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藉口無處不在。不論任何時間、地點、場合,只要出現問題,我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然而,其實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的,所有藉口的背後都隱藏著深層次的心理誘因。
本書緊密聯繫實際狀況,把心理學理論和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聯繫起來,幫助大眾從心理學角度瞭解藉口的誘因,並幫助我們克服這種不良習慣!藉口,就像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既是製造失敗的根源,也是攻克辦事難關的一把利器,怎樣為你所用,就看你的掌控能力!
作者簡介:
■鄭鳳蓮
從事圖書出版行業多年,主要致力於心理學、成功學的研究,著有《左臉比右臉誠實》、《九型人格銷售經大全集》、《聞香識女人:女人全書》等書。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推薦】
《藉口心理學》是一本幫你快速化解尷尬氛圍的溝通必備對話術,是一種混社會不可不知的另類語言表達規則,一種比FBI更精準的心理透析法。
懂得藉口心理學,就能發現別人虛假的伎倆,能入骨地認識自己的潛能,從而掌握人際交往潛規則。
本書把藉口心理學理論和實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具體指導人的實踐,能夠給讀者切實啟發,反觀自我,靈活運用。是混社會不可不知的心理指導方略和行動指南。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推薦】
《藉口心理學》是一本幫你快速化解尷尬氛圍的溝通必備對話術,是一種混社會不可不知的另類語言表達規則,一種比FBI更精準的心理透析法。
懂得藉口心理學,就能發現別人虛假的伎倆,能入骨地認識自己的潛能,從而掌握人際交往潛規則。
本書把藉口心理學理論和實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具體指導人的實踐,能夠給讀者切實啟發,反觀自我,靈活運用。是混社會不可不知的心理指導方略和行動指南。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心理誘因: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找藉口的人可能有難言之隱,或是做錯了事情,或是想推卸責任,或是想拒絕他人,或是想擠壓對手,或是為了避免懲罰。總之,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的,藉口的背後一定有著深層次的心理誘因。
1.甜頭吸引:藉口如此管用
人為什麼會找藉口?還不是因為藉口能夠給人們帶來一些甜頭,因為一個藉口,可以免去一場災難,推卸一個責任,拒絕一個要求,擠壓一下對手,避免一次懲罰,或者化解一場難言之隱,所以人們爭相尋找藉口,把藉口當做自己的甜點。
“天哪,怎麼又睡過頭了!”昨天晚上喝多了的王志強猛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來不及洗漱,奪門而出。
王志強氣喘吁吁地推開會議室的門,每週例會已經開始了。
經理正口沫橫飛地說著開場白,看見王志強低頭往角落裡溜,於是問道:“王志強,怎麼又遲到了?”
王志強不好意思地一笑,答道:“今天真是倒楣,七點半的時候公車發生了故障,突然停了,過了半個小時故障排除才開。”
王志強的藉口聽上去是那麼的合理,經理也沒好意思再說他,只好繼續往下講。
王志強知道又逃過一劫,深吸一口氣,在同事們的暗笑聲中,趕緊坐到角落的椅子上。
經理講完之後,將目光轉向王美玲:“王美玲,把上半年的銷售統計報表給我,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啊?”王美玲一驚,雖然統計表現在應該放在經理的辦公桌上,但是她還沒有做好。於是,她笑著說:“經理,不好意思,上個星期,我的電腦不知道怎麼崩盤了,沒辦法只能重新安裝系統,我重新做銷售報告,還差一點,就快完了,我下午就能給您。”(坐在旁邊的志成鼻子哼了一聲,明顯王美玲是在找藉口,他辦公的位置就在王玲的旁邊,他怎麼不知道她的電腦崩盤了,再說了,這麼重要的資料難道不進行備份嗎?)
經理臉一沉:“平時就跟你們說過,要定期給電腦檢修,你看這一崩盤,耽誤多少進度?王美玲你抓緊點,下午一定把上半年的銷售統計表給我?”王美玲趕緊點頭,不再說話。
就在這個時候,經理的手機響了。他猶豫了一下,向大家做了一個別出聲的手勢,接通了電話:“喂,王總啊,你好,你好!你說那筆款什麼時候到是吧?實在不好意思,我這幾天都在外地出差,得過幾天才能回去。等我回去了,我一定第一時間聯繫你。對,對,對,你放心吧,我辦事你還不放心嗎?”
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眾人面面相覷。
心理學研究發現,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找藉口的人可能有難言之隱,可能是做錯了事情,可能想推卸責任,可能想拒絕他人,也可能是想擠壓對手,但大部分都是為了給自己開脫,逃避懲罰。
從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流派的角度分析,人從出生開始,就像學習其他行為一樣,逐漸學會找藉口。犯了錯誤或為了推卸責任而找藉口的人逐漸會發現,在用藉口矇騙上司或同事,不僅不會遭到懲罰和訓斥,反而會得到同情甚至特殊待遇。如此一來,嘗到甜頭的人,就會更努力地找藉口蒙蔽人,找藉口的行為就會持續出現,並且出現的場合越來越多。
人不是天生就會找藉口的,都是通過學習而得來的經驗總結,人們通過觀察榜樣的欺騙行為來學習如何找藉口。當一個人看到身邊的人因為找藉口而躲過懲罰,甚至獲得同情的時候,就清楚了藉口的好處。滿嘴藉口的同事或上司,可以是強有力的“榜樣”,讓員工們明白知道,與其埋頭苦幹,不如動動腦筋找找藉口,藉口是如此管用。
於是,很多嘗到藉口甜頭的人就會這樣認為:藉口如此管用,我為何不用?當不想做某事的時候,找個藉口,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輕鬆,又可以不得罪對方;當做錯了什麼的時候,找個藉口,這樣不僅可以逃脫責任,又可以保護自我形象。
找藉口的人發現,藉口可以將事情往有利於己的方向推進。如果藉口找得合適,既顯得事出有因,也顯得情有可原。即便釀成災禍,要接受懲罰,有藉口墊底,也許能得到從輕發落。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適當的藉口確實能起到刪繁就簡,避免麻煩的作用。有時候甚至能讓你攻克辦事的難關,但前提是你的藉口要合情合理,不涉及誠信,也不涉及責任,更重要的是,不違背法律,恪守道德底限。
2.責任面前,自衛心理作祟
心理學家認為,人尋找藉口推卸責任,實質上是就是心理的一種自衛。從人的成長特點來看,五歲左右屬於半被動半理解責任的階段。因此,孩子從五歲開始就學著推卸責任了。人的心理自我保護機制普遍存在於人的心理活動中,其功能類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統。當人們由於某種原因將要或已經陷入緊張焦慮狀態時,就可通過心理自我保護機制來減輕或免除內心的不安與痛苦。當自我防禦機制不常應用時,自我防禦機制在減輕壓力中有適應性價值。然而,如果它們被頻繁地應用,就適得其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藉口。如果上班遲到了,會有“路上堵車”、“看錯時間了”等藉口;如果做生意賠了,會有“沒有人指點”、“進的貨不好”等藉口;如果工作業績差,會有“同事不配合”“上司不支持”等藉口…… 只要有心去找,藉口無處不在。最為常見的找藉口的緣由就是為了推卸責任。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來進行開脫,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種習慣。
形成習慣之後,就會形成每個人都努力去尋找藉口來推卸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的局面。
某公司的年終總結會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藉口大會展開了。
行銷部經理說:“今年一年我們公司的銷售業績不理想,我們都有責任。但主要原因在於競爭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性能等方面要好很多。”
研發經理總結道:“我們這一年推出新產品比較少,是由於我們的研發預算太少。就是這些少得可憐的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財務經理馬上插話道:“公司採購成本都在攀升,為了公司的發展,我們只能節省預算。”
採購經理馬上站了起來說:“是的,我承認採購成本上升,但是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上升,人力成本上升。”
最後大家紛紛點頭,好像終於找見了源頭,大家異口同聲地念叨:“原來如此!”言外之意就是大家都沒有責任,形勢使然。
把功勞歸於自己,把過錯歸於他人,這是尋找藉口最常用的方式;責任面前,繞道而行,這是趨利避害的典型表現。這樣的局面在各個公司企業經常上演著。當公司運轉出現問題的時候,各部門不是先反思自己哪裡沒有做好,而是趕緊去想如何找藉口把責任推到哪個部門。結果就是,相互推諉,互相扯皮,互相指責。在這些人的心裡,秉承這樣一個理念:責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藉口能找就找。最後只能是問題依然是問題,一個爛攤子繼續不死不活地呻吟著。
縱觀現代職場,勇於承擔責任的人真是不多了,那些曾經喜歡承擔責任的人,天長日久甚至也學會了轉移責任,並美其名曰:“風險轉移”。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推卸責任可以避免引火焚身,把自己撇乾淨,就不會有什麼麻煩。真的是這樣嗎?一個縮頭縮腦的人,一個不能把問題妥善解決的人,就算能蒙混一時,絕對不能蒙混一世。
袁力剛是在一家電子產品公司工作,他是該公司銷售部的經理。有一次,他在得知一個內部消息,在南部出現了一些麻煩,需要銷售部門負責人去那裡處理,公司高層近期就會決定這件事。南部這個難纏的麻煩非常棘手,要想妥善處理很不容易。袁力剛怕處理不好擔當責任,他想找一個合適的藉口把這件事推掉。於是,他馬上向公司請了病假,說自己不舒服。
第二天,公司高層召開會議,商討南部問題的解決方法,“恰好”銷售部經理袁力剛不在,最後只好把去南部解決的任務交代給袁力剛的助手,讓他有不明白的事情去找袁力剛。當袁力剛助手打電話向他彙報此事的時候,袁力剛說自己病得很嚴重,讓助手全權處理吧。
果然不出所料,經過一番努力,南部出現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好,矛盾還進一步升級。公司高層知道後非常惱火,要追究負責人的責任。袁力剛怕這件事的責任落到自己的頭上,於是找到了公司老闆,主動說:“這件事沒有處理好,真是太讓人生氣了,要不是我那段時間生病了,應該不會這樣。一切都是助手自作主張帶人去處理的,他所做的事情我都不清楚。”
按袁力剛的想法,助手去南部,是上司指派的,出了事,讓他頂著理所當然,倘若自己來承擔這件事的責任,恐怕後果不堪設想。袁力剛的一番推諉,讓公司領導階層產生了懷疑。叫來助手,詢問具體情況,助手如實闡述。公司領導階層對袁力剛的人品產生了懷疑,覺得他是一個喜歡推卸責任的人,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公司的團結和業務發展,所以很快就把袁力剛從銷售部經理的位置上踢了下來。
其實,不管一個人的藉口多麼冠冕堂皇,歸根到底就是不想承擔責任,想讓別人把責任承擔下來。找藉口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找藉口的行為卻讓人不恥。藉口讓我們能夠暫時逃避了責任,可是,如果每個人都努力尋找藉口來推卸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問題永遠不會解決,公司發展也會舉步維艱。
心理實驗實驗發現,人為了推卸責任而找藉口,與人數參與的多少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個專案參與的人越多,每個人所負擔的分量就越輕,大家就有依賴心理,責任感也就越弱。
所以,關於找藉口推卸責任的情況,責任人要反思,分配責任的人同樣要反思。千萬不要猶豫,分辨不出團隊內部誰盡職盡責、誰渾水摸魚,如果那樣的話,就算你問責到責任人的頭上,對方也會辯解道:“上司沒跟我說這件事啊!”“當時不是我帶頭的啊!”這就是為推卸責任而找藉口的自衛心理在作祟。
3.我沒錯——“自我寬恕定律”
如果你做個調查,問很多人同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壞人嗎?”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是”。而且他們從內心深處真的是這麼認為的,甚至連那些殺人犯,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好人,他們能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為自己開脫。
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壞人,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即使自己真的做了壞事,他們也會為自己找到看似合理的藉口,或者下意識地把責任歸咎於別人。這就是人人都在用的——“自我寬恕定律”。
在生活中,許多人尋找藉口,不僅僅是怕承擔責任,而是從心底裡覺得自己就是沒有錯,錯的是別人。
比如,一個殺人犯一連殺了很多人,終於被抓住了,他真的會覺得自己錯了嗎?不,多數殺人犯不會覺得是自己錯了,反而覺得是社會不公造成的。他出身寒苦,覺得上天對他很不公平;他們沒權沒勢,覺得現實對他不公。他是為尋求“公正”而去從事鋌而走險的活動。所以,才會有在黑社會裡,帶頭大哥被人前呼後擁,以“英雄”自居,以“皇帝”自比,沒有半點罪惡感,沒有半點廉恥心。
一個小偷偷竊工廠原材料後被抓,他會覺得自己錯了嗎?不,多數小偷都不會覺得自己錯了。他會理直氣壯地說:“我偷的是公家的,又不是某個人的!”
一個搶劫犯搶了富翁後被抓,他會這樣為自己辯解:“誰讓他這麼有錢?他的錢也一定不是從正道來的,我搶他是劫富濟貧!”
這些罪犯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就是源於自我寬恕定律在作祟。
我們不是罪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錯誤都有這種自我寬恕心理傾向。
對員工吝嗇的企業家在心裡會認為“這個企業是我一手創辦的,這年頭找工作這麼難,我賞你口飯吃就不錯了,你還敢提加薪?”
兩個人因為發生口角,最後動起手來。打人的說:“誰讓你罵我,你罵我,我就打你的嘴!”罵人的說:“誰叫你踩了我的腳?踩了人家的腳你還有理了?你必須道歉,不道歉我罵死你!”
夫妻之間吵架,男的說:“我出去應酬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你倒好,跑到我公司裡去鬧!”女的罵:“應酬!應酬!晚上應酬,白天你也應酬啊?你跟你的秘書摟摟抱抱的也是應酬是嗎?”都覺得自己委屈,都覺得對方太不理解自己。
這都是因為人性有個根深蒂固的缺陷: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很難看到自己的缺點。即使自己身上有缺點,也會進行自我寬恕。
比如,我們不喜歡別被人評頭論足,可是我們自己卻喜歡背後議論他人。
別人的自私、善妒,我們一目瞭然,反應強烈。對於我們自己,我們總是視而不見。
當和別人發生衝突時,我們總是很難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審視對錯,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認為和自己有衝突的人就是不對。其實,站在對方的立場,可能對方也正是這樣看你的,你也成了別人眼中的“壞人”!
荀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提醒我們經常反省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並改正之。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到處找藉口,寬恕自己,苛刻別人。
古人云:“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東風。”如果人人能做到這樣,那麼這世間將少了許多的紛爭。所以,我們要懂得不找藉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在平時,我們不要與他人太過計較,也不能太放縱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才能完善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和諧融洽。正所謂:“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態度對人對事,那麼就能化隔閡為理解,化干戈為玉帛。
《菜根譚》裡說:“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意思就是對待自己要嚴苛,對待別人要寬容。要做這樣的人,首先就是不要再到處找藉口進行自我寬恕了。
第一章 心理誘因: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找藉口的人可能有難言之隱,或是做錯了事情,或是想推卸責任,或是想拒絕他人,或是想擠壓對手,或是為了避免懲罰。總之,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的,藉口的背後一定有著深層次的心理誘因。
1.甜頭吸引:藉口如此管用
人為什麼會找藉口?還不是因為藉口能夠給人們帶來一些甜頭,因為一個藉口,可以免去一場災難,推卸一個責任,拒絕一個要求,擠壓一下對手,避免一次懲罰,或者...
作者序
【前言】
一個藉口就是一個缺口
一個藉口就是一個缺口,這個缺口直通人的內心。藉口,是弱者的一種託辭,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是厚顏無恥的行徑,是問題中的新問題,是失敗之後的新失敗。藉口總是試圖掩人耳目,蒙混過關,但是最終卻總是禁不起考驗,很快現出原形。
蹩腳的藉口每時都會發生,高明的藉口時而也會出現。在工作、生活中,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
工作進展不順利是因為“我很難和他合作”;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是因為“這個工作難度太大了”;工作最終出現紕漏會說“這件事跟我沒關係”;任務最終失敗會說“不是我不努力,是對手太強大”;辦事拖拖拉拉會說 “我真的是很忙,也沒人幫一下忙” ;自己忘了參加會議會說“事先沒人提醒我”;同學聚會不想去會說“真不好意思,剛好那天加班,走不開,下次一定到”;因為貪玩而沒有時間陪女朋友會說“工作太忙了,我都是為了我們的將來啊”,此外,還有“運氣”藉口、“健康”藉口、“出身”藉口、“人際關係”藉口等等。那些挖空心思找藉口的人,往往把自己毀在藉口的手裡。
事實表明,一個人越是成功,越不會找藉口。藉口是製造失敗的根源,百分之九十九的失敗都是因為人們慣於尋找藉口。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根本不給自己找藉口的機會。美國前總統佛蘭克林.羅斯福因患小兒麻痺下身癱瘓,可是他從不找藉口,而是以信心、勇氣和頑強的意志向一切困難挑戰,衝破美國傳統束縛,連任了四屆美國總統。
成功者深知,不找藉口才能超越自我,遠離藉口才能走向成功。不找藉口就能找到方法,不找藉口就能開發出新的思路。
也許藉口會幫人開脫責任、掩飾失誤,使人從失敗的挫折中得到暫時的逃脫;但各種藉口造成的消極心態,就像瘟疫一樣毒害著人的心靈,極大阻礙人們正常潛能的發揮,使人喪失鬥志,消極處世。
從古到今,凡成大事者,沒有不歷經磨難,在磨難中成長的。困境可以鍛鍊人、可以檢驗人、可以提升人。如果一個人敢於直面困境,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逆境中滿懷熱情,信念堅定,那麼他遲早會成功。
如果在遭遇困境中,只有抱怨、責怪、藉口、停滯不前,如何走出困境?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常常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走進足以激勵自己的氛圍中,總是沉醉在自己找的各種藉口中,進行自我催眠,自我束縛,自我沉落。
有些人幾乎成了編造藉口的專家,只要能找藉口,就毫不猶豫地去找。這種藉口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讓人不斷地為自己去尋找藉口積累經驗,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喜歡尋找藉口的惡習,任由藉口牽著鼻子走。
一個藉口就是一個缺口,如果形成了凡事愛找藉口的惡習,如果不及時堵住,後果將不堪設想。人一旦形成找藉口的惡習,工作就會拖拖拉拉沒有效率,做起事來往往就不誠實,這樣的人不會有出色的業績,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正如拿破崙.希爾所說:“找藉口解釋失敗是人類的惡習。這個惡習同人類歷史一樣源遠流長,但對成功卻是致命的破壞。”拋棄找藉口的惡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藉口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深層次挖掘會發現,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的,藉口的背後都有著深層次的心理誘因。許多找藉口的人,在享受了藉口帶來的短暫快樂後,起初有點自責心理,畢竟藉口有著欺騙的成分。可是,重複的次數一多,也就變得無所謂了,變得麻木不仁起來。
找藉口的害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凡事沒有絕對,我們在戒除通常意義上愛找藉口的惡習的同時,也應該進行一下逆向思維,在遭遇辦事難關的時候,借用一個藉口,使坎坷變通途。
一個藉口就是一個缺口,在辦事難關面前,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缺口,在不違背道德、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以合適的藉口攻破辦事難關,是智者所為。這與我們所批判的找藉口的惡習並不矛盾,藉口,就像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既是製造失敗的根源,也是攻克辦事難關的一把利器,怎樣為你所用,就看你的掌控能力!
本書文筆流暢,通俗易懂,聯繫實際,把心理學理論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實際聯繫起來,必將成為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與藉口的有效途徑!
【前言】
一個藉口就是一個缺口
一個藉口就是一個缺口,這個缺口直通人的內心。藉口,是弱者的一種託辭,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是厚顏無恥的行徑,是問題中的新問題,是失敗之後的新失敗。藉口總是試圖掩人耳目,蒙混過關,但是最終卻總是禁不起考驗,很快現出原形。
蹩腳的藉口每時都會發生,高明的藉口時而也會出現。在工作、生活中,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
工作進展不順利是因為“我很難和他合作”;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是因為“這個工作難度太大了”;工作最終...
目錄
第一章 心理誘因: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找藉口的人可能有難言之隱,或是做錯了事情,或是想推卸責任,或是想拒絕他人,或是想擠壓對手,或是為了避免懲罰。總之,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的,藉口的背後一定有著深層次的心理誘因。
1.甜頭吸引:藉口如此管用
2.責任面前,自衛心理作祟
3.我沒錯——“自我寬恕定律”
4.藉口:弱者的一塊遮羞布
5.藉口:自卑者欲蓋彌彰的行為
6.想要拒絕就要找個理由
7.談判中常用藉口來搪塞
8.害怕受懲罰,用藉口庇護
9.從眾心理導致的盲目跟風
10.源於內心的懈怠與冷漠
第二章 破損的窗子最先被砸爛——“破窗效應”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破窗效應”,也就是如果一幢建築物的窗戶壞了,而這扇窗戶又沒有得到及時的修補,就會以此為進入口,會有更多的窗戶遭殃,甚至危及整個建築物。也就是說,最開始一點點小小的細節過失,如果不及時彌補、修正,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其實,有時候藉口就像一扇一扇破窗,如果不加以注意,勢必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必須每日三省吾身,防微杜漸,不以“藉口”小而為之。
1.不以“藉口”小而為之
2.破窗效應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3.下坡定律:下坡比上坡要容易得多
4.細節暗示:小細節誤大事
5.從自卑的泥潭中將自己拔出來
6.千萬別被心中的毒蛇嚇破了膽
7.自信者無敵,多進行積極的暗示
8.跳出內心中不平衡的牢籠
9.厭惡療法:討厭自己也不是壞事
10.自我宣戰:戰勝愛找藉口的自己
第三章 藉口與謊言就像孿生兄弟——誠信準則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藉口,藉口與謊言就像孿生兄弟,總是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如果我們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懷疑,我們就會找盡藉口為自己的信念辯護。在工作和生活中那些喜歡找藉口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再好的藉口也是藉口,都暗含著欺騙的成分。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否則,就算你認為自己已經具備很多優秀的、能夠成功的素質,你也未必會得到他人的尊敬。
1.謊言與藉口伴隨辯解姍姍而來
2.謊言,只需一個合理化的藉口
3.謊言與藉口,總有被揭穿的一天
4.如果你真的有錯,要及時“割肉”
5.誠實能迸發出堅韌的力量
6.誠實是衡量人的一把尺
7.誠信,一枚凝重的砝碼
8.不欺騙,不隱瞞,不推脫
第四章 藉故拖延是對惰性的縱容——行動定律
很多人喜歡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拖延,總想在行動之前先要讓自己享受一下最後的安逸。但是在休息之後又想繼續享受,這樣直到期限已滿行動也還未開始。拖延有時候是跟失敗直接畫上等號的。克萊門特·斯通說過:“理智無法控制情緒,相反行動才能改變情緒。”所以,對付拖延只有一個妙招,那就是——立即行動!現代生活節奏這麼快,每個人都加足馬力往前衝,如果你還想歇一歇,享受一下,你只能等待被淘汰,成為一個失敗者。因此,每個人要具有危機意識,這樣才能加快行動的步伐,才不會掉隊,才能超越他人。
1.拖延是懶惰之人的重要特徵
2.多想 “現在”,而不是“明天”
3.避免拖延,立即行動起來
4.事情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5.拖延不是一種無所謂的耽擱
6.掌控你的行為,計畫為你導航
7.守時、惜時,做時間的主人
8.不畏難,做最重要的事情
9.現在不想做,以後更不想做
10.成功=計畫+行動+堅持不懈
11.克服惰性,建立積極心態
第五章 藉口從來就不是“免責牌”——責任定律
很多人找藉口,是為了不想負責。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不會到處找藉口的。只有帶著責任心自動自發做事,才能讓別人信任,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才能打開成功之門;到處找藉口的人,首先會失去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
一個不找藉口,勇於負責任的人必能擔當重任,這樣的人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都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扛著肩上的責任,扛著生命的信念,才能堅強勇敢地到達成功的未來。
1.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承擔責任,沒有任何藉口
3.世上無小事,責任無大小
4.心動則行動,全身心投入
5.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6.戰勝困難最強大精神動力
7.找出內心最真切的快樂
8.不只做老闆交代的事情
9.責任感: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10.帶著責任心自動自發做事
11.責任感比能力更加重要
12.你要清楚自己的責任是什麼
第六章 消除影響自我挫敗的藉口——改變思維習慣
人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式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找藉口的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
有些人走不出思維定勢,所以習慣性地尋找藉口;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就可不再找藉口,而是尋找解決的方法。
我們無法改變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變自己對藉口的態度——遠離藉口的羈絆,控制藉口對自己的影響,破除已經形成的思維定勢,消除影響自我挫敗的藉口。
1.為什麼要跳出思維定勢
2.暫時擱置,打破思維定勢
3.人人都應該有的應變素質
4.習慣成自然,比天性還頑固
5.小心“多米諾骨牌效應”
6.改變固執心,莫等撞南牆
7.甩掉愛面子的心理包袱
8.拒絕抱怨,遠離藉口
9.與其找藉口,不如去改變
10.從心態上讓自己強大起來
第七章 不找“藉口”,要找方法——利用發散思維
古語云:“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管理大師余世雄說過:“生活中只有兩種行動,要嘛是努力地表現,要嘛就是不停地辯解”。
當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聰明的人總是能夠主動找方法,用腦筋思考問題,用智慧解決問題,而不會像懶惰者那樣用藉口去逃避困難,用辯解掩蓋失敗。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這是所有成功者具備的做事態度,只有利用發散思維,抱著不找藉口找方法的態度,才能走向成功。
1.利用發散思維尋找方法
2.不找藉口,方法總比問題多
3.不找藉口,向自己進行挑戰
4.制定目標,畫好前進藍圖
5.只要想辦法就一定有辦法
6.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7.在合作中去創造佳績
8.一開始就想好,第一次就做對
9.開動腦筋,成為問題解決專家
10.創新:困境中開發出新的思路
第八章 找個“藉口”攻克辦事難關——利用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就其實質而言,是辯證法的對立統一在思維領域的反映。矛盾的對立雙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相互轉化,它們之間具有同一性、統一性。做事情愛找藉口固然不對,但水至清則無魚,凡事沒有絕對,適時找點藉口,可以攻克辦事難關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人們在做事的時候,有時候需要“名正言順”,需要有個說法,需要有個託辭。在不違反法律和道德的情況下,為了讓事件順利進行,找個“藉口”也是未嘗不可的。
1.換一種思維方式看“藉口”
2.尋找合適的藉口拒絕別人
3.找個藉口把“不”說出口
4.以“善意的謊言”為藉口
5.談話時要善於尋找話題藉口
6.做事情就要“名正言順”
7.送禮中的“藉口”藝術
8.藉口找得巧,說法給得妙
9.找個臺階,讓對方能下臺
10.用自嘲,把臉面撿回來
第一章 心理誘因: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論時間、地點、場合,只要一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習慣性地尋找各種貌似合理的藉口來為自己開脫。找藉口的人可能有難言之隱,或是做錯了事情,或是想推卸責任,或是想拒絕他人,或是想擠壓對手,或是為了避免懲罰。總之,沒有一個藉口是偶然的,藉口的背後一定有著深層次的心理誘因。
1.甜頭吸引:藉口如此管用
2.責任面前,自衛心理作祟
3.我沒錯——“自我寬恕定律”
4.藉口:弱者的一塊遮羞布
5.藉口:自卑者欲蓋彌彰的行為
6.想要拒絕就要找個理由
7.談...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菁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08-06ISBN/ISSN:97898657583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