此便墜入情網。不過,阿秀的父親希望能用招贅的方式,找個女婿將來繼承他的田業。但黃指導員覺得,如果他答應入贅,未來下半一輩子將只會在那一小塊田地裡打轉。他應持續負責農業推廣工作,將豐富的農業知識傳播給其他更廣大的農民,不該為兒女私情而放棄遠大志向。黃指導員因此主動離開阿秀,同時設法促成炳煌的入贅。
《農家好》雖然本質上還是教育宣傳片,黃指導員在片中還是會不時地宣導適當施肥的重要性,肥料三元素氮、磷、鉀的比例該如何分配施用等。但加入愛情元素後,呆板的化學肥料也讓人覺得如同活躍的費洛蒙。而農復會為了本片的宣傳工作,還會適時向新聞界發個片場花絮,讓大眾知道片中女主角是以公開徵選方式,從兩三百位應試者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絕對不是在路邊隨隨便便找來的。《農家好》基本上也為日後其他的農教片立下基調,「愛情」與「政策」從此成為農教片的兩大元素。此外,女主角一定要出身於農家,愛情要越曲折離奇越好。離奇的程度最好如同《農家好》,居然有人會為了肥料推廣指導工作而放棄女朋友,讓觀眾覺得女人比不上肥料。
(本章未完)
4.吃麵讓你頭好壯壯
美國〈480公法〉允許外國政府透過美援管道以當地貨幣購買美國剩餘農產品。為了在台灣推廣麵食,當時報紙寫道:「吃麵粉的歐洲人其體型和體力更是顯然強於以吃米為主的亞洲人,這事實是昭彰甚明的。」
早期很多阿兜仔到台灣時,也發現台灣人以米飯為主食的特點。有位修女Mary Paul於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時風塵僕僕跑來宣揚主耶穌的愛,她事後就在回憶錄裡面碎碎唸,從基隆港登岸後,第一餐吃的就是米飯,之後在台灣幾乎每天三餐都吃米飯,唯一的差別僅在於是吃稀飯或吃乾飯。對她來說,米飯幾乎沒什麼味道,實在不怎麼...
作者序
我那貶值的美元護身符
2008年我拿到社會學博士從亞美利加回台時,身上還有幾千塊美元。當時除一部份換成台幣外,我刻意留下3千美元存著。從小我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就教導我們,美元跟黃金一樣,具有保值的效果,放在那根本不用怕它會縮水;30年以前台灣甚至還會用「美金」這樣的字眼,可見在大家心目中,美元和黃金確實具備同等的份量,而讓美元具有如此份量的就是美國。
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從小對遙遠的美國就充滿崇高的敬意。儘管學校沒教,但還在念幼稚園時,我們就知道可口可樂是美國的,黑松沙士是台灣的;這一代小朋友比我們更強,他們還分不清陳水扁和馬英九前,就已認識麥當勞叔叔了。美國對我們而言,就是所謂的「外國」,而「外國」就是月亮比較圓的地方。
1984年洛杉磯奧運首次舉辦棒球表演賽,中華成棒隊一鳴驚人勇奪銅牌,郭泰源的優異表現更吸引美、日職棒球團的注目。中華成棒隊回國後,球探隨即來台接洽。當時媒體整天在猜測,郭泰源究竟會去哪裡發展?跟哪一隊簽約?記得曾有篇評論預測,郭泰源應該會選擇前往日本發展。原因在於台灣棒球界與日本的淵源較深,訓練模式都沿襲自日本。郭泰源若前往日本發展,適應問題較小。其後郭泰源果真選擇日本的西武隊。當時年紀還非常幼齒的我才發現,原來所謂的「外國」並非全都一個樣,她們還是有差異的。亞美利加是和我們差很大的「外國」,而日本是和我們差很小的「外國」。
日本和我們到底差多小?又差在哪裡?這些問題對當時的我來說,實在是艱深了。我的家族並非傳統台灣仕紳家庭,從未出過早期曾到日本留學或擔任過保正的人物。家族內經歷過日據時代的人,只有唸過在私塾唸過兩年漢文的外公,和不識字的外婆。至於1949年跟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的父親只知道對日抗戰期間日本人曾害他逃難到鄉下,「八格野鹿」是日本的髒話,以及電視機還是要買Toshiba的比較好。這些長輩們顯然都跟日本不熟,我也懶得向他們追問我的問題。但我和大哥哥們打棒球時卻曾發現,他們都將游擊手叫做「秀斗」,投手叫「逼假」,打擊者叫「叭打」。這些的發音怪異的語詞都是日文,連大哥哥打棒球都講日文了,可見日本和我們的差距真的比較小,美國跟我們差了十萬八千里。
雖然在成長時期我曾大量吸收來自美國的通俗文化、流行音樂和好萊塢電影,整天根據Bill Board榜單決定要買哪一卷盜版錄音帶,終日幻想未來也能跟李麥克一樣,擁有一部會說話的跑車,而我也終於弄懂秀斗、逼假和叭打其實是 “shortstop”、“pitcher” 和 “batter” 的日文發音。但美國在我心目中依舊非常遙遠,她仍是和我們差很大的國度。況且讓我嫉妒要死的小虎隊,模仿的其實是日本的少年隊,可見日本還是比較近的。
然而,就當我前往亞美利加唸書時,卻發現美國跟我們之間的差異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大,有時甚至會讓人覺得台灣和美國真的好近好近。就拿開車這件事來說好了,台灣的交通規則幾乎和美國雷同。道路上的警告性標誌都是紅底白字,「停」(Stop)和 「讓」(Yield)兩種標誌長得幾乎一模一樣。而美國州際高速公路的標號規則是,南北向道路為單數,東西向則是偶數,台灣也是如此。國道一號、三號和五號都是南北向,東西向的快速道路全都是偶數。在台灣買電器用品,不用擔心到了美國會有110V或220V的問題;從美國帶電器用品回台灣,也不用怕插座頭會不一樣。台灣的食品營養標示,似乎完全比照FDA的規定辦理。雖然美國人所講的語言和我們不同,待人接物的方式也有所差異,白種人的手還毛茸茸的,但左右日生活運作的規則卻又跟台灣差不了多少。就當我開始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釐清戰後台灣農業的發展脈絡時,更注意到「美援」對戰後台灣農業發展的影響力。
1948年美國國會通過<援外法案>,中華民國成為美國援助的受惠國。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自此台灣就被納入美國保護的羽翼下。美國的軍事武力保證了台灣的安全,美國的經濟援助保證了台灣高達兩位數的經濟成長率,美國更是富饒、強盛、進步、昌明的代名詞。
戰後台灣因為美國的保護與援助而得以穩定發展,美國的各項政策也深刻影響台灣的發展方向,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傳統的學術研究在意的只是美援與中華民國政府間的關係,雖能清楚掌握美援經費如何配置在中華民國政府各個部會,如何影響台灣過去四年一期的經濟發展計畫,卻看不到美援與台灣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之間的關連性。但是當我研究台灣的糧食問題時,卻看到美國大叔的農業糧食政策如何左右戰後台灣的農業發展,導引台灣養豬業的轉型,進而影響台灣最基層農戶的養豬型態。在遙遠的美國華盛頓所做的決策,一路橫衝直撞跑下來,居然能讓屏東縣長治鄉某個農家豬寮內的小豬仔,從黑毛豬改為白毛豬。這段故事聽起來雖然有點離奇,但絕對沒有比台灣的電視新聞瞎。當菜市場內的老阿媽語重心長地抱怨,還是古早的黑毛豬肉比較香時,我還能說美國距離我們很遠嗎?
2010年時因財團法人豐年社總編余淑蓮的提拔,使我有機會擔任行政院農委會之台灣農業發展一百年專書編撰計畫的主持人,同時挖掘大批已塵封多年的戰後農業歷史檔案。計畫執行期間,抬面上我和其他人討論的是充滿豐功偉業的正史,抬面下我看到的卻是更多與美援相關的往事、趣事、鳥事與爛事。這些事或許不夠莊重,難登大雅之堂與正史之列,更不可能成為學術論文的題材。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反而更加凸顯台灣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與美國之間的緊密性:因為美國人,台灣才引進香氣十足、果肉豐厚的愛文芒果,每當有阿兜仔來台旅遊時,我們才能帶他們去永康街吃冰好好炫耀一番;因為美國人,台灣才會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出現專業的烘焙人才訓練機構,吳寶春的夢想才得以實現,王心凌才搞懂她白嫩的肌膚是王媽媽懷孕時天天吃陽春麵的成果;也因為美國人,早期金門居民透過驢子載人運貨的生活方式才得以延續好一陣子。
好玩有趣的故事一直在那,我也希望盡早讓這些趣事公諸於世,好讓其他人深刻理解美國對台灣社會庶民百姓的影響力,感受到美國國力的強大,進而瘋狂購買美元當作未來動盪時局的護身符,好提高我的美金資產價值。2010年末當我向余總編提及撰寫美援鳥事的構想時,不知她是受到蔣夢麟的托夢指示,還是我對台灣農業發展史的赤誠感動了她,她居然立即允諾提供《豐年》和《鄉間小路》這兩本農業刊物的版面讓我為文發表。歐買尬,隨便亂吃東西雖然會讓你拉肚子,但好歹還能發揮清理腸道、排除毒素的正面效果;隨便亂提議卻讓我寫了好一陣子:從自己就會動的小毛驢寫到必須靠人駕駛才會動的耕耘機,從會叫的兔子寫到不會叫的南極蝦,從人吃的健素糖寫到豬吃的歐羅肥,從洋味十足的草根大使再寫到草根味十足的糧食局長。這一年多來總共完成了二、三十篇短文,為了考證這些細微的瑣事、爛事和鳥事,同時找出能夠印證的照片,我工作得非常辛苦非常勞累。但我一直深信,努力必有所得,而我獲得的卻是……我的美金居然繼續貶值!
我那貶值的美元護身符
2008年我拿到社會學博士從亞美利加回台時,身上還有幾千塊美元。當時除一部份換成台幣外,我刻意留下3千美元存著。從小我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就教導我們,美元跟黃金一樣,具有保值的效果,放在那根本不用怕它會縮水;30年以前台灣甚至還會用「美金」這樣的字眼,可見在大家心目中,美元和黃金確實具備同等的份量,而讓美元具有如此份量的就是美國。
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從小對遙遠的美國就充滿崇高的敬意。儘管學校沒教,但還在念幼稚園時,我們就知道可口可樂是美國的,黑松沙士是台灣的;這一代小朋友比我們更強...
目錄
自序:我那貶值的美元護身符
1.牽你的手:美援LOGO的故事──
美援標籤為何會採用盾形圖案?因為美國國徽中的老鷹身前就是個盾牌造型的國旗。這面盾牌就如同保護美國人民的力量,美國國旗加持上身後,還可以防止一切外在攻擊,電影《美國隊長》不就這樣演嗎?!
2.我有一隻小毛驢──
美國人要給啥玩意、要給多少,都是美國國務院決定的。一九五六年時,台灣就曾莫名其妙地接受了二十五匹驢子,農林廳因此特別擬定了〈獎勵飼養種驢貸放實施要點〉
3.短命的長壽麥──
美國駐華安全分署署長郝樂遜辦了「長壽麥茶會」,邀請各界到他家嚐嚐長壽麥的滋味。由於安全分署掌管著關係台灣經濟命脈的美援,包括蔣經國、古正綱、李國鼎等二百餘位黨政要員也就衝著他的面子跑去開趴。
4.吃麵讓你頭好又壯壯──
美國〈480公法〉允許外國政府透過美援管道以當地貨幣購買美國剩餘農產品。為了在台灣推廣麵食,當時報紙寫道:「吃麵粉的歐洲人其體型和體力更是顯然強於以吃米為主的亞洲人,這事實是昭彰甚明的。」
5.甜甜圈的前世今生──
美國小麥協會特別協助從美國運來一台「油炸多福餅機」(Donut frying machine),一方面讓台灣民眾見識到自動化機器的威力,另一方面也讓參展民眾有機會品嚐多福餅的滋味。
6.打開農教電影史──
農復會投資拍攝的《農家好》基本上為日後其他的農教片立下基調,「愛情」與「政策」為兩大元素。女主角一定要出身於農家,愛情要曲折離奇,例如男主角居然會為了肥料推廣指導工作而放棄女朋友,似乎女人比不上肥料……
7.靚妹鬥陣駛鐵牛──
糧食局每年於糧區舉辦的「耕耘機深耕競賽」,來自屏東萬丹鄉的陳命珠小姐,也因緣際會成為糧食局力捧的農機辣妹,而政府更曾以她駕駛耕耘機的肖像發行紀念幣。
8.可愛也能當飯吃的養兔風潮──
戰後美軍部隊駐紮在世界各地,每天都必須消耗大量的軍需補給,據說當時美軍的口糧就包括兔肉罐頭。由農復會從美國聘請來台的白仁德博士就表示,許多在台的美國僑民曾反應買不到兔肉吃。
9.我家床下有條蛇──
為配合聯合國進行農村社區發展計畫,農復會因此辦理「台灣省基層民生建設實驗農村」計畫。依據規劃,每天都需打掃客廳、臥室、廚房、廁所、豬舍、雞籠、庭院與門前道路等處至少一次以上。
10.南極抓蝦有夠瞎──
「南極蝦開發試驗作業計畫」一旦成功,未來就不用怕餓肚子,政府因此投下三千萬元打造海功號試驗船。歷經近一個月的航行抵達南非後,南非漁業局的專家卻發現,海功號僅是一般的遠洋漁船,絕非可前往極地的探險船。
11.健素糖的滋味──
一九五四年台糖建立了一座全球最大的酵母工廠,可日產四十公噸酵母粉。另外,台糖也出售一包包的酵母粉,讓農民自行加入豬飼料內。酵母粉若加上砂糖、澱粉與食用膠可製成「健素」,外頭再裹上一層糖衣就成為健素糖。
12.你是吃歐羅肥長大的嗎?──
「養豬要快大,敬請選用歐羅肥。」生產歐羅肥的美國氰胺使用的是美援貸款,而台灣氰胺則由台糖與美國氰胺公司合資。由於台灣氰胺是戰後台灣第一件外商來台的投資案,因此在當時備受矚目。
13.物物交換大王──
戰後政府透過物物交換的方式來徵集公糧,每個月才能發給軍公教人員,同時外銷日本。當時除肥料換穀、豆餅換穀外,糧食局甚至辦理過腳踏車換穀、棉布換穀、麵粉換穀、打穀機換穀、牛車換穀、大麥片換穀……
14.大家來聽拉吉歐──
農復會向美國購買的六千架Tele King收音機終於送到台灣,隨即發送給全台各農會、漁會、農事小組和衛生所。據說當時主持「農家樂」的黃碧玉小姐,聲音甜美動人,可說是戰後第一位從農業廣播節目中誕生的偶像明星。
15.阿兜仔來壯遊──
美國四健會的「國際農村青年交換計畫」選派優秀青年前往其他國家交流,觀摩各國的農業生產技術,因此也被稱為「草根大使」。其中一位來台的美國女大學生羅珊,還被台視找去當電視劇《美國草地人》的女主角。
16.進步農村的勸世格言──
農復會的《豐年》雜誌身負農民教育的重任,其中教導的觀念非常進步,例如被毒蛇咬傷時要「用燒紅的鐵器,如火鉗,鐵絲等,燒烙傷口」;或是不可為了收聘金而逼女兒結婚,「買賣婚姻呆制度,人財兩失即知苦」。
自序:我那貶值的美元護身符
1.牽你的手:美援LOGO的故事──
美援標籤為何會採用盾形圖案?因為美國國徽中的老鷹身前就是個盾牌造型的國旗。這面盾牌就如同保護美國人民的力量,美國國旗加持上身後,還可以防止一切外在攻擊,電影《美國隊長》不就這樣演嗎?!
2.我有一隻小毛驢──
美國人要給啥玩意、要給多少,都是美國國務院決定的。一九五六年時,台灣就曾莫名其妙地接受了二十五匹驢子,農林廳因此特別擬定了〈獎勵飼養種驢貸放實施要點〉
3.短命的長壽麥──
美國駐華安全分署署長郝樂遜辦了「長壽麥茶會」,邀請各界...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啟動文化出版日期:2012-11-03ISBN/ISSN:978986886843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