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宗教界、心理界、法律界的領袖們共同見證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輔仁大學校長 黎建球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侯南隆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暨南投律師公會理事長 呂秀梅
國立暨南大學副校長暨輔導諮商研究所創所長 蕭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洪素珍
── 專文聯合推薦 ──
修煉‧療癒‧成長
以科學方式及廣大成功實例
粹選出的心靈療癒七種步驟
國內「心靈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但真正由本科專業權威所寫的很少。因兼具專業權威與文學造詣的學者是社會的稀有動物,他們的文章往往只能在象牙塔內傳頌歌詠,卻讓一般讀者望文生畏。
然本書作者是極少數特例,高老師除了專業驚人,是臺灣首次獲得「哲學諮商師」證書資格的老師,也是一般「心靈諮商師」的老師(證書影本詳見書籍內),同時就讀2個博士外,其文筆亦經多年淬鍊,曾榮獲全國新詩類、小說類、劇本類文學獎,於音樂、攝影等藝文領域亦多有造詣且獲全國性首獎。
是以本書不同於一般學界人士撰寫的學術書籍,為您挑去艱澀難懂的術語,保留有趣、生動的故事,讓您十分容易獲得最頂尖的心靈知識。
本書內容的可讀性及知識性,受到學術界、宗教界、心理界、法律界領袖們的共同「專文」推薦與見證,例如:天主教臺北總主教狄剛或輔大校長黎建球、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侯南隆……。坊間即便國外翻譯暢銷心靈書籍,亦鮮見本國跨領域專家學者共同認同背書,然本書卻由各行業之理論及實務的頂尖權威共同「專文推薦」,並非人情之「站臺」,實為當今出版界之異數。
這本書除內容充實,適合想深究心靈與哲學諮商之讀者,也是一本全民受用的心靈讀物。好書不會用一些專有名詞去拉高閱讀門檻,只要你有高中程度,就能看懂本書!
只要你一步步跟著書中步驟具體操作,由淺入深:
這本書將引領你──
面臨愛情、工作、投資、親情、友情、養老、教養子女……等一切人生「困境」時,你該如何依你自身的條件(包括環境),去思考,去突破,去解決。
羅達出版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danyangculture
羅達出版連絡信箱:papapan88899@gmail.com
作者簡介:
高浩容 著
臺灣首屆「哲學諮商師」證書資格的老師,是心靈諮商師的老師。(證書影本詳見書籍內)
高先生是位多方位的專家!也是少見的努力型傑出研究人士。他的努力與成就,獲得跨領域:學術界、宗教界、心理界、法律界最頂尖領袖人士的共同推薦與見證。
高先生高雄出生,南投長大,臺北工作、求學。歷任大學講師、MyPlus雜誌顧問、專欄作家、哲學心靈諮商師。
●在心靈諮商專業方面──
曾任大學哲學講師,參與多場臺灣哲學諮商研討會、研習活動等;研讀兩個博士學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主要研究教育哲學與美學)及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班(主要研究美學與哲學諮商);獲臺灣首屆「哲學諮商師」證書資格(證書影本詳見書籍內);「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99年榮譽會員」;專業且經驗豐富之「哲學諮商師」;民國95年時,輔仁大學舉辦的倫理個案分析競賽第一名。
●在興趣方面──
音樂類:
民國94年亞太盃鋼琴大賽爵士鋼琴大專組第一名,並在臺北社教館之首獎音樂會上演奏(全國)。
金馬獎數位短片入圍作品《尼祿》原創配樂撰寫、製作(國際)。
文學類:
民國86年時,他的文學作品入選《南投縣兒童文學創作第十二輯》;88年新詩類佳作(全國)。民國100年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決選(全國,該屆首獎從缺)。
民國101年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絡大賽,長篇小說三等獎(國際)。
於民國100年,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下卷》列入「南投縣新生代小說家」之林。
攝影類:
民國98年,兒福聯盟祖孫情攝影比賽決選入圍(全國)。
兩岸電影展「小人物攝影比賽」佳作(全國)。
坊橋藝文獎‧成人組攝影類優選(全國)。
羅達出版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danyangculture
羅達出版連絡信箱:papapan88899@gmail.com
章節試閱
試讀章節
第一章 傾聽─自我療癒的起點
「未經檢證的人生不值得活」—蘇格拉底
第1節 真理女神的神諭—多聽智者的建言,用思考取代抱怨
打從踏進諮商室那刻起,Alice一直表現出她有禮、貌似文靜的一面。可一旦談起她的男朋友,那份刻意迎合諮商師的態度,立刻變得充滿對於男朋友的憤怒與不滿。Alice不懂:為什麼自己對男朋友百依百順,付出自己的一切,最後換來的卻是男朋友冷眼以對?
像是每天Alice都不忘幫男朋友準備早餐,甚至有時還主動做便當給男朋友吃。可是男朋友反而要她別花那麼多時間準備早餐、便當,要她自己把自己照顧好,別老管他的事。
說到這裡,Alice的眼淚又開始流個不停。
等Alice心情平靜,我跟她說了巴門尼德斯和蘇格拉底面對神諭的故事。
Alice聽了之後,對我說:「現代哪有神諭這種東西呢?」
我回答:「神諭只是一種象徵,並不是一定要透過某種宗教,來個神壇起乩,向未知的神祕力量求藥方。神諭就是來自智者的箴言,聽了能夠讓自己從迷茫中覺醒過來。」
Alice不怎麼同意我說的,反駁道:「為了處理好跟男朋友之間的關係,我也看了很多作家談感情方面的書,可是一點用也沒有。」
我問Alice:「那些書都說些什麼呢?」
Alice顯然對這些書都不怎麼滿意,說:「都是一些老調重彈,培養什麼溝通的良好管道,學習包容什麼的。我都做了,但是根本沒有用。」
Alice越說越氣,此時我問她:「妳有試著培養什麼良好的溝通管道嗎?」
「有啊!我照著書上所說,跟男朋友約好大家有什麼話,每天都要在睡前把今天想要跟對方說的全部說出口,不要把今天的問題留到明天。」
「這建議很好,結果呢?」我這麼問,想要確定Alice的話語中,是否存在著確實的行動。
「我男朋友剛開始順著我,每天都跟我說他今天發生的事情,可是大概持續一個禮拜後,他一躺到床上就睡大頭覺,不跟我說了。」
「那妳都有照著跟他說嗎?」
「有。」
我在這個當口停頓了一會兒,問Alice:「好,那妳還記得男朋友那個禮拜跟妳說了些什麼嗎?」
Alice楞了一下,回答:「還不就他每天做了什麼工作,碰到哪些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妳可以說得更詳細一點嗎?」
Alice努力回想了一下,跟著悻悻然說:「詳細內容我想不起來了。」
我試圖引導Alice把問題的焦點從男朋友轉移開,回到自己身上,於是我問她:「如果今天換成我請妳的男朋友詳細描述妳曾對他說的話,他卻想不起詳細內容,妳會認為他有認真聽妳說嗎?」
「絕對不會。」
「妳認為仔細聽一個人說話,很重要嗎?」
「重要。」
「如果我們不把一個人的話聽清楚,試問:我們能瞭解對方在想些什麼嗎?」
「應該不行吧!」
Alice逐漸明白我一層一層追問的意思,她回答問題的間隔開始延長,這表示她開始思考自身情況,這無疑是瞭解自身一個好的開始。
§ 我們時常花很多時間說話,卻花很少時間聽別人說。
古希臘哲學巴門尼德斯(Parmenides)一生致力追求真理,有一天真理女神帶領他走到被真理之光照耀的世界,為他揭露真理的真相。之後,巴門尼德斯把他的見聞寫下來。可是很遺憾的,這部作品大部分的篇幅都已失傳,只留下少數斷簡殘篇。
但巴門尼德斯的斷簡讓後人瞭解:要靠人自身完全瞭解真理幾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有智慧者,可能是真理女神,可能是某些智者,或是賢人留下的經典著作。瞭解自我也是同樣道理,我們得打開我們的五官,去「傾聽」,傾聽他人好的意見與看法,傾聽自我內在真實的聲音,透過傾聽,進而瞭解,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希臘三哲之首,蘇格拉底也曾經獲得神諭。
蘇格拉底在雅典德爾斐神廟,詢問誰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結果神諭告訴蘇格拉底,他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認為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理當存在,於是為了解開內心疑惑,他開始尋找比自己更聰明的人。
於蘇格拉底(Socrates)學生柏拉圖(Plato)所著的《對話錄》中,蘇格拉底四處和各種雅典的達官貴人,或一般傳聞很有智慧的智者們討論他們對於德性、神,以及各項知識的看法。結果蘇格拉底發現這些人根本沒有真正的智慧,而是自以為懂得很多,實則根本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結論:「他之所以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乃是因為他有『無知之知』,懂得承認自己無知。」
§ 當我們聽到好建議,卻不願意去做,等於什麼也沒聽進去。
西方哲學影響最巨的,是蘇格拉底的實踐哲學,使得哲學在他身上,既是在探究第一原因原理的天上,同時也在地上,對於人倫與經驗界不採取否定或加以虛化的態度。讓我們相信哲學家可以使這個世界更美好,因為哲理不僅僅是空想,而是來自經驗。
然而,認識始於經驗卻不止於經驗,故在這個報告中,我以蘇格拉底的知識論為經,對話法為緯,編織出蘇格拉底的知識如何在以「對話」來實踐於經驗界,讓理論與實務得以相輔相成。真正達到所謂的知行合一。
何謂「知行合一」?
用蘇格拉底的話來說,假使你問一位男人:什麼是「丈夫對妻子的忠誠」?這位男人嘴巴上說得頭頭是道,實際上卻是成天拈花惹草,外頭小三一堆。對蘇格拉底而言,這種男人根本不懂忠誠,因為真正的「懂」,必須言行一致,說的跟做的之間沒有矛盾。
§ 聽一個人說話,不如看一個人做事。
第2節 巴門尼德斯─說故事的人是橋梁,故事本身的意涵才是重點
§法國哲學家蒙恬曾說:「造成錯誤的不是真理本身,往往是人。」
巴門尼德斯的《斷簡》,讀起來就像神話故事。真理女神告訴他:真理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巴門尼德斯把神諭寫得也像是故事,讓讀者難以判斷,究竟這是一篇神話,還是哲學箴言。
我想起在課堂上面對剛進入一門科系的學生,難免會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所質疑。如同當部分學生讀了巴門尼德斯的故事,認為假使巴門尼德斯留下的不過是神話故事,那根本一點研究價值都沒有。這些學生主張:「我們為何要對神話故事,抱以學術的嚴肅態度加以研究呢?」
當學生有問題,哲學教師不會立即回應,而是先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我開放課堂給所有學生進行討論,讓不同意見的學生能夠馬上交流。有些老師認為這樣會讓課堂難以掌控,但思維的彼此衝擊,往往是增進學生認知最重要的關鍵。如果今天學生都沒有經受挑戰的機會,通常會造成兩種情況,一種是誤以為只要堅持己見,在口舌上說得其他人啞口無言,自己以為的就是真理。另一種就是逃避討論與互相進行思想衝擊的機會,傻痴痴的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師提供問題的答案。
我靜靜的等待學生討論得差不多,才開始介入他們的討論,輔助他們理出最後的結論。
我問:「哲學跟歷史學一樣嗎?」
學生回答:「不一樣。」
我問:「哲學跟神學一樣嗎?」
學生回答:「不一樣。」
我問:「哲學跟文學一樣嗎?」
學生回答:「不一樣。」
然後我說:「一篇殘留的斷簡內容是不是神話,是否真有真理女神存在,其內容的文法、修辭,這些是哲學所要討論的範圍嗎?」
學生們陷入一番討論,然後說:「雖然哲學不是歷史學、神學和文學,但和歷史學、神學和文學並不能完全區分開來。」
我點頭說:「是的,哲學研究需要歷史學、神學和文學的知識。但哲學還是不同於這三者,因為哲學要探究的是『萬事萬物的原因原理』,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所以在訓詁上,我們可以確認一部作品真偽;修辭上確認一部作品詞藻好壞。但作品本身所傳達的意境是什麼?對於我們人生有什麼幫助?是否還有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哲學所謂探討的範圍。」
人生在世,我們同時是自己的學生,聆聽內心各種衝突的聲音;我們同時也是老師,必須自己釐清問題,找出答案,好下決定。
有時候我們忙著訴說自身情況,不願意聽他人說話的來談者。
有時候我們則是毫無自己的中心思想,等待他人指引,把選擇權和該負起的責任都丟給其他人的來談者。
無論是哪一種,都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更進一步接近真理。想要解決問題,錯誤的態度只會讓我們離解答更遠。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個〈郢書燕說〉的故事:
楚國郢都,有個人寫信給燕國宰相,夜晚光線灰暗,於是令下人舉高燭火。喚:「舉燭。」結果郢人嘴巴上說,手也不自覺在信中多寫了「舉燭」兩字。
燕國宰相收到信,讀到「舉燭」兩字,對照上下文,不理解究竟是什麼意思,思考良久,突然有所領悟,說:「高舉燭火,乃是追求光明。崇尚光明,想必是要我選賢與能。」
燕國宰相把信的內容作為對燕王的建言,燕王聽從宰相的建議,舉用賢人,把國家治理得有條不紊。
韓非子對此評論道:「燕國雖然治理得很好,但信本身原意卻非如此。當今學者對於典籍穿鑿附會,往往托物言志,所言不一定合乎典籍的本意。」
注意到了嗎?有時我們忽略了真正的重點,而把重點放在其他枝微末節的事情上。這表示我們沒有認真去關注我們應當要關注的對象,我們沒有真正敞開心胸去聆聽對方要講的話。
有時候,人會因為一個人的外貌而忽視他的表現。因為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不佳,就以此推估他的其他部分肯定也不好。反之,有時候我們光憑一個人的履歷寫得天花亂墜,就誤以為這個人肯定不簡單,所說的話都是金玉良言,這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巴門尼德斯所寫的無論是不是神話,重點是他寫了什麼樣的內容。如同柏拉圖《對話錄》,裡頭均以蘇格拉底為主角,後人並不能完全確定每一篇都真的是對於蘇格拉底的真實記錄。
〈郢書燕說〉的故事有雙重意義,一個是人的認知很有限,有時難免穿鑿附會,很容易把他人的原意曲解。好比今天在外頭看到另一半跟異性說話,看起來像是很投機的樣子。如果沒有瞭解實際對話的內容和情況,就自己下判斷,認為對方在跟異性調情,或是假裝視若無睹,這些都不能讓我們對真實情況有任何實質的理解。
並非所有的誤會都是不好的。有時美麗的錯誤,一場意外的邂逅就是在誤會中產生。但如果人們抓著誤會這一點,就認為凡誤會必等於錯誤。則犯了過於理性,忽略人生活中需要浪漫的感性需求。
我還記得大學的時候,同寢室的室友喜歡外語系的一位女學生。他為了要讓女生注意他,明明住在學校,卻每天早上搭半個小時的車,再和女學生一起搭捷運上學。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女學生終於注意到這個上學經常會碰到的男孩子,兩人開始很自然的交談,在學校偶遇了也會互相打招呼,最後他們兩個人在一起交往。交往兩年後,女生的生日,我的室友才把當年搭車追她的真相說出來。女生完全不覺得被欺騙,反而感動的說:「謝謝你陪我每天上學,讓我每天上學的路上都不寂寞。」
故事有人說,也有人聽。但重要是故事的內容,以及聽者對於故事的解讀。因為故事所帶給人的感動,不在說故事的人身上,而是在聽者內心對於故事的迴響。
第3節 追尋真理之路—人生不是單行道,踏實走過才能開悟
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
有一位信仰十分虔誠的男人在海邊散步,上帝想要獎勵他,於是現身,問他說:「孩子,你對我如此忠心,現在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許一個願望。」
男人指著海的另一頭說:「偉大的上帝!我一直很想去夏威夷,可是我不敢搭飛機,你能為我造一座跨海大橋嗎?」
上帝搖搖頭說:「孩子,那太困難了,造一條通往夏威夷的橋需要耗費許多鋼筋水泥,非常不經濟。我建議你再許個願望吧!」
男人思考一會兒,說:「神哪!我交過幾個女朋友,卻總是不理解她們的想法。我希望我能瞭解女人,瞭解她們的想法和感受。為什麼女人有時嘴裡說不要,心底卻和嘴上說的背道而馳?為什麼她們開心的時候也哭,難過的時候也哭?」
神沉默許久,最後說:「你要的橋是四線道,還是六線道?」
聆聽是一門藝術,比起說話,更加不易。言有盡而意無窮,許多事情無法單靠語言表達,更何況並非所有人都知道該如何透過語言表達所有的喜怒哀樂。
聆聽他人跟聆聽自我,同樣不容易。許多人以為瞭解自己,實際上對自己根本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發現知道且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 雄辯是銀,沉默是金
Ben是一位就讀國內頂尖大學的學生,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可是他過得並不快樂。剛開始進行諮商,他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對自己的生活,以及未來都很篤定,好像走進諮商室根本是一場誤會。
可是當我們聊到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Ben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
我問:「從小到大,你總是在各方面表現得很優秀。現在讀電機,這是你的興趣嗎?」
Ben告訴我:「我爸媽和老師都認為以我的成績,讀電機對於未來出路很有幫助。你也知道,現在科技業缺工、缺人才,我們系上的學長姊,優秀一點的大三就已經有台積電、聯電的人來關切未來工作的動向。」
我問:「你自己對科技業瞭解多少?任何行業都是有利、有弊,平時我們看新聞,歲末、年終,前幾大的科技公司給員工又是配股,又是半年以上的年終獎金,看起來很誘人,但相對來說,所要付出的工時也不短。」
Ben說:「我爸媽認為年輕就是應該要趁早賺錢、存錢。」
我:「賺錢之後,錢要拿來做什麼呢?」
Ben:「我爸建議我有錢要先買房子,有了房子再考慮買車,有房、有車,以後組織家庭才有保障。」
諮商中,諮商師希望得到的是發於來談者自身意識的觀點,從Ben身上,與其說我在跟他對話,不如說我在跟他的父母對話。為了打破這個情況,我話鋒一轉,問道:「你喜歡釣魚嗎?」
Ben沒想到我會突然問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熟悉的應答模式與思路一下子切換不過來,吞吞吐吐的說:「我沒釣過魚。」
「你猜釣魚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好玩嗎?」我追問。
Ben疑惑的說:「這應該要釣過才知道吧!」
接著,我進而幫助Ben意識自己回應問題時,都會先提到父母的意見,而不是自己的意見。讓他瞭解自己的問題,發覺自己身為一個個體,應當有自主決定的權力。
§ 你以為自己跟上潮流,其實跟上的只是一場許多人參與的誤會。
我們身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世界,五顏六色的訊息在我們的周遭流傳。朋友、同學、同事之間的耳語,電視媒體捕風捉影的八卦報導,網路上流傳的各種謠言、傳說。訊息的量已經超乎人類所能掌控的範圍,我們不斷地接收,卻缺乏一個明辨是非的窗口。在這種資訊極度缺乏控管的時代,盲目接受訊息,把自身化為傳聲筒,將未曾明辨是非黑白的訊息又傳遞出去,將致使我們對他人與自身的認識產生誤會。
人很複雜,所以認識一個人並不容易。但正因為人的複雜性,所以人能夠創造出偉大的藝術,做出違背動物自利本性的犧牲。人因為複雜而美麗,因為複雜而充滿魅力。但唯有意識到自身美麗的人,才能活出自己,活得像是一個人,而不是他人期望的某種樣式。
第4節「存有」是一—人是光明與黑暗,複雜的綜合體,你我都是
§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諮商師。
幾年前,有一次開車行經高速公路,我看到一幅某個教會設立的廣告看板。
看板上是一張照片,一位一條腿被截肢,拄著拐杖前行的少年。旁邊斗大一行注釋:100%的人。
談靈魂,有人覺得虛無飄渺,認為是空泛之言。從西方哲學的角度看,靈魂和肉體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肉體毀損了,並不真正影響人最重要的本質,決定一個人是人而不是其他生物的關鍵──「內在的靈魂」。
肢體會損毀,肉體會衰老,可是靈魂永遠都是整體的,不可分割。
現代心理諮商師,不少習慣使用量化的表格,用量化的角度去看事情。彷彿來談者都成了電腦語言的0和1,但哲學諮商在人的肉體,可以用數字計算的身高、體重、三圍之外,更著重不能用量化工具和數字決定的人格部分。
近幾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諮商室湧現許多中年失業的來談者。
面對中年失業的,有些人會採取「環境決定論」的角度,其實我們必須關注的層面很多,其中便包括成長背景、社經地位等等,以瞭解他在過去成長的環境中所塑造出來的人格類型。
藉由人格類型與職業的類型進行對應,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Holland教授發展出來的RIASEC量表,來確認一個人所適合的工作類型可能有哪些。
我們也要反過來看,一份工作的內容,以及從事這份工作所要付出的努力。有些工作光有付出還不夠,還得先具備這項工作的專業能力,以及實踐的責任感等等。
所以我們發現,職業建構的歷程不能單單只是從個體角度出發,還得從工作的角度出發,來尋找兩者之間的交集。即所謂「符合說」。
「符合說」談的是對於真理的檢證,可以從思想法則的第一原因原理推得,即「同一律」(A=A),「一物是他自身,且只能是他自身。」如果有反例,則矛盾;並且沒有處於是A,又不是A的中間模糊地帶,具有排中性。
因此,所謂「真」就是一物自身之存在與本質,與我們對該物之存在與本質的認識相符合,即「名實相符」。
因而一位工作者與工作之間要能符合,這才是一個適當的職業選擇。如果工作者對於工作有所誤解,或是選擇了一個不適合自己能力、價值觀與期望的工作,那麼可能會導致工作的不適應;相反地,若一個工作訂立出來的標準很高、內容很嚴苛,也有可能會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者來從事這項工作。儘管一個工作者對於一份工作能夠靠著內在想法而有不同的適應,但是否自我認知(self-concept)與對於工作的認知能夠相符?而不是在短期做出自己可以接受這份工作的判斷,但於實際操作時卻發現不是如此。
生命是一條長河,不同階段要考量不同的因素,然後又要跟一個人的特質相匹配。不同生命階段會遭遇不同的問題,但從小養成的各種能力以及個性,會反應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問題上。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我們要瞭解面對生涯問題,關注的不該只是職業生涯,而是從人生的歷程發展,進而與現在所進行的生涯諮商進行接軌,來釐清自身真正適合的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得有幾個前提,第一就是必須誠實以對;第二就是必須探求對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都有研究的書籍或諮商師。
我們可以用四個方面作為思考生涯問題的參考,以及改善或增進自身的職涯選擇與發展,檢視自身的困境:
1.從一個工作者的觀點來思量一份工作;
2.增加個人對於工作選擇的權力與責任;
3.多方涉獵關於工作的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好滿足好奇心;
4.加強對於達成志向的信心。
從哲學諮商的角度來看,迄今與講義所閱讀到的方向差異不大,都是從一個整全人的角度出發,將職涯視為生涯的一部分,且此部分對於生涯的其他部分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 不跳進海裡,你又怎麼知道你會游泳?不開始游泳,你又怎麼知道你是一條魚?
第5節 真理的脈絡—理解只是起點,我們還得學習如何詮釋我們的理解
§ 好奇心可望被滿足的程度,就像人渴望被愛的程度一般強烈。
「你到底愛不愛我?」
哲學起始於人的好奇心,好奇心並非促使人問問題,而是促使人想要知道答案的心被滿足。
面對人生這條路,我們向前看,我們以為可以看到終點,但仔細一看,才發現終點在迷霧中。你可以選擇後退,或是前進。無論選哪一個,我們依舊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軌道兩旁的景色春去秋來,物換星移。
這時,就看得出一個人面對人生真實的勇氣。
但人生並非一條鐵軌,我們並非鐵軌上的乘客。我們是有權力決定方向,更像是列車的駕駛。
對於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是握著方向盤的「詮釋者」。
將詮釋當成「一種站在後設的角度進行個人主觀的詮釋」,其實這個概念是不完全且偏頗的。
詮釋,就是在打造理想的漫漫人生路。
首先,詮釋要求每個人(真實的自我)對於他人與世界的「理解」,並盡可能達到完全的理解。
就像使用電器,沒把說明書看懂,毛躁的把電器插上電就想使用。買電器本來應該是為了增進生活方便,但因為說明書沒看清,使用錯誤而把電器弄壞,或是根本沒有辦法正確啟動,反而造成生活的不便。試想:家中擺了一臺大電視卻不能用,等同幫家裡增加一個大型垃圾。
其次,為了達到理解,可採取各種方法,方法不是表達主觀意見,而是追求「主客交融」,也就是每個人能夠對自我、他人與世界有充分的理解,並且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好像主體與客體已經不存在界線。
什麼樣的人能夠把人生掌握在手裡,不只要對自我、他人與世界有充分理解,還要能夠實際行動。前蘋果電腦兼皮克斯動畫公司執行長史蒂夫.賈伯斯,在2005年6月12日於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的致詞,廣泛在網路上流傳,其中談到他人生重要的抉擇,離開學校邁向社會,賈伯斯表示:
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
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讀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賈伯斯之所以能夠創造蘋果電腦的霸業,不是因為他休學,不是因為他覺得念大學沒有幫助,而是他看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真的去做。
任何人都可以抱著一本哲學書,信誓旦旦的表達自己對於人生與生命的理解。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投入自己夢想的行業,築夢踏實;能夠放下手上已經擁有的成就,無畏他人的目光,就為了一圓自己的夢?
§ 堅持,肯定有個核心價值支持你,做那件你認為對的事。
若將詮釋當成各說各話,那就錯了。詮釋的初始在於哲學家發現某些文本(後來延伸到更廣的層面)有理解上的困難,可能因為文化、歷史等等因素,需要逐步釐清以求得對文本的完全認識。
先有認識,然後進行理解;理解後有判斷;判斷後有詮釋(評價也是一種詮釋)。所以如果沒有中間那些過程,便不是真正的詮釋,只是抓住字面意義──「詮釋」兩個字做文章而已。
詮釋只是手段,理解才是目的。為詮釋而詮釋,等於把手段當成目的,就失去詮釋學的根本意義與價值了。
透過自我詮釋而理解自我之後,往往會驚覺自己並不認識眼前的自己。當你面對自己宛如陌生人,你是否能夠承認對自己瞭解不深,一無所知?當你面對親人與師長用他們的價值觀灌輸在你身上,你是否能夠勇敢的認清什麼是他們希望你成為的你,什麼又是你自己想要成為的你?即使疑惑,也能大聲說出自己的疑惑,虛心求教?
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致詞的演講中,最後以一句箴言送給所有畢業生: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賈伯斯也對世人如同巴門尼德斯一般扮演了說故事的人,致詞前,他說自己要講三個故事。也同蘇格拉底一般,讚揚「無知之知」是追求自我完滿的起點。中國老祖宗也說:「空的茶杯才能裝進更多的智慧。」
第6節 人生只有一個絕對真理能帶領我們通往終點,「好好活著」!
佛陀成佛前,貴為王子,在目睹人有生老病死後,決心追求真正永恆的存在,超脫凡塵繫於人身上的枷鎖。
生、老、病、死,這是發生在人一生,按照時間序列所進行的旅程,而且旅程只有單程車票,沒有回頭的空間。
開創未來,必須立足於當下,為此我們必須解開時間序列的奧祕。
時間序列的精神與目的,我們從時間序列中的「時間」概念展開反思。
聖.奧斯丁(St. Augustinus)在《懺悔錄》中的時間觀,他表示時間沒有過去與未來,只有現在、已逝的現在與尚未來到的現在。
過去已經不存在,存在的是我們當下透過回憶活動而重現,比如那已逝當下印象模糊的記憶片段。但當我們展開回憶,那回憶活動與回憶本身是當下的,而非過去的。
自我回溯的點點滴滴皆已成往日雲煙,從記憶中整理出細節是困難的,需要長時間沉靜的沉思。但結果是值得的,我們可以透過過去的細節來分析並說明「廣泛的」這個當下──可能是最近一個月、半年等──現象為什麼是如此。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有一句箴言道:「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如果人生是一條長河,時間就是不斷於長河中流淌的水滴。掌控時間,把握每分每秒努力的人,才能掌握人生。小水滴匯集成一條大河,每顆小水滴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想要成就一條萬里長江,卻忽略當中組成的任何一部分。等於一個人空有理想抱負,卻忽略分秒間的實踐與付出,最終當時間流逝,歲月不待人,在細數自己曾經浪費的時光,除了怨歎自己虛度光陰,也無法喚回那些一去不復返的寶貴時光。
東晉末期詩人陶潛於《雜詩》中寫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時間需要分秒必爭,因為消逝的時間永遠無法彌補。
當時間不斷流逝,人逐漸衰老,並且可能逐漸因身體日益虛弱而招致疾病。最終,哲學家揭示了人做為生命體必然的結局。
§ 人做為「存有者」有兩個永遠無法改變的本性,「凡人皆有理性」且「凡人皆會死」。
時間對於人來說是不斷接近死亡的過程。因此,從人生的徑路來看,普遍客觀的時間序列和人的時間感,其實是不完全相符的。我們可以理解時間序列,但我們無法體驗時間序列。
從時間推到人,從人再推回時間,我們發現那個時間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變化,所以時間序列若以人的角度看,也許更貼近所謂歷史序列的概念。
我們可以從一個廣泛角度談時間,也可以將時間切開來分別談個別不同時間的意義。人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命主題,以及不同的生存任務。
如聖.奧斯丁在《上帝之城》將人類歷史分了七個階段:嬰孩時期、童年時期、少年時期、成年時期、壯年時期、老年時期、完成時期。你也可以有自己對於人生階段的不同區隔,並於不同時段設定不同的短程、中程與長程規劃和目標。
人生很長,分段之後,對於時間的細節掌握會更清晰,也更清楚每一段時間該怎麼活。
§ 不要小看有意義的故事,一個在對的時間,出現對的內容的故事,足以改變人的一生!
第7節 每個人都是完整的主體—人有身、心、靈,世界有個體與群體,皆密不可分
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認為人生只有一次,人是「向死存有」。
人生就是生到死的過程,但人生的意義由自己創造。在這短暫的一生,可以選擇活出自己,可以活得很有意義,也可以活得很墮落、消極。
有人批評沙特是虛無主義,實際上,如果一個人活得很不踏實,甘願活在他人框架的價值觀底下,那是自我放棄,而沒有真正活出沙特希望人能活出自我的意義。
從沙特對「人生即此生」的理解開展,蘇格拉底於〈申辯〉篇中談「未經檢證的人生不值得活」便顯得很有意義。檢證是不時在自我與他人間進行,確認自己是否活得有德性,並且願意為有德性的活著,不惜放棄生命。所以蘇格拉底表示:人生重要的不是生、死,而是「是否活得良善」。
蘇格拉底塑造出一個崇高的理想人生,但人何以能這麼活?聖多馬斯在《神學大全》中說得明白:人有自由意志,且有理性來進行思考、判斷。所以人不同於動物,人雖也有動物本能,但動物本能可以因為理性判斷而受到控制。所以羊碰到狼,本能告訴牠要逃跑。但人有理性,會權衡如何逃跑,權衡是否有比自己逃生更重要的價值意義。所以,有所謂英雄;有所謂犧牲;有所謂超義務的德行。故理性是人判斷的天賦,而自由意志則是人之所以能做選擇的另一項天賦。空有理性或空有自由意志,此存有便非人。
所以最高的理想是與時俱進,接續且同時批判傳統、當下,引領未來的思想發展,且此發展是辯證、向上提昇的過程。
以思辨自身與外在等種種事物的特性,又同時利用沉思找出問題的答案。前者向外,不與現實、當代的情況脫節,故哲學思辨得以與現世結合,走向實踐;後者則是個人的思想活動,但不應過度沉溺於哲學沉思,忽略自己在歷史脈絡中的角色。
學者韋政通教授曾提到:
「時空上保持著某種程度的孤立,是產生偉大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閉目靜思片刻,我們當不難發現,世界上有某些東西其重要性遠超過群眾的短暫垂青。事實上,我們所受的痛苦,不在於神學信仰的貶值,而在於孤寂氣質的消失。」
對人生的反省,是為了瞭解根本的問題,但最終我們都必須瞭解到,我們自己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既然來了,就別白白走這一遭。走出一條沒有遺憾,對得起自己的人生旅程。
試讀章節
第一章 傾聽─自我療癒的起點
「未經檢證的人生不值得活」—蘇格拉底
第1節 真理女神的神諭—多聽智者的建言,用思考取代抱怨
打從踏進諮商室那刻起,Alice一直表現出她有禮、貌似文靜的一面。可一旦談起她的男朋友,那份刻意迎合諮商師的態度,立刻變得充滿對於男朋友的憤怒與不滿。Alice不懂:為什麼自己對男朋友百依百順,付出自己的一切,最後換來的卻是男朋友冷眼以對?
像是每天Alice都不忘幫男朋友準備早餐,甚至有時還主動做便當給男朋友吃。可是男朋友反而要她別花那麼多時間準備早餐、便當,要她自己把自...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現代化社會,也是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來自心理與生理的壓力,與農業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人的一天將近有十個小時奉獻給工作,用以換取生活無虞,當身體因為勞累有了異狀,我們容易察覺,進而求醫。而心理的異狀,卻往往被忽略,但心理的傷痛與生理的傷痛,都會令人難受,都會留下疤痕。
諮商與心理學的關係密切,而心理學又發源於哲學。哲學諮商的出現宛如知識的循環,哲學因為心理學與諮商而向外拓展知識的廣度,心理學與諮商又回頭共融哲學的深度。這一條理路,不分尊卑,不分學術高低,目的都是要為現代人謀取醫治內心的善藥。
翻開《聖經》,〈舊約〉寫道:
「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羊失迷了路,不可佯為不見,總要把牠牽回來交給你的弟兄。你弟兄若離你遠,或是你不認識他,就要牽到你家去,留在你那裡,等你弟兄來尋找就還給他。你的弟兄無論失落什麼,或是驢,或是衣服,你若遇見,都要這樣行,不可佯為不見。你若看見弟兄的牛或驢跌倒在路上,不可佯為不見,總要幫助他拉起來。」《申命記第二十二章》
現代人在都會生活中,迷失了自我,隱忍傷痛,使人性中最自然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表相我與真我的解離。開始追求外在價值,透過外在價值想補充內在所流失的本質。好比看了電視廣告,開始盲目追求名牌,好像買了名牌,就能跟廣告上的明星笑得一般燦爛。實際上,短暫慰藉依舊是一場迷途,社會中能挽救迷路羔羊的,正是諮商師。
過去臺灣沒有特別以臺灣民眾為對象撰寫的哲學諮商專書,今日高弟兄將哲學諮商的香膏奉獻於社會,讓更多人能夠透過哲學諮商的理論與方法,謀求一個長遠而非短暫的心靈解藥、一枚永不消磁的指南針,實為社會大眾之福,亦為公共知識分子當以專業回饋社會的應有表現。
我衷心期盼本書能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滿足,望更多人能從黑暗的幽谷走向光明,使更多人從迷途重返幸福的歸鄉路。
天主賜福作者、讀者,阿們!
推薦序(二)
輔大前校長 黎建球
世界哲學的發展,自西方古代發展以來,就掌握了全球的政治及社會發展,不但為其理論基礎,且為其實踐方法。但至本世紀以來,民族主義風行,社會運動大行其道,各式各樣的學說層出不窮,過去窮首皓經、戮力以赴為人類長久幸福安樂所設計的理論及學說,都在功利主義及實用主義的攻擊之下逐漸頹敗,甚至連被人類視為安身立命的宗教哲學,也經不起世俗主義的狂潮,而一一沒落,哲學似乎成了茶餘飯後的賣弄及點綴。而反觀哲學本身的發展,也在多元化及精緻化的要求下,分工精細,科目繁瑣,精挑細弄,以至於所認知的「哲學博士」有許多人成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瞭解黑格爾不一定瞭解戴震;瞭解王陽明不一定瞭解斯賓諾撒;瞭解唯心主義卻不知道中國唯心主義的發展,振振有詞的以為中國的唯心主義不是唯心主義。如此一來,哲學似乎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功能及目的,就是追求真理及提示追求真理的方法。
因此,祗有在能兼顧並籌、中西兼顧之下,哲學才有可能朝向開放及發展的路途邁進,因為,有開放的精神才能去學習及和他人交談,過去許多的戰爭,常都是因誤解或自以為是而造成的,在今天多元化的時代中,努力的和他人溝通,建立有效的方式,建構彼此之間的互通管道,在共同的誠意之下合作努力,共同尋求為人類服務的方法,也就是當其他學科都在努力發展之際,哲學的努力是必須的。
再者,哲學的精神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方法,卻可因各個學科的不同特性而有不同的意義,因此,和其他學科的互通有無,共同參與對真理的建設,才是研究哲學者的共同目標,黨同伐異、隨意批評、人身攻擊都不是建立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方法。
最後,哲學需要向世界傳播,研究哲學者,必須有向世界傳播哲學的能力,閉門研究自然不錯,但如果只在乎個人的研究,一點也不學習傳播思想的方法,再好的思想也只好束之高閣了,因此,努力於口語傳播,文字練達的學習是研究哲學者的目標。
從上所言,祇有在具有良好溝通的能力,豐富而積極的思想,哲學濟世的功能才能發揮,對社會問題也才能精闢入裡的分析清楚,對世界文化才會有具體的貢獻。
踏上幸福的彩虹橋(編註:本書原稿初擬書名)一書是本哲學助人的書籍,藉由七道彩虹的提示達到自我療癒的目的,希望讀者能從其中攝取到生命的泉源。
推薦序(三)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
南投律師公會理事長 呂秀梅
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更是一個法治社會。「遵守法律規範」的想法牢牢印刻在人民的腦海。成為一個人二十四小時生活當中看不見,卻時時刻刻影響言行舉止的力量。
法國當代思想傅科在大作《規訓與懲罰》對於法、規訓與犯罪之間的相互關係,從人性的角度論述,他認為一切規訓使人生活的時間、空間都成為被管理的內容,人的自由不斷被剝奪:
1. 生活彷彿有一個「時間表」:從早到晚一切行為要按照時間表來走。好比學生就應該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上下學、上下課。
2. 個人被工具符碼化:肉體與姿勢必須被改造成保持一個「該有」的韻律與姿態,用以符合一個文明人的形象。出入不同場合要注意衣著、髮型,還會因為穿錯服裝而感到羞恥。
3. 人成為不斷接受考試的機器:表面上人透過科學、醫學、心理學、教育等知識幫助人們提高行動效率,提高生活水準。實際上,人在這個過程被迫學習向一個既有典範看齊,審核(考試)個人是否符合良民標準的制度應運而生。身體檢查、考試成績、證照執照等各種測驗成為個人生存於社會的通行證。
現代社會使人不斷失去自由,以至於傅科斷言這個不自由的社會註定會造成許多精神病人。近幾年,臺灣工商社會帶來的龐大壓力,於原本已然很繁瑣的生活歸約中添加更多不人性的項目。壓力使人失控、崩潰,造成各種衝突,以及法律相關的問題。
法律是社會安定的最後一條界線,法律能定一個人的罪,卻無法讓一個情緒失控的人恢復正常,無法讓一個精神病患者得到醫治。正式在這方面,諮商與心靈治療能夠提供使社會祥和,使個人與群體於內心獲得正向支持的力量,以使生命更完滿。
高君以深厚哲學背景與諮商實務經驗撰寫此書,對當前充斥各種生活壓力的民眾提供學習如何解放壓力的修為法門,實為目前眾多坊間多如牛毛同類書中,值得推薦的首選之一。期許讀者透過此書得到內心安定的力量,尋求一個自己在世間生存的定位點,活得自在、活得喜樂。
推薦序(四)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侯南隆
「心理諮商與輔導」在我們的社會裡,有著一個特別的位置,舉凡學校裡發生事情,社區裡發生傷亡事件,常可以在新聞媒體的報導中,加進一句「已安排諮商輔導協助……」。這形成一個印象,「心理諮商與輔導」是需要的。但如果我們問自己:什麼時候我會需要去找心理師諮商呢?我想,許多人的心裡浮現的想法可能是:「我的心理有問題嗎?問題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師嗎?」心理諮商與心理有問題是直接連結在一起的。
直到目前為止,主流的心理諮商與治療從業人員,幾乎都是接受實證科學訓練的洗禮。面對求助的當事人(個案?病患?),按通常的作法,會先進行評估或是衡鑑,期能先確立當事人求助的問題為何?引發問題的原因為何?相關聯的影響層面為何?我們可以發現,心理諮商與治療從業人員,依據他所依循的專業知能、經驗知識,以當事人的主訴、反應等等訊息,解析出「個案的問題所在」,鋪展開一幅精細程度、觀照角度差異有別的圖象,並以此圖象展開心理諮商的歷程與計劃。專業與非專業的區別,就在於進行評估、判斷與作為時,有無專業知識、理論的依據。
這樣的諮商或治療的圖象,建立以「問題」、「困擾」展開種種作為的預設。儘管心理治療的學派、模式極為多元,不勝枚舉,從最主要的談話治療,到戲劇、舞蹈、音樂、遊戲……。進行評估的範圍也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靈性、發展階段……;有些學派強調科學實證,也有倡議以當事人為中心的人本取向心理治療。進一步地探討,便能發現任何取向、學派,都依循一套對於「人」的基本理論預設。簡言之,是建立在一套「人格」理論,以及「心理健康」為何的知識建構之下,即使是目前火紅的後現代心理治療,依然弔詭地深陷一套既定的論述中,難以自知。
心理諮商與治療從業人員常常談的一個譬喻是「給他一條魚,不如給他一支釣竿」。這個譬喻某種程度也彰顯出心理諮商的論述,關注於提升、調整、增進、改善個案的能力。對於「能力」的關注,即在於視個案為適應環境變化與挑戰的個體,因此,改善認知、情緒管理、技巧訓練的種種,都依此而行。也就是環繞在挑選釣竿、使用釣竿、熟練釣魚的種種探討。
我想,對許多人來說,都渴望與期待著「幸福」。希望自己的生命品質有所提升,能真切地認識幸福、追尋幸福。每個人都希望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不覺得自己的心理有問題,不會想也不覺得需要去找心理師。但如果對於自己生活的經驗與體會有些困惑與不解時(譬如:在某個夜裡,突然有個心裡的聲音在問:「我到底在做什麼呢?我怎麼覺得有點空虛呢?」),期待能有個人可以談一談時,可以和誰談呢?
哲學起於對世間萬物的好奇與「只能如此嗎?」、「真的是這樣嗎?」的探問,經由諸般探討,開啟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哲學諮商同樣基於深度地探問,以啟發個人的思維,轉化其「為人」的素質,關注於「超越」。哲學諮商不以「給他一條魚,不如給他一支釣竿」的論述為預設,而是對於這個論述展開探問,「只能釣魚嗎?」、「人為何要吃魚?」、「這裡是適合釣魚的時間、地點嗎?」……在探問與追索答案的過程中,開闊了心靈,肯認了人於「我思,故我在」中所確立的實存意義。
踏上幸福彩虹橋(編註:本書原稿初擬書名)是作者對於哲學諮商實踐的集結,以案例故事為文本,帶領讀者悠遊於哲學思考的天地中,以「傾聽」、「懷疑」、「探索」、「沉思」、「對話」、「回歸」、「重生」,如同彩虹的七道色彩,讓讀者得以在閱讀中,以自身生命經驗為畫布,既能按部就班,也能自由揮灑地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不會導向自己有問題,乃至罹患心理疾病的狹隘觀點,而是朝向「幸福」這一個美好的人生目標。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起《大學》裡所指出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大綱領,以及「止、定、靜、安、慮、得」六個修養程序,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踐條目,兩者間所涵藏的精神與深意,有其相似之處。對於關注與期盼提昇自我生命品質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回味再三的佳作。
推薦序(五)
國立暨南大學副校長暨輔導諮商研究所創所長 蕭文
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經濟日益茁壯,與臺灣拉開大段距離,韓國國民的平均所得也超過臺灣,成為臺灣年輕人傾羨的對象。與此同時,南韓大學生的自殺率也高於臺灣。說明高所得的背後是高競爭,高競爭的代價是高度壓力。
全球化是現代國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的,還有全球化競爭底下的焦慮。華爾街打個噴嚏,全世界都感冒。五、六○年代臺灣經濟起飛的輝煌,與現今社會給與年輕人的就業環境,實不可同日而語。
幸好當生存的焦慮滿佈世界,心理諮商的發展也因為全球化更快速的傳遞到世界各地,臺灣目前已經建立一套心理諮商機制,各級學校也廣設輔導室,提供學生心理層面需求的滿足。
然而,目前心理諮商的機制依舊有不足之處,特別對於一般大眾的觀念而言,尋求諮商協助仍不夠普遍。其實,心理諮商有許多派別、理論與方法,針對各種不同族群、個體的不同疑難與煩惱,如醫療分科一般對症下藥。可惜一般坊間心靈諮商書籍,往往都是過於注重理論的專業書籍,不然就是以諮商為皮,勵志故事為骨的故事書,讓有需要的一般民眾只能望書興嘆。
踏上幸福彩虹橋(編註:本書原稿初擬書名),作者兼具理論專業與平實親和之優點,將國外已有二十多年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哲學諮商理論與真實諮商個案,以平易近人的敘述,使普羅大眾皆能於閱讀中培養並獲得自我療癒之能力。
此書深度、廣度兼具,適合反覆閱讀,與作者一起反覆思考諮商情境與問題解決的要義。對於焦慮的現代人,無疑是在治標的止痛劑外,又給予治本的自我療癒系統知識。
最後,我期許每位讀者皆能如作者所述,「透過哲學諮商的學習,幫助自己成為自己的諮商師。」
推薦序(一)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現代化社會,也是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來自心理與生理的壓力,與農業時代不可同日而語。人的一天將近有十個小時奉獻給工作,用以換取生活無虞,當身體因為勞累有了異狀,我們容易察覺,進而求醫。而心理的異狀,卻往往被忽略,但心理的傷痛與生理的傷痛,都會令人難受,都會留下疤痕。
諮商與心理學的關係密切,而心理學又發源於哲學。哲學諮商的出現宛如知識的循環,哲學因為心理學與諮商而向外拓展知識的廣度,心理學與諮商又回頭共融哲學的深度。這一條理路,不分尊卑,不分學術高低,...
作者序
這是一篇經過修改的作者序,這是一本來自一位不完美的哲學諮商師所寫下的書。
如果一本書的修改次數也列入評估作者的要件,那我可能是改得最勤的作者。
一切都是為了這本書,一切都是為了修正一個錯誤,修正一個曾經自大的靈魂。
多年來,我在哲學研究的道路上與美學相遇,之後又與諮商相交。「象牙塔的學者」、「不問世事的專家」,人們這麼稱呼我這一類人。直到有天,我從象牙塔中朝牆外打了一個洞──或者應該說是來自天上的一道轟雷,為我開啟反思自我,從出世回到入世的道路。
我的一位大學好友去世了,在這之前,我關注於個案,把精神投入研究,浸淫在書堆與論文堆中,卻忽略了身邊的人需要我的幫助。師長與哲學諮商的讀物使我成為哲學諮商的個案以及受惠者,把我從迷夢中敲醒。
這本書,是我緬懷朋友的供物,用以追思,用以感念。
我得承認,各位讀者與此書照面的第一印象,和這本書原初的模樣已大不相同。原先,這本書像是一本教科書,含括大量哲學諮商理論,作為給哲學諮商師與一般心理師、輔導老師等專業人士的讀物。
直到朋友離世的餘暉,讓我看見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因而我重新改寫此書,讓這本書真正發揮對一般人的幫助,而不是僅僅為少數人服務。
「錯誤是可以被修正的」,這是諮商存在的基本價值。但要修正錯誤,我們必須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渺小,把自己交在更光明的對象手中。因為承認自己的無知,然後我們才得以用謙卑的心,重新塑造自己的心靈,使其再次澄淨,並且獲得繼續生存的勇氣,對抗生活煩憂的抗體。
我之所以總是以《聖經》中「敬畏天主為智慧的開端」為題,就在於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而對於一個更有智慧者的敬畏,這份謙遜將能讓我們從凡事都要自己來,或者千萬不能讓自己顯得柔弱的自我封閉之境走出來。
正如我離開象牙塔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我再也沒有回去過。
洞穴外的世界儘管充滿各種生存的風險,但唯有親自走一遭,在苦與樂之間,才能領略存在的美麗境界。
最後,本書能順利付梓,感謝爸媽、家人、師長與友人給予的支持與鼓勵,以及對拙作各項細節提出批評指教,使此書更臻完美。
2013春.臺北
這是一篇經過修改的作者序,這是一本來自一位不完美的哲學諮商師所寫下的書。
如果一本書的修改次數也列入評估作者的要件,那我可能是改得最勤的作者。
一切都是為了這本書,一切都是為了修正一個錯誤,修正一個曾經自大的靈魂。
多年來,我在哲學研究的道路上與美學相遇,之後又與諮商相交。「象牙塔的學者」、「不問世事的專家」,人們這麼稱呼我這一類人。直到有天,我從象牙塔中朝牆外打了一個洞──或者應該說是來自天上的一道轟雷,為我開啟反思自我,從出世回到入世的道路。
我的一位大學好友去世了,在這之前,我關注於個案,...
目錄
目錄
關於此書 真理之行始於足下,真我之塔起於累土
推薦序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輔大校長 黎建球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南投律師公會理事長 呂秀梅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侯南隆
國立暨南大學副校長及輔導諮商研究所創所長 蕭文
作者序
第一道彩虹 傾聽─自我療癒的起點
1.真理女神的神諭—多聽智者的建言,用思考取代抱怨
2.巴門尼德斯─說故事的人是橋梁,故事本身的意涵才是重點
3.追尋真理之路—人生不是單行道,踏實走過才能開悟
4.「存有」是一—人是光明與黑暗,複雜的綜合體,你我都是
5.真理的脈絡—理解只是起點,我們還得學習如何詮釋我們的理解
6.真理之光—人生只有一個絕對真理能帶領我們通往終點,「好好活著」!
7.每個人都是完整的主體—人有身、心、靈,世界有個體與群體,皆密不可分
◎哲學諮商動動腦—認識你自己
第二道彩虹 懷疑─打破舊觀念
1.狂妄的智者們—對與錯就像日與夜,雖有不同,彼此間僅存在一線之隔
2.蘇格拉底—人貴自知,此外還需要自重、自愛
3.無知之知—瞭解自己當從否定自己開始,否定不意味著貶低,而是釐清新生的起點
4.洞穴之喻—光明處見幽暗,幽暗處見光明
5.認識你自己—我有優點,也有缺點,和所有人一樣
6.人皆有靈魂—為什麼要懷疑?因為肉眼看不到的,不表示不存在
7.知行合一—用行動證明存在的價值
◎哲學諮商動動腦—人生就像一輛列車
第三道彩虹 探索─尋找更多可能
1.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以不變的真理,導正變異的人心
2.漫步在雲端—探索是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不是漫無目的行進
3.向天上求—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
4.萬事萬物皆存有一理—你要的答案不假外求,在你心中
5.潛能與實現—小看自己的人,註定是影子,而不是光
6.全能的導師—教學相長:教是學的肥料,學是教的養分
7.沒有不可能—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機會是留給願意接受挑戰的人
◎哲學諮商動動腦—如果我是一隻鳥
第四道彩虹 沉思─以靜制動
1.真理女神的救贖—大聲說出內心的渴望,承認自己的脆弱,是勇敢的表現
2.靈魂在歌唱—於平凡處見不平凡,你會感嘆生命的奧妙
3.信念與信仰—我現在有一個夢,但我的未來不是夢
4.命運女神的啟示—相信自己的直覺,呼應內心的感動
5.不要老是問:「是誰的錯?」—我們都是人,都是凡人,都會犯人會犯的錯
6.學會感恩—忘了他人的恩惠容易,忘了自己的仇恨困難
7.我是命運的主人—寬恕已經犯錯的罪人
◎哲學諮商動動腦—踏上心靈幽徑
第五道彩虹 對話─仗不是一個人打的
1.人生是一條長河—我們向大海奔流,萬川入海,不再分你我
2.生命史是辯證史—唯有是非黑白分明,真我的美麗彩虹才能顯現
3.不前進,便後退—自我提昇是一條永不回頭的道路
4.朝向絕對精神—朝錯誤的方向前進,跑得越賣力,只會離理想越遙遠
5.向上!向上!向上!—無畏,而不是無謂
6.九九歸一—走出洞穴,剛開始的陽光是刺眼的,那不是痛,而是考驗
7.永恆—追求不朽,而非可朽
第六道彩虹 回歸─捨不得到捨得
1.老生常談—越是古老而不被遺忘的價值,往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沒有絕對,只有更好—每個人都很好,因為每個人都很特殊
3.相信才有希望—信仰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信仰一群人
4.忘了我是誰—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第二次機會
5.愛不是一個字,而是具體行動—我做,你懂
6.無所為而為—順從人性的善根,才能真正自由自在的任性
7.自在—空寂無為:將知識內化為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靈魂能量
第七道彩虹 重生─返回真我再出發
1.傾聽真我—回到孕育我們的子宮,回到生命最初的起點
2.瞭解真我—我是一隻羔羊,同時也是自己的牧羊人
3.尋求真我—擁抱彼此,等於擁抱自我
4.找回真我—今生所為,預示來生與彼岸的風景
5.戰勝真我—善良,需要智慧才能保持其純真
6.活出真我—人與人不同,在於我們缺少的,都能從他人身上得到
7.最後的考驗—人的解放
〈後記〉空寂無為,自由自在—哲學諮商的未來
參考資料
目錄
關於此書 真理之行始於足下,真我之塔起於累土
推薦序
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狄剛
輔大校長 黎建球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南投律師公會理事長 呂秀梅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侯南隆
國立暨南大學副校長及輔導諮商研究所創所長 蕭文
作者序
第一道彩虹 傾聽─自我療癒的起點
1.真理女神的神諭—多聽智者的建言,用思考取代抱怨
2.巴門尼德斯─說故事的人是橋梁,故事本身的意涵才是重點
3.追尋真理之路—人生不是單行道,踏實走過才能開悟
4.「存有」是一—人是光明與黑暗,複雜的綜合體,...
商品資料
出版社:羅達文創出版日期:2013-07-15ISBN/ISSN:978986889446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