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脾護胃嚴選治療:中醫圖解,快速養護氣血之源
在中醫學,脾胃指稱的範圍很廣,包含胃、大小腸、脾、胰臟等消化系統,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乃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根據調查,超過9成的上班族有腸胃不適問題, 長期忽視脾胃,氣血生成不足,身體各器官得不到滋潤,出現「枯萎」現象,接著就會百病叢生。
本書從體質、飲食、經絡穴位、運動、日常細節等方面,針對不同群體,如老人、中年男女、少年兒童等,從養胃益全家的角度,詳細闡述了養脾護胃的各種保養方式,以及常見脾胃病的對症防治及調養法。一書在手,讓您為自己及家人的身體築起一道健康的「防護牆」。
本書特色
「養」:病從脾胃生,養生在健脾益胃
「調」:偏頗體質,好脾胃讓你活百歲
「飲」:飲食養脾胃,脾胃健運的首選
「穴」:經絡為奇藥,手到穴對病能除
「動」:以動為綱,舉手投足間養脾胃
「治」:調治有方,少盲從多一分從容
_
作者簡介:
易磊 醫師
中醫藥學院畢業,執業多年,長期研究脾、胃、肝病的最新醫療法,對於胃病患者,貢獻出個人的專業醫術,擅長各種脾、胃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並將其多年的臨床經驗編著成書,以饗讀者。著有《養肝護肝嚴選治療:中醫圖解,快速養護臟腑之源》等書。
章節試閱
前言 脾胃乃:後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
常常有一些人因為自己年輕,憑著自己連感冒藥都沒有吃過的經歷,憑著自己有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戰績」,從來沒有把身體健康放在心上,半夜三更早該休息還在吃東西,見到哥們、客戶,酒比拚著能喝多少就喝多少……直到某一天,一次例行的體檢後被告知患有糖尿病、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疾病,家人、朋友均一片愕然。怎麼辦?即使配備有專門的家庭醫師也不可能天天盯著你,更何況健康不能也不可能全部託付給醫生。
客觀來說,身體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但完全的健康幾乎不可能,在不可能全面顧及的情況下,養生就必須要講重點。那麼,訣竅在哪裡呢?訣竅就是養脾胃!如果把生命看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無論生長在哪裡,它對生長的需求都是一樣的,即陽光、空氣和水,而除卻生命所共同需要的陽光之外,氣血則猶如身體內在的空氣和水,構成了人體健康的能量和物質基礎,而脾胃則是「氣血生化之源」,不言而喻,生命賴以持續的根本在脾胃。
毋容置疑,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相對富足許多,溫飽問題早已經解決了,表面上看,似乎是沒有太多必要去特別宣導「養好脾胃」,但一個普遍現象卻是有很多人仍然處於富足生活下的「饑餓狀態」,危害健康的各種因素正在身體內吹響「集結號」,因為那些拉你健康「後腿」的小病也在「成長」。聽起來有點矛盾,這裡不妨一起來做個回憶性的歸結:
你吃早餐嗎?其實錢包裡並不缺錢,但因為趕時間,空著肚子就去趕車上班了。
你是網路成癮者嗎?往電腦前一坐,不吃不喝就能卿卿我我或者是沉溺網路中十幾個小時。看看周圍的人,想想自己,你「吃飽」了嗎?
你運動了嗎?你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嗎?
為了身體的健康,你恰到好處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嗎?
你追求美麗嗎?是否為了追求骨感美,對健康本來需要的美食望而卻步?
如果心裡已經有那麼點擔心了,那麼,打開這本書,從體質、飲食、運動、日常細節、情緒調養等各個方面一一進行對照,抽出些時間,謹遵我們為你開出的脾胃方,健康就能慢慢「回籠」。
第一章 病從脾胃生,養生的根本在於健脾益胃
關於養生,脾胃裡到底含有怎樣的養生祕密?關於脾胃,典籍裡又有什麼樣的防病治病的方略?臟器內藏於胸,脾胃如何成為了強身的首選,又是如何成為一部分患者走出病痛的「出路」?娓娓道來之中,不僅有養生防病的智慧,更有中醫文化的妙趣與頓悟。
第一節關愛生命,從敬重脾胃著手
要說人體的器官哪個更重要,很多人不加思考就會共同的想到心臟、肺臟,要說有什麼區別的話,受中醫養生文化薰陶的男性更多會想到腎臟,而女性則會想到那些可能導致她們很多婦科病的肝臟,但幾乎很少有人想到脾胃。事實上,一個人生不生病,最主要都取決於脾胃。在中醫看來,脾胃之氣旺盛則人體萬物可生,而脾胃之氣虛弱則百病滋生。
古木參天靠樹根,生命常青靠養好脾胃
在古代,軍隊打仗一貫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旦「糧草」出了問題,整個軍隊就會出現一連串的不良反應,甚至會導致全軍覆沒,可見「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我們的後天之本—脾胃,其功能就如同軍隊的「糧庫」,脾胃一旦失常,我們的生命就會失靈,隨後也會引起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這裡首先要闡明的一點是,中醫脾胃不能簡單地與現代醫學所指的脾胃畫等號。中醫脾胃包括了現代醫學所指的消化、血液、免疫、泌尿、神經等系統所屬的部分器官。中醫認為,脾胃的第一個功能是運化食物。飲食進到口中,由胃脘入於胃中,其滋味滲入五臟,然後食物進入到小腸開始出現分化,到了小腸下端的時候,就分為了清濁,清濁一分就開始「分道揚鑣」,濁的就是渣滓往大腸走,而清的就是津液往膀胱走。而到了膀胱又開始進一步分清濁,濁者入於溺中;清者去了哪裡呢?清的往膽裡走,然後膽又將其引入脾,脾透過自身的運化功能散於五臟,為涎,為唾,為涕,為淚,為汗,就是通常說的「五汗」。這些同歸於脾之後,脾再行其生化之功將其化為血,然後血又歸於臟腑。
換句話說,那就是人們的美食在進入胃後,更多地是依靠脾胃來做進一步處理。脾胃一旦虛弱,從外邊來的食物消化不了,最嚴重的就是運化不走,再就是運到了,但又不能生化為「五汗」,或者不能很好地生化為氣血,人體抵抗各種病邪的能力就下降了,就會生病。故脾胃被合稱為後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第二個功能是升降。脾主升清,是指脾的運動是以升為特徵。脾將氣血精微等營養物質向上輸送給心、肺,透過「心主血脈」和「肺朝百脈」的生理功能,將氣血輸送到各個角落。胃主通降,就是指胃腸將消化後的食糜傳輸給小腸,包括經小腸的泌別清濁後,將糟粕傳給大腸的功能。如果脾不好好往上運送氣血精微,反而往下流失了,就會出現氣血不足、身體虛弱的現象。如果胃氣不下降,則食物傳輸消化出現障礙,就會使胃氣滯留在胃中,出現噁心、嘔吐、噯氣、口臭等胃氣上逆的現象,或者出現胃脘脹痛、便祕等現象。
從這裡很明顯地能看出一個道理,人體生長發育、維持生命的一切營養物質都要靠脾胃供給。故《養老奉親書》有「脾胃者,五臟之宗也」、「脾胃虛則百病生」,「人唯飲食不節,勞倦過甚,則脾氣受傷矣。脾胃一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滿,為吐泄,為腸欬」之說。
擁有「好面子」,調理脾胃一馬當先
大家經常聽「氣色」一詞,講的就是內有氣外才有色。同樣的年齡,為什麼有的女性容顏嬌美、面色潤澤,有的女性則總是面有菜色、黯淡無光?這與體內氣血是否充足有很大關係。氣血是滋養皮膚、使面容保持年輕的物質基礎,氣使皮膚瑩潤光滑,血使皮膚顏色紅潤。氣血功能正常發揮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充盈,不能虛;二是暢通,不能滯。血屬陰,氣屬陽,血的寧靜與氣的運行之間形成了一個陰陽的協調平衡,這樣就確保了血氣的正常運行。而要想保持氣血的充盈、暢通,調理脾胃是基本前提。
在中醫看來,脾與胃相表裡,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泉源。一直以來,人們對脾胃只停留在其為臟腑之器的認識上,而很少就其文字進行一種關於養生的解讀,其實,除了文字本身的含義,字的構成還有著相當形象的文化含義。先來看「脾」字,「脾」字是左右結構,拿今天的話說,左邊是個「月」旁,右邊是一個「卑」字,這個「卑」是椑(ㄆㄧˊ)的古字,本義是圓搕,是一種酒器。酒,是什麼?大家知道,那是穀物釀造而出的精華。類比來說,來了貴客人們總是會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這樣才能盡其心意,示其善待之禮。再來看看「胃」字,與「脾」字相仿,胃是人和脊椎動物身體裡主管消化食物的器官。屬於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但從這個字的本源來看,這個字屬於象形字,從其金文字形來看,上部為口袋形的消化器官,外部圓圈表示胃囊,其中像「米」字的部分表示胃中的食物;下部「肉」隸變為「月」,所以「胃」是一個象形字。《素問》說:「胃者,倉廩之官。」
中醫認為,飲食水穀經過胃的消化後,將營養物質傳輸給脾,脾臟將營養物質化生為氣血,濡溉五臟六腑和周身內外,而使肌肉豐盈,四肢健壯,為後天之本。當脾胃氣血充足時,人體肌肉中的氣血通暢,故膚肉色白、豐潤而富有彈性,面部表情生動而富有活力。當脾胃氣血虧虛時,不僅全身肌肉酸軟乏力,精神倦怠,總想睡覺,活動一下就容易累,或者感覺說話時底氣不足,聲音小,甚至不想說話;還會出現怕冷,如冬天還必須身穿羽絨衣、棉褲,全副武裝才不感覺冷,吃些生冷涼食、身體受涼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等現象,面部則出現色澤偏黃或者暗黃,眼圈烏黑,膚質乾澀、晦暗,表情僵硬,年紀輕輕便出現「黃臉婆」的跡象。不過,如果及時改變,重建自己的健康生活,依然能和「黃臉婆」說再見。
溫馨提醒
人體上的氣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膈俞穴都是既能補氣又能養血的常用穴。氣海穴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膈俞穴是解決血液問題的重要穴位,兩穴相配,補益氣血的效果非常好。足三里穴和三陰交穴分別屬於胃經和脾經,是補益脾胃的要穴。用這幾個穴位補益氣血,採用艾灸的方法是不錯的選擇。我們可以用艾灸對每個穴位進行溫和灸10~20分鐘。只要我們能長期持續以此調養,就會使脾胃逐漸恢復健康,那我們的黃褐斑、痤瘡、黑眼圈等也就得到了緩解,容顏又可恢復到了紅潤亮澤、細嫩光滑的最理想狀態。
身體胖瘦不均,根源在於脾胃失和
祖先們早就定義了「美」的標準和含義,即不胖不瘦、恰到好處,拿捏起來頗費心思。正如先秦的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但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是胖得離譜,而有的人卻是瘦得誇張,一點都不均衡。
計算自己的理想體重,並將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做比較,來確定自己是胖是瘦。
理想體重的計算公式:
女性:身高(公分)—105
男性(身高<165公分):身高(公分)-105
男性(身高>165公分):身高(公分)-110
如果實際體重在理想體重的土10%以內,可視為正常,超過20%為肥胖,低於20%為消瘦。
要想解決過胖或過瘦的煩惱,首先應「審查」一下自己的腸胃是否健康。前面提及,脾胃的功能是主運化,化生氣血,滋養全身。如果脾胃出了問題,不能好好消化食物、化生氣血,吃進去的營養根本無法吸收,那人吃了等於白吃,身體各個臟器也就吃不飽飯,當然不能好好地運作,就會在體內堆積成無用的垃圾,變成濕氣。這時候,人體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就會從整體與全局的角度出發,調動元氣去化濕,更多地消耗人的能量。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會越來越虛弱,面黃肌瘦,天天鬱悶沒有精神,這就是脾胃生理功能弱的展現。所以說,人體消瘦跟脾胃有關係。
同樣的道理,經常感覺餓,但光吃不長肉也是脾的問題,這種情況在中醫裡叫消穀善饑,是因為胃火熾盛所致。胃是主受納的,你本身胃火大,食物消化得快,食物進入胃裡就像是乾柴投入烈火中,一會兒就燒沒了。若此時脾氣再虧虛,則脾運化無力,不能把營養輸送於全身,而身體肌肉得不到營養,自然就瘦了。這也是胃熱熾盛型糖尿病的一個典型症狀。
那麼,吃得多還能較好地消化是不是就沒有問題呢?也有,最大的問題就是肥胖。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意思是,胃中元氣旺盛,就會吃得多,而且吃多了也不會傷胃。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肥胖。這種肥胖是現代醫學裡說的單純性肥胖,很多青少年小胖子多是這種情況。肥胖對人體的危害就可想而知了,什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諸多疾病都跟肥胖有關係,而且「肥胖是疾病的根源」已經是現代人的共識。
話說回來,瘦與胖是吃的問題,歸結到底還是脾的問題。當然,再進一步追「責任」的話,則跟一個人的飲食偏好和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要想徹底改變過胖或過瘦的狀態,需要從飲食習慣、日常細節多方面改變,方能奏效。
調理不孕症,從強化脾胃功能入手
要說治療不孕應調理腎,很多人都能想明白,但說治療不孕要調理脾胃,很多人卻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中醫認為,不孕的發生主要由於腎虛、肝鬱、痰濕、血瘀所致。一般在臨床治療的時候,人們多會採取補腎氣、益精血、養沖任、調月經的療治原則。但這些原則施行時都有一個前提,即祛除病邪。這些病邪就有中醫上常說的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失宜、勞逸失當、痰飲瘀血等,清除這些病邪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補腎健脾、益氣養血,為什麼清除病邪的時候要強調調理脾胃功能呢?因為多數患者在不孕症的調理過程中早已經補虛多時,補虛之品多滋膩,長期服食則易造成脾胃功能的失調,患者會出現納少、食呆、舌苔厚膩等食積濕阻的病理特點。而藥物和食物要很好地吸收都必須依靠正常的脾胃功能,脾胃功能正常是吸收藥物的基礎。所以,對於不孕症的療治,同樣要對脾胃進行調理。
經常「燒心」,更要注重健脾養胃
走到街上,買個烤紅番薯吃,卻不想「燒心」了;天冷了,吃頓「川味火鍋」暖暖身子,也「燒心」了……提起「燒心」(即胃食道逆流),想必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感覺胸骨後心窩處有燒灼感,甚至感覺吃過的東西好像就要從胃裡翻湧出來一樣,不過人們大多並沒放在心上。但專家指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燒心」是脾胃不和的一種表現。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每次吃到嘴裡的食物,不用說,首先必須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然後下嚥至胃,由胃受納。經過胃的腐熟,分解形成食糜,然後再透過「胃氣主降」的作用,將食糜運送至十二指腸、空腸,完成整個消化過程。如果脾胃功能失職,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導致胃部酸性物質逆流回食道,就會產生燒灼的不舒服的感覺,即通常所說的「燒心」。
引起燒心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過多的食用麻辣、油膩的食物,有抽菸、喝酒等不良飲食習慣,都會引起燒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燒心症狀是由於進食過快或過多所致,還有一些人在進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後會發生燒心現象。這是因為某些食物可以使您的食道下段括約肌鬆弛或胃酸分泌增多,進食了這樣的食物,就會引起燒心。對於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燒心的症狀雖然可以很嚴重,但是常常是偶發一次,很少反覆發作。但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由於消化系統功能的減退,即使他們非常小心,燒心這種症狀也會常常伴隨著他們。天氣變冷、飯菜稍涼、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能引起他們燒心的症狀。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燒心呢?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是避免燒心的關鍵。如吃飯不要過快、過飽,吃後不要馬上躺下或彎腰,還要盡量少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如茶、咖啡、糖果、油炸食品、辣椒、烈性酒或高脂肪食物等,即使這些食物不會引起燒心,但由於它們刺激性太強,也應少吃。平時要勞逸調和,避免久坐,多從事體能鍛鍊,保持積極、樂觀、平和的心境。
採取正確的睡眠姿勢
絕大多數情況下,燒心都是由於胃內容物向食道逆流導致的一種刺激性症狀。燒心時,如果我們採取不正確的姿勢休息,就會加重症狀,而有一種姿勢是可以緩解燒心症狀的,那是什麼樣的姿勢呢?燒心患者休息時宜採取一種頭高腳低的體位,使上半身抬高10~15度,借助重力的作用,可以使返回到食道裡的胃內容物,再回到胃內,這樣有助於緩解燒心的症狀。燒心者如果採取平臥體位的話,由於沒有重力的影響,返回到食道裡的胃內容物,會在食道內長時間停留,酸性的胃內容物,對食道黏膜的損傷會更嚴重,因此,有燒心症狀的人,在睡眠的時候不宜採取平臥的體位。
藥物治療
如果上面的方法還不能奏效,你可以選擇一些抗酸藥物,如氫氧化鋁凝膠、碳酸鈣片等,這些藥物可以中和胃酸,快速消除燒心的症狀。但是,如果長時間服用這些藥物,會造成便祕或腹瀉。
溫馨提醒
燒心雖然不會像癌症那樣威脅到你的生命,但任其發展,會對你的健康相當不利。如果你經常燒心且情況嚴重,持續的時間也很長的話,千萬不可大意,不要僅僅以為只是飲食不當或上了年紀,你就掉以輕心,這時明智的選擇還是去醫院做一下檢查。
第二節 自我診斷,你的脾胃還好嗎?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當脾胃氣血虛弱或出現病變時,都會透過身體的外在表現反映出來。真正聰明的人,當身體發出不適信號時,不應該討厭它、躲避它、拖延它、壓制它,而應該靜下心來,聽聽身體的語言,掌握自我診斷的方法、技巧,及時了解脾胃健康狀況,以便可以針對日常起居的飲食、心態、鍛鍊等方面做有效的保健養生。
看手,五個細節反映脾胃問題
手是我們脾胃健康的「地圖」。如果我們的脾胃有疾,也同樣會反映在手上。閒來無事,攤開手掌,仔細觀察,既不花錢,也不用去醫院,就能發現你身體健康狀況的祕密。
一看:手部胃區
手掌上的胃區正常與否,能夠反映人體的消化系統功能。胃區包括胃一區和胃二區。胃一區位於手的虎口部位,以拇指掌指褶紋內側為端點,畫一條與之平行的線至生命線,畫出的這條線所切分的上部分到生命線所擴出的範圍就是胃一區。胃二區位於中指與食指下的智慧線上,在中指和食指下畫一個與智慧線相切的橢圓,小指甲蓋大小即可,所畫出的橢圓形就是胃二區掌管的範圍。
胃區出現片狀白色亮點,有些會出現白裡透紅的顏色,則表示患有急性胃炎;胃區被整片的亮白色所覆蓋,呈泡水浮腫的狀態,則表示急性胃炎情況嚴重;如果出現一片黯淡的青色,且乾枯凹陷或凸起,表示患有慢性胃炎;胃區出現一個黑色圓環,且圓環內皮膚枯白,則表示患有胃潰瘍;胃區出現鮮紅色斑點,則表示胃出血;胃區出現棕黃色或暗青色的斑塊,則是胃癌的預警。
二看:手掌胖瘦
胖瘦是對手與人體的肌肉狀態的觀察印象,這是與正常人的手與肌肉發育狀態相比較而言的。手掌厚而有肉有力,紅潤有光澤,通透,富有彈性,多為氣血充足,精力充沛,體質強壯。手掌肌肉板硬堅實,缺乏彈性,而且顏色晦暗,則代表著脾胃氣血失和,消化不好,體內廢物積滯,新陳代謝速度下降。手掌小魚際肉少的人,說明一般是慢性結腸炎,腸胃功能不好。小魚際和小指邊緣的肌肉下陷,皮膚沒有光澤,多因脾主肌肉的功能失調,同時也會伴有腹瀉、腹痛的現象。
三看:手掌肌肉
中醫將手掌分為九區,其中艮(ㄍㄣˋ)位(手掌大魚際處,拇指橫紋下方,生命線下半部的範圍)代表著脾胃。透過對艮區的觀察,能判斷消化系統的功能狀態、營養平衡狀態,並且引導我們尋找一切不利於身強力壯的因素。
正常的艮位應該是稍微隆起,在九區中位置最高、面積最大、肌肉最厚、豐滿、彈性有力、顏色紅潤,很少有雜紋,可以有淺淡的橫切紋、縱切紋出現。如果艮位肌肉凹陷、鬆軟,表示脾胃虛弱、營養不良、消化系統不好,免疫功能和性功能下降;艮位肌肉過於隆起,表示消化系統強,康復能力強,但可能有高血脂、高血壓,年輕時一般很難發病,中晚年一旦發病,則很難控制。
此外,艮位顏色變化也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比如此位過紅,表示脾胃火盛,有高血壓、高血脂傾向,腸燥便祕,有宿便毒素,也可見於酒精中毒;艮位呈深紅色,表示脾胃痰火內伏,症狀表現為口臭,飲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後全身會發涼,並且口乾吐痰,易發生中風和哮喘;艮位出現井字紋並有青筋浮起,色蒼白、青黃,壓之肌肉鬆軟、無彈性,表示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惡化;艮位呈淡黃色,表示脾胃氣血虧虛,消化系統功能低下,以缺鐵性貧血為主;艮位有大的方格形紋、平行四邊形紋、菱形紋,只表示胃腸功能有些紊亂,多是腹脹。
四看:手掌「三線」
按照中醫的臟腑屬性意義來說,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腎合一,正是生命線的意義所在。透過觀察生命線的狀態,可以了解人的先天、後天的根本基礎狀態。
生命線呈現淡紅色的人,代表身體氣血充沛,身體健康。生命線紋理淺細、發皺、發淡、弧度小、艮區鬆弛、生命線起點偏向拇指根,多是脾腎功能不足、消化系統功能低下或性能力下降的表現。這種人容易發生低血壓綜合症和疲勞綜合症,稍一勞動,即覺身體不堪承受,所以必須注意鍛鍊身體,適當增加營養,勞逸調和,增強體質。如果生命線上段和中段有島紋,末端有羽狀線或島紋,表示脾胃有病變,如消化不良、脾胃氣血虛弱等。生命線中段接近大魚際處有青筋浮露現象時,表示胃腸功能紊亂或者便祕。
智慧線:智慧線又叫頭腦線,三大主線之一,起源於拇指和食指根之間,與食指指節紋平行,向小魚際方向延伸,呈自然的抛物線略向下彎垂的一條弧線,終止於第3指縫的下方。
智慧線在中醫上屬心、腦,但脾胃與心臟相互影響,因此,智慧線可以反映脾胃的功能強弱。
正常的智慧線粗長、清晰、深刻、紅潤、有光澤、連綿不斷、粗細適中、起始端較粗大深刻,末端自然趨細,並呈弧線自然向下彎曲,無雜紋,無斑點,末端無分支分叉為最佳。智慧線淡白無光澤,表示人體氣血虧虛,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此現象是表示脾胃功能不佳,同時也是心臟虛弱的徵象。也應考慮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可能。
感情線:感情線又稱心線,起點是從小指外側往上走,呈抛物線狀到食指和中指的交界下方。
紋線深長、明晰、顏色紅潤、尾部比較細小。正常的感情線清晰、深刻、紅潤、有光澤、連綿不斷,末端自然趨細,呈彎弧狀向上延伸,無雜紋、無斑點、無分叉。正常長度是終點在中指與食指間的指縫下方,以深長、清晰、紅潤、末端分支少,略呈向上的彎弧狀為佳。感情線如果延伸至食指下的巽位,並且巽位有「井」字紋或「十」字紋,此時拇指第一指關節上有橫紋,表明脾胃氣血不和諧。
五看手指半月痕
正常的半月痕,雙手以8~10個手指上有半月痕為好,半月痕的面積要以指甲的1/5為好,半月痕的顏色以奶白色為健康,越白越好,越白表示精力越旺。半月痕面積小於指甲1/5,則表示脾胃消化功能欠佳、精力不足。指甲沒有半月痕的人,即使暫時無病,也需要迅速補養身體。如果只有拇指有半月痕的時候,說明身體氣血已經處於透支狀況,應儘快調養脾胃,補充營養。半月痕呈灰色,表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較弱,容易引起貧血,疲倦乏力。
看鼻,色澤變化反映脾胃問題
中醫認為,鼻頭是脾臟反射區域,鼻頭左右兩側的鼻翼是胃腑反射區域。當脾胃發生疾病後,其相應的部位就會有所反映,如色澤變化等。
正常人鼻子外觀端正,大小適中,無紅腫瘡癤,鼻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鼻毛色黑,疏密適中,鼻黏膜淡紅潤澤,無鼻寒、流涕、出血等現象。
若鼻頭發紅或酒糟鼻者或鼻頭腫大,證明脾熱或脾大,一般會感覺頭重、臉頰疼、心煩等。
若鼻頭發黃或白,證明脾虛,會出現汗多、畏風、四肢懶動、倦怠、不嗜食等。
若鼻翼灰青,證明胃寒,特徵是易受風寒,常肚子疼、拉稀,與其握手,能感覺其手指發涼。
若鼻翼發紅,證明胃火大,特徵是易饑餓,口臭。有紅血絲且比較嚴重,一般是胃炎。飯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飯後1~2小時腹疼是胃潰瘍,壓痛點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處;飯後2~4小時腹痛是十二指腸潰瘍,痛法在兩排脅骨中間靠近心窩的地方,類似針刺一般,嚴重者可痛到後背,壓痛點在腹部稍偏右處。
若鼻翼部青癟者,一般以前有胃痛病史,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縮性胃炎,而萎縮性胃炎引發胃癌的可能性較大。
鼻翼薄且溝深證明是萎縮性胃炎。
溫馨提醒
有些人鼻頭上常長痘痘或黑斑,這說明脾胃濕熱或者胃火過盛。因此,要去除痘痘,靠擠壓或各種祛痘產品無法徹底祛除,應該從根源上解決,就是調理脾胃。
鼻子發紅若鼻頭發紅或酒糟鼻者或鼻頭腫大,一般感覺頭重、臉頰疼、心煩等
若鼻頭黃或發白,是脾虛,會出現汗多、畏風、四肢懶、倦怠、不嗜食等
若鼻頭發紅,是胃火,易饑餓、口臭。有紅絲比較嚴重者,一般是胃炎
若鼻翼灰青,是胃寒,與其握手感到發涼,此人受風寒肚子痛、拉稀等
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可引起萎縮性胃炎,且引發胃癌的機會大,鼻翼薄且溝深證明是萎縮性胃炎。
看臉,氣色好壞反映脾胃問題
臉是一面能照出「健康狀況」的反射鏡。透過看臉觀面,可以體察臟腑、氣血、皮毛、肌肉、筋骨、經絡、精氣等的變化,對防治脾胃疾病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五行學說認為,人的正常面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主色是指由於先天遺傳、後天生活環境等的影響,使人面部皮膚呈現出的與別人不同的、一般終身都不會發生改變的一種基本的顏色。不同的人可歸入木型、火型、土型、金型和水型五種類型。木型的人一般面色較青,火型的人一般面色較紅,土型的人一般面色較黃,金型的人一般面色較白,水型的人一般面色較黑。
客色是指由於外界環境、生活條件、晝夜時間、氣候季節等發生變化,使人的面部皮膚顏色相應地發生變化,而呈現出的顏色。一般來說,白天的時候,人體內陽氣旺盛,所以面色通常容光外露;夜間的時候,人體內的陰氣較盛,所以面色一般明潤內斂。天氣晴朗時,人體內的氣血較熱,運行通暢,所以面色一般偏紅偏黃;天氣陰冷時,人體內的氣血較寒,運行不暢甚至發生凝滯,所以面色一般偏青、偏黑。而中醫以四季配合五行學說認為,春季屬木,所以人的面色此時一般偏青;夏季屬火,所以人的面色此時一般偏紅,長夏(即盛夏,陽曆7月左右)屬土,所以人的面色此時一般偏黃色;秋季屬金,所以人的面色此時一般偏白;冬季屬水,所以人的面色此時一般偏黑。
在中醫看來,當你的面色變紅或變白,就說明其脾病是順證;當面色變黑或變青,則說明脾病是逆證。一般來說,順證相對較輕,比較容易治癒,逆證相對嚴重,比較難於治癒。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醫生在進行面色望診的時候,應當綜合運用四診方法來仔細診察患者的病情,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結論。
看眼瞼,眼皮下垂反映脾胃問題
眼瞼,即眼皮,由皮膚、肌肉、結膜等組成,邊緣生有睫毛,是防禦外物侵犯的屏障。《黃帝內經》裡說,脾主肌肉,上眼皮為脾所主,眼皮下垂、皺紋出現預示著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現了問題。
其中,中氣下陷所致的上眼皮下垂,是因為飲食沒有規律或者憂思傷脾,又因為脾胃虛弱,從而導致中氣下隱而成。中氣下陷而導致的上眼皮下垂,一般來說,發作比較慢,上眼皮初步緩慢下垂後,再逐漸加重,發展至後來,可能遮擋半隻眼睛,甚至整隻眼睛。病人如果需要看東西,往往還需要昂頭提眉,久而久之,額部皺紋會越來越深,有的還需用手提拉眼瞼,才能看物體。這種人還會全身乏力,氣短,脈虛沉微。或者有脫肛的陷患,女性則可能子宮脫垂。
風邪入侵絡脈而導致的上眼皮下垂,發作很快,會突然上眼皮下垂,且奇癢難忍,並伴有頭痛,舌紅,脈浮淺且跳動急速等症狀;氣滯血瘀而導致的上眼皮下垂,有明顯的眼部或頭額部外傷史,這種人上眼皮下垂是因外傷所致。
看口唇,飲食口味、唇色反映脾胃問題
我們都知道,食物的攝入一般都要經過唇、齒,然後從口腔進入食道,經胃和腸的消化運動,吸收其精微,將糟粕從肛門排出體外。從整個消化道來說,共有七道關隘,《難經》稱之為「七沖門」。《難經•四十四難》說:「七沖門何在?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沖門也。」可見,脾開竅之「口」至少連接著飛門和戶門,所以《靈樞•脈度》說:「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既然「脾氣通於口」,飲食口味等自然與脾運化功能有密切關係。換句話說,口味的正常與否,全賴於脾胃的運化功能。若脾失健運,則可出現口淡無味、口甜、口膩、口苦等口味異常的感覺,從而影響食欲。說到食欲的增進要再說明,很多人喜歡吃甜食,認為甜味益脾,這並沒有錯,但多食甜又傷腎,會令人氣悶、骨骼酸痛、毛髮脫落。
那麼,就診病而言,口唇具體「代言」如何呢?
正常人的唇色紅潤、明亮,若唇色發生變化則為病色。
下唇深紅但紅而晦黯無華,多屬脾虛運化不強,症見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唇色紅如血染、兩唇閉合縫處,隱見煙燻色,此為三焦熱熾之象。如屬外側紅如血染,內側反淡白無華,此為脾胃虛寒;唇色發黃多因飲食內傷,兼濕熱郁於肝脾之故,症見精神倦怠、四肢困乏、頭暈等。
唇色診病如唇色淡白、乾裂,表面黏著一些零啐的小皮膜,甚至裂口較深而滲出一點血來,是燥熱津虧所致,多屬脾胃不和
口腔中唾液分泌量多,津津不止,頻頻唾吐,稱為多唾,乃因脾腎陽氣不足,水液不化而上逆所致
大病瘥後喜唾,是胃中有寒,口角流涎,多由脾臟虛冷,或脾胃熱,津液不收所致
唇色發黃
口唇乾燥焦裂,或裂開出血,主津液已傷,唇失滋潤,見於外感燥熱之邪或脾經有熱;如果口腔中唾液分泌量多,津津不止,頻頻唾吐,稱為多唾,多因脾腎陽氣不足,水液不化而上逆所致;大病瘥後喜唾,表示胃中有寒。
看舌頭:舌形、舌質、舌苔反映脾胃問題
按照中醫的說法,「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苔由胃氣所生」,可以說,舌頭是獲取身體健康情報的寶庫。你在照鏡子時,不妨用一雙「慧眼」對其仔細觀察,透過這個特珠「窗口」我們不僅能了解脾胃的狀況,還能看到疾病的苗頭。
一看:舌形
正常人舌的形態應該是柔軟靈活,不胖不瘦。當體內有病時,舌的形態就會有異常變化。如舌頭萎縮,出現舌形斂縮,且無力自由伸縮、轉動,甚至無法伸長至牙齒等症。中醫認為,心脾兩虛能夠引起舌頭萎縮,症見舌軟無力、四肢倦怠、面色無華、飲食減少,唇、指甲淡白,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淡嫩,舌苔薄白,脈細弱;心脾兩虛也能引起舌頭萎縮,這是因為「舌為心竅」,又為脾之外候,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以奉養於舌,筋脈乏氣之溫煦、血之濡養而為舌萎。如果是心脾兩虛引起的舌頭萎縮,治療時應補養心脾,藥方用歸脾湯。
二看:舌質
舌質是指舌的本體。檢查舌質主要是看舌尖和舌兩邊的顏色,因為上面沒有舌苔覆蓋,較易看清舌質的本色。正常舌質呈淡紅色,不深不淺,生氣盎然。當舌質顏色淺淡,紅少白多,或純白無紅色,多表示脾虛寒濕、氣血兩虛。脾虛寒濕所引起的舌體淡白色,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舌色淡白濕潤多津,舌邊有齒印,舌體胖嫩,膝冷畏寒,泄瀉清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動,腹脹,肢體浮腫,按之不起,這種情況多由於脾陽虧損,臟腑經脈無以滋養,於是便在舌頭上反映出來,治宜溫脾助陽、祛寒逐濕。藥方可選用實脾散等。氣血兩虛所引起的舌體淡白色,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舌色淡白尚潤,舌體大小正常或略小,面色無華,唇淡,神疲肢軟,頭暈目眩,耳鳴,聲低息微,心悸,盜汗,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或閉經,這種情況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於調養、疾病久延、失血過多等,治宜氣血雙補,可選用十全大補湯之類。
三看:舌苔
舌苔是指舌面上的苔垢。看舌苔包括看苔色和苔形兩個方面。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而清淨。乾濕適中,不厚不膩,不滑不燥。當體內有病時,舌苔就會有異常變化。
舌苔黃色:這種情況多表示胃熱熾盛、胃腸實熱或脾胃熱壅滯,其症狀各有不同。體內胃熱熾盛所引起的舌苔黃,其症狀為:體發熱,患者怕熱不怕冷,盜汗,面部赤紅,心煩意亂,口乾舌燥,脈洪大;體內胃腸實熱所引起的舌苔深黃,其症狀為:舌苔厚而且乾燥,甚至會出現老黃焦烈起芒刺的現象,面赤體熱,口乾舌燥,盜汗,大便祕結,腹滿且疼痛,心悸,嚴重者甚至會神志不清,脈沉有力或滑實;脾胃濕熱壅滯所引起的舌苔黃,其症狀為:舌苔上附有垢濁,舌質紅,體發熱,心悸,口乾卻不想喝水,脘腹脹滿,沒有食欲,噁心嘔吐,大便垢膩惡臭。
舌苔白色:這種情況多表示脾陽虛衰、寒濕侵襲皮表或風寒侵入皮表。脾陽虛衰引起的舌苔白,是由於久病導致脾陽虧損,或屢經吐下,中氣大傷,或飲冷中寒,脾陽逐漸衰敗,內寒凝閉中焦,既不能運化水濕,又無經輸布津液,以致舌苔白淨,津少光亮,形似雪花。脾陽虛衰所引起的舌苔白,其症狀表現為:舌苔潔白,光亮少津,就好像一片片雪花散布在舌頭上,顏色比一般的白苔要更白,而且面色蒼白少華,腹中冷痛,喜溫喜按,腹脹,食欲不振,便溏溲清,身體低溫,身倦乏力,氣短懶言。由脾陽虛衰而引起的舌苔白,治療時應溫中健脾、甘溫扶陽,藥方可選用附子理中湯。
舌苔灰黑色:這種情況多表示脾陽虛衰、痰飲內阻、溫熱內蘊等。脾陽虛衰所引起的舌苔灰黑,其症狀表現為:舌苔灰黑、薄潤,面色一般顯得枯黃無華,飲食少思,腹中冷痛,腹脹,喜歡喝熱飲,大便稀溏或泄瀉,手腳冰冷。一般是因為脾氣虛弱,陽氣有所損耗,或者是直接感染了寒邪,也可能是因為誤治,或平日裡飲食不注意,貪食生冷食物,損傷了脾陽,中陽不振,陰寒內盛,舌苔就會慢慢變為灰黑色。
痰飲內阻所引起的舌苔灰黑,其症狀表現為:舌苔灰黑、水滑,有時也呈現灰黑而膩的形態,並伴有頭暈目眩,胸悶氣短,腹脹,脘部有振水音,口乾但不想喝水,腸鳴便溏,有的人形體還會變得枯瘦,神疲乏力。這種情況一般是由於脾陽不振,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和運行,於是蓄聚而生濕,凝結在肺部化為痰,寒飲痰濕停滯胃腸,寒濕壅盛,就會導致舌苔灰黑。濕熱內蘊所引起的舌苔灰黑,其症狀表現為:舌苔灰黑,厚膩而黏,體發熱,尤其是中午過後,體熱明顯,口中乾苦,嘴唇枯燥,面色淡黃或晦滯,胸滿氣短,腹脹,小便短黃。這種情況一般多由於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在胸中鬱積而化熱,濕熱蘊蒸,穢濁壅滯中焦,從而導致舌苔灰黑。
舌苔潰爛:這種情況多表示胃熱痰濁上逆、或宿食積滯。其症狀各不相同,前者表現為舌苔的質地疏鬆,浮於舌面,形如豆腐渣一樣,能揩去,但旋即又會生長出來,常伴有胸悶噁心,口中發苦,或者會咳吐黃痰,心悸氣短;後者症狀表現為舌苔質地疏鬆,浮於舌面,厚腐而臭,常常會伴有乾噫食臭,喛腐吞酸,脘悶,腹振腸鳴,納差便溏。舌苔潰爛多是因為脾冒熱盛,蒸騰胃濁,邪氣上升所致。因為胃乃水穀之海,以通降為順。如果胃失和降,那麼胃中的水穀將不能化為精微,反會生出濁痰,或食停氣滯。具體地說,對於胃熱痰濁上逆所引起的舌苔潰爛,治療時應著重清熱化痰辟濁,藥方可選用溫膽湯加味;而對於因宿食積滯所引起的舌苔潰爛,治療時則應著重消食導滯,藥方可選用枳實導滯丸等。
舌上無苔:舌上無苔是指舌頭表面光滑潔淨,嚴重的患者如鏡面一樣,這是病情危險的預警,應當注意。舌上無苔多表示胃陰乾涸、氣血兩虛等。其症狀各不相同。胃陰乾涸所引起的舌上無苔,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舌紅且光滑如鏡,舌面缺少津液,尤其是舌心,煩渴不安,沒有食欲,或者餓了也吃不下飯,乾嘔作噁,或見胃脘疼痛,肌膚灼熱,低燒,大便祕結,甚則噎膈,反胃,治宜滋養胃陰,可選用益胃湯;氣血兩虛所引起的舌上無苔,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舌淡白而光,常見面色蒼白或枯黃,唇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疲倦乏力,少氣懶言,語聲低微,手足麻木,飲食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長,治宜健脾養胃、補氣生血。
四看:裙邊舌
裙邊舌又稱齒痕舌。由於舌伸出時顯得浮腫而嬌嫩,加之舌邊有牙齒壓出來的舌印,猶如女人裙子的邊緣,故得名。
這種舌是由於脾胃不知,導致體內營養不良,尤其缺乏蛋白質,引起舌的水腫。舌組織的反應較一般器官靈敏,所以可能此時身體其他部位並無水腫表現。舌現齒痕而舌淡白濕潤,屬寒濕內盛;淡紅而嫩,屬脾虛或氣虛,舌紅而苔黃膩,多屬濕熱痰濁壅滯。
第三節 內傷脾胃,現代人常犯的養生大忌
金代脾胃大家李東垣曾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他指出喜怒過度、飲食不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皆為內傷脾胃之源。而現代人的健康殺手就是我們諸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飯無定量、節食減肥、暴飲暴食、經常熬夜、酷愛冰冷飲料、不良情緒、遺傳因素、藥物的副作用等,這些都是誘發脾胃病的元凶,因此,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一定要擦亮雙眼,解內憂,除外患,真正做到起居有常、飲食健康。
暴飲暴食,為脾胃埋下健康隱患
被譽為「烹飪王國」的台灣,一直崇尚以豐盛的筵席來喜慶佳節、款待賓客。很多人為了滿足口福,為了應酬而餐餐暴飲,日日拼酒,大魚大肉。雖然民以食為天,吃吃喝喝天經地義,並沒有什麼雅俗之分。但就美食而言,如果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什麼都能往肚子裡面塞,這就是不知饑飽的暴飲暴食。短時間內,感覺不出脾臟有什麼變化,但時間久了,就會完全打亂胃腸道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節律,加重脾胃的負擔,使「食滯」成為常事,食滯的滋味不好受,飽飽脹脹,最慘的是,除了食滯還便祕,吃不下也出不來,破壞了腸道消化吸收的平衡狀態,最終因暴飲暴食而樂極生悲,害人害己。
正確的方法是量腹所受,即根據自己平時的飯量來決定每餐該吃多少。有句諺語說得好:「寧可鍋中放,不讓肚飽脹。」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吃剩下的飯菜寧可放在鍋裡或倒掉,也不能勉強自己吃完。與之相呼應的是,20世紀80年代,營養學家就發現,在足夠營養的前提下,限制熱能攝入,長期處於微饑餓狀態的人的壽命,要比終日飽食者的壽命長20%以上。當然,任何事情只有做到「適可而止」或者「恰到好處」才算是最好的,否則便會引來「物極必反」的麻煩。長期強迫自己挨餓,身體會因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虛弱不堪、四肢無力、精神恍惚。
「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之謂五臟之葆。」這無饑無飽,就是進食適量的原則。只有這樣,才不致因饑飽而傷及五臟。
狼吞虎嚥,脾消化不了心臟兜著走
如今,許多人都在忙,尤其是年輕人,忙什麼呢?追夢!用上班族的話說就是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證明自己的能力!是的,忙是一種充實,或許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最好的尊重!我們都很自豪,不僅因為我們年輕、我們富有活力和激情,更主要的是因為我們把這些優勢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財富,我們自豪我們是GDP創造的主力軍。但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忙碌在填充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損耗了我們的健康!
奉勸一句,在奮鬥的拚搏歲月裡,即使再忙,也要留下充足的時間用餐,千萬不能狼吞虎嚥,草草了事。否則,會給脾胃帶來很大的壓力,造成脾胃「工作」粗糙,這樣的結果就是吃得多,但人卻消化不了,有時還會出現了心慌、氣短,心跳明顯比平常加快等問題,這牽涉到中醫一種最為通常的說法,「子奪母氣」。
所謂「子奪母氣」,是從五行相生相剋的角度來說的。心屬火,脾屬土,火能化生土,所以,火與土有「母子關係」,也因此,其對應的心與脾也就有「母子」關係。母子關係,大家最為明白,從生命的角度,沒有母就沒有子。而心和脾也是一樣。人吃得過快、過飽,脾根本沒能力消化那些食物時,就會借心氣來幫助消化,這是奪心氣,所以很容易誘發心臟病,這就是「子奪母氣」。
許多人漸漸地有所參悟:什麼都靠不住!就拿電影劇情舉例吧,《致命的吸引力》讓你明白男人靠不住;而《色戒》讓你知道女人靠不住;《投名狀》讓你知道兄弟也靠不住;什麼最實在?很多人是徹底想開了,口袋裡的錢還不知道是誰的呢,最實在的就是吃,吃到肚子裡最實惠。這裡,很多人的健康觀念本身就錯了。食物美味不美味並非僅僅是外在的,還有一個內在的,是相對每個人的健康狀況而言的。套一句最簡單的話說,適合你的就是你的美食,否則,不僅不是什麼美食,還可能是傷害你健康的毒藥。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感覺「不辣不夠味」,甚至到了「無辣不成席」的地步,在辣椒主義者們看來,吃辣的時候,有一種暢快的感覺,吃辣椒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他們征服的欲望。在把那些辣椒大口大口「消滅」的時候,內心會獲得一種成就感。
吃辣椒的另一個價值,也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在食欲欠佳、飯量減少的時候,放上一些辣椒在菜裡,就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此外,辣椒有很多藥用價值。以前的人如果得了風寒感冒,一般都不吃藥,更不會看醫生,用辣椒和生薑熬湯喝就可以了;如果有人消化不良,用少許辣椒煎湯內服,即可調治因受寒引起的胃口不好、腹脹腹痛;辣椒還含有一種叫辣椒素的成分,可以幫助抑制腸內異常發酵,產生排除消化道中積存氣體的作用。此外,對於在潮濕氣候中生活的人來說,適當吃些辣椒,還可以對風濕病和凍瘡產生預防作用。
既然如此,是否就真的是不吃辣椒不夠味,少吃辣椒不健康呢?自然不是。這裡可以明確告訴你的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老年人還是小孩,吃辣椒都不能太過,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其一:腹脹腹痛
吃辣椒可以開胃,這一點眾所周知。但辣椒食用過量反而危害人體健康,因為過多的辣椒素會劇烈刺激胃腸黏膜,使蠕動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瀉,並使肛門燒灼刺痛,誘發胃腸疾病,促使痔瘡出血。這也是過與不過的一個警戒性的判斷徵候。即如果你吃火鍋吃得肛門發燒的話,就再也不要繼續了,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也要注意減少辣椒的攝入量。自然,患食道炎、胃腸炎、胃潰瘍以及痔瘡等病者,則應少吃或忌食辣椒。
不僅是胃和腹部的脹痛,辣椒的辛辣成分常常會透過腎臟排泄,這對於腎臟細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嚴重時還會導致腎功能衰竭。
其二:痤瘡、尿血
中醫認為,辣椒雖有溫中散熱、開胃消食的功能,但同時它辛熱有毒,過食可使體內濕從熱化,表現為皮膚痤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鼻出血等。如果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則會引起中毒表現,如胃脘灼熱感、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頭暈,甚至嘔血、尿血、衄血、血壓升高或下降。現代醫學實驗證實,辣椒的主要成分辣椒鹼對循環系統有一定影響,可引起短暫性血壓下降、心跳減慢及呼吸困難等。所以,需要特別提醒那些整天將火鍋當飯吃的人,要適當調整生活的口味,以免過食辣椒而中毒。此外,辣椒的性味是大辛大熱,所以患有紅眼病、牙疼、喉痛、咯血、瘡癤等火熱病症的人,或陰虛火旺的高血壓病人、肺結核病人,也應慎食。
其三:治癌也致癌
研究發現,辣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這種物質是致癌物質自由基的「天敵」。但如果過量則可能引起口腔白斑,這與長期喜歡吃燙食和辣食有關。而口腔白斑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所以,適當吃可以防癌,而過量吃,則會產生相反地效果。
從上面辣椒致病我們可以看出,辣椒吃多了不行,即使不過量,也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比如:口腔潰瘍者,患者口腔對鹹、辣、酸、苦等味道敏感,吃辣椒會加重疼痛;眼病患者,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患者吃辣椒會加重眼病;痔瘡患者,痔瘡患者如果大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胃腸道,使痔瘡疼痛加劇,甚至導致出血等症狀;腸胃功能不佳者,吃辣椒雖能增進食欲,但也會使胃腸黏膜產生炎症,因此應忌食辣椒;慢性膽囊炎患者,因為這些食物均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易造成膽囊收縮、誘發膽絞痛,所以,患有慢性膽囊炎者應忌食辣椒、白酒、芥末等辛辣食物;有發熱、便祕、鼻血、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熱症者,吃辣會加重症狀。此外,產婦在產後一週內也不適宜吃辣椒,否則不但使自己「上火」而出現大便祕結等症狀,而且還會影響嬰兒,使嬰兒內熱加重。
前言 脾胃乃:後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
常常有一些人因為自己年輕,憑著自己連感冒藥都沒有吃過的經歷,憑著自己有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戰績」,從來沒有把身體健康放在心上,半夜三更早該休息還在吃東西,見到哥們、客戶,酒比拚著能喝多少就喝多少……直到某一天,一次例行的體檢後被告知患有糖尿病、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疾病,家人、朋友均一片愕然。怎麼辦?即使配備有專門的家庭醫師也不可能天天盯著你,更何況健康不能也不可能全部託付給醫生。
客觀來說,身體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但完全的健康幾乎不可能,在不可能全面顧及的情...
目錄
第一章 病從脾胃生,養生的根本在於健脾益胃
第一節 關愛生命,從敬重脾胃著手
古木參天靠樹根,身體養生靠養好脾胃
擁有「好面子」,調理脾胃一馬當先
身體胖瘦不均,根源在於脾胃失和
調理不孕症,從強化脾胃功能入手
經常「燒心」,更要注重健脾養胃
第二節 自我診斷,你的脾胃還好嗎
看手,五個細節反映脾胃問題
看鼻,色澤變化反映脾胃問題
看臉,氣色好壞反映脾胃問題
看眼瞼,眼皮下垂反映脾胃問題
看口唇,飲食口味、唇色反映脾胃問題
看舌頭:舌形、舌質、舌苔反映脾胃問題
第三節 內傷脾胃,現代人常犯的養生大忌
暴飲暴食,為脾胃埋下健康隱患
狼吞虎嚥,脾消化不了心臟兜著走
無辣不歡,當心脾胃「上當受騙」
冷熱不均,讓脾胃承受沉重負擔
美麗凍人,當心落下脾胃虛寒症
過度減肥,減掉的還有脾胃健康
濫用藥物,「毒」害脾胃沒商量
放縱性欲,「色」字頭上懸一把刀
鬱悶氣結,拖累健康的沉重十字架
第二章 偏頗體質,調理好脾胃讓你活百歲
第一節 陽虛體質,養好脾胃讓你陽氣長旺
畏寒怕冷,幫你辨清陽虛體質
飲食調養:多吃熱食,少吃冷寒
藥物調養:金匱腎氣丸,理中湯
四季調養:嚴冬避寒,春夏培補陽氣
第二節 陰虛體質,養好脾胃讓你滋潤津生
津液無法上承,幫你辨清陰虛體質
飲食調養:海參、百合,滋陰養肝
藥物調養: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
四季調養:春夏防燥,秋冬養陰
第三節 氣虛體質,養好脾胃讓你氣足神旺
上氣不接下氣,幫你辨清氣虛體質
飲食調養:紅棗、小米,健脾益氣
藥物調養:固陰煎、補中益氣湯
四季調養:春捂秋不熬,夏避暑冬平補
第四節 痰濕體質,養好脾胃讓你脂消身輕
大腹便便,幫你辨清痰濕體質
飲食調養:冬瓜、燕麥,化痰祛濕
藥物調養:二陳湯、六君子湯
四季調養:春養神,夏防曬,秋宜補,冬防寒
第五節 濕熱體質,養好脾胃讓你清利身爽
面垢油光、粉刺痤瘡,幫你辨清濕熱體質
飲食調養:綠豆、薏仁,清熱利濕
藥物調養:三仁湯、平胃散、連樸飲
四季調養:長夏暑濕,濕熱體質巧應對
第六節 血瘀體質,養好脾胃讓你血脈通暢
面色晦暗,幫你辨清血瘀體質
飲食調養:蓮藕、核桃仁,活血化瘀
藥物調養:複元活血湯、血府逐瘀湯
四季調養:春季多運動,秋冬重禦寒
第七節 氣鬱體質,養好脾胃讓你胸有陽光
無故嘆氣,幫你辨清氣鬱體質
飲食調養:蕎麥、百合,理氣解鬱
藥物調養:柴胡疏肝飲、半夏厚朴湯
四季調養:春夏早睡早起,秋冬勞逸適中
第八節 特稟體質,養好脾胃讓你笑迎春光
頻繁過敏,幫你揭秘特稟體質
飲食調養:烏梅、黃耆,益氣固表
藥物調養:玉屏風散、消風散
四季調養:春季升陽,謹防過敏
第三章飲食養脾胃,脾胃健運的首選
第一節 溫補脾陽,讓脾臟的陽氣「旺」起來
芡實,暖脾健胃,固腎澀精
牛肉,滋養脾胃,補中益氣
豬脾,補益脾胃,消積化食
黃鱔,健脾溫陽,補氣養血
第二節 滋補脾陰,讓脾臟的津液「潤」起來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
燕窩,滋補肺陰,善補脾胃
鱸魚,強脾健胃,止咳化痰
葡萄,滋補脾陰,開胃生津
第三節 補脾益氣,讓脾臟的衛氣「升」起來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黃耆,理氣健胃,利水消腫
馬鈴薯,健脾益氣,和胃調中
人參,補脾益氣,調營養衛
第四節 健脾化濕,讓脾胃的運化「震」起來
冬瓜,健脾化濕,養胃生津
白扁豆,暖脾補虛,消暑止瀉
白蘿蔔,化痰定喘,清熱順氣
薏仁,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第五節 健脾和胃,讓脾胃的功能「硬」起來
番薯,健脾和胃,潤腸通便
香菇,健脾開胃,益氣滋陰
黃豆,健脾寬中,潤燥消水
胡蘿蔔,補益脾胃,清潤益氣
第六節 健脾補血,讓脾胃的氣血「通」起來
番茄,健脾補血,生津止渴
紅棗,補氣健脾,養血安神
當歸,養血補血,祛風止痛
枸杞,健脾補血,潤肺養顏
第七節 補脾升陽,讓脾臟的清氣「舉」起來
羊肉,補虛祛寒,強腎壯陽
牡蠣,斂陰潛陽,化痰止咳
雞肉,健益脾胃,補虛填精
第八節 滋陰益胃,讓胃中的津液「濡」起來
荸薺,滋陰益胃,溫中益氣
豆腐,溫中和胃,益氣健脾
蓮藕,開胃健中,清熱生津
無花果,開胃養津,補脾潤肺
第九節 補脾養胃止痛,安撫脾胃止疼痛
茯苓,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黨參,補脾養胃,潤肺生津
板栗,健運脾胃,活絡止痛
鯽魚,健脾益氣,開胃止痛
第十節 健脾養胃止嘔,通暢脾胃止嘔吐
山楂,開胃消食,化痰止嘔
生薑,暖胃禦寒,解毒止嘔
藿香,清熱除濕,開胃止嘔
黃瓜,健脾養胃,清熱解毒
第十一節 補脾潤腸通便,祛除便祕無影蹤
菠菜,下氣調中,通腸潤燥
萵苣,疏通腸道的「啟動劑」
海帶,潤腸通便,消炎軟堅
莧菜,補氣除熱,通利小便
第四章 經絡為奇藥,手到病能除
第一節 養好脾經,讓生命之樹常青
敲脾經,身體裡的脾病「小藥房」
公孫穴,消除脾胃疾患的第一大穴
三陰交,調胃病、治婦科病的首選穴
太白穴,脾虛之人的福報穴
血海穴,滋陰養血又健脾化濕
漏谷穴,健脾和胃又利水除濕
大橫穴,增強內臟活力的不老穴
第二節 打通胃經,一生皆有福報
敲胃經,不花錢的健脾開胃方
足三里,當仁不讓的第一保健穴
內庭穴,瀉胃火療效好
梁丘穴,治療胃疼的急救穴
天樞穴,便祕、腹瀉雙向調節
豐隆穴,減肥消脂的大穴
上巨虛,治療腹泄的常用穴
第五章 以動為綱,舉手投足間善養脾胃
第一節 要想脾胃好,運動健身不可少
慢運動,脾胃健康的重要基石
注意細節,健脾養胃離不了
為防意外,謹遵十大「忌律」
第二節 健康脾胃,小動作有大健康
慢跑,慢動作中有大療效
擊穴步行,大補脾胃健身體
叩齒咽津,強腎、固齒又健脾
按揉手心,讓脾臟「吃得消」
打太極,「慢調細理」養脾胃
八段錦,調理脾胃需單舉
跳舞,優美旋律中強脾健胃
第六章 居家調護,關注細節保脾胃安康
第一節 養護脾胃,遵從生命運程的節律
三餐要吃好,為健康鋪墊基石
飯前先喝湯,護養脾胃一處方
雜糧加素食,中醫食方養脾胃
啡別多飲,健康品味利養生
飲酒傷脾胃,戒除酒癮有良方
第二節 睡出健康,調理脾胃巧治失眠
睡不安寢,調理脾胃是前提
每日早睡,排毒護膚兩不誤
滋養身心,湯湯水水補健康
按摩穴位,輕輕鬆鬆助安眠
第三節 思貴有度,思慮太過耗氣血
過思傷脾,為脾胃健康留隱患
相思成疾,根源不在心而在脾
情真意切,制怒為養脾之王道
第七章 調治有方,少一分盲從多一分從容
第一節 糖尿病,一種「現代富貴病」
脾虛失健,糖尿病的發病之本
調治有方,按摩、刮痧、泡腳齊上陣
防患於未然,把糖尿病消滅在萌芽之初
第二節 急性胃炎,病來如山倒
急性胃炎,都是誰招惹了你
分型調治,中醫教你對症下藥
防急性胃炎,精緻生活是關鍵
第三節 慢性胃炎,人體健康的「無聲殺手」
解碼炎症,揭開慢性胃炎的面紗
多管齊下,中醫辨證施治慢性胃炎
消除胃炎,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第四節 胃下垂,讓你想吃不敢吃
摸清胃下垂的「底細」
治療胃下垂,中醫有妙方
科學養生的「八大注意事項」
第五節 消化道潰瘍,讓你花錢又受罪
中醫辨證治療,幫你把潰瘍癒合
按摩、拔罐、刮痧,各顯神通效果佳
消化性潰瘍,健康生活防治有招
第六節 胃癌,蠶食人體生命的惡魔
脾胃康健有妙方,中醫給你指點迷津
食物大健康,善用飲食幫你緩解胃癌
抗擊胃癌,綜合調理打贏「保胃戰」
第一章 病從脾胃生,養生的根本在於健脾益胃
第一節 關愛生命,從敬重脾胃著手
古木參天靠樹根,身體養生靠養好脾胃
擁有「好面子」,調理脾胃一馬當先
身體胖瘦不均,根源在於脾胃失和
調理不孕症,從強化脾胃功能入手
經常「燒心」,更要注重健脾養胃
第二節 自我診斷,你的脾胃還好嗎
看手,五個細節反映脾胃問題
看鼻,色澤變化反映脾胃問題
看臉,氣色好壞反映脾胃問題
看眼瞼,眼皮下垂反映脾胃問題
看口唇,飲食口味、唇色反映脾胃問題
看舌頭:舌形、舌質、舌苔反映...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志文化出版日期:2014-11-04ISBN/ISSN:978986593697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