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不露聲色。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為。
為什麼有的人順風順水、平安一生,而有的人步步受阻、鬱鬱而終?為什麼有的人功成名就、令人眼羨,而有的人碌碌無為、遭人唾棄?為什麼有的人光彩四射、風光體面;而有的人跌盡跟頭、無以自保?失敗與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調」不同也。
「低處納百川」,做人的格調放得越低,越是能夠接納更多的人,也越是能夠承載更多的元素。低調,是為人處世的至高境界,在這個浮雕的現世,低調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美德。
本書重點
低調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它代表著豁達,代表著成熟和理性,
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
低調做人才能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左右,
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最起碼的前提。
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不露聲色。.
低調做人是為人處世的一門藝術,是看似弱者的風範,卻是強者示弱以求成功的典範。
本書從心態、姿態要低,以及藏、讓、活、柔、忍、慎幾個方面,講述了低調做人的策略。旁徵博引,以新穎、富有哲理的典型事例,講述了一系列成功的故事。或寓言,或名人逸事,或幽默小故事……給我們以啟發,讓讀者在閱讀中受益匪淺,在學習中體會低調做人的哲理。
作者簡介:
中國知名管理實戰專家,先後從事近十種職業。近年來為多家報紙、雜誌做管理類專欄評論,曾為海內外數十家媒體撰寫長篇追蹤報導。在管理實戰中,與各行業處於原始累積期的創業者,共同策劃過多項產品推廣項目。同期,為各種企業提供過多項諮詢服務。
章節試閱
識時務者為俊傑
所謂「識時務」,就是要認清形勢,適時而動,順勢而行,與時俱進。它是一種生存技能,也是做事的一項修煉。它既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也需要靈活的判斷力,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透事物本質。
避敵鋒芒,以保己存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意思就是說:當與敵人力量相當時,要迎擊敵人;當力量弱於敵人時,要能躲避敵人,要善於退卻,而如果在力量弱小的情況下,勉強應戰,就會被強敵活捉。所以為了保存實力,就必須懂得後退的道理。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臨朝稱制。匈奴單于冒頓曾把劉邦和三十萬漢軍,圍困在平城達七日之久,對大漢也很輕視,但是對劉邦還多少有些忌憚。
劉邦一死,冒頓單于便心驕氣傲,想挑起戰端,於是派使者給呂后送去一封信,上面說:
「我這孤獨苦悶的君王,生於荒野大澤之中,長於曠野牛馬繁育的區域,曾多次到達邊境,故希望能遊覽國內。陛下獨立,卻孤獨苦悶孀居,兩位君主都不高興,也沒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所以希望以我的所有,換妳的所無。」
竟然是一封言辭褻慢的求婚書!其實冒頓單于妻妾成群,自然不會對呂后這位老太婆有何興趣,不過是借戲侮她,來戲侮大漢國內。
呂后見信後大怒,便招集群臣商議,要大舉討伐匈奴以雪此辱。
曾為西漢立下赫赫戰功的樊噲率先高喊道:「我願帶十萬人馬,橫行匈奴之中。」
呂后大喜,季布卻怒聲叱道:「樊噲理應斬首。」
朝堂上的人都嚇了一跳,不知季布在哪兒偷吃了熊心豹膽,竟要斬元勳國戚?
季布接著說:「當年高祖率三十萬精兵討伐匈奴,卻被圍困在平城七日七夜,那時樊噲也在軍中,卻束手無策,今日為何就能以十萬人馬橫行匈奴之中?這只不過是當面阿諛陛下,其實犯欺君之罪,按律當斬。」
樊噲被質問得啞口無言,其他眾將也紛紛附和說,以高皇帝之英武,尚且被困於平城,匈奴勢力強盛,委實不宜擅起戰端。
呂后見眾將意思一致,回頭細想也確實如此,便忍下這口惡氣,退朝回到宮內,不再提討伐匈奴的事。
過後呂后為安撫冒頓單于,居然卑詞婉約地寫了一封拒絕信,上面說:
「單于不忘我國內,賜給書信,我等國人都很恐懼,我自思自忖:身體老邁,氣息也衰弱,牙齒也脫落得差不多了,走路的步子都不均勻,單于您誤聽信了傳言,我實在不足以使您自汙。我國無罪,應在您赦免之列。且我有自己坐的車兩輛,馬八匹,就送給您平時乘坐。」
然後派宦官張澤送去。
單于冒頓原以為,漢朝一定會傾竭國力攻擊自己,嚴加戒備,沒想到等來的不過是一介漢使,讀信後反倒覺得羞愧,便又派使者送給呂后好馬,回信說:「我生長荒野,沒聽過國內的禮義,多虧陛下赦免了我。」便又和漢朝和親。
呂后性格剛毅,心狠手辣,漢初功臣韓信和彭越,都直接死在她手上。但是面對匈奴單于的侮辱和挑釁,她不但採納眾將的意思忍耐住了,而且還以謙卑的身段回了一封信,倒使得冒頓心生慚愧,回信謝罪,並達成了和親,使呂后時邊塞得以平安無事,民眾得以休養生息,後來的文景之治,其實就因此奠定基礎。
呂后將來自蠻夷的污辱視為一種磨練,以忍耐作為一種與敵人爭鬥和周旋的策略,透過奇恥大辱刺激群臣意識到:「保存己力」的道理,鼓勵群臣和百姓臥薪嚐膽、發憤圖﹙編按:尋求﹚強,先壯大自己,然後再與敵人作戰,找回丟失的臉面。如果呂后當時採納了樊噲的狂言,只是一昧的意氣用事,與強敵匈奴發生戰爭,這從當時弱小的實力看來,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大漢的政權從此被推翻。所以她的抉擇不能不說是一種「避敵鋒芒,以保己存。」的大智慧。
所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要有效地保全自己,就要首先學會保存實力。實力沒有了,你就難以得到保全了。
任何人做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都會遇到與強者的競爭,甚至會遭到強者的排擠。這時,忍耐和退一步,往往是你做事的轉捩點原則,這不僅可以幫你保存自己的實力,也避免以硬碰硬所產生的後果,最後為你日後的全盤考慮,取得了成功,且多拓展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人在屋簷下,不可不低頭
縱觀古今中外得大成之人,無不是善處逆境和善待位卑的智者。他們能伸能屈、能俯能仰,從不把自己看得比別人更高貴、更顯赫。特別是在屈尊和低就於別人的時候,更能顯出低調做人的風範。
明太祖洪武三十五年五月,朱元璋病逝於南京,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繼位開始,便仿效漢景帝,大力削藩,使各藩王相繼被逮入京師,廢為庶人(編按:平民)。
建文帝最忌憚的就是封藩北京的燕王朱棣,卻因他勢力雄厚,不敢貿然動手,所以先消除一些藩王,剪除朱棣的羽翼,待他形單勢孤時,再下手除掉。
朱棣明白朝廷的意圖﹙編按:尋求﹚,也不甘坐以待斃,便和心腹謀主道衍和尚密商對策,在王府的後花園修築地下室,進而在地下室中操練兵馬,打造兵器,私鑄金錢。
此事做的雖然隱秘,還是被朝廷知道了,建文帝以防守邊關為名,把朱棣麾下燕山護衛中的精銳官兵,都抽調到別處,又把北京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官員,全都換成自己的親信,以控制北京城並監視朱棣的動向,又派將軍宋昌駐重兵懷來,隨時準備平息朱棣可能發動的兵變,朱棣真如甕中之鄨,伸手可捉。
朱棣見形勢危急,又苦於準備不足,便想鋌而走險,孤注一擲,道衍和尚勸阻了他:識時務者為俊傑,你稱位天王的時機未至,人事又不足,更是地利已失,而失此三者卻貿然起兵,不過是送死。接著,道衍又為他獻上「假癡不顛」的妙計,以避開建文帝耳目。
朱棣權衡利弊,點頭稱是。第二天,他便單身衝出王府,跑上街頭,不但披頭散髮,連鞋都跑丟了,更在街道兩旁的小攤販的攤子上亂搶東西,遇到行人手裏拿著食物,搶過來就吃,於是京城人都傳言:王爺被皇上逼瘋了。
北京布政使司急忙上奏朝廷,說燕王得了瘋疾,請皇上指示下一步的行動。
建文帝準備妥當,馬上就要擒拿燕王入京,卻不料有此,心中固然是半信半疑,但怎麼說也不能對一個瘋子動手,這也太失朝廷體面,只好讓各處按兵不動,又讓北京官員查實,燕王是否真瘋了?
北京三司的官員知道事關皇室,不敢不特別慎重,只好耐下心來仔細觀察,但即使心有所疑,也不敢斷言燕王是詐瘋。
沒等他們最後查明白,朱棣又使計把三司官員誘入王府,一網打盡,就此起兵。
朱棣詐瘋不過是緩兵之計,使皇上無法馬上向自己下手,從而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待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都有利於自己時,便斷然起兵。
朱棣出身皇室,自小養尊處優,讓他裝瘋也著實難為了他。但是他雖然演技並不高明,不能表演得逼真,但只要假裝出這種身段,朝廷就要有所顧忌,不徹底查明此事就無法對他下手,因為他畢竟是皇上的親叔叔。但是要證實一個人是否真瘋也不是容易的事,他只要裝出種種瘋態,就無法確定他是不是真瘋,而朱棣正是利用皇上和官員的這種心理,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棣稱帝的史實告訴我們:只要是在別人的屋簷下,就「一定」要低頭,不要等撞到屋簷才低頭。這是一種對客觀環境的理性認知,是審時度勢後一種明智的選擇。
總之,「一定要低頭」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與現實環境有一種和諧的關係,把二者的牴觸和摩擦降至最低;這是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長遠的路,更是為了把不利環境轉化成有利環境。這是處世的一種懷柔、一種權變,更是行走社會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簷下」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它會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現。當你看到了「屋簷」時,請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低頭」。
「妥協」是一種保全自己的生存策略
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妥協」就是其中的一種,即主動降低條件和要求,而表現在主觀上的高身段,及行為上的低身段。
「妥協」是當事者雙方或多方,在某種不得已的條件下做出的退讓決定。在解決問題上,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沒有更好的方法出現之前,它卻是行之有效的選擇,因為它有不少的好處:既解決了問題,又可以避免時間、精力等「資源」的更大浪費。
一些人也許會認為,強者不需要妥協,因為他實力雄厚,不怕消耗。理論上是這樣,但問題是,當弱者以飛蛾撲火之勢咬住你時,強者縱然得勝,也是「慘勝」,所以,強者在某些狀況下也需要妥協。
明武宗正德年間,分封南昌的甯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當時江西巡撫王守仁,率兵平叛,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僅用了三十四天的時間,便擒甯王於鄱陽湖,平定了叛亂。
但是,御駕親征的明武宗根本沒想到,王守仁的軍事天才這麼高,倒覺得沒有親自抓獲朱宸濠不過癮,於是下詔讓王守仁把甯王放了。自己要和甯王在鄱陽湖裏對決單挑,且非親手擒獲甯王不可。
王守仁對這樣昏庸得出格(編按:跳出原本皇室規格)的命令,當然置之不理,他帶著甯王迎向明武宗的軍隊,中途他向武宗上書,要求皇上班師回京,並且指出:「想要造反的不只甯王一人,請皇上罷免身邊的奸佞小人,以挽回天下豪傑之心。」這句話可捅了馬蜂窩,明武宗身邊圍繞的,全是這種奸佞小人,又大多受過甯王的賄賂,與之暗通聲息,看到王守仁的奏章,個個恨王守仁入骨。他們便合謀製造謠言,說王守仁本來是和甯王合謀造反的,後來看甯王難以成大事才擒甯王以邀功。
武宗雖然不信,但身邊人個個都這樣講,也不能不有所懷疑。但王守仁抗旨不遵,不肯放甯王和自己對決,武宗也大為不滿,所以大軍繼續進發,倒像要防備王守仁造反似的。
武宗所派的先鋒太監張忠、安邊伯、許泰,以威武大將軍(明武宗自封)的名義發檄文給王守仁,命令他到軍前聽命。王守仁置之不理,從小路趕赴杭州,卻遇到了武宗親信的太監張永。
二人相見,張永對王守仁說:「我只是來保護皇上,照顧皇上生活起居的,不是來和大人搶功的,大人此番建立蓋世奇勳,我當然也知道,只是有些話不能明說,有些事不能照直做,否則非但事不成,命也不保。」同時,他還向王守仁提出忠告:好漢難敵四手,猛虎也怕群狼。單憑你一己之力是難以和群邪對抗的,你不如採取妥協的策略,暫時答應他們的的要求,以圖﹙編按:尋求﹚全家平安。
王守仁點頭稱是。於是,他便重新上了一封奏章,說是奉威武大將軍的神威平定了叛亂並且把張忠、許泰、江彬一干小人,列入有功人員的前列。這些奸邪小人看後,對王守仁的痛恨減輕些,武宗便任命王守仁繼續為江西巡撫。
妥協,可以贏得扭轉不利形勢的機會。對方提出妥協,表示他有力不從心之處,他也需要喘息,說不定他是要放棄這場「戰爭」;如果是你提出,而他也願意接受,並且同意你所提出的條件,表示他也無心或無力繼續這場「戰爭」,否則他是不大可能放棄勝利的果實的。正如例子中的王守仁,他權衡利弊,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如果和張忠、許泰等人硬來,後果會很嚴重,丟掉個人性命不說,全家人也會受到牽連。因此,他聰明地做出讓步,為自己創造了「和平」的時間和空間,而他便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引導「敵我」態勢的轉變。
妥協,可以維持自己最起碼的「存在」條件,但妥協常有附帶條件,如果你是弱者,並且主動提出妥協,那麼雖然可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但卻換得了「存在」。存在便是「留得青山」,沒有存在,就沒有明天,沒有未來。也許這種附帶條件的妥協對你不公平,讓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換得存在,換得希望,相信也是值得的。
有人認為「妥協」是屈服、軟弱的「投降」動作,事實上,妥協是一種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生存智慧。只要是生活中的智者,都懂得在恰當時機,接受別人的妥協,或向別人提出妥協,畢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氣。
總之,「妥協」可改變現況,轉危為安,它是戰術,也是韜光養晦、尋求生存的大謀略。
識時務者為俊傑
所謂「識時務」,就是要認清形勢,適時而動,順勢而行,與時俱進。它是一種生存技能,也是做事的一項修煉。它既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也需要靈活的判斷力,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透事物本質。
避敵鋒芒,以保己存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意思就是說:當與敵人力量相當時,要迎擊敵人;當力量弱於敵人時,要能躲避敵人,要善於退卻,而如果在力量弱小的情況下,勉強應戰,就會被強敵活捉。所以為了保存實力,就必須懂得後退的道理。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臨朝稱制。匈奴單于冒...
目錄
第一章:低調做人的成功智慧
低調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它代表著豁達,代表著成熟和理性,它是和含蓄聯繫在一起的,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曲高者,和必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低調做人才能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左右,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最起碼的前提。
1. 識時務者為俊傑
避敵鋒芒,以保己存 014
人在屋簷下,不可不低頭 016
「妥協」是一種保全自己的生存策略 01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021
2. 有容方為大
容人之長,以補己短 024
容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 026
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029
做人要懂得謙遜 030
3. 藏鋒斂跡不會輕易遭遇敵手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033
示弱才是真正的強者 036
小事著手,大事易成 038
做人要留有餘地 041
第二章:低調做人的身段智慧
低調的人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他們在別人面前,始終保持著一份謙和的身段。因為他們知道,那些抱著「高高在上、專橫跋扈、頤指氣使。」身段為人處世的人,必定會失敗。所以,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比別人活得更真實、更坦蕩,既不傲人,也不卑己。
1. 謙卑處世人常在
寧取謙卑,勿取傲慢 046
韜光養晦,有所取捨 051
2.欲成事先做人
在低調中修煉自己 055
平和待人留餘地 058
大智若愚,方能左右逢源 060
胸襟寬廣,大度為懷 061
3. 以和為貴,化敵為友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065
寬宏大量會使你達到新的境界 068
得理饒人更易征服人 070
擁抱你的「敵人」 071
第三章:低調做人的行為智慧
槍打出頭鳥,在行為上保持低調,才能真正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社會上,那些才華橫溢、鋒芒畢露的人,雖然易出風頭、惹人注目,也是也容易遭人暗算。因此說,人們在努力表現好的一面的同時,也要想到不利的一面,這樣才有利於保全自己。
1. 人貴有自知之明
客觀地認識自己 078
顯露才華要適可而止 081
耐心等待時機 084
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段」 087
2. 保持清醒的頭腦
隱而不發,讓對手捉摸不透 091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093
忍辱負重,厚積而薄發 097
忍耐是為了更多的收穫 097
3. 有所為方可有所不為
功成名就,激流勇退 101
淡泊名利,寵辱不驚 104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107
撞了南牆要回頭 109
第四章:低調做人的職場智慧
有人說,職場如戰場,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有人說,職場如商場,充斥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是比商場還險惡的商場。還有人說,職場如墳場,多少有志之士被它活活埋葬!所以,面對日益激烈的職場崗位競爭,只有低調做人,掌握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才能在職場中劈風浪,繞暗礁,直掛說帆濟滄海。
1. 智者貴在不顯不露
志當存高遠,身段要低矮 114
謙虛謹慎,永不自滿 117
不要好高騖遠 119
關注細節,遊刃職場 121
2. 做人要心胸寬廣
凡事不可太計較認真 123
給下屬留面子 126
虛心接受批評 128
善待你的競爭對手 130
3. 方圓處世知進退
學會適應是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質 133
懂得傾聽別人的聲音 136
指揮千軍,不如用好一人 140
讚美的效益 142
第五章:低調做人的言辭智慧
低調的人並非只是置身世外,拋卻世事紛爭,自得其樂,他們中的有些人同樣在人生的競技場中奮力拼搏,只不過他們參透人性,言詞收斂,謙遜禮讓,故而能在複雜的社會中立足。
1. 話到嘴邊留半截
「說小話」是一種機敏的處事策略 146
說話也要留三分 147
以「言」律己,以寬待人 149
說話要把握好分寸 150
2. 避免無謂的爭論
談話中少提自己 154
永遠不和人做無謂的爭辯 156
莫逞一時口舌之快 157
不必強爭,萬事理為先不要充當交談中的「大獨裁者」 160
3. 逢人只說三分話
人微言輕少開口 163
多聽多看,慎言慎行 165
說話要謹慎,行動要敏捷 167
學會看人說話 169
說話不要觸及別人的隱私 170
第六章:低調做人的交際智慧
事業的成功一半,取決於人際關係的成功。朋友多可以互相幫忙,共同發展;朋友越多可供選擇的路就越多,成功機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在龍蛇雜處的社交場合裏,低調做人者善於結緣,多交朋友,編織一張結實的「關係網」,使自己做人如魚得水,一生順達,事事如意。
1. 八面玲瓏路路通
與人為善天地寬 172
以誠相見,心誠則靈 174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175
得理饒人最聰明 176
2. 得人心者成大業
學會與人分享榮耀 179
低調做人,簡化生活 180
謙遜待人,謙遜處世 182
3. 君子必慎其所處
君子必慎其所處 187
與其好為人師,不如拜人為師 18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90
親君子,遠小人 192
第七章:低調做人的心態智慧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便會有什麼樣的追求,有什麼樣的追求,便會經歷什麼樣的人生之路。低調意味著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一種氣節,無為是一種養生原則、處世原則。一個人只有具備了無為的風格,低調的心態,才是具有了完美的人生。
1. 鋒芒太露,傷人又傷己
藏鋒顯拙 196
無為是低調者獨特的一種品質 196
無為而治,以柔克剛 197
鋒芒太露易惹禍 200
2. 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大事清楚,小事不妨糊塗 203
嚴以律己,寬厚待人 204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 206
3. 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
用謙遜贏得尊重 209
消除妒嫉心理,保持謙遜態度 211
謙遜是終生受益的美德 214
只有謙虛才能不斷進步 215
第八章:低調做人必備的智慧
社會是複雜的,一方面,它要求人們立世必須要有真本事才行,另一方面,有了真本事又不可輕易外露,一旦在不適當的時機和場合露出了自己的真本事,就可能遭人暗算,被人折殺,非但不能為自己帶來好處,反而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所以,有了真本事不要到處宣揚,要力求把絕技藏在懷裏,不讓別人識破真機,從而達到既能保全自己又能防範別人的目的。
1. 好漢也吃眼前虧
看得開,望得遠 220
在人屋簷下,該低頭時要低頭 221
以德報怨是大丈夫所為 222
別跟小人鬥氣 223
2. 做人不可強出頭
先忍一把,再出手 225
做「深藏不露」的智者 227
藏鋒是一種自我保護 228
凡事不可強出風頭 231
3. 禍福就在方寸間
謹慎張揚自己的個性 235
才不可露盡,力不可使盡 237
示弱是生存之大智 239
學會藏身,等待來時 241
第九章:低調做人能屈能伸的智慧
能屈能伸,剛柔相濟,從來就是那些低調做人者的氣度和風範。「屈」就是放下架子,善於讓步和妥協,採取一種「水往低處流」的謙遜態度;「伸」就是高高昂起頭,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益,表現一種「捨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氣概。
一時的低頭是為了長久的抬頭,正如暫時的退讓是為了更好的前進。那種一往無前、有進無退的人僅僅是村夫莽漢,表面上英勇,實則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1.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學會深藏不露 246
賣弄本事的人是愚蠢的 247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51
沉默是金 253
2. 曲則全,枉則直
才不可露盡,事不要點破 257
一時的滿足,一世的後悔 260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262
吃虧未必是件壞事 264
3. 和為貴,忍為高
忍為天下先 266
為人處事貴在忍耐 269
小不忍則亂大謀 271
忍是做人的大智慧 274
忍耐並非軟弱 276
第一章:低調做人的成功智慧
低調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它代表著豁達,代表著成熟和理性,它是和含蓄聯繫在一起的,它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曲高者,和必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低調做人才能保持一顆平凡的心,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左右,才能夠冷靜,才能夠務實,這是一個人成就大事最起碼的前提。
1. 識時務者為俊傑
避敵鋒芒,以保己存 014
人在屋簷下,不可不低頭 016
「妥協」是一種保全自己的生存策略 01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021
2. 有容方為大
容人之長...
商品資料
出版社:福隆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12-09ISBN/ISSN:978986609963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