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完美的哈佛情商課
一個人如果不具備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識、不能處理悲傷的情緒、沒有同理心、不知道如何跟人和諧相處,即使再聰明,也不會有好的發展。
—丹尼爾•戈爾曼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情商是開啟心智的鑰匙、激發潛能的要訣,它像一面魔鏡,令你時刻反省自己、調整自己、激勵自己,是獲得成功的力量來源。
—英國《泰晤士報》書評
生活中,完成每件事都離不開協商、溝通、影響和說服別人做事的能力。在所有領域中,最有效率的人是那些為了實現目標能與人協作的人。
—布萊恩•特雷西 作家
如果你不懂EQ,從現在起,我們宣布—你落伍了!
—美國《時代週刊》
作者簡介:
鄧東文
出版人,自由撰稿人,畢業於財經大學,著名暢銷書作家,著有《木桶定律》、《情商管理與人生智慧》、《馬太效應》、《做事做到位》、《安利傳奇》《心理洞察術》等,長期致力於財經、勵志、心理研究。
章節試閱
情商,哈佛大學最重要的一課
哈佛大學——一所有著370年建校歷史的世界頂極名牌大學,比美國作為獨立國家的建立還要早上一個半世紀。到目前為止,哈佛共培養了8位美國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32位普利茲獎獲得者。此外,微軟、IBM等數十個商業奇跡的締造者皆出自哈佛。
數百年來,一張哈佛的文憑,幾乎就是地位與金錢的保證。哈佛大學何以能培養出如此眾多、如此優秀的政界領袖、商業鉅子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側重於哈佛學生情商培養的結果。
一個人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什麼?或許,很多人會回答:智商、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等。然而,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其風靡世界的《情感智商》一書中提出,促使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作用只占20%,而情商作用卻占80%。情商才是人生成就的真正主宰。
但是,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高智商可以決定高成就,有沒有「智商一般,但情商很高」的人在事業上大獲成功的例子呢?當然,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最典型的要算歷屆美國總統了。
最負盛名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喬治•華盛頓和希歐多爾•羅斯福都是「二流智商、一流情商」的代表人物,約翰•甘迺迪和羅奈爾得•威爾遜•雷根的智商只屬中流,但卻因為善於交朋結友而被許多美國人譽為「最優秀、最可親的領袖」。
而自小就有「神童」之稱的理查•米爾豪斯•尼克森、伍德羅•威爾遜和赫伯特.C.胡佛,卻由於情商一團糟,不善與他人合作而聲望不高,黯然下臺。至於比爾•科林頓總統,據分析也是個「智商高,但情商平平」的人物,無怪乎常常陷入與公眾作對或過分討好的尷尬之中。
為此,心理學家霍華•嘉納說:「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占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許多材料顯示,情商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都占盡優勢,無論是談戀愛、人際關係,還是在主宰個人命運等方面,其成功的機率都比較大。
也許有人會說:「沒辦法,我天生情商低。」如果你有此想法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裡,情商教育已經「登堂入室」,成為少年兒童的必修課程。雖然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無法確定多大比例的「情商」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確定的是,比起智商,「情商」更多是由後天培養的。
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的大腦是依賴重複的經驗成形的,因而可以說,生活在一個大人們動輒摔東西的家庭中的孩子們,是不大可能擁有較高的「情商」的。
在《情感智商》一書中,戈爾曼也明確指出,情商不同於智商,它不是天生註定的,而是由下列三種可以學習的能力組成的:
——瞭解自己情緒的能力:能立刻察覺自己的情緒,瞭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能夠安撫自己,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鬱以及控制刺激情緒的根源。
——激勵自己的能力:能夠調整情緒,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
如果你學會了審視和了解自己,學會怎樣激勵自己,學會怎樣調動情緒,你將不會再無助地聽任消極情緒的擺布,能夠從容地面對痛苦、憂慮、憤怒和恐懼的情緒,你發現自己能輕而易舉地駕馭它們,駕馭一切。
第1章 情商——激發潛能的法寶
如果你不懂EQ,從現在起,我們宣布——你落伍了!
——美國《時代週刊》
發現情商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某保險公司雇傭了5000名推銷員,並對他們進行了職業培訓,每名推銷員的培訓費用高達3萬美元。誰知雇傭後第一年就有一半的人辭職,4年後這批人只剩下不到1/5。
原來,在推銷保險的過程中,推銷員得一次又一次地面對被拒之門外的窘境。許多人在遭受多次拒絕後,便失去了繼續從事這項工作的勇氣和耐心。
該公司決定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來調查,希望他能為公司的招聘工作提供幫助。調查的重點是:那些善於將每一次拒絕都當作挑戰而不是挫折的人,是否更有可能成為成功的推銷員。
塞里格曼教授以提出「樂觀情緒在人的成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論而聞名。他認為:當樂觀主義者失敗時,他們會將失敗歸結於某些他們可以改變的事情,而不是某些固定的、他們無法克服的困難。因此,他們會努力改變現狀,爭取成功。
接受該保險公司的邀請之後,塞里格曼對1.5萬名新員工進行了兩次測試,一次是該公司常規的以智商測驗為主的鑒別測試,另一次是塞里格曼自己設計的、用於測試被測者樂觀程度的測試。之後,塞里格曼對這些新員工進行了追蹤研究。
在這些新員工當中,有一組人沒有通過鑒別測試,但在樂觀測試中,他們卻取得了「超級樂觀主義者」的成績。
追蹤研究的結果表示,這一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務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們的推銷業績比「一般悲觀主義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從此,通過塞里格曼的「樂觀測試」便成了該公司錄用推銷員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式。
塞里格曼的「樂觀測試」實際上就是情商測驗的一個雛形,它在保險公司取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證明,與情緒有關的個人素質在預測一類人能否成功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也為「情感智商」這一概念和理論的誕生,提供了實踐方面的有力支持。
正式提出「情感智商」這一術語的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彼得•沙洛維教授和新罕布希維爾大學的約翰•梅耶教授。兩年後,他們將情感智商定義為社會智力的一種類型,並對其應包含的能力內容做了界定,這三種能力是:
——區分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能力;
——調節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能力;
——運用情緒資訊去引導思維的能力。
「情感智商」這一概念的提出,在心理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重視,並開始受到一些企業界人士的注意。不少企業管理人員嘗試著把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簡單來說,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稱EQ)是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IQ)一樣,情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EQ情緒商數是一個度量情緒能力的指標。
整體來說,EQ就是一種情緒管理的能力、一種準確覺察、評價和表達情緒的能力、一種接近並產生感情、以促進思維的能力、一種調節情緒,以幫助情緒和智力發展的能力。
新澤西州聰明工程師思想庫AT&T貝爾實驗室的一位負責人,曾經用情感智商的有關理論對他的職員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工作業績好的員工並非都是具有最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情緒傳遞得到回應的人。
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創造性領導研究中心的坎普爾及其同事,在研究「曇花一現的主管人員」時發現,這些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技術上的無能,而是因為情緒能力差,導致人際關係方面陷入困境而最終遭致失敗。
因為在企業界的成功應用,情感智商聲名大震,並開始引起新聞媒介的濃厚興趣。
1995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書,把情感智商這一新研究成果介紹給大眾,該書迅速成為世界性的暢銷書。一時間,「情感智商」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宣傳。
在《情感智商》一書中,丹尼爾•戈爾曼明確指出,情商不同於智商,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下列三種可以學習的能力組成:
——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能立刻察覺自己的情緒,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
——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能夠安撫自己,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鬱以及控制刺激情緒的根源;
——激勵自己的能力:能夠調整情緒,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
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是一個人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品質的關鍵因素。他認為,在成功的要素中,智商是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情商。
從此,「情商」作為一個時髦的名詞,出現在人們的言談話語中。EQ概念成為美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我們應用EQ來教育下一代
掌握了EQ,還有什麼不能利用的呢?
——美國《讀者文摘》書評
在人類歷史上,科學家們曾陷入各種各樣的盲點,智力測驗便是其中之一。
1904年,法國教育部組織了一個專門委員會,委託專家研究公立學校低能兒童的管理問題,比納是這個委員會的委員。他與另一位醫學家西蒙合作研究,試著用一種測驗的方法,去辨別有心理和智慧缺陷的兒童。次年,一套用以測量兒童智力高低的問卷被編制出來,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測驗科學量表。
比納—西蒙量表的問世,很快引起法國教育部的重視,繼而得到大力推廣。從此以後,智商測驗便開始被用來幫助預測兒童的能力,判斷他們在經過智力訓練後能得到多大的收益。
不久,為成人編制的智力測驗表也出現了,並在西方社會迅速普及蔓延,掀起了一股智商測試的熱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約有200萬人參與了智力測驗,受到了智力是否適宜的甄選。同時,他們被根據測驗狀況安排在適當的職位上。
此後,各種測量智力的測驗表相繼問世,智力測驗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與各年齡階段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有數百萬人參加到測驗者的行列。在20世紀的西方世界,幾乎沒有人在其一生中能夠逃避這種測驗。
智力測驗日益推廣,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在當時的美國,智力測驗已成為社會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一個人在個體和團體智力測驗上的得分,是指導其一生職業選擇、安置和決策的主要依據。
測驗結果決定著誰被定為弱智、天才;決定著誰該進入名牌大學,或被提供其他教育機會。在部隊和一些大型企業裡,誰服役當軍官、誰接受管理訓練,智商測驗都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自智商出現百餘年來,智商能在多大程度上預測一個人的未來,這一問題卻引起了心理學家們的廣泛爭議;因此,智力測驗是否有效,智商分數是否有實際功用,理所當然地受到人們頗多質疑。
為此,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
1981年,他們挑選了伊利諾州某中學裡的81位畢業演說代表進行研究。這些人的平均智商在全校中是最高的,但研究卻發現,儘管這些學生畢業後,在大學學習期間都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但到30多歲時卻表現平平。從中學畢業算起,10年後,這些人中只有1/4的人在本行業中達到同齡段的最高階層,很多人的表現甚至遠遠不如同輩。
波士頓大學教授凱倫•阿諾參與了此項研究,他針對這一調查結果指出:「面對一位畢業致詞代表,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考試成績不錯,而對一位高智商者,你所知道的也就是他在回答某些心理學家們所編制的智力測驗時成績不錯,但我們無法準確地預測出他未來的成就。」
《鐘形曲線》一書的作者亨斯坦與穆瑞也坦言:「假設一個人參加智商測驗時,數學一項僅得了50分,也許他不適合立定志向當數學家,但如果他的夢想是自己創業、當參議員,或者賺上100萬,這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影響人生成敗的因素實在太多,相比之下,區區的智商測驗何足道哉。」
的確,智商測驗在一定程度上能預測孩子的學業成績,但是,學業成績能否準確地預測他們的未來呢?
如果智商測驗無法預測誰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誰會享有令人滿意的社交生活,那麼它的存在又有多少實際價值呢?
心理學家們為此提出了新的可能,如果成功因素中至少還有70%以上的作用有待發現,它們不是智力,那麼它們是什麼呢?
加德納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在對智力測驗提出嚴厲批評的同時,他開始研究智商以外的智力。不久,他著重提出了人際智力和自知智力。他認為,人際智力能夠認識他人情緒、性情、動機、欲望,並能做出適度的反應,而自知智力則能夠根據自己的感受,規範個人的行為。
在這兩類智力當中,加德納明確提到了認識自我和他人情緒的重要性,為情感智商的產生做了有力的鋪墊。
近年來,國外心理學家們又提出了新的「情商」概念,為EQ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認為,情商是測定和描述人的「情緒情感」的一種指標。它具體包括情緒的自控能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對他人的理解與寬容。從此開始了人類智慧的第二次革命。
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都發表了自己對情商的見解與評價:
EQ的創始人沙洛維博士和梅耶博士說:「EQ已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研究成果。」
丹尼爾•戈爾曼認為:「僅有IQ是不夠的,我們應用EQ來教育下一代,幫助他們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
美國的《讀者文摘》則堅定地向讀者反問:「掌握了EQ,還有什麼不能利用呢?」
美國的《時代週刊》甚至更宣稱:「如果你不懂EQ,從現在起,我們宣布——你落伍了!」
與EQ有關的新事物也層出不窮,美國有了《EQ》月刊,它向人們宣導:「做EQ測驗吧,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
美國EQ協會也迅速成立,它以研究和宣傳EQ的作用、證明它的重要性為宗旨。該協會的宣言是:「讓我們再進化一次,成為智慧的上帝!」
大學校長的悲哀
人的情緒體驗是無時無處不在的,相信每個人都有過莫名其妙被某種情緒侵襲的經驗。這些情緒體驗既包括積極的情緒體驗,也包括消極的情緒體驗。不是所有的情緒都對人的行為有利,所以,認識情緒,進而管理情緒,就成為了我們必須正視的課題。
《牛津英語詞典》上說:「情緒是心靈、感覺、情感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動或興奮的心理狀態。」簡單來說,情緒是一個人對所接觸到的世界和人的態度所產生的相應的行為反應,也就是快樂、生氣、悲傷等心情,它不只會影響我們的想法和決定,更會激起一連串的生理反應。
大體上,我們可以將情緒粗分為愉快和不愉快的兩種經驗:
愉快的經驗包括喜悅、快樂、積極、興奮、驕傲、驚喜、滿足、熱忱、冷靜、好奇心和如釋重負等等。
不愉快的經驗則有失望、挫折、憂鬱、困惑、尷尬、羞恥、不悅、自卑、愧疚、仇恨、暴力、譏諷、排斥和輕視等等。其中它們又可分為合理的情緒和不合理的情緒。
快樂、激動、悲傷、恐懼、憤怒、害怕、擔心、驚訝等感覺,共同構成了人豐富多彩的情緒生活。人活著,就免不了體驗這些情緒。情緒左右了人類無數的決定和行為,無論是對我們的學習經驗,還是社會適應能力,情緒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見,情緒是因多種情感交錯而引起的一連串反應,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互動關係,它並非理智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美國,有一位極有才華、曾擔任大學校長的人競選美國中西部某州的議會議員。此人學歷很高,又精明能幹、博學多識,十分有希望贏得選舉的勝利。
但是,有一個謠言卻在此時散布開來——3年前,在該州首府舉行的一次教育大會中,這位競選者和一位年輕的女教師有那麼一點「曖昧」的行為。這其實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謠言,但這位候選人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對此感到非常的憤怒,並竭力想為自己辯解、澄清。由於按捺不住對這一惡毒謠言的怒火,在此後的每一次集會中,他都要站起來極力澄清事實,證明自己的清白。
其實,大部分選民根本沒有聽過或過多地注意到這件事,但人們現在卻越來越相信有那麼一回事兒了。公眾們振振有辭地反問:「如果你真的是無辜的,又為什麼要這樣百般為自己辯解呢?」
如此一來,這位候選人的情緒變得更壞,也更加聲嘶力竭地在各種場合中為自己辯白,譴責謠言的傳播者了,然而,這卻使人們對謠言更信以為真。最悲哀的是,連他的太太也轉而相信謠言了,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消失殆盡。
最後他在選舉中敗北,從此一蹶不振。
由此可看出,這位候選人雖然智商很高,卻很明顯地缺乏與之相匹配的情商,他不懂得情商是一種表達和調控情緒的藝術。
那麼,情商和情緒的關係是什麼呢?無數事例證實:情商就是一種情緒管理的能力。情商高,代表著強大的情感管理能力,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力也比較好。反過來說,情商低,就代表一個人常常會陷入大悲大喜之中,或因憂鬱而一事無成,或因脾氣暴躁無常,而常出現暴力行為,相對地人際關係就容易緊張,社會適應力也較差。
例如,你可能會因為馬上要在一個很重要的會議上做簡報而緊張不已,生怕出差錯,而如果你一直讓自己陷入這種恐慌的情緒中,那毫無疑問地,你的簡報說明肯定毫無條理、不知所云。
但假設你意識到自己一直陷於這種緊張之中並不能改變什麼,且開始試著靜下心來分析緊張產生的原因,尋找解決的方法,也就是說,你開始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緒,那麼,當你發現你為什麼會害怕、緊張、恐懼後,就不會感覺那麼緊張了。
一個人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種種不如意,有的人會因此大動肝火,結果把事情變得越來越糟;有的人則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泰然自若地面對各種刁難,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取得成功,你有必要調控自己的情緒,且理智客觀地處理所有問題。一個人的情緒若管理得好,相對來說他的自制力就會增強,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就會大增,成功的機率也就跟著提高了。唯有在了解自我的情況下,情緒才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的管理,人也才能達到自我激勵、發揮創造力等目的。
情商是管理情緒的一種藝術,如果你要快樂幸福地生活,你就要學會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也是提高你情緒智商的方法。
付不起的是心態
19世紀時,美國建築大王凱迪的女兒和飛機大王克拉奇的兒子,在雙方父母的撮合下開始交往,但兩個人的交往卻並不順利,時常發生爭吵。兩家人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巨富,兒女們的這種關係,讓他們大傷腦筋。他們甚至擔心兩人會因此發生什麼不測。
最終,令他們心痛的事還是發生了,凱迪的女兒竟然被克拉奇的兒子毒死了。
克拉奇的兒子小克拉奇因一級謀殺罪被關進監獄,兩家人的身心因此受到沉重的打擊,兩家人的生活也從此變得暗無天日,但小克拉奇在事實面前卻拒不承認自己的罪行,這使得凱迪一家非常氣憤。同時,克拉奇一家也拚命地為兒子奔走上訴。如此一來,兩家人便結下了深仇大恨。
一年以後,法院做出終審,小克拉奇投毒謀殺的罪名成立,被判終生監禁。為了能讓兒子在今後得到緩刑,也為了消除兒子的罪孽,克拉奇一直盡可能地在經濟上對凱迪一家做出補償,以使凱迪能為兒子說情。克拉奇每一次的補償都是巧妙地出現在商場上,這使得凱迪不得不被動地接受。
凱迪每得到克拉奇家族一筆補償,就像是接過一把刺向自己內心的刀,悲痛難言。凱迪埋怨自己,也埋怨女兒當初怎麼就看錯了人,而克拉奇全家更是時時刻刻生活在自責中,他們怨恨自己沒有教育好兒子。
兩家人都是美國企業界的輝煌人物,然而生活卻如此地捉弄他們,讓他們不得安生。一年又一年,兩家人被巨大的陰影所籠罩,從來沒有真正地笑過。他們承認,這些年為此所付出的心理代價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
沒想到二十年過去後,一件極為偶然的事件卻使事情全都變了樣,一名被判投毒的被告一再上訴,不承認自己給人投毒。這時醫學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經過多次化驗,發現死者原來是因為服用了一種罕見的藥物而中毒,與所謂的兇殺毫無關係。
這和二十年前小克拉奇「謀殺」凱迪女兒的事件一模一樣,原來這是一樁誤判。二十年後,克拉奇的兒子被釋放出獄,但整整二十年,凱迪與克拉奇兩家人卻因為這件事,在心理上彼此仇恨,他們成了這個世界上受傷最深又最不幸的人。
事實證明,凱迪女兒的死並不涉及善惡情仇。這件事情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面對記者的採訪,凱迪與克拉奇兩家都說了同樣的話:「這二十年來我們付不起的,是我們已經付出而又無法彌補的心態。」
人生所謂的得與失,在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意義,而被帶入其中的無法挽回的或惡劣、或悲傷、或仇恨的心情,卻能使人們失去對整個生活的感受和看法。這種因心情引起的得與失,比起物質上的得與失更加致命。
「我們付不起的是心態」。這是克拉奇與凱迪兩家人,在經過二十年的體驗後總結出來的一句至理名言。
人生在世,我們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類事件對我們情緒與心態所形成的那種漫長主宰。這種情緒與心態,改變甚至毀滅了許多人的生活。
佛家和道家一再勸告人們不要去計較,要把一切想開、放下,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要扭轉在某事某物到來時,牽制人們的那種情緒與心態,因為這才是最昂貴而又最付不起的。人生漫漫,當事情過去,當經歷的已經經歷,人們便會發現,我們身在其中的苦,我們所飽嚐的種種滋味,正是我們曾經所付出的一種又一種的情緒與心態!
蜜雪兒教授的軟糖實驗
人要學會調動自己積極的情緒,學會控制自己消極的情緒。只有能夠成熟地調控自己情緒的人,才能走向成功。你能調動情緒,就能調動一切。
在法庭上,律師拿出一封信問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給你的信了嗎?你回信了嗎?」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沒有回信!」
律師又拿出二十幾封信,一一地詢問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給予相同的回答。
律師最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並不斷咒罵。
最後,法官宣布洛克菲勒勝訴!因為律師情緒的失控讓自己亂了方寸。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手,有時候採用何種手段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好自己的情緒。
研究者曾進行了這樣一個試驗:一群兒童依次走進一個空蕩蕩的房間,在房間最顯著的位置為每個孩子放了一顆軟糖。
測試老師對每一個孩子說:「誰能堅持到老師回來時還沒把這顆軟糖吃掉的話,誰就可以得到另外一顆軟糖作為獎勵,但是,如果老師沒回來你就把糖吃掉的話,你就只能得到這一顆。」
試驗結果發現,有些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大人不在,又受不了糖的誘惑,就把糖吃掉了;而另外一些孩子,則牢牢記住了老師的話,認為自己只要堅持一會兒,就可以得到兩顆糖,於是,他們盡量克制自己。他們並非不愛吃糖,卻努力地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乾脆離開座位到旁邊去玩,堅持不看那顆軟糖,一直等到老師回來。就這樣,他們得到了獎勵——第二顆軟糖。
研究者把孩子分成兩組:能夠抵擋住誘惑、堅持下來得到兩顆軟糖的孩子,和不能堅持住只得到一顆軟糖的孩子,並對他們進行了長期的追蹤調查。
結果發現,那些只得到一顆糖的孩子在成年後普遍沒有得到兩顆糖的孩子獲得的成就高。這就說明,凡是小時候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無論他的智商多高,其成功的機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時候便能控制自己,尤其是那些能夠透過轉移注意力來控制自己的孩子,他們往往能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由此看來,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質的作用,在決定人生成敗方面,常常超過智力因素。一個情緒智商高的人,應該是一個能夠成熟地調控自己情緒和情感的人,從而他也就具備了調節別人情緒的能力。
想要控制情緒,就需要先了解情緒。情緒其實具有兩極性,如積極和消極的情緒、激動和平靜的情緒等。同時,由於情緒的強弱程度與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各種不同的情緒表現形式,都可用來作為度量情緒的尺度,如情緒的緊張程度、情緒的激動程度、情緒的快感程度等。
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就是情緒兩極性的典型表現。積極、愉快的情緒使人充滿信心、努力工作,消極的情緒如悲傷、鬱悶等,則會降低人的行為效率。
情緒的兩極性表現為肯定和否定的對立性質,比如:滿意和不滿意、愉快和悲傷、愛和憎等等,而每兩種相反的情緒中,又存在著許多程度上的差別,具體表現為情緒的多樣化形式。
兩種情緒雖然處於明顯的兩極對立狀態,但其仍可以在同一事件中同時或相繼出現,例如,兒子在保衛國家的戰爭中犧牲了,父母既體驗著孩子作為英雄為國捐軀的榮譽感,又深切感受著失去親人的悲傷。
同樣地,對於人來說,同一種情緒也可能同時具有積極和消極的作用。恐懼會使人緊張,抑制人的行動,減弱人的正常思維能力,但同時也可能調動他的潛力,促使他向危險挑戰。
緊張和輕鬆也是情緒兩極性的一種表現。緊張總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情境下發生,如客觀情況賦予人需要的急迫性、重要性等,人們在這種時候就極易產生緊張情緒,當然,緊張也決定於人的心理狀態,如腦力活動的緊張性、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活動的準備狀態等。
通常情況下,緊張能對人活動的積極狀態產生顯著的影響。它引起人的危機感,產生對活動有利的一面,但過度的緊張則可能使人產生厭惡、抑制心理,並導致行為的瓦解和精神上的疲憊,甚至崩潰。
情緒的兩極性還可以表現為激動和平靜。爆發式的激動情緒強烈而短暫,如狂喜、激憤、絕望等,而平靜的情緒狀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人們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從事持續的智力活動。
作為情緒兩極性的一種表現方式,情緒的強弱變化也異常明顯。它經常呈現出從弱到強或由強到弱的變化狀態,如:從微弱的不安到強烈的激動、從暗喜到狂喜、從微慍到暴怒、從擔心到恐懼等等。情緒變化的強度越大,自我受情緒影響的趨勢就越明顯。
成功,從EQ開始
與社會適應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夠敏銳了解他人情緒、善於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更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更能取得成功。情商為人們開闢了一條事業成功的新途徑,它使人們擺脫了過去只講智商所造成的無可奈何的宿命論態度。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特徵是生活的動力,可以讓智商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情商是影響個人健康、情感、人生成功及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多年來,人們一直以為高智商可以決定高成就,其實,人一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歸功於IQ,另外80%則受EQ因素的影響。所謂20%與80%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比例,它只是表示,情感智商在人生成就中所發揮的不可忽視的作用。儘管智商的作用不可或缺,但過去把它的重要性估量得太高了。
為此,心理學家霍華•嘉納說:「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占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智力因素。」許多資料顯示,EQ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都占盡優勢,無論是談戀愛、人際關係,還是在主宰個人命運等方面,其成功的機率都比較大。
戈爾曼用了兩年時間,對全球近500家企業、政府機構和非營利性組織進行分析,發現成功者除了具備極高的智商外,其卓越的表現亦與情商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一項以15家全球企業,如:IBM、百事可樂及富豪汽車等數百名高階主管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平凡的領導人和頂尖領導人的差異,主要是來自情緒智商。
卓越的領導者在一系列情緒智商,如影響力、團隊領導、政治意識、自信和成就動機上,均有較優越的表現。情商對領導人特別重要,是因為領導的精髓在於使他人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一個領導人的卓越之處,在很大程度上表現於他的情商。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不是推舉一些特別聰明的人做領導,而是推舉一些能關心別人、與人關係融洽的人做領導的原因。相較之下,情商高的人更能為眾人服務,也更能發揮群體的積極性。
情商對於一般人而言也是如此。許多人在校時成績很好,畢業後卻碌碌無為。他們經常抱怨與人難以相處,得不到上司的賞識,在生活中處處碰壁,有些人甚至因心態失衡而走上歧途,究其原因也是情感智商低;而一些在校時成績平平,被認為智商一般甚至低能的學生,畢業後卻如魚得水,成為獨占鰲頭的領導者。他們能適應周圍環境,抓住機遇;更重要的是,他們善於把握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善於把握和適應領導者的願望和要求,善於處理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因而他們成功了。
在美國,人們流行一句話:「智商決定錄用,情商決定晉升。」情商之所以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取決於它的四個作用:
◇情商具有調節情緒的功能
人們在準確識別自我情緒的基礎上,能夠透過一些認知和行為策略,有效地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擺脫焦慮、憂鬱、煩躁等不良情緒。如:有人在跳舞時能體驗到快樂的心情、找朋友談心可以產生積極的情感。當人們情緒不佳時,就可以採取這些方式迴避消極的心境,使自己維持積極的情緒狀態。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一點小事便陷入消極的情緒之中,或垂頭喪氣,或憂愁煩悶,或大發雷霆,或三心二意,或動搖不定,從而使自己具有的智力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其塵封的潛力更是難以激發;其實,他們只要利用自己的情商,就能有效地調控自己的消極情緒,讓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專注於生活和事業中。
情商讓你學習審視和了解自己,學會如何激勵自己,以能夠從容地面對痛苦、憂慮、憤怒和恐懼的情緒,並能輕而易舉地駕馭它們。
◇情商在解決問題時能影響認知效果
情商在人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影響認知的效果。情緒的波動可以幫助人們思考未來,考慮各種可能的結果,幫助人們打破定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茫然的情緒會打斷人們正在發生的認知活動,但人們可以利用這種情緒,審視和調整內在或外界的要求,重新分配相應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於最重要的部分,從而抓住問題的關鍵,並解決問題;所以情商能激發動機來解決複雜的智力活動,充分發揮情緒在解決問題中的積極作用。
◇情商是一個基本的動機系統,能為人生提供能力、動力
你的人生正如一輛全速行駛的列車,而你的情商則為它提供足夠的動力,決定它前行的方向。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需要有正確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引。真正具有建設性的精神力量,蘊藏在左右一生命運的各種情緒中。
人每時每刻的精神行為,會對命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情商高的人生活的更有效率,更易獲得滿足,更能運用自己的智慧獲取豐碩的成果;反之,不能駕馭自己情感的人,其內心激烈的衝突,將削弱了他們本應集中於工作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情商是智商發揮作用的基礎
情商的高低,可以決定一個人包括智慧在內的其他能力能否發揮到極致,從而決定他成就的高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果說智商更多地被用來預測一個人的學業成績,那麼,情商則能被用於預測一個人能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優異的學業成績,並不意味著你在生活和事業中能獲得成功。成功不僅取決於個人的謀略才智,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他正確處理個人的情感與他人情感之間關係的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和調節人際關係的能力。
達爾文在他的日記中說:「老師、家長都認為我是個平庸無奇的兒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成了偉大的學者。
愛因斯坦在1955年的一封信中寫道:「我的弱點是智力不高,不夠聰明,特別苦於記單詞和課文。」但他成為了世界級的科學家。
亞歷山大•馮•洪堡上學時的成績也不好,在一次演講中他提到:「我曾經相信,我的家庭教師再怎樣讓我努力學習,我也達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準。」可是,二十多年後他卻成為了傑出的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和政治家。
凱文•米勒小時候學習成績也不好,高中畢業時是靠著體育方面的才能,才勉強進入芝加哥大學就讀。許多年後,他在他公開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述:「老師和父親都認為我是一個笨拙的孩子,我自己也認為其他孩子在智力方面比我強。」可是,凱文•米勒經過多年的努力,卻成為了美國著名的洛茲企業集團的總裁。
現代研究已經證實,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智商只有與情商連袂登台,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許多領域卓有成就的成功人士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在求學時期被認為智力低落,但他們充分地發揮了他們的情商,最後獲得了成功。
測試一:你的情緒穩定嗎?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攝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覺得不稱心 B.覺得很好 C.覺得可以
2.你是否常想到若干年後會有什麼使自己極為不安的事?
A.經常想到 B.從來沒有想過 C.偶爾想到過
3.你是否被朋友、同事或同學起過綽號、挖苦過?
A.這是常有的事 B.從來沒有 C.偶爾有過
4.你上床以後,是否經常再起來一次,看看門窗、瓦斯等是否關好?
A.經常如此 B.從不如此 C.偶爾如此
5.你對與你關係最密切的人是否滿意?
A.不滿意 B.非常滿意 C.基本滿意
6.半夜時,你是否經常覺得有什麼值得害怕的事?
A.經常 B.從來沒有 C.極少有這種情況
7.你是否經常因夢見一些可怕的事而驚醒?
A.經常 B.沒有 C.極少
8.你是否曾經有多次做同一個夢的情況?
A.有 B.沒有 C.記不清
9.有沒有一種食物會使你吃後感到噁心或嘔吐?
A.有 B.沒有 C.記不清
10.除了看見的世界外,你心裡有沒有另外一個世界?
A.有 B.沒有 C.記不清
11.你心裡是否時常覺得你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
A.時常 B.沒有 C.偶爾有
12.你是否曾經覺得有一個人愛你或尊重你?
A.是 B.否 C.說不清
13.你是否常常覺得你的家庭對你不好,但是你又確知他們的確對你很好?
A.是 B.否 C.偶爾
14.你是否覺得沒有人十分了解你?
A.是 B.否 C.說不清楚
15.你在早晨起來的時候最經常的感覺是什麼?
A.憂鬱 B.快樂 C.說不清
16.每到秋天,你經常的感覺是什麼?
A.秋雨霏霏枯葉遍地 B.秋高氣爽豔陽高照 C.不清楚
17.你在高處的時候,是否覺得站不穩?
A.是 B.否 C.有時是這樣
18.你平時是否覺得自己很強健?
A.是 B.否 C.不清楚
19.你是否一回家就立刻把房門關上?
A.是 B.否 C.不清楚
20.你坐在小房間裡把門關上後,是否覺得心裡不安?
A.是 B.否 C.偶爾是
21.當一件事需要你做決定時,你是否覺得很難?
A.是 B.否 C.偶爾是
22.你是否常常用拋硬幣、翻紙牌、抽籤之類的遊戲來測凶吉?
A.是 B.否 C.偶爾
23.你是否常常因為碰到東西而跌倒?
A.是 B.否 C.偶爾
24.你是否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入睡,或醒得比你希望的時間早一個小時?
A.經常如此 B.從不如此 C.偶爾如此
25.你是否曾看到、聽到或感覺到別人覺察不到的東西?
A.經常如此 B.從不如此 C.偶爾如此
26.你是否覺得自己有超乎常人的能力?
A.是 B.否 C.不清楚
27.你是否曾因為有人跟著你走而覺得心裡不安?
A.是 B.否 C.不清楚
28.你是否覺得有人在注意你的言行?
A.是 B.否 C.不清楚
29.當你一個人走夜路時,是否覺得前面暗藏著危險?
A.是 B.否 C.偶爾
30.你對別人自殺有什麼想法?
A.可以理解 B.不可思議 C.不清楚
計分方法
以上各題的答案,選A得2分,選B得0分,選C得1分。請將你的得分統計一下,算出總分。
說 明
得分越少,說明你的情緒越佳,反之越差。
總分0~20分,說明你情緒穩定、自信心強,具有較強的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你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能理解周圍人們的心情,顧全大局。你一定是個性情爽朗、受人歡迎的人。
總分21~40分,說明你的情緒基本穩定,但較為深沉,對事情的考慮過於冷靜,處事淡漠消極,不善於發揮自己的個性。你的自信心受到壓抑,辦事熱情忽高忽低,易瞻前顧後、躊躇不前。
總分在41分以上,說明你的情緒極不穩定,日常煩惱太多,使自己的心情處於緊張和矛盾之中。如果你的得分在50分以上,則是一種危險信號,請你務必請心理醫生做進一步診斷。
第2章 了解自我——走向成功的前提
情商的核心前提是「認識自己」,辨認和開闊地接納自身的情感正是現代情商的組成部分。
——美國心理學家 卡爾•羅傑斯
天堂與地獄
在古希臘戴爾菲城的一座神廟裡,鐫刻著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它是這座神廟裡唯一的碑銘,它要求人們在情緒產生的時候,即能感知它的存在,進而有目的地調控它。
然而,認識自己並非易事,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曾有朋友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賺錢最難」,他搖頭。我又接連猜了幾個答案,他都搖頭。最後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祕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連那些最有智慧與思想的哲學家們都這麼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為什麼不高興?這些問題從古希臘時期開始,人們就不斷地問自己,然而至今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資訊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一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資訊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有這麼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
好鬥的武士向一個老禪師詢問天堂與地獄的含義。
禪師說:「你性格乖戾,行為粗鄙,我沒有時間跟你這種人論道。」
武士惱羞成怒,拔劍大吼:「你竟敢對我這般無禮,看我一劍殺死你。」
禪師緩緩道:「這就是地獄。」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氣和地還劍入鞘,伏地鞠躬,感謝禪師的指點。
禪師又言:「這就是天堂。」
武士的頓悟說明,人在陷入某種情緒時往往並不自知,總是在事情發生過後,經過有意識地反省才會發現。其實一個人的情緒是多種多樣的,情緒也是非常主觀的體驗,人與人之間就有很大的差異性。
造成個體差異的原因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人有天生氣質上的差異,如果知覺反應不同,對內、外在刺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情緒反應的強度也就不同,因此同樣被搶走玩具的幼兒,其抗議的程度不一。
第二,每個人過去的經驗具有差異,若曾遭受過強烈的外在傷害,相關的情境就比較容易引發相似的情緒,如被狗咬過的小孩,看到狗時比沒有此經驗的小孩容易害怕。
第三,人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對事件的詮釋、評估不同,自然也就造成不一樣的情緒體驗。當人走在路上,發現有路人注視自己時,若認為此人有意挑釁,就會心生憤怒;若解釋為此人在欣賞自己的穿著品位,則得意之情就油然而生。
了解自我,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時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可以影響和改變他們所了解的東西,當你想要認識自己、積極改變自己的時候,就變得很難。
你是情緒的奴隸嗎?
如果你想利用你的情緒力量,你就必須了解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須知,你的情緒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無法把握的,你的思想能直接影響你的情緒。情緒智商首先表現為對自我情緒的識別和評價,也就是對自己的情緒能及時地識別,知道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
誰了解自己的情緒,誰就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它們,誰就能操控、駕馭它們。誰要是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就只能無助地聽任它們的擺布,成為情緒的奴隸。
了解你自己的情緒變化情況——也就是說,在溝通中,什麼是觸動你某種情感的誘因,尤其是最強烈的感覺被觸動時,是什麼讓你感覺受到了激發。
只要你能清楚地了解這些誘因,就能對溝通中發生的各種情況,進行妥善的處理。當你知道是什麼使你處於良好的狀態時,就能幫助你進入與他人的溝通中,在進行交談時就能感覺自己受到了激發。
一般來說,高情商者都是透過兩種途徑去了解自己。
◇透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他人評價比自己的主觀認識具有更大的客觀性,如果自我評價與周圍人的評價相差不大,表示你的自我認知能力較好,反之,則表示你在自我認知上有偏差,需要調整。
然而,對待別人的評價,也要有認知上的完整性,不可只以自己的心理需要做出判斷,僅注意某一方面的評價,而應全面聽取,綜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對自己做出評價和調節。大多數人透過別人的看法來觀察自己,為獲得別人的良好評價而苦心迎合;但是,僅憑他人的一面之詞,把自己的個人情商建立在他人身上,就會面臨嚴重束縛自己的危險。
◇自省——透過生活閱歷了解自己
人生的棋局該由自己來布局,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尋自己,而應該經常自省並塑造自我。
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個人的性格情緒,因此,還可以透過自己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來發現自己的情緒特點,在自我反省中重新認識自我,把握自己的情緒走向。
情商,哈佛大學最重要的一課
哈佛大學——一所有著370年建校歷史的世界頂極名牌大學,比美國作為獨立國家的建立還要早上一個半世紀。到目前為止,哈佛共培養了8位美國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32位普利茲獎獲得者。此外,微軟、IBM等數十個商業奇跡的締造者皆出自哈佛。
數百年來,一張哈佛的文憑,幾乎就是地位與金錢的保證。哈佛大學何以能培養出如此眾多、如此優秀的政界領袖、商業鉅子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側重於哈佛學生情商培養的結果。
一個人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什麼?或許,很多人會回答:智商、...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