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蒙仁
定價:NT$ 350
優惠價:9 折,NT$ 31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新社,是中臺灣一處美麗具有歐洲風格的聚落,以民宿、香菇、花海而聞名。此外,更有舉世聞名的水力工程--白冷圳。
古蒙仁以洗鍊的報導文學筆法,深入爬梳這塊土地的過去與現在,生動記錄新社移民的開墾歷程、產業的興衰變遷,以及九二一大地震後,地方政府與居民聯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為土地帶來新生命,更讓新社成為台灣社造成功的一個典範。
究竟新社如何蛻變?休閒產業如何興起?百花齊放的風格民宿如何成形?花海節吸引上百萬參觀人次的幕後原因?種種這塊土地上的故事與艱辛,讓作者娓娓說給你聽……
作者簡介:
本名林日揚,台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系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國家文化總會顧問;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中文系。
古蒙仁大學時即以小說創作成名,後深入鄉土、投入報導文學創作,多次獲時報文學獎、中興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作品以報導文學、小說、散文為主。著有《黑色的部落》、《失去的水平線》、《雨季中的鳳凰花》、《吃冰的另一種滋味》、《凝視北歐》、《溫室中的島嶼》、《台灣山海經》、《虎尾溪的浮光》、《大道之行》等三十餘種書籍。
其筆鋒細膩而寫實,作家白先勇曾稱讚他:「擅長描寫臺灣社會的變遷,變遷中人世間一些無可挽回的無奈與人生的悲歌」,其中〈黑色的部落〉一文更被視為「臺灣報導文學發展中,不可等閒視之的經典作品」;〈吃冰的滋味〉則入選國中國文教科書,流傳甚廣。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像新社這樣一位女子
邱于芸(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著有《用故事改變世界》、《故事與故鄉》)
由台中往大坑方向的山區走去,沿著一二九號道路漫行著,穿過一路夾道的櫻花,就會來到新社。一年四季,新社都美得像個婉約女子。如同沈從文筆下的湘西邊境小山城,溪水、女孩和黃狗。
這裡是山水花草的原鄉,陸續吸引了史前的人類、翻山越嶺而來的平埔族人以及逐夢而來的客家子民。在不同的時期,人們來到新社,以生命血汗和歲月,給了新社不同的故事。
不管這些故事如何,新社始終靜默柔順,包容一切,以少女般的純真與溫暖照顧來到這裡的每個人。即使走過九二一地震,這樣殘酷的歷史並沒有讓這片土地放棄自己,反而讓新社更加美麗而充滿生命力。吸引百萬人前來歡聚的花海節,一年四時沐浴在閒情裡的民宿,活水豐沛的白冷圳。春去秋來,新社繼續靜靜的說著自己生命的故事,好像那些傷痛從來沒有發生過。靜默在中部山區永遠美麗著的新社,像是台灣的心臟,始終搏動著堅定純淨的心跳。
順著作者的文字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看見新社這位少女走過不同階段的人生,如同經歷一場英雄之旅。一開始,新社像個未經人事的「天真者」,這片未經開發的桃花源,始終對世界充滿想像與好奇。後來,這片土地不斷包容人的索求和天的摧殘,成為一位把傷痛化為花朵的「照護者」。放眼未來,新社其實正在往「魔術師」的道路上修煉著,而慈悲和愛正是她最動人的魔法。
一個地方的傳奇並不是由上而下的力量堆疊出來的,而是透過生活在整個城鎮角落的居民的心與手反映出來。這些故事不僅能夠引起當地人們的共鳴與認同,也更容易觸動外來人群的情感。新社也是如此,在多次的偶然與歷史記憶的堆疊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城鄉往往是因為實體上理想的缺席而產生的,從文人藝術家天生敏感與理想主義性格所創造。無論是神話,或民間集體故事,所傳承的就是一種人類共享的生命原形力量。特定的歷史語境,其中的社會文化脈絡,無論是傳奇或是當今的故事,皆有其歷史價值和文化作用。
這說明了《花城新色》記載著她日常生活所見的重要元素;不只是對世界描述與詮釋自我的態度,更是我們認識新社這個地方的框架與雛形;這些故事的意義不只是前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是現代個人與集體的創意能力與開發未來社會發展的可能空間。台灣正追尋著一個對於屬於自我的聖地,讓我們不得不啟程朝聖,一如尋找演化的源頭;朝聖,是思考我們回到過去的歷程,這些路程來自生命的起源,正因為我們身為人類,我們必須跟隨前人的腳步,在這路途中,我們也會接觸到那些和我們擁有共同前人的朝聖者,分享著彼此的共同記憶。
新社其實是一名女子,歷盡滄桑,始終美麗。
【推薦序二】
新社的土地和人群
劉益昌(考古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就一個在新社台地群出生長大的中年人而言,這幾十年來的變化,可說是歷歷在目。
長年以來,家鄉的土地、人以及衍生於其上的事物,在我而言,是鮮明的記憶;尤其是九二一地震以後,故鄉遭受慘重的創傷,但僅僅十來年,和著台灣社會的發展,新社成為一個特殊的區域。
有人說她是台中的陽明山,也有人在新社流連忘返,甚至乾脆買下了新社的土地,做為後半生頤養生活的場所。這些人群所留下的蹤跡和故事,都在這本描述新社的書裡得到記錄,也看到這幾年新社的轉變。
這本書不只是描述九二一地震以後變化快速的新社,同時也從新社台地這塊土地出發,讓我們看到原來土地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並不是百萬年以前的變化是百萬年以前的事,而是百萬年以前的變化,造就了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書中委婉的寫到客家人九大庄頭形成的媽祖信仰--「九庄媽」,這是台灣最特殊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透過沒有廟宇的媽祖,逐年輪庄奉祀,形成流動的信仰圈;其次,日本人占領台灣之後,因為甘蔗苗培養的需要,在新社台地徵收一千多甲的農民土地,規劃成為整齊的苗圃,但卻造成了農民的巨大損失,因此有了第一個農民抗議徵收土地的運動,也就是有名的「馬力埔事件」。
又因為蔗苗培養需要水源,日本人修造了台灣罕見的水利工程--從大甲溪白冷翻山越嶺到新社台地群圓堀的白冷圳。這條水圳徹底的改變了新社的農業型態,使得稻米、水果、蔬菜的種植,配上冷冽的圳水,變成可以預期的豐收,也因此新社台地在日治時期就設有農業學校。
不論九庄媽信仰、白冷圳、種苗改良繁殖場、新社農校,恐怕都是我這一代新社人的共同回憶。可是這些事物看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這些回憶卻因為九二一地震後的社造運動而聯合在一起;也因為新社台地白冷圳水的重新流動,帶動了新一波生活的革命,讓新社多了許多新移民,社會上點點滴滴的人群,共同構成了新社台地上的新生,這些細節都表現在這本令人心動的著作當中。
作者古蒙仁雖然不是新社人,卻藉由深入的訪問,把新社的故事透過不同的人和事物聯結在一起,這當然是文學家的巨椽才做得到的事。
就一個新社的子弟而言,讀過這本書,等於重新認識一遍自己曾經生長過的土地;換作不是在新社成長的朋友,也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原來一塊土地擁有這麼多深刻的歷史和人物故事。台灣的每一塊土地,恐怕都可以用這樣的筆調書寫,讓我們共同來建立這塊土地的故事,才能從故事中演繹人和土地的密切關聯。
作為一個研究者,拜讀本書之餘忍不住要向大家推薦,因為除了敘述故事以外,古蒙仁還以他獨擅的報導文學寫作風格,筆鋒帶著濃厚的在地感情,鉅細靡遺、精雕細琢地為這塊土地塑造出嶄新的面貌,也為斯土斯民的奮鬥歷程,留下了最珍貴的一個篇章,值得所有關心新社的歷史背景與未來發展的各界人士仔細閱讀。
【推薦序三】
走讀美麗新社
蘇進強(作家,現任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一個遙遠而未知的夢境,一則美麗的鄉野傳奇,在過去十年已悄悄地在新社台地上展開。」這是國內知名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在其新書《花城新社》中,為新社「新色」的註腳。
本書的書寫,由作家古蒙仁以近二年的時間,多次進出新社,實地採訪上百位地方耆老、地方文史工作者、藝術家、移民後裔、祭祀宗廟團體、種菇人家、花農、果農、商家、休閒產業業者、區公所、農會、水利工作站、種苗改良繁殖場等機構,忠實爬梳新社歷史面貌與人文風華的變遷,用功之勤,用情之深,令人感佩。
新社,一個中台灣的聚落,一個以古堡花園、萬紫千紅花海織造,既本土又有歐洲風格的鄉村,是目前台灣單一溪流區域內河階台地階數最多、面積最大的河階群,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活躍的舞台,泰雅族、巴宰海族原住民、漢人、客家人以及民國三十八年來台的新住民,都在這個舞台上開創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也為現代新社人留寫下感人的故事。
新社出土的古老素面陶、灰黑陶、斧頭、鋤頭、石刀、箭頭、網墜、刮削器等漁獵用具,在在讓人緬懷這片土地史前的農耕情境;頭櫃、二櫃、張大人營等沿用至今的地名,令人聯想起當年原住民出草、清軍征戰、漢人移民租地墾荒,漸漸形成部落的史實。
艱苦危險的生活,壓抑的辛酸與無奈,讓早期新社移民在集體築庄之餘,進而建廟祭祀、興建祠堂、延師習武,除了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也可合力抵禦外侮,由此而發展出最早的「社區」意識。日治時期,民眾為了對抗統治者不合理要求所肇生的「馬力埔事件」,讓新社日後成為台灣農民運動的發源地。九二一震災之後,重建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帶入新社,讓新社成為台灣社造成功的一個典範。
循著古蒙仁的腳步,我們可以按圖索驥地尋訪新社知名的「香菇王國」、「花卉王國」的成長軌跡;可以踏查白冷圳的過去與未來;可以親炙「千樺花園」、「薰衣草森林」、「木佃軒」、「天籟園」、「菇神」等各具特色、引人入勝的休閒事業;也可以在古蒙仁筆下的「太陽」──新社莊園、「月亮」──新社花海節和櫻花節中遨遊,與天地花木神交,體認從九二一大地震滿目瘡痍中勇敢地重新站起來,參與新社地方生活休閒文創產業,一步一腳印的深刻用心。
這些用汗水灌溉、耕耘的夥伴們,不論是在地或由外地遷移至新社,與這塊土地共生共息、齊心協力,克服天災水患,從水土保持到家園重建,乃至開拓出不同樣貌與風味,包括既有的菇業以及薰衣草、歐式風格的莊園等,既是觀光產業,也是社區營造,更是生活美學所形塑的社區典範。蓊鬱林木、湖光山色和鳥語花香,已讓美麗新社煥然一新,而背後多少的艱辛與汗水,正是值得遊客、記者探索的美學課程。
從古到今,新社已經歷過許多風雨波折,卻能夠一再浴火重生,其所憑藉的除了天然的地理條件,更重要的是人對土地的用心,對社區的凝聚向心。作者古蒙仁是國內報導文學的先驅者,以其深厚的文學素養,求真求實的報導精神,忠實呈現了新社的歷史與願景,讓人讀之不忍釋卷。
筆者忝為文學界一員,也是台灣社造工作的見證者、參與者,有幸先睹為快,並願向讀者推薦此一近年來以地方發展史與社區生活文創產業軌跡為主題,深入淺出、文字豐華的報導文學佳構。
願各界讀者在閱讀之餘,也能以實際行動「走讀」新社這個台灣社造典範聚落的花海之鄉,品嚐兼具本土天下第一菇、香菇王國的原汁原味,又有歐美國際風格景致的莊園美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1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古蒙仁
優惠價: 9 折, NT$ 315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新社,是中臺灣一處美麗具有歐洲風格的聚落,以民宿、香菇、花海而聞名。此外,更有舉世聞名的水力工程--白冷圳。
古蒙仁以洗鍊的報導文學筆法,深入爬梳這塊土地的過去與現在,生動記錄新社移民的開墾歷程、產業的興衰變遷,以及九二一大地震後,地方政府與居民聯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為土地帶來新生命,更讓新社成為台灣社造成功的一個典範。
究竟新社如何蛻變?休閒產業如何興起?百花齊放的風格民宿如何成形?花海節吸引上百萬參觀人次的幕後原因?種種這塊土地上的故事與艱辛,讓作者娓娓說給你聽……
作者簡介:
本名林日揚,台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系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國家文化總會顧問;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中文系。
古蒙仁大學時即以小說創作成名,後深入鄉土、投入報導文學創作,多次獲時報文學獎、中興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作品以報導文學、小說、散文為主。著有《黑色的部落》、《失去的水平線》、《雨季中的鳳凰花》、《吃冰的另一種滋味》、《凝視北歐》、《溫室中的島嶼》、《台灣山海經》、《虎尾溪的浮光》、《大道之行》等三十餘種書籍。
其筆鋒細膩而寫實,作家白先勇曾稱讚他:「擅長描寫臺灣社會的變遷,變遷中人世間一些無可挽回的無奈與人生的悲歌」,其中〈黑色的部落〉一文更被視為「臺灣報導文學發展中,不可等閒視之的經典作品」;〈吃冰的滋味〉則入選國中國文教科書,流傳甚廣。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像新社這樣一位女子
邱于芸(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著有《用故事改變世界》、《故事與故鄉》)
由台中往大坑方向的山區走去,沿著一二九號道路漫行著,穿過一路夾道的櫻花,就會來到新社。一年四季,新社都美得像個婉約女子。如同沈從文筆下的湘西邊境小山城,溪水、女孩和黃狗。
這裡是山水花草的原鄉,陸續吸引了史前的人類、翻山越嶺而來的平埔族人以及逐夢而來的客家子民。在不同的時期,人們來到新社,以生命血汗和歲月,給了新社不同的故事。
不管這些故事如何,新社始終靜默柔順,包容一切,以少女般的純真與溫暖照顧來到這裡的每個人。即使走過九二一地震,這樣殘酷的歷史並沒有讓這片土地放棄自己,反而讓新社更加美麗而充滿生命力。吸引百萬人前來歡聚的花海節,一年四時沐浴在閒情裡的民宿,活水豐沛的白冷圳。春去秋來,新社繼續靜靜的說著自己生命的故事,好像那些傷痛從來沒有發生過。靜默在中部山區永遠美麗著的新社,像是台灣的心臟,始終搏動著堅定純淨的心跳。
順著作者的文字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看見新社這位少女走過不同階段的人生,如同經歷一場英雄之旅。一開始,新社像個未經人事的「天真者」,這片未經開發的桃花源,始終對世界充滿想像與好奇。後來,這片土地不斷包容人的索求和天的摧殘,成為一位把傷痛化為花朵的「照護者」。放眼未來,新社其實正在往「魔術師」的道路上修煉著,而慈悲和愛正是她最動人的魔法。
一個地方的傳奇並不是由上而下的力量堆疊出來的,而是透過生活在整個城鎮角落的居民的心與手反映出來。這些故事不僅能夠引起當地人們的共鳴與認同,也更容易觸動外來人群的情感。新社也是如此,在多次的偶然與歷史記憶的堆疊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城鄉往往是因為實體上理想的缺席而產生的,從文人藝術家天生敏感與理想主義性格所創造。無論是神話,或民間集體故事,所傳承的就是一種人類共享的生命原形力量。特定的歷史語境,其中的社會文化脈絡,無論是傳奇或是當今的故事,皆有其歷史價值和文化作用。
這說明了《花城新色》記載著她日常生活所見的重要元素;不只是對世界描述與詮釋自我的態度,更是我們認識新社這個地方的框架與雛形;這些故事的意義不只是前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是現代個人與集體的創意能力與開發未來社會發展的可能空間。台灣正追尋著一個對於屬於自我的聖地,讓我們不得不啟程朝聖,一如尋找演化的源頭;朝聖,是思考我們回到過去的歷程,這些路程來自生命的起源,正因為我們身為人類,我們必須跟隨前人的腳步,在這路途中,我們也會接觸到那些和我們擁有共同前人的朝聖者,分享著彼此的共同記憶。
新社其實是一名女子,歷盡滄桑,始終美麗。
【推薦序二】
新社的土地和人群
劉益昌(考古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就一個在新社台地群出生長大的中年人而言,這幾十年來的變化,可說是歷歷在目。
長年以來,家鄉的土地、人以及衍生於其上的事物,在我而言,是鮮明的記憶;尤其是九二一地震以後,故鄉遭受慘重的創傷,但僅僅十來年,和著台灣社會的發展,新社成為一個特殊的區域。
有人說她是台中的陽明山,也有人在新社流連忘返,甚至乾脆買下了新社的土地,做為後半生頤養生活的場所。這些人群所留下的蹤跡和故事,都在這本描述新社的書裡得到記錄,也看到這幾年新社的轉變。
這本書不只是描述九二一地震以後變化快速的新社,同時也從新社台地這塊土地出發,讓我們看到原來土地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並不是百萬年以前的變化是百萬年以前的事,而是百萬年以前的變化,造就了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書中委婉的寫到客家人九大庄頭形成的媽祖信仰--「九庄媽」,這是台灣最特殊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透過沒有廟宇的媽祖,逐年輪庄奉祀,形成流動的信仰圈;其次,日本人占領台灣之後,因為甘蔗苗培養的需要,在新社台地徵收一千多甲的農民土地,規劃成為整齊的苗圃,但卻造成了農民的巨大損失,因此有了第一個農民抗議徵收土地的運動,也就是有名的「馬力埔事件」。
又因為蔗苗培養需要水源,日本人修造了台灣罕見的水利工程--從大甲溪白冷翻山越嶺到新社台地群圓堀的白冷圳。這條水圳徹底的改變了新社的農業型態,使得稻米、水果、蔬菜的種植,配上冷冽的圳水,變成可以預期的豐收,也因此新社台地在日治時期就設有農業學校。
不論九庄媽信仰、白冷圳、種苗改良繁殖場、新社農校,恐怕都是我這一代新社人的共同回憶。可是這些事物看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這些回憶卻因為九二一地震後的社造運動而聯合在一起;也因為新社台地白冷圳水的重新流動,帶動了新一波生活的革命,讓新社多了許多新移民,社會上點點滴滴的人群,共同構成了新社台地上的新生,這些細節都表現在這本令人心動的著作當中。
作者古蒙仁雖然不是新社人,卻藉由深入的訪問,把新社的故事透過不同的人和事物聯結在一起,這當然是文學家的巨椽才做得到的事。
就一個新社的子弟而言,讀過這本書,等於重新認識一遍自己曾經生長過的土地;換作不是在新社成長的朋友,也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原來一塊土地擁有這麼多深刻的歷史和人物故事。台灣的每一塊土地,恐怕都可以用這樣的筆調書寫,讓我們共同來建立這塊土地的故事,才能從故事中演繹人和土地的密切關聯。
作為一個研究者,拜讀本書之餘忍不住要向大家推薦,因為除了敘述故事以外,古蒙仁還以他獨擅的報導文學寫作風格,筆鋒帶著濃厚的在地感情,鉅細靡遺、精雕細琢地為這塊土地塑造出嶄新的面貌,也為斯土斯民的奮鬥歷程,留下了最珍貴的一個篇章,值得所有關心新社的歷史背景與未來發展的各界人士仔細閱讀。
【推薦序三】
走讀美麗新社
蘇進強(作家,現任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一個遙遠而未知的夢境,一則美麗的鄉野傳奇,在過去十年已悄悄地在新社台地上展開。」這是國內知名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在其新書《花城新社》中,為新社「新色」的註腳。
本書的書寫,由作家古蒙仁以近二年的時間,多次進出新社,實地採訪上百位地方耆老、地方文史工作者、藝術家、移民後裔、祭祀宗廟團體、種菇人家、花農、果農、商家、休閒產業業者、區公所、農會、水利工作站、種苗改良繁殖場等機構,忠實爬梳新社歷史面貌與人文風華的變遷,用功之勤,用情之深,令人感佩。
新社,一個中台灣的聚落,一個以古堡花園、萬紫千紅花海織造,既本土又有歐洲風格的鄉村,是目前台灣單一溪流區域內河階台地階數最多、面積最大的河階群,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活躍的舞台,泰雅族、巴宰海族原住民、漢人、客家人以及民國三十八年來台的新住民,都在這個舞台上開創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也為現代新社人留寫下感人的故事。
新社出土的古老素面陶、灰黑陶、斧頭、鋤頭、石刀、箭頭、網墜、刮削器等漁獵用具,在在讓人緬懷這片土地史前的農耕情境;頭櫃、二櫃、張大人營等沿用至今的地名,令人聯想起當年原住民出草、清軍征戰、漢人移民租地墾荒,漸漸形成部落的史實。
艱苦危險的生活,壓抑的辛酸與無奈,讓早期新社移民在集體築庄之餘,進而建廟祭祀、興建祠堂、延師習武,除了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也可合力抵禦外侮,由此而發展出最早的「社區」意識。日治時期,民眾為了對抗統治者不合理要求所肇生的「馬力埔事件」,讓新社日後成為台灣農民運動的發源地。九二一震災之後,重建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帶入新社,讓新社成為台灣社造成功的一個典範。
循著古蒙仁的腳步,我們可以按圖索驥地尋訪新社知名的「香菇王國」、「花卉王國」的成長軌跡;可以踏查白冷圳的過去與未來;可以親炙「千樺花園」、「薰衣草森林」、「木佃軒」、「天籟園」、「菇神」等各具特色、引人入勝的休閒事業;也可以在古蒙仁筆下的「太陽」──新社莊園、「月亮」──新社花海節和櫻花節中遨遊,與天地花木神交,體認從九二一大地震滿目瘡痍中勇敢地重新站起來,參與新社地方生活休閒文創產業,一步一腳印的深刻用心。
這些用汗水灌溉、耕耘的夥伴們,不論是在地或由外地遷移至新社,與這塊土地共生共息、齊心協力,克服天災水患,從水土保持到家園重建,乃至開拓出不同樣貌與風味,包括既有的菇業以及薰衣草、歐式風格的莊園等,既是觀光產業,也是社區營造,更是生活美學所形塑的社區典範。蓊鬱林木、湖光山色和鳥語花香,已讓美麗新社煥然一新,而背後多少的艱辛與汗水,正是值得遊客、記者探索的美學課程。
從古到今,新社已經歷過許多風雨波折,卻能夠一再浴火重生,其所憑藉的除了天然的地理條件,更重要的是人對土地的用心,對社區的凝聚向心。作者古蒙仁是國內報導文學的先驅者,以其深厚的文學素養,求真求實的報導精神,忠實呈現了新社的歷史與願景,讓人讀之不忍釋卷。
筆者忝為文學界一員,也是台灣社造工作的見證者、參與者,有幸先睹為快,並願向讀者推薦此一近年來以地方發展史與社區生活文創產業軌跡為主題,深入淺出、文字豐華的報導文學佳構。
願各界讀者在閱讀之餘,也能以實際行動「走讀」新社這個台灣社造典範聚落的花海之鄉,品嚐兼具本土天下第一菇、香菇王國的原汁原味,又有歐美國際風格景致的莊園美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1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