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泰源
定價:NT$ 250
優惠價:88 折,NT$ 220
本商品已下架
21世紀的醫療,會逐漸走向預防重於治療,重視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會轉變成門診治療多於住院治療。社區的醫療網發達、一般醫療執業醫師增多而專科醫師減少,會是將來的醫療趨勢。
教學醫院應負的責任,是住院醫師的一般醫學訓練;所有的住院醫師均應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取得最基本的臨床經驗後,再進行分科。教學醫院的院長,必須由具備教育理念及服務熱忱的教師來擔當,而不應該讓醫院的經營,成為「各自利潤中心的營利導向」。
台灣各地目前正有365個社區醫療群在積極運作「健康家庭會員」,,各社區醫療群健康家庭會員的滿意度也相當高。特別是免費的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不論是由家庭醫師親自接聽,或由醫師委託專業護理師回答諮詢,都可以初步了解你的不適,自然可以減少驚慌失措衝急診的奔波。
成為「健康家庭會員」的好處,是家庭醫師熟悉病人的健康狀況,若是需要作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會將病人轉介至醫療資源完備的社區醫院,許多醫院站在鼓勵立場,「轉診及轉檢可免掛號費」,能幫民眾節省不少時間與金錢。
參加「健康家庭會員」完全不需額外付費,相關費用由中央健康保險局支付。民眾可先選擇住家附近社區醫療群的醫療院所,或上健保局網站查詢,並以家庭為單位,登記成為健康家庭會員。一個家庭以登記一位家庭醫師為原則,手續簡便,只需至當地診所做登錄,完全免費。加入之後就有專屬家庭醫師提供疾病診治、衛教諮詢、預防保健、持續完整的醫療照顧服務與24小時緊急諮詢電話。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我們正面臨老人與多重慢性病患者的長期照護問題。這些問題也許你我目前還不用煩惱,也或許已出現這些困擾。要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多蓋幾間大型醫院就可以改善,而是要將基層醫療體系發展起來,讓人人都有位可以提供整合性照護的家庭醫師,結合在地社會資源,發展在地醫療,讓民眾可以安心地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並且得到完善的健康照護。
書籍重點
台灣就醫環境走山,內、外、婦、兒、急診醫護人員抗議、紛爭聲不斷,造成這樣困境的原因很多,萬一生病了,要怎樣幫自己和家人,尋求好的、持續性完善的醫療品質呢?
你知道「健康家庭會員」嗎?只要有健保卡,當你家成為就近社區的「健康家庭會員」,可以享受到不少的便利與好處。台灣各地目前正有365個社區醫療群在積極運作「健康家庭會員」,各社區醫療群健康家庭會員的滿意度也相當高。
特別是免費的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不論是由家庭醫師親自接聽,或由醫師委託專業護理師回答諮詢,都可以初步了解你的不適,自然可以減少驚慌失措衝急診的奔波。參加「健康家庭會員」完全不需額外付費,相關費用是由中央健康保險局支付的。
談健康醫療的書籍,多以器官或疾病為導向,這本書,希望對大家目前就醫困境有所幫助,能因了解基層醫療與家庭醫師,而多份就醫的選擇。
謝博生 /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
李明濱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陳慶餘 /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教授
聯合推薦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對各國做「健康水平」的評估結果:
一個國家的國民健康水平關鍵,在於基層醫療的水準是否足夠,而並不在於醫院醫療的強大;因為醫院醫療的高科技與專科技術,是各國容易學習的,但如何在社區讓民眾得到周全的照顧、就醫的公平性、可近性及持續性方面的追求,是比醫院醫療工作更加的困難。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重視基層醫療,民眾就醫能先到社區尋求照護,那麼這個國家的疾病罹患率與疾病死亡率都會降低,同時能夠撙節醫療資源,並可普遍提高民眾的健康水準。
在台灣,不乏有些基層開業醫師,長年看顧一家老小的健康,從阿公阿嬤到小孫子三代人,就像護佑著一家人健康平安的土地公。當醫病關係多了份「厝邊頭尾」的親切與信賴,不是也很好嗎?
當急診因擁擠不堪導致醫療品質降低,不僅可能影響病人的安全,對有限醫療資源造成無形浪費。據健保局急救責任醫院相關統計,檢傷分類第4級、5級較不危急病患,約占全部急診就醫的25%,這類病人真的沒有必要去擠急診。
看病擠大醫院,不知道要掛哪一科?到底要看哪一科?等待很久,然後匆匆忙忙「三長兩短」打發外,病患是「人」、不是「拼圖」,會診看越多,越聽不懂一堆專有名詞的背後,這個病的醫療對策、預後調養,沒醫師有時間整合「教」病家,這樣的就醫品質,你只能默默承受?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需要「長時間」照顧的,尋找一位家庭的第一線醫師,因信賴而能如朋友般彼此尊重相處,不一樣的醫病關係,沒有劍拔弩張的猜疑對立,尤其在步入高齡化社會後,一位家庭的第一線醫師,真的能溫馨與貼切的照顧大家。
台灣老化的速度全球第二快,據估計,到了2025年,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失能人數,就會從目前的26萬人,擴增為48萬人,人數倍增。假設一名老人有四位家人,26萬名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料,衝擊的是上百萬台灣民眾;當失智失能老人倍增,未來受衝擊的人也同樣倍增。
這波大批的人口老化,就像是一波波「老人海嘯」,衝擊所至,不能不先做好因應的準備嗎?那你會認為,大醫院的醫師們,會有時間一一回答、說到病人家屬能懂得怎麼接續照顧老人家們嗎?
作者簡介:
邱泰源
現任: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教授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 主任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長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理事長
曾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主任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 主任
台北縣金山鄉衛生所 主任兼醫師
三十多年行醫生涯中,常遇到:
社區老人生病了,卻不願轉到都市大醫院,因為怕兒子媳婦請假太多而斷了收入……
深更半夜大人不舒服、孩子發燒,怎麼辦?只得衝急診!
住院老人想出院,但有家歸不得,因為家人真的不知道,後續的照護該怎麼做才對?
在社區要早期發現慢性病病人,並持續治療不容易,也難怪WHO宣稱國家的健康水平,繫乎社區第一線醫療的健全。
家庭醫師強調「人文關懷」與「醫病溝通」,提供「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護,正可解決大家的醫療困境。醫界、政府在努力,更期盼大家的認同與幫忙推動。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邱泰源
優惠價: 88 折, NT$ 220 NT$ 250
本商品已下架
21世紀的醫療,會逐漸走向預防重於治療,重視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會轉變成門診治療多於住院治療。社區的醫療網發達、一般醫療執業醫師增多而專科醫師減少,會是將來的醫療趨勢。
教學醫院應負的責任,是住院醫師的一般醫學訓練;所有的住院醫師均應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取得最基本的臨床經驗後,再進行分科。教學醫院的院長,必須由具備教育理念及服務熱忱的教師來擔當,而不應該讓醫院的經營,成為「各自利潤中心的營利導向」。
台灣各地目前正有365個社區醫療群在積極運作「健康家庭會員」,,各社區醫療群健康家庭會員的滿意度也相當高。特別是免費的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不論是由家庭醫師親自接聽,或由醫師委託專業護理師回答諮詢,都可以初步了解你的不適,自然可以減少驚慌失措衝急診的奔波。
成為「健康家庭會員」的好處,是家庭醫師熟悉病人的健康狀況,若是需要作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會將病人轉介至醫療資源完備的社區醫院,許多醫院站在鼓勵立場,「轉診及轉檢可免掛號費」,能幫民眾節省不少時間與金錢。
參加「健康家庭會員」完全不需額外付費,相關費用由中央健康保險局支付。民眾可先選擇住家附近社區醫療群的醫療院所,或上健保局網站查詢,並以家庭為單位,登記成為健康家庭會員。一個家庭以登記一位家庭醫師為原則,手續簡便,只需至當地診所做登錄,完全免費。加入之後就有專屬家庭醫師提供疾病診治、衛教諮詢、預防保健、持續完整的醫療照顧服務與24小時緊急諮詢電話。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我們正面臨老人與多重慢性病患者的長期照護問題。這些問題也許你我目前還不用煩惱,也或許已出現這些困擾。要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多蓋幾間大型醫院就可以改善,而是要將基層醫療體系發展起來,讓人人都有位可以提供整合性照護的家庭醫師,結合在地社會資源,發展在地醫療,讓民眾可以安心地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並且得到完善的健康照護。
書籍重點
台灣就醫環境走山,內、外、婦、兒、急診醫護人員抗議、紛爭聲不斷,造成這樣困境的原因很多,萬一生病了,要怎樣幫自己和家人,尋求好的、持續性完善的醫療品質呢?
你知道「健康家庭會員」嗎?只要有健保卡,當你家成為就近社區的「健康家庭會員」,可以享受到不少的便利與好處。台灣各地目前正有365個社區醫療群在積極運作「健康家庭會員」,各社區醫療群健康家庭會員的滿意度也相當高。
特別是免費的24小時緊急諮詢專線,不論是由家庭醫師親自接聽,或由醫師委託專業護理師回答諮詢,都可以初步了解你的不適,自然可以減少驚慌失措衝急診的奔波。參加「健康家庭會員」完全不需額外付費,相關費用是由中央健康保險局支付的。
談健康醫療的書籍,多以器官或疾病為導向,這本書,希望對大家目前就醫困境有所幫助,能因了解基層醫療與家庭醫師,而多份就醫的選擇。
謝博生 /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
李明濱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陳慶餘 /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教授
聯合推薦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對各國做「健康水平」的評估結果:
一個國家的國民健康水平關鍵,在於基層醫療的水準是否足夠,而並不在於醫院醫療的強大;因為醫院醫療的高科技與專科技術,是各國容易學習的,但如何在社區讓民眾得到周全的照顧、就醫的公平性、可近性及持續性方面的追求,是比醫院醫療工作更加的困難。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重視基層醫療,民眾就醫能先到社區尋求照護,那麼這個國家的疾病罹患率與疾病死亡率都會降低,同時能夠撙節醫療資源,並可普遍提高民眾的健康水準。
在台灣,不乏有些基層開業醫師,長年看顧一家老小的健康,從阿公阿嬤到小孫子三代人,就像護佑著一家人健康平安的土地公。當醫病關係多了份「厝邊頭尾」的親切與信賴,不是也很好嗎?
當急診因擁擠不堪導致醫療品質降低,不僅可能影響病人的安全,對有限醫療資源造成無形浪費。據健保局急救責任醫院相關統計,檢傷分類第4級、5級較不危急病患,約占全部急診就醫的25%,這類病人真的沒有必要去擠急診。
看病擠大醫院,不知道要掛哪一科?到底要看哪一科?等待很久,然後匆匆忙忙「三長兩短」打發外,病患是「人」、不是「拼圖」,會診看越多,越聽不懂一堆專有名詞的背後,這個病的醫療對策、預後調養,沒醫師有時間整合「教」病家,這樣的就醫品質,你只能默默承受?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需要「長時間」照顧的,尋找一位家庭的第一線醫師,因信賴而能如朋友般彼此尊重相處,不一樣的醫病關係,沒有劍拔弩張的猜疑對立,尤其在步入高齡化社會後,一位家庭的第一線醫師,真的能溫馨與貼切的照顧大家。
台灣老化的速度全球第二快,據估計,到了2025年,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失能人數,就會從目前的26萬人,擴增為48萬人,人數倍增。假設一名老人有四位家人,26萬名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料,衝擊的是上百萬台灣民眾;當失智失能老人倍增,未來受衝擊的人也同樣倍增。
這波大批的人口老化,就像是一波波「老人海嘯」,衝擊所至,不能不先做好因應的準備嗎?那你會認為,大醫院的醫師們,會有時間一一回答、說到病人家屬能懂得怎麼接續照顧老人家們嗎?
作者簡介:
邱泰源
現任: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 教授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 主任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長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理事長
曾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主任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 主任
台北縣金山鄉衛生所 主任兼醫師
三十多年行醫生涯中,常遇到:
社區老人生病了,卻不願轉到都市大醫院,因為怕兒子媳婦請假太多而斷了收入……
深更半夜大人不舒服、孩子發燒,怎麼辦?只得衝急診!
住院老人想出院,但有家歸不得,因為家人真的不知道,後續的照護該怎麼做才對?
在社區要早期發現慢性病病人,並持續治療不容易,也難怪WHO宣稱國家的健康水平,繫乎社區第一線醫療的健全。
家庭醫師強調「人文關懷」與「醫病溝通」,提供「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護,正可解決大家的醫療困境。醫界、政府在努力,更期盼大家的認同與幫忙推動。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