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靈性與修練」(Spirituality & Practice)網站評選最佳靈性書籍!
★亞馬遜網站4.5顆星評價!
★《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作者凱思林‧辛另一當頭棒喝力作!
在《好走》中,作者凱思林‧辛深深撼動於「生命走到盡頭之際,人終究能夠朝向靈性發展而去」的事實,但長期鑽研臨終轉化的她不禁想問:為什麼靈性覺醒不能提早發生?我們能否在老化的階段,就讓靈性轉化所伴隨的幸福感充盈生命?
這本書,為每一個希望早點轉化覺醒、享受喜樂晚年的你而寫。作者凱思林‧辛認為,覺醒的渴望一直在每個人心中,只是我們都太汲汲營營於世俗生活而忽略了這份渴望。因此,當容貌、體力、成就都從中年顛峰衰退之際,正是我們轉向內在生命的絕佳時機。在步入老年時投入靈性修持,可以幫助我們因應衰弱、病痛與失落,進而增長愛與智慧。
結合深刻的臨床觀察與深厚的佛學素養,作者以最淺白的語彙,提出了每個人、不分宗教派別、隨時隨地都可以操練的修持方法。本書邀請你我踏上聖道,我們將發現,相較於過去所拚命追求、守護的外在事物,內在生命才是世上最可靠的庇護,能讓我們超脫我執,不再受苦,沐浴於歲月的恩寵中。
作者簡介:
凱思林‧辛 Kathleen Dowling Singh
接受超個體心理學的學術訓練,擔任心理治療師、深度靈性成長導師,從事安寧照護工作,並積極巡迴全美各地,就臨終關懷、靈性轉化、冥想修持等主題的作演講、教學,並參與相關推廣運動。
長期陪伴臨終病患的過程中,凱思林‧辛遇見難以言喻的美麗境界,經歷了生命的轉化。她的著作《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The Grace in Dying: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心靈工坊出版),曾獲亞馬遜網站評選為1998年度靈性領域的十大好書,被視為是該領域的里程碑之作。凱思林‧辛也鑽研佛學,是佛門弟子,也是佛法導師,致力於以一般人易於吸收的淺白語彙,宣揚佛法精髓及其對臨終超脫、生命轉化的助益。
凱思林‧辛現居美國佛州,與四個孩子、七個孫子相伴,年紀已老到有資格領醫療保險。近期致力於撰寫新書《朝聖之旅:覺醒視野下的人生》(Pilgrimage: Our Lives Through the Lens of Awakening,暫名)。
譯者簡介:
傅馨芳,美國伊利諾大學教育心理哲學博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退休副教授。譯作有《快樂女人從自主開始》、《走出宮殿的女科學家》(再版:《情緒分子的奇幻世界》)、《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存乎一心》、《星星的孩子:自閉天才的圖像思考》、《生命如此美麗:在逆境中安頓身心》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王 浴(前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林綺雲(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
陳榮基(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雷叔雲(自由撰稿人、心理與宗教書籍譯者)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名譽教授)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羅耀明(科大、社大生命教育講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佳評:
對嬰兒潮世代,以及任何想了然接納老化過程以及生命無常性的人來說,本書帶來了支持,卻也是一聲溫柔的警鐘。
──《書單》雜誌(Booklist)
本書為在迷霧中徐徐走向生命終點,卻渴望更大的意義感與滿足感的人們,豎立了一支路標。作者敦促我們重新定義老化的過程,而這帶來的結果是喜樂!
──《靈性與健康》雜誌(Spirituality and Health)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因本書而覺察藏在每日生活各大小時刻的喜樂。作者平和又帶有啟發性的行文,旨在打開讀者心門,讓生命充盈慈悲與智慧,並且真理圍繞。
── 書架情報網站(Shelf Awareness)
凱思林‧辛的洞見與智慧是如此吸引人、引人入勝而且能改變生命(甚至改變死亡!)這本書本身就是個恩寵。
── 理查.羅爾(Richard Rohr),《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Falling Upward, A Spirituality for the Two Halves of Life)作者
在這本奇妙的書裡,凱思林‧辛協助我們面對、擁抱生命艱難與不安的本質,接受這個事實,可以讓我們對生命的價值心懷深刻感激,讓我們不再浪費時間,而想要全然進入生命。在她睿智的帶領下,我們會發現老化是歲月的恩寵,可以生意盎然。
── Frank Ostaseski,慈心禪工作坊(Metta Institute)創辦人
凱思林‧辛透過老化過程的變化與挑戰,清楚地揭示了靈性覺醒的契機,這本書是一本心理與靈性動力的實務指南,對每個年齡的人都有助益,但對老年人尤是。凱思林‧辛讓我們帶著尊嚴與決心前行,讓我們相信老年階段有其獨有的應許與潛能。
── Rodney Smith,《臨終課題》(Lessons from the Dying)作者
帶著自身的恩寵,凱思林‧辛讓我們更親近了人人都必須面對的老化與死亡。未來的時間比過去短了,但她樂觀地展現我們內心所渴望的靈性覺醒。明智而清晰地,這本書讓我們舒適、輕鬆且詳和地貼近了內心最深刻、由衷的追尋,帶來一個美妙的空間,讓不安的心得以去探索它。
── Jean Smith,《人生就是靈性修鍊》(Life Is Spiritual Practice)作者
老化雖是必然,卻不必要是黯淡、疾苦的場景,反而能是當狂暴的年少歲月遠去後的一個通往溫柔智慧與寧靜祥和的美麗開端。讓凱思林‧辛引領你走向這殊勝的生命歲月,歌頌它,而非因它失落。
── Larry Dossey, MD,《萬物一心》(One Mind)作者
作者流暢的字裡行間,藏著老化的本質──那是一種揭示,一種讓真實靈性道路實現的潛能。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這本書。
── Rachel Naomi Remen, MD,《廚房桌上的智慧》(Kitchen Table Wisdom) 作者
名人推薦:感動推薦:
王 浴(前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林綺雲(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
陳榮基(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雷叔雲(自由撰稿人、心理與宗教書籍譯者)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名譽教授)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羅耀明(科大、社大生命教育講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佳評:
對嬰兒潮世代,以及任何想了然接納老化過程以及生命無常性的人來...
章節試閱
謙卑:從傲慢與完美主義中解脫;回歸平凡
真正的謙卑,它的價值
和它在靈性生命中產生的作用
是不可限量的。
因為謙卑的開始就是福佑的開始,
謙卑的圓滿就是一切喜樂的圓滿……
在圓滿的謙卑心中所有自私的意圖都消失了。
──多瑪斯.牟敦
對臨終的人來說,謙卑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飲水、如廁,甚至抬頭,都需要人幫忙,是很沒有尊嚴的事。把命運交給醫護人員,也是很沒有尊嚴的事。對他們而言,我們只是眾多病人中的一個,而他們的仁慈卻是我們的寄託─我們需要他們給予藥物、治療和溫柔對待。讓別人清洗我們的身體、替我們剪指甲、擦屁股,是很沒有尊嚴的事。
我們會在臨終的過程中學到謙卑,別無選擇。我們的臭皮囊可能會很嚇人,疾病對身體產生的作用是不堪入目的畫面,往往讓別人退卻,即便只是在心裡。
進入彌留狀態時,在忍受著痛苦和恐懼的無比私密的時刻,那深刻得難以置信、比做愛私密得多的時刻,有其他人在場,是很沒有尊嚴的事。
在生命的盡頭,接受眾人傾注的愛,是很沒有尊嚴的事。體認到我們無力改變生命配給我們肉身的有限時間,是很沒有尊嚴的事。
身為一個即將死亡的凡人,是很沒有尊嚴的事。
*
老化帶給我們充裕的機會去學習謙卑。如果以通俗的觀點來看,老化置我們於有傷尊嚴的處境。何謂「有尊嚴」,是一種約定成俗的觀點,它來自一種普世的人生觀:中年是成年生涯的典範。
身為一個活著同時老化的平凡人,是很沒有尊嚴的事。
尋常的事務益發困難了。因為視力衰退,晚間開車已經不可能了。在收銀檯前數著零錢,身後跟著一群手提塑膠袋、等得不耐煩的人,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難堪。在家族聚會上,除了少數幾個好奇的年輕人想聽聽我們的過去,顯然沒有人願意搭理我們了。所有比我們年輕的人─事實上是所有的人都比我們年輕─都在忙著自己的事。他們興致盎然投入的事,通常已經不大能吸引我們,而我們,以及我們的想法和靜默、無人分享的記憶,他們也沒什麼興趣。
在醫生的候診室等了好幾個小時,四周也都是在同一個候診室等了好幾個小時的老人,讓我們感到卑微。紆尊施惠的電視廣告針對老人促銷的逆向抵押貸款新方案,打著附贈一塊強化玻璃的優惠條件,把老人視為沒有自衛能力的掠奪對象,令我們感到卑微。
一個朋友告訴我她做了一個夢,夢裡她是個頭髮稀疏、大耳朵、大鼻子、沒牙的老太婆,躺在急診室的一張輪床上,顯然情況危急,兩個年輕的男醫師關切地俯身看著她。正巧一個漂亮、年輕的女性經過,向大廳走去。做著夢的這個朋友,眼睜睜地看著並感覺到那兩位醫生的注意力從她身上溜走,鎖定在那個年輕貌美的女孩身上,目光追隨著她踏出的每一步,直到她走出他們的視線。這位幾乎已經停止呼吸、連一根手指頭都舉不起來的朋友,倏忽從死亡邊緣坐起身來,以強硬、憤慨的口吻對那兩個醫生說:「我也曾經很漂亮!」
鏡中的映像令人感到難堪:那鬆垮的皮膚、皺紋、可笑的褐色老人斑,和那些似乎比過去更加突出的靜脈。年輕人無法想像我們年輕的模樣,一如他們無法想像自己老了會是什麼模樣。我們不敢相信鏡子裡的那張老臉和那個老態龍鍾的身體,可是,即便認不出來,我們仍稱那個映像為「我」。
*
當這些看得到、體驗得到的老化證據,以及我們在一個以青春為導向的文化裡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的證據,使得我們銷聲匿跡時,我們不妨利用這個銷聲匿跡的機會,去看清楚那些依然潛伏在我們心中某些地方的傲慢。
我們到底有多傲慢──喜歡膨脹自我、喜歡覺得高人一等或與眾不同──該是我們自我檢視的時候了。在死亡找上我們以前早早擺脫傲慢,早早擁有謙卑的心,可以讓我們在有生之年就活在上天所賜的恩寵裡。
傲慢意味著目中無人,它跟我們在成就一件事時所感覺到的健康的喜悅和滿足,是不同的。那健康的喜悅和滿足的心是樂於分享的心,但傲慢的心是不願與任何人分享的。傲慢的心是吝嗇的心,它想獨自贏得肯定。
有智慧的人明白,傲慢的心很容易被那八種世間煩惱─得與失、樂與苦、譽與毀、讚與譏─掌控的。對於未經檢視的心智習性來說,這些煩惱或緣就像磁鐵一樣,無時無刻不吸引著我們。這八種情境的每一個,都很容易引發執著與瞋恚,而緊跟在後的就是傲慢。一個不變的道理是,每當自我和舊習的能量大於我們的正念能量時,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被這八種世間煩惱擄獲,不可自拔。
傲慢是覺醒過程中很可能遭遇到的障礙,是我們為自己與別人製造苦的地方。傲慢是個危險的沼澤地,我們要小心提防─如果我們不想被一成不變、不受控制的習性,特別是不受控制的我執習性牽著鼻子走,繼續受苦的話。
*
如果我們肯誠實地面對自己,大多數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通常我們真正、深切、不由自主疼惜的,只有我們自己或那些我們認為「屬於」我們的人,即便我們已經修行了一段時間。
我們懷著這種我愛執的心去過濾經驗,只挑選那些符合當下意圖的想像片段。在傲慢的心裡,我們仰賴並誇大那些值得尊重的特質與擁有物,希望它們受到別人的肯定,並企圖透過它們讓自己覺得與眾不同。被傲慢掌控的心,會讓我們陷在我識裡,也就是陷落在壓力與束縛中。
傲慢可以以不同的姿態顯現。當傲慢以虛榮之姿顯現時,我們心裡想的是:「我的自我比你的自我優越。」進一步推敲,這想法更像是在說:「我對自己持有的意象比我對你持有的意象要來得優越,而我對你持有的意像就是我認為你對你自己持有的意象。」以卑微之姿──即虛假的謙卑──顯現的傲慢,和以目中無人之姿顯現的傲慢,其實都是在鞏固那牢不可破的自我。這兩種心理─傲慢,與它的鏡像:自卑或卑微─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它們都緊緊依附著一個假想的自己,即便我們認為這個自己無足輕重、沒有價值。
自我是一個熟悉的舒適圈,即便它瀰漫著「不值得尊重」的批判。美國作家、修道士多瑪斯.牟敦對這個現象表達了他深入的看法:「也許我寧願愧疚、軟弱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願堅強地活在我無法了解的祂的國度裡。」泰若.布拉克(Tara Brach),一位德高望重的佛法老師,稱這個現象為「自卑的迷障」。
*
傲慢,一如罪惡感,會使得我執所製造的痛苦壓力和堵塞變本加厲,使得我們的生命和覺醒更加窒礙難行。面對另一個人的傲慢則是件痛苦的事,除非我們已經對自己的傲慢下過工夫,並培養出不隨之起反應的鎮靜,否則我們會很容易被另一個人的傲慢鉤住。被鉤住的我們,不是生起對抗的心,就是感到受傷或自卑。暗樁無所不在。
傲慢也會為自己帶來很大的痛苦。我們在炫耀自己引以為傲的事蹟時,所迸發的興奮之情,是一種造作的快感,是一種自我的膨脹。有了正念的修持,我們可以感覺到那冒出來的傲慢心,如何降低了我們在傲慢生起之前所擁有的滿足感或寧靜。想想看要贏得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讚譽,需要投入多少心力,那是精力和時間、注意力和機會的浪費。時間正一分一秒的流逝,而我們的年紀也不容許我們這麼做了。
傲慢心是不定時的進食者,也是雜食性動物。它總是突然造訪,只要有機可趁。它可能在彈指之間蹦出來,有時甚至在我們進入很深的冥想和默觀狀態時蹦出來。如果我們容許它轉移注意力,它就會像飛機失控下墜時的尾旋,把我們甩出去,讓我們錯失參悟或轉化的契機。
傲慢使我們困陷在自己不斷努力造作的自我意象中,那是我們向這個世界展現的自我意象,當然那也是我們企圖向自己展現的自我意象,雖然同時也承受著否認的壓力。傲慢會讓我們與他人分離,需要脫穎而出或比別人優異的心理,會扯斷人與人的連結,將彼此尊重的可能性完全排除在外。傲慢也會讓我們的內在處於裂解的狀態。傲慢心會抑制任何與我們所選擇的人格面具格格不入的心理面向。我們的人格面具是一個防衛策略,它不容許自己顯露瑕疵。在我們讓攝影機開始拍攝之前,我們得把自己裝扮妥當、梳整頭髮才行。
傲慢會在我們的生命狀態中製造斷裂。一邊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意象,我們很樂意擁有的部分─我們的人格面具;另一邊是我們的陰影─我們想要隱藏的意象,是我們尚未癒合、承認、接納的部分。傲慢是一種裂解的心智狀態,有著它強大的意圖。它總是在跟自己作對,因而處在一種緊繃的拉鋸戰中。我們的心因此衝突不斷,猶如國會在盲目、壁壘分明的黨派之爭下,陷於癱瘓。
我執是進入無量潛能的障礙,而傲慢又為它添加了一層糾結、擁塞的阻滯, 使得我們更加陷溺在瑣碎、不重要的事物裡。
在這種裂解的狀態下,要接受自己,因而得到平靜,是不可能的。我們容許自己活在離核心最遠的邊陲地帶,在那裡想像著自己的人格面具與我們心智裡的他人意象互動。
*
優越感和目中無人,那種強烈需要得到肯定的心態,是一種形於外的傲慢。而完美主義則是傲慢比較隱晦的表現形式:「我不期待別人完美,但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
追本溯源,我們會發現,完美主義幾乎是一種攸關生死存亡的意識。當我們開始戳開這個信念,檢視它,對它有一些清楚的了解時,我們很可能會發現,對大部分追求完美的我們來說,它源自我們在年幼時所建立的一個承載了許多情緒的假定:「如果我不完美,就不會有人愛我,我會遭到排斥、受到懲罰」,甚至是一個孩子能夠想像的最壞結果:「我會死。」
恐懼和執著是完美主義的糧食;恐懼和執著也是完美主義的燃料。同樣地,我們讓自己聽從了一個六歲孩子的指示。如果我們仍然真心想利用人生最後的歲月來進化自己的心靈,那我們最好檢視一下,自己的心裡是否還有完美主義的雜草需要連根拔起。
完美主義是一個障礙,懷著完美主義,聖道不可能修成正果。我們不可能覺醒,契入超脫自我的覺性,如果我們最大的意圖是完善自我的話。
不妨利用這段時間,虔心修持一顆統合的心,以取代追求完美的習性,這麼做不僅目標明確得多,也務實得多。與其把完美主義帶到靈修的路上─而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妨把注意力放在心虔意堅的修持上。
願力來自心的渴望,它與力圖成功的心態,在性質上是不同的。
任何一種形式的傲慢心,都會讓我們遠離神性、遠離靈性。傲慢是一種寂寞和疏離的心;合宜的言行舉止以及他人的肯定,是它賴以維生的糧食。傲慢與我們的自性,那光明、神聖、無我的覺性,是毫無關係的。對那樣的覺性來說,它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因為深陷在色界的泥沼中,它永遠不可能契入無色界的覺性。
*
要放下完美主義與傲慢──以及同樣沉重的另一個極端:自卑──我們必須先明白這些心態是如何產生的,然後去癒合它們背後的創傷。傲慢會使我們無法轉化許多導致顯性和隱性壓力的心智習慣。它將我們綑綁在一個僵固、令人動彈不得的處境裡,與沒有參照的自在境界相去甚遠。
傲慢心試圖忽視的那些未癒的傷口,會不斷地拉扯我們。為了膨脹自我,我們只能將喜歡批判的自我所認定為弱點的創傷,掩蓋起來。自負是個很大的幌子,隱藏在背後的是很大的侷促不安感。
如果我們選擇把最後歲月當作一次覺醒的避靜,不妨利用部分的修練時間來探索我們的傲慢。當抱著這樣的決心靜坐時,可以先留意所有那些刺傷我們自尊、觸到我們痛處的老化現象。
受到忽視是否讓我不開心?別人不再覺得我有魅力、吸引力,或有權勢、有影響力,是否讓我不開心?別人不再覺得我重要,是否讓我不開心?別人以紆尊施惠或禮遇的方式對待我,是否讓我不開心?成為一個老頭或老太婆,是否讓我不開心?
那些小小的刺傷、小小的痛處,可以讓我們看清楚我們需要下工夫的地方。
坐著靜觀我們的傲慢,我們很快就會發現,落入傲慢心的我們才是傻瓜。相信我所虛構的自己優於你所虛構的自己,是件荒誕的事。我們一直穿著國王的新衣到處遊走,擺出一副妄自尊大的姿態,但其實心目中的那個自我根本就不存在。
穿著國王的新衣,我們是無法承認自己的傷痛的。無論怎麼修持,無論在禪修的過程中有多少成長,未被關注的創傷依然是我們需要處理的基本面。它們必須癒合,我們才能覺醒。負傷的心會不斷拉扯我們,要我們回頭去關注那些沒有癒合的傷。
當我們開始明白傲慢的荒謬,繼之捨離它,不再經營它,我們就能將空間清出來,去觀照傲慢與虛張聲勢的心所企圖掩蓋的所有傷痛。
必須承認我們有傷。每一個習慣模式都來自我們感知到一個傷痛,它們會阻礙我們成長,就像一個基金會出現了嚴重的漏洞,無法維持穩定的成長,必須修補那些漏洞才行。
承認我們的傷、面對它們,並溫柔地對待自己,需要無比謙卑的心。謙卑是解脫、是得到平凡的大自在的開端。我,一如其他每一個人,都受過傷。
*
傲慢可能會畏懼「謙卑」這兩個字,傲慢可能會在聽到「平凡」這兩個字時打退堂鼓。屈辱和謙卑是天差地別的兩種心理。屈辱承載的是羞愧,那是一種躁動、極度限縮的生命狀態。自我因為大受打擊,以致想從這個地球消失。我們所以感到屈辱,是因為我們的羞愧被揭露出來。
謙卑的心是沒有羞愧感的,謙卑是將能量從充滿壓力的裝腔作勢中釋放出來,將能量從自我參照中釋放出來。它是契入平凡、光明、空性的一種解脫。它是不再試圖超群絕倫、沒有了壓力的一種心境。平凡是你我的本然,平凡是無量的。
靈修,一如臨終,讓人謙卑。目睹自己的習性和毀滅性的情緒,我們不得不謙卑。
學習謙卑是靈修的過程,也是目標。
*
我們需要停下來,靜坐,展開一些療癒的工作。我們無須像許多老人一樣,對自己到了這把年紀卻仍帶著過去的傷而感到羞慚。不妨這麼想:「謝天謝地,我終於能利用這個機會去癒合它們了。謝天謝地,我有機會在痊癒中度過餘生。謝天謝地,我有機會在痊癒後死去。」
過去我們大多像頭受傷的鹿,在樹林裡奔馳著。我們就這麼帶著傷奔馳了好幾十年,儘管受傷,依舊督促自己往前衝,甚至可能連自己受傷了都不知道。我們需要停歇在一個綠草如茵的地方,給我們的傷口足夠的時間、關注和慈悲。我們需要細心、慈愛、療癒地照料傷口,就像照料心愛的人的傷口一樣。
懷著這種療癒的心情,我們會開始明白,自我就是所有傷痛的總合,也是我們習以為常地防範更多傷痛的方式。當我們深入檢視我們的習慣模式時,會發現它們每一個都源自一個創傷。
自我並沒有那麼邪惡──雖然它唆使我們採取的行徑,經常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它只是盲目、愚鈍、接收到不實的信息,被誤導了。
自我就像是一個過度敏感的煙霧警報器,一個設在超速檔的求生機制。即使已經修行了很長一段時間,擺脫了一些我執,我們仍然會看到,自我因為稍微覺得受到威脅或稍微感到匱乏,就發出錯誤的指示,導致習慣模式做出錯誤的反應。這些消耗的能量是一種浪費,甚或具有破壞性。
要覺醒,或者只是想活得比較平心靜氣,我們就必須駕馭這些能量,明智地運用它們。
(全文未完)
謙卑:從傲慢與完美主義中解脫;回歸平凡
真正的謙卑,它的價值
和它在靈性生命中產生的作用
是不可限量的。
因為謙卑的開始就是福佑的開始,
謙卑的圓滿就是一切喜樂的圓滿……
在圓滿的謙卑心中所有自私的意圖都消失了。
──多瑪斯.牟敦
對臨終的人來說,謙卑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飲水、如廁,甚至抬頭,都需要人幫忙,是很沒有尊嚴的事。把命運交給醫護人員,也是很沒有尊嚴的事。對他們而言,我們只是眾多病人中的一個,而他們...
推薦序
〔推薦序1〕
【
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過這本書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如果不是心靈工坊編輯邀我寫序的話,我可能就錯過了這本去年在美國出版的凱思林‧辛的好書:《當我老去:迎接平靜覺醒的晚年》。
本書作者凱思林‧辛於一九九八年在美國出版了〝The Grace In Aging: 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而中譯本《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換》於二○一○年問世時,心靈工坊曾邀我寫序,而使我對這位作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專攻超個體醫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以及各種靈性傳統(spiritual traditions)的心理學專家,曾經有一段時間走入佛羅里達州的安寧病房,有機會陪伴幾百位病人步入人生終點,得到許多對瀕臨死亡的寶貴經驗,而寫出《好走》這本好書。想不到她由死亡的研究,進而寫出這本新作,探討人生步入老年、漸趨終點的過程中如何得到心中的寧靜。書中散發出充滿睿智的話語,使人打從心內發出會心的微笑與讚嘆。尤其是書中每個章節,都有一些很美的心靈宗教經典詩句,除了來自各種佛教、基督教宗派以外,也有一些神學家、哲學家,作家的睿言、甚至還引用美國家喻戶曉,且剛過世不久、一生歷經捕手、教練、經理且妙語如珠的棒球明星尤吉‧貝拉(Yogi Berra, 1925-2015)膾炙人口的話語,而為本書在探討這嚴肅的主題時灌注一些幽默。
這本書曾經贏得數種出版界的殊榮,包括列名於二○一四年最佳靈性書籍(Spirituality & Practice's Best Spiritual Books of 2014),我特別高興的是我所景仰的雷門博士(Dr. Rachel Naomi Remen),一位熱衷於提倡醫學人文關懷、在美國首創醫學院「療傷者的藝術」(Healer’s Art)課程的醫學教育家,也以「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過這本書」(Don’t grow old without it)盛讚這本書。
作者說,她盡可能以不分教派的觀點,廣義地討論「變老」的主題,來凸顯唯一的法,就是所有智慧傳統所秉持的唯一真理。她希望我們能夠看穿這一點,而勇敢去面對、思考「老化」。她也特別提到,老化比死亡的過程緩慢,它不會像我們面對死亡的情境那麼真實,但也因此使大多數人未能「未雨綢繆」,而延誤踏上覺醒的道路。作者很清楚地交代,她希望鎖定的讀者就是那些曾經在生命中渴望覺醒,渴望活得更清醒、更仁慈、更平靜,並能更深刻地感覺到與神性連結的人們。
她也強調一個長者應該有的生活態度,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人,而不是比別人年長、不只是老了而已」。能夠分明透徹、全面了解,而接受事實的真相,包括「凡是可能失去的都會失去」,而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我們隨著年紀老化,擁有更高的智慧,更淡定的心,而不會因為變老或接近死亡而引起恐慌,而枉費了這種能夠在人生最後的歲月裡得到更多的智慧,而能夠從容的面對無法避免的凋零。
作者推薦靈修之路,就是採取一種觀看覺醒歷程的角度,提供我們能夠理解的說法,使每個人展開靈修之旅。她提出一幅覺醒地圖,幫忙讀者了解這個心靈轉化的歷程,亦即如何讓注意力契入超脫自我的覺性,而列出三個她過去在《好走》一書所提過的三階段的歷程:「混亂」( Chaos),「臣服」(Surrender),「超脫」 (Transcendence)。 她並提出我們需要熟悉「意向」與「注意力」這兩個心法,「懂得如何結合意向與注意力,將之當作手電筒,用它照亮我們行進的方向。」
本書的重點在於介紹「殊勝緣」,說明我們在陪伴臨終者時,可以觀察到這些緣的生起。如果我們有幸陪伴一個人走到生命的終點,便會看到以下的殊勝緣,而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以聚合殊勝的緣,包括:「接受自己會死的事實:冥想死亡」、「抽離:從習性中解脫」、「寂靜:從幻象中解脫」、「孤獨:從執著中解脫;進入具足之境」、「寬恕:從瞋恨中解脫;擺脫憤怒與批判」、「謙卑:從傲慢與完美主義中解脫;回歸平凡」、「臨在:從沒有意義和無關緊要的事物中解脫」、「心虔意堅:從自欺的假象中解脫」、「生命的回顧與釋然:從虛構的故事中解脫;進入自由之境」、「開放的心和開放的思維」。
書中珠璣之言比比皆是,我僅列出以下幾句深深打動我心的睿言佳句:
「許多人長久都喜歡把人歸為兩類,不是『生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就算我們的際遇還沒有使我們改變這種想法,我們持倒得這麼做,畢竟許多『生病』的人,昨天還是『健康』的。我們需要一個法門,來幫助自己面對從現在到終點所發生的一切。我們需要這種神聖的修行所帶來的覺醒與領悟,來支持自己度過晚年的種種磨難。」
「老化──一旦我們活得夠久──以及臨終,是每個人的生命本具而不可避免的面向,只是我們許多人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我們為了抗拒老化與死亡而消耗的能量,囿限了我們的生命經驗,致使我們無法充分體驗到活在當下的單純喜悅。」
當我閱讀這本書,準備寫序時,我與內人正與幾對中學好友夫婦到日本賞楓,大家都是已過七十的老人,有醫師、藥師、教師以及一對最近才痛失愛女的夫婦,其中有幾位對佛學造詣甚深,而旅途中也談及一位未能同行的老同學正受困於癌症末期。在遠離塵寰的湖光山色中,無所不談的老友們觸發許多人生的議題,使我對本書的這幾句話留下無法磨滅的印象:
「在老化的過程中,我們會越來越覺識到世事的無常。只要我們願意觀照,就會開始發覺每個當下都是一個新的未知。而我們會在修持覺醒的過程中,逐漸放下對觀照所懷的恐懼。」
「去了解自己的深度,勘測、探索它,讓我們的心去突破障礙,讓我們的心智去探究它們寧可否認的實相,讓自己去思索無常、接受死亡――自己的以及所愛的人的死亡,這才是明智之舉。」
〔推薦序2〕
老年的邀請:迎向生命的內在風景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從什麼時候,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老」了?
仔細想想,當我們開始認真計較歲數該怎麼算(要算虛歲還是實歲?),開始介意朋友小孩對自己的稱謂(要叫『叔叔』不是叫『伯伯』),開始放棄拔白頭髮、躲在浴室鏡前染髮時(刻意挑個新潮髮色),或許「老」這件事情,已經悄悄在我們的意識邊緣盤旋。
在這個過度崇拜青春、甚至用青春來包裝商品的時代,意識到自己「老」了,實在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青春」意味著挑戰、歡樂、活力、希望,這樣的意象無所不在,只要打開眼睛,它們總是在目光可及之處張揚,誇耀著青春的美好。在這個脈絡下,「老」就顯得不光彩了,相對於「青春」,它往往意味著僵固、遲滯、沉悶、絕望,換句話說,也就是意味著「青春的不再」。在主流的意識形態中,「老」往往是以「青春」的反面,進入我們的視野和想像。
或許因為如此,我們對於「老」這件事,總有種抗拒的心情。抗拒,所以渴望留住青春,不管是以什麼方式。我發現,即使是最激勵人心的老年故事,「青春」也在隱隱作祟,以一種隱而未顯的方式,左右著我們對老年生活的認識。
二〇一二年,記述十七位長者騎重型機車環島旅行故事的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吸引了許多人進場觀影,不僅引發了媒體關注與討論,也創下當時紀錄片在台灣上映的賣座記錄。老年人的故事,從來就不是票房保證,但是《不老騎士》為什麼打動了那麼多人的心?從當時留下來的宣傳和訪談記錄裡,我發現,這場老年重機環島之旅,被認定為一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夢想之旅」──一個「平均年齡八十一歲的老人,圓十八歲騎士夢」的不可能任務。或許正是這個夢想的難度,以及影片中老人們的努力,感動了所有在戲院裡見證這趟圓夢之旅的觀眾。然而,在這個故事背後,我們難道沒有發現「青春」在隱隱作祟?他們在遲幕之年的奮力一搏,難道沒有對再次青春的渴望,以及某種對老年的抗拒?這部記錄片的片名也許隱含著部分的答案:認「老」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老」或許才是所有人的暗中期盼。
今年九月《商業周刊》所做的專題〈史上最敢花錢的世代〉,則反映出對「老」的另一種想像。《商周》的撰稿群針對台灣五十歲到六十四歲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進行研究,他們發現,這個世代是台灣史上「最具購買力、也最挑剔」的一群人。他們甚至大辣辣地宣稱,誰能抓住這群人的心,就能「抓住商機,大賺熟齡財」。從年齡上來看,這群被《商周》稱為「黃金世代」的人,正是台灣社會裡開始進入「初老」階段的一群人。相較於上一輩,目前的銀髮族,這群人熟悉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邏輯,不僅能賺錢、敢花錢、超愛玩、重時尚,而且「不服老」,有足夠能力以消費來「贖回青春年華,找回年輕的感覺、感動」。我訝異於《商業周刊》對熟齡商機的敏銳嗅覺,卻也對以「消費力」來界定這個初老族群而感到惶惶不安。
不管是以高含金量的「消費力」來抗老,或是以奮力一搏的「圓夢」來再次經歷青春,我很難想像這是台灣,一個正在快速邁向老齡化的社會,在面對年老時的僅有姿態。面對「老」這件事,我不禁要問,難道沒有一種順隨歲月的可能性嗎?
《當我老去:迎接平靜覺醒的晚年》的適時出版,因此有了特別的意義。
作者凱思林‧辛在本書引言裡就開宗明義指出,抗拒老化和死亡,是對生命本然面向的否認,它把老年經驗局限在一個相當狹小的範圍,讓我們在困惑不安中老化,在絕望中走向死亡。因此,如果要坦然面對老年,就必須對我們的「活著」有一個全然不同的理解。對多數人來說,「活著」是一趟投入外在世界的旅程,我們在裡頭汲汲營營,以擁有事物、建立關係、鞏固身份地位來建立自我的存在感。如果這就是活著的全部,我們自然得抗拒老化,必然要畏懼死亡,因為它們對我們辛苦建立的這一切,構成了根本的威脅。然而,對凱思林來說,這個被多數人接受的人生故事,只說了一半的真理。我們的「活著」本身,其實是一個「生而復歸」的旅程,我們從奧祕而生,而後復歸於奧祕。或許「投入外在世界」是人生上半場的焦點,但是在我們人生的下半場,關鍵卻是「轉而內向」,重新尋找、感受我們和奧祕之間的連結,才能如凱思林所言,在「外在的風景隨著老化而關閉時」,打開生命「那超乎想像的寧靜、喜樂、美麗的內在風景」。她認為,只有從內在體證到與奧祕之間的連結,我們剩下的人生旅程,才能找到真正的庇護所,才能在身體的衰敗和不斷的失落經驗中,擁有渴望的安詳和平靜。
或許有些讀者,特別是長期受科學實證思維洗禮的讀者,會認為凱思林的觀點太具宗教性。但我們不要忘了,「宗教」和「科學」的分立是最近一兩百年的事,而科學實證思維擅長處理的,是對外在世界的研究,而非內在經驗的探究。一直到最近,腦神經科學和臨床心理學才開始慢慢找到研究內在修行的方法(例如近來十分流行的正念研究),而強調證量的靈修傳統,早就以各種修行法門,從內在「實證」了生命的奧祕超過千年。因此,《當我老去》不僅僅是一本供人閱讀的書,也是一個覺醒的邀請,一個讓我們在步入老年之際,體證內在神性的邀請。「老」不足為懼,或許我們真正該害怕的,是迷失在人生大夢,忘了老年其實可以是覺醒的契機。
〔推薦序1〕
【
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過這本書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如果不是心靈工坊編輯邀我寫序的話,我可能就錯過了這本去年在美國出版的凱思林‧辛的好書:《當我老去:迎接平靜覺醒的晚年》。
本書作者凱思林‧辛於一九九八年在美國出版了〝The Grace In Aging: 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而中譯本《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換》於二○一○年問世時,心靈工坊曾邀我寫序,而使我對這位作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專攻超個體醫學(transpers...
作者序
前言
這本書探究的主題,一如死亡和臨終,不僅難以想像,也令人煎熬。老化和臨終是我們通常不願深入探究的問題。我們常避之唯恐不及,或抱著眼不見為淨、事不關己的態度。但真相是:老化─一旦我們活得夠久─以及臨終,是每個人與生俱來而不可避免的面向,只是我們許多人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我們為了抗拒老化與死亡而消耗的能量,囿限了我們的生命經驗,致使我們無法充分體驗到活在當下的單純喜悅。
臨終是人類生命中自然而然發生的一個轉化歷程。在死亡的過程中,我們會擺脫我識的局限,而我識正是我們的苦難以及使我們與神性分離的根源和所在。從我識解脫,我們過去受到限制、以自我為參照的覺性就能得到釋放,契入光明、圓滿、神聖的覺性。無論是見證別人的死亡,還是自己經歷死亡,那過程都有一種讓人無法否認的震撼與神聖。
雖然在死亡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寄望深度、自然的心靈轉化,但在老化本身的過程中,我們卻不見得能寄望什麼。我們很可能會採取具體的否認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面對老化。許多人在進入生命的終點時,即便已達南山之壽,仍然沒有開發、檢視過自己的潛能,心中充盈的困惑與不安絲毫沒有隨著數十載悠悠歲月減退。
這個現象似乎有幾個原因。老化比死亡的過程緩慢;它比較沒有那麼緊迫,也比較不容易察覺。它不像彌留過程那樣聚集所有關注,沒有一連串急轉直下、不可抗拒的變化。不同於臨終,老化仍然放任我們不去面對我們會死的事實,儘管每過一天死亡就更真實一點。這樣的逃避阻礙了覺醒。
簡單地說,老化不具有臨終所能聚集的張力,而那高度聚斂的注意力,伴隨著它所醞釀的殊勝緣,是轉化、覺醒的熔爐。純粹老化,僅僅變成一個老人,並不會提供這樣的轉化熔爐。僅僅增長年歲而老去,這個過程本身無法讓最終的衰弱、病痛和所有失落產生轉化作用,也不能帶給我們希望。
我們在老化過程中的任何轉化經驗,都取決於自己的意向。
度過晚年的方式不勝枚舉。光是在美國,這個世代就有七千九百萬人,如何面對老化,可以有許多選擇,不管是精心規劃,還是順其自然。有些方式較有智慧,較能讓人得到平靜;有些則缺乏智慧,較易導致焦慮、絕望和迷惘,即心理學家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Erikson)所稱的「自我絕望」(ego despair)。
這本書鎖定的讀者,是那些曾在生命中渴望覺醒,渴望活得更清醒、更仁慈、更平靜,並能更深刻地感覺到與神性連結的人們。正在老化的我們,其中有數以萬計的人淺嚐過覺醒的修練,或有過這樣的念頭,甚或把這樣的修練和背後的驅動力當做生命中很重要且刻不容緩的部分。
本書所要觸及的讀者,是所有意識到遲暮歲月已成致力於覺醒之最後機會的人。只要願意,我們可以把生命的這段時光當做一個契機,將覺醒的渴望從生命的次要地位轉移到主要地位,甚至進而當做活著的每個當下的理由和體驗。
這本書所持的觀點,就是當一些外在風景隨著老化而關閉時,我們其實可以打開內在風景,浸淫在那超乎想像的寧靜、喜樂與美麗之中。這些內在風景一直都存在心中,是我們隨時可契入的;只不過我們常常埋首於生活中的汲汲營營,而沒有時間去深入探索。
老化可以讓我們有時間去用心調整自己、轉向內在生命,而這內在生命是世上無與倫比、最為可靠的庇護。開啟這些內在風景,意味著投入覺醒的修持,削弱我們一切煩惱根源的我執。於是我們可以有機會首先領悟到,依附著我識的生活是一種狹隘、閉鎖、緊張的生活方式,而後專心致志地去擺脫那目光短淺的執著心。
唯有削弱我執,我們才能比較淡定、平靜、清醒地,而非哀怨、咬牙切齒地,度過今後幾乎一定會面臨的衰弱、病痛和失落。
利用生命最後的歲月修持覺醒,可以幫助我們在面臨衰弱、病痛、失落時知道如何因應,甚至增長愛與智慧。這麼做還有其他好處,那就是我們終於能夠在有生之年,讓自己體驗到自由、覺悟、恩寵。我們也可以在自己的心靈逐漸臻至成熟的過程中,讓生活在這個心靈貧乏的文化環境裡的後輩,見證到覺醒的可能。
因為逐日老邁的過程並不能提供促進覺醒的情境,我們必須為自己創造覺醒的因、聚合覺醒的緣。這些因緣會在死亡的過程中顯現出來,讓活著的人可以從臨終者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它們便是覺醒的善巧法門,是所有可信的靈修傳統都會教導的法門。利用我們的晚年去創造轉化的因、聚合轉化的緣,可以讓我們在來到生命盡頭之前,早已明心見性、迎向覺醒的恩寵。
只要願意,我們可以將生命最後的歲月投入覺醒的課題。
書中的許多說法和想法,呈現的是一個適合各個年齡層的靈修之道。只不過從老化的觀點來談,它們便不單只是邀請,也是一種敦促。每一章都是一個觀想的主題,提出可參考的觀點和可採取的步驟─為想要這麼做的人而備─讓我們把握並善加利用剩餘的時光。
在老化的路上,有許多挑戰等著我們。如果迷失在自己的小我當中,與他人分離、與心靈分離,我們便會覺得那些挑戰很難克服。如果我們全然、不加檢視地陷在自我參照的覺性裡,陷在只有色相3的世界裡,我們就會在餘生中錯失那不著相的覺性所擁有的神聖潛能;它自始至終都在,無時無刻不在召喚我們。
書中建議的修持,是增長智慧、平靜、連結的途徑。它是一個邀請,對處於生命這個階段的我們來說,這也許是一個深具意義、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能打動我們的邀請。這是邀你踏上一條聖道,然後獲得覺醒的書。所有像我們一樣曾在生命中被這樣的渴望觸動的人們,即便那觸動只是偶然、輕微的,現在或許能夠懷著欣喜的心接受這個適時的邀請。
前言
這本書探究的主題,一如死亡和臨終,不僅難以想像,也令人煎熬。老化和臨終是我們通常不願深入探究的問題。我們常避之唯恐不及,或抱著眼不見為淨、事不關己的態度。但真相是:老化─一旦我們活得夠久─以及臨終,是每個人與生俱來而不可避免的面向,只是我們許多人不願接受這個事實。我們為了抗拒老化與死亡而消耗的能量,囿限了我們的生命經驗,致使我們無法充分體驗到活在當下的單純喜悅。
臨終是人類生命中自然而然發生的一個轉化歷程。在死亡的過程中,我們會擺脫我識的局限,而我識正是我們的苦難以及使我們與神性分...
目錄
序1 ──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過這本書/賴其萬
序2──老年的邀請:迎向生命的內在風景/彭榮邦
作者序
前言
邀請
覺醒
意料中的磨難
創造覺醒的因
踏上聖道
覺醒地圖
打開珍貴的禮物
殊勝的緣
聚合殊勝的緣
接受自己會死的事實:冥想死亡
抽離:從習性中解脫
寂靜:從幻象中解脫
孤獨:從執著中解脫;進入具足之境
寬恕:從瞋恨中解脫;擺脫憤怒與批判
謙卑:從傲慢與完美主義中解脫;回歸平凡
臨在:從沒有意義和無關緊要的事物中解脫
心虔意堅:從自欺的假象中解脫
生命的回顧與釋然:從虛構的故事中解脫;進入自由之境
開放的心和開放的思維
後記:心靈檢驗表
附錄:
1.老化問卷
2.延伸閱讀
3.參考文獻
序1 ──不要變老了還沒有讀過這本書/賴其萬
序2──老年的邀請:迎向生命的內在風景/彭榮邦
作者序
前言
邀請
覺醒
意料中的磨難
創造覺醒的因
踏上聖道
覺醒地圖
打開珍貴的禮物
殊勝的緣
聚合殊勝的緣
接受自己會死的事實:冥想死亡
抽離:從習性中解脫
寂靜:從幻象中解脫
孤獨:從執著中解脫;進入具足之境
寬恕:從瞋恨中解脫;擺脫憤怒與批判
謙卑:從傲慢與完美主義中解脫;回歸平凡
臨在:從沒有意義和無關緊要的事物中解脫
心虔意堅:從自欺的假象中解脫
生命的回顧與釋然...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