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以下各層次的析論組成:⑴ 整理在東亞區域中被現代政治與傳統文化左右的漢字在臺灣引發的「混成語現象」;⑵ 分析這種混成的漢字漢文帶給臺灣人的想像;⑶ 探討這種文體想像的崩壞與重構,以及對這種想像的見解問題;⑷ 究明眾多文體的分界與生成過程;⑸ 探究在日本帝國擴張下,新的漢文解釋共同體重組的實際狀況。以上五個主題依序為本書前五章,第6章則為本書的考察與總結;以此篇幅試圖探討日治時期臺語文成立的歷史過程,為現代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史進行點描。
本書最關心的課題, 是以世界殖民史與東亞區域文化史的視角,考察出現在臺灣的漢字漢文諸相各具什麼意涵;這將在第5章及結論探討。
作者簡介:
陳培豐
臺灣臺北市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語日本文化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博士。曾任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専攻臺灣語言思想史、文化思想史、文學史以及日治時期國語同化政策。著有《「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東京:三元社及臺北:麥田出版社)。《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湾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日本.東京:三元社)。
章節試閱
"九、低俗小眾到摩登大眾的現代版「殖民地漢文」
其實仔細思考就會發現,1920、1930年代一連串有關「殖民地漢文」論爭和戰後的臺語文運動之間,還有一個相當大的差異—前者突破了日本政府的封鎖,不斷透過頻繁的運動/爭論,讓一個以全島為規模的文學詮釋共同體漸趨成熟;而後者在這方面的貢獻卻不突出。
由於「同文同源」的關係,使1930年代臺灣的「中國白話文」與臺灣話文的分際曖昧不明。但這種看似相異卻模糊的界線,反而促成兩個不同主張陣營的對話,透過頻繁的論爭與不斷刊登、閱讀這些論戰文章,雙方都循著「同文」的文體軌跡,找尋相似的文字脈絡進行對話、交流,在殊相中尋找共相進行溝通。換言之,利用論戰在無限個交叉點中找出「異中求同」的可能,是1930年代臺灣話文論爭的特色。
相對於此,戰後除了因臺語文學運動衍生兩場小規模論爭外,再無掀起波瀾,而且因論爭的開放性、知識性與融合性所引起的共鳴與反響也不如戰前。1970年後出版的臺語文刊物,幾乎看不見如戰前《臺灣新民報》、《南音》、《昭和新報》、《臺灣新報》等,遍布「中國白話文」與臺灣話文雙方精彩對話的場景,一些以自己主張的表記方式來書寫的論述,經常集中在「如何實踐臺語文書寫」的論辯議題中。再者,由於不若戰前具有「同文同源」的交集,戰後臺語文運動在轉為漢字與羅馬字的對立後,一些論述在文體發展上自然傾向平行無涉,因而無法強化彼此的「詮釋方案」以讓文體詮釋共同體迅速邁向成熟。
換言之,1930年代「同文同源」所形塑的臺灣語文,是界線不清的獨特身影,而1990年代後臺語文的「漢羅文體」則為自身建立了鮮明的特色,語文與語文間的分際明確,不再曖昧模糊。由於分際的確立,戰前那種兩個對立的語文依循模糊的文體軌跡,找尋相似的文字脈絡進行廣泛對話、交流的「鎔鑄」現象,在1990年代後已不復見。
不過,1990年代後學院或運動的形態轉變,並不意味著戰後「殖民地漢文」完全消失。事實上,當下臺灣民眾口中的「臺灣國語」,也就是跳脫純正中國白話文的規範框架,如實反映現在臺灣人口語習慣的「不標準國語」,某種程度上就是戰後版的「殖民地漢文」。然而意外的是,利用「同文」之便促使「臺灣國語」(也就是類似戰前的混和文體)在媒體上復甦的,是與學院或運動無涉的年輕人音樂、臺客搖滾及饒舌流行音樂(Rap)。
1992年流行樂團L. A. Boyz崛起後,將嘻哈文化引進臺灣並開始掀起街舞風潮,在唱片公司帶領下,西洋饒舌音樂開始在臺灣上市。1994、1995年這段期間,臺灣也出現了本土的饒舌音樂,除了豬頭皮一系列的《豬頭皮的笑魁唸歌》專輯,MC HotDog等人更在2000年後成為臺灣嘻哈饒舌音樂的代表,並成功將這種原本屬於地下的音樂形態導入臺灣樂壇的主流市場。
嘻哈饒舌音樂具有突破既有體制規範、批判現實、抵抗反諷、享樂主義、我行我素、現代感等精神特色,其歌詞創作方式注重單刀直入、標榜寫實叛逆,講究趣味性、強調親和力,甚至破壞秩序,因此在創寫歌詞時,傾向遵照言文一致(也就是口語化)而毋須太多美化修飾或偽善的詞彙。於是,這種視粗俗、罵人為「常態」的音樂流行,讓1930年代原本被批判為不雅低俗,或因混成而被認為「不純」的臺灣話文開始翻身,並獲得進入主流文化的契機。例如豬頭皮在其系列專輯中雖以臺語唸唱為主,卻巧妙運用多元語言的元素,讓臺語、國語、客語、日語及英語相互混搭,並以摩登的姿態出現在歌曲中。同時也操作漢字這種表意文字的特質,以國、臺語發音相近的文字進行創作,形成視覺效果:
我去糊滑買一領西裝三萬八,我去萬黏買一雙 NEW BLANCE 二千八,我對公館坐到士林兩百八,我去勝馬粒買一咧阿胖八十八,我去買一支大哥大兩萬八,我去買一領 MEGADETH 的踢遜一千八,我去縮狗看到一包衛生紙九十八,〈你錢太多嗎〉NO 因為我是神經病……。
本土嘻哈饒舌音樂透過傳播流行,讓戰後一直沉寂在主流文化邊緣的臺灣話文有了更多曝光機會。為此,這些原本被公權力貶為「不入流」的混搭語言也逆轉了文化位階,有了出現在「大雅」之堂的正當性。 而嘻哈饒舌音樂中所流行的這些混成文,也隨著電視臺本土劇的興起頻繁出現在字幕中,這也讓「殖民地漢文」在解嚴後有了延續的契機。
2000年後除了嘻哈饒舌音樂,混成文則另由民間作家「宅女小紅」擴大版圖,繼而在文壇上發揚光大。筆名「宅女小紅」的年輕作家,父親為外省人(中國白話文),母親為本省人(臺語文),她的作品巧妙操作各類漢文,讓這些經過重組後的漢字扮演表音/表意,以及臺語/「國語」的功能;換言之,她的作品是由中國白話文、臺語文、和製漢語甚至英語混成的獨特文體「小紅文」所書寫。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隨筆雜文兼具幽默和自我解嘲的色彩,相當貼近臺灣人的生活經驗,因此大受歡迎。「小紅文」的操作手法,和明治時期夏目潄石在其代表作《少爺》(坊ちゃん)中,刻意運用許多漢字充當日文訓讀時的表記,或利用一些無厘頭的漢字組合奇特的視覺效果相當類似,同時也和前述本土嘻哈饒舌音樂的歌詞創寫方式有重疊關係。
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白話文雖以「國語」之姿君臨臺灣,而與臺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時也由此形成了「臺灣國語」,亦即臺灣腔或是文法變形的變體漢文。 混合臺灣人使用的發音、文法、使用習慣,摻雜臺語及和製漢語的「小紅文」文體,再現了1920年代「中國白話文」中的「臺灣」式書寫。其中,例如以「縮」代「說」、以「偶」代「我」、以「花」代「發」、以「黑豬」(臺語發音類似「偶滴」)代「我的」等書寫方式,是作者在表記臺灣人「不正確」的發音時,刻意以發音接近的文字加以取代。此外,如「走鐘」、「好野人」、「好康」、「槓龜」、「白目」、「系金へ」、「嗆聲」、「落漆」、「臭乳呆」、「踹共」、「奧步」等這種非正式且往「聲音」靠攏的書寫態度,正與1930年代的臺灣話文於本質上有相似之處。
如上述,「小紅文」獨特的文體,基本上是對當下無統一格式與書寫方式的臺語表記進行逆向操作,利用漢字表意的文字性,組合多樣文體,成功將漢字音韻的趣味加以視覺化、摩登化。這些以特殊文體作為表記法的作品,最初僅在網路部落格上發表,但隨著受歡迎的程度高漲,讓當時臺灣最高發行數量的《自由時報》於每周五刊登連載,之後更發行兩本單行本。
從目前臺灣文化界認定的正統文體角度來看,「小紅文」也許只是標新立異或離經叛道之作,但背後卻凸顯出一些令人省思的嚴肅問題。冷靜思考就會發現,「小紅文」雖是變體的文體,卻如實反映臺灣的歷史、文化、政治狀況、生活經驗、民眾的知性共鳴,是最貼近現在臺灣人的日常生活、屬於臺灣人自己的文體。這種駁雜的漢字漢文乍看之下滑稽且毫無章法,但對大多數臺灣人來說,「小紅文」其實更接近「言文一致」的實踐。
和本土嘻哈饒舌音樂的歌詞一樣,「小紅文」是跳脫「國語」的規範與標準,將原本在戰後初期被認為可笑且飽受批評的變體漢文,逆轉成自然、詼諧,甚至帶點時髦味道的文體。「小紅文」與本土嘻哈饒舌音樂比起日治時期的「殖民地漢文」,其混成文體的要素、特徵、目的及承載內容雖然各異,卻有一脈相承之處。這種將具有「同文」歷史背景的中國讀者排拒其外而昂首闊步的姿態,反而有力地證明臺灣人文化自主性的存在。
另外,本土嘻哈饒舌音樂或宅女小紅能獲得聽眾或讀者共鳴,背後也代表大多數的臺灣人對這種無章法規範的混成文體,具有共通的「詮釋方案」。換言之,就像1930年代後期,在沒有正式的表記規範以及教育資源作為後盾的困境下,一些以「殖民地漢文」為現代文學載體的作品,仍然可以存在於資本主義的出版市場中。豬頭皮、宅女小紅的作品暗示著以東亞「同文」作為識讀體系,在當下的臺灣依舊有成立的可能。不是只有使用不同的表記法、表記不同的聲音才能凸顯「差異」;善用「同文」,也就是表意文字這個「類似」,還是足以製造出界線以作為自己存在的根據和主張。這個形塑臺灣認同的方式在1930年代的臺灣就已展開,而且在當下依然持續。而臺灣這塊充滿複雜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土地,這種充滿在地或本土式(vernacular)的識讀方式,或許才是最自然親切、最具包容性與「國防」意義,又最能令民眾能迅速識讀的表記方式。
"九、低俗小眾到摩登大眾的現代版「殖民地漢文」
其實仔細思考就會發現,1920、1930年代一連串有關「殖民地漢文」論爭和戰後的臺語文運動之間,還有一個相當大的差異—前者突破了日本政府的封鎖,不斷透過頻繁的運動/爭論,讓一個以全島為規模的文學詮釋共同體漸趨成熟;而後者在這方面的貢獻卻不突出。
由於「同文同源」的關係,使1930年代臺灣的「中國白話文」與臺灣話文的分際曖昧不明。但這種看似相異卻模糊的界線,反而促成兩個不同主張陣營的對話,透過頻繁的論爭與不斷刊登、閱讀這些論戰文章,雙方都循著「同文」的文體軌跡,找...
目錄
序章║漢文「混成語」化的想像和界限
一、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的特殊性
二、「同文」下的異民族支配
三、漢字的「混成語現象」
四、折射臺灣人精神與文化面貌的文體
五、以「漢文」為分析概念的局限
六、漢文的混成現象與歷史定位
七、本書構成
第1章║東亞漢文的「大熔爐」
一、前言
二、日本的漢文脈絡與「帝國漢文」
三、《臺教會》雜誌誕生
四、《臺教會》雜誌的影響
五、「殖民地漢文」的誕生與意義
六、小結
第2章║從明治體到「中國白話文」
一、前言
二、異於西方混成語結構的「殖民地漢文」
三、殊途同歸:殊事同指,異路同歸
四、從「中國白話文」出發的臺灣現代文學
五、文體想像與社會現實的落差
六、小結
第3章║「聽歌識字」的鄉土文學/臺灣話文運動
一、前言
二、開啟文體問題的潘朵拉之盒
三、普羅階級教化主導權的爭奪
四、「聽歌識字」的語言運動
五、浮上檯面的階級、現代化矛盾
第4章║「中國白話文」與臺灣話文的界限
一、前言
二、「一篇多語」的分工式文體與效應
三、翻譯中凸顯的臺灣話文問題
四、難與現代翻譯接軌的臺灣話文
五、「中國白話文」與臺灣話文的異同與論爭意義
六、小結
第5章║受縛的「殖民地漢文」
一、前言
二、「殖民地漢文」詮釋共同體的成熟化
三、臺灣人專屬文體的誕生
四、漢文與日文分際的移動
五、成為國策宣傳工具的中國白話文
六、小結
結論║戰前戰後的「殖民地漢文」與臺語文
一、前言
二、東亞地區的現代化與漢文的重組
三、從「殖民地漢文」看臺灣語文的發展軌跡
四、臺灣漢文的想像與界限
五、多語社會下臺語文的自助重生之道
六、同樣陷入「同文」泥淖的日本帝國
七、戰後的「殖民地漢文」與臺語流行歌曲
八、解嚴後的臺語文發展
九、低俗小眾到摩登大眾的現代版「殖民地漢文」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序章║漢文「混成語」化的想像和界限
一、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的特殊性
二、「同文」下的異民族支配
三、漢字的「混成語現象」
四、折射臺灣人精神與文化面貌的文體
五、以「漢文」為分析概念的局限
六、漢文的混成現象與歷史定位
七、本書構成
第1章║東亞漢文的「大熔爐」
一、前言
二、日本的漢文脈絡與「帝國漢文」
三、《臺教會》雜誌誕生
四、《臺教會》雜誌的影響
五、「殖民地漢文」的誕生與意義
六、小結
第2章║從明治體到「中國白話文」
一、前言
二、異於西方混成語結構的「殖民地漢文」
三、殊途同歸:殊...
商品資料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3-08-20ISBN/ISSN:978986652572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