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前一定要讀的幸福法則。讀它,然後了解佛法!
★本書不說大道理,只從55則故事帶你輕鬆領悟佛法。
★學會佛陀的智慧,讓你不用再汲汲營營的憂愁煩惱,練就一種怡然智得的輕鬆自在。
★幸福不一定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讓你幸福
幸福不一定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讓你幸福
生命充滿了各種情緒與情感的交織,
其實得到不一定幸福,幸福不一定是擁有。
得到也不一定是快樂,快樂也不一定是擁有。
只有不執著,沒有粘著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我們常問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沒有人看到?
為什麼她總是看不到我的情意?
為什麼每次出門都事事不順?
為什麼我總是活的不快樂?
因為你太過「執著」,你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別人的想法和別人的態度,卻忘記你活著是因為你自己。本該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卻一直將目光向外望去。
本書透過大師父的55則小故事教你「不執著」的學佛智慧,讓你能夠活的自在也能活的幸福。
作者簡介:
淨明,於追求真理過程中,曾研究超自然科學,以及超自然現象。許多不解之謎,於佛門中獲得解惑。從此結了佛緣,並有幸於道場中當任淨人。1990年開始勵志研習佛法,並以《大智度論》般若空觀為主要學習思想。著有《心相知機》 (一)、(二),《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不淨觀》、《佛事儀軌》、《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總表解》。
章節試閱
智慧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古時候有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非常喜歡收集古董。有一天,當他拿著一隻清朝的青瓷杯在手中把玩時,突然一個不小心,瓷杯溜出手外,將軍連忙一個射步,及時將正往下的瓷杯接著。不過,他卻是嚇出一身冷汗,全身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將軍心想:「平日我率領百萬雄軍南征北討,出生入死,卻是從來沒有害怕過,今天怎麼會為了一隻瓷杯,受到如此的驚嚇呢?」
他就想通了一個道理,原來當我們的心貪著於甚麼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繫縛在那裡,不得自在而受苦無窮。於是,將軍把瓷杯一丟,瓷杯雖粉碎在地,他的心情倒是海闊天空,無牽無掛,又回到了昔日的豪情壯志。
大師父開示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內心無貪即可離開繫縛,這是值得我們用功的自在心境。
一般人不知道學佛,不知如何尋找清淨的解脫道,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迷戀於世間的欲樂。有些人重視財富,看不透財富乃五家所共有,一場火災、一場水災,或者敗家子等等,都會令我們的財產隨時消失,無法永恆保存,所以它也沒有辦法讓人的內心得到安樂。
有些人卻希望自己居高位、掌大權,喜歡掌聲、渴望讚美,而受到名位的繫縛。也有人放不下對親緣的眷戀,此深細難捨的繫縛,會令人在生離死別之際痛苦難當。而人們最摯愛的是自己的性命,想要無病延年,但也是避免不了面對死亡的到來。
這些現象都如同有名的四非常偈所述:「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總之,世間樂事終究不能依靠,不可貪著,當我們能確實體悟一切無常,內心就會想要尋求一個歸屬;而我們的究竟歸屬就是「覺知、正心、清淨」永恆不變的自性三寶。
智慧5承擔 大承擔,大成就
老陳是一家工廠的生產線科長,他個性溫和且工作勤奮,與同事相處十分融洽。有一次因為貨源來不及補足,造成產量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廠長非常生氣,在開會時宣佈要扣除生產科員當月獎金。
散會後,老陳並沒有解釋生產為甚麼會延誤,只是誠懇地報告廠長說:「這一切都與生產科其他同事無關,是我自己指揮不當造成的,這事應該由我獨自來負責,請扣我個人當月工資和全年獎金作為處罰。」廠長同意老陳的要求。
生產科的員工得知此事後,非常感動,於是他們主動加班,決心下個月超額完成生產目標。
在他們同心協力的辛勤努力下,第二個月的產量果然超越目標,廠長非常高興,立即宣佈加發獎金給生產部門。老陳將獎金全部都分給員工,自己分文不取,他對員工說:「這些獎金是大家辛勤所得,是屬於大家的。」
大師父開示
老陳不計較個人名利,推功攬過,不但令生產部的員工擁護和讚賞,同時也為公司創造佳績。
就和地藏王菩薩所立下的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種利他為先的偉大菩提心願,感動了無數群生。
而效仿地藏王菩薩精神的行者,從古至今無有間斷。學佛就是要先把花插在前頭,從利益眾生中成佛。
事實上發心護持他人成就,反而是自己先得到革除我執的好處,亦是成就佛道的正因。
智慧9圓融 你對我也對的智慧
有個老師父收了兩個徒弟,有一天,這兩個徒弟吵架了,甲徒弟先向師父告狀道:「師父,乙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我,他不對!」師父就點點頭回答他說:「你對!你對!」
乙徒弟聽了,也向師父訴苦說甲是如何不對,師父也點點頭回答他道:「你對!你對!」甲一聽,就說道:「師父!我如果對,乙就不對,乙如果對,就是我不對,怎麼可能兩個都對呢?」
師父聽了,依然也點點頭回答道:「這也對!也對!」
大師父開示
這個故事聽起來或許令有些人不以為然,但每個人如果都站在自己的私利去思考事情,有誰敢說你錯!再以更超然的立場去看待,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執著,那是我執的產物,因此,更需要以包容心接受他,這世界纔能百花齊放。
經云:「於已得生慳,可得生諂,不得生嫉」, 如果我們同樣擁有和別人同樣的成功果實,當我們看見他人成功,就比較容易隨喜。但一般人常生嫉妒心,例如:自己聽說某個朋友買了房子,內心就會希望他的房子不如自己,發現和自己的房子差不多時,內心就會嫉妒。其次是自己所沒有的,而別人擁有它,同樣也是不容易隨喜別人。還有,見到別人有良好的工作,而自己是失業狀態,就會難過的想,為什麼別人有而我沒有。像是自己所求不得,而又見他人擁有,就很難起隨喜心。
有人渴望自己有好學歷,但卻是自幼失學,見他人得到好學位(如碩博士),內心就很難受。也有人自己很愛媽媽,但媽媽卻不疼自己,而專疼弟弟,要真心隨喜弟弟,自己內心是不容易辦到。止息貪著心與遣除嫉妒心的根本方法,必須用般若智慧觀照,眾生與自己本是一體性的關係,彼此並沒有隔礙,只要拿掉自己那一道牆,自然可分享對方所擁有的喜樂。
智慧10無諍 不接受的東西自然回歸本人
釋迦牟尼佛曾經遇到一個人,對著他絲毫不客氣地惡言相向侮辱慢罵,佛陀仍然默默地挨他的罵,等他罵完了,佛陀心平氣和地問他道:「如果有人送東西給你,而你沒有接受,請問這些東西會去哪裡呢?」
那個人答道:「回到我本人呀!」佛陀接著說道:「當一個人向別人惡罵時,如果對方是清白的,或者對方並沒有瞋恚,其實這些惡罵的內容一樣是會回到自己身上。」
大師父開示
我們倒是不必希望對不起自己的人,將來得受到不好的苦果,反而誠心地期望他,能在未來的日子過得幸福快樂。只是我們得知道自己以惡言、惡心向著別人的時候,自己就得在未來承受這些惡言、惡心的果報。因此仔細想一想,還是不造惡業、不出惡言,不動惡念,免得將來徒煩惱!
遇到別人輕慢自己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呢?其實不必苦惱。首先我們應當省思自己,過去我們可能曾經造下輕慢他人的罪業,所以現在才會感得受輕慢的果報,那就沒甚麼好怨尤啦!如果不是往昔的因緣果報,也沒有必要在今世與他人結惡緣。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思維,他人對我們不屑的表情、言語等種種態度,並非那麼真實,表情只是細胞的堆積,言語只是音波的振動而已,也都只是暫時性,猶如幻燈片的影像罷了!剎那即逝,何必在意!況且我們更沒有必要為對方的情緒而活。
另外也可以以念佛法門來取代不舒服的情緒,淡化內心的委屈。當然我們也應該自省,到底受輕慢的原因何在?自己有錯就應當改進,若是沒有過失,則應自勉。
智慧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古時候有個能征善戰的將軍,非常喜歡收集古董。有一天,當他拿著一隻清朝的青瓷杯在手中把玩時,突然一個不小心,瓷杯溜出手外,將軍連忙一個射步,及時將正往下的瓷杯接著。不過,他卻是嚇出一身冷汗,全身無力地跌坐在椅子上。
將軍心想:「平日我率領百萬雄軍南征北討,出生入死,卻是從來沒有害怕過,今天怎麼會為了一隻瓷杯,受到如此的驚嚇呢?」
他就想通了一個道理,原來當我們的心貪著於甚麼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繫縛在那裡,不得自在而受苦無窮。於是,將軍把瓷杯一丟,瓷杯雖粉碎在地,...
目錄
智慧 0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智慧 02無執 修行人最怕什麼?
智慧 03無求 記得這一句話,就可以了生脫死?
智慧 04虛心 為何「茶杯在上,茶壺在下。」
智慧 05承擔 大承擔,大成就
智慧 06清明 不享特權的智慧
智慧 07寬恕 沒有恨意的價值
智慧 08依存 兩個頭的相處智慧
智慧 09圓融 你對我也對的智慧
智慧10無諍 不接受的東西自然回歸本人
智慧11無畏 退步原来是向前
智慧12心量 你當釋迦牟尼佛好了
智慧13如是 左手給右手不必任何條件
智慧14認錯 認錯不一定不好
智慧15心念 心念的重要性
智慧16同體 念力不可思議
智慧17無我 把自己當成自己
智慧18悲心 捨身取義的鹿王
智慧19圓滿 缺點易見,優點難顯
智慧20利他 利他的福報
智慧21謙下 不可一世的氣息
智慧22無痴 上帝請砍斷我一隻手吧
智慧23捨得 想得到反而得不到
智慧24憐憫 清淨心即是相應心
智慧25清淨 意念清淨就是護生
智慧26菩提 與佛無緣的四種心
智慧27善巧 觀音瑪麗亞
智慧28慈心 阿迦曼尊者的慈悲
智慧29覺知 沙門的志業
智慧30讓得 寧讓人,勿使人讓我
智慧31如來 魔術方塊觀人術
智慧32捨心 我給你殺
智慧33佛性 鴨子的原則–盡力就好
智慧34空性 讓月光自己走進來
智慧35熏修 熏習的力量
智慧36中道 平常心是道
智慧37心力 心力是關鍵
智慧38正定 眾響皆寂,不復為擾
智慧39無慢 敬師如佛
智慧40心平 劍道的最高境界
智慧41無貪 一根蜘蛛絲能救多少人
智慧42直心 正直有福
智慧43正念 黑白豆的法門
智慧44洗心 難以察覺的習氣
智慧45對治 覆缽而去的修行人
智慧46明淨 貪聞荷香的修行人
智慧47般若 讓他三尺又何妨
智慧48無明 放下面子才有面子
智慧49淡然 乞丐的舍利
智慧50知足 七進七出的鋤頭
智慧51價值 值一千萬的石頭
智慧52心光 黑暗的道路要特別用心走
智慧53善待 不負己靈
智慧57適得 一隻飛不出去的蝴蝶
智慧55心定 茶道即是劍道
佛學知識概要
智慧 01自在 不怕死的將軍,到底怕什麼?
智慧 02無執 修行人最怕什麼?
智慧 03無求 記得這一句話,就可以了生脫死?
智慧 04虛心 為何「茶杯在上,茶壺在下。」
智慧 05承擔 大承擔,大成就
智慧 06清明 不享特權的智慧
智慧 07寬恕 沒有恨意的價值
智慧 08依存 兩個頭的相處智慧
智慧 09圓融 你對我也對的智慧
智慧10無諍 不接受的東西自然回歸本人
智慧11無畏 退步原来是向前
智慧12心量 你當釋迦牟尼佛好了
智慧13如是 左手給右手不必任何條件
智慧14認錯 認錯不一定不好
智慧15心念 心念的重要性
智慧16同體...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喜文化出版日期:2014-03-27ISBN/ISSN:978986900077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