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閱聽人正生活在一個「八卦的年代」(The Tabloid Decade)。八卦新聞文化崩解了硬性與軟性新聞的文化界線,衝擊平面媒體,更催生了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從理論背景與實證研究兩個層次,深入檢視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學術專書,共分十二個章節。理論篇首先分析臺灣的電視新聞文化空間在過去十年間如何遷徙演變,重新定義並詮釋了電子媒體的新聞感官主義,接著闡述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理論。實證研究篇則分別以內容方析、文本分析、實驗法、調查法、接收分析、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從各面向探索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面貌,以及如何影響閱聽眾對電視新聞內容的接收以及新聞產製過程。本書也跨越國界,呈現新聞感官化的跨國面貌,並釐清新聞競爭、新聞專業程度與新聞感官化之間的關係。
最後,本書討論邁向多媒體時代的新聞感官主義的可能發展。未來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勢必無法以「感官」與「非感官」的二元對立概念產製影音新聞。如何同時了解兩種新聞價值,並不斷在其間拉扯妥協,維繫平衡,考驗新聞專業的存亡,也是新媒體時代工作者的最大挑戰。
作者簡介:
王泰俐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新聞博士、臺灣大學外文系
現職:臺灣大學新聞所教授
經歷:臺視記者、民視主播、政大新聞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章:八卦文化如何促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誕生
第一節、從小報化、八卦主義、資訊娛樂化到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2010年8月4日上午八時許,壹週刊準時在各大超商上架。這一天,封面故事斗大的標題:「背著女主播嫩妻,補教天王偷吃麻辣女教師」,全頁照片呈現男女主角舌吻畫面,攝影角度由高速公路慢速行進的車前窗,正面拍攝入鏡。兩位主角渾然忘我的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無一不挑動讀者的神經。
上午十點鐘,各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跟進報導此一緋聞事件,並以整點新聞插播、新聞跑馬燈以及現場直播等方式,大幅報導。新聞事件的男女主角、元配、補教界競爭對手等角色競相召開記者會,眼淚與哭聲齊發,一場「補教人生」的新聞連續劇(陳尹宗、陳珮伶,2010)就此開演。
這個名人緋聞報導,由小報媒體率先報導,隨後由電視新聞媒體以娛樂化的戲劇手法,進行長時間而大規模的報導,在報導的各個層面與細節,盡可能挑動閱聽人的感官刺激經驗,以衝高瞬間收視率。一個過去近十年間十分典型的電視新聞感官化的報導事件,又再一次呈現於台灣的媒體景觀中。
追本溯源,小報新聞文化(Tabloidization)是十八世紀以降,延續美國便士報〈Penny Press〉以及「黃色新聞學」(Yellow Journalism),以聳動元素訴諸讀者情緒與感受的新聞文化。根據其聳動元素進行的新聞報導題材,特別容易成為閱聽眾茶餘飯後談論別人隱私,或道人是非的「八卦」話題,也有論者稱之為「八卦新聞」。
無論名之為「小報化」或「八卦新聞」文化,這個現代文化經驗日益擴散,從大眾新聞媒體、小眾媒體到網路媒體,其影響已日漸深入閱聽人的每日生活經驗,對傳播、社會、經濟乃至整體文化的層面,都產生廣泛且深入的影響。美國「浮華雜誌」評論家大衛坎普在90年代末就已經預言,我們的年代,已經無可避免地成為一個「八卦的年代」(The Tabloid Decade)(Kamp, 1999)。
雖然八卦新聞文化已經行之有年,然而過去質報與小報涇渭分明,質報守住公共事務的報導主軸,小報則標記庶民品味,兩者的新聞文化界限大體清晰。近十年以來,質報與小報界線日益崩解,兩者間分野模糊,引發重大爭議。
而崩解的新聞文化界線,不只衝擊報紙媒體,更對電子新聞媒體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了每日新聞、新聞深度報導節目以及新聞談話性節目等節目文類的媒體景觀。
至於資訊娛樂化(Infotainment)則是60年代電視新聞在以娛樂為本質的電視媒體開播後,具有爭議性也從未間斷過的一個新聞現象,可以視為是異質媒體(平面媒體的新聞結合電子媒體的娛樂)結合之後,產生的一種新聞文化質變。因此,資訊娛樂化可以視為起源自電子媒體,對新聞文化的一種革命性影響。
然而,不論是起源於平面媒體的「新聞小報化」(Tabloidization),或者是起源於電子媒體的「資訊娛樂化」(Infotainment),都無法精確描繪電視新聞開播四十餘年來,因應近年媒體開放、市場全面商業化的浪潮後,在新聞形式與新聞文本的根本變化。本書認為,新聞小報化對電視新聞媒體產生了化學作用,資訊娛樂化也對平面新聞文化產生深遠影響,再透過媒體交互議題設定的機制,又回過頭來深化電視新聞媒體的質變。
為因應電子媒體獨特特性,本書認為,「電視新聞感官主義」更能捕捉小報文化以及資訊娛樂化對電子媒體新聞的結構性影響。
以下就小報化、資訊娛樂化以及感官主義這幾個概念的流變,分作闡述,並提出本書如何分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電子媒體新聞以及新聞文化的結構性影響。
第二節、新聞小報化
英美等地的媒介研究以「小報文化」(tabloid)一詞來指涉非傳統新聞專業經營之報刊雜誌媒體。所謂「非傳統新聞專業」,意指選擇新聞的判準,異於傳統新聞價值,尤其偏向名人隱私、醜聞、以及未經證實的傳聞傾斜。
「偏向名人隱私、醜聞、以及未經證實的傳聞」其實只是小報化新聞主題的其中一個類別,但是因為其窺探隱私的特性,特別受到關注。由於《香港方言辭典》記載:「愛打聽別人隱私,愛說是非,愛管閒事,樂此不疲,『謂之八卦』」(南方朔,1997,頁98),因此也有論者將小報化的新聞文化通稱以「八卦新聞」。
然而,台灣另有資深新聞工作者認為,台灣媒體報導政商影藝名流或社會秘辛等所謂「八卦新聞」類別已經存在數十年,只是2001年「壹周刊」在台灣發行後,促成「八卦新聞」文化的日益普及。出身中時報系,擔任過英文台北時報總編輯、華視副總朱立熙就認為,八卦一詞並非來自香港,而是從台灣中時報系的時報周刊而來。因為時報週刊創刊時以八開本版面發行,一些年齡資深的撿字公,因為其鄉音很重,無法發出正確「八開」的音,就念成「八卦」。由於時報週刊創刊以來新聞取材向以感官新聞或影藝名人為主,因而「八卦」一詞逐漸演變為現今廣為人知的意涵(朱立熙,2004)。
但檢視「小報文化」(Tabloid Culture)的原始意涵可以發現,這個名詞原本意指不同於傳統報紙(Broadsheet)的紙張大小,因為小報的版面僅有傳統報紙的一半(Tablet)。另外也指涉的是一種「另類新聞主題」的選擇,而因為其新聞主題選擇標準迥異於傳統新聞學的新聞價值,所以被原本標榜正統新聞文化的「主流」新聞媒體視為異端(Tabloid字根來自Alkaloid,是一種含毒物質)。除了主題之外,新聞形式也向圖像式的「小報符徵」傾斜。例如學者就曾以「更重視版面的符徵表現、新聞議題從硬性議題退卻到軟性議題、以及報導更多的小報化議題的污染過程」來定義「小報文化」(蘇蘅,2000)。因此,我們可以暫時推論,「小報文化」標幟的是「異於傳統新聞價值的新聞主題」,以及「向圖像式的小報符徵傾斜」的新聞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小報文化」的「小報」一詞,表面意指其對照於傳統報紙紙張的尺寸大小,但也隱含學者所提出的另類「版面符徵表現」。然而有關這個符徵表現的文化,相較於新聞主題的探討,長久以來卻很少成為探究的重點。而後,當電視媒體也相繼出現類似小報報紙報導風格時,「小報」的概念被延伸到電子媒體,「小報電視(tabloid television)」一詞也應運而生。不過報紙與電子媒體的特性差異極大,將此一源自報紙媒體的用詞直接套用在電子媒體之上,能否釐清電子媒體新聞文化的轉變,不無疑問。
根據Sparks(2000)的定義,小報化的概念如下:
小報化的首要特徵,它很少注意政治、經濟和社會議題,而將大多數的關注集中在娛樂性主題,例如運動、醜聞和大眾娛樂。因而,它致力於關注個人及私人的生活,包括名人和一般人。
第二個特徵在於新聞價值優先順序的轉換,從新聞和資訊的提供轉向強調娛樂的價值。
第三個特徵是可從不同的媒體形式中觀察到新聞文化的轉變,例如電子媒體中的電視、廣播、脫口秀節目等,也出現類似小報化的風格轉變。
Atkinson(2003)則分析小報文化風行西方所形成的「小報新聞學」,將小報新聞文化更細分為幾個面向:
首先是形式上的一致性。這個面向包括了意義的高重複性,重視形式甚於實質內容、重視圖片甚於文字、重視感性甚於理性。另外,在形式和語言上則使用大量聳動的故事結構,以及顛覆新聞文字和圖片分配的比例。小報新聞文化也去除了新聞篇幅或時間的限制,更加強調個人化的新聞焦點。對官方政治或傳統的權威形式則喜好以嘲弄的方式加以報導。同時也習於將淺碟式的樂趣帶到嚴肅或重要的內容中,像是將性、犯罪、運動、競爭、星座和名人八卦等元素,與政經議題做連結。小報新聞文化也傾向強烈的幻想、超自然、誇大和徹底的虛擬。尤其特別喜愛大標題及照片、強烈的邊框、強調字體大小。最後是沙文主義新聞議題,通常伴隨一個競選活動而來,而活動中則經常出現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和狹隘的愛國主義。
在新聞語言的面向上,小報化的報導語言重視人物甚於事件,重視內在狀態甚於外在事件,也偏愛簡潔、情緒性的語言。新聞內容來源則多來自八卦及談話中,大量引用新聞主角話語。命名策略特別偏重雙關和俚語,並從外表暗示內在本質,例如金髮尤物,也特別重視視覺指標。
在故事內容的面向上,小報化的報導強調我者和他們的關係(We-them relationship),報導社會衝突則傾向將個人的不良行動與整個社會環境抽離。喜愛會引起人類興趣的內容,例如個人悲劇、名人八卦等。
在敘事模式的面向上,小報化的報導經常富於詞藻 (Epideictic Speech);採用嘉年華式(Carnivalesque)強調熱鬧氣氛;以及喜愛聳人聽聞的戲劇敘事手法(Melodrama)。
綜合Sparks分析小報化的新聞文化,以及Atkinson的小報化特點的分析,平面新聞媒體可依據其小報化的程度(A Tabloidization News Continuum),分為五類:
1. 嚴肅報紙(The Serious Press):新聞內容多集中在政治、經濟等硬性議題,並且關注世界結構性的轉變。這類報紙像是華爾街日報、財經時報及紐約時報等。
2. 半嚴肅報紙(The Semiserious Press):內容關注的主題與嚴肅報紙的內容特徵大多相符,但逐漸增加了軟性新聞及專欄文章的量,還有開始注意視覺元素的呈現。
3. 雅俗報紙(The Serious Popular Press):重視視覺的設計,內容包含相當比重的醜聞、運動、娛樂,但也關注並且會呈現嚴肅報紙中具有新聞價值的主題。USA Today就是雅俗報紙的一個好例子。
4. 新聞小報(The Newsstand Tabloid Press):典型的小報報紙,內容強調醜聞、運動、娛樂。但仍還有一些嚴肅報紙的元素,積極的宣傳政治和選舉的議題。例如英國的the Sun, the Daily Mirror。
5. 超市小報(The Supermarket Tabloid Press):內容主要以醜聞、運動、娛樂為主,並且加了很多荒誕的元素在裡頭,報紙的出發點是在於受歡迎。這類的報紙以美國最多,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通常都會將這樣的內容以雜誌呈現而不是報紙。
上述五類的新聞媒體,根據新聞主題的公眾性質或私人性質,以及新聞主題的硬性以及軟性特質所組成的兩個軸線,可以區分為四個象限的媒體領域。
第三節、從小報文化到全球性的資訊娛樂化
80年代末期,「資訊娛樂化」(Infotainment)這個新複合字出現在美國,企圖描述電子媒體新聞文化的重大轉變。當時由於美國有線電視的市場逐漸成熟,鯨吞蠶食無線電視收視市場,整個媒介環境陷入一種激烈競爭的狀態。越來越多的新聞報導節目為了吸引習於圖像文化的年輕族群觀眾,使用大量的炫目的視覺畫面、電腦合成動畫以及快速節奏,將電視新聞製成類似「新聞麥克雞塊」(McNuggets of news)的產品,就像電腦遊戲或MTV一般輕薄短小的產品。當時「資訊娛樂化」這個複合字就是意指一種「將新聞和時事節目中資訊和娛樂兩種成分混合而重製成的新文類」,以滿足閱聽眾閱聽資訊時的「娛樂需求」為最主要考量(Thussu, 2003)。
因此,資訊娛樂化(或新聞娛樂化),指涉一種新聞主題由提供資訊的硬性議題退卻到提供娛樂的軟性議題的新聞趨勢,尤其以影視或生活娛樂議題為最。
新聞議題由硬性議題退卻至軟性議題的趨勢,可溯自十九世紀英國的街頭文學。從十八世紀開始的印刷出版業,市場利益與傳播倫理之間的辯證,就不斷反映在新聞媒體的產製和消費上。十八世紀的英國報業,目標觀眾為知識份子和商人階級,因此報紙不但不需要向娛樂妥協,還提供公眾辯論的公共領域。然而,一般大眾的娛樂並非報紙,而是街頭文學。他們認為:「新聞是乏味的,它『太聰明』、『太華麗』。稅金在十八世紀從一倍漲到三倍半,窮人卻無法負擔。」(Shepard, 1973: 64)。
以上的媒介環境促使了「便宜、愉悅的文字」,於是感官新聞和娛樂性的主題粗陋地印刷成張,傳佈給十九世紀識字率升高的大眾。街頭文學利用印刷、插畫等視覺效果,被製作地更娛樂性,也更吸引人。因此,普羅式的大眾媒體發展,要歸功於街頭文學。街頭文學在印刷、新聞類型上,有吸引人的插圖格式,搭配文字、強力的標題,還有生動、戲劇性的新聞主題。
十九世紀因為Pulitzer和對手William Randolph激烈競爭,引發的黃色新聞學,反映在煽情、醜聞式的報導,甚至改編新聞、刊登半真實的新聞。這種娛樂化的新聞形式,傳回歐洲,接著傳到全世界,成為美國大眾文化全球化浪潮的一部份。美國廣告工業的興起,更成為普羅式媒體發展的基礎。
到了二十世紀,影像因素出現。除了在平面媒體報紙成功發展插圖模式之外,二十世紀電影媒介的出現也提供新聞新的視覺媒介。1907年French Charles Pathe’發明新聞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倫敦已有日報版的新聞短片。
然而資訊娛樂化的關鍵事件,是1995年聲名狼籍的辛普森謀殺案,其故事情節大量涉入謀殺、性、名人、種族,帶來媒體的新時代。1995年一月到九月之間,ABC, CBS, NBC的晚間新聞,花了1392分鐘報導辛普森,遠超越對於波士尼亞戰爭的報導。「辛普森家庭奇觀」,被標誌為新聞衰退的關鍵事件。Douglas Kellner (2003) 也指出「對電視新聞而言,1995年是辛普森奇觀,顯示新聞企業的優先次序,是資訊娛樂化以及利潤導向,也就是把新聞併入娛樂及商業之中。」
資訊娛樂化是McChesney(2004)所稱「重度商業主義的時代」的符號,傳播幾乎每一個面向都被商品化。資訊娛樂化的擴散,沒有留下未受影響的、非商業、邊緣的PBS。美國的公共電視PBS,已經整合商業傳播的文化,加速地採用市場導向的商業實踐,包含品牌認同的建立、發展PBS品牌的產品線等等。整個美國,甚至全球,都在進行一場資樂娛樂化的新革命。
經濟學家Hamilton(2003)並提供模式來分析資訊娛樂化現象,他展開市場邏輯解釋新聞的產製與消費。新聞選擇的決策過程,被Hamilton稱為「News Directors」-新聞提供什麼資訊,取決於觀眾興趣、編輯新聞的費用、觀眾的期待、記者對待新聞的方式,以及競爭者可能的行動。對此,他列出五個關鍵問題:(1)「是誰在意某些特定的資訊?」、(2)「是什麼讓他們願意花費以取得的?」、(3)「媒體商及廣告商能在哪裡接觸這些人?」、(4)「何時提供資訊會獲利?」、(5)「為什麼這會獲利?」
一般咸認,資訊娛樂化的起因於電視新聞的商業化。數位匯流、廣播內容的解禁、電波私有化等造成了媒體生態的遽變。以美國而言,媒體商業化的浪潮促成幾個媒體集團的產生。像是ABC新聞隸屬於迪士尼版圖,CNN則是AOL-TIME WARNER中的主要成員。新聞媒體隸屬於娛樂事業集團的後果之一,就是借用娛樂節目的文類和模式,強調新聞的娛樂風格、說故事技巧、以及視覺畫面。
作為資訊娛樂化主要推手的媒體集團大亨梅鐸就認為,數位化將會開啟傳播的黃金時代,科技將會使我們從舊有的限制中解放,減少傳播成本,使閱聽人有更多樣化的選擇。
以實況新聞而言,實況轉播的新聞越來越像是二十四小時開設的便利商店,強調新聞服務的速度和量,新聞的品質與精確度被忽視。新聞媒體逐漸變成娛樂工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提供公眾關心的議題。人類的興趣取代了公眾的興趣,名人的親密關係被認定比國際間的重要議題還重要 (Franklin, 1997)。而去政治化的潮流也興起,即使是關於政治的電視節目也只提供了貧乏的資訊內容及極有限的議論空間,吹起一股政治娛樂化的風潮(politainment)(Meyer, 2002)。
Thussu(2003)認為,Infotainment這個複合字的產生,就像一個便利的容器,能夠囊括所有當代電視文化的弊病。它代表電視新聞的形態已經戰勝其本質,呈現的方式也比內容重要。它也代表美國式的電視新聞模式,也就是以收視率為導向的新聞產製模式,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全球性的模式,資訊娛樂化也因此有全球化的趨勢 (Global Infotainment)。
然而批評者指出,二十四小時提供資訊娛樂化的新聞,造成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的腐蝕,閱聽人逐漸無法分辨公共的資訊和被娛樂機器所製造出來的議題。電視機器似乎操作著真實,製造一個虛擬的全球幸福意識,而這樣的意識由西方所定義的,尤其被美國所主導。新的數位傳播機器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媒體層次,媒體內容在全球超越時空的流動,形成了一個可移動的網絡社會(Mobile network society)。此外,當電視滲透、環繞住我們的日常生活,全球資訊娛樂化將會模糊新聞和廣告的分野,近一步衍生出廣告娛樂化的後果。
第四節、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興起
小報化以及資訊娛樂化的新聞文化,在90年代全球電視新聞邁向全面競爭開放的年代,終於促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興起。簡言之,「電視感官主義」是一種電視媒體以能否刺激閱聽人「感官閱聽經驗」為判準,選擇新聞主題以及新聞形式的一種新聞意識形態。
由於電子媒體獨具流動影像以及聲音表現的媒介形式,涉入閱聽眾的感官經驗較之平面媒體更加豐富多樣,因此本書選擇以「感官主義」(Sensationalism)一詞,來指涉電子新聞媒體近年來偏好以辛辣的新聞主題,以及令人目眩的數位傳播科技形式刺激閱聽人感官經驗的新聞包裹手法(packaging news),強調的不僅是異於傳統新聞價值的新聞主題或新聞敘事,也同樣重視其影像處理包裹的形式。
「感官主義」(Sensationalism)並不是傳播研究中的新概念,早在70年代美國地方電視新聞興起時,即引發過激烈論戰,當時學者通常以新聞主題來定義「感官主義」。然而,70年代另有學者,如Altheide主張電視新聞產製過程當中,包括電子媒介機構以及實務流程的特色,造就出一種特殊的「看待新聞事件的方式」,這種「特殊」的方式,正是電視新聞經常扭曲或製造真實的主因(Altheide, 1976)。電視新聞工作者稱呼其為「新聞角度」(news angle)。然而,電視新聞「新聞角度」的選擇,除了牽涉新聞價值的判斷之外,許多時候是迎合或遷就電視新聞製作流程的諸多特色,尤其重視視覺畫面的文化,因而易以偏蓋全,扭曲新聞事件原貌。至於影響電視新聞新聞角度選擇的因素包括:新聞呈現形式(電視新聞特有的三段式呈現模式,包括主播導言、新聞主體以及新聞結尾等)、新聞任務交代模式、新聞室文化、拍攝與剪輯過程、電視新聞敘事特徵(首重口語、流暢與連續感)等等(Altheide, 1976)。
80年代後期,學者進一步深入分析這種電視新聞的「角度」問題,指出電視新聞娛樂化的特殊之處在於新聞風格與內容主題混合之後的呈現形式,可謂之為一種訴諸感覺的意識型態(an ideology of feelings)(Knight, 1989)。而90年代之後,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形式丕變,Slattery 與 Hakanen發現,非感官新聞的主題(如政治等)也經常「內嵌」(embedded)了感官新聞的成分,他們主張應在Adams原先四大新聞主題類目外,另增加一個「內嵌感官主義成分的新聞」。此外,Grabe更以新聞製作的美學觀點切入,首重電視新聞如何以視覺文本來體現感官主義的形式。「感官主義」概念從70年代演變至今,從「感官新聞主題」的偏向,演變到「感官新聞主題與形式的混合」主張,再到「感官新聞主題的再思考」,然後是近來「感官新聞形式」的強調(見表0-1,詳述請見第二章)。本文綜合過去文獻有關「感官新聞」的定義,將「新聞主題」與「新聞形式」同時納入研究架構,同時嘗試探究過去研究仍未釐清的所謂「感官主義成分」,並以「電視新聞的感官主義」來指涉電視新聞訴諸感官的主題與形式呈現風格。
第一章:八卦文化如何促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誕生
第一節、從小報化、八卦主義、資訊娛樂化到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2010年8月4日上午八時許,壹週刊準時在各大超商上架。這一天,封面故事斗大的標題:「背著女主播嫩妻,補教天王偷吃麻辣女教師」,全頁照片呈現男女主角舌吻畫面,攝影角度由高速公路慢速行進的車前窗,正面拍攝入鏡。兩位主角渾然忘我的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無一不挑動讀者的神經。
上午十點鐘,各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跟進報導此一緋聞事件,並以整點新聞插播、新聞跑馬燈以及現場直播等方式,大幅報導。新聞事件的男女主角...
目錄
第一章 八卦文化如何促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誕生
第二章 感官主義的理論
第三章 電視新聞文化空間的變遷
第四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面貌
第五章 電視新聞偷窺文化
第六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的影響:資訊處理模式
第七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閱聽人研究:閱聽人對新聞感官化的認知與感受
第八章 影響電視新聞「感官主義」閱聽眾感受的因素研究
第九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的影響:閱聽人研究成果—接收分析模式
第十章 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定義「感官主義」
第十一章 商業主義如何影響全球電視新聞感官主義
第十二章 結論
第一章 八卦文化如何促成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誕生
第二章 感官主義的理論
第三章 電視新聞文化空間的變遷
第四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面貌
第五章 電視新聞偷窺文化
第六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的影響:資訊處理模式
第七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閱聽人研究:閱聽人對新聞感官化的認知與感受
第八章 影響電視新聞「感官主義」閱聽眾感受的因素研究
第九章 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的影響:閱聽人研究成果—接收分析模式
第十章 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定義「感官主義」
第十一章 商業主義如何影響全球電視新聞感官...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0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