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晚上7點,在金石堂信義店龍顏講堂舉辦醫學新知講座,邀請庚醫院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暢談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與早安健康雜誌合辦】。
別誤解!你要知道.......
▼失智症不算是疾病,而是一種症候群
失智症形成原因百種以上,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症,其次是腦血管性障礙、路易氏體病、額顳葉退化。
別擔心!你要知道.......
▼透過失智症篩選量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檢查記憶力、計算力、語言能力、圖形能力,由得分多寡,判斷受試者的認知功能水準。
作者執業超過25年,是日本最值得信賴的失智症權威。透過百餘位病患的臨床檢測,他發現驚人結果:50歲以上,只有10%的人沒有失智!
這個數字並沒有讓他感到意外!他說,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發病前20年,腦部會開始堆積β-類澱粉蛋白。從堆積到發病的這段期間,就是「輕度認知障礙」(MCI),可長達數十年。如果以一般發病年紀為65歲當基準,往前推20~30年,40歲正是預防失智的關鍵黃金期。
如何預防?他呼籲,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格外注意,一旦血管阻塞,腦部功能就會下降,最後誘發失智。此外,直截了當地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做家事或做菜、睡前關掉3C產品、跳舞交際等習慣,也是醒腦抗老化的小祕訣。
書中還運用大量實例,說明透過非藥物或藥物的方式治療,就能有效延緩退化,甚至恢復健康,是一本每個家庭必備的保健醫學書。
本書特色:
★【最新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卻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本書作者為日本最受歡迎的預防失智症醫師,從上百件個案與研究當中,找到失智症的前兆與形成原因,並且施予有效的預防對策,恢復健康的人不占少數。
★【DIY檢測】書中提供簡易的失智篩檢量表與失智警訊,初步檢測身邊長輩或是自己是否有失智徵狀。
★【一網打盡】: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腦中風、憂鬱症、早發性失智症…..,完整解說失智症的病因、症狀、與治療及預防方法。
★【台灣失智權威審定】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強調,坊間少有特別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書籍。廣川醫師這本書,將MCI的概念傳達相當完整清楚,而且提出診斷與治療方針。
作者簡介:
廣川慶裕(Hirokawa Yoshihiro)
1955年生於大阪;1984年京都大學醫學部畢業。曾擔任麻醉專科醫師、指導醫師。由於對精神病理學有興趣,進而轉到精神科,後來聽到一位罹患失智多年、鮮少言語的80歲老奶奶說一聲:「醫生,謝謝你。」毅然投入失智症的研究,因為他相信:「失智患者仍有豐富的情緒波動!」
近年來以心靈醫師的角色,致力於「上班族的心靈保健」,並成功協助多位患者重回工作崗位。2014年成立廣川診所、腦部與心靈的健康諮詢室,致力於失智症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目前是日本當地的精神保健指定醫師、精神神經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指導醫師、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
譯者簡介:
李貞慧
台灣大學工學商管理學系畢業,日本國立九州大學經濟學碩士,取得中國生產力中心第十屆中日同步口譯人才培訓研習班結業證書,擅長中日對譯,目前專職從事醫學、核能、光電、機械設備、電機工程、金融商業、美容等口筆譯工作。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原來媽媽竟然真的失智了……
王純瑞(大立文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
第一次看到《40歲開始,預防失智最有效──向日本名醫學習,立即改變生活習慣,搶救大腦》,心中很震撼!因為書中提到失智的前兆,我好像都有一些,例如我是標準的電腦族、有時會忘東忘西、漸漸不交新朋友、每天搭相同捷運上班、媽媽是失智症患者……
直到看完整本書,我完全同意預防失智症比病後治療更重要,尤其是進入40歲以後,不論是身為父母或是為人子女,都應該對失智症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治療,只要能延緩五年病發(甚至維持現狀、不發病),不論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是莫大的福音啊!
還記得,我的母親從年輕時代(五、六十歲),就常常抱怨胃痛、腰痛、腳痛、心痛等各種小病痛,但她說這些都是「老毛病」,她非常了解自己的身體,堅持不肯上醫院徹底檢查,若有小病痛就自己買成藥吃,因此,她的健保卡有十多年都沒有就診紀錄。
直到她八十歲那年,突然出現走路有點顛簸的現象,接著腳痛、臥床、不能走路,在全家人堅持下,她只好勉強同意去醫院看骨科。
令我意外的是,從骨科、內科、復健科、心臟科到疼痛科,完成所有相關檢查後,醫生卻告訴我:「從各種檢查結果綜合研判,妳媽媽沒有她自己說的這些病(有些小病,已治療,但她持續不舒服,常常進出醫院),建議帶她到神精內科檢查一下。」
醫生這個建議,就像一道曙光,給我們家人可以重新「好好生活」的一帖良葯,因為母親剛發病時,一生自律、聰明、講理且溫柔敦厚的母親,居然會對全家人「語言暴力」,整天漫罵、攻擊,要不就是整天抱怨、尋死、哭鬧,一點都不像同一個人,全家人不知她怎麼了,要如何照顧她,因此在照顧過程中備受煎熬。
改經過多次專業檢查後,才知道母親已經是中度失智,錯過了輕度失智症治療的黃金時段,她已經失去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但我還一以為媽媽只是節省慣了、老了、病了!完完全全不知道(更不願相信),最愛我的媽媽有一天會得失智症!
我總覺得,媽媽不想自己購物、不想自己出門,沒關係啊!因為她本來就是「宅女」,所以不愛出門;她不想購物(想省錢)沒關係,需要什麼,我買給她;她想去哪裡,叫女兒、孫子送她去就可以了。反正我們一直都在她身邊!
但是奇怪的事不斷發生,她的記憶力日益變差,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例如才上完廁所,二、三分鐘後又要上廁所,明明沒有尿,也要上廁所,一天上廁所無數次。又例如剛吃完飯,偏偏說沒吃,指責全家要餓死她。但是有時她又很正常,完全看不出病況。
最可怕的是,一向討厭別人說慌、溫柔敦厚的媽媽,不但臉不紅氣不喘說謊話,而且講話變得刻薄,把全家人搞得都快瘋了,我仍然是束手無策。媽媽還是病懨懨地躺在床上!
媽媽今年91歲了,從她被確診為中度失智到現在,已經十年了。這幾年,配合醫生的藥物治療,我和家人也調整心態,把母親看成逐漸退化的小孩來哄,並陪伴他玩適合年紀的遊戲,讓照顧的壓力與緊張心態獲得適度調整,儘量讓媽媽的晚年過得舒適、安心、自在。
我常想,如果我能夠提早知道媽媽是失智症病人,那段害怕擔心、不知所措的摸索、照顧歲月,全家人應該比較容易度過。如果我知道失智症是可以透過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簡稱MCI)檢測,我一定會提早預防,媽媽的晚年生活也許會過得不一樣。
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預防失智,攸關國力」,由於失智症迄今還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唯一良策就是設法延緩失智症狀的發生,只要能做好MCI預防,讓失智症延緩五年發病,則到了2050年全球失智人口盛行率與支出將減少一半。
一般而言,得到阿茲海默氏病的病人都很長壽,不希望過去幾十年科學家與研究者辛苦地延長人類壽命,就是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得到失智症。更希望透過這本書作者的研究結果,破除大家對失智症誤解和偏見,提早認識失智症、提早預防、提早治療,健康過晚年生活。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原來媽媽竟然真的失智了……
王純瑞(大立文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
第一次看到《40歲開始,預防失智最有效──向日本名醫學習,立即改變生活習慣,搶救大腦》,心中很震撼!因為書中提到失智的前兆,我好像都有一些,例如我是標準的電腦族、有時會忘東忘西、漸漸不交新朋友、每天搭相同捷運上班、媽媽是失智症患者……
直到看完整本書,我完全同意預防失智症比病後治療更重要,尤其是進入40歲以後,不論是身為父母或是為人子女,都應該對失智症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治療,只要能延緩五年...
章節試閱
【書摘1】
失智症預備軍--MCI
日本社會正式邁入「人生90歲時代」,可想而知,失智症的患者將會快速攀升。儘管現階段醫學對於失智症,尚未找到能完全治癒的方法,但只要提早發現,就能有效地控制。
提早發現失智症的關鍵指標,就是「MCI」。MCI是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縮寫,指的就是「輕度認知障礙」,它不是失智症,卻也不是完全健康。簡單來說,在失智症發病的前期階段,可以正常生活,但如果放著不管,未來就有可能導致失智,我稱它為「失智症預備軍」。
一般而言,失智症大約是從65歲左右發病,到75歲會突然快速增加(詳見圖1),但有些人四、五十歲就可能已經罹患MCI。「老是忘東忘西的」、「常常在找東西」、「忘了跟人有約,急死我了」……儘管有這些感嘆,你是否還是覺得這是年紀大的關係,並不以為意?
其實,這些現象都可能是MCI的前兆。
MCI很少像失智症一樣會直接影響到日常作息,所以很容易被忽略,60多歲以上的人甚至會覺得「都是因為老了」。幾乎所有確診為MCI的四、五十多歲患者,最後都會恍然大悟地說:「原來最近常忘東忘西……」
在此補充一下,忘東忘西並不見得就一定是MCI,或許真的是因為年齡增長的關係,但最後結果仍必須接受檢查才能精準判斷。近來有些檢查以簡便為訴求,強調只要在網路上回答一些問題,就能診斷是否患有失智症。這種不直接面對專科醫師的檢查法是很危險的。
這是因為患有MCI的人,雖然能過著正常生活,但如果不妥善治療,演變成失智症的機會就很大。換句話說,如果放著MCI不管,半數人將在5年後會成為名符其實的失智症患者。
過去大家都以為,失智症是無法知道何時會發病的疾病,但現在醫學界已經知道失智症的前期就是MCI--這是一個經由治療就能恢復的階段。只要能夠有效地正確診斷出MCI,並採取適當對策,都能成功預防失智症,或延緩發病時間。
癌症只要提早發現就能治癒,失智症也一樣。只不過,65歲才確診為MCI的人,與40多歲確診為MCI的人,恢復力當然會有年齡上的差異。因此,如果過了40歲,不管你是否擔心,請乖乖接受MCI檢查吧!唯有提早診斷及治療,才是預防失智症的第一步。
65歲以上,每七位就有兩位失智
2013年厚生勞動省公布的失智症人數,推估有462萬人。這是2009~2012年間,厚生勞動省針對全日本約6000萬名高齡者,進行失智症盛行率(Prevalence rate)調查推估而得的數字,約占65歲以上人口的15%。
同時根據本調查結果推估MCI患者(失智症預備軍的患者人數),結果是400萬人。失智症患者和MCI患者合計為862萬人。換句話說,65歲以上的人口中,每七人就有兩人是失智症或失智症預備軍。
這個數字,帶給日本社會極大的衝擊。大眾傳媒之所以競相製作失智專題報導,也是因為這項調查的結果。不過我覺得,失智症預備軍的實際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中標:50歲以上,只有10%沒有失智之虞
因為近兩年來,我幫超過200位50歲以上的健康者做過MCI檢查,完全無異狀的人只有10%,約20%是失智症,剩下70%以上都被診斷出有包含MCI在內的其他失智徵兆。
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對象之所以選擇65歲以上,是因為在健忘門診或神經科、腦神經外科等接受MCI檢查的人,幾乎清一色是65歲以上的老人。的確,65歲可說是失智症的轉捩點,但現實生活中,即使未滿65歲,也有不少是MCI或失智症患者。
我推測現在日本國內,光是MCI患者大約有1500萬人左右。我的診所為了及早揪出預備軍成員,都會建議40多歲來求診的人接受MCI檢查,因為這是生活習慣病開始冒出頭的年紀。後來事實證明,確診為MCI或失智症的患者,很多人都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生活習慣病。
只要身體出現SOS警訊,就該聯想到大腦會不會也……,提早檢查失智,絕對不會白忙一場。總之,覺得自己常有「咦?」「啊?」情況的人,務必求助失智症門診。
中標: 40歲起,大腦就慢慢在衰老……
40歲正值壯年,多數人在這個年紀都忙於工作或養兒育女,也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口頭禪無非是「忙死了」,完全不覺得會與失智症勾上邊,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你知道嗎?大腦此時已經慢慢老化了,只是快慢因人而異!
在失智症中,占比最高的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就是因為β-類澱粉蛋白(Amyloid β-Peptide)堆積在大腦神經細胞周圍,導致神經細胞退化。簡單來說,β-類澱粉蛋白就是大腦的老廢物質。
醫學界證實,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發病前20年,腦部會開始堆積β-類澱粉蛋白。從堆積到發病的這段期間,就是MCI。
MCI的期間長達20~30年。通常60歲失智症發病前發現MCI,治療會有一定的成效,但如果在四、五十歲大腦衰老前就檢查出MCI,效果就更顯著。甚至,在MCI前期階段診斷出前期MCI(原註),只要改善生活習慣,有些人也能重拾健康。
看到這裡各位應該明白,不能再有「才40多歲不會啦!」「才50多歲而已……」的駝鳥心態,只要到了40歲,你我都可能是MCI或前期MCI患者。
【書摘2】
比起遺傳因素,後天因素影響更大
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成因,可能是因為β-類澱粉蛋白或TAU蛋白等物質堆積在大腦內。但最近的研究發現,體內有某種特定基因型的人,年輕時就會開始堆積β-類澱粉蛋白。
這種基因,被稱為載脂蛋白E(ApoE,Apolipoprotein E)。載脂蛋白E有分為兩型、三型、四型,由父母各遺傳一個給子女。該研究還顯示,若由父母雙方各得到一個四型載脂蛋白E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十幾倍。不過,就日本人來說,只有少數人會由父母雙方各得到一個四型載脂蛋白E基因。
至於由父親或母親單方面得到四型基因的人,推估有10%左右。話雖如此,只遺傳到一個基因的人,得到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至於兩倍風險算多還是少,就因人而異了。
除了遺傳,生活習慣病也是元凶之一。研究顯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人得到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風險,分別是健康人的兩倍。而且,糖尿病病人的血壓通常會偏高,所以擁有兩種疾病的人,風險躍升為四倍;擁有三種疾病的人,風險更是跳到八倍之多。
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失智症!與其在意遺傳因素,倒不如改善生活習慣病,還是有機會可以預防。
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
前面提過,失智症不算是疾病,而是一種症候群,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100種左右。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阿茲海默氏症,約占日本失智症患者的70%。相信多數人都聽過這個病名,但常誤以為失智症等於阿茲海默氏症,真相不是這樣的!
失智症的病因,除了阿茲海默氏病外,其次是腦中風造成的腦血管性障礙。過去這是日本失智症的主要病因,但目前只占20%,另外還有路易氏體病、額顳葉退化、帕金森氏症等。
一般來說,失智症會根據造成失智的病因命名,如「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DLB,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額顳型失智症」(FTLD,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等。
無論是何種病因,這些都是因腦神經細胞受損造成腦部萎縮。至於是腦內哪個部分受損,則因疾病而不同。
不過,這些類型的分類並非絕對,也有不少案例是同時符合兩種類型,如常見的混合型失智症有:阿茲海默氏型與血管性的混合型失智症、阿茲海默氏和路易氏體的混合型失智症等等。
四、五十歲發病的早發性失智症,病程發展快
65歲以下發病的失智症,稱為「早發性失智症」。
很多人應該聽過這個病名,因為最近有很多以早發性失智症為主題的電影或記錄片。
根據厚生勞動省2009年公布的報告顯示,全日本早發性失智症患者估計有3萬7800人。就病因來看,血管性失智症最多,占39.8%;阿茲海默氏病占25.4%;額顳葉退化占3.7%,路易氏體失智症占3%。這當中,7.7%的患者是因為意外造成的頭部外傷後遺症而失智,3.5%的患者則是因為大量飲酒導致腦部萎縮,進而引起酒精性失智症,人數都不算少。
此外,早發性失智症最大的特徵,就是病程進展極快。多數患者都是在四、五十歲,也就是正值壯年時發病,而且病程進展速度,比65歲以上發病的患者有加快的趨勢。
早發性失智症並非一天突然發生,其腦部可能在20年前就出現了變化。一般失智症起點的腦部變化是在40歲左右開始,但40多歲就確診為早發性失智症的患者,腦部其實在20歲左右已經起了某種變化。
就是因為早發性失智症的進展快速,不少人發現時,症狀就很嚴重了。我看過有患者一開始被誤診為憂鬱症,而延誤治療先機。如果發現自己記不住新工作,或變得無法遵守約定等,只要有讓自己在意的狀況,就應該懷疑是否得到MCI或失智症,趕緊去找專科醫師診斷才對。
如果能在40歲時接受MCI檢查,也能早一點發現早發性失智症。
慢慢進展的「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
最早發現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人,是德國阿茲海默醫師。
初期症狀僅僅是忘記不久前的事、常重複說一樣的內容、容易落東落西,但隨著病程進展,就會出現無法自己穿好衣服、迷路回不了家、忘了關爐火等症狀,必須有人看護才行。若再惡化下去,身體機能都會衰退,變得必須依賴照護者才能生活。到最後,甚至連家人都認不得、體力衰弱無法言語,只能長期臥床。
這類型的特徵是:年紀愈大,患者的比例愈高;病程進展緩慢,從發病到死亡,快的人要4~5年,慢的人會拖個十幾年。
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發病機制
造成失智症的病因有70%都是阿茲海默氏病,近期的研究漸漸找出發病機制。
一般認為,其致病物質是「β-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異常蛋白質。就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來說,β-類澱粉蛋白就是出現在大腦內,並堆積在神經細胞的周圍,形成所謂「老斑」的黑斑。而神經細胞內的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後凝結交纏的現象,則稱為「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這種老斑與神經纖維纏結堆積在大腦內有如腦內垃圾,會影響神經細胞的活力,最終造成神經細胞死亡。
雖然研究人員尚未發現異常蛋白質產生的機制,但解剖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死亡患者的大腦,皆發現大量的「老斑」與「神經纖維纏結」,可見這兩種異常蛋白質的堆積會引發大腦的萎縮,應該是正確的立論。
只要一發作,病程就會快速發展的「血管性失智症」
除此之外,血管性失智症也是常見類型。以往這是日本最普遍的失智症病因,現在則占20%。
引起腦血管障礙的主因就是腦梗塞、腦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等腦中風的發作。這類型的特徵是:一旦發作,病程發展極快,但也有多次大大小小無自覺症狀的腦梗塞,造成病情一點一滴惡化的案例。
所謂腦梗塞,是指腦部血管因動脈硬化而變得狹窄,進而阻塞,造成腦部血流停滯不前,無法傳達氧氣與養分以至於神經細胞壞死。腦出血則是因為高血壓等因素,造成腦部血管破裂而出血。至於蜘蛛膜下腔出血,是指包覆大腦的腦軟膜和蜘蛛膜之間出血,兩者都是因出血而壓迫到神經細胞,造成傷害。
血管性失智症的症狀包括:影響記憶力、步行困難、說話不順暢、無法控制情緒等,因腦部受到傷害的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狀。有些人稱血管性失智症為「斑駁失智」(まだらボケ),因為腦功能並非全面變差,有人記憶力受到影響,但仍具有判斷力。
【書摘3】
認識腦部四大區塊
只要觀察MRI或SPECT等影像,就能看出一個人腦部的狀態。在深入說明之前,我先簡單跟各位說明腦部的結構與功能。
占據腦部最大部分的就是大腦,而大腦表面包覆著大腦皮質。大腦皮質的特徵是皺紋很多,如果把所有的皺紋全部攤平,面積大小相當於一張報紙。這裡可說是腦部的司令室。
大腦皮質的皺紋有粗有細,如果粗紋為基準,可以把大腦分成額葉、顳葉、頂葉和枕葉四大領域。
圖2是大腦的側面圖,四大區塊各有不同功能。
額葉位於額頭內側,是控制腦全體的場所,主掌思考、行為、語言、情緒等。
其中,「前額葉皮質」這個領域又被稱為是控制其他領域的最高中樞。人類是前額葉皮質最發達的生物,思考、溝通、控制自己的行為、決策、集中注意力等所謂的人類本能,都受到這裡的控制。
顳葉位於大腦左右兩側,位置大概是在眼睛後方、從太陽穴到耳後的位置。這個部位負責處理聽覺、嗅覺資訊,和語言理解、記憶、判斷等有關,主掌記憶的海馬迴則位於顳葉的內側。
頂葉位於頭頂略偏後腦的位置,是疼痛、溫度、壓力等四肢和軀幹感覺訊息聚集的部位,也與空間識別和方向感有關。
枕葉位於後頭部,主掌視覺。由眼睛進入的訊息經由視神經傳達到枕葉,在這裡處理、分析後,我們才能分辨看到的東西。
腦部影像診斷可以看出什麼?
造成失智症的病因約有100種,最多的就是阿茲海默氏病。除此之外,腦血管障礙、路易氏體疾病、額顳葉退化疾病等也是常見病因。
不同種類的失智症,出現異常的部位也不同,SPECT和MRI的影像正好可以顯示出腦部哪些部位出現異常,做為診斷參考的資訊。
SPECT主要檢查的是腦部血流狀態。腦部某部位血流減少,表示該地方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與氧氣,腦部功能就會衰退,只要檢查血流狀態,就能掌握腦部哪個部位功能衰退。即使是腦部沒有萎縮的MCI或前期MCI患者,腦部也常有血流減少跡象,所以這項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
一旦血流減少,長期下來腦部就會跟著萎縮。MRI的磁振造影能夠看出腦萎縮程度。
只要觀察以上兩種影像,就可以清楚得知腦部異常部位、萎縮情形,有助於判斷引起失智症的原因疾病與病程進展。
以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患者為例,其特徵就是顳葉內側的血流會先開始減少,然後進展到頂葉與枕葉也出現異常。顳葉內側有海馬迴,主導相對較新的記憶,一旦這個部位出現萎縮,就會忘記不久前才剛發生的事。此外,顳葉中還有和空間辨識相關的後扣帶迴(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如果這部位萎縮,就會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迷路)。
於血管性失智症患者的特徵,是額葉常出現異常。這是因為流經額葉的動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塞。額葉有控制思考與行為、溝通、決策、意識集中等功能,所以症狀會因受損部位而異。常見症狀包活:無法從事日常動作、行為或思考緩慢等。
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腦部異常,主要出現在枕葉。枕葉是控制視覺的區域,這裡異常會出現視幻覺(看到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也有患者會反應「有陌生人住在我家」。
至於額顳型失智症,由名稱就知道異常部位是發生在額葉和顳葉。顳葉主管語言理解能力,這部位功能衰退就會出現語言障礙。另外,如果額葉中思考與行為控制的相關部位出現異常,就會出現言談和行為舉止變得任性、易怒、偷竊等行為。
【書摘4】
維持大腦健康才是終極抗老
人人都渴望青春永駐,抗衰老醫學就就應運而起,例如到診所做微整型,維持美麗膚質與身體曲線,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年輕。
但是,我認為終極的抗老方法其實是「想辦法維持大腦年輕」。
因為人類的大腦經常進行複雜且高度的資訊處理,是人體內各種反應與代謝的主宰者,唯有擁有一顆年輕且勤奮工作的大腦,身體各部位才能顯得活力充沛。
相反地,如果腦部功能低落,就無法掌控身體各部位,動作也不能盡如人意。
看看五、六十歲失智症發病的患者,就比健康的人老得快。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這些人體內生成能量的能力,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衰退了,由於能量不足,大腦並無法發揮功能!
四、五十歲的人,如何生活才能不失智?
我在第一章提過,大腦在40歲就開始在老化,也就是一步步邁向失智症的門口,因此,這段時間應該如何生活,可說是「將來是否得失智症」的關鍵。
四、五十歲正是被公司賦予重任的年紀,這些人每天都承受滿滿的壓力,並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到假日就索性睡一整天。殊不知,在這種只是完成日常業務的生活型態中,大腦只用到既有的回路、做最小限度的運轉,最後功能只會愈來愈差。
現在,你一定要為了守護腦部健康,擬定具體戰略並落實執行!
最能刺激腦部的方法,就是交新朋友、找到新興趣。如果經常感到躍躍欲試、興奮不已,腦細胞會為了因應變化不斷新增回路,回路愈多,大腦就愈能彈性因應不同於以往的狀況,反應速度也會加快。
「突然要挑戰新事物實在很難……」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妨試著清晨早點起床,走不一樣的路去上班,或是去聽演唱會、欣賞舞台劇,這些小小的改變,都能充分刺激腦袋。只要不斷提高大腦的活躍度,就能活絡腦部,有效預防失智症。
感動、共鳴、笑容……豐富的感情表現能活化腦部
隨著失智症的病情惡化,患者會變得沒有表情,這是因為主掌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日益萎縮的關係。
杏仁核原本是判斷敵我的部位,但現代人不需像野生動物一樣驚恐地躲避天敵,主要功能就變成「掌握喜不喜歡、快不快樂」的情緒。杏仁核位於主管記憶的海馬迴旁邊,會把喜不喜歡、快不快樂等情緒傳達到海馬迴,所以很感動的事物、情緒非常差等記憶,會很鮮明地留在腦海裡。
如果多次回想不好的記憶,不好的記憶就會長留在心中,造成壓力荷爾蒙過度分泌。如此一來,就會造成腦部受損,容易引發憂鬱症等疾病。
直截了當地表達出喜怒哀樂的情緒,會適度刺激杏仁核。現代科學家們也發現,快樂的情緒會比生氣、悲傷等負面情緒,更能帶給大腦正面的影響。
各位都知道「笑」能帶給人體正面的幫助。這是由於常常笑,能夠活化一種名為「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又稱自然殺手細胞)的免疫細胞,它會隨著血液遊走全身,負責巡邏,一發現癌細胞,就會加以吞噬。
還有,在笑的時候,自律神經的副交感神經會處於優勢。副交感神經能讓人體放鬆,所以遇到壓力大時,笑一笑就可以把身體切換到放鬆模式。
再加上,笑的時候會大口呼吸、吸進大量的氧氣,讓全身的血流更加順暢。而且不只是身體,連腦部血流都會增加,有助於活化腦部。如果是大笑,促進血流的效果更為明顯。因此我認為,類似聽單口、雙口相聲時發出的大笑,是維持身體與大腦健康的好方法。
有研究顯示,哭泣能夠消除壓力。但不是想到討厭的事物而哭,而是受到感動而落淚,這樣可以減緩緊張或混亂等負面情緒。同時科學家也發現,當人類哭泣時,有「共鳴腦」之稱的前額葉皮質正中央的血流會增加。之所以被稱為共鳴腦,正是因為這裡主宰著共鳴和理性等人性化的表現。
當你下次看電影或連續劇時,不妨欣賞會讓人哭泣的作品,也是活絡腦部的好機會。
做家事、常做菜,有效預防失智
常聽人說,原本習慣做家事的人,某天開始不再做家事,很快就會得到失智症。
做家事,不只身體在勞動,還得思考怎麼做才有效率,是一種能給予大腦正面刺激的行為。特別是做菜時,既要考量營養均衡、擬定菜單後去買菜,還得一次開兩個爐火同時煮不同的菜色、一次要煮幾人份、必須幾點前準備才能配合家人的時間……整個過程要經過複雜的程序才能完成,所以做菜這件事,也能提高腦部的活動力。
近年來,提供均衡營養的「宅配料理」廣受人們歡迎,但如果餐餐都用宅配,就會喪失刺激大腦的契機。而且,如果只用微波爐把超市買來的菜加熱,也不能發揮活化腦部的功能。不妨把買來的這些菜做點變化後再端上桌,趁機給予腦部刺激、活化大腦。
時下很多退休後的男性選擇上料理課、學習做菜,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事。如果四、五十的人願意當「假日煮夫」,為親愛的家人準備道香噴噴的佳餚,自己的大腦和家人都會很開心的!
睡前2~3小時關掉所有3C產品
經常加班到深夜,去便利超商買了晚餐,回家後就看電視、玩電玩或上網,搞到半夜兩、三點……如果你有這種習慣,不說也知道,你的睡眠品質並不好。
便利超商裡永遠是明亮如白晝。當你晚上如果處於強光下,大腦會誤以為「已經是白天」,就會「抑制」分泌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荷爾蒙,所以讓你到半夜也會無法順利睡眠。
電視、電腦、手機明亮的畫面,儘管不像便利超商的燈光那麼亮,但很容易不小心入迷而過度興奮。以人體的生理時鐘來看,夜晚時刻的副交感神經本應處於優勢,進入放鬆模式進入睡眠,可是一旦產生興奮感,交感神經就會占盡優勢,睡眠障礙就此產生了。
究竟,如何才能提高睡眠品質呢?
建議晚上不要看電視或上網過久,睡前2~3小時最好就關掉電腦和電視。如果覺得這樣的時間不夠用,那你就早點起床看電視或上網吧!
常加班到很晚的人,不妨改變方式,早點到公司把公事處理完如何?而且早上頭腦比較清醒,工作效率會更好。
如果夜間睡眠時間不足,你就要有午睡的習慣。注意的是,如果午睡超過30分鐘,大腦就會進入正式休息狀態,之後就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至於在傍晚時睡一下,則會影響晚上睡眠品質。如果真的想睡,最晚下午三點前,坐在椅子或沙發上小憩30分鐘即可。
如果睡不著,與其喝酒不如吃安眠藥
有些人怕睡不著,習慣在睡前喝酒,但要知道:想藉酒精的力量來入睡,比仰賴安眠藥更危險!因為酒會愈喝愈多,導致成癮,這樣就不好了。
此外,一般人常有「安眠藥會吃成習慣」的錯誤印象。其實,安眠藥不用天天服,只要在假日前夕服用即可。重要的是,請遵照醫囑服藥。正確用藥就能改善失眠,也能提高睡眠品質,讓腦部獲得充分的休息。
愛賭博的人不會失智?
賭博時,人會處於異常興奮狀態。賭贏的時候,腦中會發生什麼事呢?
人腦中有一個神經回路,被稱為「報酬系統」,它受到刺激時,會釋放出帶來快感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管是受人稱讚或飲食,報酬系統都會受到刺激,尤其賭博賭贏時,刺激更為強烈。
多巴胺,能讓人做事有幹勁、集中注意力,也是活化腦部的物質。換句話說,一旦賭贏,腦內就會分泌出大量多巴胺,讓大腦運轉更為活躍。
這樣聽起來,賭博反而有益腦部?話不能這麼說!因為賭博有贏有輸,而且賭輸的機率遠高於賭贏,甚至還會使人上癮。
順帶一提,研究人員發現玩柏青哥(小鋼珠)時,開獎時腦部會劇烈活動,但如果持續不開獎的狀態,腦部反而不會再運作。所以,每逢假日就成天坐在小鋼珠台前的人,未來反而比較容易得失智症。
有趣的是,如果是打麻將或撲克牌等「必須和人對奕」的遊戲,腦部就會持續運作。因為在遊戲過程中必須和對手交流,還要一邊想策略、一邊玩遊戲,對於大腦來說,也算是有被刺激到。
話雖如此,我還是建議各位,千萬不要沉迷於賭博!
【書摘5】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已經執業超過25個年頭了。1990年代,我以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精神病理學研究為目標,每天都在第一線診治患者。2000年代,在失智症治療藥物愛憶欣問世後沒多久,就算開藥給患者服用,也都還是為了應付失智症的行為精神症狀(BPSD)而陷入苦戰。只要患者一出現徘徊症狀或發出奇怪的聲音,就立刻使用禁閉室拘禁患者,這就是當時治療失智症的實際狀況。
可是拘禁患者反而會讓病症惡化,也容易發生意外。為了防患未然,院方蓋了一棟「零拘禁」的失智症治療大樓,可惜我當時是管理者,並沒有太多與患者面對面問診的機會。
直到某個時機我受邀到失智症專門醫院(病床數150床)進行治療。那時我和某患者(K女士╱當年80歲)之間的一件事,成為我後來投入失智症治療的契機。
K女士已經臥病在床好幾年,連病房職員都很少聽到K女士的聲音。我一上任時每周會去巡房四次,但完全無法與她進行對話,都是我單方面和她打招呼。過了半年左右,K女士開始會用眼神示意「幫我拉開窗簾」,等到我真的把窗簾拉開後,K女士就輕輕點頭向我示意,此時此刻,雙方已經有了一些交流。即使如此,我還是沒有聽過她開口說話。
想不到有一天,K女士竟然開口說出「醫生,謝謝你。」那時我不以為意,只是聽過去就算了。兩天後,竟然聽到她過世的消息,我整個人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起來。我突然想到,「雖然罹患失智症,K女士心中說不定還是有豐富的情緒波動」、「我是不是太過自以為是,錯失了患者的細微情緒變化呢?」我沒有能力隨著K女士最初、也是最後的一句話--「醫生,謝謝你」,發現失智症患者的內心情緒波瀾,表示我的醫術還非常不成熟!
因為這件事,我開始關心患者的心理變化,並想要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之後,隨著診斷的失智症患者人數增加,我深深感受到失智症藥物對於重度失智症患者來說,可說是力有未逮,因而得出「應該在失智症發病前進行治療」的結論。加上最近的研究證實,失智症發病的10~20年前,病程就已經悄悄發展,更讓我決心朝這方面努力研究。
不過,目前我針對預防失智症所提出的各種對策,大都只是根據經驗「知道這麼做有效」,今後我認為還必須搜集更多證據來佐證。
我希望藉由本書,安慰失智症患者的靈魂,為他們帶來希望與治療的可能性。
【書摘1】
失智症預備軍--MCI
日本社會正式邁入「人生90歲時代」,可想而知,失智症的患者將會快速攀升。儘管現階段醫學對於失智症,尚未找到能完全治癒的方法,但只要提早發現,就能有效地控制。
提早發現失智症的關鍵指標,就是「MCI」。MCI是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縮寫,指的就是「輕度認知障礙」,它不是失智症,卻也不是完全健康。簡單來說,在失智症發病的前期階段,可以正常生活,但如果放著不管,未來就有可能導致失智,我稱它為「失智症預備軍」。
一般而言,失智症大約是從65歲左右發病,到75歲會突然快速增加(詳見...
推薦序
認識輕度認知障礙的第一本書
徐文俊(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顯示,8.09%的65歲以上老人有失智症,其中極輕度失智症為3.26%,而輕度及輕度以上失智症約占4.82%,人數總數高達22.7萬。但是隨著老人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人數快速增加。所以預估2030年,人數逾47萬,而至2050年逾86萬。
這個增加速度令人震驚,我們若未採取行動,到時候每100位台灣人中有超過4位失智者。失智症像是一個21世紀的黑死病,正在全世界蔓延。失智症的病因中,約50~70%來自於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所以控制阿茲海默氏病,是控制失智症的關鍵。
阿茲海默氏病因為表現的症狀是認知功能與精神症狀,診斷不易,直到西元1905年,才由德國的阿茲海默醫師在一個失智的婦女腦部組織發現斑塊與神經結節。它的發現比巴金森氏症的發現晚了88年。但是阿茲海默氏病是迷樣的疾病,即使至今已是發現超過百年,我們仍舊不甚了解其病因,以致於還沒有研發出有效控制的藥物。
阿茲海默氏病造成大腦漸進性的退化,是會致死的疾病,從發病(產生失智症)後到死亡大約8~10年。然而從腦部有病理變化至失智症前,預估大約還有25年。由於病患一旦失智了,即無法復原,照護的難度與成本相當高。若將失智症延後5年發生,全世界的失智症總人口數預估會減少一半。所以,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在病患還未失智症前,找出治病的方式,減少失智症的發生。
60年前,克勞(V.A. Kral)博士提出「良性衰老性健忘」,用以描述阿茲海默氏病的失智前症狀。隨後的30年學者陸續提出各種概念,然而這些概念與阿茲海默氏病病程並未相當吻合,同時也因當時醫學科技還未發展成熟,漸被棄用。直至90年代,彼得森(R. Petersen)利用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概念,並成功證實失憶型MCI是早期阿茲海默氏病的表現。
失憶型MCI的研究成果如下:一旦診斷失憶型MCI後,每年約有12~15%個案演變成失智症,追蹤6年後,大約80%個案成為阿茲海默氏病失智症。但是,卻有20%個案會停留在MCI,甚至回復正常。所以,失憶型MCI可能不完全是早期阿茲海默氏病,而是一群罹患失智症高危險群的個案,其危險值大約一般人的10倍。
阿茲海默氏病有許多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抽煙、低教育程度、不運動、與憂鬱症。若沒有這些危險因素,失智症的風險可以降低一半。而若是將這些危險因素有效控制,也可以減少失智症的進展。著名的FINGER研究,是一個在芬蘭進行的大型社區臨床試驗,讓高危險群的老人接受飲食指導、運動處方、認知訓練與健康管理,發現能夠有效降低失智症與認知退化。
坊間少有特別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書籍。廣川醫師這本書,將MCI的概念傳達相當完整清楚,而且提出診斷與治療方針。他也提出失智症對40~60歲的人非常重要,因為這群人正要照顧進入高危險群,或是已經開始失智症的父母親;且這個階段自己正在跨進失智症盛行的年齡層,知道阿茲海默氏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但卻是可以有效預防,非常重要。
MCI在65歲以上的人好發率為18.67%,所以這群40~60歲的人必須注意。他們須學習如何避免進入MCI;若是已有MCI,則應當避免(或延後)讓自己進入失智症。「焦慮」與「憂鬱」是MCI階段常有的症狀,更是家人唯一可觀察得到的症狀,因此家人須了解MCI-失智症-憂鬱的複雜關係。廣川醫師更提到,現代電腦化不但減少我們思考的能力,也減少了人際間的互動,造成前額葉皮質退化,他稱之為「電玩腦」。
本書翻譯自日文,有些詞句使用與中文的用法不同,但仍不減其益處。作者提供的檢查表似乎是自己擬定的,而有些資料可能是個人經驗,是否經過實驗驗證不得而知,讀者宜慎辨之。還有幾點需要提醒讀者:MCI目前尚無法透過血液檢查篩檢;MMSE測量與其他臨床上會使用的測驗,我不建議自我施測,以免誤判,因為如果讀者已熟悉測驗內容,容易造成測驗成績提高,反而延誤診斷。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歐美與台灣本土近十年對於MCI也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很多已經應用於臨床,期待相關書籍也能陸續出版。廣川醫師開設的MCI診所,並且自稱「失智症預防醫師」,對於失智症的預防與腦部健康概念值得稱許、大大推廣!
認識輕度認知障礙的第一本書
徐文俊(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顯示,8.09%的65歲以上老人有失智症,其中極輕度失智症為3.26%,而輕度及輕度以上失智症約占4.82%,人數總數高達22.7萬。但是隨著老人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人數快速增加。所以預估2030年,人數逾47萬,而至2050年逾86萬。
這個增加速度令人震驚,我們若未採取行動,到時候每100位台灣人中有超過4位失智者。失智症像是一個21世紀的黑死病,正在全世界蔓延。失智症的病因中,約50~70%來自於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 d...
目錄
【推薦序】認識輕度認知障礙的第一本書 徐文俊
【總編輯的話】原來媽媽竟然真的失智了…… 王純瑞
【寫給台灣讀者】為什麼我要寫這本書?
〈前言〉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
第一章 小心!你可能是失智症預備軍
失智症預備軍--MCI
65歲以上,每七位就有兩位失智
50歲以上,只有10%沒有失智之虞
40歲起,大腦就慢慢在衰老
沉溺於手機電玩的人要小心了
E化的社會,加速大腦機能退化
不要錯失MCI的小徵兆
提前篩檢病情,就能減緩退化速度
恢復者與轉化者的差異
沒有自覺的「前期MCI」
把握治療黃金期
「我爸媽都沒有失智哦……」有這種想法的人最要不得!
帶著父母就醫,自己也順便掛號
第二章 原來失智症還有不同類型
失智症不是疾病,而是症候群
比起遺傳因素,後天因素影響更大
阿茲海默氏症≠失智症
四、五十歲發病的早發性失智症,病程發展快
慢慢進展的「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
阿茲海默氏型失智症的發病機制
只要一發作,病程就會快速發展的「血管性失智症」
症狀相似的「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
血管老化是失智症的導火線
細胞缺乏ATP,老化現象隨之出現
目前仍然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
第三章 40歲以後該做的失智症檢測
發現「最近好像很健忘……」,有可能是MCI
與其擔心會遺傳,不如做檢查最安心
透過血液檢查篩檢MCI
「問診」是MCI檢查的基礎
簡易智能量表
請務必到有專科醫師的醫院接受MCI檢查
關於腦部影像檢查
影像診斷也可發現前期MCI
與其腦部健檢,不如做有健保給付的影像檢查
認識腦部四大區塊
腦部影像診斷可以看出什麼?
第四章 保養大腦的五個方法
萬一確診為MCI,要向家人開誠布公
應該跟公司說嗎?
找一位能夠諮詢失智症的「家庭醫師」
確診為MCI時就要接受治療,抑制病程發展
開始治療一個月就能見效
努力幫大腦找新鮮的樂子
第五章 驚!這些生活習慣會誘發失智
「代謝症候群」是失智症的入口…
童年時期的肥胖與失智症有關
愛吃甜食的男性要當心了
煙酒不離口,失智症找上門
牙周病的細菌會引起失智症
憂鬱症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
隨時注意五感變化
高知識分子病程進展通常比較快
大腦會愈用愈發達
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擊退腦疲勞
第六章 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療
維持大腦健康才是終極抗老
四、五十歲的人,如何生活才能不失智?
感動、共鳴、笑容……豐富的感情表現能活化腦部
做家事、常做菜,有效預防失智
睡眠品質好,有助於重設大腦
睡前2~3小時關掉所有3C產品
如果睡不著,與其喝酒不如吃安眠藥
散步時欣賞風景,也能刺激大腦活化
跳舞必須與人互動,整個腦就會動起來
建立工作以外的生活圈
愛賭博的人不會失智?
透過抄寫的方式,在腦中複製記憶迴路
讀書、電影,比看電視更能刺激大腦
「孤獨」是失智症的導火線
陪我們到人生最後一刻的「失智症支援醫師」
〈結語〉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推薦序】認識輕度認知障礙的第一本書 徐文俊
【總編輯的話】原來媽媽竟然真的失智了…… 王純瑞
【寫給台灣讀者】為什麼我要寫這本書?
〈前言〉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
第一章 小心!你可能是失智症預備軍
失智症預備軍--MCI
65歲以上,每七位就有兩位失智
50歲以上,只有10%沒有失智之虞
40歲起,大腦就慢慢在衰老
沉溺於手機電玩的人要小心了
E化的社會,加速大腦機能退化
不要錯失MCI的小徵兆
提前篩檢病情,就能減緩退化速度
恢復者與轉化者的差異
沒有自覺的「前期MCI」
把握治療黃金期
「我爸...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92頁開數:14.8cmx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