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冷戰史重量級學者沈志華依據大量的確鑿史料,綜合中港三地、美國、俄國等多元一手訊息,探討了蘇聯的亞洲政策以及中蘇同盟和朝鮮戰爭之間的廣泛鏈結,進一步分析蘇聯、中國和朝鮮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後各自的立場及三國間的博奕。對朝鮮戰爭起源與中國參戰等問題作了縝密的分析和探討,不僅顛覆了曾為人們所熟知的種種敘述與結論,也更深入地揭示了中蘇同盟及中國入朝參戰這兩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邏輯,解密三十八度線的重鎖謎霧。
作者簡介:
沈志華,1950 年4 月出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冷戰國際史項目高級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研究方向主要為冷戰史、蘇聯史,尤其致力於中蘇關係史和朝鮮戰爭史。代表作有《蘇聯專家在中國(1948-1960)》、《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思考與選擇:從知識份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等,並主編34 卷本《蘇聯歷史檔案選編》、3 卷本《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8 卷本《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等文獻資料集。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重溫遠東夢: 蘇聯在亞洲的目標及政策趨向
中蘇結成同盟和朝鮮半島爆發戰爭這兩個重大歷史事件得以產生,其關鍵性的、主導性的人物是斯大林。由於長期以來蘇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影響,特別是戰後蘇聯國際地位的提升,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戰後蘇聯的對外政策本來是與西方合作,但是1947年冷戰的爆發打破了美蘇在歐洲合作的局面,而1950年在亞洲發生的這兩個事件則標誌著斯大林決心在遠東突破雅爾塔體系,從根本上改變蘇聯自1945年確定的基本戰略方針和政策。戰後初期蘇聯對中國和朝鮮的政策都是從穩定遠東局勢、維持雅爾塔體系這一基本點出發的,而這兩方面的政策之間本來也沒有必然聯繫。然而,當斯大林認為“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以後,其相應政策的變化就使這兩者之間產生了內在的聯繫。所以,有必要首先對蘇聯戰後外交政策和遠東政策的變化軌跡及背景進行考察。
一、蘇聯戰後的對外政策及其轉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20世紀歷史的發展便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可以說,戰後初期的幾年是歷史上的一個轉折時期。所謂歷史轉折時期,從世界範圍來看,就是國際政治力量的重新組合,就是各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新定位。而這種組合和定位也就確定了未來世界歷史的格局,確定了各主要國家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是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發生根本變化的時期,因此,對戰後斯大林對外政策及其戰略目標的總體分析,將有助於理解蘇聯對華政策和對朝政策的基礎和出發點,也有助於瞭解中蘇雙方結成同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動機。
長期以來,各國學者對於戰後斯大林的對外政策已經進行過廣泛的探討。總的來說,存在兩種互相對立的觀點:或者認為斯大林具有野心勃勃的侵略計劃,追求控制和擴大其勢力範圍;或者認為斯大林所採取的只是溫和的、謹慎的和防禦性的政治對策。有人認為,斯大林是一個典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他從來不會放棄世界革命”,因此,只要斯大林統治蘇聯,“冷戰就不可避免”。也有人認為,斯大林的對外政策的政治目標是保護其既得利益和勢力範圍,他並不想煽動世界革命,不願直接與西方對抗,而且一度相信依靠雅爾塔和波茨坦原則,蘇聯的安全目標就可以與西方協調起來。面對與西方關係日益緊張的狀態,斯大林甚至不知所措。中國革命的勝利對斯大林產生了重大影響,蘇聯與中國的聯盟才真正導致了蘇美之間的對抗。不過,還有學者提出,這一時期斯大林的外交行為是古怪的和反覆無常的,蘇聯的對外政策沒有明確的目標,是無所作為的;斯大林的遠東政策與歐洲政策一樣,都是“盲目的”,“毫無內在聯繫的”。
對於這些說法,筆者有的完全不能認同,有的部分可以接受,但總的來說,這裡對蘇聯戰後外交戰略的目標似乎還缺乏準確定位,特別是沒有勾勒出這一時期斯大林對外政策變化的軌跡和邏輯。而不把這些問題搞清楚,研究者既不能合理地解釋冷戰的起源,也無法說明中蘇結盟的基礎和朝鮮戰爭爆發的原因。
(一)斯大林對共產國際的態度變化
同其他政治家一樣,從本質上講,斯大林是一個實用主義者。或許他在年輕時信奉過馬克思主義和世界革命的理念,但是當他真正掌握了政權以後,越來越成為一個典型的民族主義者。斯大林對待共產國際的態度特別能說明這一點。
最初,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性的。F.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寫道:“共產主義革命將不是僅僅一個國家的革命,而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裡,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將有世界性的活動場所”。V.I.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俄國造成的混亂和動盪局面趁機奪取政權後,就在期盼和準備世界革命,並為此而成立了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由於紅軍在國內戰爭中的勝利,1920年7月12日俄共(布)中央委員會通過了一項發動世界革命的決議。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支持這個路線,在L.D.托洛茨基起草的宣言中強調:“國際無產階級將時刻準備戰鬥,直到蘇維埃俄國的版圖擴展到全世界。”1921年春歐洲革命陷入低潮後,儘管列寧試圖修正世界革命的概念,並對“左”傾冒險主義展開批判,但俄共(布)和多數共產國際領導人仍然堅持在歐洲各國全面發動進攻。
1923-1924年,革命的風暴已經過去,而資本主義世界在美國的帶動下開始趨向繁榮。斯大林和共產國際多數領導人在把革命推向東方的同時,意識到西方資本主義正處於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斯大林此時提出的“一國社會主義”理論,在本質上和邏輯上是對“世界革命”戰略的反動,因而受到托洛茨基和G.E.季諾維也夫、L.B.加米涅夫反對派聯盟的尖銳批判。反對派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在蘇聯黨內鬥爭中運用的政治策略不敵斯大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的理論脫離當時的實際情況,而斯大林的主張更具現實性和實用性,並為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的政策奠定了理論基礎。隨著對世界革命路線的偏離以及斯大林在黨內獨一無二的領導地位的確立,共產國際開始逐步從一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世界性組織機構淪落為蘇聯對外政策的工具。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再次喚起革命希望,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十一次大會提出的戰略是:準備和實現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不論是在法西斯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實行議會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在總體上,共產國際認為“法西斯主義是一種革命的和民主的組織,能給資本主義以打擊,至少能加劇革命局勢”,而社會民主主義則是更危險的敵人。於是,共產國際要求各國共產黨要經常揭露和打擊社會民主主義,在實踐中不懈地爭取無產者的大多數。這時的斯大林又舉起了世界革命的大旗,他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出現說明“資本主義的穩定就要終結”,“群眾革命運動的高潮將更加猛烈地增長起來”。“資產階級在對外政策方面將從新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尋找出路”,“無產階級在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制止戰爭危險時,將從革命中尋找出路”。
第一章 重溫遠東夢: 蘇聯在亞洲的目標及政策趨向
中蘇結成同盟和朝鮮半島爆發戰爭這兩個重大歷史事件得以產生,其關鍵性的、主導性的人物是斯大林。由於長期以來蘇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影響,特別是戰後蘇聯國際地位的提升,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戰後蘇聯的對外政策本來是與西方合作,但是1947年冷戰的爆發打破了美蘇在歐洲合作的局面,而1950年在亞洲發生的這兩個事件則標誌著斯大林決心在遠東突破雅爾塔體系,從根本上改變蘇聯自1945年確定的基本戰略方針和政策。戰後初期蘇聯對中國和朝鮮的政策都是從穩定遠東局勢、維持雅爾塔體...
商品資料
出版社:震撼出版出版日期:2013-09-25ISBN/ISSN:978986587069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