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新譯,經典重現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它既不是「純文學」,也不是「雅文學」;它不是純歷史,又沒有虛造歷史……一部好的歷史實錄,何嘗不可當作一部小說和文學作品看?——二月河(著名歷史小說家)
其規模之宏偉,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不僅在我國歷史演義中絕無僅有,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國通史都無法代替的。——裴效維(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副會長)
蔡東藩的通俗史學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義史書當中出版發行歷時最長、數量最大的一種。——李志庭(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黑面大王尹繼倫
潘美派楊業出師之後,本來與王侁等人隨後支援,在陳家谷口列陣以待。可是等了很久,都沒有楊業的消息。潘美不免有些懷疑,這時王侁進來稟報說:「楊業如果敗退,必定會有急報,這麼久沒有消息,大概已經殺敗敵兵,主帥何不趕緊上前搶些功勞呢?」潘美躊躇了半天才說:「等一兩個時辰,再作打算。」王侁退出後,對眾將士說:「現在不去立功,還等什麼時候?我要先去了。」說完,便擅自率領部下出了谷口。眾將爭功心切,都蠢蠢欲動。潘美控制不住,只能隨行。沿河走了大約二十里路,忽然看見王侁等人慌慌張張地往回跑。潘美上前詢問原因,王侁說:「楊業已經全軍覆沒,契丹兵猖獗得很,恐怕抵擋不住了。」潘美聽到這話也很驚慌,索性退到代州去了。
楊業失援敗死,震驚邊境。雲州、應州、朔州的守城官吏紛紛棄城逃去,眼睜睜地將三州疆土送給了契丹。消息傳到朝廷,太宗恨失邊疆,痛喪良將,下詔將潘美連降三級,將王侁即刻罷官,以示懲戒。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到代州求援,得知了父親的死訊,大哭一場,上表朝廷。太宗召他還京,任他為崇儀副使,並追封了楊業和楊延玉。楊業的兒子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一併升為殿直。楊氏一門均承余蔭,楊業總算沒有枉死。
曹彬、米信等人回京以後,因為違背了聖上旨意都被降職。曹彬降為右驍衛上將軍,米信為右屯衛上將軍。只有田重進全軍不敗,李繼隆的部隊成列而還,二人沒有獲罪。朝廷任命田重進為馬步軍都虞侯,李繼隆為馬軍都虞侯,兼定州知府。因為代州至關重要,而楊業已死,必須另選良將。正好這時張齊賢上疏說事,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就命他出任代州知府。
這年冬天,契丹主耶律隆緒隨蕭太后一起率兵進犯,任耶律休哥為先鋒,統率十萬大兵,浩浩蕩蕩殺過來。瀛洲部署劉廷讓聽說契丹出師,就約邊將李敬源、楊重進等人,集兵十萬人,沿河北上,準備乘虛進攻燕地。耶律休哥早有防備,隨時派探子偵察,一聽到消息,就去扼守要塞。劉廷讓率軍到達君子館時,正值天寒地凍,士兵們的手都凍裂了,連弓弩都拉不開。耶律休哥就趁他不備,殺了過來。劉廷讓等人慌忙對敵,怎奈寒風凜冽,士兵們都沒有鬥志,相繼逃散。契丹兵向來耐寒,又仗著一股銳氣拼殺,頓時將劉廷讓的隊伍圍住。劉廷讓之前曾分兵給李繼隆,讓他做後援。誰知李繼隆退到靈壽,並不來援救。劉廷讓見援軍不來,只得和李敬源、楊重進兩個人冒死突圍。李敬源、楊重進相繼陣亡。劉廷讓帶著幾個騎兵飛馬奔逃,才得以保全性命。
耶律休哥打了勝仗以後,接著進軍雄州。他私下裡給賀令圖寫信,並以重金相贈。信中說,自己得罪了遼國,情願歸順宋朝,請求約個日子歸降。賀令圖絲毫沒有懷疑,回信約耶律休哥見面。耶律休哥大喜,隨即帶兵來到雄州,在相距十里的地方紮營,又派人去稟報賀令圖,約他相見。賀令圖一心貪功,也不和將校們商議,就擅自帶領幾十名騎兵去了遼營。到了遼軍大營中,只見耶律休哥在胡床上高高坐著,厲聲說道:「你不是擅長戍守邊關嗎?今天怎麼主動前來送死?」隨後喝令左右將賀令圖拿下。賀令圖悔恨不已,想指揮隨從抵抗,向左右一看,隨從早已被殺死,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後來,賀令圖被送到燕都,一刀結果了性命。耶律休哥乘勝南下,連連攻陷深州、邢州、德州。他們誅殺官吏,奴役百姓,把城中的金銀財寶全部搶走了。
耶律休哥乘勢進軍代州,代州知府張齊賢奮然說道:「胡騎圍在城下志驕氣盛,必須用計破陣,殺殺他們的銳氣,才能保全代州。不然一旦被圍攻,城中糧食轉眼間就會吃完,哪還能閉關自守?」正好這時候潘美駐紮在并州,張齊賢就派人去約他夾擊敵兵。潘美得報後,說他一定如約前去。不料使臣在回去的路上被敵人抓去,張齊賢這邊沒有得到回音,天天等著。沒幾天,潘營派來使臣,說:「幾天前已與你約定夾攻遼兵,你本應該如約履行,出師柏井,可現在得到密報,東路大敗,所以我只能慎守城池,不能擅自用兵。」張齊賢對來使說:「潘將軍前日的答覆,我並沒有接到,想必探子已經被捉去。不過敵人只知道潘軍前來,不知道潘軍撤退,我設法退敵便是了。」於是就留住潘美的使臣,讓他暫且住下,自己挑選了兩千名部下,騙他們說潘軍馬上就會趕到,兩下夾攻,不怕敵軍不退。軍士聽了,都表示願意誓死效力。張齊賢於是乘天黑發兵二百人,讓他們手中各舉一竿旗幟,再帶上一捆乾草,潛往代州西南三十里的地方列旗燃草。二百人領命而去。張齊賢又命步兵一千人,從小道繞出,潛伏在土鐙寨,截斷敵兵的退路。
安排妥當之後,正好是半夜,張齊賢親自帶著幾百名騎兵直搗敵營。耶律休哥倒也有所準備,等到宋軍衝到,便開寨出戰。宋軍以一當百,個個生龍活虎。耶律休哥正率軍圍困宋軍,忽然看見西南一帶火光沖天,隱隱有旗幟搖動,就懷疑是并州的援兵到了,當即逃走。到了土鐙寨,聽到幾聲炮響,隨即有伏兵殺出,箭如飛蝗,耶律休哥不知有多少宋軍,就催兵急退。契丹國舅詳穩撻烈哥、宮使蕭打里都中箭落馬,被宋軍趕上去殺死。這一仗,宋軍殺死幾百名敵兵,獲得了兩千匹戰馬以及無數兵械。等敵人跑遠了,宋軍才收兵回城,那時正是雞聲報曉,晨光熹微。
雍熙四年晚冬,太宗下詔改元端拱,第二年便是端拱元年。太宗起用趙普,任命他為太保兼侍中,降李昉為右僕射,升呂蒙正為同平章事。
這時候,李煜、劉鋹等人早已病逝,只剩下吳越王錢俶和定難節度使李繼捧還留在京中。端拱元年八月,錢俶的生日那天,太宗在偏殿賜宴,當晚錢俶就暴死了。現在只剩下了李繼捧。而他弟弟李繼遷仗著有契丹人做靠山,大肆侵擾邊境。趙普就上奏說,李繼捧留在汴京也沒什麼好處,反而要擔心他洩露機密,不如讓他去夏州招撫李繼遷。太宗覺得有理,就召李繼捧進見,賜給他姓名,叫做趙保忠,並厚加賞賜,將他遣往夏州,讓他勸弟弟歸降。隔了幾天,朝廷接連收到三次邊境傳來的警報,第一次是說涿州失守,第二次是說祁州失守,第三次是說新樂失守。太宗愁容滿面,對群臣說:「契丹不肯收兵,時常侵擾河朔,看來只好大舉北伐了!」趙普說:「現在正是隆冬,不便出師,只須讓邊將固守城池,等明年春天再大舉進攻也不遲。」太宗躊躇不定。端拱二年正月,契丹進攻易州,太宗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都主張屯兵把守,不宜正面交鋒。
李昉、王禹偁等人也都主張修好,不想輕易用兵。太宗這才取消大舉進攻的打算,只命邊將固守要塞,以守為攻。契丹聽說大宋不想發兵,就繼續領兵侵犯,宋廷於是命定州知府李繼隆發兵一萬多人,護送糧餉數千乘到邊境,以壯宋軍聲勢。耶律休哥得知消息,就帶了幾萬精騎準備在中途截擊。北面都巡檢使尹繼倫領兵巡邏,碰到耶律休哥的軍隊,慌忙躲入林中。耶律休哥明明看見了他們,但覺得尹繼倫手下的人寥寥無幾,不值得一掃,就索性任他們避開,自己仍帶兵南下。尹繼倫等契丹兵過去後,就對軍士們說:「契丹欺人太甚,這分明就是蔑視我軍,要是他們得勝回來,一定會來攻打我軍。為今之計,不如破釜沉舟,偷偷跑到敵軍後方,趁他不備,迎頭痛擊。如果戰勝了,還能立功;就算打不過他,殉死沙場,也算是報效國家了!」軍士們聽了,都激憤起來,齊聲說:「定當從命!」
尹繼倫吩咐屬下吃飽喝足,等到傍晚,讓他們各持短刀,魚貫前行,靜悄悄地走了幾十里,天還沒有亮。尹繼倫登高遠望,看見前面已經是徐河,契丹兵正在河畔紮營,隱隱有炊煙數縷飄散在天空中。隔河四五里,也有大營駐紮,想必是李繼隆的軍隊,就對軍士們說道:「契丹兵正在做飯呢,我們正好趁機殺過去!」軍士們聽令,當即一擁上前,奔到河邊,搗入敵營。敵兵正在吃飯,忽然看見宋軍殺到,也不知他們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慌忙拋下飯碗,準備迎敵。誰知宋軍已經闖入,尹繼倫衝在最前面,只見他面目生得漆黑,又帶著黑盔,穿著黑甲,坐著黑馬,好似一團黑雲,手持亮晃晃的大刀,左斬右砍,殺死無數契丹小兵。契丹將領皮室出來抵禦,還不到三個回合,人頭已經落地。契丹兵驚呼道:「黑面大王來了,大家快逃命去吧!」契丹軍頓時潰散而去。宋軍殺到後帳,耶律休哥慌忙轉身逃跑,不料右臂已被砍了一刀,不由得失聲喊痛。
黑面大王尹繼倫
潘美派楊業出師之後,本來與王侁等人隨後支援,在陳家谷口列陣以待。可是等了很久,都沒有楊業的消息。潘美不免有些懷疑,這時王侁進來稟報說:「楊業如果敗退,必定會有急報,這麼久沒有消息,大概已經殺敗敵兵,主帥何不趕緊上前搶些功勞呢?」潘美躊躇了半天才說:「等一兩個時辰,再作打算。」王侁退出後,對眾將士說:「現在不去立功,還等什麼時候?我要先去了。」說完,便擅自率領部下出了谷口。眾將爭功心切,都蠢蠢欲動。潘美控制不住,只能隨行。沿河走了大約二十里路,忽然看見王侁等人慌慌張張地往回跑。潘美...
作者序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文件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歷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透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裡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裡是那麼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瞭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煌煌巨著,確實是瞭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貫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
目錄
序 言 ....................................................................002
黑面大王尹繼倫 ................................................... 008
冤魂索命 ..........................................................015
五路出師伐西夏 ................................................... 022
康保裔捨生取義 ................................................... 029
御駕親征 ......................................................... 039
澶淵之盟 ......................................................... 047
泰山的封禪大典 ................................................... 057
王旦的憾事 ....................................................... 063
魚頭參政 ......................................................... 072
劉太后歸天 ....................................................... 081
梟雄元昊 ......................................................... 091
任福中計戰死 ..................................................... 099
雄辯勝雄師 ....................................................... 109
曹皇后智平逆賊 ................................................... 117
開封府的包閻羅 ................................................... 125
母子釋前嫌 ....................................................... 135
潁王繼大位 ....................................................... 145
种諤誘降蒐名山 ................................................... 149
序 言 ....................................................................002
黑面大王尹繼倫 ................................................... 008
冤魂索命 ..........................................................015
五路出師伐西夏 ................................................... 022
康保裔捨生取義 ................................................... 029
御駕親征 ......................................................... 039
澶淵之盟 ............................................................
商品資料
出版社:龍視界出版日期:2014-07-02ISBN/ISSN:978986573223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