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野/文字、張大魯/攝影
定價:NT$ 320
優惠價:9 折,NT$ 288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有人在青春期反抗,有人在熟年期反抗,有人一輩子從不反抗;
有人卻無時無刻、拚了老命和一切對抗!
他們施展著時間的鍊金術,讓歷史悄然改變!
■ 本書特色:
關於「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每一個夜晚……
一、 小野即時隨手記──溫柔而堅定的字句,細膩書寫每個時刻的感動。
二、 小野的評論散文──高昂而理性的文采,分析這個時代背後的起承轉合!
三、 完整收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第一集至第八十一集節目單──讓時間軸重返現場!
四、 精采直擊「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照片花絮──讓每一個人奮鬥的神采都被記錄下來!
作者簡介:
小野
一九五一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研究分子生物學。
一九八一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與吳念真等人一起推動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曾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台視節目部經理、華視總經理。
小野著作等身,涵蓋小說、散文、電影劇本和兒童文學,著有《誰幫我們撐住天空》《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蛹之生》《試管蜘蛛》《生煙井》《豌豆家族》等。曾榮獲金鼎獎、聯合報文學獎等多項大獎肯定,創作四十年未曾停歇,工作橫跨文學、電影、電視,皆能引領風潮,影響力遍及老、中、青三代讀者和觀眾。一九九○年《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更入選民國六○年代十本書之一。二○一二年和二○一三年,他更分別以《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獲選金石堂年度作家風雲人物和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他也曾五度入圍金馬獎,並以《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贏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和金馬獎最佳劇本獎。
近年來積極投入社會運動,二○一三年三月,與柯一正、吳乙峰、王小棣、戴立忍等人發起「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在每週五晚間六點於自由廣場,以溫柔堅定的力量,持續關注各項社會議題,二○一四年,《在每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如實記載、見證公民運動的可貴。
攝影/張大魯
張大魯其實是蔡育豪。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一九八八年開始從事新聞攝影工作至二○○九年。曾服務於《中國生產力雜誌》、《商業週刊》、《經濟日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二○○九年到二○一三年走入文創產業。二○一四年起開始自由工作接案。
「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至今(二○一三年三月至二○一四年十月底),缺席十四次。
名人推薦:
並肩老戰友導演 柯一正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范雲
專文推薦
王小棣、王耿瑜、吳乙鋒、吳念真、吳朋奉、沈可尚、李惠仁、林志儒、周震、音地大帝、
郝廣才、陳明章、陳藹玲、許肇任、鈕承澤、萬仁、葉天倫、黃健瑋、楊雅喆、鄭有傑、
鄭芬芬、鄧安寧、蔡康永、劉黎兒、戴立忍、鴻鴻、瞿友寧、Raye
熱血推薦
「我從來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歷史,可是在每一次可能改變歷史的時刻,我卻從來沒有缺席。
因為我曾經承諾我的孩子們,當他們說自己來自台灣,是台灣人時要抬頭挺胸理直氣壯。
因為我也承諾我自己,當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時,能光榮地離去,因為我已經盡了力。」
──小野
從馬英九總統一句:我沒有看到有人在反核。──開啟了「我是人我反核」的快閃行動。
從二○一二年反核大遊行的街頭──開始了每周五「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集結聚會。
每週五,晚上六點,請帶著溫柔堅定的心,緊握繩索,與歷史拔河!
沒有人能預期結果,還要走多少無人知曉的道路。
但且讓我們相信:小蝦米如你我,
歷史會在某個瞬間因我們而改變!
終結核電、大埔事件、洪仲丘案,乃至於兩岸服貿協定爭議,台灣正逐漸邁向真正的公民社會。然而,終點線尚未明晰,挑戰有增無減,小野在每一個現場,見證了公民運動的可貴;張大魯用他的攝影鏡頭,抓準每一瞬改變的時光;每周五晚上六點在自由廣場參加「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現轉型為「五六運動、公民論壇」)的公民,他們親身參與,跨出行動,以聲音,以文字,以決心力挺:唯有思考、實踐、真正代表自己,才能在每個關鍵時刻,改變世界。
■ 戰友柯一正、范雲情義相挺推薦!
「小野是這一年多來,在現場哭最多次的一個人,只要隨便問他一個問題,他都會哭出來,他非常感性,我想是因為有太多資料與故事在他心裡翻騰,覺得我們在做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獲得的資訊愈多,愈覺得自己正走一條沒有回頭之路,然而,我們卻是無比快樂,這快樂來自於我們在身處在這個的時代,可以盡微薄的一份力量,付出而不會後悔。」──柯一正
「在過去的一年中,自由廣場的確成了週五的魔幻廣場,以時間的鍊金術向我們展現了理想的堅持力道。小野就像是發動了許諾的旗手,或,魔術師,他的話語,讓參與者打從心底願意相信,個人微小的貢獻是有意義的,運動是可能的,在自由廣場的當下是,面對台灣的未來更是。……他真是天生的運動者,不馴服,也不放棄,無論是在文化體制內的長征,還是在週五傍晚的自由廣場。謝謝小野,謝謝他的創作,以及溫柔堅定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范雲
【推薦序】
小蝦米的巨大力量
◎柯一正(導演)
一切都要從一句話開始。二○一二年日本發生福島三一一核災事件,同年台灣核四廠預算追加,馬英九總統在外國媒體提問台灣的核能處理時,說:「因為沒有人反對,所以核能政策照常進行。」
過沒多久,我和吳乙峰、戴立忍等人招集了若干藝文圈的好友,一個拉一個,七、八十人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排出一個大大的「人」字,大家高聲呼喊:「我是人,我反核!」行動串聯很快地在各地發酵,我們要讓馬總統知道,有許多人關心核能問題,有許多反對的聲音。隔年(二○一三年)三月九日反核大遊行,二十多萬人走上街頭,高舉反核旗幟。遊行結束後,小野、吳乙峰、王小棣十幾位導演和作家留在原地徹夜討論:反核會不會變成像是一年一度的遊行、結束後就曲終人散?我們要如何延續這一股集結起來的力量?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過後,每個週末都有一群人在首相官邸附近的公園聚集,靜默地反核;一部南美的電影《羊澄湖事件》,敘述一個爸爸為了找兩個失蹤的兒子,三十年來,每周三下午都去總統府放著兒子的相片抗議。這兩事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與刺激。三月九日反核上街頭的氣氛,心中對於政府忽視人民心聲的怒火,在在讓我們覺得反核必定得堅持下去,我們打鐵趁熱,在遊行結束後,真正延長賽才要正式開始。二○一三年三月十五日星期五晚上六點,我們在自由廣場下,開啟了連續舉辦至今八十多集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細數來這五百多個日子,小野絕對是「不要核四、五六運動」中的靈魂核心人物。我與小野認識了許多年,情感似乎不曾改變,年輕時我們一起開影像製作公司,中年後我們一起參與社會改革追求一個更好的未來。
在小野身上,我看到一股更熱烈的正面能量,他看到這些不公不義的事件每天發生在我們周遭,他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他全心力投入,這讓我非常感動。「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每個夜晚,他風雨無阻、幾乎不曾缺席;他是活動中需要口號、文案的快筆寫手;他是節目快開天窗時,「最佳墊檔男主角」,信口捻來就是一段感人的小故事;他是最富含情感的真情男子,骨子裡比誰都反叛,可是心地卻比任何人都更加柔軟韌性。
他對很多事情不滿,我們常戲稱他為「老憤青」,反叛的個性一部分源自於他遭受到政治迫害的舅舅,一部分也來自於他對於生命與環境的熱愛。表面上他不是一個特別憤怒的人,可是內心他比誰都激動、積極,設法推動更多社會活動,參與更多公共議題,小野說,他用筆揮舞了四十年,像斧頭,看似溫柔幽默,但在很多時刻,那些文字都指向了社會上不平等之處。
小野也擁有非常細膩的觀察力,總是能在「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現場中,觀察到前來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一書中,就收錄了很多如你我一樣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我記得有一次很感動,一位來自貢寮的女孩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那次我們全場的人都掉淚了。女孩不超過十六七歲,她説自己從小就看著爸爸反核,她的爸爸是近海漁業的漁民,當海洋生態因核電廠興建而破壞,她爸爸喪失了工作的機會,也無能扭轉大環境,整個家庭生計出現了很大的危機,從那時候開始,她就很少看到她爸爸的笑容。反核這麼多年過去,她長大了,卻也很少和她爸爸交談了。女孩很簡單地敘述了自己的故事,但我們卻可以直接地、透過「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現場,明白核四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重大改變,活生生展演在我們面前。
在這一年多以來,儘管在參與一個嚴肅的活動,一開始只單純地反核,隨著時序推移,漸漸有更多人上台分享各種事件,我們歷經了松菸護樹、大埔張藥房事件、士林文林苑、洪仲丘事件、太陽花運動等等,核四宣布停工後,「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轉型為「五六運動 公民論壇」,每一周設定當時正在發生的時事來討論,協助準備要來發表的團體或個人,無形中也認識了更多人,譬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為馮光遠辦入監晚會……每個公民都可以上台發聲,每個角落都可以被看見。我們與志工如流動的、透明的泉水般,盡力了解每一樣社會議題,盡可能提供無私的協助。
小野是這一年多來,在現場哭最多次的一個人,只要隨便問他一個問題,他都會哭出來,他非常感性,我想是因為有太多資料與故事在他心裡翻騰,覺得我們在做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獲得的資訊愈多,愈覺得自己正走一條沒有回頭之路,然而,我們卻是無比快樂,這快樂來自於我們在身處在這個的時代,可以盡微薄的一份力量,付出而不會後悔。我與小野這一代人掠奪了太多下一輩人的資產,所以當有機會可以補償過失,當還來得及的時候去制止,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人民的力量,讓政府知道、表達聲音;我們也必須讓新一代的年輕人站出來,給他們機會、建立一個舞台,站到最重要的位置,讓他們盡情地發揮理想,而我們可以在一旁,有所助力。這不僅是我,也是小野最大的心願。我們時間不多了,希望能夠看到這個國家有不一樣的機運。
「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原先是一連串的憤怒而引發的活動,但我們知道憤怒的力量只能維持短暫的光火,唯有理性而堅定的腳步,才能帶我們走更遠的路,沒有人可以預測這些行為的結果,是成功或失敗;沒有人知道這場抗衡會持續多久、還要走多少無人知曉的道路,但我們始終相信一件事情:不斷地以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持續前進,小蝦米如我們,相信總有一刻歷史會因為我們而改變。
【推薦序】
不馴服,也不放棄
◎范雲(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我並不真的認識小野這個人,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以為我認識他。
最早知道他是因為讀了《蛹之生》這本書,後來則是因為喜歡《恐怖分子》等那些陪伴我成長的台灣新電影,再後來,則是偶而在電視台人事更迭的新聞中,會讀到關於小野的訊息。無論出現在哪兒,在我心中,小野似乎一直代表著台灣社會所擁有的一種溫暖、光明與不斷朝向理想攀爬的生命質地。在台灣一股腦地追求經濟成長的七○與八○年代年,這股伏流開始匯聚,不曾中斷地走過九○年代與政黨輪替,從文化領域延伸到社會改革,從體制內走到街頭與自由廣場。讀著小野的各色作品,看著他的身影,溫暖、正直與昂然的風格依然,只是,當年我所仰望的文學青年,如今已是鬢角微霜,有四個孫子女的阿公。奇特的是,他的熱情似乎更澎湃,他想要攀爬的理想山峰,依然讓人仰望,甚至,更為巨大。
一九七八年時,我國小三年級。那是個炎熱的夏天,我是家中的么女,父親帶我到台北市某個校園陪同大姊參加大學聯考。我已經忘了我是怎麼拿到《蛹之生》這本書,也許,是從大姊的書架。我只記得,在那兩天陪考的漫長時光中,我安安靜靜地坐在排球場邊高高的裁判椅上,一頁一頁地,細細翻讀《蛹之生》這本書。
七月的白日天氣悶熱,陽光極亮,排球場的榕樹蔭下蟬聲唧唧,偶而飄來些許涼風。讀著讀著,有時我也會放空發想,讀累了,則在校園裡隨意走動。第二天最後一科考試鐘響前,忽然,一抹尖銳的叫聲劃破了靜肅的氛圍。一個高中女生被抬出教室,在眾人驚恐的目視中,尖叫著被送上了救護車。不到十歲的我,似乎頓時了解了一件事——這個體制容不得任何一個年輕人,有半點閃失。於是,那個夏天,那次陪考,以及閱讀《蛹之生》這本書的經驗,就這麼牢牢地鑲嵌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成為一段無法忘懷的回憶。
除了《蛹之生》,那幾年,我也閱讀了《試管蜘蛛》、《生煙井》等小野其他的書。四十歲後的我,對於書的具體內容,已然不復記憶。然而,我一直記得,小野書中所透顯的那種不馴服,對教育體制與社會的質疑,對人性掙扎的反思,以及不放棄。師大生物系畢業的小野,以質樸的文學語言,誠實地寫下了當年的他對成人世界的陳腐與殘酷的感觸。也許就是那股不馴服,卻也不放棄的氣息觸動了我,我對《蛹之生》,對小野,一直都有著一種莫名的信任,對於他所做的許多事,也一直抱著一種安靜的期待。
因為如此,這些年來,每每讀到他的訊息,我總覺得我一直認識他。他還是那個剛寫了《蛹之生》的生物系畢業生,而我,還是那個在排球場旁高高裁判椅上讀著《蛹之生》的小孩。在那個七○年代,在那個聯考的夏天,我們相印共鳴地認識了成人世界的陳腐與殘酷,但我們都不想屈服,也不甘放棄。
看到小野與導演們被迫走上街頭,研究與關心社會運動的我,有許多感觸。從青春到熟年,有人只在青春期反抗,有人在熟年期反抗,有人一輩子都在反抗,當然,這個世界上多數的人則是從來都不反抗。有人的反抗,是在街頭,有人的反抗,在作品之中。小野與導演們就像沙特,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與能量投入創作,用美學敘事或哲學思辨,將廣大的人群帶到更高的山頭,讓我們看得見時代本身,也習得體會美好的霞光雲彩。沙特晚年投入社會改造,他說,他最美好的創作能量,都在他的作品之中。晚年的他,選擇以更直接的行動貢獻他所熱愛的世界。相較於一輩子都在體制外寫作的沙特,小野讓我驚艷的是,多次出入體制的他,不僅沒有馴服或老成,相反的,他以自己的方式,帶著文化的視野,走出了一條溫柔又有風格的反抗之路。
社會運動是時間的藝術。很少有運動能夠靠著一場戰役,就完成目標。多數的運動是挫敗的,能夠被記載的成功運動,靠的往往就是領導者懂得時間的鍊金術。只有透過時間的堅持,才能將每一個參與者微弱的能量,積沙成塔,累積成感動人的力量。小野,和他的朋友們所帶領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用一年多的每一個星期五的的不懈,向我們展現了時間的煉金術。
原來這個社會,還是有人不論颳風下雨,都能夠齊聚心中的魔幻廣場,分享共同的信念,與思辨。原來這個社會,還是有人會為了改革社會,一吋一哩緩步挺進,堅守著自己的承諾。原來,人們只要持續不懈,也能積累出更大的能量,與歷史拔河,齊心拉出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原來,即使運動人潮有高有低,我們也能因分享了來自同胞高貴情誼的美食,從而精神飽足。
在過去的一年多中,自由廣場的確成了週五的魔幻廣場,以時間的鍊金術向我們展現了理想的堅持力道。小野就像是發動了許諾的旗手,或,魔術師;他的話語,讓參與者打從心底願意相信,個人微小的貢獻是有意義的,運動是可能的,在自由廣場的當下是,面對台灣的未來更是。
小野的視野總是寬廣,他看到的不僅是反核議題或核能政策,他說:反抗者要走的道路非常艱辛而漫長,因為他們要反抗的不只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集團,而是一個難以動搖的漢民族深層的文化。
面對深層文化的課題,改變並不容易,但,看過大風大浪的小野,舉重若輕,他的文字一貫昂揚,絮絮地述說這個運動的許多小故事,溫柔但堅定地告訴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能夠反抗。能夠反抗,是幸福的。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在自由廣場的每一個當下,我都很快樂。小野這麼說。
是的,我們是幸福的,還能為了自己以及下一代更有尊嚴的人生,起而行動。我們是幸福的,這個社會還有秀異的導演與作家與許許多多的文化工作者,和弱勢朋友們站在一起。是的,我們是幸福的,即使這一路上仍有許多夢想,看似更遠,但,我們已經擁有彼此,一路溫暖,不孤單。
閱讀小野為「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所留下的文字紀錄,我的感嘆是,他真是天生的運動者,不馴服,也不放棄,無論是在文化體制內的長征,還是在週五傍晚的自由廣場。即使我並不真的認識小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
謝謝小野,謝謝他的創作,以及溫柔堅定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3 |
6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小野/文字、張大魯/攝影
優惠價: 9 折, NT$ 288 NT$ 3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有人在青春期反抗,有人在熟年期反抗,有人一輩子從不反抗;
有人卻無時無刻、拚了老命和一切對抗!
他們施展著時間的鍊金術,讓歷史悄然改變!
■ 本書特色:
關於「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每一個夜晚……
一、 小野即時隨手記──溫柔而堅定的字句,細膩書寫每個時刻的感動。
二、 小野的評論散文──高昂而理性的文采,分析這個時代背後的起承轉合!
三、 完整收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第一集至第八十一集節目單──讓時間軸重返現場!
四、 精采直擊「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照片花絮──讓每一個人奮鬥的神采都被記錄下來!
作者簡介:
小野
一九五一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研究分子生物學。
一九八一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與吳念真等人一起推動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曾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台視節目部經理、華視總經理。
小野著作等身,涵蓋小說、散文、電影劇本和兒童文學,著有《誰幫我們撐住天空》《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蛹之生》《試管蜘蛛》《生煙井》《豌豆家族》等。曾榮獲金鼎獎、聯合報文學獎等多項大獎肯定,創作四十年未曾停歇,工作橫跨文學、電影、電視,皆能引領風潮,影響力遍及老、中、青三代讀者和觀眾。一九九○年《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更入選民國六○年代十本書之一。二○一二年和二○一三年,他更分別以《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獲選金石堂年度作家風雲人物和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他也曾五度入圍金馬獎,並以《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贏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和金馬獎最佳劇本獎。
近年來積極投入社會運動,二○一三年三月,與柯一正、吳乙峰、王小棣、戴立忍等人發起「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在每週五晚間六點於自由廣場,以溫柔堅定的力量,持續關注各項社會議題,二○一四年,《在每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如實記載、見證公民運動的可貴。
攝影/張大魯
張大魯其實是蔡育豪。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一九八八年開始從事新聞攝影工作至二○○九年。曾服務於《中國生產力雜誌》、《商業週刊》、《經濟日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二○○九年到二○一三年走入文創產業。二○一四年起開始自由工作接案。
「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至今(二○一三年三月至二○一四年十月底),缺席十四次。
名人推薦:
並肩老戰友導演 柯一正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范雲
專文推薦
王小棣、王耿瑜、吳乙鋒、吳念真、吳朋奉、沈可尚、李惠仁、林志儒、周震、音地大帝、
郝廣才、陳明章、陳藹玲、許肇任、鈕承澤、萬仁、葉天倫、黃健瑋、楊雅喆、鄭有傑、
鄭芬芬、鄧安寧、蔡康永、劉黎兒、戴立忍、鴻鴻、瞿友寧、Raye
熱血推薦
「我從來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歷史,可是在每一次可能改變歷史的時刻,我卻從來沒有缺席。
因為我曾經承諾我的孩子們,當他們說自己來自台灣,是台灣人時要抬頭挺胸理直氣壯。
因為我也承諾我自己,當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時,能光榮地離去,因為我已經盡了力。」
──小野
從馬英九總統一句:我沒有看到有人在反核。──開啟了「我是人我反核」的快閃行動。
從二○一二年反核大遊行的街頭──開始了每周五「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集結聚會。
每週五,晚上六點,請帶著溫柔堅定的心,緊握繩索,與歷史拔河!
沒有人能預期結果,還要走多少無人知曉的道路。
但且讓我們相信:小蝦米如你我,
歷史會在某個瞬間因我們而改變!
終結核電、大埔事件、洪仲丘案,乃至於兩岸服貿協定爭議,台灣正逐漸邁向真正的公民社會。然而,終點線尚未明晰,挑戰有增無減,小野在每一個現場,見證了公民運動的可貴;張大魯用他的攝影鏡頭,抓準每一瞬改變的時光;每周五晚上六點在自由廣場參加「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現轉型為「五六運動、公民論壇」)的公民,他們親身參與,跨出行動,以聲音,以文字,以決心力挺:唯有思考、實踐、真正代表自己,才能在每個關鍵時刻,改變世界。
■ 戰友柯一正、范雲情義相挺推薦!
「小野是這一年多來,在現場哭最多次的一個人,只要隨便問他一個問題,他都會哭出來,他非常感性,我想是因為有太多資料與故事在他心裡翻騰,覺得我們在做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獲得的資訊愈多,愈覺得自己正走一條沒有回頭之路,然而,我們卻是無比快樂,這快樂來自於我們在身處在這個的時代,可以盡微薄的一份力量,付出而不會後悔。」──柯一正
「在過去的一年中,自由廣場的確成了週五的魔幻廣場,以時間的鍊金術向我們展現了理想的堅持力道。小野就像是發動了許諾的旗手,或,魔術師,他的話語,讓參與者打從心底願意相信,個人微小的貢獻是有意義的,運動是可能的,在自由廣場的當下是,面對台灣的未來更是。……他真是天生的運動者,不馴服,也不放棄,無論是在文化體制內的長征,還是在週五傍晚的自由廣場。謝謝小野,謝謝他的創作,以及溫柔堅定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范雲
【推薦序】
小蝦米的巨大力量
◎柯一正(導演)
一切都要從一句話開始。二○一二年日本發生福島三一一核災事件,同年台灣核四廠預算追加,馬英九總統在外國媒體提問台灣的核能處理時,說:「因為沒有人反對,所以核能政策照常進行。」
過沒多久,我和吳乙峰、戴立忍等人招集了若干藝文圈的好友,一個拉一個,七、八十人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排出一個大大的「人」字,大家高聲呼喊:「我是人,我反核!」行動串聯很快地在各地發酵,我們要讓馬總統知道,有許多人關心核能問題,有許多反對的聲音。隔年(二○一三年)三月九日反核大遊行,二十多萬人走上街頭,高舉反核旗幟。遊行結束後,小野、吳乙峰、王小棣十幾位導演和作家留在原地徹夜討論:反核會不會變成像是一年一度的遊行、結束後就曲終人散?我們要如何延續這一股集結起來的力量?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過後,每個週末都有一群人在首相官邸附近的公園聚集,靜默地反核;一部南美的電影《羊澄湖事件》,敘述一個爸爸為了找兩個失蹤的兒子,三十年來,每周三下午都去總統府放著兒子的相片抗議。這兩事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與刺激。三月九日反核上街頭的氣氛,心中對於政府忽視人民心聲的怒火,在在讓我們覺得反核必定得堅持下去,我們打鐵趁熱,在遊行結束後,真正延長賽才要正式開始。二○一三年三月十五日星期五晚上六點,我們在自由廣場下,開啟了連續舉辦至今八十多集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細數來這五百多個日子,小野絕對是「不要核四、五六運動」中的靈魂核心人物。我與小野認識了許多年,情感似乎不曾改變,年輕時我們一起開影像製作公司,中年後我們一起參與社會改革追求一個更好的未來。
在小野身上,我看到一股更熱烈的正面能量,他看到這些不公不義的事件每天發生在我們周遭,他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他全心力投入,這讓我非常感動。「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每個夜晚,他風雨無阻、幾乎不曾缺席;他是活動中需要口號、文案的快筆寫手;他是節目快開天窗時,「最佳墊檔男主角」,信口捻來就是一段感人的小故事;他是最富含情感的真情男子,骨子裡比誰都反叛,可是心地卻比任何人都更加柔軟韌性。
他對很多事情不滿,我們常戲稱他為「老憤青」,反叛的個性一部分源自於他遭受到政治迫害的舅舅,一部分也來自於他對於生命與環境的熱愛。表面上他不是一個特別憤怒的人,可是內心他比誰都激動、積極,設法推動更多社會活動,參與更多公共議題,小野說,他用筆揮舞了四十年,像斧頭,看似溫柔幽默,但在很多時刻,那些文字都指向了社會上不平等之處。
小野也擁有非常細膩的觀察力,總是能在「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現場中,觀察到前來參與活動的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一書中,就收錄了很多如你我一樣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我記得有一次很感動,一位來自貢寮的女孩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那次我們全場的人都掉淚了。女孩不超過十六七歲,她説自己從小就看著爸爸反核,她的爸爸是近海漁業的漁民,當海洋生態因核電廠興建而破壞,她爸爸喪失了工作的機會,也無能扭轉大環境,整個家庭生計出現了很大的危機,從那時候開始,她就很少看到她爸爸的笑容。反核這麼多年過去,她長大了,卻也很少和她爸爸交談了。女孩很簡單地敘述了自己的故事,但我們卻可以直接地、透過「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現場,明白核四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重大改變,活生生展演在我們面前。
在這一年多以來,儘管在參與一個嚴肅的活動,一開始只單純地反核,隨著時序推移,漸漸有更多人上台分享各種事件,我們歷經了松菸護樹、大埔張藥房事件、士林文林苑、洪仲丘事件、太陽花運動等等,核四宣布停工後,「不要核四、五六運動」轉型為「五六運動 公民論壇」,每一周設定當時正在發生的時事來討論,協助準備要來發表的團體或個人,無形中也認識了更多人,譬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為馮光遠辦入監晚會……每個公民都可以上台發聲,每個角落都可以被看見。我們與志工如流動的、透明的泉水般,盡力了解每一樣社會議題,盡可能提供無私的協助。
小野是這一年多來,在現場哭最多次的一個人,只要隨便問他一個問題,他都會哭出來,他非常感性,我想是因為有太多資料與故事在他心裡翻騰,覺得我們在做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獲得的資訊愈多,愈覺得自己正走一條沒有回頭之路,然而,我們卻是無比快樂,這快樂來自於我們在身處在這個的時代,可以盡微薄的一份力量,付出而不會後悔。我與小野這一代人掠奪了太多下一輩人的資產,所以當有機會可以補償過失,當還來得及的時候去制止,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人民的力量,讓政府知道、表達聲音;我們也必須讓新一代的年輕人站出來,給他們機會、建立一個舞台,站到最重要的位置,讓他們盡情地發揮理想,而我們可以在一旁,有所助力。這不僅是我,也是小野最大的心願。我們時間不多了,希望能夠看到這個國家有不一樣的機運。
「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原先是一連串的憤怒而引發的活動,但我們知道憤怒的力量只能維持短暫的光火,唯有理性而堅定的腳步,才能帶我們走更遠的路,沒有人可以預測這些行為的結果,是成功或失敗;沒有人知道這場抗衡會持續多久、還要走多少無人知曉的道路,但我們始終相信一件事情:不斷地以溫柔而堅定的力量持續前進,小蝦米如我們,相信總有一刻歷史會因為我們而改變。
【推薦序】
不馴服,也不放棄
◎范雲(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我並不真的認識小野這個人,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以為我認識他。
最早知道他是因為讀了《蛹之生》這本書,後來則是因為喜歡《恐怖分子》等那些陪伴我成長的台灣新電影,再後來,則是偶而在電視台人事更迭的新聞中,會讀到關於小野的訊息。無論出現在哪兒,在我心中,小野似乎一直代表著台灣社會所擁有的一種溫暖、光明與不斷朝向理想攀爬的生命質地。在台灣一股腦地追求經濟成長的七○與八○年代年,這股伏流開始匯聚,不曾中斷地走過九○年代與政黨輪替,從文化領域延伸到社會改革,從體制內走到街頭與自由廣場。讀著小野的各色作品,看著他的身影,溫暖、正直與昂然的風格依然,只是,當年我所仰望的文學青年,如今已是鬢角微霜,有四個孫子女的阿公。奇特的是,他的熱情似乎更澎湃,他想要攀爬的理想山峰,依然讓人仰望,甚至,更為巨大。
一九七八年時,我國小三年級。那是個炎熱的夏天,我是家中的么女,父親帶我到台北市某個校園陪同大姊參加大學聯考。我已經忘了我是怎麼拿到《蛹之生》這本書,也許,是從大姊的書架。我只記得,在那兩天陪考的漫長時光中,我安安靜靜地坐在排球場邊高高的裁判椅上,一頁一頁地,細細翻讀《蛹之生》這本書。
七月的白日天氣悶熱,陽光極亮,排球場的榕樹蔭下蟬聲唧唧,偶而飄來些許涼風。讀著讀著,有時我也會放空發想,讀累了,則在校園裡隨意走動。第二天最後一科考試鐘響前,忽然,一抹尖銳的叫聲劃破了靜肅的氛圍。一個高中女生被抬出教室,在眾人驚恐的目視中,尖叫著被送上了救護車。不到十歲的我,似乎頓時了解了一件事——這個體制容不得任何一個年輕人,有半點閃失。於是,那個夏天,那次陪考,以及閱讀《蛹之生》這本書的經驗,就這麼牢牢地鑲嵌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成為一段無法忘懷的回憶。
除了《蛹之生》,那幾年,我也閱讀了《試管蜘蛛》、《生煙井》等小野其他的書。四十歲後的我,對於書的具體內容,已然不復記憶。然而,我一直記得,小野書中所透顯的那種不馴服,對教育體制與社會的質疑,對人性掙扎的反思,以及不放棄。師大生物系畢業的小野,以質樸的文學語言,誠實地寫下了當年的他對成人世界的陳腐與殘酷的感觸。也許就是那股不馴服,卻也不放棄的氣息觸動了我,我對《蛹之生》,對小野,一直都有著一種莫名的信任,對於他所做的許多事,也一直抱著一種安靜的期待。
因為如此,這些年來,每每讀到他的訊息,我總覺得我一直認識他。他還是那個剛寫了《蛹之生》的生物系畢業生,而我,還是那個在排球場旁高高裁判椅上讀著《蛹之生》的小孩。在那個七○年代,在那個聯考的夏天,我們相印共鳴地認識了成人世界的陳腐與殘酷,但我們都不想屈服,也不甘放棄。
看到小野與導演們被迫走上街頭,研究與關心社會運動的我,有許多感觸。從青春到熟年,有人只在青春期反抗,有人在熟年期反抗,有人一輩子都在反抗,當然,這個世界上多數的人則是從來都不反抗。有人的反抗,是在街頭,有人的反抗,在作品之中。小野與導演們就像沙特,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與能量投入創作,用美學敘事或哲學思辨,將廣大的人群帶到更高的山頭,讓我們看得見時代本身,也習得體會美好的霞光雲彩。沙特晚年投入社會改造,他說,他最美好的創作能量,都在他的作品之中。晚年的他,選擇以更直接的行動貢獻他所熱愛的世界。相較於一輩子都在體制外寫作的沙特,小野讓我驚艷的是,多次出入體制的他,不僅沒有馴服或老成,相反的,他以自己的方式,帶著文化的視野,走出了一條溫柔又有風格的反抗之路。
社會運動是時間的藝術。很少有運動能夠靠著一場戰役,就完成目標。多數的運動是挫敗的,能夠被記載的成功運動,靠的往往就是領導者懂得時間的鍊金術。只有透過時間的堅持,才能將每一個參與者微弱的能量,積沙成塔,累積成感動人的力量。小野,和他的朋友們所帶領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用一年多的每一個星期五的的不懈,向我們展現了時間的煉金術。
原來這個社會,還是有人不論颳風下雨,都能夠齊聚心中的魔幻廣場,分享共同的信念,與思辨。原來這個社會,還是有人會為了改革社會,一吋一哩緩步挺進,堅守著自己的承諾。原來,人們只要持續不懈,也能積累出更大的能量,與歷史拔河,齊心拉出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原來,即使運動人潮有高有低,我們也能因分享了來自同胞高貴情誼的美食,從而精神飽足。
在過去的一年多中,自由廣場的確成了週五的魔幻廣場,以時間的鍊金術向我們展現了理想的堅持力道。小野就像是發動了許諾的旗手,或,魔術師;他的話語,讓參與者打從心底願意相信,個人微小的貢獻是有意義的,運動是可能的,在自由廣場的當下是,面對台灣的未來更是。
小野的視野總是寬廣,他看到的不僅是反核議題或核能政策,他說:反抗者要走的道路非常艱辛而漫長,因為他們要反抗的不只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集團,而是一個難以動搖的漢民族深層的文化。
面對深層文化的課題,改變並不容易,但,看過大風大浪的小野,舉重若輕,他的文字一貫昂揚,絮絮地述說這個運動的許多小故事,溫柔但堅定地告訴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能夠反抗。能夠反抗,是幸福的。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在自由廣場的每一個當下,我都很快樂。小野這麼說。
是的,我們是幸福的,還能為了自己以及下一代更有尊嚴的人生,起而行動。我們是幸福的,這個社會還有秀異的導演與作家與許許多多的文化工作者,和弱勢朋友們站在一起。是的,我們是幸福的,即使這一路上仍有許多夢想,看似更遠,但,我們已經擁有彼此,一路溫暖,不孤單。
閱讀小野為「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所留下的文字紀錄,我的感嘆是,他真是天生的運動者,不馴服,也不放棄,無論是在文化體制內的長征,還是在週五傍晚的自由廣場。即使我並不真的認識小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
謝謝小野,謝謝他的創作,以及溫柔堅定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3 |
6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