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電影史上最為傳奇的怪獸,日本怪獸們的始祖──
哥吉拉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風靡超過半世紀?
走進一九五四年第一部日本怪獸電影《哥吉拉》(ゴジラ),
台灣第一本哥吉拉聖經,看見哥吉拉不可思議的誕生過程!
看到哥吉拉出現就紛紛舉手喊「來踩我!」之:
★資深怪獸愛好者 唐澄暐 特別導讀
★默默深愛著哥吉拉的設計師 小子 封面設計
日本亞馬遜書店★★★★★強力推薦!
哥吉拉迷、怪獸迷與特攝電影愛好者今年度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本書!
《哥吉拉》(ゴジラ)是日本東寶株式會社製作的怪獸電影系列,其角色塑造與電影配樂深受一九三三年美國電影《金剛》(King Kong)以及一九五三年《原子怪獸》影響,此後哥吉拉便成為日本電影、動畫與漫畫的怪獸原型。
自一九五四年起第一部哥吉拉電影推出後,六十年來哥吉拉擁有廣大粉絲,牠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竟可以風靡超過半世紀?第一部哥吉拉電影的劇本與拍攝究竟包含了哪些元素,可以抓住廣大影迷的心、不僅在當時甚至半世紀後仍維持哥吉拉在影迷心中不墜的地位?
作者小野俊太郎重回一九五四年的第一部哥吉拉電影,也重回當時的日本社會,看見導演如何精心安排,透過哥吉拉的一舉一動來反應出當代的日本社會現況。一部《哥吉拉》,不僅開啟了電影史上的怪獸風潮,小野俊太郎從社會與文化脈絡分析哥吉拉在電影裡角色的轉變與隱喻,揭開哥吉拉何以能永傳後世的祕密。
作者簡介:
小野俊太郎
1959年於札幌出生。東京都立大學畢業後,成城大學大學院博士班中退。是一位文藝評論家,並且擁有在成蹊大學等各校任教的經歷。其主要著作為《情色莎士比亞》(figure彩⑧)、《《大亨小傳》了不起的原因》(彩流社)、《摩斯拉的精神史》(講談社現代新書)、《大魔神的精神使》(角川one Thema21新書)、《電子人文學》(松柏社)、《科學怪人》、《明治百年─另一個1968年》(青草書房)等許多作品。
譯者簡介:
王榆琮
熱愛日本的理工人,著迷於翻譯工作,希望未來可以引介更多日本文化給同樣熱愛日本的人們。譯有《AV女優的工作現場》、《日本之黑霧-上》、《健忘症100問100答》等書。
章節試閱
哥吉拉突破六十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從《哥吉拉》於一九五四年公開上映到二○一四年,總共歷經了六十個年頭,以人類的標準來看,哥吉拉已是耳順之年。在這段期間內,說哥吉拉影響各種日本文化、社會也不為過。在日本社會上,許多人很喜愛哥吉拉那融合禽龍和劍龍的外觀,以及獨有的咆哮、腳步聲。如果這世上沒有哥吉拉,或許恐龍的人氣就無法在日本社會中傳播開來,甚至連春假、暑假的恐龍展都沒辦法順利舉辦。
哥吉拉就跟福爾摩斯、皮卡丘、哆啦A夢這些頗有人氣的虛擬角色一樣,光看剪影的輪廓就能立刻猜出來。也因為如此,全國各地的觀光景點都能找到「哥吉拉岩」。例如北海道的知床半島、秋田縣的男鹿半島、靜岡縣的伊豆半島等,全都因為「哥吉拉岩」而聲名大噪。許多人也樂於將滔滔海浪中的風化岩當成哥吉拉來看待。
當「受佔領的日本」脫離了一九五二年生效的《對日和平條約》後,到了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三日文化之日,第一代的哥吉拉終於登場。所以這一天可說是哥吉拉的生日。既然是十一月三日,也就是明治天皇的生日「天長節」。後來這個節日被改稱為「明治節」,戰後也根據憲法的發布而改為法定紀念日。
至於片商將首映日選在星期二的放假日,可能是因為這一天方便讓家長帶小孩到電影院的關係。不過選在代表日本邁向近代化的這一天,也多少算是一種機緣巧合。
其實,當時的觀眾不是從宣傳海報上和哥吉拉邂逅,而是比《哥吉拉》本篇還要早在電影院上映的預告片。雖然預告片對部分人來說只是起了提醒的作用,不過同時也是讓觀眾提昇期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片商也不只要以創作《哥吉拉》的本多豬四郎 、圓谷英二 作為賣點,他們也知道必須加上其他的手法來大肆宣傳。
看當時保存下來的預告片,你會發現音樂用的不是伊福部昭 的曲子,而是從一開始就用像是穆索爾斯基 的《展覽會之畫》般的詭異曲子。還有剪接出和劇情發展不同調的畫面,使預告片本身有著和電影本篇不同的氛圍。預告片中所能看到的哥吉拉摧殘房屋、因輻射線而燃燒的船隻、襲擊東京的哥吉拉、紛紛逃難的人群、陷入混亂的國會、對抗哥吉拉的軍隊、潛入水中接近哥吉拉的場面,其實只有短短的數幀畫面而已。
在預告片中,旁白用高亢的語氣強調了「斥資一億日圓」、「本年度最優秀的作品」,但以美國的標準來看,這類以怪獸和怪物為主的電影,通常會被歸類為「B級科幻作品」,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低成本電影,而《哥吉拉》卻意外地用了如此破格的預算完成。其實,這是因為《哥吉拉》片中人類的劇情和特攝部分也相當吃重,靠著這兩種要素的編排,《哥吉拉》才能在表現上產生出強烈的戲劇張力。再來就是預告片最厲害的武器──塞滿整個畫面的大文字。
「哥吉拉預告篇」
「人類的末日即將來臨!」
「從氫彈中誕生的現代惡夢」
「兩百萬年前的大怪物」
「地下實驗室之謎」
「牽扯不清的愛戀與理性」
「陸海空精銳全員出擊」
「即將征服哥吉拉」
「超越美國電影的特殊技術攝影」
「恐怖萬分」「大東寶即將出閘!」
「哥吉拉」「導演:本多豬四郎」「眾人盼望已久的好戲!」
「哥吉拉」「即將上映!」
雖然這邊只是照著順序列舉出來,但光看就知道每一句都是以《哥吉拉》為基礎而想出來的詞。雖然出現四次的「哥吉拉」非常引人注目,不過「人類的末日」和「氫彈」這些詞,很容易聯想到美俄冷戰時期的核武競賽。還有用「現代的恐怖」和「兩百萬年前的過去」互相對比。以及劇情從圍繞在「實驗室」的謎團,到「征服哥吉拉」。雖說這部電影有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的協助,讓電影場景較貼近於現實,不過預告片所展示的軍事武力不只能捍衛日本,其「陸海空精銳」甚至能保護全球「人類」。
東寶自稱為「大東寶」雖然是為了和東寶爭議 時分家的「新東寶」有所區別,不過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美國電影」的自負。後來,東寶公司也常常將「舉世聞名」這個詞放進自家特攝電影的預告片中。由此可感覺到想要進軍海外的氣勢。事實上,所謂《哥吉拉》這部片,當初是誕生於日本與印尼失敗的電影合拍計畫 ,完成後兩年經過修改 ,在美國上映叫好叫座。東寶的電影企劃並非只有鎖定日本市場而已。
由於預告片是在戰後的日本復興期推出,那是日本國力逐漸追上歐美列強(包含戰前的歐美國家)的時代。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航空公司在一九五四年的二月二日,也正式啟用太平洋航線,他們專飛國際線的Douglas 6B客機─「City of Tokyo」號終於能直接飛往舊金山(雖然機長是美國人)。因此在《哥吉拉》片中,你可以從各國哥吉拉研究團抵達日本的場面裡,看到日本航空的飛機和泛美等國外航空公司的飛機並列在一起。
就這樣,預告片中所強調的「哥吉拉的身影」、「準備在上映日見證《哥吉拉》表現的宣傳」,這些片段的資訊確實地烙印在許多觀眾的心中。此外還有廣播劇、圖畫故事書等等,片商在跨媒體宣傳上也下足了功夫,為的就是準備迎接哥吉拉正式亮相的十一月三日。
哥吉拉的全球化
本書把重點集中在哥吉拉系列的第一部電影,也就是《哥吉拉》裡登場的元祖哥吉拉(本文以後的《哥吉拉》即為系列第一部電影)。這麼做不只是為了對這部超過六十年歷史的電影表達敬意,也隱含了這部電影在「起源」上,是個無法一語道盡的角色。如果所謂的經典就是指不但風靡一時,也無法因各種消費而邁入終結的一種體驗,那麼一九五四年的《哥吉拉》確實堪稱為現代的經典作品。而且以一個經典作品而言,《哥吉拉》往後仍然可以取得嶄新的詮釋,並且從再次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重生。
雖然關於《哥吉拉》的基本情報,可以從維基百科的「哥吉拉」條目中看到詳細的資料,不過在這之前井上英之已經先出過一本《檢驗哥吉拉的誕生》 ,這本書從哥吉拉的製作過程中開始進行研究,然後再探討其中的發展歷史。而野村宏平的《哥吉拉大字典》 裡,網羅了所有哥吉拉電影的基本情報。在造型方面的探討,則是以《哥吉拉VS碧奧蘭帝》 的原案,牙醫小林晉一郎所著的《形態學怪獸論》 較有研究。還有將《哥吉拉》的劇情還原到現實社會,論述劇中自衛隊和哥吉拉交戰結果的著作,不過這類分析哥吉拉的文化論、社論早已不勝枚舉。其他還有怪獸圖鑑、特攝英雄情報誌等等,在市面上也多的像山一樣。
此外,哥吉拉的影響力甚至遍及海外。例如松井秀喜 在高中棒球時期以哥吉拉為外號直到美國也照樣通用,這可說是因哥吉拉的知名度而沾了光的例子。美國人在介紹松井秀喜時,也會特別以「Hideki "Godzilla" Matsui」稱呼之。專門開發網頁瀏覽器的美國企業Mozilla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其由來就是「馬賽克」與「哥吉拉」的複合詞。而好萊塢也已拍出了第二部哥吉拉電影。不過,我想國外對於《哥吉拉》的劇情,比較不會著墨於日美之間的關係吧?此外,《G-fan》之類的英語同人誌,或是以傳記體解析哥吉拉或是圓谷英二、本多豬四郎的大部頭英語文獻也逐漸增加中。。
英國的電影研究家科萊特‧巴爾曼(Colette Balmain)所著的《日本恐怖片入門》(2008)中,將《哥吉拉》和《雨月物語》 做了一個比對。該書以〈廣島原爆後的恐怖片〉為標題,使用日語中的「內」、「外」概念,做出了詳盡的分析。我光是讀過一遍就感到驚為天人。因為這位英國人不但對「鬼在外,福在內」這句話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而且還不是強加英國人理論於其上,而是理解對方的脈絡,找出日語的關鍵字分析以進行研究,而使我非常驚訝。
既然關於《哥吉拉》的論述如此廣泛地國際化,那麼大家論述哥吉拉的理由究竟為何呢?我想其動機就是在二○一四年,哥吉拉滿六十週年所製作的好萊塢版《GODZILLA》 吧。既然「我們的哥吉拉」 再度以「他們的哥吉拉」的身分侵襲日本,我們必須迎接的會是什麼樣的哥吉拉呢?以好萊塢風格的解讀方式,將核彈試爆轉譯為攻擊哥吉拉,來掏空哥吉拉原本的涵義嗎?這點我真的感到相當地好奇。
那部電影似乎是以3D電影的方式上映 。但是,使用3D眼鏡讓影像從大銀幕中跳出來的技術,早在《哥吉拉》上映前一年的一九五三年,也就是六十多年前,就已經從美國引進日本,並不是什麼全新的創新或技術。雖然市場上大力推銷3D電視,但就我個人所知的範圍裡,3D電視節目只有新力公司贊助的「THE 世界遺產 3D GRAND TOUR」等少數節目。既然哥吉拉電影將會運用許多人已經看到習慣的3D視覺技術,那麼在內容上就應該會多下一點功夫吧?
一九九八年,當我看到如同巨大鬣蜥的美製《酷斯拉》初次登陸日本時,那種可以輕取獵物的模樣反而令我笑了出來。在片頭登場的真實鬣蜥,也許是想表達這就是所有故事的開端吧?而選擇法國大溪地作為舞台,可能就是為了把美國作過氫彈試驗的歷史背景給轉化掉吧?話說回來,從這次第二回的美製《哥吉拉》中,明顯可以看出製作團隊真的有用心拍攝。
自從邁入二十一世紀後,大量使用電腦繪圖的眾多怪物電影,好比《科洛弗檔案》、《超級戰艦》、《環太平洋》這類將日本特攝劇給比下去的電影,還能看出幾個日美文化互相較競的橋段。而且製作團隊除了研究怪獸電影,也看得出在製作上頗有致敬經典作品的意味。
開啟日、美特攝電影的競賽
由此可見,日美的特攝電影在互相影響之餘,也開始互相較競了起來,哥吉拉和其他怪獸電影並不是只有被模仿的份。就像《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 一樣,裡頭不但有攻打日本的史匹柏少尉,還有借鑒《魔鬼終結者》、《回到未來》等電影作品,出現了攻擊型機器人、來自未來的勢力干涉現代歷史的劇情。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作品會刻意呈現出以前某些電影用過的手法,也許他們似乎是想模仿史匹柏導演的這種特色吧?
然而,日本的哥吉拉電影已經有十年沒有任何新作品,因此哥吉拉現在可說是處於讓人有些著急的狀態 。其實,我認為大家趁此機會回顧一下一九五四年的哥吉拉電影會比較好吧?當然我這不是因為「以前就比較好」的心態,所以才去懷舊、回顧戰後復興期的昭和時代。而是認為當我們遇到瓶頸時,先試著回歸初衷才是最重要的觀念。不過,這時我們可能會像少數粉絲一樣,會認為哥吉拉的一切都是由日本所原創,我認為這種狹隘的想法正是我們必須極力避免的。因為若是沒有揉合「他們的電影、文化」就不可能憑空誕生「我們的哥吉拉」,而《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這個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第一代的《哥吉拉》就是從這樣的背景中誕生。例如原作者香山滋,他是從各種英語文獻以及為電影作品執筆時得到哥吉拉的創作靈感。而圓谷英二和本多豬四郎則是深受來自美國的啟蒙作品──《金剛》的吸引。至於伊福部昭所創的哥吉拉主題曲,其節奏則是參考自他所崇拜的莫里斯.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的鋼琴協奏曲。由此可見,《哥吉拉》並不是單靠日本就能產生的作品。而且要不是當年有膾炙人口的《原子怪獸》 ,那就更不可能誕生之後的《哥吉拉》。不過,光是指出其淵源,並不足以說盡《哥吉拉》帶給人們的魅力。一邊接受海外影響,一邊在日本這頭想要克服哪些問題,這才是《哥吉拉》這部電影的關鍵。所以,我希望盡量地互相比較,以闡明這一要點。
哥吉拉是氫彈怪獸嗎?
當然,《哥吉拉》的製作背景,就是三月一日因比基尼環礁氫彈試爆所引發的第五福龍丸事件。再加上此事件爆發的前一年,《原子怪獸》在國外大受好評,這部電影的劇情主軸圍繞在因氫彈試爆而出現的恐龍,所以日本才會興起了拍攝《哥吉拉》的念頭。此兩者都算得上是促使《哥吉拉》誕生的外在因素。但最重要的是,這個因核武而誕生的靈感,還是必須以其他新要素來重新架構成電影。
的確,哥吉拉在預告中打著「從氫彈中誕生的現代惡夢」。而第五福龍丸等鮪釣船帶回的「輻射鮪魚」、「原子鮪魚」,也帶來了實際面與風評上的危害。從燒津港運達築地市場、經檢查測出放射能的短鮪和黃鰭鮪,只能被埋到建築用地的一角,後來甚至有人為了祭拜這些鮪魚而立起「鮪魚塚」。
所以在《哥吉拉》電影中,將被哥吉拉襲擊的電車車廂上有一名年輕女性說著:「之前輻射雨才弄出了輻射鮪魚,沒想到這次又來了哥吉拉」的台詞。還說:「我們寶貴的身體好不容易才從長崎的原子彈逃過一劫」。至於她的男同事則嘆道:「又要開始避難了啊」。後來的劇情發展中,他們還沒有去避難,先是在東京灣的船上悠哉地跳著社交舞,此時哥吉拉突然從海中升起和他們面對面接觸。他們接近了帶有放射性物質的哥吉拉,而有可能二度曝露於輻射之下。
還有,當山根博士 說哥吉拉帶有氫彈試爆放出的鍶-90而具有危險性時,尾形 下了:「哥吉拉就像是落在日本人頭上的氫彈」的評語。從這段劇情開始,就很自然地將哥吉拉和比基尼的氫彈試爆做了連結。如果拿走這個要素,哥吉拉帶給人們的印象就會無法成立。所以在觀眾的眼中,覆蓋著死亡落塵的第五福龍丸在憤怒中化為哥吉拉在日本本土盡情肆虐。但僅僅「哥吉拉=氫彈」這種認識,卻不足以說明哥吉拉的詭異氛圍。因為氫彈並不會按照自己的意思、本能行動,鎖上保險裝置在人為管理下安放著。所以將主題設為「失控的科學技術」,讓氫彈試爆成為喚醒哥吉拉、使其變異為口吐放射能怪獸的原因,而哥吉拉本身則不必扛下責任。正如劇中山根博士所言,哥吉拉其實是氫彈試爆的被害者,而不是加害者。
製作團隊選擇不用表面上的訊息塑造哥吉拉的形象,而是以無意識的描寫使印象深入觀眾的意識中。如果《哥吉拉》一開始就貼上「氫彈電影」、「反戰電影」的標籤,恐怕就會讓觀眾看不到其中的魅力。雖然這些必須解決的社會議題很值得大家尊重,但草率地將社會議題和作品價值做出連結,如果有朝一日該問題獲得解決時,整個作品恐怕頓時就會變得沒有價值。好比將「肺結核」、「癌症」、「AIDS」等各種年代裡的不治之症導入作品中,也一樣不會提高作品的價值。之後如果成功研發出治療的特效藥,也應該不會消除作品的意義。
本書開頭雖然會先以「氫彈」和「反戰」的議題來瞭解哥吉拉,不過在後面將會跳出這樣的框架並探討哥吉拉其中的內容。
本書要傳達的訊息
《哥吉拉》能在國外取得不小的接受度,進而衍生出各種影響,我認為也許是因為其中包含「英雄打倒怪物並驅除危害」的史詩觀點。但有時在開始加以理解時,也會成為開始產生誤解的起點。
雖然觀眾會將日本怪獸和歐美怪物劃上等號,不過兩個文化間的生命觀和道德觀可說是大相逕庭。所以,在這一點上其實有各自的獨特性。即使把哥吉拉放在「神」的地位上看待,還是無法忽視東西方在宗教觀上的不同。而且以古生物史(史前)與人類史(史後)考證恐龍與人類同居於地球的世界觀時,就會讓落後的日本歷史觀念、哥吉拉這個不符合時代背景的恐龍變得更加突兀。不管是負責描寫山根博士等角色的原作者香山滋,還是將該劇情影像化的導演本多豬四郎,製作團隊在《哥吉拉》電影上真的下了很多功夫。而本書想大力探討的就是《哥吉拉》在戲劇上的部分。
《哥吉拉》上映兩年後,以《怪獸王哥吉拉》為名在美國正式上映。在這超過半世紀的歲月裡,日美兩國觀眾不可能看到有相同內容的初代《哥吉拉》。一九六○、七○年代因為電視重複播放哥吉拉系列電影,而成為哥吉拉迷的美國人,他們所看的《哥吉拉》終究只是日本原作的改編。在這種認知差異下,太平洋兩岸的觀眾對哥吉拉的印象肯定會是天差地遠。基於這一點,我認為在理解《哥吉拉》的方法上,必須把握住「有氫彈的國家」與「別說是氫彈連原子彈都沒有的國家」間的不同。還有本書也會談及「他們」的觀點,並且盡可能地分析「我們」創作出的哥吉拉。
在本書前三個章節,將會以史詩、海上問題、大規模破壞武器為主題,從哥吉拉由海至陸大肆破壞,直到最後消散於海中等各種角度來探討議題。
接著後面三個章節,將以《原子怪獸》、《大金剛》、《怪獸王哥吉拉》和《哥吉拉》電影互相對比,進而突顯《哥吉拉》的作品特徵。最後一章則是舉出幾個和初代哥吉拉較有連結的系列電影,例如《哥吉拉的逆襲》(一九五五)、《哥吉拉》(一九八四)、《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一九九五),然後再探討其中的所有關係。
《哥吉拉》故事大綱與主要角色介紹
雖然本書是以讀者已經看懂《哥吉拉》劇情為前提,但應該還是有從未看過《哥吉拉》的人或已忘記劇情的人,所以在此簡單記述《哥吉拉》的故事大綱及主要角色,好方便讀者隨時查閱劇情。
◎故事大綱
【哥吉拉在海上發動攻擊】
南海輪船公司所屬的貨輪──「榮光丸」突然發生神祕的火災事故沉沒,因此南海打撈所的尾形秀人接獲公司通知,必須協助調查,而尾形和古生物學家之女山根惠美子的約會只好作罷。接著傳出榮光丸以外的船隻也相繼遇難,雖然大戶島的漁船已經救起數名生還者,但該漁船隨後也失去了行蹤。海上保安廳無法釐清船隻的遇難原因,所以只好持續抱持著觀望的態度。
【哥吉拉對大戶島發動攻擊】
歷劫歸來的漁夫──政治終於回到大戶島,但此時當地居民因捕不到魚而苦不堪言。來自東京的萩原記者搭直昇機採訪大戶村災情,雖然萩原不相信政治曾在遇難時看到龐大生物,但萩原在參觀祭神舞時,從村里耆老的口中聽聞哥吉拉的傳說。當晚大戶島突然下了一場暴風雨,哥吉拉不但在豪雨中踏平了數間民房,連政治及其母親也死於坍塌的房子裡,政治的弟弟新吉則成了孤兒。
【調查大戶島與防衛隊的反擊】
日本國會聽取大戶島陳情團的調查報告後,決定派遣調查團前往大戶島,因此古生物學家山根博士、惠美子、尾形等人到達該處進行調查。調查團在大戶島當地發現哥吉拉的足跡,並從足跡中檢測出放射線反應。此時,村中的警鐘大響,原來哥吉拉出現在村子的另一頭,調查團遂將哥吉拉的身影以相機拍下來。國會在接受調查團的報告後,議員們不斷爭論是否該公佈氫彈試爆造成了哥吉拉的產生。雖然防衛隊派遣巡防艦攻擊哥吉拉,但看到此新聞的山根博士無法認同消滅哥吉拉的決定,感到灰心喪志的他只能關在書房裡愁眉不展。然而在巡防艦發動攻擊後,東京灣的遊輪乘客們目擊到哥吉拉正接近日本本土。
【哥吉拉第一次對日本本土發動攻擊】
從國外獲得消息的萩原和惠美子一同拜訪芹澤博士。雖然芹澤博士否認自己擁有能消滅哥吉拉的科技,但在萩原離開後,芹澤博士讓惠美子前往地下研究室參觀該科技。看過祕密科技後,惠美子呆然地回到家中,但同時哥吉拉正從品川海灣登陸日本。哥吉拉不但無視於防衛隊的反擊,還不斷破壞當地建築物、品川車站的電車,直到該處成了一片火海後才離去。
【哥吉拉第二次對日本本土發動攻擊】
日本政府下令東京灣沿岸佈置電網,並要求當地居民立刻避難。另一方面,尾形雖然打算和山根博士提親,不過山根博士因為絕望於人類無法學習「哥吉拉的生命力」,所以在這個話題上和尾形起了爭執。接著哥吉拉從芝浦海灣再次登陸日本,無視一般武器和電網的攔阻,吐出放射能火焰,將銀座地區化為焦土,從勝鬨橋的方向離去。其間,松坂屋百貨公司、日本劇場、國會議事堂也遭到了破壞。惠美子在看到死傷慘重的災情後,決定將芹澤博士的祕密科技告訴尾形。雖然尾形和惠美子力勸芹澤博士用水中氧氣破壞裝置消滅哥吉拉,但芹澤博士以該武器的破壞力遠超過氫彈為由拒絕。經過說服後,芹澤博士決定動用水中氧氣破壞裝置,並約束這是唯一一次將祕密科技作為武器使用。
【殲滅哥吉拉】
尾形和芹澤博士在巡防艇上穿好潛水服後潛入海底,再用水中氧氣破壞裝置攻擊哥吉拉。獨留海中的芹澤博士在確認完武器威力後祝福尾形「婚後要幸福的活下去」,便將氧氣傳輸管切斷,以自殺的形式葬送水中氧氣破壞裝置的研發方法。雖然眾人看著慘叫的哥吉拉死亡,但山根博士卻喃喃說道:「這絕不會是最後一隻哥吉拉」,讓結尾在不安的氛圍下邁向劇終。
◎主要角色(所有角色的年齡設定是參考自《檢驗哥吉拉的誕生》)
山根恭平(55) 志村喬飾,古生物學者、芹澤博士的老師
山根惠美子(22) 河內桃子飾,山形博士的女兒
尾形秀人(27) 寶田明飾,南海船隻打撈所的所長,惠美子的男友
芹澤大助(27) 平田昭彥飾,化學家,水中氧氣破壞裝置的發明者
萩原(28) 堺左千夫飾,每朝日報的記者
政治(24) 山本廉飾,大戶島的漁夫
新吉(17) 鈴木豐明飾,政治的弟弟
◎主要製作人員
導演 本多豬四郎
特殊技術 圓谷英二
劇本 村田武雄/本多豬四郎
原作 香山滋
製作總指揮 森岩雄
製作 田中友幸
攝影 玉井正夫
美術導演 北猛夫
音樂 伊福部昭
音響效果 三繩一郎
燈光 石井長四郎
編輯 平泰陳
副導演 梶田興治
劇照攝影 田中一清
特技美術 渡邊明
合成 向山宏
特技照明 岸田九一郎
特技攝影 有川貞昌
造型 利光貞三
操演 中代文雄
哥吉拉演員 中島春雄
哥吉拉突破六十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從《哥吉拉》於一九五四年公開上映到二○一四年,總共歷經了六十個年頭,以人類的標準來看,哥吉拉已是耳順之年。在這段期間內,說哥吉拉影響各種日本文化、社會也不為過。在日本社會上,許多人很喜愛哥吉拉那融合禽龍和劍龍的外觀,以及獨有的咆哮、腳步聲。如果這世上沒有哥吉拉,或許恐龍的人氣就無法在日本社會中傳播開來,甚至連春假、暑假的恐龍展都沒辦法順利舉辦。
哥吉拉就跟福爾摩斯、皮卡丘、哆啦A夢這些頗有人氣的虛擬角色一樣,光看剪影的輪廓就能立刻猜出來。也因為如此,全國各地的觀光...
推薦序
以哥吉拉為中心,探索我們的世界
唐澄暐(怪獸愛好者,著有《超復刻!怪獸點名簿》及《陸上怪獸警報》)
二○一四年,好萊塢最高規格打造的全新哥吉拉,終於順利以怪獸迷最支持的譯名「哥吉拉」 上映了。讚嘆其精緻造型與特效之餘,我卻在許多觀眾討論中,注意到一些從沒想過的批評:
「都沒有聽到經典的『登登登』出場音樂」
「哥吉拉吐的火焰怎麼那麼弱」
「哥吉拉體型看起來不夠壯」
我很快發現這些批評的共通點:不管是哥吉拉強壯結實的肉體、一碰到對手就大爆炸的強力嘴砲,還是一出場就「登登登、登登登」響起的主題曲,都是一九九○年代哥吉拉的招牌特色。當時,每一年寒假都可以到電影院,看著一隻又一隻的新怪獸出場挑戰哥吉拉的王位,家裡如果有錄影機,還可以把哥吉拉租回來一看再看。此時用力將哥吉拉刻在記憶中的孩子們,難免覺得二○一四年的好萊塢哥吉拉不如小時候那麼「霸氣」。
但對看過每部哥吉拉電影的其他孩子來說,二○一四年《哥吉拉》觸動的,卻是更細微的記憶。在第四台違法接收的日本衛星電視中,我還看過一隻來自更久遠過往的哥吉拉。那隻哥吉拉古老到只剩黑白兩色,噴出的火焰不強,體態也鬆垮垮的,但在低鳴中緩慢夷平東京的牠,卻散發出一九九○年代哥吉拉從未展現過的陰沉壓迫感。這部片也叫《哥吉拉》,是日本怪獸電影風潮的起點,也是讓「GODZILLA」這個名字響遍世界、延續至二○一四年的經典第一作。
二○一四年的好萊塢《哥吉拉》,就隱約能看到元祖《哥吉拉》的影子。二○一四年《哥吉拉》最精彩的幾個場面,都是與海有關的戲碼──哥吉拉晃動整座金門大橋、哥吉拉翻攪整個艦隊、哥吉拉像海嘯一樣的破壞力、哥吉拉隨波平靜離去的最後身影,再三強調著哥吉拉來自海的威脅性;而在芹澤博士(也來自元祖電影角色名)的解說中,觀眾也得以明瞭,這次的哥吉拉並非一九九○年代那種因氫彈落塵而突變的普通爬蟲類,而是連氫彈攻擊都奈何不了的未知生物。這些都遙遙呼應著六十年前元祖《哥吉拉》企圖帶給觀眾的訊息──哥吉拉是原本安居海中的生命,卻意外曝露在氫彈試爆下;沒想到牠的生命力戰勝了輻射落塵,使牠變得更強大,卻也迫使牠離開棲地,從海浪間浮出巨大身軀,將好不容易從戰爭中復甦的繁華東京再度化為灰燼。
元祖《哥吉拉》留下的印象,使我更能察覺二○一四年《哥吉拉》企圖抓住原典精神的努力;但那些因一九九○年代哥吉拉印象而產生的批評,卻引導我看見真實世界的故事。一九九○年代的哥吉拉為何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以高成本復活哥吉拉、斷交後禁止輸入的日本電影終於逐步解禁、台灣經濟的榮景、有線電視和錄影帶出租店的蓬勃發展、盜版和溢波盜收的缺乏管制......當我思考「為何小時候我們可以不停看著哥吉拉?」,這些越累積越複雜的背景因素,總讓思考過程充滿驚喜,也揭開了單看電影無法看穿的有趣世界。
《一本書讀懂哥吉拉》揭開的,便是元祖《哥吉拉》背後的日本面貌。這本書細密地分析元祖《哥吉拉》的每一個畫面、台詞、情節安排,怎麼呼應著當時的日本──男主角尾形對女主角惠美子說:「應該有避開危險海域才對」,指的是當時日本近海的什麼危險?哥吉拉的名字來自日語的「猩猩」和「鯨魚」,但這兩種動物在當時有什麼樣的文化含意?而作者認為躲在這兩者之下的「第三隻動物」又是什麼?挺身對抗哥吉拉的村民、在城市中抱怨著時局的男女、在戲外為哥吉拉踩扁國會議事堂而歡呼的觀眾,他們在精神上各自呈現了當時日本的哪些價值觀?
作者以其廣博見識和淺明文字,揭開了元祖《哥吉拉》在銀幕之外所承擔的種種政治、經濟、社會、歷史與文化背景,也說明了本片在前所未有的感官震撼外,這部日本第一怪獸片想要傳達給世人的沉重訴求。元祖《哥吉拉》絕不只因開創特攝風潮而居於怪獸片的巔峰,更因以細節緊緊抓住真實的二戰後世界,而成為怪獸電影中都不可多得的經典。其後六十年間,更有眾多續作開創出哥吉拉的眾多風味,其中不乏效法最初作、努力抓住各自時代精神的傑作,這些作品也在本書中也略有分析。
身為一個以文字為主的哥吉拉愛好者,折服於《一本書讀懂哥吉拉》之餘,會不會產生一種「想寫的早被寫得更好」的挫折?其實不會。生長在台灣的愛好者依舊能挖出自己豐富的哥吉拉──舉個例,只有台灣的哥吉拉有著從「原子恐龍」、「恐龍」、「大恐龍」、「暴龍」、「酷斯拉」直到「哥吉拉」的五花八門譯名,這樣的現象就是種日本難以發掘的特色,更隱含著我們自身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始終認為,身邊任一種喜好都充滿這樣微妙的細節──不僅哥吉拉、怪獸,也包括每一種動漫、遊戲甚至一切引人深刻投入的活動──,它們能引領自己朝「我究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的終極答案踏出一小步;但大量吸收歐美日第一手情報並不足夠,還要主動挖掘這些喜好與內外世界的聯結,問題的答案才會顯露出來。如果你也是個想同時抱緊自身喜好與整個世界的OTAKU,讀讀《一本書讀懂哥吉拉》,或許你也可以在自己的熱愛中,找到一條通往世界的思路。
以哥吉拉為中心,探索我們的世界
唐澄暐(怪獸愛好者,著有《超復刻!怪獸點名簿》及《陸上怪獸警報》)
二○一四年,好萊塢最高規格打造的全新哥吉拉,終於順利以怪獸迷最支持的譯名「哥吉拉」 上映了。讚嘆其精緻造型與特效之餘,我卻在許多觀眾討論中,注意到一些從沒想過的批評:
「都沒有聽到經典的『登登登』出場音樂」
「哥吉拉吐的火焰怎麼那麼弱」
「哥吉拉體型看起來不夠壯」
我很快發現這些批評的共通點:不管是哥吉拉強壯結實的肉體、一碰到對手就大爆炸的強力嘴砲,還是一出場就「登登登、登登登」響起的主題曲,都是一...
作者序
哥吉拉突破60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從《哥吉拉》於1954年公開上映到2014年,總共歷經了六十個年頭,以人類的標準來看,哥吉拉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在這段期間內,說哥吉拉影響了各種日本文化、社會也不為過。在日本社會上,許多人很喜愛哥吉拉那融合了禽龍和劍龍的外觀,以及獨有的咆哮、腳步聲。如果這世上沒有哥吉拉,或許恐龍的人氣就無法再日本社會中傳播開來,甚至連春假、暑假的恐龍展都沒辦法順利舉辦。
哥吉拉就跟福爾摩斯、皮卡丘、哆啦A夢這些頗有人氣的虛擬角色一樣,光看剪影的輪廓就能立刻猜出來。也因為如此,全國各地的觀光景點都能找到「哥吉拉岩」。例如北海道的知床半島、秋田縣的男鹿半島、靜岡縣的伊豆半島等,全都因為「哥吉拉岩」而聲名大噪。許多人也樂於將滔滔海浪中的風化岩當成哥吉拉來看待。
當「受佔領的日本」脫離了1952年生效的《對日和平條約》後,到了1954年11月3日文化之日,第一代的哥吉拉終於登場。所以這一天可說是哥吉拉的生日。既然是11月3日,也就是明治天皇的生日─天長節。後來這個節日被改稱為明治節,戰後也根據憲法的發布而改為法定紀念日。
至於片商將首映日選在星期二的放假日,可能是因為這一天方便讓家長帶小孩到電影院的關係。不過選在代表日本邁向近代化的這一天,也多少算是一種機緣巧合。
其實,當時的觀眾不是從宣傳海報上和哥吉拉邂逅,而是比《哥吉拉》本篇還要早在電影院上映的預告片。雖然預告片對部分人來說只是起了提醒的作用,不過同時也是讓觀眾提昇期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片商也不只要以創作《哥吉拉》的本多豬四郎、圓谷英二作為賣點,他們也知道必須加上其他的手法來大肆宣傳。
當你看了當時保存下來的預告片,你會發現音樂用的不是伊福部昭的曲子,而是從一開始就用像是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之畫》般的詭異曲子。還有剪接出和劇情發展不同調的畫面,使預告片本身有著和電影本篇不同的氛圍。預告片中所能看到的哥吉拉摧殘房屋、因輻射線而燃燒的船隻、襲擊東京的哥吉拉、紛紛逃難的人群、陷入混亂的國會、對抗哥吉拉的軍隊、潛入水中接近哥吉拉的場面,其實只有短短的數幀畫面而已。
在預告片中,旁白用高亢的語氣強調了「斥資一億日圓」、「本年度最優秀的作品」,但以美國的標準來看,這類以怪獸和怪物為主的電影,通常會被歸類為「B級科幻作品」,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低成本電影,而《哥吉拉》卻意外地用了如此破格的預算完成。其實,這是因為《哥吉拉》片中人類的劇情和特攝部份也相當吃重,靠著這兩種要素的編排,《哥吉拉》才能在表現上產生出強烈的戲劇張力。再來就是預告片最厲害的武器─塞滿整個畫面的大文字。
「哥吉拉預告片」
「人類的末日即將來臨!」
「從氫彈中誕生的現代惡夢」
「兩百萬年前的大怪物」
「地下實驗室之謎」
「牽扯不清的愛戀與理性」
「陸海空精銳全員出擊」
「即將征服哥吉拉」
「超越美國電影的特殊技術攝影」
「恐怖萬分」「來自大東寶的惡獸即將出閘!」
「哥吉拉」「導演:本多豬四郎」「眾人盼望已久的好戲!」
「哥吉拉」「即將上映!」
雖然這邊只是照著順序列舉出來,但光看就知道每一句都是以《哥吉拉》為基礎而想出來的詞。雖然出現四次的「哥吉拉」非常引人注目,不過「人類的末日」和「氫彈」這些詞,很容易聯想到美俄冷戰時期的核武競賽。還有用「現代的恐怖」和「兩百萬年前的過去」互相對比。以及劇情從圍繞在「實驗室」的謎團,到「征服哥吉拉」。雖說這部電影有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的協助,讓電影場景較貼近於現實,不過預告片所展示的軍事武力不只能捍衛日本,其「陸海空精銳」甚至能保護全球「人類」。
東寶自稱為「大東寶」雖然是為了避免和「新東寶」混淆和爭議,不過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美國電影」的自負。後來,東寶公司也常常將「舉世聞名」這個詞放進自家特攝電影的預告片中。由此可見,東寶公司很想趁著推出哥吉拉的勢頭上,讓自己出品的特攝電影就此進軍國外市場。只是後來由日本和印尼片商合作拍成的《哥吉拉》系列卻是以失敗收場。不過,《哥吉拉》電影在兩年後改變形象,終於在美國上映時獲得廣大好評,此時總算證明東寶的電影創作能力不拘限於日本市場。
由於預告片是在戰後的日本復興期推出,那是日本國力逐漸追上歐美列強(包含戰前的歐美國家)的時代。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航空公司在1954年時,也正式啟用太平洋航線,他們專飛國際線的Douglas 6B客機─「City of Tokyo」號終於能直接飛往舊金山(雖然機長是美國人)。因此在《哥吉拉》片中,你可以從各國研究團隊抵達日本準備研究哥吉拉的場面裡,看到日本航空的飛機和越南等國外航空公司的飛機並列在一起。
就這樣,預告片中所強調的「哥吉拉的身影」、「準備在上映日見證《哥吉拉》表現的宣傳」,這些片段的資訊確實地烙印在許多觀眾的心中。此外還有電台廣播劇場、圖畫故事書等等,片商在跨媒體宣傳上也下足了功夫,為的就是準備迎接哥吉拉正式亮相的11月3日。
邁向國際化的哥吉拉
雖然本書會探討許多有關哥吉拉的話題,不過主要還是會把重點集中在系列的第一部電影,也就是《哥吉拉》裡登場的元祖哥吉拉(本文以後的《哥吉拉》即為系列第一部電影)。這麼做不只是為了對這部超過六十歷史的電影表達敬意,也隱含了這部電影在「起源」上,是個無法一語道盡的角色。如果所謂的經典就是指不但風靡一時,也無法因各種消費而邁入終結的一種體驗,那麼一九五四年的《哥吉拉》確實堪稱為現代的經典作品。而且以一個經典作品而言,《哥吉拉》往後仍然可以取得嶄新的詮釋,並且從再次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重生。
雖然關於《哥吉拉》的基本情報,可以從維基百科的「哥吉拉」條目中看到詳細的資料,不過在這之前井上英之先生已經先出過一本《檢驗哥吉拉的誕生》,這本書會從哥吉拉的製作過程中開始進行研究,然後再探討其中的發展歷史。而野村宏平先生的《哥吉拉大字典》裡,網羅了所有哥吉拉電影的基本情報。在造型方面的探討中,則是以《哥吉拉VS碧奧蘭帝》的原案.小林晉一郎先生所著的《形態學怪獸論》較有研究。還有將《哥吉拉》的劇情還原到現實社會,並且加以論述劇中自衛隊和哥吉拉之間的著作,不過這類分析哥吉拉的文化論、社論早已不勝枚舉。其他還有怪獸圖鑑、特攝英雄情報誌等等,在市面上也多的像山一樣。
此外,哥吉拉的影響力甚至遍及了海外。由於松井秀喜在高中棒球時期以哥吉拉為外號,因此這個外號到了美國也照樣通用,這可說是因哥吉拉的知名度而沾了光的例子。還有在美國人介紹松井秀喜時,也會特別以「Hideki "Godzilla" Matsui」稱呼之。專門開發網頁瀏覽器的美國企業Mozilla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其由來就是「馬賽克」與「哥吉拉」的複合詞。而好萊塢也開始拍攝第二部哥吉拉電影。不過,我想國外對於《哥吉拉》的劇情,比較不會著墨於日美之間的關係吧?此外,最近更多了一些非官方英語專刊,例如《G-fan》等等。其內容從哥吉拉電影本身到圓谷英二、本多豬四郎的傳記體分析文章,都是有著相當龐大資訊量的英語文獻。
英國的電影研究家─科萊特‧巴爾曼(Colette Balmain)所著的《日本恐怖片入門》(2008年)中,將《哥吉拉》和《雨月物語》做了一個比對。該書的文章中,以「廣島原爆後的恐怖片」為標題,對日語中的「內」、「外」概念,做出了詳盡的分析。我光是讀過一遍該書,就感到驚為天人。因為這位英國人不但對「鬼在外,福在內」這句話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而且還不是用英國人的主觀看法來說出自己的理論。當你理解此書的文脈時,就能驚嘆作者從日語中分析出關鍵字的研究成果。
既然《哥吉拉》的論述出現如此廣泛的國際化,那麼大家寫出哥吉拉論文的理由究竟為何呢?我想其動機就是在2014年,哥吉拉滿六十週年所製作的好萊塢版《GODZILA》吧。既然「我們的哥吉拉」再度以「他們的哥吉拉」的身份侵襲日本,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迎接這次的風潮呢?難道要將哥吉拉從核子實驗中誕生的背景,轉變成經過好萊塢洗禮後再度浴火重生的怪獸嗎?這點我真的感到相當地好奇。
還有那部電影似乎是以3D電影的方式上映。雖然是使用3D眼鏡讓影像從大銀幕中跳出來,但《哥吉拉》畢竟是一部1953年的作品。將這部大約六十年以上的作品重新製成3D立體電影,其實算不上是嶄新的創意及技術,而且市面上的3D電視多少也有在做廣告宣傳。就我個人所知的範圍裡,某些電視節目例如「THE 世界遺產 3D GRAND TOUR」,就會出現新力公司的贊助宣告。既然哥吉拉電影將會運用許多人已經看到習慣的3D視覺技術,那麼在內容上就應該會多下一點功夫吧?
1998年,當我看到如同巨大鬣蜥的美製哥吉拉初次登陸日本時,那種可以輕取獵物的模樣反而令我笑了出來。在片頭登場的真實鬣蜥,就是所有故事的開端。而選擇法國大溪地作為舞台,可能就是為了把美國的氫彈試驗背景給轉化掉吧?話說回來,從這次第二回的美製《哥吉拉》中,明顯可以看出製作團隊真的有用心拍攝。
自從邁入二十一世紀後,許多以怪獸襲擊為主軸的電影習慣大量使用電腦CG。例如,《科洛弗檔案》、《超級戰艦》、《環太平洋》等。值得注目的就是這類將日本特攝劇給比下去的電影,還能看出幾個日美文化互相較競的橋段。而且製作團隊除了曾研究過怪獸電影之外,也看得出在製作上頗有致敬經典作品的意味。
由此可見,日美的特攝電影在互相影響之餘,也開始互相較競了起來,他們不光只是單純模仿哥吉拉和其他怪獸電影而已。就像《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一九九一年)一樣,裡頭不但有史匹柏少尉之類的角色專門攻擊日本,還有借鑒《魔鬼終結者》、《回到未來》等電影作品,出現了攻擊型機器人、來自未來並干涉現代歷史的劇情。而且他們似乎刻意模仿史匹柏導演的作品特色,將回憶以老電影的手法呈現。
然而,日本的哥吉拉電影已經有十年沒有任何新作品,因此哥吉拉現在可說是處於讓人有些著急的狀態。其實,我認為大家趁此機會回顧一下1954年的哥吉拉電影會比較好吧?當然我這不是因為「以前就比較好」的心態,所以才去回顧戰後復興期的昭和時代、去進行懷舊的動作。而是認為當我們遇到瓶頸時,先試著回歸初衷才是最重要的觀念。
不過,這時我們可能會像少部份粉絲一樣,會認為哥吉拉的一切都是由日本所原創,我認為這種狹隘的想法正是我們必須極力避免的。因為若是沒有揉合「他們的電影、文化」就不可能憑空誕生「我們的哥吉拉」,而《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這個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第一代的《哥吉拉》就是從這樣的背景中誕生。例如原作者香山滋先生,他是從各種英語文獻以及為電影作品執筆時得到哥吉拉的創作靈感。而圓谷英二和本多豬四郎則是深受來自美國的啟蒙作品─《大金剛》的吸引。至於伊福部昭所創的哥吉拉主題曲,其節奏則是參考自他所崇拜的莫里斯.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由此可見,《哥吉拉》並不是單靠日本就能產生的作品。而且要不是當年有膾炙人口的《原子怪獸》,那就更不可能誕生之後的《哥吉拉》。不過,光是用《原子怪獸》這個較早的作品把《哥吉拉》給比下去,是無法說盡哥吉拉帶給人們的魅力。我認為往後的《哥吉拉》必須一邊接受國外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並一邊跨越各種的難關。所以,我希望《哥吉拉》未來可以在這個重點上盡量地和國外互相比較。
哥吉拉突破60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從《哥吉拉》於1954年公開上映到2014年,總共歷經了六十個年頭,以人類的標準來看,哥吉拉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在這段期間內,說哥吉拉影響了各種日本文化、社會也不為過。在日本社會上,許多人很喜愛哥吉拉那融合了禽龍和劍龍的外觀,以及獨有的咆哮、腳步聲。如果這世上沒有哥吉拉,或許恐龍的人氣就無法再日本社會中傳播開來,甚至連春假、暑假的恐龍展都沒辦法順利舉辦。
哥吉拉就跟福爾摩斯、皮卡丘、哆啦A夢這些頗有人氣的虛擬角色一樣,光看剪影的輪廓就能立刻猜出來。也因為如此,全國各地的觀光景...
目錄
前言 哥吉拉突破60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邁向國際化的哥吉拉
哥吉拉是氫彈怪獸嗎?
本書的主旨
故事大綱與主要登場人物
第一章 作為史詩的《哥吉拉》
北緯24度,東經141度
明神礁和洞爺丸颱風
侏儸紀的恐龍
歸類為兩棲類的哥吉拉
身為複合恐龍的哥吉拉
消滅惡龍的史詩
成為嶄新手法下的史詩電影
第二章 潛藏在海中的影子
盔式潛水法
海上保安廳與飢餓作戰
解除武裝後的發展
香山滋的哥吉拉創作背景
《海底兩萬哩》和《哥吉拉》
兩艘鸚鵡螺號潛艇
《哥吉拉》和《潮騷》
本多豬四郎和《艾蘭島的人》
第三章 終極武器間的對決
哥吉拉登陸本土
圍繞在哥吉拉身旁的社會文脈
容忍外界干涉的戰役
神奈川條約一百週年
破壞當代象徵的哥吉拉
從江戶城到皇居
祕密開發下的武器
芹澤博士與日製原子彈
芹澤博士與化學兵器
第四章 原始怪獸乎?原子怪獸乎?
原始怪獸變成原子怪獸
恐龍與兩百萬年前
古生物學與進化論
恐龍電影的族譜
《哥吉拉》和《原子怪獸現身》的不同之處
創造原子怪獸的男人們
促進原子科技的和平利用
第五章 哥吉拉=大猩猩+大鯨魚
《大金剛》與《哥吉拉》
以猴子來比喻
金剛對哥吉拉
鯨魚和日本人
大戶島和美國的陰霾
社會改革與哥吉拉的造訪
第六章 美國哥吉拉和日本哥吉拉
哥吉拉與GODZILLA
兩個神明的國度
解讀《哥吉拉》的美國
太平洋戰爭的回憶
輻射能的比喻
被當作日本之神的哥吉拉
戰後復興和女性們
哥吉拉和山根惠美子
與過往訣別的惠美子
第七章 哥吉拉後來所留下來的足跡
哥吉拉之後的發展
《哥吉拉的逆襲》
《哥吉拉(1984年版)》
《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亞》
哥吉拉常保不滅的原因
後記
前言 哥吉拉突破60大關
哥吉拉的誕生
邁向國際化的哥吉拉
哥吉拉是氫彈怪獸嗎?
本書的主旨
故事大綱與主要登場人物
第一章 作為史詩的《哥吉拉》
北緯24度,東經141度
明神礁和洞爺丸颱風
侏儸紀的恐龍
歸類為兩棲類的哥吉拉
身為複合恐龍的哥吉拉
消滅惡龍的史詩
成為嶄新手法下的史詩電影
第二章 潛藏在海中的影子
盔式潛水法
海上保安廳與飢餓作戰
解除武裝後的發展
香山滋的哥吉拉創作背景
《海底兩萬哩》和《哥吉拉》
兩艘鸚鵡螺號潛艇
《哥吉拉》和《潮騷》
本多豬四郎和《艾蘭島的人》
第三章 終極武...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