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有張數十年前的香港舊書單,你是否會沿着書本追尋,看看那個年代的人與事?
……
遲至1970年代,港人才逐漸對本土各方面的歷史加以重視。儘管因日佔戰亂、及後又因經濟起飛引致拆遷頻密,香港戰前的舊書刊得以保存的雖為數不多,但對重整香港歷史卻意義非凡。本書作者係資深的圖書館從業員,在此書中將現有藏品分成數輯。
第一輯開篇先就追查香港身世朦朧,介紹第一部關於香港通論的中文專著《香港雜記》(1894年)。而中港官方交往,早有先例,《香江酬酢集》一書,呈現了1936年粵港官員酬酢中,香港商人的參與情況及仲介地位的重要性。至於市政考察、工商百貨、宗教廟宇、奴婢賣身等,在在充份描繪了香港社會的過去面相,好讓讀者以今之視昔,悟出香港的宿命來。第二輯雖然在眾多藏品中,只選取幾類作速寫,但已涵蓋了女性、工運、鄉族、教育等項目。第三輯講香港報紙歷史,點出本地社會文化倚賴此種媒體而廣傳,由來已久。研究香港身世,在欠缺系統歷史書寫的情況下,閱讀大量舊報,是可行的策略。兼之第四輯集中介紹了清末至「七七事變」前的 28 種新舊文藝期刊,綜上敘述社會特質,已見其大概了。
香港本地史的研究,現已蔚然成風。新「出土」的舊資料,也陸續在學者們的掌握整理中。本書的意義不僅是幫助搶救和保存香港文獻,也對早期香港史的研究有所啟迪,同時還是學問的普及化,讓香港往昔風貌,一同與普通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楊國雄,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任職香港大學圖書館期間,赴夏威夷大學攻讀圖書館學,回港後出任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首任館長。1990年移居加拿大,擔任多倫多大學和約克大學合辦的加港文獻館首任館長。在職期間及退休後始終筆耕不輟,合編有《現代論文集文史哲論文索引》(1979),及編著《香港戰前報業》(2013)。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香港身世研究,演成顯學。楊先生這位先行者,當年對我們的啟迪,功不可沒。」——小思
「楊先生的文章對於香港史入門,或作為歷史知識讀物,可讀性極高。」——丁新豹
名人推薦:「香港身世研究,演成顯學。楊先生這位先行者,當年對我們的啟迪,功不可沒。」——小思
「楊先生的文章對於香港史入門,或作為歷史知識讀物,可讀性極高。」——丁新豹
章節試閱
第一輯 舊書中的香港風貌
01 最早關於香港通論的中文專著:《香港雜記》
碩果僅存之作
19世紀在香港出版的中文刊物,現存於世的真可算得是寥寥可數,期刊報紙方面只得《遐邇貫珍》、《循環日報》和《華字日報》等數種,而有關香港史方面的專書,根據筆者所知見的,就只得這一本《香港雜記》。
《香港雜記》一書,是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由王韜集資創設的中華印務總局所承印,全書線裝一冊,內文共48葉。著者是南海曉雲陳鏸勳。有關陳氏的個人資料所知不多,但根據鄭寶鴻研究的資料,可以知道陳氏在商業活動的情況。陳氏又名曉雲、惠勳。1895年陳氏以設於文咸西街42號的濟安洋面保險有限公司司理人身份,登報公開招股。1901年,他又成為萬益置業公司、廣運輪船公司、咸北輪船公司的司理人,可見他在商界的活躍。1904年,陳氏任東華醫院總理。1906年初,陳氏逝世。陳氏除了《香港雜記》外,在1895年,曾以陳曉雲、譚子剛名義出版了《保險須知》一書。
陳鏸勳在《香港雜記》的自序是在輔仁文社寫成的,可以知道著者和輔仁文社是有很密切的關係。輔仁文社是一個小規模俱樂部形式的學術機構,清光緒十五年(1889),在中環結志街百子里設立。發起人有楊衢雲、謝纘泰、周昭岳、胡幹之、羅文玉、黃國瑜、陳芬、劉燕賓等16人。這個文社的宗旨是研究學術和開通民智,是在香港設立的第一個新學團體。以後楊衢雲認識了孫中山先生,輔仁文社也就變成一個宣傳革命主義和吸收革命分子的主要機構。
全書包羅萬有
當時介紹新學的,主要是介紹西方科技和西方各國政治制度,陳鏸勳在香港受教育,精通英文,一直都很留意搜集有關香港史料。他既然和輔仁文社有密切的關係,在介紹西方學術之餘,很自然便有這個意願介紹香港的概況,在〈自序〉中,他有表明編撰這本書的目的:
⋯⋯矧其為中國之外,地界中西則其例殊,人雜華洋則其情殊,顧以不識時務者處此,拘迂成性,執滯鮮通,不合人情,不宜土俗,漫謂隨地可行也能乎哉⋯⋯勳有見於此,自肄業香江,即隨事留心,有聞必錄,公餘之暇,復涉獵西文,累月窮年,或撮其要,或記其事,爰付手民,一以使入世者知所趨,一以備觀風者知所訪焉。至其中要義,則本英人沙君拔平日所記者撮譯居多,用誌弗諼,使閱者無忘沙君拔之意可也。
〈自序〉中所提的英人沙君拔,無資料可稽考。
《香港雜記》一書共分為十二章,計為:地理形勢、開港來歷、國家政治、稅餉度支、中西船務、中西商務、中西醫所、民籍練兵、街道樓房、水道暗渠、華英書塾,及港則瑣言。另有香港畫圖目錄,包括:香港全圖、香港城圖、香港畫圖、香港海面、督憲府第、公家花園、皇后大道、皇后書院、大潭水塘、山頂火車、博物院圖、操兵地圖、跑馬地圖、大鐘樓圖,及上海銀行。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現藏的《香港雜記》共有兩本:一本是根據Royal Colonial Institute所藏的一冊,從顯微膠捲轉成影印本;另一本是吳灞陵所藏的原版,是吳氏在1932年以8分錢購買。這兩本都沒有包括畫圖在內。1980年7月22日,陳上塵在《香港時報》發表一篇短文〈「香港雜記」種種〉,說在大約二十多年前,曾在馮平山圖書館看過此書一次,並記下「全書線裝一冊,連插圖共約百頁」,這樣看來,馮平山圖書館所藏的那一本是附有插圖的。可惜,經查核後,馮平山圖書館現在並沒有收藏這一本書。希望知悉這本書有關圖畫部份的讀者,不吝賜告。
薄扶林即百步林,大嶼山叫靈濤島
全書所用的地名或機構的名稱,有些和我們現在所通用的有很大差異。現時的硫磺海峽(Sulphur Channel)書中稱為「秀路化海道」,薄扶林稱為「百步林」,大霧山稱為「大磨山」,大嶼山稱為「靈濤島」,立法局稱為「定例局」,皇仁書院則稱為「皇后書院」。至於有關香港地名的考證,該書記載如下:
曩昔唐人稱為裙帶路,亦非無本,緣唐人渡船由東便入者,遠望香港斜路如裙帶然,因此路名裙帶。至西洋人名香港為賊島者,蓋港中為大島,有數小島擁護於其間,為中國海濱之門戶,是故巨盜以此為淵藪歟。昔東印度大公司之初至省也,其船常取水於港之溪澗,其澗居百步林及鴨巴顛之間,溪澗之水,先流石上,盤石參差,略一停蓄,再瀉海灣,每當春雨淋漓,如瀑布懸空,因此名為飛泉。此水之清潔,久矣著名,舊時唐人之渡船,海賊之扒船,多取水於此。是水也,取之不禁,用之不竭,味之彌永,因名之曰香港,香港之得名以此。(〈地理形勢〉章)
防禦海盜的周詳佈局
當年海盜在香港海域附近非常猖獗,所以香港的海防設施,佈置得很周詳:
海口炮臺稠密堅固,俱以來路泥為之,昂船洲之炮臺三,西環之炮臺二, 五炮臺守西路之入口,是蓋船隻所必經者。又有一炮臺在列治門山頂,直瞰秀路化海道,其東道則鯉魚門炮臺二,又有紅磡兩炮臺以輔之守香港東道之入口。敵船縱能飛渡鯉魚門之炮臺,亦不能飛渡紅磡之炮臺,其最堅固者,尤尖沙嘴之炮臺,守香港中路。所有炮臺,俱快藥滿儲。外此有鐵甲戰船名威垣,有二千七百五十墩大,載大炮四尊。小戰船二, 一名衣昔、一名地屈,每載大炮三尊。水雷船四,其接濟之船乃兵家躉船,名域多意文駑灣,在打波地對面,船為兵家總船軍器廠,乃修整兵船之所在,兵房之東、工役人等常有千百之多,至今則英屬九龍尤為屯兵之地。(〈民籍練兵〉章)
當年的大會堂
至於記敘香港街道樓房及各種建設,本書也甚為詳細,現在摘錄有關大會堂當時的情況,舊的大會堂是在滙豐銀行總行的現址:
本城書樓,足擅香江之勝,乃一千八百六十六年公眾題錢而建,皇家每年助銀一千二百員,以供費用。樓中有壯麗之戲臺,有寬廠〔敞〕*之廳房,西人於此、恒式歌且舞,並作公眾聚會之區。書樓一所,所藏俱屬貴重奇書,博物院一所,若中若西,若男若女、若老若幼、若貴若賤,俱可入內遊觀。珍禽奇獸,目不暇給。樓之正面,水景一座,乃本港商董未士尊甸所送,其時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八月事也。(〈街道樓房〉章)
生鴉片舖公開營業
華人在香港所經營的工商業,本書有如下的記載:
唐人之工作,則如煮洋藥、吹玻璃、製銀珠、製白油、淹牛皮、染料房、製豆豉、製牙粉、製火柴、製呂宋煙。⋯⋯唐人貿易,其多財善賈者,則有若南北行,約九十餘家,次則金山庄,約有百餘家,次則銀號,約三十餘家,寫船館約二十餘家,磁器鋪約十餘家,呂宋煙鋪約有六七家,煤炭鋪約有五六家,建造泥水鋪約有五十餘家,花紗鋪約有十五六家,麵粉鋪約有十二三家,金銀首飾鋪約有十六七家,生鴉片鋪約有三十餘家,當押鋪約四十餘家,米鋪約有三十餘家,茶葉鋪約二十餘家,疋頭鋪約五十餘家,餘則有洋貨鋪、傢私鋪、銅鐵鋪、日本庄、席包鋪、裁縫鋪、藥材鋪、油豆鋪、油漆鋪、映相鋪、寫真鋪、藤椅鋪、硝磺鋪、辦館、酒館、硃鋪、鐘表鋪、木料鋪,尚有別項生意,難以盡錄。而生意之熱鬧,居然駕羊城而上之矣。(〈中西商務〉章)
上面所引的一段,值得注意的是生鴉片舖的數目和米舖的數目,不相上下。
轎子和黃包車
香港當時陸上的交通,主要是轎子和東洋車(或稱人力車或黃包車),僱用此等交通工具是根據所僱人數、時間長短和路程遠近而付費的:
如在域多厘城內計,則每僱一轎,用轎夫二名,半點鐘則銀一毫,⋯⋯由早六點鐘至晚六點鐘,是為一日,則銀一員。如域多厘城外計,用轎夫四名,一點鐘則銀六毫,⋯⋯一日則銀二員。如在山頂計,用轎夫二名,半點鐘則銀一毫半,⋯⋯一日則銀一員半。用轎夫四名,一點鐘則銀六毫,⋯⋯一日則銀二員。如僱轎夫二名,而過域多厘城外者,則銀加半。凡東洋車所經之地,西至摩星嶺山腳,東至銅鑼環,高則至羅便臣之平陽道,如過界外,則回頭時加半。如僱多一名人,及行多一點鐘,俱照數計,每行十五分鐘,即一骨之久,則錢五仙士⋯⋯(〈港則瑣言〉章)
文字風波 被迫更正
這本《香港雜記》出版後,曾引起過文字上的風波,原來在《香港雜記》和另一本《富國自強》的書內,稱謂和體例都不盡合香港政府之意,因此這本書在書後作了一個更正啟事,現在把這段文字攝影,可作研究香港出版史參考之用。
第一輯 舊書中的香港風貌
01 最早關於香港通論的中文專著:《香港雜記》
碩果僅存之作
19世紀在香港出版的中文刊物,現存於世的真可算得是寥寥可數,期刊報紙方面只得《遐邇貫珍》、《循環日報》和《華字日報》等數種,而有關香港史方面的專書,根據筆者所知見的,就只得這一本《香港雜記》。
《香港雜記》一書,是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由王韜集資創設的中華印務總局所承印,全書線裝一冊,內文共48葉。著者是南海曉雲陳鏸勳。有關陳氏的個人資料所知不多,但根據鄭寶鴻研究的資料,可以知道陳氏在商業活動的情況。陳氏又名曉雲、...
目錄
盧瑋鑾序
丁新豹序
前言
第一輯 舊書中的香港風貌
1.最早關於香港通論的中文專著:《香港雜記》
2.省港睦鄰史上的精彩篇章:《香江酬酢集》
3.戰前的香港社會實錄:《香港市政考察記》
4.戰前的香港工業調查:《港滬化學工業考察記》
5.早期的百貨公司是怎樣的:先施、永安兩本紀念刊
6.道不盡的「妹仔」賣身史:兩本蓄婢專書
7.「青山」、「凌雲」何處尋:兩本古廟刊物
第二輯 刊物中的香港各階層
8.戰前的香港婦女雜誌
9.戰前的香港鄉族刊物
10.重光前的香港工會刊物
11.早期的香港學校刊物
第三輯 戰前的香港報業
12.刊期最長的大報:《華字日報》、《循環日報》及其特刊
13.第一份粵語報紙:《有所謂報》
14.第一家香港晚報:《香江晚報》
第四輯 新舊交替的香港文藝(清末至七七事變)
15.舊派文藝期刊(10種)
16.新文藝期刊(18種)
第五輯 附錄
附錄一:追尋香港戰前出版書刊——以黃世仲作品為例
附錄二:英國圖書館所藏戰前香港出版書刊目錄
盧瑋鑾序
丁新豹序
前言
第一輯 舊書中的香港風貌
1.最早關於香港通論的中文專著:《香港雜記》
2.省港睦鄰史上的精彩篇章:《香江酬酢集》
3.戰前的香港社會實錄:《香港市政考察記》
4.戰前的香港工業調查:《港滬化學工業考察記》
5.早期的百貨公司是怎樣的:先施、永安兩本紀念刊
6.道不盡的「妹仔」賣身史:兩本蓄婢專書
7.「青山」、「凌雲」何處尋:兩本古廟刊物
第二輯 刊物中的香港各階層
8.戰前的香港婦女雜誌
9.戰前的香港鄉族刊物
10.重光前的香港工會刊物
11.早期的香港學校刊物
第三輯 戰前的香港報業...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0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