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狂飆的年代
青春似火紅,他們卻上山下鄉
為了什麼?要得到什麼?又失去什麼?
習近平 王岐山
曾經的名字都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一群人,如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王岐山等皆為知青出身。本書是中國女知青子蘊歷經文革,卻青春熱血,樂觀進取,散發人性善良,宛如抗戰時期《未央歌》式的勵志傳記。細述中國1950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會生活,顛覆一般民眾對文革僅有的刻板負面印象,是文革傳記中另一種正面的題材。此外子蘊為愛情奮不顧身,遠赴東北、蒙古下鄉建設,圖文對照下,讀者如置身實境。
書中收錄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本人都是現在在中國深具影響力的「知青」。正值習近平的上台,本書正是認識「知青」最好的開始。
我們沒有花樣年華
我們只有青春似火紅
我們在雲南的烈日下燒灼著自己
我們在北大荒的嚴寒中臥雪趴冰
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我們煉就了鐵骨錚錚
那些善良的父老鄉親給了我們溫暖
我們相扶著走過艱苦的歲月
而冬日終究走到盡頭了
春天還會遠嗎
本書特色:
1. 「知青」,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一群人,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王岐山等為代表。
2. 一位中國女知青子蘊,歷經文革,青春熱血,樂觀進取,散光人性善良的《未央歌》式勵志傳記。
3. 細述中國1950至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會生活,顛覆對文革僅有刻板負面印象,是文革傳記中另一種題材。
4. 子蘊為愛情奮不顧身,遠赴東北、蒙古下鄉建設,全書圖文對照下,讓讀者置身實境。
5. 作者也是在中國深具影響力的「知青」。
作者簡介:
子蘊
本名劉湘,老北京,1949年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人。長身體時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上中學時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該上大學了,卻被上山下鄉十年,而立之年幸遇中國改革開放,拼搏至今。她曾經的名字叫「知青」,即便遭遇許多苦難,對中國的未來永遠懷抱著夢想。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大陸知名作家 陸幸生/史學家 聞黎明
章節試閱
在「上山下鄉」十年生活的後五年中,我從兵團轉入農場系統,調往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而要寫我的五年農場系統生活,不得不先做個鋪墊,這就是我和D的故事。我的婚姻與愛情和我的人生一樣,千迴百轉,歷盡坎坷,充滿時代烙印。我們之間從沒有花前月下、風花雪月,從沒有鮮花美酒和禮品,只有苦澀、艱辛和苦難,哎,那也得寫啊,總不能空格吧?權當教育下一代吧!
道是無心卻有心
大約是初三的第二學期吧,一天早上我像每天一樣,揹著書包去上學,那時候我家住在東四十條。忽然背後一個女孩追上來,自我介紹說,她也是女十二中的,比我低一年級,因為知道我是同校學生,一直想和我認識,好結伴一同上下學。從這天開始,每天早晨她都來找我,放學後也常到我家來做功課。小妮很熱情,很愛說話,她自我介紹說,她是家中唯一女孩,還有三個兄弟,分別在北京工業大學、男二十六中(過去的匯文中學,教會學校)和男一中讀書,她很以兄弟們為自豪,誇讚他們如何高大英俊,如何學習出色。但我從未與她的兄弟們謀面。
日子過了許久,有一段時間她沒來找我上學。一天放學後,我按她說的門牌號去她家找她。她家在一個特大的大雜院的最後面,一個單獨的小院裡。我站在小院門口,大聲呼喊她的名字,不見有人應答。過了好久,從房間窗戶裡探出一個男孩的頭,他遲疑了一下,又把頭縮了回去,一句話未說。我只好又接著呼喊,又過了一會兒,他出來了,說:「我妹不在家。」我一面往回走,心裡一面生氣,你就回一聲「不在」不就得了,真是莫名奇妙,害我等那麼久。生氣歸生氣,這第一面的印象卻不錯,他高高大大,白白淨淨,確如小妮所說,英俊帥氣。看年紀和我不相上下,我猜是二十六中的那個。又過了一段時間,時近期末了,我開始緊張地複習功課,因為面臨畢業和升學兩個考試。小妮邀我到她家複習功課,說他二哥比我高一年級,還是學習委員,複習中遇到難題可以幫我解答。後來我們就常到她家做功課。他二哥(以後就稱D吧)很有意思,我們雖從未說話,但他經常在我們做功課時,送過一疊疊的白報紙(草稿紙)。而且有一天,他給了我一疊幾何卡片(至少五十張),每張卡片一道題,下面用幾句話標出解題要點,他的字跡清秀,語言簡明扼要,令我不得不高看他一眼。從這一天開始我們才算相識了。D學習確實棒,特別是理科,他解題思路清晰快捷,有的題我解答完了,他看了就會告訴我:「走彎路了,兩步就可以出來,你繞了圈子。」現在想想,並非他比我聰明多少,而是比我高一年級,掌握的知識比我多點罷了!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我在他家的櫃子上看到了戶口本(戶口本怎麼能隨便亂放),我隨手翻了翻,不禁大吃一驚,我和D竟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我沒敢言語,又偷偷放了回去。
很快我們該填報志願了,我第一志願仍報本校,第二志願報了六十五中(男女合校,哥哥就讀的學校),後面寫了「服從分配」吧?忘了。D知道後,熱心地參與意見,讓我把後面兩個志願全改成女校。理由是:「一、你肯定會留本校,後面的志願形同虛設。二、在女校學習後再上男女合校會不適應。」我聽從了他的意見,改成三個志願全報女校。其實我內心當然願意在女校學習,只因哥哥在六十五中上過學,且說學校師資不錯我才報了。入學通知來時,我如願地又考入了本校:女十二中。但今天想想看,D會不會那時就存有私心呢……答案只有D心知肚明。
在「上山下鄉」十年生活的後五年中,我從兵團轉入農場系統,調往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而要寫我的五年農場系統生活,不得不先做個鋪墊,這就是我和D的故事。我的婚姻與愛情和我的人生一樣,千迴百轉,歷盡坎坷,充滿時代烙印。我們之間從沒有花前月下、風花雪月,從沒有鮮花美酒和禮品,只有苦澀、艱辛和苦難,哎,那也得寫啊,總不能空格吧?權當教育下一代吧!
道是無心卻有心
大約是初三的第二學期吧,一天早上我像每天一樣,揹著書包去上學,那時候我家住在東四十條。忽然背後一個女孩追上來,自我介紹說,她也是女十二中的,比我低一...
推薦序
站在同一塊基石上的感念
陸幸生
一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早晨,我在臺灣高雄,一大早五點半就起床了。來到高雄港的入口處,一棵高大的由廢金屬片組合起來的大樹,姿態別致地豎立在海港道口,熱帶初升的陽光,斜斜的,橙黃色的溫暖塗抹在樹上,有了點妖嬈的味道。深藍色的海平面,一望無際。昨晚經過此地,這裡原是日本當年雅馬哈企業的廠區,再是「光復」後的倉庫,又被「轉型」廢棄,現在是「藝術創意園區」。遊覽計畫中沒有安排這個參觀項目,我獨自而來。
手機響起,我收到了當年黑龍江兵團「荒友」劉國強的短信,告知:其一,他的人生級別提升,有外孫子做外公了;其二,同為「荒友」的子蘊出書,代我要了一本,書不是白給的,約寫書評。大陸書稿出版在臺灣,大陸人行走在臺灣,途中,被約寫「大陸人臺灣版著作」的讀後感,這是屬於海峽兩岸今天的巧合。昨天,前天,都不可能。
子蘊快人快語,部落格集結出書,是題中之意,油墨香來得快了些,「是我始料不及的」(作者語)。國強當外公,是必然的,短信中的欣喜,有著一份「快」意。「陸客」來到臺灣,是必定的,可我沒有想過,自己這麼快也就來了。不相關連的三件事,都含有必然、必定的意思,又似都「沒想到這麼快」,如是共同感受的緣由有三個:背景的天幕已經更迭;這份更迭,需要時間,然白駒過隙,瞬間,我們就老了;我們老了,但並不麻木。
二
回滬,得到子蘊的《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仔細讀來。
子蘊文本的緣起,是因為「不少同時代朋友的自傳或者回憶文章,看那都代表不了我的感覺」,「在兒子鼓勵之下」的「實話實說」。子蘊從「我出生」寫起,以自家經歷為一以貫之的主幹,其他人事的描摹,則是枝葉烘托。作為母親,子蘊本意,是「給兒子講過去經歷的故事」。「講故事」這句話的「學術層面」很高:I am a storyteller;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我是一個故事講述者。這是毛姆說的,他的名作即是《人性枷鎖》。
「性格使然」的子蘊將文本上了部落格。
同為荒友,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思想史研究室主聞黎明先生說:「我從事現代史研究多年,習慣用史學眼光衡量事物。在我看來,與新中國同齡的子蘊,是用她的個人經歷,再現新中國成立後一個城市平民的家庭演變,而這個家庭和千千萬萬家庭一起,共同構成了現代中國社會。若從這個角度看,子蘊家庭的變遷、父母的境遇、個人的歡樂痛苦迷惘等等,作為個體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作為整體,難道不是由於那個時代所造成的必然痕跡嗎?正式由於子蘊的回憶包含著大量與現實資訊,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子蘊的經歷窺視現代中國城市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於是我慫恿她把這部回憶勇敢地奉獻出來。」
記得,我見過一次子蘊――劉湘。
上世紀一九七○年冬天,我奉調至場部後勤處工作。起因簡單,我是九連司務長,經常跟著馬車或輪式拖拉機來往於場部辦事,被有關人士「相中」。連領導知曉,欣然同意,這就等於是在場部主管吃喝拉撒和發放機械零配件的部門裡,安插了一個自己人,以後辦事方便。不過,不見兔子不撒鷹,連領導有個條件,放人,沒二話,可物資股得先給批條子「調撥」兩口大鍋,一口給食堂炒菜,一口給豬舍糊豬食。
鍋拉到連隊,我去了場部。以物易人,我命運的更變,緣於一次中國基層農村物權與人權的交易。說起來也算是動用了金屬等價物的買賣,不過不是金,不是銀,不是鑄錢用的銅,也不屬於意識形態裡面的「鋼」,生鐵而已,與鋼相隔著再經歷一場火的距離。
忘記了年月,也忘記了季節,也忘記了為什麼事情,就是「有一天」,跟著逐漸熟起來的政治處某位上海男生(不好意思,這個男士是誰,也忘記了),來到「後邊」政治處的草房子裡。當天停電,走道漆黑,腳下高低。政治處人士推開一扇門,屋裡的一切陳設細節,淹沒在幽暗中,一個女生坐在桌前,在燭光下似乎正在書寫什麼。她仰起臉,若有若無地向進門的兩位男生點了點頭,沒有一句話,繼續伏案。掩門而出的上海男生告訴我:「這是劉湘,北京知青,高中生,報導組的。」
在我當時「政治概念」裡,農場報導組與「市委寫作組」級別相同。那是翰林院,那是御書房,那是殿前跨刀行走,那是兩報一刊社論。說到當年感覺,也就是屋子黑,裡面坐著的人,容貌模糊,眼睛也並不「炯炯」,與輝煌的名頭頗不相符。想來,在食堂吃飯、在機關開大會時候,彼此還是見過的。只是「茫茫人海」,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的座次排列,「後」的人們從來就很有自知之明地站立在被規定的角落裡,我是個新來的,更從不到「前邊」去。
似乎不很久,聽說劉湘調到大楊樹去了。東北冬季漫長,心頭的冰雪更是常年不化。許是單純,更是麻木,走了,也就是走了。不是總是聽到有人在「走」的嗎?今日讀子蘊此書,看到副場長王樹德等相知的姓名,子蘊當年調動的途徑,便一目了然了。至於調動緣由,即同場的弟弟已經離去,和D(子蘊的此時男友,此後一輩子的夫君)在異地的呼喚。容貌模糊的故事,在子蘊的敘述裡,原因和過程,線條清晰起來。
在並不感到陌生的故事裡,有一個「子蘊特色」。當年,各地知識青年,還有老職工,甚至有些已經擔任若干農場副職的非黃棉襖幹部,有路子能走的都走了,遠遠近近的,都是向南走,唯獨子蘊往北去。這樣的行走方向,迄今回憶,恕我孤陋寡聞:北興似沒有第二個。
不回家,不回城,獨一人,向荒原。迷濛的路上,蒼穹呼號,一個女孩子的背影,踉踉蹌蹌,又無比堅定地奔向了由首都校園和京城宅院的經緯編織而成的幻影。今天子蘊記錄了自己曾經的「哇哇大哭」,當年,有誰從這份嚎啕中聽到了她決絕的勇敢?
三
書者都是非常自我的。文本的自由行,緣於人性的自由行。
在書中,對於在北京與D的會面,子蘊這般寫道:「冬天的陽光暖烘烘地照在什剎海的冰面上,亮光光的湖面晃得人睜不開眼睛,欄杆邊一對青年男女,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再寫到了大楊樹這個「新地方」,自己的入黨要求依然被拒:子蘊「滿腔憤怒無處發洩,順手抓起一個墨水瓶朝D砍了過去,D一偏頭,一瓶墨水摔到辦公室的白牆上,瓶子粉碎,一面牆濺得烏七八糟」。
這已是多麼遼遠的故事,這又是多麼刻骨銘心的故事,揮之不去,招之即來。
從「社會層面」而言,返城迄今,關於知青話題的「反芻」,紛亂不絕。一百個故事,由一百個人來講,會出現一百個版本。子蘊版本,僅是這諸多版本裡的一部。子蘊,這位「『文革』時期新聞工作者」的再度執筆,寫字出發點是私人化的,行文沒有一點宏大敘事的痕跡,也沒有多少追根尋源的鞭笞。點點滴滴,瑣瑣碎碎,坦蕩由之,笑哭率性。這是一種時代的反撥:在政治處報導組寫稿,「語言、思路都有個定式,假大空是文章的通病,材料有了,要集體討論定調子,即定文章的主題,基調。定完調子要吹路子,即把大綱和每節的標題都定下來,要寫得層層深入,要無限拔高,寫出境界來」。由此,調到大楊樹,子蘊只有一個條件:「不搞宣傳,我實在搞膩了,太累了。」子蘊今日文本「自由行」的源頭,應該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對於「文革定式」的抵抗。
子蘊提到,自己喜歡讀章詒和。章氏新作《劉氏女》,是她繼非虛構作品後的第一本小說。章氏接受記者採訪,她說道:看到「進了監獄的美麗女子」,感覺「怎麼那麼漂亮的都在牢裡啊!她對感情太單純了,她的身體有需要,她也克制不住」;「在那樣的環境下,太需要感情了,四周都是最殘酷的,最孤獨的,被所有人拋棄,一個人對你好,那種感覺太需要了」。在《劉氏女》裡,章詒和「不去說制度怎麼樣,不說這些人的命運和制度的關係……我更多寫的是情感、複雜的人性所導致的悲劇」;「我不會寫太多時代的大背景,這是與我之前寫作差別最大的地方。我不尋求制度如何不合理,而扭曲了人性,因為很多事情就是那麼發生了」。
讀到章詒和的如是表述,子蘊大抵會有心有靈犀的感覺。
相對子蘊的不能遺忘,緣於各種緣由的遺忘,在一千次的忘卻之後,似乎就可以成為真正的虛無。在上海某個「知青紀念館」,眾多的照片圖板上,其中一幅貼出了六位女性青年和一位男青年的照片。這圖板上的故事,講的是「當年」黑龍江尾山農場震驚全省的山林大火,當時的「英雄報導」,出自尾山農場宣傳科的一位女性,後來經過恢復高考後的考試,她進入高等學府;作為知青,又是大學同學,她曾對我說起過那場災難。她當年寫就的「救火」稿件裡,出現有「一位男性」。寥寥數字,戛然而止,並無下文。在「滯後」了約四十年的介紹中,我被告知,這圖板左側六張照片的女生,都是烈士;而右上角的男生,事蹟報到「上邊」,因其母親曾「倒賣票證」,被擱置不理。展覽設計者說:現在這一家人已經「都不在世上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陸處於經濟困難時期,老百姓購買各種基礎的生活用品,均需各式票證。貧窮人家照例獲有一份,只是買不起,將這些票證賣給能夠買得起的人,成為了當時「自由市場」一種「非法生意」。貧窮母親的掙扎,是當年所謂的「罪行」,於是,其兒子在異鄉的奮勇撲火犧牲,便擱置一旁,無有隻字褒獎,更無正式結論,任其淹沒在茫茫知青的亡故名單之中。
這樣的細節,當年,有人知道,可是,沒寫,是出於不讓寫。從這裡,我體會的,是當年鐵幕一般的封殺和封鎖。太久太久的封殺,就是被掩埋。太久太久的封鎖,就是被消滅。
這一天大的人性悲情,使我想著:關於「知青運動」,我們還「被」忘卻了什麼?
子蘊版本的價值,在於「準確地從記憶中取材」。真可謂北疆冰封,迄今不化。美國老鷹樂隊的成名曲〈加州旅館〉,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你隨時可以結帳,但你永遠無法離開。想來,這天下悽惶,境內境外同是一樣的滋味。乃至「民國最後的才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張允和早有詩句應對:「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歲月相異,感念如一。子蘊亦當如是吧。
四
二○○八年九月,《曾經的黑土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三十二團知青回憶錄》在滬自行印刷出版。這是當年下鄉到北大荒同一農場知青回憶文本的簡易「彙編」,我寫了序。序的結尾,我表達了自己的「心結」:對於那場知青「運動」,我將牢記,但絕不歌頌。我當年「長年下榻」在辦公室「一隅」,隔壁鄰居是同樣住在裝備股辦公室的陳財武,在同一食堂裡喝了多年大頭菜湯的老朋友,回來後一向疏於「知青活動」,他突然給我來電:那本書我看了,我要為你寫的這句話,專門打個電話來,「我堅決同意,我就是這個看法」。
也有不同的意見。當月十三日,在上海松江大學城工程技術大學舉行「荒友聚會」,一位中學同學以真誠的語態對我說:兵團考驗了我們,更鍛鍊了我們,青年學生「上山下鄉」很有必要,有人講那是「災難」,我要跟他們「辯論」(大意)。在當天發給與會者的《曾經的黑土地》裡,也寫有如是字句:「回憶起那戰天鬥地的時光,我的心依然激情蕩漾。豬圈豈生千里馬,花盆難栽萬年松。青春年華,千錘百鍊,對於我來說是一筆財富,是一首綠色的生命之歌。」
真誠是不能責備的。真誠在證實我們是前三十年「教育」最成功的批量產品。對於那個遼遠的始終不能消失的十多年,你激動得流淚,那是你的權利;我心痛得淌血,那是我的自由。我已經知道,這世界從來沒有過一個誰,通過「辯論」,通過「批判的武器」,能把另外一個誰「教育過來」。經過千溝萬壑的跋涉,步出漫天風雪,我終於明白和懂得:世界由嘈雜構成,且這份嘈雜是永恆常態,自己就決定堅守這份自由:即使孤寂,也是自我,即使冷落,也是安寧。你當然是從前的你,我必須是今天的我。
我的對「知青運動」的零碎「感念」,在前些年和當下,寫下過這樣的文字:
對於中國知青和中國知青「運動」的解說,幾乎無窮無盡,幾乎無法求同。只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文革」劫亂已被徹底否定,而作為其組成部分的「知青運動」,怎麼可能還是唯一單個的完整的蛋。在理應上學的年齡,丟棄書本(請允許簡略表述)去勞動;到本該工作的時段,卻作為超齡「大」學生去讀書。這不能被認可是正常社會的秩序。投身社會,要以背井離鄉為前提;表達忠誠,要以拋棄父母兄妹為尺規,這更不能被判定為道德人生的準則。人類歷史上有因戰亂和災荒的人口大遷徙,但沒有一次人數達一千七百萬之多,時間長達十年,以純粹的年輕人為主體的生命大遷徙。
對於北大荒這段知青下鄉時期的經濟狀況,有人說:是知青用尚未完全成熟的身軀,支撐了共和國大廈。其言「壯碩」,實際卻恰恰相反,幾十萬年輕人的到來,製造了黑土地的入不敷出。這在農場大事記中有記載。但是,這後果不是知青的責任,而是國家政治動盪的高額成本。(寫於二○○八年)
在四十多年「知青運動」的寬銀幕上,有如是我們的形而下的小人物,更有洶湧著的形而上的政經背景。這理當包括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知青「運動」的決策,即「最高指示」的形成過程,據今天汗牛充棟的資料看,這涉及到當年無比幽深、複雜的「文革」動因。大批知青回城的發端,則在七十年代末,雲南知青赴京,與農業部最高層領導皇城會晤,一拍兩散;繼而是一位「實事求是」的副部長親赴當地,面對下跪的青年群體,做了令人涕淚俱下的講話。最後,以鄧小平的知青、家長、農民「三個不滿意」為結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大返城」式的崩潰宣告終結。
其海嘯般的崩潰,被冠以「病退、困退、頂替」的政策名稱。頂替,是父或母退出原單位職工額度,讓子或女就業。一個經濟制度,「計畫」到這個家庭只配給一個飯碗,父母「不吃了」,孩子才「有得吃」。至於病退、困退,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知青們,都是帶著這頂帽子回城的,而所有人回城後,又都以實際健康或比較健康的身體,去就業,去拚搏,去從頭開始。
病退、困退,尤其是病退,是一場被程序允許、被公開昭示的謊言操作。「知青運動」以謊言始,再以謊言終。把崩潰之路,標名為因「病」之路,因「困」之路,是「切題」的。(寫於二○一二年)
對於「知青」的歷史遭遇,上輩父母和知青自身,飽含唏噓。只是當年,「權借虎穴暫棲身」,在那樣的時代,不屈、沉默,是一種行進方式,迎合、阿諛,也是一種自保的步履,至於混沌、「遊戲」,更是排遣無望歲月的無奈演繹。
如果硬要那般表述,「知青運動」有何「正收益」,那就是讓年輕人瞭解了中國農村基層艱難的現實困境。今日坊間,有論強調今日些許高階官員的知青「出身」一說;其實,「他們」下鄉之後,時間長度遠遠超越鄉村歲月,或學生或官宦的幾十年仕途,在關節點上各式各樣的「攀登情節」,究竟怎樣,對於絕大多數的草根知青而言,哪裡是能夠知曉的;「知青出身論」也實在是把中國官場看得太卡通了。(寫於二○一二年)
陶淵明有詩:「我本將心託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正是因為:受難讓人思考,思考讓人受難,故而子蘊曾在自己的部落格裡,刊出這樣一首詩,裡邊有一句:她「唯獨不能……歌唱」的,是「知青運動」。這個省略號,是對「溫暖」的一份姿態「優雅」的拒絕。
子蘊的「不歌唱」,與我的「絕不歌頌」,是站在了同一塊歲月的基石上。這是我寫下這篇讀後感的動因和主旨。
是為子蘊《我曾經的名字叫知青》的序。
站在同一塊基石上的感念
陸幸生
一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早晨,我在臺灣高雄,一大早五點半就起床了。來到高雄港的入口處,一棵高大的由廢金屬片組合起來的大樹,姿態別致地豎立在海港道口,熱帶初升的陽光,斜斜的,橙黃色的溫暖塗抹在樹上,有了點妖嬈的味道。深藍色的海平面,一望無際。昨晚經過此地,這裡原是日本當年雅馬哈企業的廠區,再是「光復」後的倉庫,又被「轉型」廢棄,現在是「藝術創意園區」。遊覽計畫中沒有安排這個參觀項目,我獨自而來。
手機響起,我收到了當年黑龍江兵團「荒友」劉國強的短信,告知:其一,他...
目錄
目次
總序
推薦序一 站在同一塊基石上的感念
推薦序二 現代中國城市社會生活寫真
自序 揮之不去的青春記憶
第一章 我的家庭
第二章 青少年時代
第三章 文革歲月
第四章 崢嶸歲月不崢嶸
第五章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黃沙始到金
第六章 另是一番天和地
第七章 我的待業生活
第八章 D的輾轉返城之路
第九章 求學記
第十章 難忘八十年代
尾 聲 冬日走到盡頭,春天還會遠嗎?
目次
總序
推薦序一 站在同一塊基石上的感念
推薦序二 現代中國城市社會生活寫真
自序 揮之不去的青春記憶
第一章 我的家庭
第二章 青少年時代
第三章 文革歲月
第四章 崢嶸歲月不崢嶸
第五章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黃沙始到金
第六章 另是一番天和地
第七章 我的待業生活
第八章 D的輾轉返城之路
第九章 求學記
第十章 難忘八十年代
尾 聲 冬日走到盡頭,春天還會遠嗎?
商品資料
出版社:釀出版出版日期:2014-01-01ISBN/ISSN:978986587184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4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