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淡江大學建築系邀請了部分傑出系友回來演講,主題自行訂定。由於演講內容多元且頗具時代意涵,略加整理之後,便成為本書的基本雛形。這些講者的就學時期,皆逢校園民歌時代,台灣的社會有著與今日截然不同的氛圍,因而養成這些氣質獨特的建築人。這些當年的建築系學生對未來充滿的各種想像,正好於今日與他們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相互映襯。
為了能夠更為清楚的顯露出講者就學時的時空背景,我們另外安排了兩場精采的對談。對談的內容針對當時在學校求學的生活記憶以及對社會環境理解的回顧。他/她們共同生動的描繪出了當年在建築系求學的時空氛圍與學習狀態,因此跨越時間而立體的呈現出今日站在台上的講者曾經有過的年輕歲月。
作者簡介:
淡江大學建築系、中華民國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學會
建築學系學士班成立於民國53年,碩士班成立於民國70年,博士班課程於民國93年起開設於土木系博士班建築組。
建築系是淡江大學少數擁有系館的科系。建築系館位在學校西北角的邊緣,是舊工館一翼的改建。民國82年的暑假中,在系上老師及同學共同參與下完成設計與施工圖的繪製,於民國83年初完工,搬入使用。 新館的完成,配合新課程的規劃和老師的延聘,開啟淡江建築系的新頁。自創系以來,畢業校友人數:學士班約3,000人,碩士班約480人,開業建築師3,00人以上,隨著國際化的趨勢,目前也有將近百位系友在世界主要的大事務所扮演重要的任務。
章節試閱
人民的城市 謝英俊 主講
我走的路跟一般建築系不一樣。以今年(二○一二)在中國美院帶的實習課為例,王澍(註:二○一二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邀請我帶實習課,我密集帶了六週,進行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從最簡單的關於鋼的材料性質,到材料試驗、結構計算、實際加工,最後帶著學生把房子蓋起來,並研究各種建築原型、文化建築,以及比對。
這門課是四年級的實習課,用半個學期讓學生體驗如何把建築的設計與建造整個連結起來。這跟一般水平向的分工不太一樣。這門課會這樣安排,和我過去的經驗有關──必須掌握各種施工、細節跟材料,研發各種實驗方法、技術跟設備。
去年(二○一一)一整年,我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進行「人民的建築」巡迴展。主要是把這十幾年來,我的建築操作經驗、觀念和實驗,跟社會對話。展覽主題關係到七十%人類的居住問題。聽起來很龐大,卻很真實。城市是什麼?城市只占人類生活環境的三十%,很少,而大家對七十%人類居住問題的意識並不強烈,關心的人與專業者好像都只談這三十%,城市以外的部分被忽略掉了。後來,阮慶岳老師邀請我們在臺灣辦這個展覽,同時也把我們關於城市的觀念加入,所以他把這次的展覽命名為「人民的城市」。
今天,我把重點放在城市,但是,基礎是把所謂「人民的建築」、體驗與實踐的概念拿到城市裡頭,探討這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態。
人民的力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大陸對「人民」這個詞的理解跟臺灣不一樣,那邊認為這個詞泛政治化,隱含反抗政府的意味,所以很多人覺得不應該用這個詞。但看看實際的狀況:五一二地震後,農民在兩年之內蓋了將近兩百萬間的房子!先不論房子蓋的好不好,要知道,兩百萬間房子,超過紐約市的居住單元;我上次在波士頓演講時特別指出這點,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而且農民是用很簡單的方式把房蓋出來,這個量不是任何工業化的技術跟方法能生產、達到的。從這個狀況可以知道,人民的力量有多大!
再看一件事情。各位曾經去過大陸的,會對城市建設的速度或是建設的量感到吃驚,但是農村卻是靜悄悄地蓋到城市的四到五倍之多。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平均每戶蓋二到三次的房子。
很多災區重建方案或是所謂的廉價住宅方案,通常沒有把巨大的人民力量納入考慮,都是一堆奇思異想,都是一堆農民們、災民們無法接受的房子。哪怕他們很窮,但很窮並不表示他們沒有能力能把房子蓋得很好,然而很多設計者都用我剛剛講的那種觀念在思考。戰後,世界銀行支持那麼多廉價住宅,基本上沒有幾個成功,這是因為建築專業者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也沒有經驗來面對這樣的事情。簡單來說,七十%人類的居住環境跟我們的專業無關。「人民的建築」展,就是在探討要用什麼方法進到這個領域。
以我們最近在河南遇到的事情為例,可以看到人民的力量是怎麼樣被扭曲掉的。淅川是南水北調的取水口,蓋了丹江口水庫之後,湖水上上下下,淘洗出非常多楚國精美的青銅器。這個銅器叫做「禁」,兩千多年前就可以做出這麼精細的物件。另一個物件(仿製品)放在十字路口,你們可以看見周邊現代的房子非常糟糕。經過兩千多年,現代人類文明努力出來的結果,和地底下的高度文明竟然有這麼大的落差。
在我們基地旁邊,一般民居雖然蓋得很粗糙,但還真是不錯。河南因為戰亂的關係,想看到以前的老房子非常不容易,而這些看起來還可以的房子,大概是在八○年代蓋的,也就是距今不到二十年。這些民居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還可以。而且二十幾年前,經濟條件多差!但隨便做的東西都還是有水準,隨便搭的倉庫,也很好看。就跟剛才講的文明一樣,究竟發生什麼事情?明明蓋這種房子的人──工匠、農民,都還在你眼前走來走去,但現在卻盡蓋令人無法接受的房子!
再看看設計院(就是我們這種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到農村做的設計,比農民蓋的還要慘,簡直是災難。到底出了什麼事情,人民的力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消失掉?
其實力量還在,只是觀念消失了。受過訓練的青年人到農村做出這樣的設計,完全不奇怪。像現代建築,現代建築師能設計出來,傳統民居則設計不出來;因為我們的訓練裡面沒有這些觀念。關鍵在於,現代強調專業、個人的思維價值跟觀念,把另外的主體性完全忽略掉。一千多萬災民、九億農民的力量與勞動力被忽視了,而專業者也沒辦法用他們的力量從事工作。「互為主體」是黑格爾提出來的概念,他看到現代主義的問題,所以提出這種看法。當我們必須跟歐巴桑、歐吉桑、農民合作的時候,需要用什麼態度來做這些事情?這是「人民的建築」重要的概念:建築專業者不能全部都做,只能做一小部分,這樣,另一個對象──居民、農民的力量才有價值;他們在二十年前所擁有的創造力就不會被專業者給壓掉。
專業者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必須要做到開放系統和簡化工法,非專業者的力量才進得來,才不會造成災難性的開發與建設。而我們做的,只是提供構架,居民可以因地制宜地用上當地材料。現在的建築,如果沒有經過簡化,基本上居民沒有能力、沒有知識去做,要簡化到他們能夠理解,他們才有能力參與,才能做到協力造屋,才能把農村原有的傳統結合進來。建築專業者做的是有限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要交由他們來做。我們在四川的工作,基本上全部都是農民參與建造。都是相同的架構,但每一棟房子都不一樣。另外,我們在八八風災後做的三合避難屋,一棟才二十五萬。主要的材料由我們協助提供,其他的他們自己想辦法,連撿來的材料都用上。不只是構造,產業也一樣。
另外一個我們探討的重要議題是永續(Sustainable),我們所做所為,所有的思考都在這個架構之下。這是一個巨大到無法迴避的挑戰。基本上,現有人類的食衣住行都不符合永續原則。面對永續,文明幾乎得要重構。與七十%人類有關的思維,都要在這個架構之下。建築要達到綠色環保、節能減碳,這不只是技術問題,還得跟社會文化結合。
現在進到城市,看是怎麼回事。新疆喀什老城區,是自然生成的城市。像這樣的城市有很多,如廣州的城中村,人民當家作主蓋出來的城市就是這個樣子。但有規劃、現代化的城市,如香港紅勘周邊,高密度、經過現代規劃的低收入住宅區,簡直像地獄!人民哪裡會抵抗?人民是因為受不了,有機會才會做如同違章這樣的表達。去年(二○一一)三、四月,阮慶岳策展的「朗讀違章」建築展,在忠泰基金會中華路的基地舉辦。我選擇後巷做「後巷桃花源」的基地。總統府有閱兵、辦活動的需求,但那棟建築物的功能都不對,所以必須搭違章。連總統府都搭違章了,何況是所有的民間建築?過去因為建築規範,民眾搭違章都彆彆扭扭。在這個展覽中,我們把巷子全部占領,徹底的搭一下,以裝置的概念呈現,例如把它當客廳……;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周邊的環境、違章的狀態。因為你的建築不行、都市計劃法不行,所以人民不得已,要搭違章。
現在都市高密度、土地細分,土地稀缺,在商業機制、土地私有的狀況下,都市自然會變成這個樣子。很多人有不一樣的想法,想要打破現狀。Yona Friedman是法國非常老的建築師,他在很久以前提出對曼哈頓的構想:曼哈頓的容積大概做五、六層就夠了,不需要蓋那麼高的大樓,不要被街道分割可以創造出一個非常宜人的環境;這也是MVRDV立體村落的概念。這些對於都市的想像,很久以前就存在。但問題在土地細分,沒有辦法整合,土地也非常昂貴。
那可不可以創造一個平臺,像是都更或是基地可以整合?
這是我參加深圳保障房競賽提案(圖一、二、三)──公共架構下的自主營建。中國大陸由於土地公有,具有創造人工平臺的條件,以解決土地分割的問題。這時候,都市有機會創造過去西方世界無法發展的城市樣貌。若再加上自主營建──即剛才講人民的建築概念,法國老先生的夢想就能實現。
提案構想是,在公共架構這個大架構底下,小架構為兩層樓高,自主營建的空間大;居民在小架構中自主營建,靈活運用空間關係,就跟在平地聚落上一樣,經營周邊環境,而這種品質在現有的都市中不可能出現。大小架構之間的關係,也延伸出開放建築與開放城市的概念。城市空間是不是像都市計畫一樣非常僵化?抑或是有灰色地帶?代謝派談很多「灰色」,他們有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想法和他們既共通又相異,但我們著重於土地公有的問題──這是針對中國大陸的狀況,以及社區、部落。社區、部落才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尤其是部落,部落的概念早已被現代人遺忘,不過,它卻是我們文明的母體。
接下來,說明大小系統的關係。都市有辦法運作,是因為有共通的架構,和大家認同的規制。這個架構不一定是結構,還有可能是空間的、或其他的如綠地系統、管線系統或是建築系統。在這裡,我要談的是建築的結構系統。
在提案中,大架構(Mega Structure)採用PC系統。一般而言,PC系統很昂貴;中國最大開發商「萬科」在深圳研發PC系統,他們承認,以他們目前的建房銷售量,不足以支持採用PC體系,得要開發商同業聯合起來,才足以支持,可見其昂貴。但是,走向房屋工業化很難避免採用PC系統。PC系統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沒辦法簡化構件,以及沒有考慮開放性。沒辦法簡化,自然無法量化,也就是說,由於組件太多,無法量化,成本就會極高。Mega Structure的PC系統,組件簡單,可以量化,自然能降低成本。在此,我們採用雙T預立樑,搭配剪力牆。
在大構架之下,可營造蟻穴般的人為微環境。弗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構想的微環境,在環境汙染、氣候變遷的現在,越來越有需要,也越趨可能。Mega Structure的PC構架,可以做到這一點;而Fuller的原構想成本太高,只能是個夢想。當有一個大架構以後,整個都市的觀念會不一樣。居民於Mega Structure裡兩層樓高的框架結構中自主營建,如同貴州洞穴裡的房子,牆不像牆、屋頂不像屋頂;現今的大樓,大部分經費用於結構跟外牆,若在大架構裡蓋小房子,原本花在結構與外牆的費用可以省去,建房成本會很低。
不少前輩大師們,包含Le Corbusier都思考過要怎樣解決七十%人類居所的問題,卻只蓋幾間樣板房。Ray Eames想用輕鋼、大量生產降低造價,以解決大部分人居住問題,但是做不起來,最終變成博物館的蒐藏。這些大師們一輩子想做卻做不了的事,在這個架構體系就有可能。以Eames的輕鋼房來說,很容易漏水,細部很難處理,但是在大架構裡,就不怕這問題。當然我們的自主營建,更可以在大架構之下達到。立體化以後,很多問題可以解決,如使用分區、交通、防洪、市政管線、綠地立體化、提高綠地效能,同時結構也節省了。好處很多。
這是最近剛剛完工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案(圖四、五),探討的也是大架構跟小系統之間的關係。屏東地區過去由於人為開發,把熱帶雨林砍光,所以現在熱得要死,不僅人沒辦法活動,連植物也要搭黑網才有辦法種。客家文化園區主要功能為展示社區產業或文化,而且要能隨著市場趨勢,提供社區生活、社區產銷以調整展示內涵。我們構想做很大的傘狀遮陽棚,由政府提供這個大架構,底下則交給社區居民自己進行,社區的人可以自由、輕易地在其下蓋一些可以變動的精巧小房子。大棚架可以遮蔭、遮雨,但是陽光要進來,有不同功能,所以我們在屋頂上把這些問題解決掉,並安裝太陽能光電板。大的結構出來了,其他就可以靈活安排。
小系統可以多小?都市很是極端,任何一個動作、各式各樣的問題,必須透過龐大的體系去解決。但是西藏牧區的牧民,只搭個小帳棚,配備一個小小的太陽光電板,就足以解決現在文明所有的生活需要:照明、上網、看電視。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太陽光能電板!大小便就更簡單了,就在露天自然解決。這是人類最文明、最精簡的未來生活模式,用很小的系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那麼,這些能否利用到都市、社區裡?尿糞分集廁所是讓排泄跟生活、農業生產結合在一起的重要環節。在尿跟糞離開身體的時候,就將它們分開,不要混在一起,如此既可以節省用水,也能很快腐化回到田裡。作法很簡單,就是前後兩個坑:尿坑在前,用管子導至尿池,糞坑在後,直接下去之後灑上土或灰掩蓋,沒有水份的糞便容易乾燥,乾燥後體積很小。中國大陸目前進行農村整併,農村建設資金多來自於都市。他們控制十八億畝的基本農田不變,所以當城市多一畝地,必須在農村裡整併出一畝地來,以確保基本農田不動。土地整併以後,指標由城市建設來支付,所以現在大陸農村的整建資金多來自城市。我規劃構思整併後的的農村,房屋之間安插菜地,採用尿糞分集廁所,排泄物可做肥料使用,沒有排汙問題,不需要汙水處理。立體村落,就是把這個概念立體化,也就是把它架高,創造人工地盤,裡面安排菜地,整個汙水就地解決;這個費用可由城市建設支付,划得來,有可能執行。這個觀念拿到城市裡,也沒有問題。
全世界最大的棚戶區──Dharavi的改造,原本由一位很有名的建築師提出,但大家無法接受。由於Dharavi的貧民區內,生活、生產全部結合在一起,孟買大學遂提出混合使用的計畫方案,人可以不離開那個地方,在裡面生活一輩子,解決生活跟生產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概念很接近,但孟買大學沒有把不同系統區分出來,也沒加入自主營建的因素。我們模擬的狀況,可以容納現有的人口兩倍的量,生產可以就地解決。
開放建築跟開放城市。支撐體跟填充體分離,可讓建築物隨時代而改變,增加建築物的使用年限,裡面的隔牆都可以變動,這是開放建築的觀念。但事實上,因為商業運作讓開放建築運作不來,發展越來越糟,這些不在話下。六○年代,日本代謝派跟歐洲Archigram都提到同樣的概念,即所謂變動的城市、移動的城市。那個年代,新的科技蓬勃發展,都市快速膨脹,對都市的想像跟過去傳統的想像(所謂傳統,就是現代主義剛開始的時候)已有相當大的距離。日本代謝派要解決的不只是這個,還包括如同我們現在還經常遇到的:要民族風格,還是現代的?要東方還是西方的……等糾結。代謝派一視同仁,各種顏色混在一起,攪和後就是灰色,再也沒有顧忌,沒有什麼傳統、符號、風格、原住民的Style……等情結了,代謝派把這些問題一次解決,當然解決變動的城市是一個出發點。
回來看看現在的城市,包括臺北市現在遇到的問題,完全一樣,而且變動得更快。我第一個設計案在豐原,基本上對外幾乎整個封掉。為什麼這麼設計?因為旁邊都是地下工廠,每天鏗鏗鏘鏘吵死了,而且很髒。因此對外開口做到最少,屋內中間設天井。但是現在去豐原看,全部靜悄悄,所有工廠都走掉了。二十幾年,那麼大的轉變,而這個轉變我們好像沒有意識。當初Archigram講的,跟代謝派講的那些事情,包括臺北市的吵吵鬧鬧,就在我們眼前發生。
人民的城市 謝英俊 主講
我走的路跟一般建築系不一樣。以今年(二○一二)在中國美院帶的實習課為例,王澍(註:二○一二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邀請我帶實習課,我密集帶了六週,進行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從最簡單的關於鋼的材料性質,到材料試驗、結構計算、實際加工,最後帶著學生把房子蓋起來,並研究各種建築原型、文化建築,以及比對。
這門課是四年級的實習課,用半個學期讓學生體驗如何把建築的設計與建造整個連結起來。這跟一般水平向的分工不太一樣。這門課會這樣安排,和我過去的經驗有關─...
作者序
導讀 ─一場關於建築專業養成的紙上展演 宋立文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淡江大學建築系邀請了部分傑出系友回來演講,主題自行訂定。由於演講內容多元且頗具時代意涵,略加整理之後,便成為本書的基本雛形。這些講者的就學時期,皆逢校園民歌時代,臺灣的社會有著與今日截然不同的氛圍,因而養成這些氣質獨特的建築人。這些當年的建築系學生對未來充滿的各種想像,正好於今日與他們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相互映襯。為了能夠更為清楚的顯露出講者就學時的時空背景,我們另外安排了兩場精采的對談。對談的內容針對當時在學校求學的生活記憶以及對社會環境理解的回顧,參與對談的建築相關系所的教授們(包含淡江、成大、實踐、銘傳、元智、南藝大等六所學校),皆為這些講者的同學、學長姊或是學弟妹,甚或老師。他\她們共同生動的描繪出了當年在建築系求學的時空氛圍與學習狀態,因此跨越時間而立體的呈現出今日站在臺上的講者曾經有過的年輕歲月,於是對於他們今日提出的專業見解的同時,便能讓人感到它所隱現的豐厚層次,並且無可避免的嗅覺到那一絲濃郁的人情。也由於這樣的呈現方式,對於過去建築教育的技術訓練形式以及建築人的人格養成,也能提供些許的參考價值。
本次收錄的演講內容,皆環繞在建築專業的各個面向,包括建築及空間的創造與探討,對於專業學習的思考與建議,以及對於都市議題的各種看法。由於觀察的角度以及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因此而呈現出的多元論述正好能恰當的反映出建築專業養成的獨立性及多樣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了保持演講者的風格,並呈現演講時的氣氛,部分口語用字或是英文單字的夾雜,被刻意的保留下來。而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多來自王紀鯤教授的收集及提供,以及編輯群從畢業紀念冊掃描整理而得,而各篇演講所搭配的影像,則由每位講者另行提供,在此特別致上感謝之意。
導讀 ─一場關於建築專業養成的紙上展演 宋立文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淡江大學建築系邀請了部分傑出系友回來演講,主題自行訂定。由於演講內容多元且頗具時代意涵,略加整理之後,便成為本書的基本雛形。這些講者的就學時期,皆逢校園民歌時代,臺灣的社會有著與今日截然不同的氛圍,因而養成這些氣質獨特的建築人。這些當年的建築系學生對未來充滿的各種想像,正好於今日與他們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相互映襯。為了能夠更為清楚的顯露出講者就學時的時空背景,我們另外安排了兩場精采的對談。對談的內容針對當時在學校求學...
目錄
【嚮,建築──民歌時代的建築青年】
傳承五十 04
自由學風下的多元展現 06
時代變遷的印證 08
星期二演講@淡江建築 10
淡江建築系五十年 14
導讀 ─一場關於建築專業養成的紙上展演 32
謝英俊/人民的城市 36
張世儫/一個「創意學習」之條件與探討 60
林洲民/臺灣海洋建築文化的興建歷程 78
魏主榮/臺灣常民生活環境創新加值設計新願景 110
梁銘剛/柯比意的探索與實驗: 繪畫與建築 128
對談一 吳光庭 + 陸金雄×劉綺文×陳珍誠×阮慶岳 142
李學忠/臺灣、中國與美國建築執業環境差異 220
黃宏輝/建築旅人的宴饗 ── 世界設計旅館 234
李清志/臺灣建築龍發堂 ── 臺灣異質空間的超現實探險 264
丁致成/都市更新── 邁向永續發展之路 282
張基義/後五都時代的後山危機與挑戰:
花東發展條例下的臺東縣城鄉風貌改造 304
黃瑞茂/臺灣有「都市更新」嗎? ──從街頭回到機制 320
高文婷/建築人與城市治理 346
對談二 賴怡成 + 王俊雄×呂理煌×褚瑞基×黃瑞茂374
【嚮,建築──民歌時代的建築青年】
傳承五十 04
自由學風下的多元展現 06
時代變遷的印證 08
星期二演講@淡江建築 10
淡江建築系五十年 14
導讀 ─一場關於建築專業養成的紙上展演 32
謝英俊/人民的城市 36
張世儫/一個「創意學習」之條件與探討 60
林洲民/臺灣海洋建築文化的興建歷程 78
魏主榮/臺灣常民生活環境創新加值設計新願景 110
梁銘剛/柯比意的探索與實驗: 繪畫與建築 128
對談一 吳光庭 + 陸金雄×劉綺文...
商品資料
出版社:淡江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日期:2014-10-18ISBN/ISSN:978986598266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7頁開數:14.8*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