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無懼,堅毅向前」,落在高誌樫身上,並不是勵志金句,而是他的人生寫照。兒時意外導致身體殘缺,並沒有打擊他積極過活的人生態度,波濤洶湧抑或崎嶇不平的前路,他都能以一隻手及無比的鬥志奮進。
這個故事由他兒時意外開始細訴,直至他成長、戀愛、結婚、工作,由職業運動員變成歷奇導師,種種助人自助的經歷,因為欠了右手,變得更加精彩。翻開這本書,你也許會被他的座右銘Never say no before you try!感染,經歷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簡介:
高誌樫,原名高成志,十二歲時因意外失去右手,並沒有自暴自棄,由七十年代至今多次以香港隊運動員身份,代表香港出賽傷殘人士奧運會、遠南運動會、世界錦標賽、亞洲錦標賽及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並取得優異成績,為港增光。他服務殘疾人士的工作經驗豐富,多年來鼓勵不少殘疾人士及年輕人推動 共融,曾獲頒2002傑出殘疾人士獎、2006十大再生勇士、2011香港精神大使、2011十大感動香港年度人物及2012香港人道年獎等多項殊榮。
他又先後創立動力學堂及高誌樫訓練學堂,擅長以獨特的程序設計,將不同的學習元素融入培訓項目當中,讓參加者透過體驗來認識自己、實踐與別人合作、勇於面對困難等,以培養個人的抗逆特質。此外,多年來不間斷地在香港的學校及機構分享他的生命故事,勉勵年輕人遇上困難不要輕言放棄,更曾經 遠赴美國、台灣、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演講,激勵不同階層人士如何珍惜生命,活出積極人生。
章節試閱
意外經過
一九七○年五月廿九日下午,風和日麗,今天我的心情特別興奮,因為剛完成學期考試,無試一身輕,加上老師沒有分配功課,所以下課後已經安排好和同學到附近一家小學足球場練波。無奈媽媽仍然堅持我先把每天規定練習的書法做好,才可以赴約。跟朋友約定踢足球的時間快到了,看著牆上的掛鐘,我著急地寫。「你的字東歪西倒,要多加練習才行!」媽媽總是這樣教我。寫著寫著,媽媽端上一碗熱騰騰的蕃薯糖水,她最愛這道甜品,所以經常煮給我們吃。不過在記憶中,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手煲蕃薯糖水。
完成書法練習後,我便一支箭般直奔球場,球場離家不遠,那段路合上眼睛也懂得走,誰也料不到如此美好的一個下午竟然會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起點。
那天我和幾個同學玩射龍門,每人輪流射球,我當時負責守龍門,大家玩得興高采烈之際,突然有人將球射高了,越過鐵絲網飛到隔壁的籃球場上去。本來這是小事一宗,通常就近的隊友都會爬過網去將足球撿回。我見球就在離我數呎之外,於是便三步拼兩步般跑到網邊,爬上大約六呎高的鐵絲網,準備跳過另外一邊將球拾回來,在快接近網頂時,突然感覺有人捉住我的腳踝大力搖晃,這一個舉動把我嚇呆了,登時失去重心,整個人跌翻到鐵絲網的另一面,右手腕先著地,眼前一黑,便昏了過去。醒過來後,見到同學們都圍在我身邊,我的右前臂兩條骨應該是折斷了,刺穿皮膚露了出來,傷口仍在流血,我知道出事了!
忙亂中,有人在操場附近的地上隨手撿來一張廢紙按在我的傷口上止血,另一個同學急忙去通知校工及找我媽媽。她收到消息後不知所措,立刻帶我到附近跌打醫生處求助,跌打醫生就因為有傷口的緣故,他只可替我包紮傷口,之後建議將我轉送到元朗博愛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在到達博愛醫院急症室照過X光及打破傷風針後,主診醫生再將我轉介到九龍伊利沙伯醫院進行駁骨手術。大約到了凌晨十二時左右,才完成駁骨、打石膏及縫針等手術程序,一切都進行得相當順利。經過一夜的折騰,我在麻醉藥的影響下,總算可以入睡。差不多到天亮的時候,我開始發燒,護士吩咐我多喝點水,但是一直到家人下午來探病時依然高燒不退。
過了探病時間,媽媽亦回家了,模糊之間,我彷彿感覺腳底冰冷並且有水浸的感覺,於是大聲通知隔籬病床的病友,「水浸啦,快走呀!」但是沒有人理會我,大家繼續做自己的事,我見事態緊急便想爬窗逃命……後來才從家人口中知道當時我因發高燒產生幻覺,以為水浸令我半浮半沉,於是不停掙扎,更一度企圖攀窗逃亡,護士要將我捉住,用繃帶綁住雙腳和左手,褪去我的外衣,替我抹身降溫,還不停叫我飲大量的水,希望有助退燒。到了傍晚,我的體溫稍微下降,人亦開始平靜下來,護士替我解除束縛,但我依然感覺呆呆滯滯,印象中依稀記得大約晚上九時左右,夜更護士上班,病房的燈已經關了一半,我突然清醒地坐在病床上,看一下周圍的環境,低下頭時看到自己雙手,即時嚇了一跳。右手腕以上打了石膏被遮蓋著,但是手指及外露的部分竟然變成紫黑色,我立刻按鐘通知護士,護士查看後知道情况嚴重馬上請當值醫生來,我記得醫生來到之前我又陷入了昏迷狀態。迷糊之間,看到周圍人影幢幢,議論紛紛,好像快要準備動手術,耳際不斷傳來聲音問:「痛不痛?」我反問道:「甚麼痛不痛?」原來當時伊利沙伯醫院 A、B 組的骨科醫生都全部到齊,他們先用手按我,繼而用細針刺我右手不同部位,如手指、手腕和手臂等,問我痛不痛,但是我總回答說,「不痛!」原來右手當時已經沒有知覺,醫生決定立刻動手術。當年我家裡沒有安裝電話,醫院知會我家附近的錦田警崗,派警察到我家拍門通知我的父母趕往醫院簽紙做手術,媽媽憶述開門的一剎那差點暈倒,以為我死了,弄清楚後警察用警車送爸媽到伊利沙伯醫院辦手續,因為路程費時,手續一辦好,負責手術的醫務人員便將我原床推入手術室,連過床、禁食、換衫等步驟都沒有時間做,通通省掉了。
當我清醒過來,已經失去了右手。心裡是有點傷感,但是內心清楚我剛才已經歷了生死攸關的數小時,醫生和護士跟惡菌競賽,把我從死神手中硬搶回來!手術後,傷口很痛。沒有了前臂、手踭和手臂,腦袋卻依舊留有手腕的感覺,可能因為神經線的緣故吧。
我感染到的細菌名字叫氣疽症(Gas Gangrene),能導致肌肉組織壞死。它通常存在於泥土中,帶氧的環境它會死掉,屬厭氧菌,一旦有機會透過皮膚進入動物體內,在溫暖的環境、加上大量水份和養份的供應下,可以迅速分裂,破壞肌肉組織,其破壞力可快速蓋過動物體內抗體的抵抗能力,最有效的搶救方法是做切除肢幹手術。在七十年代染上這種菌的機會率是十萬份之一,我後來和一些醫生朋友談起,他們由畢業到退休都未遇見過類似的病例,要接觸這種細菌亦很困難,而我竟然因為一次意外就染上了。
手術之後
在醫生確認我染上氣疽症之後,即時將我移到獨立病房作高度隔離,只容許父母探病,並要穿上全套保護衣服加上口罩,如臨大敵,一個星期後,即使轉到普通病房也是一個人住的獨立房間,可見院方對此病例的高度重視。
由於感染到的細菌蔓延異常迅速,一旦走到心臟便會有生命危險,醫生當刻必須為我即時用電鋸切除手臂,亦因為傷口較大,不能即時縫合,他們採用一個類似熨斗的儀器令傷口的血管迅速止血。過了一個星期,才再重回手術室掀開傷口新結的痂縫合傷口。因為時間太倉促,沒有機會做好配合功夫,以致皮膚長度不足以覆蓋傷口,不足兩天傷口就爆開了,於是又要再入手術室,在大腿取來一塊皮補在手臂傷口上再次縫合。之後幾年,更是一個接一個的大小手術:磨骨、割神經瘤、縫針及補皮等。而切下來的右臂,在手術後已被院方安排燒掉了!
由於我受傷時年紀尚輕,手骨和我一同成長,但是沒有足夠皮膚和肌肉同步生長之故,即使手骨長一厘米也有導致頂穿皮膚的可能,所以要定時做磨骨的手術。另外斷肢的神經線又會增生如芽菜頭般的神經瘤,雖然沒有毒性,但是經常會產生像觸電般的神經痛,即使短暫但亦頗為痛苦困擾。最嚴重的時候會連續痛一星期,連睡覺的時候都會痛醒,我只好用身體壓住,用手按緊或用繃帶紮實,單是割神經瘤的手術便做過兩次。
因為受傷而失去了右手,對於我和我的家人都帶來莫名的痛苦。爸爸和媽媽的痛苦最深,我是他們的長子,生性好動,唸書不很用功,但是父母都悉心管教,對我有所期望,除了做好每日的家課之外,更要我每天練習毛筆字才能和同學玩耍,一旦失去右手,對我的前途影響甚大,父母難過的心情可想而知,尤其是媽媽,她的內疚感總是揮之不去,她相信如果當日不讓我去踢足球,悲劇便不會上演。臨出門吃的那一碗蕃薯糖水也從此在她的字典中消失。爸爸是華籍英兵,平日對我們幾兄弟姊妹管教特別嚴,出事後我也曾經見過他眼泛淚光,內心悲傷難受可見一斑。
至於我自己,由小到大都出名「X皮」,父母打罵亦當平常,失去手臂後,我也曾因為劇痛而哭過兩次。事緣切割手臂手術後的傷口面積頗大,未能即時縫合,止血後紮上厚厚的紗布繃帶,手術後一、兩天需要換繃帶,換之前,護士已經給我心理準備會有點痛,若紗布黏著皮膚便要沾些生理鹽水再拆,我亦不以為然。但當她掀開紗布的一剎那,血液凝固加上分泌液令繃帶如膠水般黏著傷口,稍微觸動都令我痛入心脾。拆完繃帶又要拆紗布,一連串的程序,令我實在不能忍受,眼淚失控,放聲大哭,對於一個十二歲的男孩簡直像受刑一般痛苦。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痛哭了兩次,之後情況稍為改善,雖然痛但仍然可以忍受,終於等到幾個星期後,傷口稍為癒合才免受此苦。我亦由伊利沙伯醫院調到九龍醫院療養,每天做一些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來練習肌肉,亦要經常包紮斷肢以防止肌肉發脹,以準備倒模製作義肢,期間被批准回家作短期住宿一至兩天。當年有一位外籍女物理治療師很疼惜我,她經常利用這些假期帶我食西餐、看電影或遊車河,令我感覺好像出門度假那樣高興。能夠出院回家長住已是四個多月後的事了。在五月尾到十月初的數個月內,家人為了方便到醫院探我,加上希望離開傷心地,已經由錦田搬到九龍旺角居住。所以當我出院時已經回到一個新的居住環境,並且由教育署安排到塘尾道官立小學重讀小學六年級。
十二歲正處於發育時期,骨骼亦隨著年齡生長。每當手骨增長,便要動手術將皮層割開,把骨磨滑後再縫合,反覆地做過兩次手術,亦需更換不同的義肢配合。當時配製義肢的技術並不算先進,不能給予我實際的輔助,反而為我帶來很多不便,例如跑步或踢足球時會阻礙我前進,出汗時汗水又會由斷肢流進義肢內,很不方便。最難受的是操控時,某些動作會因為壓著神經線而令我痛得不能發力,加上製作義肢的物料和不銹鋼配件的重量亦不輕,我多次試圖放棄使用都遭到醫生責備,他們認為既然有資源替我製作義肢,就應該用心學習使用去改善生活,如是者用了幾年,終於都要在它的實際性和美觀之間作出取捨,將義肢束之高閣,
不再使用了!
出事後,腦海湧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長大後不可能當消防員了。我自小已立志要當消防員,因為我的外祖父在澳門當消防員,爸爸是華籍英兵,舅父任職懲教署,我自小就可以近距離接觸兵房、監獄、制服、步操及軍車等其他小孩子較少接觸的事物,而我對於做消防員這份職業特別感興趣。一夜之間這夢想幻滅了,內心如何難受可想而知!後來中學畢業,較多接觸青年中心的工作,亦有想過當社工,卻未曾想過會以活動策劃及培訓工作為主要職業。
切除手術完成後另一個浮現腦海的念頭,是今次鑄成大錯,父母一定怪責,想著想著,不知道自己儲蓄的六十多元能否支付住院費用呢?當然這些都是小孩子的想法,父母並沒有如我想像般震怒,只見他們愁眉深鎖,淚眼汪汪,內心想著的是我的健康及未來的前途,他們眼前的世界已經無情地塌了下來!
至於我為自己的前途及經濟問題擔憂的時間並不很長,在醫生批准落床走動後,我好動的本性又再驅使我在病房到處探索。當時兒童病房爆滿,我被調配到成人病房。每天廿四小時除了吃、睡和等候爸爸媽媽來探望之外,其他時間就在病房到處走,認識其他病友。他們因為不同原因入院,有因工受傷、持械武鬥被刀砍傷、交通意外、跳樓不遂等。閒時我會幫某位伯伯按鐘叫姑娘,替另一位不能夠自己飲水的叔叔取飲管,有時甚至替姑娘通報護士長巡房讓她們有所準備。總之任何人有要求我都會盡量辦到,很快就成為病房中的新寵兒。間中亦會見到警察跟病人落口供,或者護士們匆忙將其中一張病床圍上布幕,不久之後病人在搶救後死亡,亦屢見不鮮。如此充實的生活令我沒有太多時間多想失去右臂的痛苦,無形中對我心理平衡起了正面作用。
早早接受失去右手的事實,亦無因此而自悲或刻意掩飾,此般性格有助自己日後的成長,使我能更自然地融入生活當中,不需要身邊人特別照顧,養成自力更生及獨立的性格。雖然心理方面未有失衡,但是肢體上的平衡還是要慢慢克服的。在住院期間,同房有一位老人家,他見我小小年紀失去右手便主動提出教我在空閒時間練習寫毛筆字。他認為練寫毛筆字可增強腕力及指力,媽媽亦即時配合,筆墨紙張全部帶到病房,我亦有聽話地將寫毛筆字加入每天的日程之內。這個鍛煉對我日後的學業和左手操作都有莫大的幫助,我亦非常感激這位老人家給我如此特別的學習經驗。可惜在出院後探過老伯伯兩三次之後便與他失去聯絡了。
失去右手後,我必須學習用左手生活,如吃飯、穿衣、綁鞋帶等基本動作。最初我用匙羹用膳,後來也學會用筷子。在住院期間有職業治療師教我綁鞋帶,但是鞋帶總是綁不牢,後來我想出自己的方法去綁反而穩當。在我出院後,每天早上媽媽會替我穿校服及綁鞋帶,可能是自尊心比較強亦想證明自己有能力的緣故,後來我會在媽媽起床前穿戴整齊,盡量不用她幫忙。
這次骨折的意外,過程牽涉到另一位小朋友無聊及無意識地搖晃我,導致我失平衡墮地,他當然並無預謀,但往後我經常到學校演講時,有機會總會提醒年輕人,不要惡作劇整蠱別人,因為小小動作亦可能導致他人終身的遺憾。
意外經過
一九七○年五月廿九日下午,風和日麗,今天我的心情特別興奮,因為剛完成學期考試,無試一身輕,加上老師沒有分配功課,所以下課後已經安排好和同學到附近一家小學足球場練波。無奈媽媽仍然堅持我先把每天規定練習的書法做好,才可以赴約。跟朋友約定踢足球的時間快到了,看著牆上的掛鐘,我著急地寫。「你的字東歪西倒,要多加練習才行!」媽媽總是這樣教我。寫著寫著,媽媽端上一碗熱騰騰的蕃薯糖水,她最愛這道甜品,所以經常煮給我們吃。不過在記憶中,這是媽媽最後一次親手煲蕃薯糖水。
完成書法練習後,我便一支箭般直奔...
作者序
認識高誌樫先生至今已逾三十年了,他曾代表香港參加殘疾奧運會,並在多項國際田徑賽屢奪殊榮,鬥志與耐力令人嘆服。人説成功靠雙手,但阿高只有一隻手也能創出豐盛人生,其勵志經歷實在值得欽佩。
在醫療設備不及現時先進的七十年代,阿高因一次意外傷及右手,感染氣疽症(Gas Gangrene)要做截肢手術。氣疽症是一種罕見的惡菌感染,能在短時間導致身體組織壞死,如不及時割除,細菌入侵血液及心臟便會致命。病人在截肢後,患處更有機會長出神經瘤(Neuroma),觸碰會引起麻痹及疼痛,或需再次進行手術切除。阿高在截肢初期曾嘗試使用義肢,便因相關的症狀而放棄佩戴,自十二歲起,他已經要適應單憑一隻左手克服生活上各項挑戰。
幸而,阿高天生具有體育精神,毋懼挑戰而且遇強愈強。一九八四年他在奧運比賽後退役,組織了全球首隊傷殘人士攀山隊,我當時也曾暗中替他擔心,但結果他以無比決心勇往直前,成就了許多健全人士也未必做到的壯舉。去年,阿高再以帆船運動員身份代表香港參加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他的勇毅不但向殘疾人士散發無比的正能量,同時亦為所有人樹立了正面積極的榜樣。很高興得知阿高 出版自傳,讀畢他的故事,相信你也會深受感動,凡事決不輕言放棄。
周一嶽
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前會長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按語/
八十年代初,工作上關係經常聯絡骨科醫生為肢體傷殘運動員進行傷殘級別鑑定,當時周醫生仍在瑪嘉烈醫院服務。他為人和藹友善,平易近人。後來自己斷肢的神經瘤因為疼痛困擾,由周醫生在伊利沙伯醫院服務期間親自為本人操刀切除,周醫生在手術後巡視時對我講的一番説話,令我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阿高,剛才手術未完成你已經開始甦醒,麻醉醫生必須為你加量注射麻醉藥,以確保身體停止郁動後,手術才能夠繼續安全完成。我估計你因為過去曾經接受多次全身麻醉,所以醫生要用重劑量的麻醉藥方可完成手術。換言之,你已經變成用藥愈來愈重的癮君子啦。」
近年,在不同場合經常遇到周醫生,只要有機會便會閒聊幾句,不難發現,周醫生並無因為工作繁重忙碌而影響其翩翩君子的風度。
認識高誌樫先生至今已逾三十年了,他曾代表香港參加殘疾奧運會,並在多項國際田徑賽屢奪殊榮,鬥志與耐力令人嘆服。人説成功靠雙手,但阿高只有一隻手也能創出豐盛人生,其勵志經歷實在值得欽佩。
在醫療設備不及現時先進的七十年代,阿高因一次意外傷及右手,感染氣疽症(Gas Gangrene)要做截肢手術。氣疽症是一種罕見的惡菌感染,能在短時間導致身體組織壞死,如不及時割除,細菌入侵血液及心臟便會致命。病人在截肢後,患處更有機會長出神經瘤(Neuroma),觸碰會引起麻痹及疼痛,或需再次進行手術切除。阿高在截肢初期曾嘗試使用義肢,...
目錄
序一 周一嶽
序二 張偉良
序三 雷雄德博士
阿高自序
Chapter 1 風浪
意外經過
手術之後
我的家人
童年回憶
離家出走
回到校園
外展訓練
工作經驗
暫當傳銷
愛情故事
婚姻生活
孩子
親人剖白
母親的獨白
太太的獨白
妹妹的獨白
女兒的獨白
兒子的獨白
Chapter 2 崎嶇
難忘比賽
習泳和拯溺
歐洲八十日之旅
單車美國旅程
比較兩趟單車之旅 與山結緣
遊山之樂
攀石挑戰
玩水之趣
獨木舟和帆船
生活態度
朋友心聲
王馥蕾
何景亮
吳敏慧
李德誠
阮應楊
邱季良
施鍏忠
洪松蔭
馬伙根
梁煥華
莫儉榮
陳潔貞
曾志成
傷健組員
楊小芳
劉唯遂
Chapter 3 平衡
「動力學堂」的構思
義工的心路歷程
隨想
Don't say no before you try!
心中富有
身體健康
節儉人生
入廚心得
無悔
序一 周一嶽
序二 張偉良
序三 雷雄德博士
阿高自序
Chapter 1 風浪
意外經過
手術之後
我的家人
童年回憶
離家出走
回到校園
外展訓練
工作經驗
暫當傳銷
愛情故事
婚姻生活
孩子
親人剖白
母親的獨白
太太的獨白
妹妹的獨白
女兒的獨白
兒子的獨白
Chapter 2 崎嶇
難忘比賽
習泳和拯溺
歐洲八十日之旅
單車美國旅程
比較兩趟單車之旅 與山結緣
遊山之樂
攀石挑戰
玩水之趣
獨木舟和帆船
生活態度
朋友心聲
王馥蕾
何景亮
吳敏慧
李德誠
阮應楊
邱季良
施...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