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書桌與寫書的人共處,
讓一個最真實也最無邊的書中世界日日包圍著我。
我知道一本本書會不斷地滋養我,
把我修正成一個較為合情合理,與更為自重的中年人。
──蔡穎卿
定睛此時此刻,以閱讀為生命吸收養分
把書中的溫柔化為包容,把聰明轉為智慧,把勇氣變成信念
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蔡穎卿則以閱讀與寫作具實自己房間中書桌的意義。相信「書是好好讀才會貼心」的她,把每一本書所曾給予的光照,透過腳踏實地的行動變成真正的溫暖與關懷,讓書不只是紙頁與文字,而是活生生的現實。她說:「書對我來說,是慈愛寬懷的長輩,或不斷讓自己看到自我偏狹的榜樣,以及軟弱時能仰望剛強性格之美的朋友。我們用相聚時吃一頓飯的中等花費,就可留住一本書在架上永供諮詢與打氣;每思及此,我就對自己書房中那些忠誠的陪伴深懷感謝。」
「生命悄悄已到中年,不知何時何地因書埋下的種子,忽就這裡、那裡地開出愉人悅己的小花,或結出幾串可以分享的果實。」透過閱讀,五十五歲的蔡穎卿對人世的美好深懷信心,並體會隨著生命每一個階段累積而來的精神富足。
作者簡介: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生活教學,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實作與大家共創惜物愛人、安靜穩定的生活。蔡穎卿主張成人應該先培養自己才能好好培養孩子,所以整理了這本從年輕累積至中年的閱讀所得。
其他著作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漫步生活--我的女權領悟》、《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養》(天下文化);《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Bitbit, 我的兔子朋友》、《小廚師--我的幸福投資》(時報出版);《我想學會生活:林白夫人給我的禮物》(遠流出版);《廚房劇場》、《空間劇場》(大塊出版)。
工作室網站:www.bubu.com.tw
章節試閱
輯一:吉光片羽
【章名】聰明
誰都不喜歡被說是「笨」,因為很少人會謹慎地用這個字,說別人「笨」的人,心中難免帶著貶抑毀損的力道。但我常想起「笨」在竹節中的樣貌,又想起如果不帶羞辱,「笨」字倒很可以用來當做自我反省的標準。
在日常語言中,與「笨」對立的是「聰明」。眼睛看仔細、耳朵聽清楚的人,做起事來就條理分明,取熟問生,自然是聰明。所以,聰明應該不是某種過人的天賦,而是因為時時專注,耳聰目明所累積的慧性。但無論怎麼解釋,一般人總喜歡把「聰明」與「反應快」、「機靈」或「異稟」連為一談。
每一個孩子小的時候其實都是很聰明的,但是他們慢慢在評價中成長,變得刻意要追求成人眼中「反應快」、「很機靈」與「超越他人」的刻板印象,所以,自然的聰明往往分心他途而不見了,在問題中不得不顯出「笨」結果;這是我觀察之後的感想。我經常把問題交給不同年齡的孩子去處理,想出解決方法的往往是受教育最少的那個孩子。比如說,有一次給大家一個糯米糰與一個紅豆餡,要他們把糯米糰用姆指壓出一個凹槽,然後放入先揉成球狀的紅豆餡再包成一個紅圓。在一群孩子中,唯一沒有高聲叫難的竟是一個幼稚園中班的孩子;當別人都被紅豆球太大、包不進去的現況困住時,她並不是因為手特別巧而不感到困難,而只是眼睛雪亮地盯緊問題。她不自設條件,因此懂得把紅豆拿掉一些,把球的體積變小,輕鬆地一圈套入一圈,再搓揉成毫無破綻的球中球;這個解決的方法讓人不能不稱讚為「聰明」。
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被分為「聰明」或「不聰明」,但評斷一個人夠不夠「聰明」就得聽聽梁思成的一句話:「聰明的人只是不再重犯自己的錯誤。」這是他在組織東北大學建築系時經常對學生說的話,我在《大拙至美》這本書中讀到時,覺得過去模糊的一個想法突然清楚了。他很客觀地對學生說:「世界上絕對聰明的人是沒有的,絕對正確的人也是沒有的,重要的是你能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自己在生活中或教學時常咀嚼這句話。我認為「同樣的錯誤」一定不只是指「一模一樣」的事件,而是包括「邏輯相同」或「類型相似」的狀況。我們學習事物是觸類自會有一定程度的旁通,不可能學一樣只會一樣,所有已知的經驗都可以連結應用,藉此解決許多未知的問題;但如果有人為了任何一種理由堅持自己的錯誤或不肯自
省,那就真的與「聰明」無緣了。
我想到許多父母或老師總喜歡這樣說孩子,說他們:「不是不聰明,只是很粗心。」我們忘了教孩子,如果把心粗著用,老是重複犯錯而不以為意,其實才是不聰明。我想學梁思成的誠懇,把孩子帶到更聰明的境界去。
《大拙至美》這本書收的是梁思成有關建築方面的文章,雖是談建築與對建築系學生語重心長的教育,但他的文字總能把一種概念表達得非常清楚,所以書中有許多類似於「聰明」這種澄清迷思的說法。例如他提出對建築要「整舊如舊」,我覺得其中所用的語詞就非常巧妙易懂。在討論趙州橋這一篇中說:「即使舊券石上有少數要更換,也可以用橋身他處拆下的舊石代替,或者就在舊券石之間打幾個補丁,使整座橋恢復『健康』、『堅固』,但不在面貌上『還童』、『年輕』。」他所強調的雖是建築形與神的相稱,卻讓我想起林語堂說過,以「年輕」讚美人是一種語言上的不幸,因為:「老年壯健是人生莫大的幸運,但改稱為年輕,便將削減意義,使原來很完美的東西變為不完美了。」他們一個說的是建築的樣貌不該返老還童,另一個說的是人的樣貌也不該希望返老還童,只能老當益壯,尊崇歲月的光華。
這兩段話讓我突然感到自己正身處於一個很奇妙的時代,我們有很多未經過生活風雨的仿古建築或家具,也有可以磨掉生命年輪的逆齡美容醫學;生命的風華到底能不能如願地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在未來的世界裡,我們又到底能不能聰明地為自己決定一種真正有質地的美好生活?
│ 架上書│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築
作者:梁思成 │ 出版社:中國青年 │ 語言:簡體中文
中國建築史
作者:梁思成 │ 出版社:三聯書店( 香港) │ 語言:正體中文
輯二:砥礪
工作磨刀石
有些學生看到我有這麼多飲食雜誌或專書,會羨慕地說:「真好!這些雜誌都好精美,看起來一定很過癮。」但他們不曾想過,這些雜誌可不是我的「閱讀零食」,不能想吃才吃,它們是我得用功閱讀的專業書籍。不只不能想讀才讀,讀的態度也不是輕鬆優雅、可有可無地翻閱,而是更像求學上課的人一樣,要把每個月的進度好好看完;常常看完之後還要試做,所花的時間就比一般看書要來得更長了。
我經常也想騰出時間從這些書中走出去,多看看其他的書本,吃一點對我來說的「零食」,但因為我是一個用功的人,即使已經五十幾歲,並沒有為任何體系工作,或需要為升等而進修,但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自有要求,所以,不用他人督促也看書。我喜歡體會進步的感覺,那就是昨日與今日的微微不同,我也同意要寶刀不老,只有日日勤磨,因此,離開專業書看其他書雖然很享受,但我就是無法離開我自設的課本,不敢偷懶任性。
我每個月平均上課十天,上課十天就代表我要在工作室備課十天。無論上課或備課日,專心於現場工作至少都是十到十二個小時以上,再加上生活並不是只要工作就好,我還要好好照顧先生與我的生活細項,所以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睡前是我爭取閱讀的一點時間。有時我已經舒服地蓋上棉被,都拿好一本書要讀了,看到床頭櫃上還有一兩本當月的雜誌未看,心就虛了,像功課沒有做好的小朋友一樣,責任感使我放下從書架上帶到床上的那本,換上另一本人人以為輕鬆好讀的精美雜誌。這之間的矛盾拉扯,只有我自己知道。
當然,認真看下去,這麼有份量的書還是好看的。只是我不能走馬看花,不能只停留在:這道菜擺得好漂亮、那道菜看起來好好吃的浮面心情。不是廣告性的專業書籍都是很多職人的經驗貢獻,其中有值得我細細研究的心得交流。
我會盯著照片看,從圖中先推想製作者的設計,思考:形與器與味的結合,一層一層進入對成品的了解。通常,先閉上眼睛把覺得值得一試的菜在腦中虛擬地做過一次,才會翻到書後的做法集合頁,去對照自己所想的工法與工序和書中所提供的有哪些不同。所以,看這樣的雜誌對我來說是快不到哪裡去的。
更糟糕的是,我經常會從一個啟發連想到另一個道理去,又從這一期中想到另一期的某些內容。我的書分於兩處置放,如果想起的書剛好不是放在家中而在工作室,有時我就會急切起來,恨不得起床整裝,往幾條街外的工作室去把想看的書一一找出來。
看這些書時,因為心中都在做菜,連想又多,看書的場面就經常是很亂的。起先,本來只是手拿一本好好坐著在看,慢慢就會站了起來,然後東一本、西一本開始加進來。又這本壓著那本的彼此參照。有時攤一地了,但視線又不集中在書頁上,看起來雖是望著遠方,其實心已下了廚房;遺憾的是,這種閱讀與練習在那一刻是得不出任何一點香味或美味的,得等到我把閱讀所得移到工作室或家中的廚房,我的閱讀所得才能使家人受益,才能彌補閱讀時對他們的擾亂與忽略。
不確定是四或五年前吧,有位媽媽帶了一個中學生來見我,那位媽媽面告我說:「我這個孩子不用功,但我跟他說,不愛上學也沒關係,如果有一天你能跟Bubu阿姨一樣懂料理、會做菜,也很好。」我聽後笑了,心想,還好我是愛念書的,在烹飪這個既要用到知識又要用到經驗的領域,不念書怎麼可以呢?不知道那個孩子在看過我書架上累積了幾十年的專業書之後,對「餐飲」與「讀書」隔絕的迷思是否有改變?
現在有很多人厭倦了工作之後就想開個咖啡廳或小餐廳;也有很多父母覺得餐飲科是避開讀書考試之苦的一種方法, 我認為, 他們都錯想或淺思了。任何行業都有「工」與「藝」之分,所以,就有「機械性」與「創造性」的兩面。如果只要當「工」,的確可以比較不用費腦筋地執行他人所指示的、機械性的工作。但如果想探究藝的層次,那是得先以「工」打下「基本功」最粗糙的基礎,再一步步以不斷充實的知識來連結與活躍當中的創造性。
基本功既不可免,創造性也不可能直接學。要求自己用功讀這些專業書的意義就在於此。
│ 架上書│
專門料理月刊 │ 出版社:柴田書店 │ 語言:日文
...技 ...仕事 │ 作者:小澤諭 │ 出版社:柴田書店 │ 語言:日文
日本料理.歷史 │ 作者:熊倉功夫 │ 出版社:吉川弘文館 │ 語言:日文
日本.風土食探訪│作者:市川健夫 │ 出版社:白水社 │ 語言:日文
輯一:吉光片羽
【章名】聰明
誰都不喜歡被說是「笨」,因為很少人會謹慎地用這個字,說別人「笨」的人,心中難免帶著貶抑毀損的力道。但我常想起「笨」在竹節中的樣貌,又想起如果不帶羞辱,「笨」字倒很可以用來當做自我反省的標準。
在日常語言中,與「笨」對立的是「聰明」。眼睛看仔細、耳朵聽清楚的人,做起事來就條理分明,取熟問生,自然是聰明。所以,聰明應該不是某種過人的天賦,而是因為時時專注,耳聰目明所累積的慧性。但無論怎麼解釋,一般人總喜歡把「聰明」與「反應快」、「機靈」或「異稟」連為一談。
每一個孩子...
作者序
自序
在書桌前
每個人看書的喜好與習慣都不一樣。
在書中,我們決定了自己與作者的交往方式,一如我們跟現實世界的真人往來,你未加設定就聽到、看到或感受到他們的內涵與影響。書中的思想、語言文字與虛實交錯所呈現的樣貌,也總是有時單一、有時複合地形成印象,許多閱讀當刻並未發揮的感受卻在生活中以不自知的狀態,或無法想像的力道出一臂真實之力、撫慰我們四處張望的無助,或讓我們可以照樣去模仿、形容一種雖然了解卻不能精確敘述的感受,於是,閱讀有所同感不再是空談,而是從個人經驗得以分裂的無限延伸。這也是我不看一本書的書摘,而永遠要跟書本一頁一頁交往的理由。書摘可以用於我們知道一本書的存在與它的大意,但書摘無法呈現一本書與閱讀者的交往獲得, 它更像是「third opinion」。所以,我相信書是好好讀才會貼心的。
我讀書慢,因此讀得不多,又因為善忘,所以經常重讀舊書。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就像我們喜歡的朋友雖不能常常相聚,但總樂意在此生中有機會再聯絡,那是因為相處時的快樂讓人難忘,因此願意重溫舊感。書對我來說,是慈愛寬懷的長輩,或不斷讓自己看到自我偏狹的榜樣,以及軟弱時能仰望剛強性格之美的朋友;我這樣囉囉嗦嗦說的一段話,不就是孔子意賅的簡言「友直,友諒,友多聞」嗎?不可否認,有些人與有些書會同具這些特質,只不過,要碰到這樣的朋友真是需要極大的運氣。不可思議的是,我們用相聚時吃一頓飯的中等花費,就可留住一本書在架上永供諮詢與打氣;每思及此,我就對自己書房中那些忠誠的陪伴深懷感謝。
時間有限是生活忙碌的人在閱讀上最大的遺憾,而我,除了時間之外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情感」。我喜歡的字句或想法,往往反覆地回味,在文句與自己的牽繫還未平靜時,我的眼睛很難繼續向前。有時候,也會因為太喜歡一本書而不忍心一直看下去,有點像孩子怕把糖吃完一樣戀戀不捨。即使知道書絕不會像糖一樣在指梢舌尖化為烏有,但這種心情卻最接近於我對閱讀的珍惜,也許,如果我有更好的理解與記憶力,能把書時時帶在心上,就不會這樣既患得又患失了。所以,為了減少這樣的遺憾,我總是節約著與「人」交往的時間,回到自己的書桌與寫書的人共處,讓一個最真實也最無邊的書中世界日日包圍著我。
從閱讀而開始喜歡寫作的人,心情多少有點像羨慕驅車自如的能力,因而開始學著了解文字、練習運用。二○○七年,我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成為別人口中的「作者」,自己也感覺訝異;但,這份偶然絕對是源起於閱讀。我相信閱讀與寫作,最終會與飲食或居住一樣,透過自己的實踐形成個人的風格。風格與流行的區別,幾十年前已有一個設計師說得比我多費唇舌的解釋更好得多,就藉用他的話說:「流行是『我也是』,風格是『是我也』。」因此,無論閱讀與寫作,我們都不用擔心跟不上流行,但也不要遺漏自有文字以來,不同社會所留下的龐大資產,我們真是多麼富有,只要識字就能繼承財產!但要真心閱讀才繳得起遺產稅,抱得財產歸。
這本書的書單有些雜亂,因為它並非為某一種想法而特別規劃,書中所呈現的,只是一個非學術界,也非專業文字工作者在書桌前的心思容量。我的專業是烹飪,因此每個月閱讀專業期刊是必要的用功;料理研究之外,我是一個社會中人,需要具備不同的生活常識,因此讀了一些既不太難,內容也不偏狹的書;我關心教育,但不想過度探討教育方法,所以我讀蘊含教育的生活書。在分輯言中,簡單地說明分輯歸類的理由。
對於工作與生活兩忙的我來說,書桌有時是我那張具體的西式舊書桌,有時卻只是想像中的一種存在。我經常在肢體勞動於工作室時,心思還端坐於我的書桌前,因此,閱讀與寫作都是不斷從大量的生活中提煉而出的心思活動;是他人與我、過去與此刻、現實與想像的密密交織。我常想到曹操的〈短歌行〉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又想到阿城在《棋王》裡照樣造句說:「何以解憂,唯有下棋。」我因為心有同感,就繼續造句說下去:「何以解憂,唯有閱讀。」於是,就以這樣的心情,不怕獻醜地分享自己的書桌雜感。
答應遠流出版這本書時,我五十歲,轉眼之間,我竟抬頭就能望見自己虛歲五十五的生命里程碑。原本擬以「五十歲的書桌」為名的這本書,如今也不知該如何呼喚了。這幾年,我究竟在忙些什麼?定下心仔細檢點,想到書雖沒能如預定的時間出版,但我應該也沒有浪費任何一天。我總是努力於把每一本書所曾給我的光照,透過腳踏實地的行動變成真正的溫暖與關懷,讓書不只是紙頁與文字,而是我活生生的現實。
因此,五十歲或五十五歲都不會是書名的問題。我知道書桌前的一本本書會不斷地滋養我,把我修正成一個較為合情合理,與更為自重的中年人。
獻詞
我要把這本書獻給同意生命是不斷向前的朋友,希望他們相信富足是累積的結果;我在五十幾歲所體會到的所有精神富足,正是由年輕的每一個階段累積而來。
童年時或年輕時的閱讀抓的多是感觸的吉光片羽,進入工作後的閱讀難免重視專業範圍,而人生角色越扮越多,責任越添越重,如果沒有智仁勇的榜樣,一定會感到徬徨或失落,書架上於是出現一位位先行於前的生活前輩。翻頁中,生命悄悄已到中年,不知何時何地因書埋下的種子,忽就這裡、那裡地開出愉人悅己的小花,或結出幾串可以分享的果實。四輯書的分類便是以此為據簡單歸位。
自序
在書桌前
每個人看書的喜好與習慣都不一樣。
在書中,我們決定了自己與作者的交往方式,一如我們跟現實世界的真人往來,你未加設定就聽到、看到或感受到他們的內涵與影響。書中的思想、語言文字與虛實交錯所呈現的樣貌,也總是有時單一、有時複合地形成印象,許多閱讀當刻並未發揮的感受卻在生活中以不自知的狀態,或無法想像的力道出一臂真實之力、撫慰我們四處張望的無助,或讓我們可以照樣去模仿、形容一種雖然了解卻不能精確敘述的感受,於是,閱讀有所同感不再是空談,而是從個人經驗得以分裂的無限延伸。這也是我不看一本書...
目錄
自 序 在書桌前
輯 一 : 吉 光 片 羽
手段
成年
行路
素直
不忘
窮思
聰明
價值
守護
輯 二 : 砥 礪
工作磨刀石
味的故鄉.胃的故鄉
食物與廚藝
一本書看一地生活
煮字可以療飢
《家庭畫報》三十五年
從一本食品辭典想起
輯 三 : 生 活 智 仁 勇
榜樣
暗中見物
生之喜悅
你不是虎媽?!
遊學今昔
硬道理與李光耀
溫故知新談《論語》
當我畫一個太陽
窮查理寶典
輯 四 : 種 子
人情照鏡
中國服飾史
食古而化
因為理解
我心匪石不可轉
取之社會,回愛社會
說戲
民主與教育
千年萬代的生活知己
古書遺產
後 記 DEAR TIME
自 序 在書桌前
輯 一 : 吉 光 片 羽
手段
成年
行路
素直
不忘
窮思
聰明
價值
守護
輯 二 : 砥 礪
工作磨刀石
味的故鄉.胃的故鄉
食物與廚藝
一本書看一地生活
煮字可以療飢
《家庭畫報》三十五年
從一本食品辭典想起
輯 三 : 生 活 智 仁 勇
榜樣
暗中見物
生之喜悅
你不是虎媽?!
遊學今昔
硬道理與李光耀
溫故知新談《論語》
當我畫一個太陽
窮查理寶典
輯 四 : 種 子
人情照鏡
中國服飾史
食古而化
因為理解
我心匪石不可轉
取之社會,回愛社會
說戲
民主與教育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272頁開數:正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