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婉真
定價:NT$ 299
優惠價:88 折,NT$ 263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歷史上隻字不提,臺灣阿祖的私密故事,真實還原臺灣終戰前後庶民百姓驚恐的生命記憶……
◎陳婉真深入訪談,耆老現身說法,訴說1940-1950年間個人生活與當時代發生的事件。
◎「消失的四○年代」系列第2本著作,收錄18篇專訪紀錄,預計訪談100位耆老,還原四○年代臺灣歷史。
◎從第一手訪談紀錄中,補充歷史課本對當時臺灣常民生活與政局亂象的空白拼圖。
◎本書獲文化部贊助出版,寫出臺灣的故事。
臺灣人為何有認同上的複雜處境?
日本統治過50年,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回歸中國,臺灣人在1940-50年間,究竟如何在大歷史中求生存?
若說史書是統治的工具,那不如來聽聽老百姓自己說的臺灣史。
知名的文史工作者陳婉真第二本百人訪談記錄出版,繼《1940-1950消失的四○年代:造飛機的小孩們》後,本書再追溯近20位受訪者從日治到終戰後被光復時那幾年的生命起伏與所見所聞,補充歷史課本上隻字不提的四○年代臺灣年輕人所處的離亂政局,再次透過阿祖們的口述故事歷史,真實還原「背後那支槍」壓在陰霾中的深深恐懼……
「父親走時好像面臨很恐怖的境界。這讓我內心很歉疚,也很後悔,因為我們兄弟都一樣,從來沒有人好好聽他說他的過去,不知道他的人生究竟遭遇到什麼樣的痛苦經歷,竟然讓他帶著這麼大的不安離開人世,他走後我才發現我們對父親的了解,竟然那麼少,我們太不孝了……。」
1940-1950前後10年間,處在政權交遞、二次大戰末期的臺灣人,不僅被日本人送去南洋當軍伕、到日本造飛機,而戰後來接收臺灣的中國官兵素質低落,行偷搶拐騙之事,嚴重的差別待遇與軍隊進駐戒嚴、清鄉,更讓臺灣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二二八、四六、四萬換一元等事件都發生在這10年,我們的阿祖們唯一保護子孫的方式是三緘其口。
面對一再試圖隠瞞真相的國民黨外來政權,臺灣人被成功洗腦成不清楚、甚至不屑理解阿祖們的想法……,當被「自己人」押著走在前面,背後那支槍隨時可以扣下板機讓你斃命,那樣的驚恐經驗,很多老一輩不想、也不忍多說,因為不想讓下一代承受和他們一樣的痛苦,這樣的不忍,卻造成子女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這原本是許多人記憶中被迫私藏的臺灣史,陳婉真從百人訪談中拼湊史實,帶我們走入一段既驚異又感人的時空現場:
因躲警報孕婦受驚嚇產下的嬰兒幾乎都耳聾的瘖啞村、目賭一部部卡車上軍人見人就胡亂開槍的二二八現場、想為子孫留下好土地因而投入有機種植的八旬阿婆、為祖師留下民族魂魄的三峽祖師廟國寶級解說員、在聯合國總部前把自己用鐵鍊鎖住抗議台灣被逐出聯合國的「台獨份子」、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次子賴洝與林瑞明教授談賴和、連日本人也稱之為台灣人間國寶與民族音樂第一人的郭芝苑、日本高等警察採取白色恐怖鎮壓的「東港事件」、專門負責日本在戰爭中新取得領土事務的神祕的南興公司……
歷史真相一直存在,唯有透過一個個訪談採集,國民的記憶才能免於被任何一個統治政權控制。
作者簡介:
陳婉真
她的人生被截成好幾段。
25歲以前讀書升學就業一切順利。28歲成為報社小主管。年中辭職,年底在臺北市選立委,因美國和中國建交,選舉停辦。開始成為職業街頭運動者。
29歲,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父子被捕,黨外人士第一次在戒嚴令下的街頭遊行,與當今高雄市長手持布條走在隊伍最前面。4月,創辦戒嚴令下第一份地下報《潮流》。7月赴美,不久在美國紐約街頭絕食抗議《潮流》同事被捕。12月美麗島高雄事件爆發,開始在美國展開救援,和許信良等人成立「臺灣建國聯合陣線」。從此成為「黑名單」,流亡海外10年。
38歲第一次闖關回臺,被成群警察以扛豬方式丟出國門;次年受自焚而死的鄭南榕感召回臺參加喪禮,成為黑名單成功返臺第一人。
41歲為推動臺獨結社權,成立臺灣建國運動組織,公然以汽油彈和警方對峙。次年年初以10大通緝要犯首惡被捕,年中因刑法一百條廢止無償釋放,年底當選立法委員。
49歲為陪伴罹癌老母,擔任南投縣政府社會局局長,逢九二一大地震,有幸為災民做些重建工作,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51歲返鄉,53歲送別母親,56歲為回饋故鄉,任職彰化縣政府兩年。
因深感教育紮根與正確歷史觀的重要,60歲以後決定致力於被遺忘的臺灣史挖掘與重建的工作。
「臺灣阿祖的私密故事」系列書籍,收錄陳婉真訪談100位40年代時,正當青、少年的阿祖們當年的親身見聞,希望這系列書籍的出版,重塑臺灣近代史中消失的40年代,並提供給年輕學子們,了解那一段被忽略的歷史真相。
名人推薦:
補破網工程
潘榮禮
美軍於1945年8月6日、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後,日本裕仁天皇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焉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黨政府稱之為「抗戰勝利」。這個「抗戰勝利」也就是臺灣民間所謂的「終戰」。因為抗戰是日本和中國的事,與臺灣根本無關。那時候,臺灣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若有關係,應該只是有少部分民眾,被動員或徵召去南洋當軍伕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後,世界各洲被殖民國家,掀起獨立運動,自由世界新的龍頭──美國,也大力支持各國的獨立運動。但是美國駐太平洋區的聯軍總司令麥克阿塞,大概是被勝利沖昏了頭,竟將日本放棄主權的臺灣,交給中國暫代管理。臺灣因而落入中國手中,遭受中國國民黨政府的長期戒嚴統治。
當然,任何統治臺灣的外來政權,都不得善終。從臺灣歷史觀察,足以證明這個魔咒的存在。我們從荷蘭占領臺灣開始看,荷蘭後來被反清復明的鄭成功驅逐出境;鄭成功也被「大清帝國」掃地出門;「大清帝國」在「日清戰爭」戰敗後,割地賠款訂立「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的主權割讓給日本,與臺灣斷絕關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接受無條件投降,不得不放棄臺灣主權,與臺灣「莎喲娜啦」。臺灣命運多舛,竟然沒在那一波獨立潮流中,獲得美國支持獨立,反而由太平洋聯軍統帥麥克阿塞,委託中國暫代管理臺灣。中國蔣家政權竟大肆慶祝「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其實,中國並不是為了收回臺灣,而和日本抗戰。中國跟日本兵戎相見,是為了自己存亡死活而戰,絕對沒有為了收回臺灣,動用過一兵一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我們臺灣同胞,對中國並非完全瞭解。有的人甚至對這個政權存有奢望,熱烈的參與歡迎中國來的接收官員和軍隊。當時稍微理性的民眾,曾提醒大家「新的未來,不知舊的要寶惜」和「灑尿換泄屎」。後來,從中國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施政,倒行逆施,凌霸民眾、摧殘人權,事實證明民眾的焦慮與不安,並非毫無根據。
「1940-1950消失的四○年代」系列作者陳婉真,是前《中國時報》駐中興新村的省政記者。當時臺灣的政治結構,雖然有中央政府的行政院,和自稱為國會的立法院、國民代表大會、監察院,都只是行政院御用的傀儡,幾乎是政府專業背書機構。老百姓對這些毫無民意基礎的傢伙,都稱之為「老賊」。所以政治重心自然移轉到臺灣省議會,後有黨外議員林義雄、張俊宏、邱連輝、許信良、黃玉嬌、張賢東、蘇洪月嬌⋯⋯等人,開始反思國民黨統治臺灣的合法性。呂秀蓮甚至出了一本《臺灣地位未定論》,直接向國民黨挑戰。
當時臺灣的政壇,雖然有民社黨和青年黨這兩個在野黨,卻都是國民黨從中國帶來的附屬政黨,靠國民黨補助逍遙過日。黃信介說,他們是「便所內花瓶」。反而是本土黨外新秀,陸續獲得黨外前輩的鼓勵和支持,信心和勇氣大增。全省串聯形成一股新生的力量。本來全省各縣市,雖然都有在野人士關心地方政治。但都是各自為政,孤軍奮鬥。例如臺中市陳派和彰化縣的陳派互不認識;臺南縣的陳派和高雄縣的陳派也很陌生。國民黨讓各地方都有派系,以公職人員提名為手段,採用恐怖平衡策略,讓他們互相制衡,不讓他們串聯在一起威脅到他的政權。
此時,康寧祥的《八十年代》、蘇慶黎的《夏潮》雜誌,以及其他黨外刊物,爭相訪問,介紹全省各縣市黨外前輩,報導他們與國民黨對抗的經驗,讓這些前輩感到受尊重,很溫馨。尤其《中國時報》記者陳婉真和《臺灣日報》的採訪主任吳哲朗,對黨外人士的言行及動態報導,引起民眾的關心和熱烈的回應。因為當時臺灣還是在戒嚴統治下,記者都不敢報導黨外消息,除非負面新聞。
陳婉真敢寫、勤寫;吳哲朗敢用、敢登。陳婉真的「中時」不登,她便把新聞轉到「台日」。民眾也都紛紛向親友轉述,聽來的或看到的黨外消息。
後來,他們兩人甚至發行地下刊物《潮流》,直接與國民黨對幹,把林義雄說的國民黨是「叛亂團體」在《潮流》登出,有人懷疑林家滅門血案是因言惹禍,說國民黨是「叛亂團體」,對國民黨來說,孰可忍孰不可忍?文化界也幾乎把出版討論臺灣在「1947」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前後,描寫當時臺灣的政治、社會、經濟、教育、治安、甚至軍事等相關著作,成為當時文化的主流。而有關「二二八事件」的著作,更是獨領風騷,鋪滿書架,作者各蹲一角,發言嗆聲。至於那個時代,甚多有關臺灣禍福的重大事件,卻鮮有人提及,民眾關心的目標,都投注在「二二八事件」上。這也難怪,這是臺灣史上最殘酷的、有計畫的屠殺。要屠殺受日本教育的臺灣精英──教授、醫師、律師、記者、學生、教師、同事、社會賢達⋯⋯等人士。
臺灣在以1940為主軸的前後十年,除了令民眾震驚恐懼的「二二八事件」,國民黨還實施許多苛政壓搾人民。例如;「臺灣省糧食管理條例」,「糧食限期出售」,「肥料換穀」,「開徵田賦稅」,「向大糧戶徵稅」,「臺幣四萬換一元」,「發行愛國獎券」,「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苛政,剝削人民。只是大家關心的是「二二八事件」,恐怖情況,超過人民對暴政所能忍受的程度,讓民眾對當時,其他猛於虎的暴政失去感覺,成為「消失的年代」。
「消失的年代」作者陳婉真認為臺灣不幸的歷史,可以原諒,不能遺忘,更不能成為斷代史。所以她雄心萬丈,進行全方位的補破網工程,訪問、探視在1940年代受到國民黨政府苛政傷害的當事人、家屬、親友、鄰居、師生、同事,追憶當時的風聲鶴唳,跑遍臺灣的各縣市,以及歐美、日本、東南亞各國,有瞭解事件發生原因、過程或受害者的地方,就有作者僕僕風塵前往探視、訪問的身影。陳婉真企圖重建「消失的年代」現場,一針一線,一筆一畫,綴補臺灣歷史的破網,居心之憂,可見一斑;也令人足感心。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不原諒你又能怎樣?遺忘了歷史,臺灣會再遭受霸凌欺負;讀完《1940-1950消失的四○年代:背後那支槍》,我不禁想起我們臺灣有句諺語「大箍食肥豬肉──加油!加油!」陳婉真加油!我們大家都要加油,臺灣就不會再有「消失的年代」了。臺灣後世代的歷史,會像彩虹那樣璀璨美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1 |
6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婉真
優惠價: 88 折, NT$ 263 NT$ 299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歷史上隻字不提,臺灣阿祖的私密故事,真實還原臺灣終戰前後庶民百姓驚恐的生命記憶……
◎陳婉真深入訪談,耆老現身說法,訴說1940-1950年間個人生活與當時代發生的事件。
◎「消失的四○年代」系列第2本著作,收錄18篇專訪紀錄,預計訪談100位耆老,還原四○年代臺灣歷史。
◎從第一手訪談紀錄中,補充歷史課本對當時臺灣常民生活與政局亂象的空白拼圖。
◎本書獲文化部贊助出版,寫出臺灣的故事。
臺灣人為何有認同上的複雜處境?
日本統治過50年,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回歸中國,臺灣人在1940-50年間,究竟如何在大歷史中求生存?
若說史書是統治的工具,那不如來聽聽老百姓自己說的臺灣史。
知名的文史工作者陳婉真第二本百人訪談記錄出版,繼《1940-1950消失的四○年代:造飛機的小孩們》後,本書再追溯近20位受訪者從日治到終戰後被光復時那幾年的生命起伏與所見所聞,補充歷史課本上隻字不提的四○年代臺灣年輕人所處的離亂政局,再次透過阿祖們的口述故事歷史,真實還原「背後那支槍」壓在陰霾中的深深恐懼……
「父親走時好像面臨很恐怖的境界。這讓我內心很歉疚,也很後悔,因為我們兄弟都一樣,從來沒有人好好聽他說他的過去,不知道他的人生究竟遭遇到什麼樣的痛苦經歷,竟然讓他帶著這麼大的不安離開人世,他走後我才發現我們對父親的了解,竟然那麼少,我們太不孝了……。」
1940-1950前後10年間,處在政權交遞、二次大戰末期的臺灣人,不僅被日本人送去南洋當軍伕、到日本造飛機,而戰後來接收臺灣的中國官兵素質低落,行偷搶拐騙之事,嚴重的差別待遇與軍隊進駐戒嚴、清鄉,更讓臺灣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二二八、四六、四萬換一元等事件都發生在這10年,我們的阿祖們唯一保護子孫的方式是三緘其口。
面對一再試圖隠瞞真相的國民黨外來政權,臺灣人被成功洗腦成不清楚、甚至不屑理解阿祖們的想法……,當被「自己人」押著走在前面,背後那支槍隨時可以扣下板機讓你斃命,那樣的驚恐經驗,很多老一輩不想、也不忍多說,因為不想讓下一代承受和他們一樣的痛苦,這樣的不忍,卻造成子女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這原本是許多人記憶中被迫私藏的臺灣史,陳婉真從百人訪談中拼湊史實,帶我們走入一段既驚異又感人的時空現場:
因躲警報孕婦受驚嚇產下的嬰兒幾乎都耳聾的瘖啞村、目賭一部部卡車上軍人見人就胡亂開槍的二二八現場、想為子孫留下好土地因而投入有機種植的八旬阿婆、為祖師留下民族魂魄的三峽祖師廟國寶級解說員、在聯合國總部前把自己用鐵鍊鎖住抗議台灣被逐出聯合國的「台獨份子」、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次子賴洝與林瑞明教授談賴和、連日本人也稱之為台灣人間國寶與民族音樂第一人的郭芝苑、日本高等警察採取白色恐怖鎮壓的「東港事件」、專門負責日本在戰爭中新取得領土事務的神祕的南興公司……
歷史真相一直存在,唯有透過一個個訪談採集,國民的記憶才能免於被任何一個統治政權控制。
作者簡介:
陳婉真
她的人生被截成好幾段。
25歲以前讀書升學就業一切順利。28歲成為報社小主管。年中辭職,年底在臺北市選立委,因美國和中國建交,選舉停辦。開始成為職業街頭運動者。
29歲,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父子被捕,黨外人士第一次在戒嚴令下的街頭遊行,與當今高雄市長手持布條走在隊伍最前面。4月,創辦戒嚴令下第一份地下報《潮流》。7月赴美,不久在美國紐約街頭絕食抗議《潮流》同事被捕。12月美麗島高雄事件爆發,開始在美國展開救援,和許信良等人成立「臺灣建國聯合陣線」。從此成為「黑名單」,流亡海外10年。
38歲第一次闖關回臺,被成群警察以扛豬方式丟出國門;次年受自焚而死的鄭南榕感召回臺參加喪禮,成為黑名單成功返臺第一人。
41歲為推動臺獨結社權,成立臺灣建國運動組織,公然以汽油彈和警方對峙。次年年初以10大通緝要犯首惡被捕,年中因刑法一百條廢止無償釋放,年底當選立法委員。
49歲為陪伴罹癌老母,擔任南投縣政府社會局局長,逢九二一大地震,有幸為災民做些重建工作,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51歲返鄉,53歲送別母親,56歲為回饋故鄉,任職彰化縣政府兩年。
因深感教育紮根與正確歷史觀的重要,60歲以後決定致力於被遺忘的臺灣史挖掘與重建的工作。
「臺灣阿祖的私密故事」系列書籍,收錄陳婉真訪談100位40年代時,正當青、少年的阿祖們當年的親身見聞,希望這系列書籍的出版,重塑臺灣近代史中消失的40年代,並提供給年輕學子們,了解那一段被忽略的歷史真相。
名人推薦:
補破網工程
潘榮禮
美軍於1945年8月6日、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後,日本裕仁天皇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於焉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黨政府稱之為「抗戰勝利」。這個「抗戰勝利」也就是臺灣民間所謂的「終戰」。因為抗戰是日本和中國的事,與臺灣根本無關。那時候,臺灣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若有關係,應該只是有少部分民眾,被動員或徵召去南洋當軍伕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後,世界各洲被殖民國家,掀起獨立運動,自由世界新的龍頭──美國,也大力支持各國的獨立運動。但是美國駐太平洋區的聯軍總司令麥克阿塞,大概是被勝利沖昏了頭,竟將日本放棄主權的臺灣,交給中國暫代管理。臺灣因而落入中國手中,遭受中國國民黨政府的長期戒嚴統治。
當然,任何統治臺灣的外來政權,都不得善終。從臺灣歷史觀察,足以證明這個魔咒的存在。我們從荷蘭占領臺灣開始看,荷蘭後來被反清復明的鄭成功驅逐出境;鄭成功也被「大清帝國」掃地出門;「大清帝國」在「日清戰爭」戰敗後,割地賠款訂立「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的主權割讓給日本,與臺灣斷絕關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接受無條件投降,不得不放棄臺灣主權,與臺灣「莎喲娜啦」。臺灣命運多舛,竟然沒在那一波獨立潮流中,獲得美國支持獨立,反而由太平洋聯軍統帥麥克阿塞,委託中國暫代管理臺灣。中國蔣家政權竟大肆慶祝「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其實,中國並不是為了收回臺灣,而和日本抗戰。中國跟日本兵戎相見,是為了自己存亡死活而戰,絕對沒有為了收回臺灣,動用過一兵一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我們臺灣同胞,對中國並非完全瞭解。有的人甚至對這個政權存有奢望,熱烈的參與歡迎中國來的接收官員和軍隊。當時稍微理性的民眾,曾提醒大家「新的未來,不知舊的要寶惜」和「灑尿換泄屎」。後來,從中國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施政,倒行逆施,凌霸民眾、摧殘人權,事實證明民眾的焦慮與不安,並非毫無根據。
「1940-1950消失的四○年代」系列作者陳婉真,是前《中國時報》駐中興新村的省政記者。當時臺灣的政治結構,雖然有中央政府的行政院,和自稱為國會的立法院、國民代表大會、監察院,都只是行政院御用的傀儡,幾乎是政府專業背書機構。老百姓對這些毫無民意基礎的傢伙,都稱之為「老賊」。所以政治重心自然移轉到臺灣省議會,後有黨外議員林義雄、張俊宏、邱連輝、許信良、黃玉嬌、張賢東、蘇洪月嬌⋯⋯等人,開始反思國民黨統治臺灣的合法性。呂秀蓮甚至出了一本《臺灣地位未定論》,直接向國民黨挑戰。
當時臺灣的政壇,雖然有民社黨和青年黨這兩個在野黨,卻都是國民黨從中國帶來的附屬政黨,靠國民黨補助逍遙過日。黃信介說,他們是「便所內花瓶」。反而是本土黨外新秀,陸續獲得黨外前輩的鼓勵和支持,信心和勇氣大增。全省串聯形成一股新生的力量。本來全省各縣市,雖然都有在野人士關心地方政治。但都是各自為政,孤軍奮鬥。例如臺中市陳派和彰化縣的陳派互不認識;臺南縣的陳派和高雄縣的陳派也很陌生。國民黨讓各地方都有派系,以公職人員提名為手段,採用恐怖平衡策略,讓他們互相制衡,不讓他們串聯在一起威脅到他的政權。
此時,康寧祥的《八十年代》、蘇慶黎的《夏潮》雜誌,以及其他黨外刊物,爭相訪問,介紹全省各縣市黨外前輩,報導他們與國民黨對抗的經驗,讓這些前輩感到受尊重,很溫馨。尤其《中國時報》記者陳婉真和《臺灣日報》的採訪主任吳哲朗,對黨外人士的言行及動態報導,引起民眾的關心和熱烈的回應。因為當時臺灣還是在戒嚴統治下,記者都不敢報導黨外消息,除非負面新聞。
陳婉真敢寫、勤寫;吳哲朗敢用、敢登。陳婉真的「中時」不登,她便把新聞轉到「台日」。民眾也都紛紛向親友轉述,聽來的或看到的黨外消息。
後來,他們兩人甚至發行地下刊物《潮流》,直接與國民黨對幹,把林義雄說的國民黨是「叛亂團體」在《潮流》登出,有人懷疑林家滅門血案是因言惹禍,說國民黨是「叛亂團體」,對國民黨來說,孰可忍孰不可忍?文化界也幾乎把出版討論臺灣在「1947」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前後,描寫當時臺灣的政治、社會、經濟、教育、治安、甚至軍事等相關著作,成為當時文化的主流。而有關「二二八事件」的著作,更是獨領風騷,鋪滿書架,作者各蹲一角,發言嗆聲。至於那個時代,甚多有關臺灣禍福的重大事件,卻鮮有人提及,民眾關心的目標,都投注在「二二八事件」上。這也難怪,這是臺灣史上最殘酷的、有計畫的屠殺。要屠殺受日本教育的臺灣精英──教授、醫師、律師、記者、學生、教師、同事、社會賢達⋯⋯等人士。
臺灣在以1940為主軸的前後十年,除了令民眾震驚恐懼的「二二八事件」,國民黨還實施許多苛政壓搾人民。例如;「臺灣省糧食管理條例」,「糧食限期出售」,「肥料換穀」,「開徵田賦稅」,「向大糧戶徵稅」,「臺幣四萬換一元」,「發行愛國獎券」,「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苛政,剝削人民。只是大家關心的是「二二八事件」,恐怖情況,超過人民對暴政所能忍受的程度,讓民眾對當時,其他猛於虎的暴政失去感覺,成為「消失的年代」。
「消失的年代」作者陳婉真認為臺灣不幸的歷史,可以原諒,不能遺忘,更不能成為斷代史。所以她雄心萬丈,進行全方位的補破網工程,訪問、探視在1940年代受到國民黨政府苛政傷害的當事人、家屬、親友、鄰居、師生、同事,追憶當時的風聲鶴唳,跑遍臺灣的各縣市,以及歐美、日本、東南亞各國,有瞭解事件發生原因、過程或受害者的地方,就有作者僕僕風塵前往探視、訪問的身影。陳婉真企圖重建「消失的年代」現場,一針一線,一筆一畫,綴補臺灣歷史的破網,居心之憂,可見一斑;也令人足感心。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不原諒你又能怎樣?遺忘了歷史,臺灣會再遭受霸凌欺負;讀完《1940-1950消失的四○年代:背後那支槍》,我不禁想起我們臺灣有句諺語「大箍食肥豬肉──加油!加油!」陳婉真加油!我們大家都要加油,臺灣就不會再有「消失的年代」了。臺灣後世代的歷史,會像彩虹那樣璀璨美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1 |
6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