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它既不是「純文學」,也不是「雅文學」;它不是純歷史,又沒有虛造歷史……一部好的歷史實錄,何嘗不可當作一部小說和文學作品看?——二月河(著名歷史小說家)
其規模之宏偉,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不僅在我國歷史演義中絕無僅有,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國通史都無法代替的。——裴效維(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副會長)
蔡東藩的通俗史學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義史書當中出版發行歷時最長、數量最大的一種。——李志庭(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火燒圓明園
清廷打算重選兩江總督,廷臣多薦舉胡林翼,只有肅順奏稱胡林翼不可輕動,不如任用曾國藩。咸豐帝採納肅順的建議,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督辦江南軍務。並因胡林翼保薦左宗棠,特給左宗棠四品京堂一職,讓他佐助曾國藩處理軍務。曾國藩又與胡林翼商議,調鮑超部下六千人及朱品隆、唐義訓等所率領的三千人渡江,駐紮徽州的祁門縣。
洪秀全聽說曾國藩出駐皖南,料知他想謀取江寧,便封李秀成為忠王,令他帶古隆賢、賴裕新等人,率幾萬人的長毛大軍直入安徽。當時左宗棠、鮑超各軍還沒有趕到安徽,李秀成已由廣德州趨往寧國府,守將周天受戰死,寧國被攻陷,徽州戒嚴。曾國藩立即讓李元度接辦徽州的防務。李元度剛到徽州,長毛軍將領侍王李世賢就率大隊長毛軍前來,李元度抵擋不住,退出徽州。李世賢攻破徽州府城,進逼祁門縣,曾國藩惶急萬分,幸虧鮑超率軍趕到安徽,張運蘭也趕來支援。於是曾國藩派鮑超出兵駐守洹亭、張運蘭出兵駐守黟縣。艱難萬分之際,忽然北京遞來八百里加急的公函,催促曾國藩帶兵回京護駕。
原來,已到了互換《天津和約》的時候。咸豐九年,各國的艦隊駛赴天津,遵照約定前來換約。恰巧僧格林沁在大沽口負責防務,修築炮臺,在淺海遍插木樁,遠遠地看見外國艦隊飛駛前來,忙派人乘船出港,會晤各國使臣,通知他們大沽在設防,請改從北塘駛入。英、俄、法三國不聽,竟徑直駛入大沽,開炮轟擊。僧格林沁一陣反擊,轟沉數艘英艦,只有一艘戰艦逃去。美使華若翰遵約,改道而行,才得以換約。
清廷因小獲勝利,正私下相互慶賀。不料英國人暗圖報復,在廣東修造船隻,招募潮勇,再謀入犯。咸豐十年六月,英使額爾金、法使葛羅又率艦隊,北犯天津,大沽北岸的炮臺淪陷。僧格林沁仍然堅守南炮臺,朝旨飛促他退軍,僧格林沁不敢違旨,便撤到張家灣。遇到大學士瑞麟正統率九千名京旗兵出城防衛,僧格林沁說:「我守住南岸炮臺,還可以保護津門,不知上頭聽信什麼人的話,令我退守。我退一步,敵進一步,這該怎麼辦?」瑞麟說:「現在鄭親王端華、尚書肅順都主張議和,所以上頭令王爺退守,且已令侍郎文俊、前粵海關監督恒祺前往天津議和去了。」正議論,傳來天津被陷的消息,僧格林沁頓足不已。忽然又有人來報,文俊、恒祺被外國人拒絕,朝旨已改派桂良前往議和。僧格林沁說:「此時議和,只怕沒有這麼容易!」隨即與瑞麟一同駐守通州,靜候命令。
桂良抵達天津,與英國人議和,英使額爾金及參贊巴夏禮提出幾個要求:一是要增加軍費,二是要在天津通商,三是要各國公使帶兵入京換約。桂良據實上奏,咸豐帝嚴旨拒絕,令僧格林沁、瑞麟兩人嚴防外國人內犯。京師也傳令戒嚴。英使見議和不成,又從天津派兵北上,侵擾到北京城外,京城裡面的人一天之內被驚嚇多次。端華、肅順想出一個避難的法兒,請咸豐帝駕幸木蘭。這話一傳,廷臣譁然,十個人中有六七個不贊成。咸豐帝躊躇不決,所以召皖南軍入京支援。
副都統勝保當時正在河南剿賊,最先接到聖旨,急忙會同貝子綿勳,調遣八旗禁兵,共計一萬多人,馳赴通州助剿。得知咸豐帝想北狩,勝保連忙上奏,力請咸豐帝坐鎮京師,不可被奸佞之臣所誤導。
咸豐帝對他褒獎萬分。勝保正想出兵,英法聯軍已逼近張家灣。勝保不曾與外國人交戰過,還以為外國人沒什麼能耐,上馬衝殺過去,不料外國人一見面,就「撲通、撲通」幾槍放過來。勝保起初倒也不怕,麾軍上前,親自督戰。英法聯軍的領隊望見勝保戴著紅頂子,穿著黃馬褂,料知他是督兵大帥,便令軍士都向他瞄準射擊。勝保防不勝防,一粒子彈飛到面前,正中右頰,勝保忍不住痛,跌落馬下。多虧被親軍救起,上馬逃走。主帥一逃,將士自然潰散。僧、瑞二營不戰先怯,也從通州退回北京,在城外駐紮。
咸豐帝得到消息後,一面派怡親王載垣再赴通州議和,一面收拾行裝,逃往圓明園。載垣趕到通州,由桂良接待,兩人商議,請英、法兩國的使者入城議和。英、法答應次日相見。第二天,載垣、桂良在通州城內的天岳廟,備好筵宴,恭候英、法使臣。
快到中午時,英、法使臣才前往天岳廟。載垣等人慌忙迎接,只見一排外國兵護著兩頂綠呢大轎,直入廟中。轎子放下後,跨出兩人,一個是法使葛羅,一個是英國的參贊巴夏禮。雙方見過後,載垣便下令開宴,當下分賓主坐定,喝過幾巡酒後,載垣才談到議和。法使葛羅倒還和顏悅色,說願意修和,只有巴夏禮捋起袖子,站起來說:「今天的事情,只有見到中國的皇帝,才可以定約!」載垣、桂良兩人面面相覷,無法作答。巴夏禮又說:「我們遠居歐洲,很早就想來中國觀光,現在打算每國各帶一千人入京覲見。」載垣沉吟半晌才答覆巴夏禮,說:「還得請聖上來定奪。」巴夏禮露出不悅的神情,宴席結束後,傲然離去。法使葛羅倒是歡然道別。正巧僧格林沁帶兵進來,探聽議和的消息,載垣跟他談起巴複禮的情形,僧格林沁跳起來說:「等我去拿下他再說!」當即跳上馬鞍,一鞭而去。桂良深恐議和受阻,忙上馬跟著出去,還沒走幾里路,遠遠地看見僧格林沁已將英、法二使截住,急忙加鞭趕上去。僧王已把巴夏禮捆綁好了,正要去捆法使葛羅。桂良連忙遙手,對僧格林沁說:「法使態度恭順,不要綁他!」僧格林沁說:「桂中堂替他求情,就饒了他,放他回去!」葛羅才得以脫身,桂良送他一程,道歉告別。
英使額爾金聽說參贊被擒,不由得憤怒起來,便率英軍長驅直入,攻向北京。警報像雪片似的遞入圓明園,端華、肅順一群大臣驚恐萬狀,一個勁兒地慫恿咸豐帝北狩。於是,咸豐十年八月八日,咸豐帝起鑾北狩,后妃都隨駕同行。端華、肅順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等人一律隨駕。咸豐帝走到途中才傳旨京城,任命恭親王奕訢為全權大臣,留守京師,僧格林沁、瑞麟、勝保各軍仍駐守城外防剿。
京內的百姓聽說皇帝出走,於是紛紛遷避。禁旅大多奉調護駕,剩下幾個老弱殘兵漸漸逃散,連僧、瑞麾下兵卒也四散而逃了。偏英法聯軍不肯罷手,揚旗鳴炮,直逼京城。恭親王忙召在京的大臣商議,大臣主張不一,只有大學士周祖培與尚書陳孚恩仍主張議和。恭親王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也只有採用講和的計策。忽然桂良遞入英國的照會,索要巴夏禮。恭親王又與王公大臣商議一番,仍是沒有議出什麼結果。恭親王說:「巴夏禮於前日押解到京,我曾說僧、怡二王不免魯莽,現在不放不行,放又不能,真是為難得很。」恒祺此時在京,便對恭親王說:「不放巴夏禮,就無法與英國議和。且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本是我國的古禮,現在不如放他回去,借他的口通知英使額爾金速來換約。」恭親王說:「你說得也挺有道理,就派你去辦吧。」恒祺去了半天,稱巴夏禮已被放出城外,並讓他回去問議和的事情了。恭親王稍稍放心。
誰知剛過了半天,就聽到外面人聲馬嘶,鬧成一片,接著「隆隆」的炮聲、「啪啪」的槍聲不絕於耳。正想派人出去探察情況,忽然一個內監踉蹌奔入,惶急地說:「不好了!外國兵攻入內城了!」恭親王問道:「僧王、瑞相、勝副都統都到哪兒去了?」內監回答:「不知道。只聽說城外的各軍一見到外國兵就四散逃去,剩下僧王爺、瑞中堂、勝大人三個赤手空拳,無法迎敵,只得由著外國人入城了。」恭親王大驚失色,忽然恒祺又進來說:「外國人要縱火燒掉圓明園!」恭親王一聽,急得直跺腳,說:「怎麼辦?」恒祺說:「現在只好向外國人說情,叫他們不要縱火。」恭親王說:「那就有勞你了。」恒祺不敢怠慢,跨著馬趕到圓明園,園外都是外國兵,恒祺會說幾句英語,說是前來請和,外國兵才放他進去。
一入園門,只見火光沖天,蘭宮桂殿、鳳閣龍樓已被毀去數座。恒祺向沒有火的地方走去,正碰著巴夏禮與一個穿洋裝的中國人,巴夏禮假裝沒有看見他,依舊忙著指揮部下放火。恒祺忍著一股氣,先跟那穿洋裝的中國人搭訕,問他的姓名籍貫。他卻粗聲粗氣說:「誰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龔孝拱是什麼人?他是晚清文人龔定庵的長子,學問不亞於他的父親,在上海多年各國的語言都略知一二,只是性情怪僻得很,不屑與人說話。一次巧遇英人威妥瑪在上海開招賢館,讓他做祕書,一個月給他許多傭金。龔孝拱拿到錢,便去找歌伎,父母、妻子他一概不管,只納了一個妓女為妾,頗為眷愛,時人叫他龔半倫,他也以半倫自稱。半倫的意思是說他生平不知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只寵愛一個小老婆,算作半倫。這次英國人北犯,他也跟著入京,火燒圓明園,其實是他唆使的。
恒祺見找錯門路,便與巴夏禮攀談起來,巴夏禮這才脫帽行禮。恒祺便說:「現在我國與貴國議和,為什麼你們還要在此縱火?」巴夏禮說:「你們中國人就會耍詐,天天說要議和,總是沒有結果,還要把我捉去監禁數日。你想天下哪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在此縱火洩憤。」恒祺再次向他謝罪,巴夏禮說:「如果中國真心議和,限你們三天之內開放紫禁城,迎我軍入內議和。並且我被捉的時候,還有幾個從員也被捉去,現在應立刻放還,才可以議和。」恒祺唯唯從命,只請他不要再放火。巴夏禮也含糊答應。恒祺忙回去報告恭親王,恭親王於是令恒祺釋放英國俘虜。不想到了獄中,已有幾名英國人死了。恒祺急得手足冰冷,也無暇去問罪獄卒,轉身就飛報恭親王。恭親王呆得像木偶一般,還是恒祺想出一個辦法,照會巴夏禮,說是等和議完了,再將人質一律釋放。偏巴夏禮的耳朵很長,已探知有幾個英國人死在獄中,於是索性丟下一把大火,把這一二百年的建築,幾千幾百間的殿閣,連那點綴的亭台花木,擺設的器皿什物,都燒得乾乾淨淨。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整個圓明園變成一堆瓦礫場。只有珍奇古玩,被龔半倫帶領洋兵,搜取乾淨。龔半倫得到一些,他將這些古玩運到上海變賣後,將所得的錢嫖光吃光,最後發狂而死。
巴夏禮焚毀圓明園後,又揚言要攻打紫禁城。恭親王召入恒祺,商量救急的辦法。恒祺想了一會兒,才說:「法使葛羅倒還平和,如果請他在中間調解,說不定還可以和英國周旋。」恭親王聽後,又想令恒祺前去和法使會面。恒祺說:「這個差使還是請桂中堂去吧。桂中堂與法使有些投緣,他可以去。」於是恭親王派桂良去見法使,法使表示願意在中間調解。桂良於是先回去,隨後法使的照會也到了,說英使額爾金索要五十萬兩撫恤金,以慰藉那些死在獄中的英國人的家屬,而且要立即支付,然後才能訂立盟約修好。恭親王不得已,大加搜刮,湊足五十萬兩銀子,送到英營,並約於禮部衙門內恭候議和。
咸豐十年九月九日,與英使議和,免不了又要設宴。這天黎明,恭親王奕訢率同朝廷要員,備妥儀衛甲杖,先到禮部衙門等候。好一會兒,才見英使額爾金、參贊巴夏禮乘車而來。恭親王率眾官將兩人迎入,行過了禮,分東西坐定。額爾金提議換約,除原先議定的五十六條外,還要添加數條,如賠償兵費、增開口岸、派駐領事等。經恭親王再三力爭,翻譯人員往返傳達信息,最後議定清政府償還一千二百萬兩兵費,增開天津為商港,允許英國領事駐紮各港口。雙方議妥後,彼此入席,酒酣興盡而散。第二天,恭親王又請法使葛羅到禮部共商和議。法使算是有情,只索要六百萬兩兵費。恭親王一口應承,也像款待英使一樣盛筵款待法使,並且迎送有禮。
咸豐十年九月十一日,與英使換約,恭親王據實上奏。咸豐帝此時已到熱河,看完奏章後不免歎息,但木已成舟,不能再變,只好降旨答應。只有俄使伊格那提業福圓滑得很,所得到的權利比英、法要多幾倍,他表面上非常平和,暗中卻厚索利益。
中俄通商,向來就只有恰克圖一處。咸豐三年,俄國以勘界為藉口,陰謀占取中國領土。清政府征剿長毛軍都來不及,還有什麼心思對付外國人,自然把此事擱起不管。俄國人竟進駐璦琿。黑龍江將軍奕山派人去攔阻,俄國人不聽,於是奕山上奏清廷。清政府令奕山與俄國人交涉,俄國人索要黑龍江北岸,奕山竟唯唯從命,訂下《璦琿條約》。後來英、法興兵,俄使也率領艦隊跟在後面。大沽一戰,英、法的艦隊大多遭到損失,退回廣東。只有俄使入京,於咸豐八年五月與滿清政府定下十二款條約,大致意思是兩國往來應平等相待,海口通商應與英、法一樣,俄國派遣領事入京時可以隨帶兵船。這叫做《天津和約》。
英法聯軍入京,硬要入城議和,恭親王膽小,不敢答應。俄使伊格那提業福於是趁機入京勸恭親王在禮部衙門議和,說可以無患。原來,禮部衙門與俄使館相近,俄國可以擔任保護。恭親王這才放著膽與英、法使臣相見。和議成功後,俄使便來索要報酬,又訂立《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河東岸全部劃歸俄國。
外患稍定,朝廷下旨令南軍回軍剿賊,太平天國的末日就要到了。
火燒圓明園
清廷打算重選兩江總督,廷臣多薦舉胡林翼,只有肅順奏稱胡林翼不可輕動,不如任用曾國藩。咸豐帝採納肅順的建議,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督辦江南軍務。並因胡林翼保薦左宗棠,特給左宗棠四品京堂一職,讓他佐助曾國藩處理軍務。曾國藩又與胡林翼商議,調鮑超部下六千人及朱品隆、唐義訓等所率領的三千人渡江,駐紮徽州的祁門縣。
洪秀全聽說曾國藩出駐皖南,料知他想謀取江寧,便封李秀成為忠王,令他帶古隆賢、賴裕新等人,率幾萬人的長毛大軍直入安徽。當時左宗棠、鮑超各軍還沒有趕到安徽,李秀成已由廣德州趨往寧國府,...
目錄
序言
江南大營潰敗
火燒圓明園
肅順與西太后的較量
慈禧聽政
李鴻章與淮軍
天王末路
僧親王中計
剿滅捻賊任柱
平定捻亂
太監李蓮英
慈禧太后歸政
同治帝歸天
索回伊犁
中法戰爭
朝鮮內亂
頤和園
中日甲午戰爭
序言
江南大營潰敗
火燒圓明園
肅順與西太后的較量
慈禧聽政
李鴻章與淮軍
天王末路
僧親王中計
剿滅捻賊任柱
平定捻亂
太監李蓮英
慈禧太后歸政
同治帝歸天
索回伊犁
中法戰爭
朝鮮內亂
頤和園
中日甲午戰爭
商品資料
出版社:龍視界出版日期:2014-10-01ISBN/ISSN:978986573266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6頁開數:14.8*21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