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于芸
定價:NT$ 420
優惠價:9 折,NT$ 378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創業,就是一趟又一趟的英雄之旅,歷程中的各種磨練讓英雄具備充分的能力、智慧與武器,得以面對未來的所有挑戰。本書從心理學及人性的角度解析創業的可能動因,探討以人為本的思維對組織的構成與運作所產生的具體影響,並定義了創業家的十二種不同的原型,以及組織及伙伴團隊、品牌及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創業者將會面臨的課題,也是邁向成功所必經之路。
每個創業家所追求的只是一場無悔的英雄之旅。而每一場創業冒險追尋的,其實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自己。
作者簡介:
邱于芸
倫敦政治與經濟學院(LSE)哲學、科學方法與邏輯系學士、劍橋大學東亞系碩士與博士。
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與傳播學院數位內容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著有《故事與故鄉》、《用故事改變世界》(台北:遠流出版)與《另一種自由的追求──沈從文美學研究》(台北:麥田出版)。
在英國生活二十年後返台,她以說故事的經驗啟發學子及企業家對自己的人生或事業進行定位、行銷和管理,並開創了「創立方工作平台」。創立方聚合了一百多位創業家,以「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的新工作形態,開啟台灣創業家的新視野,在實踐當中讓新的故事成形。對她而言,故事開始於異鄉人懷著鄉愁對故鄉的凝視,並透過故事展露台灣的特殊風土、性情和變異的軌跡,讓世人重新認識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台灣。這是一位好新求異又願意深耕的行旅者帶來的信息,她是故事的信徒,也是創造和實踐故事的亡命之徒。
名人推薦:
他序:
從「天真者」到「魔術師」的英雄之旅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吳靜吉
那是2010年,于芸剛回到台灣不久,剛取得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的她,在一個半公開場合自我介紹。
她把PPT檔投影在牆上,第一張圖片是一位小女孩在大風雪交加的路上撐著一把破傘。這讓我非常驚訝於她利用影像表述生命原型的能力。那時,我知道,她馬上就要展開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
她在這本書的自序中說:「過去二十多年的流浪歷險,其實只是某種的鋪陳和前情提要,真正的劇情才要開始:流浪博士面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故鄉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的不明且讓人不安。」
我相信,2010年那張圖片傳遞的訊息之一,是她回台後,面對熟悉又陌生的台灣近鄉情怯的不安。她認為自己當下和過往的生命原型是「孤兒」,這個「孤兒」正要展開她的英雄之旅。所謂英雄是指每一位決心揮別過去並展開新生命追求、勇敢走向未知旅程的「戰士」。我相信于芸已經認定她未來的轉變不是盲人摸象的大學者,也不是誤闖森林的小白兔。她的確已經下定決心克服種種有形和無狀的關卡,希望在生命舞台上扮演全新的角色。
既然當時認定自己的原型是「孤兒」,她就很像灰姑娘等待喜歡的王子舉辦舞會,也期待及時出現的仙女引領和協助在舞會中遇見王子。憑著她擁有多元智慧等優勢的獨特組合之「水晶鞋」,最後會因這些特色的組合跟她的王子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裡所謂的王子不是人,是志業。所以,她創業英雄之旅的理想同時具有「追尋者」、「戰士」、「創造者」、「智者」、「愛人者」和「照顧者」等這些原型的內涵。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她在政大公企中心的「事業舞會」中開始建構鋪展「創立方」的創意生態,讓年輕人在此啟動各自的創業英雄之旅,在「創立方」這個創意生態中,他們透過各種試煉,溝通、合作和行銷,而展開經創意到創新到創業的旅程。
在她啟動創業之旅時,我發現她是個「天真者」,她開始覺得「創立方」是安全的地方,相信別人會照顧她、滿足她的需求,她也相信所有的人不會故意互相傷害。對那些進駐的年輕人,她善盡「照顧者」的角色,甚至於教他們怎麼煮鹹稀飯,搏感情、飆創意。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中。
創立方是于芸回台後第一個社會和教育創新,在口耳相傳之下,她突然忙碌起來,「照顧者」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她果然忙上加忙。所有的英雄之旅都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幸虧她「戰士」的原型總是適時出現,因此將恐懼暫放一邊去做她該做的事,也會尋回她原本的信念做適度的冒險。
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地吸取外來的訊息和能量,不管是本土的創業家或偶而路過台北的外國創業者,她都會透過自己的關係資本,邀請這些外賓來加入「創立方」的英雄之旅。她也親赴矽谷的IDEO,體悟設計思考的方法之後,再繼續運用自己的關係資本提供機會讓更多人學習設計思考。二十幾年的英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驗,讓她隨時隨意取得豐富助長「創立方」的資源。
為了實踐文創之旅,她也和英國創意經濟之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以及他的關係企業BOP顧問公司建立伙伴關係,引進知識和經驗。
創立方之後,她自己也在西門町的武昌街「武昌起義」,開辦「卡市達創業加油站」(Custard Cream Coworking Space),複製又創新共同工作空間的理想,之後不久又在安和路打造另一家共同工作空間,為文創人和創業家打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空間。
這時候的她已經發揮了「魔術師」和「統治者」的原型,因為是「魔術師」,在整個英雄之旅的過程中,從最早的「孤兒」啟動自我療癒的過程,領悟到她可以聚集擁有的息息相關的人事物資源幫助別人。
所以她在自序中說:「在一連串重新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創業這個領域與我原本的專長其實也不是完全無關。表面上,創業應該屬於經濟、管理的知識,但是當我在研究、觀察創新創業的歷程時,設計思考中相當重視的一個環節與『故事力』有著顯著的關係。形塑一個觀點或對使用者的觀察洞見,需要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直到這個時候,我在英國所學的文學與哲學,開始派上用場。」「一個創業家就是在自己的故事裡扮演主角的英雄,有著不同的性格原型,但是都為了改變什麼而踏上冒險旅程,而後碰上試煉,最後成功地凱旋或者壯烈地失敗。這個發現讓我試著由故事與創業的連結切入,用一種不同於經濟的角度來談創業。幸運的是,即使這種解釋方式與眾不同,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半路出家者的口中,但我並沒有因此被打成離經叛道的異類。」
于芸具有領袖的特質,擅長賦予別人適性揚才的工作,她也期待那些受她照顧的人可以仰賴她的指導;當然,她也是一個「創造者」。她隨時隨地靈感乍現,她也努力地實踐夢想、開創生命,但總覺得自己未盡全力,繼續發揮在「追尋者」的原型尋找方針,在尋找的過程中,心中總覺得有點騷動不安,並且期待更美好的事情會發生。對那些創業者的年輕人,她仍然扮演「照顧者」的角色。
《創業家的英雄之旅》這本書是她回台後的第四本書,也是我一直想做但連動都沒有動的書,她創業的英雄之旅也在實踐我自己本身的夢想,我羨慕她也感謝她,希望很多人都能夠跟我一起分享閱讀這本書所喚醒的記憶和英雄之旅的故事。
【推薦序1】
創業是一場人生旅行
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 邱復生
回想起來,過去的人生裡,我一直在創業。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向廣告公司的老闆說自己想獨立門戶。老闆除了欣然同意,之後還給了我許多案子做,變成我的主要客戶。因為我幫他製作的影片比別的廣告製片公司好,也更了解老東家的需要。
慢慢的,我們在市場上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生意好到一年可以拍一百多部廣告片,而且品質一直是市場上最好的。
公司走到了高峰之後,我開始尋找下一個戰場。就這樣,從製作電視、電影、經營電視台到今天做土地開發,我總是不斷的在尋找新的事業方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歸零學習,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創業人生。
我之所以會不斷的創業,可能是因為我的個性使然吧。從小,我就是一個很喜歡把朋友聚集在一起的人,我享受那種一大群人去把一件事做成的感覺,不管是一起去偷摘水果、烤地瓜或游泳。那種大家一起打拼和共享成果的快樂,促使我不斷的去經歷創業人生。
現在,六十多歲了,我還持續在創業。你問我,創業這麼多年之後對創業的感覺是什麼?
我只有兩個字:「挫折」。是的,創業就是不斷經歷挫折的人生,創業的過程永遠充滿挫折,也就是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失敗才能讓你找到成功的道路。挫折的經驗會給你下次的警惕,而成功的經驗則是下次創業的陷阱。那你可能會問,是什麼動力能讓我不斷的去經歷挫折和失敗?我想,那是因為我很清楚我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吧。
我知道自己不要過重複的人生,不要一勞永逸的生活。所以總把一個事業做起來之後就會想去做另外一個新事業,而且格局要越做越大,難度要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別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業。回顧我的創業旅程,就像坐在一列前方沒有軌道的疾行火車,邊開邊在前方鋪鐵軌。
在創業一段時間累積了一些資源之後,1989年,我夢想著要讓台灣的電影能在全世界發光,於是投資連拍了四部電影,一路摘下了威尼斯和坎城影展最重要的獎項。1993年,我們想讓台灣擁有一家不一樣的電視台,於是創辦了TVBS,改變了台灣的電視市場。一路走到今天,我們仍然在想辦法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大的可能。
而這背後,造就我不斷創業的,其實是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和社會。亂世出英雄,創業英雄總是能在亂世中開創盛世。特別是現在,資訊科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數位經濟大浪潮,後浪不斷的超越前浪,而且一浪比一浪更猛。Yahoo之後是Google,Google之後是臉書,再之後,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又超越了臉書。新一代的創業家不斷的橫空出世,以夢想和勇氣寫下歷史。
現在正是美好的創業年代,網路新經濟為產業賽局帶來全新的遊戲規則。透過網路,創業家得以面向一個「去中間化」的自由市場,只要得到網路上眼球的認同就有機會創造明星品牌。
在這樣的年代,那些百年老店企業霸權反而坐困愁城,因為過去那種以層層中介機制建立起來的戰略核心,已經完全被解構,從政治圈、藝文圈到娛樂圈。所以,當我聽到有創業家感嘆現在台灣的創業環境不好,反而會去回想台灣過去的那一些創業家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每一代人都有人會感嘆自己是「迷失的一代」,不知何去何從,但是在同樣的年代,也總會有創業家寫下屬於自己世代的傳奇。
所謂的創業,也不一定是無到有的開創新事業。創業其實是一種態度、一種人生價值,不管您身處於一個體制裡(比如,任何公民營企業或組織裡),或是赤手空拳的一個人白手起家,只要敢於挑戰昨日,開創新的可能,在我看來都是一種創業。
邱于芸老師的這本書談的是創業,在我看來,她的人生也是不斷在創業。高中畢業之後她一個人到英國求學走自己的路,歷經二十多年的異國人生後又回到台灣,不管在學校或是產業界,她再次出發尋找新舞台,除了教創業也在身體力行自己創業的思索和心得。
而這一切,身為父親的我有幸一路見證,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也分享了許多似曾相識的點點滴滴。
【推薦序2】
旅程就是最好的獎勵
聯合報系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總監 吳仁麟
那一年,我到矽谷旅行。
住在矽谷的那幾個月,我刻意住進一位資深創業家的家中,他在矽谷一住二十年,曾經多次創業。我想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去了解這個創業聖地的住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些人的腦子又在想些什麼。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創業家把創業變成全家人的事。在家裡的分分秒秒,他家裡每一個人談的都是創業,甚至連假日都會哄著老婆和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陪他到公司加班。和矽谷大部分的創業家一樣,他的生活裡只有「創業」這兩個字,創業家的字典裡沒有上下班,分分秒秒都在創業。
我曾經私下和他聊天,問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日子?以他的資歷和能力,大可以到大公司裡找個輕鬆又高薪的工作。
他說,對他來說,自己創業和找一份工作之間是無法二選一的。他知道自己想要走的是什麼路,他寧願壯烈的創業失敗,也不願到老時後悔這一生沒創過業。
創業家的這一番話讓我想起賈伯斯的那句名言:「旅程就是獎勵」(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也許,正如老賈所說的,每個創業家所追求的只是一場無悔的英雄之旅。這也是這本書探索的方向,每一場創業冒險追尋的,其實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自己。
這本書把創業視為一場英雄之旅,試著解析和透視創業家的內心世界,這樣的切入點也為創業市場的種種論述帶來全新的視野。一直以來,各式各樣談論創業的書籍所討論的都是各種技術層面「兵法」,而這本書卻回歸一切的最根本來談創業的「心法」。這樣的書寫意圖裡也勾勒出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當創業家能開始探索內心世界,認真思考自我、自信、自在和自由的真意,我們才有可能走出一條和過去五十年不同的路。
半世紀以來,台灣一直無法擺脫「代工島」的宿命,明明知道這條路不太對,卻也找不到新的方向。多年來產官學各界不斷的對話思辨,台灣在全球產業鏈的分工角色卻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
但是如果我們把眼光投向創業市場,卻可以看到台灣在一些結構已經開始發生改變。早年的創業家的創業動機多半是求生存,而網路年代的創業家則追求自我實現,甚至可以為了實現理想而放棄安定的工作與生活。這樣和過去不同的創業思維,也可以讓我們預見台灣產業的某種可能畫面。
那意味著更多「去代工化」公司的出現,以及更多與世界主流市場同步的企業即將誕生。過去,全世界的每一部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裡都有台灣生產的晶片,但是台灣卻沒有一個代表國家面目與性格的國際品牌。而這些在乎自我追尋和認同的創業家,將有可能在台灣的優勢基礎上打開新的局面。
這是一本極具說服力的紀錄與告白,作者邱于芸老師除了書寫創業家的英雄之旅,在過去幾年來也身體力行的走過多彩多姿創業旅程,而她所開創的事業,就是幫助創業家創業。她在英國異鄉漂流了二十年後回到台灣,創辦了協助創業家創業的共同工作空間,在幫別人創業的過程中也為自己創業。
這本書所呈現的,除了是一位學者的明心慧眼,也是一位創業家親身走過的英雄之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邱于芸
優惠價: 9 折, NT$ 378 NT$ 4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創業,就是一趟又一趟的英雄之旅,歷程中的各種磨練讓英雄具備充分的能力、智慧與武器,得以面對未來的所有挑戰。本書從心理學及人性的角度解析創業的可能動因,探討以人為本的思維對組織的構成與運作所產生的具體影響,並定義了創業家的十二種不同的原型,以及組織及伙伴團隊、品牌及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創業者將會面臨的課題,也是邁向成功所必經之路。
每個創業家所追求的只是一場無悔的英雄之旅。而每一場創業冒險追尋的,其實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自己。
作者簡介:
邱于芸
倫敦政治與經濟學院(LSE)哲學、科學方法與邏輯系學士、劍橋大學東亞系碩士與博士。
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與傳播學院數位內容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著有《故事與故鄉》、《用故事改變世界》(台北:遠流出版)與《另一種自由的追求──沈從文美學研究》(台北:麥田出版)。
在英國生活二十年後返台,她以說故事的經驗啟發學子及企業家對自己的人生或事業進行定位、行銷和管理,並開創了「創立方工作平台」。創立方聚合了一百多位創業家,以「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的新工作形態,開啟台灣創業家的新視野,在實踐當中讓新的故事成形。對她而言,故事開始於異鄉人懷著鄉愁對故鄉的凝視,並透過故事展露台灣的特殊風土、性情和變異的軌跡,讓世人重新認識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台灣。這是一位好新求異又願意深耕的行旅者帶來的信息,她是故事的信徒,也是創造和實踐故事的亡命之徒。
名人推薦:
他序:
從「天真者」到「魔術師」的英雄之旅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吳靜吉
那是2010年,于芸剛回到台灣不久,剛取得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的她,在一個半公開場合自我介紹。
她把PPT檔投影在牆上,第一張圖片是一位小女孩在大風雪交加的路上撐著一把破傘。這讓我非常驚訝於她利用影像表述生命原型的能力。那時,我知道,她馬上就要展開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
她在這本書的自序中說:「過去二十多年的流浪歷險,其實只是某種的鋪陳和前情提要,真正的劇情才要開始:流浪博士面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故鄉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的不明且讓人不安。」
我相信,2010年那張圖片傳遞的訊息之一,是她回台後,面對熟悉又陌生的台灣近鄉情怯的不安。她認為自己當下和過往的生命原型是「孤兒」,這個「孤兒」正要展開她的英雄之旅。所謂英雄是指每一位決心揮別過去並展開新生命追求、勇敢走向未知旅程的「戰士」。我相信于芸已經認定她未來的轉變不是盲人摸象的大學者,也不是誤闖森林的小白兔。她的確已經下定決心克服種種有形和無狀的關卡,希望在生命舞台上扮演全新的角色。
既然當時認定自己的原型是「孤兒」,她就很像灰姑娘等待喜歡的王子舉辦舞會,也期待及時出現的仙女引領和協助在舞會中遇見王子。憑著她擁有多元智慧等優勢的獨特組合之「水晶鞋」,最後會因這些特色的組合跟她的王子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裡所謂的王子不是人,是志業。所以,她創業英雄之旅的理想同時具有「追尋者」、「戰士」、「創造者」、「智者」、「愛人者」和「照顧者」等這些原型的內涵。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她在政大公企中心的「事業舞會」中開始建構鋪展「創立方」的創意生態,讓年輕人在此啟動各自的創業英雄之旅,在「創立方」這個創意生態中,他們透過各種試煉,溝通、合作和行銷,而展開經創意到創新到創業的旅程。
在她啟動創業之旅時,我發現她是個「天真者」,她開始覺得「創立方」是安全的地方,相信別人會照顧她、滿足她的需求,她也相信所有的人不會故意互相傷害。對那些進駐的年輕人,她善盡「照顧者」的角色,甚至於教他們怎麼煮鹹稀飯,搏感情、飆創意。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中。
創立方是于芸回台後第一個社會和教育創新,在口耳相傳之下,她突然忙碌起來,「照顧者」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她果然忙上加忙。所有的英雄之旅都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幸虧她「戰士」的原型總是適時出現,因此將恐懼暫放一邊去做她該做的事,也會尋回她原本的信念做適度的冒險。
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地吸取外來的訊息和能量,不管是本土的創業家或偶而路過台北的外國創業者,她都會透過自己的關係資本,邀請這些外賓來加入「創立方」的英雄之旅。她也親赴矽谷的IDEO,體悟設計思考的方法之後,再繼續運用自己的關係資本提供機會讓更多人學習設計思考。二十幾年的英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驗,讓她隨時隨意取得豐富助長「創立方」的資源。
為了實踐文創之旅,她也和英國創意經濟之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以及他的關係企業BOP顧問公司建立伙伴關係,引進知識和經驗。
創立方之後,她自己也在西門町的武昌街「武昌起義」,開辦「卡市達創業加油站」(Custard Cream Coworking Space),複製又創新共同工作空間的理想,之後不久又在安和路打造另一家共同工作空間,為文創人和創業家打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空間。
這時候的她已經發揮了「魔術師」和「統治者」的原型,因為是「魔術師」,在整個英雄之旅的過程中,從最早的「孤兒」啟動自我療癒的過程,領悟到她可以聚集擁有的息息相關的人事物資源幫助別人。
所以她在自序中說:「在一連串重新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創業這個領域與我原本的專長其實也不是完全無關。表面上,創業應該屬於經濟、管理的知識,但是當我在研究、觀察創新創業的歷程時,設計思考中相當重視的一個環節與『故事力』有著顯著的關係。形塑一個觀點或對使用者的觀察洞見,需要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直到這個時候,我在英國所學的文學與哲學,開始派上用場。」「一個創業家就是在自己的故事裡扮演主角的英雄,有著不同的性格原型,但是都為了改變什麼而踏上冒險旅程,而後碰上試煉,最後成功地凱旋或者壯烈地失敗。這個發現讓我試著由故事與創業的連結切入,用一種不同於經濟的角度來談創業。幸運的是,即使這種解釋方式與眾不同,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半路出家者的口中,但我並沒有因此被打成離經叛道的異類。」
于芸具有領袖的特質,擅長賦予別人適性揚才的工作,她也期待那些受她照顧的人可以仰賴她的指導;當然,她也是一個「創造者」。她隨時隨地靈感乍現,她也努力地實踐夢想、開創生命,但總覺得自己未盡全力,繼續發揮在「追尋者」的原型尋找方針,在尋找的過程中,心中總覺得有點騷動不安,並且期待更美好的事情會發生。對那些創業者的年輕人,她仍然扮演「照顧者」的角色。
《創業家的英雄之旅》這本書是她回台後的第四本書,也是我一直想做但連動都沒有動的書,她創業的英雄之旅也在實踐我自己本身的夢想,我羨慕她也感謝她,希望很多人都能夠跟我一起分享閱讀這本書所喚醒的記憶和英雄之旅的故事。
【推薦序1】
創業是一場人生旅行
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 邱復生
回想起來,過去的人生裡,我一直在創業。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向廣告公司的老闆說自己想獨立門戶。老闆除了欣然同意,之後還給了我許多案子做,變成我的主要客戶。因為我幫他製作的影片比別的廣告製片公司好,也更了解老東家的需要。
慢慢的,我們在市場上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生意好到一年可以拍一百多部廣告片,而且品質一直是市場上最好的。
公司走到了高峰之後,我開始尋找下一個戰場。就這樣,從製作電視、電影、經營電視台到今天做土地開發,我總是不斷的在尋找新的事業方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歸零學習,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創業人生。
我之所以會不斷的創業,可能是因為我的個性使然吧。從小,我就是一個很喜歡把朋友聚集在一起的人,我享受那種一大群人去把一件事做成的感覺,不管是一起去偷摘水果、烤地瓜或游泳。那種大家一起打拼和共享成果的快樂,促使我不斷的去經歷創業人生。
現在,六十多歲了,我還持續在創業。你問我,創業這麼多年之後對創業的感覺是什麼?
我只有兩個字:「挫折」。是的,創業就是不斷經歷挫折的人生,創業的過程永遠充滿挫折,也就是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失敗才能讓你找到成功的道路。挫折的經驗會給你下次的警惕,而成功的經驗則是下次創業的陷阱。那你可能會問,是什麼動力能讓我不斷的去經歷挫折和失敗?我想,那是因為我很清楚我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吧。
我知道自己不要過重複的人生,不要一勞永逸的生活。所以總把一個事業做起來之後就會想去做另外一個新事業,而且格局要越做越大,難度要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別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業。回顧我的創業旅程,就像坐在一列前方沒有軌道的疾行火車,邊開邊在前方鋪鐵軌。
在創業一段時間累積了一些資源之後,1989年,我夢想著要讓台灣的電影能在全世界發光,於是投資連拍了四部電影,一路摘下了威尼斯和坎城影展最重要的獎項。1993年,我們想讓台灣擁有一家不一樣的電視台,於是創辦了TVBS,改變了台灣的電視市場。一路走到今天,我們仍然在想辦法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大的可能。
而這背後,造就我不斷創業的,其實是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和社會。亂世出英雄,創業英雄總是能在亂世中開創盛世。特別是現在,資訊科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數位經濟大浪潮,後浪不斷的超越前浪,而且一浪比一浪更猛。Yahoo之後是Google,Google之後是臉書,再之後,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又超越了臉書。新一代的創業家不斷的橫空出世,以夢想和勇氣寫下歷史。
現在正是美好的創業年代,網路新經濟為產業賽局帶來全新的遊戲規則。透過網路,創業家得以面向一個「去中間化」的自由市場,只要得到網路上眼球的認同就有機會創造明星品牌。
在這樣的年代,那些百年老店企業霸權反而坐困愁城,因為過去那種以層層中介機制建立起來的戰略核心,已經完全被解構,從政治圈、藝文圈到娛樂圈。所以,當我聽到有創業家感嘆現在台灣的創業環境不好,反而會去回想台灣過去的那一些創業家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每一代人都有人會感嘆自己是「迷失的一代」,不知何去何從,但是在同樣的年代,也總會有創業家寫下屬於自己世代的傳奇。
所謂的創業,也不一定是無到有的開創新事業。創業其實是一種態度、一種人生價值,不管您身處於一個體制裡(比如,任何公民營企業或組織裡),或是赤手空拳的一個人白手起家,只要敢於挑戰昨日,開創新的可能,在我看來都是一種創業。
邱于芸老師的這本書談的是創業,在我看來,她的人生也是不斷在創業。高中畢業之後她一個人到英國求學走自己的路,歷經二十多年的異國人生後又回到台灣,不管在學校或是產業界,她再次出發尋找新舞台,除了教創業也在身體力行自己創業的思索和心得。
而這一切,身為父親的我有幸一路見證,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也分享了許多似曾相識的點點滴滴。
【推薦序2】
旅程就是最好的獎勵
聯合報系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總監 吳仁麟
那一年,我到矽谷旅行。
住在矽谷的那幾個月,我刻意住進一位資深創業家的家中,他在矽谷一住二十年,曾經多次創業。我想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去了解這個創業聖地的住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些人的腦子又在想些什麼。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創業家把創業變成全家人的事。在家裡的分分秒秒,他家裡每一個人談的都是創業,甚至連假日都會哄著老婆和兩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陪他到公司加班。和矽谷大部分的創業家一樣,他的生活裡只有「創業」這兩個字,創業家的字典裡沒有上下班,分分秒秒都在創業。
我曾經私下和他聊天,問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日子?以他的資歷和能力,大可以到大公司裡找個輕鬆又高薪的工作。
他說,對他來說,自己創業和找一份工作之間是無法二選一的。他知道自己想要走的是什麼路,他寧願壯烈的創業失敗,也不願到老時後悔這一生沒創過業。
創業家的這一番話讓我想起賈伯斯的那句名言:「旅程就是獎勵」(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也許,正如老賈所說的,每個創業家所追求的只是一場無悔的英雄之旅。這也是這本書探索的方向,每一場創業冒險追尋的,其實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自己。
這本書把創業視為一場英雄之旅,試著解析和透視創業家的內心世界,這樣的切入點也為創業市場的種種論述帶來全新的視野。一直以來,各式各樣談論創業的書籍所討論的都是各種技術層面「兵法」,而這本書卻回歸一切的最根本來談創業的「心法」。這樣的書寫意圖裡也勾勒出台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當創業家能開始探索內心世界,認真思考自我、自信、自在和自由的真意,我們才有可能走出一條和過去五十年不同的路。
半世紀以來,台灣一直無法擺脫「代工島」的宿命,明明知道這條路不太對,卻也找不到新的方向。多年來產官學各界不斷的對話思辨,台灣在全球產業鏈的分工角色卻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
但是如果我們把眼光投向創業市場,卻可以看到台灣在一些結構已經開始發生改變。早年的創業家的創業動機多半是求生存,而網路年代的創業家則追求自我實現,甚至可以為了實現理想而放棄安定的工作與生活。這樣和過去不同的創業思維,也可以讓我們預見台灣產業的某種可能畫面。
那意味著更多「去代工化」公司的出現,以及更多與世界主流市場同步的企業即將誕生。過去,全世界的每一部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裡都有台灣生產的晶片,但是台灣卻沒有一個代表國家面目與性格的國際品牌。而這些在乎自我追尋和認同的創業家,將有可能在台灣的優勢基礎上打開新的局面。
這是一本極具說服力的紀錄與告白,作者邱于芸老師除了書寫創業家的英雄之旅,在過去幾年來也身體力行的走過多彩多姿創業旅程,而她所開創的事業,就是幫助創業家創業。她在英國異鄉漂流了二十年後回到台灣,創辦了協助創業家創業的共同工作空間,在幫別人創業的過程中也為自己創業。
這本書所呈現的,除了是一位學者的明心慧眼,也是一位創業家親身走過的英雄之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