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俊銘
定價:NT$ 450
優惠價:88 折,NT$ 396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本書榮獲第35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藝術生活類入圍
「這本書將「古典音樂」放在文化、權力、政治、國家等多重場域的分析語境裡,政治化(politicise)了西方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的意義生產,和行動的可能與限制等問題,這是方向基進、具有開創企圖和視野的學術計畫。」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郭力昕
「本書作者受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學術訓練養成,先音樂藝術,後社會科學,皆游刃有餘,這樣的跨領域人才,並不多見,但我始終相信這背後仍源自於他對於藝術感受的敏銳。」
--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 申學庸
本書視交響樂團為社會行動者,將Bourdieu的場域(field)理論,重新設計為:「交響樂團行動者-古典音樂場域-文化場域-權力場域-國家政權/社會空間」,以線上交響樂團(on-line orchestra)、離線交響樂團(off-line orchestra)縱走當代生活場景。
作為一種社會性譬喻(metaphor),它藉國家交響樂團深描台灣社會、文化場域轉型;藉YouTube線上交響樂團,刻畫全球性的文化、藝術典範轉移。
它關於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身分認同(identities),也本於國族(the national)、在地(the local)與全球(the global)
我必須說,作為廣義上古典音樂社群的成員,以社會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釋古典音樂在變動社會裡的運作,並非源自於優雅的「跨領域」研究風潮,我實質想要回到一項基進的社會學議程,即視古典音樂的現狀,為一項有問題的問題(problematic problem),我想要以出身音樂學院實作者的反身性經驗,在歷經社會學場域方法及理論訓練,並途徑音樂、文化及社會現場的田野觀察,來反思古典音樂。
作者簡介:
作者:黃俊銘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學士、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社會學系文化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曾任《聯合報》文化組記者,同時任《西日本新聞》(Nishinippon Shinbun)亞洲專欄主筆,曾連續獲第十八、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
目前專任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應用音樂學系,並兼任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曾擔任古典樂刊《MUZIK》客座總編輯。
2010年以「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的浮現」獲國科會年輕學者學術輔導獎勵,並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交響樂團調查研究」計畫主持人。
近期入選學術會議發表:台灣社會學年會、CSA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政大傳播學院「數位創世紀」國際研討會。
視覺設計者:李根在
旅美台灣設計師。
1991年實踐專校應用美術科畢業,2001年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畢業,紐約Pratt學院。
歷任國華廣告創意部設計,太一廣告助理藝術指導,於1996年創辦李根在平面設計工作室。2001年任教於明志技術學院。
現任台灣藝術大學客座副教授。
2002年赴美,在美期間,嘗試多種不同媒體,並與不同專業人士合作,如攝影師、動畫師,並從事藝術創作。
從1996年自行創立工作室以來,獲得台灣及海外專業設計獎項及參展超過兩百餘次,包含 D&AD獎、圖形設計、海報、型錄年鑑白金、金獎、傳遞藝術年獎、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年獎,One show設計獎,Red-dot 傳遞設計獎,How 雜誌國際設計競賽,自我宣傳設計競賽、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年獎、香港設計師協會金獎、IDN亞太平面設計大賽全場最佳平面設計大獎、時報廣告獎等。
2002年受邀與其他三位台灣設計師共同出版設計作品集《放4》(台灣長松文化出版)。
2003年獲推薦選入紐約費頓出版社出版Area一書,為100位國際注目的平面設計師之一。
2005年柏林 Hesign出版社出版國際平面設計一百單八將,選為108位國際平面設計師之一。
2005年出版【Fame】專輯。
2006年受邀評審紐約廣告節設計部門。
2006年個展於紐約蘇活區456畫廊。
2007年個展於中國南京藝術學院。
2010年受邀評審台灣國際學生設計大賽。
2010年受邀評審澳門視覺藝術節。
名人推薦:
‧申學庸(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專文推薦
‧郭力昕(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專文推薦
推 薦 序
申學庸
(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
當俊銘邀請我為他的首本學術著作《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寫序時,我真是為他高興,這位年輕才子又有好成績了。俊銘還在大學唸書的時代,他的恩師,也是我音樂界的好友劉塞雲教授,就將這位才華洋溢的高徒介紹給許多藝文界的好友認識,當時,我們都驚艷於他思考的敏銳及俐落的文采,對表演藝術充滿著熱情、創意與巧思,我已看出這位喜愛唱歌的孩子,除了表演藝術的才華之外,將會成為一位執筆為文化發聲的人物。
俊銘自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完成學士、碩士學位之後,並沒有走向教學、偶而登台的傳統音樂家路徑,他在《聯合報》擔任文化記者,獲兩屆吳舜文新聞獎,相當受到報社器重,我一路看他從擔任記者時展現批判、勇敢卻時而深情款款的筆鋒,毅然決定離開人人稱羨的大報工作,亦離開他熟悉的音樂世界,前往倫敦政經學院攻讀社會科學;他任職新聞工作時,偶有「激進」過頭,令我擔憂,但我從不讓他知道這些,我始終相信,這位可愛的年輕人正在自我探索,也終究會走出自己的天地。
俊銘告訴我,倫敦政經學院是他知識啟蒙的重要據點,他也向我解釋,他並沒有離開音樂,我現在看到他的新書即將出版,開始知道這位年輕學者一直信守諾言,總算沒有離音樂太遠。他自英國學成歸來,已非常確認自己要走上學術路途,我發現他一步步小心翼翼、踏實的行走;他從做記者時的批判與犀利,調整身分,做學問、行事的態度更趨嚴謹、成熟、謙卑與執著。
俊銘受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學術訓練養成,先音樂,後社會科學,皆游刃有餘,這樣的跨領域人才,並不多見,但我始終相信這背後仍源自於他對於藝術感受的敏銳。我每每看見他稚氣未脱的年輕模樣,對照他自學生時期以來的精采表現,有時不免遺憾我的好友塞雲未能參與、分享。
這本書一共有12萬字,是用社會學的角度來談論音樂的著作,對音樂人來說,這並不是一本易讀的書,但是它提供了音樂人與社會互動的另一種視野,對於台灣的音樂界應有啟發。而孕育這本書的土壤,我認為應該至少包含作者出身的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系,也有他在《聯合報》擔任文化記者所長期累積的社會性嗅覺。
這本書共分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的浮現」,採用了社會學及音樂學的方法,來談國家交響樂團與台灣政治、社會及文化場域的轉型互動。第二部分是「『民主化』古典音樂?」,作者使用透過網路組成的知名樂團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來辯論古典音樂與科技、網路及民主參與的關係。
全球化、網路文化是當代必然的趨勢,民眾的生活也因此更加的多元化,我總感覺,和這些年輕人像是活在同一個空間,卻是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俊銘提出來的觀點,正好可以發揮全球化、網路無國界的特質與功能,讓不同領域的音樂愛好者,藉此看到「音樂」在社會上所代表的符號與新意。
盼望透過這本書,可以吸引更多民眾將音樂帶入他們的生活,讓「音樂」成為日常生活的選項,也藉此向大家推薦這位優秀的年輕學者。
推薦序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俊銘囑我為他的第一本學術研究專書《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寫點文字,我捧讀大作惶恐之際,也同時出現了多重的心情:敬畏、嘆服、喜悅、與有榮焉,不一而足,還暗暗地感到一絲「驕傲」。
這位傑出的年輕學者,寫出一本擲地有聲的學術著作,既非其師、亦非音樂中人的我,跟著瞎驕傲什麼?這得從我與俊銘的忘年之交說起。從他在國立藝術學院做為音樂系高材生開始,我就經由從事音樂工作的伴侶鍾適芳,有緣跟著認識了這位當時已經在電台主持讀書節目的優異青年。我們那時暗暗訝異,能夠碰到一位主修聲樂的音樂系學生,博覽書籍、思考深刻、復謙虛自持,令我稱奇又讚嘆。
我們之後也沾光的、「驕傲」的參加了俊銘的畢業個人演唱會,奇妙地看著這位帶著孩童般純真神情的大男孩,演唱深邃的德國藝術歌曲。此後我也繼續讀到俊銘在研究所時期,熱情分享予我的一些他修課時的藝術評論寫作。當時自己也寫一點評論文章,看著俊銘文采豐美、觀點犀利的書寫,我總有自己可以就此停筆的感嘆。俊銘後來轉入媒體工作,擔任大報的文化新聞記者,他年紀輕輕即積累起來的厚實知識基礎與書寫思辯能力,立刻讓他的表現,耀眼於藝文界和媒體圈。
當我不免也偷偷開始憂心,在台灣輕易可以名利雙收的主流媒體,是否會讓俊銘逐漸習於眼前成就時,他很快的以斷然告別媒體工作、赴倫敦政經學院深造的行動證明,我的擔心純屬多餘。在偶爾接到他來自倫敦的長信裡,我看到俊銘重回學術知識的快樂與滿足。他用功之深、學習之勤,充分流露字裡行間,讓我分享了他被批判性社會學和文化理論衝擊時的喜悅、觀察和思考。俊銘已經讓自己的理論基礎與學術訓練,達到一個相當少見的紮實水平上。這本研究專著的質量,可以是一個充分的證明。
本書兩部研究寫作,除了展示俊銘的研究能力,更呈現了至少以下的特色與價值。首先,它應該是國內第一本由本科為音樂的學者,取文化研究為徑,並依據相關社會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為方法,對西洋古典音樂在交響樂團這個機制與實作裡的政治及文化生產,進行批判性的研究。在這樣的分析裡,俊銘突破了台灣學界對「古典音樂」或音樂學大抵固著不變的認識或研究框架;他將「古典音樂」放在文化、權力、政治、國家等多重場域的分析語境裡,政治化(politicise)了西方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的意義生產,和行動的可能與限制等問題。這是方向基進、具有開創企圖和視野的學術計畫,僅此即已值得稱頌。
但此份研究的價值不僅止於其視野和開創性。我雖非音樂學背景,社會學亦非專長,但從俊銘論述嚴謹,動作確實的研究可以發現,這兩部論文兼具對細節經驗或文本的精緻分析、與對歷史/政治語境的充分關照,使其爭辯的論點具說服力與辯證內涵。我想,對於傳統古典音樂的學術領域而言,俊銘生產的研究,與它們展示的新的研究路徑和前景,應該是值得興奮和充分鼓勵的。
做為一個對西洋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和外行人,我看了俊銘的專著,會意猶未盡地期待,是否俊銘有興趣繼續開拓相關的研究題目。例如,何以「古典音樂」這個普通名詞,一直被人當作「西洋古典音樂」的專有名詞在使用?從名詞開始的這項壟斷與專擅的背後,訴說著怎樣的文化霸權、自我殖民、或新舊文化帝國主義的操作?「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巨大的文化和商業效益,究竟有著怎樣的變與不變,使「(古典)音樂民主化」這件事,如何真正可能?
俊銘固然無須理會我這些可能看來相當外行而粗淺的提問。但以俊銘在學術研究上的能力和見識,與他既謙冲謹慎又富膽量氣魄的極為有趣的學術特質,我相信他接下來的研究題目無論為何,都將可以出現同樣的質量與顛覆性,足以衝擊各種傳統學術研究的既定概念與框架。那麼,期待俊銘大步向前,不必擔心把那些抱殘守缺的研究方向或學術框架,從故步自封的安樂椅上給撼搖下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4 |
7折 | 2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黃俊銘
優惠價: 88 折, NT$ 396 NT$ 4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本書榮獲第35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藝術生活類入圍
「這本書將「古典音樂」放在文化、權力、政治、國家等多重場域的分析語境裡,政治化(politicise)了西方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的意義生產,和行動的可能與限制等問題,這是方向基進、具有開創企圖和視野的學術計畫。」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郭力昕
「本書作者受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學術訓練養成,先音樂藝術,後社會科學,皆游刃有餘,這樣的跨領域人才,並不多見,但我始終相信這背後仍源自於他對於藝術感受的敏銳。」
--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 申學庸
本書視交響樂團為社會行動者,將Bourdieu的場域(field)理論,重新設計為:「交響樂團行動者-古典音樂場域-文化場域-權力場域-國家政權/社會空間」,以線上交響樂團(on-line orchestra)、離線交響樂團(off-line orchestra)縱走當代生活場景。
作為一種社會性譬喻(metaphor),它藉國家交響樂團深描台灣社會、文化場域轉型;藉YouTube線上交響樂團,刻畫全球性的文化、藝術典範轉移。
它關於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身分認同(identities),也本於國族(the national)、在地(the local)與全球(the global)
我必須說,作為廣義上古典音樂社群的成員,以社會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釋古典音樂在變動社會裡的運作,並非源自於優雅的「跨領域」研究風潮,我實質想要回到一項基進的社會學議程,即視古典音樂的現狀,為一項有問題的問題(problematic problem),我想要以出身音樂學院實作者的反身性經驗,在歷經社會學場域方法及理論訓練,並途徑音樂、文化及社會現場的田野觀察,來反思古典音樂。
作者簡介:
作者:黃俊銘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學士、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社會學系文化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曾任《聯合報》文化組記者,同時任《西日本新聞》(Nishinippon Shinbun)亞洲專欄主筆,曾連續獲第十八、十九屆吳舜文新聞獎。
目前專任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應用音樂學系,並兼任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曾擔任古典樂刊《MUZIK》客座總編輯。
2010年以「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的浮現」獲國科會年輕學者學術輔導獎勵,並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交響樂團調查研究」計畫主持人。
近期入選學術會議發表:台灣社會學年會、CSA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政大傳播學院「數位創世紀」國際研討會。
視覺設計者:李根在
旅美台灣設計師。
1991年實踐專校應用美術科畢業,2001年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畢業,紐約Pratt學院。
歷任國華廣告創意部設計,太一廣告助理藝術指導,於1996年創辦李根在平面設計工作室。2001年任教於明志技術學院。
現任台灣藝術大學客座副教授。
2002年赴美,在美期間,嘗試多種不同媒體,並與不同專業人士合作,如攝影師、動畫師,並從事藝術創作。
從1996年自行創立工作室以來,獲得台灣及海外專業設計獎項及參展超過兩百餘次,包含 D&AD獎、圖形設計、海報、型錄年鑑白金、金獎、傳遞藝術年獎、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年獎,One show設計獎,Red-dot 傳遞設計獎,How 雜誌國際設計競賽,自我宣傳設計競賽、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年獎、香港設計師協會金獎、IDN亞太平面設計大賽全場最佳平面設計大獎、時報廣告獎等。
2002年受邀與其他三位台灣設計師共同出版設計作品集《放4》(台灣長松文化出版)。
2003年獲推薦選入紐約費頓出版社出版Area一書,為100位國際注目的平面設計師之一。
2005年柏林 Hesign出版社出版國際平面設計一百單八將,選為108位國際平面設計師之一。
2005年出版【Fame】專輯。
2006年受邀評審紐約廣告節設計部門。
2006年個展於紐約蘇活區456畫廊。
2007年個展於中國南京藝術學院。
2010年受邀評審台灣國際學生設計大賽。
2010年受邀評審澳門視覺藝術節。
名人推薦:
‧申學庸(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專文推薦
‧郭力昕(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專文推薦
推 薦 序
申學庸
(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
當俊銘邀請我為他的首本學術著作《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寫序時,我真是為他高興,這位年輕才子又有好成績了。俊銘還在大學唸書的時代,他的恩師,也是我音樂界的好友劉塞雲教授,就將這位才華洋溢的高徒介紹給許多藝文界的好友認識,當時,我們都驚艷於他思考的敏銳及俐落的文采,對表演藝術充滿著熱情、創意與巧思,我已看出這位喜愛唱歌的孩子,除了表演藝術的才華之外,將會成為一位執筆為文化發聲的人物。
俊銘自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完成學士、碩士學位之後,並沒有走向教學、偶而登台的傳統音樂家路徑,他在《聯合報》擔任文化記者,獲兩屆吳舜文新聞獎,相當受到報社器重,我一路看他從擔任記者時展現批判、勇敢卻時而深情款款的筆鋒,毅然決定離開人人稱羨的大報工作,亦離開他熟悉的音樂世界,前往倫敦政經學院攻讀社會科學;他任職新聞工作時,偶有「激進」過頭,令我擔憂,但我從不讓他知道這些,我始終相信,這位可愛的年輕人正在自我探索,也終究會走出自己的天地。
俊銘告訴我,倫敦政經學院是他知識啟蒙的重要據點,他也向我解釋,他並沒有離開音樂,我現在看到他的新書即將出版,開始知道這位年輕學者一直信守諾言,總算沒有離音樂太遠。他自英國學成歸來,已非常確認自己要走上學術路途,我發現他一步步小心翼翼、踏實的行走;他從做記者時的批判與犀利,調整身分,做學問、行事的態度更趨嚴謹、成熟、謙卑與執著。
俊銘受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學術訓練養成,先音樂,後社會科學,皆游刃有餘,這樣的跨領域人才,並不多見,但我始終相信這背後仍源自於他對於藝術感受的敏銳。我每每看見他稚氣未脱的年輕模樣,對照他自學生時期以來的精采表現,有時不免遺憾我的好友塞雲未能參與、分享。
這本書一共有12萬字,是用社會學的角度來談論音樂的著作,對音樂人來說,這並不是一本易讀的書,但是它提供了音樂人與社會互動的另一種視野,對於台灣的音樂界應有啟發。而孕育這本書的土壤,我認為應該至少包含作者出身的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系,也有他在《聯合報》擔任文化記者所長期累積的社會性嗅覺。
這本書共分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實作及其公共性的浮現」,採用了社會學及音樂學的方法,來談國家交響樂團與台灣政治、社會及文化場域的轉型互動。第二部分是「『民主化』古典音樂?」,作者使用透過網路組成的知名樂團YouTube Symphony Orchestra,來辯論古典音樂與科技、網路及民主參與的關係。
全球化、網路文化是當代必然的趨勢,民眾的生活也因此更加的多元化,我總感覺,和這些年輕人像是活在同一個空間,卻是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俊銘提出來的觀點,正好可以發揮全球化、網路無國界的特質與功能,讓不同領域的音樂愛好者,藉此看到「音樂」在社會上所代表的符號與新意。
盼望透過這本書,可以吸引更多民眾將音樂帶入他們的生活,讓「音樂」成為日常生活的選項,也藉此向大家推薦這位優秀的年輕學者。
推薦序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俊銘囑我為他的第一本學術研究專書《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寫點文字,我捧讀大作惶恐之際,也同時出現了多重的心情:敬畏、嘆服、喜悅、與有榮焉,不一而足,還暗暗地感到一絲「驕傲」。
這位傑出的年輕學者,寫出一本擲地有聲的學術著作,既非其師、亦非音樂中人的我,跟著瞎驕傲什麼?這得從我與俊銘的忘年之交說起。從他在國立藝術學院做為音樂系高材生開始,我就經由從事音樂工作的伴侶鍾適芳,有緣跟著認識了這位當時已經在電台主持讀書節目的優異青年。我們那時暗暗訝異,能夠碰到一位主修聲樂的音樂系學生,博覽書籍、思考深刻、復謙虛自持,令我稱奇又讚嘆。
我們之後也沾光的、「驕傲」的參加了俊銘的畢業個人演唱會,奇妙地看著這位帶著孩童般純真神情的大男孩,演唱深邃的德國藝術歌曲。此後我也繼續讀到俊銘在研究所時期,熱情分享予我的一些他修課時的藝術評論寫作。當時自己也寫一點評論文章,看著俊銘文采豐美、觀點犀利的書寫,我總有自己可以就此停筆的感嘆。俊銘後來轉入媒體工作,擔任大報的文化新聞記者,他年紀輕輕即積累起來的厚實知識基礎與書寫思辯能力,立刻讓他的表現,耀眼於藝文界和媒體圈。
當我不免也偷偷開始憂心,在台灣輕易可以名利雙收的主流媒體,是否會讓俊銘逐漸習於眼前成就時,他很快的以斷然告別媒體工作、赴倫敦政經學院深造的行動證明,我的擔心純屬多餘。在偶爾接到他來自倫敦的長信裡,我看到俊銘重回學術知識的快樂與滿足。他用功之深、學習之勤,充分流露字裡行間,讓我分享了他被批判性社會學和文化理論衝擊時的喜悅、觀察和思考。俊銘已經讓自己的理論基礎與學術訓練,達到一個相當少見的紮實水平上。這本研究專著的質量,可以是一個充分的證明。
本書兩部研究寫作,除了展示俊銘的研究能力,更呈現了至少以下的特色與價值。首先,它應該是國內第一本由本科為音樂的學者,取文化研究為徑,並依據相關社會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為方法,對西洋古典音樂在交響樂團這個機制與實作裡的政治及文化生產,進行批判性的研究。在這樣的分析裡,俊銘突破了台灣學界對「古典音樂」或音樂學大抵固著不變的認識或研究框架;他將「古典音樂」放在文化、權力、政治、國家等多重場域的分析語境裡,政治化(politicise)了西方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的意義生產,和行動的可能與限制等問題。這是方向基進、具有開創企圖和視野的學術計畫,僅此即已值得稱頌。
但此份研究的價值不僅止於其視野和開創性。我雖非音樂學背景,社會學亦非專長,但從俊銘論述嚴謹,動作確實的研究可以發現,這兩部論文兼具對細節經驗或文本的精緻分析、與對歷史/政治語境的充分關照,使其爭辯的論點具說服力與辯證內涵。我想,對於傳統古典音樂的學術領域而言,俊銘生產的研究,與它們展示的新的研究路徑和前景,應該是值得興奮和充分鼓勵的。
做為一個對西洋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和外行人,我看了俊銘的專著,會意猶未盡地期待,是否俊銘有興趣繼續開拓相關的研究題目。例如,何以「古典音樂」這個普通名詞,一直被人當作「西洋古典音樂」的專有名詞在使用?從名詞開始的這項壟斷與專擅的背後,訴說著怎樣的文化霸權、自我殖民、或新舊文化帝國主義的操作?「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巨大的文化和商業效益,究竟有著怎樣的變與不變,使「(古典)音樂民主化」這件事,如何真正可能?
俊銘固然無須理會我這些可能看來相當外行而粗淺的提問。但以俊銘在學術研究上的能力和見識,與他既謙冲謹慎又富膽量氣魄的極為有趣的學術特質,我相信他接下來的研究題目無論為何,都將可以出現同樣的質量與顛覆性,足以衝擊各種傳統學術研究的既定概念與框架。那麼,期待俊銘大步向前,不必擔心把那些抱殘守缺的研究方向或學術框架,從故步自封的安樂椅上給撼搖下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4 |
7折 | 2 |
7折以上 | 2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