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八四年,一群頭戴黃巾的普通民眾,高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揭竿而起,用簡陋的農具敲響了大漢王朝的喪鐘。曾發出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般時代強音的帝國,再也無力支撐自己龐大的身軀,踉踉蹌蹌著頹然倒下。
戰亂頻仍,漢帝國的臣民在逃亡的顛沛流離中,激情漸挫,豪氣益蕭。國與家、王與民、臣與士慢慢彎下了昂揚的頭顱,尚武勇戰的雄魂漸去漸遠。割據四方的諸侯豪強經過長期兼併戰爭,逐漸形成了魏、蜀、吳三大武裝集團。
漢民族也曾發生過慘烈的內部爭鬥,但那時因為周王室這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存在,各封國之間的戰爭多以搶人奪地為目的,並未上升到追求統一的高度,正如孟子所說:「春秋無義戰」。
割據三方的統治集團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從這個角度上看,魏蜀吳的將士們進行的都是正義的戰爭,透過這種角度,我們會發現各集團中頻繁地出現各類勇猛的戰將,這些戰將各有不同的性格、武功及命運,本書進入史籍的精髓,把各個武將「點」了個透──生動鮮明的把他們再現讀者眼前。
作者簡介:
司馬老遷
‧70年代生,生於四川,現居西安。
‧曾獲工學學士、教育碩士、工學博士。
‧現職軍人,位階中校。
‧閑時喜著文以自娛,常於中國互聯網上“挖坑灌水”。適逢中國國學大熱,民心思強,遂
將讀史心得“灌”於網上。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心繫人民的無敵將軍──趙雲﹞
據正史記載,趙雲成年後找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割據勢力公孫瓚那裡當了一名騎兵。
趙雲待的地方當時屬於冀州,袁紹是最高行政長官,按理說通過舉孝廉應該是去袁紹那裡,但趙雲卻帶著義兵投奔了公孫瓚。
當時一般人都看好袁紹,你怎麼偏偏就迷途知返,來公孫瓚這裡了呢?
要換做一般人,為前途著想給長官送高帽的良機絕對不會錯過。類似公孫將軍你英明神武之類的話,肯定是張口就來。
但趙雲從這時起就顯露出不是一般人的潛質!
他不卑不亢、大義凜然地答道:「天下動盪,孰是孰非未有定論,但想到百姓們極其困難危險、如同倒懸,決定鄉親們投靠誰的不是因為實力的強弱,我們州裡人投奔誰不是因為實力強弱,也並非是薄他袁某而厚你公孫,關鍵是看誰實施仁政。」
這句話綿裡藏針,言下之意是你公孫瓚若行仁政我就跟著你幹,倘若你假模假式玩虛的,對不起我趙雲和兄弟們不伺候!
今天敢對老闆這樣講話的員工有幾個?
這樣的回答,公孫瓚自然不會滿意。
因此雖然史書上並未記載公孫瓚如何對待趙雲,我仍敢肯定地說絕對沒有劉備對他好。
據《三國志•蜀書》六卷記載「先主與雲同床臥眠」,大家注意,同眠的行為發生在共同討伐袁紹的戰鬥間隙,白日一個戰場玩命,夜晚一個被窩裡……,這樣的感情還用說嗎?
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千年修得……,在同床共枕中二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很多年後在長阪坡那個血流成河的日子裡,有人說趙雲叛變,劉備拿出短戟就擲了過去。
這種寶貴的信任,深深打動了陳壽同學,他不吝文筆記到:「初,先主之敗, 有人言雲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
史書用先主「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這寥寥兩句就把趙雲帶到了離當陽長阪不遠的地方,迫不及待地切入到趙雲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
史載「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抱弱(陳壽在這裡用的「弱」字會不會是弱智的「弱」呢?)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在這三十九個字尤其是「皆得免難」的背後,不僅充滿了血腥和殺氣,還飽含著趙同學的鮮血和汗水。
到底有多可怕,大家都想知道,那麼就讓我們從敵軍統帥的愛好和曹軍一貫的作風來判斷一下當時的情景吧。首先看統帥曹操,總體說來這個人還是不錯的,但是缺點也不少,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好色,而且喜好別人的老婆,要在日本這事叫「人妻情節」,英雄難過美人關,曹某人在就是因為這個愛好逼反了張繡,折了自己的長子。
所以我們可以暫時猥瑣一點,想像一下追擊劉備時曹操的心情。
主帥一激動後果很嚴重。曹軍很早在徐州就有屠城的不良記錄,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和劉備的敗軍,他麾下將士們的腎上腺激素分泌得一定很多。
中國傳統武術有句名言: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如若不信,可以參看香港蠱惑仔電影中的各類群毆,使棍的混混遠超掄刀的,在真正的練家子也就是洪熙官同學用槍滅了馬甯兒。其他人就沒這個本事!
舉凡槍法多好花招,花了你的眼,才能要了你的命,最關鍵的致命殺招就是一扎。戰場上亂軍叢中,倆武將快馬加鞭的一個照面常定生死,取人性命主要靠扎。
長阪坡裡趙雲在曹軍中貼身肉搏、堅持不懈地來回衝殺。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疾速奔跑的馬背上,那樣一個刺進去,又拔出來的動作,難度有多大。
但趙雲一次次地進進出出,還一次次地準確致命,其超人的戰力數千年來一直讓人驚歎不已! 在長阪坡這場純男人的戰鬥中,趙雲用精準的扎和快速的插拔,一戰成名,揚威天下!
西元二二一年,劉備稱帝,大賞功臣。
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劉備想把「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別人是什麼意見沒有說,而趙雲同學卻做了這樣的發言:「霍去病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
劉備還姓劉,是中山靖王之後,總以自己為漢室江山的代表。但關鍵時刻能想起自己還是漢臣的除了趙雲同學還有誰呢?
趙雲同學還說「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在農婦、山泉和肥田的誘惑下,他還能保持獨有的清醒,這說明他不但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還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大家注意了! 趙雲同學的話裡最大的亮點是,他竟然提到了「人民」,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讓人激動人心熱血沸騰的四個字——人民萬歲!
由此看來趙雲還是一個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的好幹部。他說得這麼大義凜然入情入理,劉備不照他的意思辦都不好意思,就採納了他的建議。
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真朋友,你落魄時他的表現要比你在得意時的更重要。同樣評價一個戰將,他失利時的表現也要比勝利時的表現重要的多,趙雲同學雖然特長很多、非常全面,雖然被視為常勝將軍,但事實上他也是打過敗仗的。
那是建興六年(二二八年),諸葛先生再出祁山,為了減輕自己大部隊的壓力,他讓趙雲和鄧芝兩個猛人帶了一小部分軍隊冒充主力,從斜谷道出擊。這次冒充非常成功,曹真果然上了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趙鄧二人的進攻方向,史載「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為什麼沒有大敗,所有的人都很好奇,連諸葛亮都忍不住想要問個究竟。
這事用不著趙雲開口,因為有鄧芝同學(這個同學聞名於三國靠的就是口才, 並因此曾多次出訪吳國),鄧同學說道:「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全明白了,趙雲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敗仗,原來竟也敗得如此瀟灑,我想那些遠遠追來的曹軍看到常山「趙」字旗時,唯一敢做的和能做也許就是遠遠地跟著。
【內文摘錄之二】
﹝比竇娥還冤的男人──周瑜﹞
前幾天得以重溫了一遍「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場面,看著周大都督在一條木船上吐完鮮血,搖搖欲倒的時候,連我都幾乎也要相信周瑜是給諸葛亮氣死的。
當然了,中國央視版《三國演義》上周瑜的形象還是不錯的,可是有一部唬弄大家很久名叫《赤壁》的大片裡,周瑜的形象就有些……了,但是真正應該驚訝的是周瑜這個角色竟然讓梁朝偉演了。史載「瑜長壯有姿貌」,周瑜有身姿有容貌,小梁子除了憂鬱的眼神還有什麼? 再者說了人家周瑜可是又長又壯,很多同學都看過色戒,大家憑良心說小梁子能和人家比長壯嗎?
周瑜不是這樣,可是大家偏偏都以為人家就這樣,人都死了快兩千年了,還背著這麼大口黑鍋,大家說周瑜是不是比竇娥還冤哪?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周瑜出生在西元一七五年,字公瑾,廬江舒人。
周瑜出身於官宦世家,說起他大爺的名頭,那可是非常地響亮,堂祖父周景周子忠,當過漢朝的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啊)。
此外周瑜大爺身邊跟班的那陣容才叫是超豪華超一流,李膺、荀緄和杜密放裡面都看不著。他的父親周異也曾官居首都洛陽市市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周瑜,自幼就受到嚴格系統的貴族家教,禮易射御都很精通,琴棋書畫也造詣頗深,可謂文武德智體音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尤其是在音樂領域,當時無論誰發出的音樂聲,只要有跑調的,周瑜一定能聽出來,末了還一定要指出來。哥幾個一起去K 歌,有人唱得不好,又怕周瑜說出來挺沒面子,就想讓把周瑜灌暈了再唱,誰知道周先生喝了「三爵之後,其有闕誤」仍然能給指出。
時間長了就有句民諺:「曲有誤,周郎顧。」
但三國是亂世,並不太平,男兒求富貴靠快男、星光大道上掉掉眼淚扯扯嗓子練練膀子是不行的,必須要經過戰場上鐵血的考驗。
建安五年,也就是西元二○ 一年,孫策死了。二十六歲的周瑜帶著兵奔喪,在孫策的追悼會上用槍桿子向孫權表達了自己不改的忠誠,他和他的將士們被孫權留在了都城,周瑜與張昭一起組成了最高決策層。
這個當口,曹操挾戰勝袁紹的兵威,要求孫權送兒子到許昌做人質。孫權年紀輕輕不好定奪就召開會議找大臣們議論議論切磋切磋。張昭被儒學浸淫日久,對漢朝忠心耿耿,建議孫權送,而孫權自己捨不得兒子。猶豫不決中,孫權就帶著周瑜去拜見自己的母親。
周瑜看著親切的吳阿姨,說出了這樣一段話:「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楊,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汎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偪迫,而欲送質? 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極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面稱孤同哉? 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
周瑜的這番話說得縱覽古今橫觀中外,對孫權母子倆的又拍又打,推心置腹,設身處地,有根有據,入情入理,吳阿姨聽得非常欣慰,她慈祥地看著周瑜, 心想這個大塊頭還真是有大智慧啊! 於是,吳阿姨說:「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質。
周瑜證明瞭自己有大智慧,還在百忙之中證明瞭自己有大力氣。他帶著孫瑜征討麻、保二屯殺其首領,俘虜就抓了一萬多。江夏太守黃祖派鄧龍帶兵進攻柴桑,周瑜又上陣統兵活捉了鄧龍。
兩年後,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東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周瑜任前部大督,周大都督的名頭由是而始。這一年他三十三歲,看著意氣風發的他,誰能想到這時距離他的人生終點只剩下短短三年。
老天有眼,讓周瑜趕上了赤壁之戰,老天也十分殘酷,不假以年還妒良才,赤壁戰後周瑜便英年早逝。
赤壁成就了周郎,而周郎也讓赤壁更精彩,沒有赤壁就沒有三國鼎立。雖然周瑜一生中的這三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可正是他在這一瞬間的作為,為自己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名將之林中贏得了一席之地。可是他的功績和貢獻到今天仍被人們的誤解。
這年九月,劉琮舉眾降,曹操進佔領荊州,「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皆恐。」孫權再次召開大會商議對策,當時的主流意見是投降,因為曹兵實在太多,投降派的說法被史書記下來了:「曹公是像豺狼虎豹般彪悍的猛人,他借助當朝丞相的名義,挾持天子,討伐四方,但凡有所舉動都打著朝廷的旗號,咱們如果抵抗他,名不不正言不順,事態更為不利。何況孫將軍你可以抗拒曹操的最大地理優勢,不過是長江。可是曹操現在已經奪取荊州全境,從前劉表訓練的水軍和數以千計的蒙衝艦,都成了曹操攻擊我們的資本,曹操把這些水軍沿江擺開,將來載著步兵,水陸並進,我們所謂的長江天險,曹操和我們共同擁有,不再是我們單方優勢。而且敵我雙方眾寡懸殊,依我等愚見開門迎接他們實屬上策。」
照他們的說法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在曹操一邊,東吳不完蛋都不行。果真如此嗎? 孫權滿懷期待地看著周瑜,公瑾是從來不會讓人失望的,這次應該也一樣。
感謝那些記錄下周瑜的發言的古人,周瑜說道,「曹操雖然名為漢室丞相,但他實際上是漢室的賊子。孫將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又依仗父兄烈烈威名,據有江東占地千里,兵精糧足,豪傑效命,正是縱橫四海馳騁天下,為漢室江山掃汙除穢,剷除奸邪。曹操此行就是送死,我們怎麼能夠投降他呢? 孫將軍我請求您批准我來籌畫抗曹之事。首先我們假設曹操已經評定了北方,毫無後顧之憂,可以與我們長期僵持,相互攻打,他們有本事靠艦船與我們在水戰上爭勝負嗎? 而實際的情況是,對曹操來說北方並不安寧,如今馬超、韓遂尚在關西,是曹操的後患。可是曹操卻捨棄自己擅長的鞍馬,來操持不甚熟悉的舟船,在吳越與我們這些精於水戰的人爭雄,不是以其之短攻我之長,犯了兵家大忌。眼下天寒地凍,馬無草料,曹操麾下的北方兵士長途跋涉,來到江河水網之間,水土不服,必生疾病。這四種情況都是用兵時最大的隱患,但曹操仍貿然行動。今天正是將軍您擒獲曹操的最佳時機。我請求將軍您給我精兵三萬,進軍夏口,保證為將軍您攻破曹軍。」
同樣的事,不同的人說就是不一樣。一經周瑜分析,曹操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沒了。
散會後,周瑜又連夜求見了孫權,面對憂心忡忡的孫權,周瑜這次張嘴都是大實話,沒有了之乎者也,大概就成了這樣:「權哥今兒個在朝上那些書呆子可真是叫嘛比的傻(周瑜是安徽人,為了加強語氣此處特意用了安徽方言)啊,只要是寫紙上的,什麼都相信! 打仗了自己有多少人馬這可是絕密級的資訊,能寫在公函上告訴別人嗎?(孫權心裡一咯噔,是啊,我也差點給這操性的給矇了。)阿瞞一寫自己有水陸八十萬,把文官都嚇傻了,那還有心思分辨真假啊,所以他們說出些想投降的話,是可以理解的。我今天好好算了算,他們帶的北方兵,算上廚子、馬夫、盜墓的(曹軍中專門有摸金校尉)不過十五六萬,而且一路上打過來,早累得只有大喘氣的份了,俗話說三個臭疲匠肉搏不過一個諸葛亮,諸葛亮你認識吧?( 孫權尋思,孔明是個讀書人,肉搏起來……)至於剛收編的那些個劉表的老部隊, 雖然有七八萬人,他們可是天天害怕得睡不好覺啊,曹阿瞞有過坑殺俘虜的不良案底,官渡之戰這才幾天啊。他們用疲軟的衰人監督膽小的慫人,人數再多,還不都是菜? 你只要給我五萬精兵,我就一定能把他們搞掂,權弟弟你就放心吧。」
孫權撫摸著周瑜的脊樑骨說:「公瑾啊,你簡直是我的知己啊,張昭他們光顧著自己的飯碗和老婆孩子,壓根就沒為我考慮,我很失望,特失落,還好你和魯肅和我一條心,老天爺派你倆人下凡就是專門幫我的啊。五萬兵難卒合(孫權對誰都不放心),已選三萬人(剩兩萬孫權準備留著和曹操單挑用,夠狠吧),船糧戰具俱辦,你和魯肅、程普先用著,後面要錢要糧要人我都給你辦,當好你的後勤部長。」
至此孫權才鐵了心要和曹操幹到底。前前後後周瑜的作用都非常關鍵。可是《三國演義》裡憑空虛擬模擬出舌戰群儒這個大場面,把決定戰略方針的大事交給一群書生,後來還把這個功勞記給了諸葛亮,更可恨的還編造出孔明用「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來刺激周瑜,真是讓人憤憤不平啊!
在對峙過程中,曹操的軍隊已經出現了因為水土不服引起的流行病,所以一開打就敗退到北岸。看到曹軍的情勢後,黃蓋提出一個非常奸險毒辣的妙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提議用火攻的是黃蓋,仍然與諸葛亮無關)。
接下來準備火船,又使詐降之計,直到火攻的那天,演義與史實已是大略相同,就不用贅述了。只是總攻開始之前,曹操還憧憬著拿下江東後如何成就不世之偉業,史載:「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到這裡赤壁之戰的主要戰鬥結束了,關於頭功屬誰,明代以前是沒有爭議的, 但《三國演義》出現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受通俗流行文化的影響,把諸葛亮看成了關鍵先生。
為了益州,周瑜也來到了京縣,在這裡提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後的建議,當是劉璋為益州牧,面臨來自漢中的張魯入侵,周瑜對他的權弟說:「現在曹操新敗,很憂慮,是不會主動進攻的。我請求和奮威將軍一起進攻蜀地,繼而兼併張魯,留下奮威將軍固守益州,與西涼的馬超結成同盟。我回來和權弟弟你一起從襄陽出兵,這樣兩路形成鉗型攻勢,整個北方不愁擺不平。」
孫權聽從了周哥哥的建議,看到周瑜的這番話,大家覺得非常眼熟。是眼熟,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裡也這樣說過,當時天下的形勢擺在哪裡,有戰略眼光的人都能分析出關鍵所在。周瑜看出來了,可遺憾的是,老天沒有給他時間,當他返回江陵,收拾行裝,準備大顯身手的時候,在巴陵這個地方因病搶救無效而與世長辭。
周瑜心胸開闊,一貫以德服人。老將程普曾經不太服氣周瑜,倚仗自己的老資格,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卻始終議大局為重,從不跟他計較。天長日久,程普服了。對人發出了很有水準的感慨:「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此等胸懷,頗有藺相如之風! 就連劉備挑撥孫權和周瑜的關係時,也無法回避「器量太大」這個優點。
三國期間,得一人而興邦的事例層出不窮,所以魏、蜀、吳都求賢若渴,獵人頭公司相當活躍,曹操聽說周瑜年少有才,就派蔣幹去遊說,蔣同學沒有說動周瑜, 給曹操覆命時,不禁由衷的讚歎周瑜「雅量高致」。而且當時的「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周瑜若此,再看看諸葛亮對魏延的所作所為,兩人之間孰高孰下,不言自明啊。
但在《三國演義》裡周瑜卻生生給羅貫中描寫成了一個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小人。若是周瑜泉下有知,倒是真得再給氣死一回。
羅貫中為什麼要這樣寫? 最流行的說法是當年羅貫中參加科舉,敗給了周瑜的某位後代未能中舉,斷了當官的念想,所以就寫書來詆毀周瑜以報考場失利之仇。這樣的說法大家能相信嗎?
【內文摘錄之三】
﹝華麗轉身的回頭浪子──甘寧﹞
據《三國志•吳書•甘寧傳》記載:他「少有氣力,好遊俠」。
他自任首領,聚合一夥古代古惑仔,成群結隊,帶著當時的高精度遠距離攻擊武器──弓箭,四處遊蕩。
為了突出自己的個性和地位同時吸引別人的眼球,甘寧在自己的腦袋上還插上了一樣東西,史書上說得很好聽「鳥羽」,某島國的七十四世頭領就叫鳥羽天皇, 看來認為鳥羽很酷的不光甘寧一個人。
但說得再好聽,鳥羽也就是鳥毛。
在我看來年輕的鳥毛甘寧已經很酷了,但是甘寧還不滿足。
羽毛輕飄飄的整不出動靜。
於是,他給自己身上掛了鈴鐺,掛了幾個史書上沒說。反正從百姓聞鈴鐺而知甘寧到來看,一定掛了不少。
打劫前用鈴鐺通知「劫材」,作為強盜來說,甘寧確實不夠專業。
很多年後,某島國的獸兵們在進入中國人的村莊時,都是十分專業地自覺做到「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在今天,假設有人頭插鳥毛且身掛鈴鐺,那他若非行為藝術家,就定是個神經病。
很明顯,甘寧不屬於那兩種人,因為他只是個做了強盜的失足青年,而強盜就得做強盜該做的事情,史載:「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並很快「聞於郡中。」
人一出名,就自然要講排場,甘寧也不例外,所以「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侍從尚且如此,甘寧又當如何?
甘寧在停船的時候,他總是用「繒錦維舟,去或割棄,」這樣做就是「以示奢也。」
繒錦就是有彩色花紋之絲綢。在中國古代一直是奢侈品,往往用於國與國間迎來送往的相互饋贈。甚至還專門設置了「司彩」這個官職來專門負責產銷研工作。
這樣的奢侈品甘寧卻拿來固定船隻,固定完還不再重複利用,只是簡單粗暴且非常浪費地一刀兩斷,開船走人。纜繩尚且如此,甘寧的船帆定是非比尋常的奢華醒目。
所以,大家都叫他「錦帆賊」。
講到這裡就不能不帶出一個疑問來,那就是甘寧為何有這麼多的繒錦呢?
如果單單對普通的民眾下手,窮老百姓能有什麼像樣的奢侈品。甘寧有自己的辦法,也正是因此他才不同於其他的強賊劣寇。
地方官員既然為官一任就得保一方平安,有頭有臉的鄉紳們想跟甘寧往,甘寧就和他們傾心相交,但前提是必須要隆重地接待。
接待的好,甘寧可以為他們赴湯蹈火;如果接待的不好,禮品不夠,排場不盛,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威脅官長吏員的生命安全。
所以這些官員自然是要想辦法投其所好,送金送銀送綢緞,所以甘寧用個把繒錦當纜繩也就不足為奇了。
做強盜很成功的甘寧突然開始讀書了,刻苦鑽研諸子百家之說,想有一番作為。他變了,他不再攻掠別人,決心做一個白領。找一個有好老闆,奔出個錦繡前程來。
從各方面來看,劉表就是個不錯的人選,他出身高貴說來算是魯恭王的後代, 名聲很好名列東漢末年的「八俊」之一,最重要的是他還很有學問是當時有名的大儒,這對成為讀書人時間不長的甘寧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就這樣被你征服! 甘寧心甘情願地率領八百多人,投靠了劉表,留駐在南陽。
但很快,甘寧發現劉表這個領導雖然文化高,軍事能力卻很差。當時天下大亂,諸侯紛爭,筆桿子裡出不了政權。別說攻城掠地了,就是自保家門也力不從心。
當時的荊州,是塊大肥肉,經常在夜晚出現在野心家和陰謀家的睡夢裡。可是掌管荊州的劉表卻無所謂。
甘您寧看透了劉表,覺得在這裡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也無法施展自己的拳腳, 所以他要跳槽。
建安八年( 二○三年),甘寧求職走到了夏口( 就是今天的武漢),「錦帆賊」來了,江夏太守黃祖很激動,少不了搓一頓,搓完發現浪子回頭了,就極力挽留甘寧。
在夏口的三年時光裡,黃祖沒了當年挽留時的熱情。史書上就此只寫了四個字「祖不禮之」。不是搭理的理,而是沒有禮遇的禮。
在建安八年,孫權攻打黃祖,黃祖軍敗逃命,可是追兵很急,甘寧擅長使用弓箭,射得很準,就承擔了斷後的任務。在阻擊戰中射殺了孫權的校尉凌
操(凌統的父親)。
凌操死了,黃祖才得以倖免。
可以想像,當時甘寧和他的弟兄們都十分憧憬黃老闆的大紅包,可是黃祖回到營中,見了這些救命恩人跟沒事人一樣。
救了老闆命的員工怎麼能不給紅包呢? 黃祖就是不給,可見黃祖這個老闆真是不厚道。
甘寧自己不爽是肯定的了。別人也看不過眼,都督蘇飛就是其中的一個。
蘇飛在黃祖面前積極地推薦甘寧,而且還不只一次。可是黃祖不但沒有採納, 反而還派人去勾引甘寧的部下,挖甘寧的牆角。
甘寧傷透了心,眼睜睜看著小弟們一個個走了。武漢雖好,還得黃祖喜歡啊。於是就萌生了想走的心思,可是身在職場身不由己,擅自離隊當逃兵是要殺頭的, 於是「獨憂悶不知所出」。
也許,在很多個星光黯淡的夜晚裡,甘寧一遍遍地重複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九字箴言,絞盡腦汁地分析著天下的群雄和莫測的大勢,不斷地向著天穹發問: 「我究竟應該去哪裡啊?」
蘇「飛知其意,乃要(邀請)寧,為之置酒,謂曰:『吾薦子(你)者數矣,主(黃祖)不能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宜自遠圖,庶遇知己。』寧良久乃曰:「『雖有其志,未知所由』」。(《三國志•吳書•甘寧傳》)
「未知所由」,也就是「不知道該向哪裡去」這個疑問也經常困惑著我們,蘇飛又說:「我請主上派你去做邾的( 今湖北黃岡西北,到今天黃岡因為有決勝高考的獨門兵法而名揚天下) 長官,有了離開駐地的藉口,至於去哪裡,你就可以自己決定了。」
終於能走了,甘寧很開心。
酒後,蘇飛就提出讓甘寧任邾長,黃祖同意了。一切都按照酒桌上設計好了的步驟進行。
甘寧招回了原來被黃祖勾引走的部下,又反過來召集了一些願意跟從自己的人,投奔了孫權。
作為一個單位的新人,甘寧並沒有受太多的歧視,因為他的推薦人實在太牛, 他們都做過東吳的大都督,一個是已經入傳的周瑜周公瑾,另一個人是知識改變命運的老先進呂蒙呂子明。
再帶上當年威震江左、江右的「錦帆賊」名號,孫權對甘寧十分器重,對待他如原來當年開闢吳疆的老哥兒們一樣。
可是有一個人對甘寧的歸來感到很不爽,這個人是誰呢?
凌操的兒子——凌統。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一次,二人在呂蒙那裡喝酒,酒酣耳熱,凌統有點上頭,拿著刀站起來就舞, 甘寧讀過書,明白鴻門宴上有人也曾這麼幹過,反應很快,也立馬站起來,抓起營帳中的裝飾品──戟,不甘示弱地說:「寧能雙戟舞。」(有些人根據這個判斷甘寧的兵器是雙戟,豈不謬矣? 這分明是酒後鬥毆,甘寧要是著急整個板磚,那他的兵器……)呂蒙一看這哥倆要幹架了,一著急說了聲:「寧雖能,未若蒙之巧也。」操刀持楯,以身分之。
呂蒙確實很強,這麼緊急的關頭,還能有刀有盾,做到攻守兼備。
後來,「權知統意,因令寧將兵,遂徙屯於半州。」
孫權這樣做甘甯自然是非常感激,於是他工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馬上給孫權獻上一計。而算計的物件正是自己當年的老東家——黃祖。不但如此還順道提到了當年的偶像劉表。
整個建議,分析的入木三分,科學合理,而且文采飛揚,尤其是最後一句,可能大家都覺得非常熟悉,先佔據荊州,再「漸規巴、蜀」,分明是甘寧版的「隆中對」啊。
這只是甘寧第一次提出奪取巴蜀。
甘寧提完意見後,孫權的反映,《三國志》只用了四個字「權深納之」。不是一般的接受,而是深深地接受。
同時,也堅定了用兵的決心。
也許歷史為了襯托甘寧意見的正確,或者是為了證明民間流傳關於孫策政治遺言的聖明,在對外關係上,只善決內事的張昭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當下我們東吳內部局勢比較緊張,尚存危險,如果大軍出征,恐怕會引發動亂。」
甘寧面對這位老先生,當時的儒學大師,絲毫沒有客氣,「國家把蕭何那樣的眾人託福給您,您留守後方卻擔憂禍亂,怎麼能指望你追慕古人呢?」
孫權舉起酒杯對甘寧說:「興霸,今年出兵討伐黃祖,就如同這杯酒,喝了它就是給你授了權。愛卿只管努力謀劃籌備,使我軍一舉成功,打敗黃祖,有這樣的功勞,愛卿何必計較張長史剛才說的那些話呢。」
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自古以來很多大事都是在酒桌上定下來的。
打黃祖就無法繞開他的都督蘇飛。對蘇飛的意見黃祖很少納之深,所以蘇飛對黃祖的忠誠自然也就淺之甚。
可是孫權仍把蘇飛評為第二號戰犯,而且肯定還通過一定的途徑做了宣傳,因為蘇飛本人知道,甘寧也知道。
史書上記載孫權是這樣做的:「初,權破祖,先作兩函,欲以盛祖及蘇飛首」。
建安十三年( 二○八年),孫權命甘甯西征江夏,江夏郡兵敗城陷,任太守的黃祖戰死身亡。勝利後,孫權分拔一支部隊給甘甯指揮,屯兵當口。
那麼蘇飛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戰前,蘇飛聽到兩個匣子的事情以後,十萬火急地派人向甘寧求助,寧曰:「飛若不言,吾豈忘之?」
在慶功宴上,甘寧沒有興高采烈地慶祝勝利,他離開了自己的座位,他「血涕交流」著對孫權說,蘇飛昔日曾有恩於我,如果不是他,我的屍體早都腐爛在荒野溝壑之中,哪裡還能效命於主公您的麾下啊! 今天蘇飛雖然犯了死罪,我仍然想專門向主公乞求饒他一命,莫斬其首。
孫權很受感動,但是仍心存疑慮地說:「我可以放過他,可是他若是逃跑了, 咱們怎麼辦呢?」甘寧說道:「蘇飛免受斬殺,受您再生之恩,即使趕他走,他也不會離開,哪有逃跑之理!」 最後還拋出了震爍古今的豪言壯語「若爾,寧頭當代入函。」
「當代入函」,讀到此處,甘寧的話語和內心表白讓我感受到一種心靈上的溫暖和無法形容的感動。
兩千年前的中國人之間存有的是這樣一種友誼。擁有這種友誼的朋友不但可以相互信任,甚至可以性命相托。
反觀今天,敢用人頭擔保某事的,竟然都是一些利令智昏的官員,絕對是假的。
他們所擔保的真假只為了證明瞭自己的愚蠢,讓大家在無奈之餘想起這樣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
他們知道沒有人會因為這事砍他們的頭,所以才能在話筒和鏡頭前那樣地肆無忌憚。
但對甘寧來說,如果蘇飛真的跑了,從軍法計,孫權一定會取他的人頭。軍中何時有戲言?
看著義薄雲天的甘寧,孫權赦免了蘇飛,事先準備的「兩函」,一個裝了黃祖的腦袋,而另一個則永遠空了下來。
於是,一起「兩個匣子」的血案,變成了兩個朋友肝膽相照的傳說。
【內文摘錄之一】
﹝心繫人民的無敵將軍──趙雲﹞
據正史記載,趙雲成年後找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割據勢力公孫瓚那裡當了一名騎兵。
趙雲待的地方當時屬於冀州,袁紹是最高行政長官,按理說通過舉孝廉應該是去袁紹那裡,但趙雲卻帶著義兵投奔了公孫瓚。
當時一般人都看好袁紹,你怎麼偏偏就迷途知返,來公孫瓚這裡了呢?
要換做一般人,為前途著想給長官送高帽的良機絕對不會錯過。類似公孫將軍你英明神武之類的話,肯定是張口就來。
但趙雲從這時起就顯露出不是一般人的潛質!
他不卑不亢...
目錄
前言..........................................................004
第一章 心繫人民的無敵將軍──趙雲.............009
第二章 再哭張遼就來了!──張遼...................031
第三章 比竇娥還冤的男人──周瑜............. ..053
第四章 掀起了三國歷史的新高潮──臧霸......077
第五章 其實越獄很簡單!──廖化..................097
第六章 華麗轉身的回頭浪子──甘寧............113
第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呂蒙......................145
第八章 三國時的反恐精英──韓浩...............183
第九章 第六感超強的忠誠衛士──許褚.........201
前言..........................................................004
第一章 心繫人民的無敵將軍──趙雲.............009
第二章 再哭張遼就來了!──張遼...................031
第三章 比竇娥還冤的男人──周瑜............. ..053
第四章 掀起了三國歷史的新高潮──臧霸......077
第五章 其實越獄很簡單!──廖化..................097
第六章 華麗轉身的回頭浪子──甘寧............113
第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呂蒙......................145
第八章 三國時的反恐精英──韓浩...............183
第九章 第六感超強的忠...
商品資料
出版社:知本家出版日期:2013-10-16ISBN/ISSN:978986622346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