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頓時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
回到加拿大後,陸續完成《懷樹又懷人》、《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幾部作品。這次再度選出十篇近年的文章集結成書,寫台灣的近代歷史發展、回憶影響我一生的母親與長輩、談海外的生活與好友,也述說我對台灣未來的一點想法。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一個海外台灣人對故鄉的無限思念。
特別推薦:
◎ 本書作者為日治末期曾參與文化協會、戰後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鹿港名士莊垂勝先生之子,從小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作者,即使是家常的回憶文字,都是理解台灣近代發展史的寶貴資料。
◎ 從本書論述日治後期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介紹《民俗台灣》的重要性,即可看出作者雖以農學為專門,卻也具有歷史家的敏銳觀察、分析能力。
◎ 書中也回憶對作者旅居海外影響極大的親友,讀來溫情,也反應台灣人在戰後努力爭出一片天的豪情。
作者簡介:
林莊生
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霧峯鄉,經台中附小、台中一中,1953年畢業於省立台中農學院(現在的國立中興大學)。1963年獲得Montana State College的農藝碩士,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農藝博士。隨即移民加拿大,在聯邦政府農業部擔任生物統計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過43篇科學論文,1995年退休。現從事於寫作。著有:
《懷樹又懷人》自立報系,1992年(本書獲得該年新聞局優良圖書推薦金鼎獎)。
《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1999年。
《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前衛,2000年。
《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台灣文學資料館,2009年。
《新版懷樹又懷人》台灣文學資料館,2012年。
章節試閱
前言/思台灣,也憶往事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遭遇到唐代詩人賀知章同樣的窘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像日本童話中之浦島太郎,頓時感到隔世之感。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回到渥太華後即時開始動手,於一九九二年完成《懷樹又懷人》。此書得到該年度新聞局的金鼎獎。這個社會認可,大大地加強了我繼續寫作之心。一九九五年從聯邦政府農業部退休後,便以此為生活之中心,打算今後用這種方式來跟國內的同胞對話。可是這個意圖從開始就碰到難題,主要的原因是我想傳送的信息和國內報社的需要不太一致,屢遭退稿,成為名符其實的「退稿專家」,舉兩件較特殊的經驗為例:
第一是我在一九九六年四月號的日本《文藝春秋》,看到一九九五年度「文の甲子園」得獎作的發表,這是日本全國高中學生的作文比賽,得獎者是沖繩首里高等學校(等於我國高中)二年級金城幸小姐的〈不能忘的盛餐〉。此次選定有兩個極不尋常的地方:第一此文是六個選考委員一致推蔫,表示此文較其他作品有極突出的成就。 第二其中有兩位認為此文是「文の甲子園」創辦以來最傑出的作品,並促將來的應募者應把它作為文範。我讀了金城之文也大為感動,覺得應讓台灣的學生知道日本中學生的作文傾向,因此把此文翻成中文,並以「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的標題(參見本書附錄一)投給《自由時報》。該報副刊編輯來信說對該文之內容他們是有興趣,但因原作是外國人,要我附上原出版社之同意書。因此我就向《文藝春秋》社申請翻譯此文。對方回信說:「不行」,他們的翻譯權只賣給出版社,不賣給私人。這一來我即沒法交代,因此再向《文藝春秋》陳情說這是此地新聞社之規定,並告訴他們我的目的是要介紹此文給台灣的學生。他們聽了頗同情,經內部之協商後允我翻譯,但要我覆約幾項義務,我回答說都沒有問題。我將此意轉達《自由時報》後,他們大概認為太複雜了,告訴我說他們是以政治、經濟為主的報紙,而此文是較屬文學與教育性質,只好割愛。於是我又轉向南部的某新聞投稿,該報副刊編輯來信說該刊的篇幅有限,而該文太長無法採用,又遭拒絕。於是我改變策略,投稿黨國的《中央日報》副刊,意外地這次卻被接受了。副刊編輯來信說:要等某系列的連載刊完後馬上登我的,過了幾天果然收到該報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九日的副刊一頁。一看我的文章被剪成兩篇:一是金城的〈難忘的盛餐〉的中譯,二是金文以外的我的文章的總合,並給於新題目〈擺脫「劃一化」,突出「感受力」——從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談起〉。對《中央日報》把此文剪為兩篇並無異議。但對第二篇的篇名感到與文意不十分鍥合。因此特將投稿原文載於「附錄一」以資比較。
第二個例子是我用了很多時間寫的一篇相當長的論文〈《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參見本書附錄二)。一九九〇年代回台時在《自立晚報》書店中看到一部《民俗台灣》的全套翻印(三大本),這是戰前在台灣發行,以收集和研究台灣民俗為宗旨的月刊雜誌,是日治末期台灣社會極重要的文獻,共有四十三期。我把它買下來帶回加拿大。不但從頭到尾仔細地看過好幾次,並統計投稿二篇以上的作者名單。其中投稿數最高的前十名如下表1。
這十位投稿者大部分是台灣人而是代表當時的知識份子。其中戴炎輝(法律)、楊雲萍(歷史)、陳紹馨 (社會學)戰後均成為台大教授。要注意的是畢業農業學校,擔任地方政府書記的黃連發。他受到金關的指導,發表了不少民俗的論文,是受金關極器重的人。有一年金關回去日本見到民俗學的大師柳田國雄,他便問柳田,能不能介紹一位斯學之專家,柳田推薦金關的同事池田,金關回答說池田還不夠:這種人非培養台灣人學者不可。然後說:他們最近發現了一個人材,頗能照他們的指導寫論文,當然是指黃連發。可惜黃氏罹上肺病,不久就逝世了。金關大為傷心,寫了一文表達痛失弟子的哀傷,值得珍惜。此集中尤其可貴的是:金關召集的林茂生和台北帝大三位同事的座談會記錄,討論該雜誌是否應修正編輯方針或停刊(從這份報告可以測定當時日本政府對言論自由之尺度)。從座談會後之表現看來,雜誌並沒有修改方針,堅持到停刊為止。在戰爭末期日本政府對台灣人的控制已達最高峰的時代,金關所抱持的包容而寬大的人道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根據上述發現,我寫成〈《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一文(附錄二),自認為一篇有學術價值的論文,投稿給當時相當有名的文學雜誌。但等了一年半,毫無消息。為瞭解該刊的編輯方針,我買來幾本該刊來看,始知投錯了刊物。因為這位新編輯把着重點放在雜誌的編排和寫真,而內容即放在二二八遭難人士之故事,難怪我的文章一直被擱置在箱底了。於是我把稿子要回來,經朋友之推薦,改投《台灣風物》。主編張炎憲先生即時來信表示接受,隨即發表在該刊第四十五卷第一期。
我因出國太早,對國內的出版狀況毫無認識,投稿常用try and error(試行錯誤)的方式進行,結果浪費了很多時日。這種狀況後來漸漸改善了。最初是一九九三年接到鄭炯明先生主持的《文學台灣》的贈閱,得知有本土文學的雜誌。其本土性很適合我的口味,但該雜誌是偏重小說和詩文,不是我關心所在。繼之,二〇〇一年張良澤先生創辦《台灣文學評論》,此雜誌是側重non fiction,恰好是我的專行。不但如此,他還送來一張堂而皇之的聘書,請我當該刊撰稿委員。我跟張先生素無認識,不過被他官函的引誘,欣然應命。雖然我沒有執行審查之任,卻全力寫自己的文章交卷。剛好他有一位能幹的助理編輯戴嘉玲小姐,她頗偏愛我的文章,每次投稿都給我「帝展無監查」的優待(案:戰前日本的帝國美術展覽會之規定,入選二次以上之作家,不必再受審)。因此,我的文章不再被退稿了。如果寫的是論文,我就寄給《台灣風物》;如果是雜文,我就交給《文學台灣》或《台灣文學評論》,不必再為投稿奔走傷神了。
那麼從前被退了的文章我怎麼處理呢?簡單地說,我用「廢物利用」(戰前的慣用語,同於當今的recycle〔回收〕)之方式。我們渥太華的台灣同鄉會出版一種無定期的《加都台訊》,是手寫、自印的一種community letter(參見圖1),被退回的稿我都送到這裡去「發表」,而且用「一鴨兩吃」之方式,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文庫),就是把這些退稿加上幾篇新作完成的。在本書之第九篇說過,我出版之書都不賣座,獨有此書二千本都賣完了,真是「天公疼人」之謂也。
這次再度捲土重來,希望繼續發揮「人」的精神,為台灣留下更多的史料。本書除了附錄兩篇曾經發表過的舊文外,正文共收錄十篇文章,都是二○一一年以來我在台灣所發表的近作。前四篇匯集成第一部「思台灣」,內容是側重政治面,談台灣近代史和人物:首先以〈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一篇,回顧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史,瞭解台灣在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下,領導階層是如何與統治者進行互動。〈洪元煌的政治生涯〉介紹橫跨清領、日治及國民黨三個時代的中部士紳洪元煌,他的一生相當多彩。可以說他像個「御用紳士」,但從另一種角度看,卻又像民族鬪士。〈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是回顧我與蔡培火先生的女婿張漢裕教授間的書信來往,得於認識他學者之風格。第四篇〈在國外看台灣〉是去(二○一三)年接受廖振富教授的訪談正文,內容主要是介紹我在加拿大的經歷與生活,加上我對現在台灣的看法。
第二部「憶往事」收錄六篇文章,雜談個人的往事:〈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由報紙上看到的兩則漫畫,報告台僑融化於當地社會之狀況,並申論加拿大政治領首旳風範,與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領導人應當具有的特質。〈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美國的吳厝庄〉、〈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三篇,是回憶在我海外生活的過程中,對我影響極大的親人與摯友。〈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是自一九九二年出版第一本專著《懷樹又懷人》後,二十多年來所收到的讀者迴響中,最值得與讀者分享的六篇,對「如何看書」這個問題來說,可以提供不少的啟發和參考。最後一篇〈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是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不久,隨家父莊垂勝先生進行環島旅行的回憶,除了是一篇個人遊記外,或也可算是讓後人理解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社會的一般情況。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海外台灣人之心思。供國內讀者參考。
前言/思台灣,也憶往事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遭遇到唐代詩人賀知章同樣的窘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像日本童話中之浦島太郎,頓時感到隔世之感。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回到渥太華後即時開始動手,於一九九二年完成《懷樹又懷人》。此書得到該年度新聞局的金鼎獎。這個社會認可,大大地加強了我繼續寫作之心。一九九五年從聯邦政府農業部退...
目錄
前 言/思台灣,也憶往事
第一部 思台灣
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
洪元煌的政治生涯
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
在國外看台灣——林莊生先生訪談錄 訪談者:廖振富
第二部 憶往事
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
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
美國的吳厝庄
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
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
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
附 錄
附錄一/談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
附錄二/《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
前 言/思台灣,也憶往事
第一部 思台灣
日治時代台灣的政治運動
洪元煌的政治生涯
張漢裕教授的信和《蔡培火全集》
在國外看台灣——林莊生先生訪談錄 訪談者:廖振富
第二部 憶往事
從兩張漫畫談起世風與時代
知遇之恩——記李毓濱姑丈
美國的吳厝庄
整理債務與母親的訪美
讀者的反應和我的回思
追憶一九四七年的環島之行
附 錄
附錄一/談日本高中作文比賽的特選作
附錄二/《民俗台灣》與金關丈夫——五十年後的讀感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