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以軍(知名作家):
如果董啟章建築了一座看不見的城市,天工開物之香港;
那千萬別錯過潘國靈那鬼魅,如巨人腳底癬菌落,疾病隱喻的香港,
像妖術收在故事最初時光的黯影之城。
分裂的人、異化的物
身體囈語、冷酷奇境、究極詭異、殘酷成長
香港各大文學獎得主、城市文化冶遊者
──潘國靈最新中短篇小說集,重新定義「寓言」
用文字細味城市之盛衰、存在之幽微
潘國靈的小說,充滿寓言筆觸,多有意境的情緒光波,對尋常世界做成騷動。他觀察香港,他觀察香港,穿越邊界,犀利地寫出都市的景觀、意象與心性,以身體、疾病、城市為主題框架,構築出充滿肉身皺褶、疾病囈語、邊緣人物、都會寓言、情緒缺口的文字堡壘。
《靜人活物》收入潘國靈十篇短篇小說,一篇中篇小說,每篇獨立生成,小說手法多變、各有所寓,卻又合奏出一個主題結構。例如人物大多是靜默的,透過石頭來交付身世或作權力拔河的母子仨(石頭的隱喻)、噤聲不語聽著妻子從脖子說到額頭,將面孔不同部分印刻到生命不同場景的男子(〈面孔的皺褶〉)、對著一個俄羅斯套娃在掰開娃體也在解剖自身的思念者(〈俄羅斯套娃〉)、與櫥窗人偶作互動以至於重疊的流浪藝人(〈不動人偶〉)、密封於一室一城同時又撤離(不遂)的NADA/NANA(〈密封,缺口〉)、一人分演編輯/作者二身的娜達/幽靈者(〈「死魂靈」出版社〉)、對著文具自言自語的塗寫者(〈文具自語〉)、神迷於早期默片本身也不愛說話的少女編劇(〈悲喜劇場〉),以至於一人就是一個「分身重象」的「我─我」(〈分裂的人〉)。
潘國靈的中短篇小說集《靜人活物》,表現出對人性、存在及城市面相的敏感度和透視力,以靜默而又騷動、沉溺而又疏離、荒誕而又詩化的眼光書寫生命。
作者簡介:
潘國靈
小說作家、文化評論人,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
著有小說集《靜人活物》、《親密距離》、《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城市論集《第三個紐約》、《城市學2》、《城市學》、散文╱詩集《無有紀年》、《靈魂獨舞》、《愛琉璃》等。短篇小說〈失落園〉英譯本由美國Heroes & Criminals Press出版,作品近年亦陸續於兩岸三地發表和出版。
曾獲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中文文學創作獎、香港文學雙年獎小說推薦獎等。二○○六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美交流及遊學。曾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前往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二○○九年,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曾為其舉辦文學展覽「莫『失』莫『病』:文學遊子潘國靈」。二○一○年為香港書展推介作家之一。二○一一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潘國靈小說中的寓言色彩,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寓言」技巧其實就是一種反思:不僅是對於個人經驗的反省,也是對於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現代情境(有人說是「困境」,所謂Modern Predicament)的一種「後設評論」。──李歐梵(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
潘國靈以《病忘書》、《失落園》崛起於香港文壇,他身兼小說家和文化評論家的身分,創作時既充滿哲思,更不乏想像力,出入於常人並沒有涉及的領域,筆下荒誕,內在卻在在指向現實人間風雲,令讀者深思並且有所感悟。──陶然(小說家,《香港文學》總編輯)
潘國靈用他的方法本質地再現了容顏與情愛相生相剋又相戀相悖的弔詭的生存氛圍,那是一種由激情到平淡的緩慢的、日復一日無邊寂寞的生活,既沒有刻骨的抱怨,當然也没有無邊的奢望。在不急不躁、不慍不火卻機智過人的講述中,真的人生就這樣復活了。──鍾曉毅(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
給一個支點,潘國靈小說就能撬動世界。哪怕就是石頭、皺紋、套娃、不動人偶、蛋糕商場、電梯大堂這些微乎其微的支點,他也能由此創造出一套套的故事來,絕不重樣。──凌逾(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物象、身體、寫作者的分裂和存在方式,潘國靈新作瀰漫幽微物語,並沉澱著一個作家對寫作本身的自省反思。詩化哀絕,在尋常中寫出詭異。──羅展鳳(電影音樂研究者、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課程講師)
潘國靈的小說雖然多為獨立中短篇小說,但其十餘年不斷地「短跑」其實相當於「長跑」,他所有小說從內部已構成一個連貫緊密的書寫系統。──鄧文娟(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研究生)
結構嚴密,感情埋藏克制而深遠,就如俄羅斯套娃。好小說。──廖偉棠(詩人、《明周》「日月文學」前特約主編)
潘國靈短篇小說〈密封,缺口〉中的「我」,在最日常真實的現代城巿景觀中,發現了異色魔幻。與其說這是身體上的游移飄蕩,毋寧說這是敘事眼光的調整,開列人與城巿之間的審美距離之戲劇化路徑。與其說現代空間的某種歷史偶然超逾常理,毋寧說這是人的結果,破碎如人與空間的關係、人與人的最後感通。回程並非歸路,破碎也是克制;在創作裡來回,好比從未出發,不曾離開文字城堡,缺口就是寫作。──黃靜(《字花》主編)
我們不妨說,「七一大遊行」正好以一種輕鬆的嘉年華形式,達成了一個沉重的政治任務。正是從這一有關輕和重的悖論組合那裡,潘國靈獲得了一種擺脫西西的政治局限性的寫作形式。──張歷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潘國靈小說中的寓言色彩,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寓言」技巧其實就是一種反思:不僅是對於個人經驗的反省,也是對於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現代情境(有人說是「困境」,所謂Modern Predicament)的一種「後設評論」。──李歐梵(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
潘國靈以《病忘書》、《失落園》崛起於香港文壇,他身兼小說家和文化評論家的身分,創作時既充滿哲思,更不乏想像力,出入於常人並沒有涉及的領域,筆下荒誕,內在卻在在指向現實人間風雲,令讀者深思並且有所感悟。──陶然(小說家,《香港文學》...
章節試閱
分裂的人
1. 女—女
直至我把自己的分身照見出來我才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其實「你」一直都在只是每多隱伏於軀體內如蟲子寄身於心房,有時也外化成一個人形靜默地坐在我眼前但無人看見。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把「你」隨身攜同「你」不向任何人說話好像一個自閉兒只向唯一的我傳話「你」的話我多數能夠捕捉但不一定來得及照料。照鏡子的時候「你」每每一閃而過因為鏡子中的我是我也不是「我」,一個人照鏡子是自我欣賞也是自我聲討的最佳時候。
雙生兒。我曾經問過母親,我來的時候是否有一個姊或妹跟我前後腳一起到來,但不幸臍帶纏著了她脖子從母親子宮走出來的是一個粉嘟嘟的人體與一個紫藍色的屍體。母親眉頭深鎖地說,也沒責怪之意:「沒這回事。你一個人赤裸裸來到世上。臍帶很快就剪斷了。」
大多數時候「你」非常安靜也與我非常合拍。偶爾與我意見不合但「你」的聲音比我更微弱也更內在。升上中學後「你」開始更有主見,在我參加群體活動時,自閉或內向的「你」搖著我的衣角嚷我躲開,在人群之中「你」感到一種說不清的不自在,我參與同伴的遊戲作樂我扮演著投入的角色但突然間可以噤聲不語以致從人群中走出來。如果不是「你」在我心房內嚙咬鑽洞,我也許便可以真正忘乎所以地投入而不用只是「扮演著投入的角色」,儘管周遭可以把兩者細微分辨出來的同伴幾乎可說沒有。漸漸我也習慣並且更深切地明白,完全投入的那個不是我,扮演著投入角色的那個也不是我,是同時穿梭於投入、疏離、扮演投入、扮演抽離、突然撤退之間,處於不穩定伏特升降的那個才是我—我們—我和「你」。
直到多年後,我的母親一次談起我童年時說:「你小時候患過思覺失調。」說時也帶笑意,可能以為事過境遷,很多敏感孩童在成長期也會出現幻想失神的徵兆,都屬過渡性,長大過後便歸於正常。我當時也向母親淡然一笑,體內的「你」微微傳來一把聲音:「母親搞錯了,『你』小時候,根本就未有『思覺失調』這個說法。這個名字是二十一世紀才被醫學界發明出來的。」
我非常清楚,過渡性的東西不只是過渡,而是已經深入骨髓成了「本質」。我現在常常仍看見「你」、聽見「你」,有時躲在衣櫃裡,有時躲在床下底裡,有時在我低頭伏案寫作的時候,「你」在旁邊靜謐地以一對穿透的眼睛在審視我在時光中雕刻的文字。在我敲打鍵盤的時候,在我自言自語的時候。在我寫作猶如面壁玩手影、自我傾聽、自我禱告,同時也是自我遊戲的時候。甚至在我一人進餐的時候,「你」就坐在我對面的卡座低頭默想剛才掩卷的書籍,沒有侍應會來騷擾「你」或招呼「你」因為他們根本看不見。
要說跟「你」的相處和同在,這將是比一匹布更要長的故事。我特別想說的是「你」一言不發,在骨牌差不多砌成,只差最後幾塊便大功告成的時候,「你」突然將骨牌推倒的剎那。當然我這樣說只是一個比喻,但這些瞬間,無傷大雅的有、具決定性的也有,都曾予我以傷痛與震撼。譬如說一次我跟一夥同學在操場圍了一個圓圈,大家在玩著拋手巾的時候,手巾是純白色絲質的這個我可以確定,因為它當時就握在我的手裡,由一個親密女孩傳到我的背後,準備隨我的意志放在誰個孖辮或蝴蝶結女孩的背後。「你」忽然走出了由女孩圍成的圓圈,對我手中握著的白手絹露出不解的睥睨,並把目光投到操場上不遠處的垃圾桶那裡。女孩的歡笑聲就響在我的耳畔,但一刻竟然敵不過「你」彷若帶邪術迷惑的眼神,我逕自把白手巾掉進「你」目光投射所及的容器之中。女孩譁然,白手巾的主人兒,我在學校裡的親密女孩低頭啜泣,從此我和她之間生了一面不可推倒的牆,心之牆。
這片段回想起來只是一件無傷大雅的事。傷人大抵終究不及自傷的那麼嚴重。在同學一起力有所及或力有不逮地參加成人給我們預演的公開考試淘汰賽時,我也加入了這場Mock Exam—後來我方醒覺「Mock」在英文裡既指「模擬」也有「嘲弄」之意,一語雙關本是我的名字。我成績一向優秀在班中也可說是名列前茅的優異生,似乎離就在中學對面的理想大學只是一步之遙。「你」在這個關鍵時候—人生應該把其他一切擱置,將心力注碼全押在一場嘲弄模擬成人賽的生死關頭,「你」想出了一個非常有效地令我「分心」的方法—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虛無,並且投進了文學閱讀的世界。老師用白粉筆塗在黑板上的文字我看不進眼,我把頭枕在與隔鄰相連的木桌可以嗅到令人心痛的木香,老師走近我身邊輕輕用曲起的指頭關節拍打桌面,她看到一個眼神恍惚的我,那刻我告訴不了她,是「你」—在我體內儼如叛逆因子的「你」把我弄得面容枯槁,並且我也沒告訴老師,昨天我沒像其他同學重溫著前人歷屆的試卷,這條舊路真是乏味無聊得可以,我的黑眼圈是因為通宵看了卡繆的《異鄉人》而弄出來的。老師不發一言,轉背離開了。
當老師在黑板上寫著E=MC2時我想著尼采的「上帝已死」。當班主任因我遲到扣我三分操行分時我想著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皆被允許」。當同學聽著預先提取愛情或失戀感覺的綿綿情歌時,我腦裡響起並不屬於我時代但完全入了心肺的歌詞,如披頭四的〈Nowhere Man〉:「He’s a real nowhere man, sitting in his nowhere land, making all his nowhere plans for Nobody.」或者女孩一點的,也不屬於我的年代但聽進心坎裡的「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ago.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Girls have picked them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無人在我身旁伴樂,只有「你」,在我心內哼哼唧唧地低吟,拉我一起唱和,我不知那應該叫做「獨唱」還是「二重奏」。
於是「你」在短時間內成功把我轉型。「你」在我耳畔反覆述說如催眠:一直做一個模範生也太沉悶了。一直做一個貴族,「你」將來的文字不會有複雜的顏彩。「你」不嘗失敗的滋味,「你」不會懂得憐憫,也看不到中心以外的許多邊緣。結果如「你」所願,「你」暫時成功了。一次我在陸運會田徑場上勁跑已走入直路終點在望連面前的目標線也看到了,「你」突然在我背上一推,我摔倒在目標線前;老師事後跟我說:「你是好材料,可惜就是心理狀態不夠穩定。」好像我真是一個運動員似的。我在模擬嘲弄成人賽上過關斬將,在臨末一場「你」束緊纏在馬頭上的韁繩不是叫牠快馬加鞭而竟是勒令牠調頭離開,我因身體病倒(是的,就是母親後來所說,我小時候曾患過「思覺失調」,我出現了幻覺)而缺席了臨末最關鍵的一場。一再地,我已經差不多可把疊疊高的骨牌砌出一座城堡來,卻突然拂袖把一面城牆推倒,「你」說相比一座堅立的城堡「你」更喜歡一座崩塌的廢墟。在不應該跌倒的時候我跌倒了。後來我長大了在我筆耕時差幾行就完成了另一隻手狠心地把稿紙捏做一團,當中想必有我們的相互默契和長期合作。「你」在我心內叮嚀:「你要寫出好東西,還得對自己殘忍一點。」
2. 女─男
不知是「你」給我診斷還是我給「你」治療。「你」診斷我與世界合流常常也禁不著追隨大眾建構的聲望和幸福。我斷定「你」有自我毀滅的欲望,專以我的人生做實驗場。「你」默然點頭說是的,圓滿是「你」不能忍受的因為圓滿意味著遺憾的缺失「你」存在的廢墟以殘缺的碎片堆積。我抬起頭來此時正值黑夜連天空也附和著「你」在我頭頂映照出一彎新月。「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我唯有回「你」一段以蘇軾的「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課文學到的東西畢竟也非完全枉費。
一切建立在浮沙之上,我剛堆起一個沙丘一個海浪旋即把它沖走。自我建立,自我摧毀,說來也是「自我完成」的一場遊戲,只是我們緊密的影子探戈,有時也把其他本不相干的人拉進帷幕裡,如我小時候那個曾經親密的女孩。是的,我時而也想加入主流的齊聲合奏那裡有比較容易寄託的安全。所以後來,女孩換了性別,我也曾經戀上男子。
他有我身上所沒有的,由長在喉頭上的核桃,到長在胸膛上的寬闊,到長在兩腿之間的一根欲望尾巴。那愛也不能說是淺的,過程中我也曾悉心學習把一個茫茫人海中擦身而過的隨機對象,當成構築自我的命定核心,彷彿我生來就真的有所欠缺,如一個空瓶子等待清水注滿也反過來讓無定向的清水有所歸附。
這樣的欲望對象也不止一個。有的牽過手就在冷巷中分開了。有的走得長一點但也在長街中失散了。有的爬上了我的床襟,讓我見識欲望尾巴豎立時的形貌而恰是這異己的一磅多餘的肉給「你」嚇倒了。它竄動不安欲找一個洞穴埋藏時「你」又異乎地強頑守在洞穴的門口把靈蛇趕退了。「請不要碰。」我開口說話,將「你」心中的吶喊壓低成婉拒。男子以為我欲守清規暫以保留完整的身軀,「你」在我體內竊笑這是什麼時代呀面前脫清光的神聖男孩真是純真得可以。是的,如果我把男子推開,絕不是什麼清規俗例或陳腐道德,而全然是「你」在我體內騷動作祟讓我面對任何赤裸異己身軀至幾乎交合縫接時,都會惴惴不安以致無由地生出噁心的厭惡。
有的男子也曾執意把我帶離我睡了近三十年的單人床。有時用一種暗示:三呎半的單人床,兩人睡在一起也太窄了,雙人床始終比較舒服。「你」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你」把說話聽進耳裡,非常清楚「單人床」與「雙人床」做為一則比喻,以及由單人床躍上雙人床的本質距離。我尊重「你」的意願說:「但我天生不可與人同睡。」「為何?」「我自小就害失眠。」「也許正是缺了另一條胳臂,或是臨睡前在你額上印上的一個吻痕。」「但你不由自主的鼾聲會驚動我。我連床頭都不可以放滴答響的鬧鐘。」「但我已把自己蜷縮一角,盡量不發出聲來。」「但你是人,當我完全沉浸於寫作時,連最微弱的呼吸聲都會擾亂我。」這一段對話也是一則比喻,男子也不盡是愚蠢的,有的也聽進去了,不作聲反抗,默言無語,就是最可能有的莫大溫柔。
事實是,我也曾經踏在婚姻的門檻上,與婚姻的祭壇只差一步之遙。是的,我說的不是愛情故事,所以以上男子的故事都可以蒙太奇快速掠過,我想說的是「你」,「你」與我的同在,「你」與我的分裂,以及,「你」一再在我生命要緊關頭跑了出來。
其實也不能說是不愛的。溫柔男子把我帶到城中著名的「縫合街」上。每天有很多的一半加另一半,走進這裡任何一家店內,挑選特製的白色裙子和西裝禮服,給縫合店裡的裁縫師把他們縫合成無縫的一對。好像是漫不經心又像是互有默契地,在城中半島行著行著,我們就拐到開了一列展示美好幸福景觀的縫合櫥窗街上。溫柔男子情深款款地在長街上哼起歌兒,由八○年代唱到九○年代,橫跨了我的青春期,我和時代的黃金歲月。
「對我講一聲終於肯接受,以後同用我的姓。」
(是的,這歌那時候感動了萬千少女我的親密女孩愛煞了。當這歌在城中響徹我念念有詞「你」皺起眉頭緘默不言。是的就是這時候,「你」帶領我轉聽披頭四的〈Nowhere Man〉、Peter, Paul & Mary的〈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還有Simon & Garfunkel的〈I’m a Rock〉等等,來自不同頻道的。)
時代轉換,但天下男子還是想著與女子共享自己的姓氏並以之為承諾。
「只需要當天邊海角競賽追逐時可跟你安躺於家裡便覺最寫意只需要最迴腸盪氣之時可用你的名字和我姓氏成就這故事。」溫柔男子唱著另一首九○年代的歌時,我們正面向著一面反光的縫合店櫥窗。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你」在我身後掩映,好像怕我終於被成功感動,絮絮不休:「原來流行曲歌詞與聖經話語,那麼相通。」)
男子情深款款唱罷這歌,在袋子裡掏東西,「你」在我身後已經猜到,應該是一枚欲把我扣著如金剛圈的婚戒。男子幾乎要學著典型愛情浪漫片的情節般要屈膝跪下來了。我打量著面前櫥窗陳列的維多利亞庭園美景,視線落在一對穿上白色裙紗和黑色燕尾服的新娘新郎櫥窗人偶,不期然發出一個疑問,把他屈膝的姿勢暫時凝住。
「為何縫合街的櫥窗人偶都是無頭無臉的,一個個在脖子上齊平地被劈去頭顱。」我開口問道。
「因為那缺失的頭顱,等待你和我去填充。那缺失的頭臉,就在櫥窗反照的對面,立著我和你,絕對的獨一無二,不可預先鑄造。」溫柔男子說時甚至動手按在我的頭上,好像真的要把它扯下來放在面前的女櫥窗人偶的脖子上。
分裂的人
1. 女—女
直至我把自己的分身照見出來我才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其實「你」一直都在只是每多隱伏於軀體內如蟲子寄身於心房,有時也外化成一個人形靜默地坐在我眼前但無人看見。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把「你」隨身攜同「你」不向任何人說話好像一個自閉兒只向唯一的我傳話「你」的話我多數能夠捕捉但不一定來得及照料。照鏡子的時候「你」每每一閃而過因為鏡子中的我是我也不是「我」,一個人照鏡子是自我欣賞也是自我聲討的最佳時候。
雙生兒。我曾經問過母親,我來的時候是否有一個姊或妹跟我前後腳一起到來,但不幸臍帶纏著了她脖...
作者序
後記
靜人活物.虛無湖鏡
在外國街頭,間見將自己塗滿一身銀漆(身上或插著一束國旗),表現凝止不動的流浪藝人,他們有一個名字叫tableau vivant,中譯「活人靜物」。這名字我覺得很好,人本是活的,他/她把自己凝固下來,以「不動」(immobile)作本領,同時也是自我物化的一則譬喻。寫作的人某程度上也是一具「活人靜物」,在他/她沉浸於寫作狀態之時,他/她將自己從世界中「括」出來,盤坐沉思一如羅丹的雕塑Le Penseur,只是托著下巴的手可能換成握著筆或敲著鍵盤,而沉思的樣子又多幾分對世界的疑惑,沉默不語同時不斷在玩著無人聽見的腹語術,直至文字抖落紙上,或蒸發於空中。
人們自古思動,早期哲學思索上帝的存在,稱其為「原動者」(prime mover)。我們欣賞各式動態─如不同形態的舞蹈、形體劇場、移動的影像,以致韻律泳、步操等等,有節奏的,有輕重的,有克制的,有狂悖的,有個人的,有集體的,有高度設計的,有即興爆發的。舞台上每一個動作背後,都經過無數次的重複、排練,才至穩定、準繩,再而求突破、超越。迪加(Degas)將舞者後台的舞姿瞬間凝定成永恆畫格,相對來說,寫作背後的過程無甚「展演性」,有著更多的遲緩、停頓,又常近於隱蔽。然而靜即是動,把腿放下來,不提、不踢、不跺,將念力凝固於筆尖,靜默地感受身體幽微深處如何從一個最少的傷口裂開,也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到起立「行動」時又可能切換了身分(如浪遊者、說話者、能動者、妥協者),我始終記著杜拉斯所言:「身處一個洞穴之中,身處一個洞穴之底,身處幾乎完全的孤獨之中,這時,你會發現寫作會拯救你。」必要的孤獨,為了寫作,有時連孤獨都是自製,比伏特加或咖啡因還更需要。
於此說來,本小說集內作品,或可將「活人靜物」倒過來說,稱它們為一輯「靜人活物」。人物大多是靜默的,「內向」的、「封閉」的、與人隔絕的,如果有話,他/她將話語寄託給物喻、寓言,如石頭、皺紋、套娃、人偶、玻璃、櫥窗等,通過類物世界(thing-like world)做媒介,外部世界方有可能接通(或始終阻隔)。內心的隧道挖至極限,可能又通回一個共生的表象世界;至最後「物/我」的邊界消融,人自身與世界無可復圜地走向物化的命運。我一向偏好存在哲思性的小說,裡頭自然也融入了一點「社會性」的城市現象。這輯小說有不少物的意象,其中〈石頭的隱喻〉是第一篇開筆的;石頭是世上奇妙的東西,單調而又千變萬化,是封閉體同時是生命體;形形色色的石頭,在小說中成了身世寄寓、感情連結以致權力拔河的隱喻,到最後一小片石子長到母親的腎上來,這令我想到Robert Smithson的詩句:「時間將隱喻變成了東西。」(Time turns metaphors into things.)到最後,身體也化作一張寫作的羊皮紙,是為寫作終極的邊界塗抹。這「後記」旨在點出作者在創作這些小說的幾年間的一些思考和心緒,作者自我解說作品多少難以啟齒,也只能是一點想法,其他物的意象和作用,願讀者自行領會詮釋。
《靜人活物》是我第五本小說集,自一九九七年正式發表小說,十六年間約完成了六十個短、中篇作品。我沉迷於短篇小說的多變性和實驗性,也試圖以其作建構自我文字城堡的磚塊組件,是以每一本小說集,短中篇雖獨立而行,但個別與個別連起來,又有望浮起一個較整全的脈絡或系統,表現於小說的主題、意象或結構(是以小說雖可隨意跳讀,但目錄編排則是有層次的)。物的意象之外,這幾年我特別執迷於寫作的本質、寫作的行為與藝術(act/art of writing)關切,做為一個「每天也要服用一定寫作劑量作毒/解藥的人」,這構成了我大量的閱讀、創作、生活,以致成為一個重大的「存在的母題」。這集子中的一些作品,可說也是圍繞著這母題做軸心旋轉;書中不少角色,都可廣義地稱為「書寫的人」或「作家們」。有些明言,如〈密封,缺口〉中的NADA╱NANA、〈「死魂靈」出版社〉中既是編輯也是默默書寫者的娜達、〈文具自語〉中邊寫邊擦的塗寫者、〈悲喜劇場〉中跌進默片光影裡的綜藝節目少女編劇、〈不動人偶〉中的流浪藝人及〈分裂的人〉中的「分靈體」;沒明言的,似乎也成了一個個欲說還休的說故事者,在演練人生也在解構自我。我想像這些各行其是或隱隱然互有關聯的人物,都是世上「隱修群體」的一員,他們在各自的寫作迴廊中繞圈沉思打轉,將眼目所及之物─一塊石頭、一張面孔、一塊櫥窗、一面牆等等都變成照見出自我或世界的一面虛無鏡湖,穿過黑暗的玻璃,而猶在鏡中。一時以為瞥見真相,卻是看進空無(void)。他們與影子共存、共舞,內化同時外化,碎裂成雙重、三重以致多重的倒影、分身、重象、他我與反自我,其中一些不一定是人,而混同著身體、模型與雕塑,尋常生活場景變身一片幽靈國度,背後自是少不了作者觀照現世的一雙「陰陽」眼睛。小說大多呈迴環結構,這一方面寄存著作者在本集子中的形式實驗,另方面也是內容、意境、人物心象的投射,生命的處境如一道道自轉漩渦,寫作的痕跡也如影隨形地變成了一闕迴文形狀。
最後收入的中篇小說〈我城零五〉,是集內城市味道最重的一篇。這小說原是二○○五年應香港藝術中心之邀,為「西西《我城》三十週年」委約創作的「致敬」之作。構思的時候,就想到以西西小說的文本互涉做為創作手法,其中有所指涉對話的小說其實不僅止於《我城》,還有《美麗大廈》、〈浮城誌異〉、「肥土鎮系列」等,熟悉西西作品的讀者或會讀出另外的層次來。這寫法有別於我一貫較偏向的沉鬱詩意風格,有一種遊戲感、模擬性,但又將「我城」的思考帶到當下,遂有阿果、阿髮、嫲嫲阿娥、阿北等新時代角色設計,其中我自覺比較滿意的,是悠悠這個憂傷敏感女子的角色創造。悠悠在整篇小說中始終沒有現身,她暫時從我城也從阿果(她的情人)的生命中撤離了,只以對話的回憶和她創作的城市小說片段存在。她在小說中也是一個「書寫的人」。小說以○三年香港七一遊行五十萬人上街的場景拉開帷幕,文學不服膺於政治但不迴避政治,末處則以一連串「門」的意象作結,通向未可知的將來。
後記
靜人活物.虛無湖鏡
在外國街頭,間見將自己塗滿一身銀漆(身上或插著一束國旗),表現凝止不動的流浪藝人,他們有一個名字叫tableau vivant,中譯「活人靜物」。這名字我覺得很好,人本是活的,他/她把自己凝固下來,以「不動」(immobile)作本領,同時也是自我物化的一則譬喻。寫作的人某程度上也是一具「活人靜物」,在他/她沉浸於寫作狀態之時,他/她將自己從世界中「括」出來,盤坐沉思一如羅丹的雕塑Le Penseur,只是托著下巴的手可能換成握著筆或敲著鍵盤,而沉思的樣子又多幾分對世界的疑惑,沉默不語同時不斷在玩著無...
目錄
睿思才慧巧筆墨──潘國靈小說集《靜人活物》短評/凌逾
石頭的隱喻
面孔的皺褶
俄羅斯套娃
不動人偶
密封,缺口
「死魂靈」出版社
一個自哭、自讀或自冷的地方
文具自語──塗抹的消失與進化
悲喜劇場
分裂的人
特別收入/我城零五
後記/靜人活物‧虛無湖鏡
各篇小說出處
睿思才慧巧筆墨──潘國靈小說集《靜人活物》短評/凌逾
石頭的隱喻
面孔的皺褶
俄羅斯套娃
不動人偶
密封,缺口
「死魂靈」出版社
一個自哭、自讀或自冷的地方
文具自語──塗抹的消失與進化
悲喜劇場
分裂的人
特別收入/我城零五
後記/靜人活物‧虛無湖鏡
各篇小說出處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