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波特萊爾
定價:NT$ 400
優惠價:79 折,NT$ 316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惡之華》是受苦的靈魂綻放出的病弱花朵,散發不吉的冷香;
詩人杜國清教授的全新完整譯本恰與原作「東西交輝」。
《惡之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特萊爾的不朽傑作,對二十世紀現代詩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名著。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曾為之傾倒自嘆:「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本書並附有譯者的四篇文字:〈波特萊爾與《惡之華》〉簡介、〈致波特萊爾〉詩、〈波特萊爾與我〉散文、闡述象徵主義詩觀的〈萬物照應.東西交輝〉論文,以及波特萊爾年譜與相關歷史圖片,幫助讀者更貼近詩人及其詩作。
★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鄭恆雄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
十九世紀法國詩人,象徵主義的開拓者,二十世紀新興藝術現代派的先河,也是美國作家愛倫.坡的法文翻譯者,以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和散文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傳世。除了詩人與翻譯家以外,波特萊爾也是一個傑出的文學批評家和藝術批評家。他對文學、藝術、音樂、文明的批評著作,對後來的文學思潮與批評理論,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波特萊爾在世四十六年,1857年出版《惡之華》時,三十六歲。除了再版的一百二十六首以外,詩人死前一年(1866)出版《漂流詩篇》(Les Épaves) 二十三首(包括初版被禁的六首),以及補遺十四首;波特萊爾一生的詩作,總共只有一百六十三首。以區區一百六十三首詩,波特萊爾在世界的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
譯者簡介:
杜國清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東亞系、賴和吳濁流臺灣研究講座教授,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杜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西詩論和臺灣文學,一九九六年創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致力於臺灣文學的英譯,促進國際間對臺灣文學的了解。
他曾任《現代文學》編輯,《笠》詩刊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蛙鳴集》、《島與湖》、《雪崩》、《望月》、《心雲集》、《殉美的憂魂》、《情劫集》、《勿忘草》、《對我 你是危險的存在》、《愛染五夢》、《愛的祕圖》、《山河掠影》、《玉煙集》、《詩論.詩評.詩論詩》等。翻譯有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波特萊爾《惡之華》、西脇順三郎《詩學》、劉若愚《中國詩學》、《中國文學理論》等。曾獲中興文藝獎、詩笠社翻譯獎;一九九三年漢城亞洲詩人大會頒與功勞獎,一九九四年榮獲文建會翻譯成就獎。
名人推薦:
譯者序:波特萊爾與《惡之華》
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年輕時是相當英俊的。他有一頭波狀的黑髮,起伏在高敞的額上;清秀的眉毛下雙眼皮鑲嵌著兩顆黑眼珠,鼻子端莊而敏銳,嘴巴寬闊沉默,薄薄的嘴唇帶有譏諷和挑逗的誘惑。
詩人善於談吐,風度溫柔文雅。天生感性敏銳,知性聰穎,個性早熟。父親去世時他才六歲。父親的儒雅風度、藝術趣味以及虔誠的信教心,在他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曾立志做畫家的父親常帶他到公園散步,告訴他公園裡的種種雕像,而在他幼小的心中根植了深厚的美術趣味。父親去世之後,他享有母親全部的愛。在母親翌年改嫁之前的二十個月,可說是詩人一生中僅有的最幸福的時期,成為他詩中充滿懷念的回憶。(見《惡之華》再版第九十九首〈我仍忘不了⋯⋯〉與第七十六首〈憂鬱〉。)
詩人的繼父是軍人奧比克(Jacques Aupick)。在波特萊爾幼小的心中,是他劫奪了母親對他的愛。波特萊爾與母親的關係,也隨著他與繼父之間的關係而改變,時而和諧,時而緊張,時而充滿爆炸性的火藥味。雖然奧比克將軍並無存心虐待或表示厭惡的態度,他對波特萊爾的天賦和個性,可說缺乏該有的了解與同情。甚至他母親,事實上也沒有了解真正的波特萊爾,尤其是他的感情以及內心的精神生活。他們曾經有意將波特萊爾培養成外交家,而對波特萊爾志向文學的決心感到驚訝與幻滅。在他們結婚之後,再三再四將波特萊爾送到學校去住宿或寄居在朋友家裡,甚至強迫他到南洋去遠遊八個月,難怪詩人也認為是太自私了。
詩人十九歲時在巴黎拉丁區過著放浪自由的生活,染上了終生煩惱的梅毒與吸毒、借債、揮霍等習癖。這可說是對家庭的反抗,同時也是個性的覺醒。一等到二十一歲成年繼承了生父的巨額遺產,詩人不久即搬出父母的家。住在安茹河岸(quai d’Anjou)的碧牡丹公館(Hôtel de Pimoden)那段期間(約兩年),可說是詩人發揮紈褲子弟生活的趣味與服飾的得意時期。他的公寓裝飾以紅色和黑色條紋的壁紙,高貴的地毯和窗子,以及精瓷、名畫和古董。他有時穿著黑色天鵝絨的緊身衣,腰間束以金黃色的帶子;有時穿著窄燕尾的外衣,上等白襯衫,反折的寬袖口,頸間開敞的領子,或繫以鮮紅的領帶;有時穿著大幅高級的黑呢絨、緊腿褲、漆皮鞋以及白色絲襪。這種「瀟灑」(Dandyism)的服裝和生活,正如藍波(Jean Arthur Rimbaud)所說的,是「太過於藝術家的環境」。
這種紈褲子弟的趣味和服裝,在兩年之內使他花掉了四萬法郎,另外負債二萬五千法郎(他所繼承的巨額遺產是七萬五千法郎)。其揮霍之豪華與瀟灑,不能不令人羨嘆。因此,奧比克夫婦斷然採取對策,向法院提出申訴,而結果,詩人被判為準禁治產者。這個法律手續前後不到三個月,不容許詩人有任何商討辯白的餘地,而成為詩人一生為付利息而苦惱的一大原因。難怪詩人對他母親愛恨交加,而在〈祝禱〉(《惡之華》第一首)中,充滿對母親的怨恨之詞。
《惡之華》中差不多有一半是與女人有關的情詩。波特萊爾詩中的女人一共有四個;她們在不同的時期使詩人留下優美與痛苦的詩篇。第一個是「斜眼的莎拉」(Sarah la Louchette),巴黎拉丁區的猶太妓女。詩人因她寫了三首詩:即第二十五首〈你想將整個宇宙都帶進閨房〉,第三十二首〈一夜我躺在醜惡猶太女人身邊〉,另一首沒收在《惡之華》中。詩人與莎拉的交往是在十九歲到二十一歲之間的三年,其中一年詩人離開巴黎前往南洋。兩人的關係並不深切,但是這種早期的戀愛體驗,對於日後詩人的戀愛觀以及對女人的看法具有莫大的影響。
詩人的第二個女人是珍妮.杜娃(Jeanne Duval)。詩人認識她時二十一歲,而前後來往共二十年(1842-1861),其中經過了多少次的分離與重歡。珍妮.杜娃(或露美Lemer)是個黑白混血的女伶,個子高大,肉體豐滿,具有豐厚的黑髮,銅色的皮膚、大大的眼睛、稍厚的嘴唇。她脾氣彆扭、生性冷酷。她與詩人有著短暫的幸福生活,可是也帶來爾後多年的不幸。詩人對她盡情盡義,幾次向監護人和他母親要求讓珍妮繼承他的財產,可是她幾乎從一開始就對他不忠實,騙他、搶他,故意傷他。即使如此,詩人從來沒有失去對她的責任感;每次分離,仍在經濟上盡力照顧她的需要。她是詩人一生的十字架。詩人對她的熱情,時而優柔,時而幾乎是憎恨。他們兩人像是一對歡喜冤家,具有拆不散的孽緣。詩人因她而寫的詩,亦即所謂珍妮.杜娃詩篇(The Jeanne Duval Cycle),根據史加福(Francis Scarfe)教授的判斷,有〈異國的芳香〉(第二十二首)、〈髮〉(第二十三首)、〈我愛慕你⋯⋯〉(第二十四首)、〈然而還不滿足〉(第二十六首)、〈舞動的蛇〉(第二十八首)、〈腐屍〉(第二十九首)、〈來自深淵的叫喊〉(第三十首)、〈貓〉(第三十四首)、〈決鬥〉(第三十五首)、〈陽臺〉(第三十六首)、〈著魔的男人〉(第三十七首)、〈幽靈〉(第三十八首)、〈午後之歌〉(第五十八首)、〈貝雅翠斯〉(第一一五首)等。
詩人的第三個女人是瑪利.朵白蘭(Marie Daubrun)。詩人跟她的來往是在二十六歲到三十八歲之間。她是個女伶和模特兒;金髮美人,綠眼珠,鼻子稍為朝上,嘴唇像玫瑰花蕾。詩人曾在他的朋友德瑞(Deroy)的畫室中貪婪地注視她的裸體。一八四七年,她在聖馬丁劇院主演《金髮美女》,頗為成功。詩人在寫給她的信中說:「由於你,瑪利,我將堅強偉大。像佩脫拉克(Petrarch),我將使我的羅拉(Laura)不朽。請當我的守護天使、我的繆斯、我的聖母,引導我走著『美』的道路。」最初,詩人的追求遭到拒絕,因她當時對他的朋友班維爾(Banville)更有興趣。因此,詩人對她反而寄以柏拉圖式的愛情,直到一八五四年詩人對她的熱情復燃。可是在詩人為她的戲劇前途奔走失敗以後,她就離開詩人再投到班維爾的懷抱。這種三角關係使詩人感到莫大痛苦和嫉妒。根據史加福教授的判斷,所謂瑪利.朵白蘭詩篇(The Marie Daubrun Cycle),包括第四十九首到五十六首的〈毒〉、〈陰空〉、〈貓〉、〈優美的船〉、〈旅邀〉、〈無可挽救者〉、〈交談〉、〈秋之歌〉,以及第六十四首〈秋的小曲〉與第九十八首〈虛假的愛〉等。
詩人的第四個女人是莎巴伽夫人(Madame Sabatier)。詩人跟她的交往是在三十一歲到四十歲之間。她是一個銀行家的情婦;她家的沙龍在經濟上是由銀行家支持的。她是個白膚金髮碧眼的美人,五官端莊,嘴上常帶著微笑。她較有教養,富於機智,但是道德觀念頗無原則。她不避與崇拜者逢場做戲。詩人愛她,把她當作精神戀愛的對象。從一八五二年起,詩人不斷以匿名寫信給她,同時附上情詩。她是詩人理想的結晶、靈感的泉源、崇拜的繆斯。詩人寫給她的匿名信和情詩,繼續了五年,直到一八五七年八月三十日,莎巴伽夫人以身相許。可是那晚的幽會,對詩人而言,不是狂喜而是幻滅。在第二天寫給莎巴伽夫人的信中,詩人說:「幾天前你是女神,如今你是女人。」詩人對她的精神戀愛,於焉告終。《惡之華》中所謂莎巴伽詩篇(The Sabatier Cycle),包括從第四十首到第四十八首的〈永遠一樣〉、〈她的一切〉、〈今晚你要說什麼⋯⋯〉、〈活火炬〉、〈通功〉、〈告白〉、〈心靈的黎明〉、〈黃昏的諧調〉、〈香水瓶〉,以及第六十二首〈憂愁與流浪〉等。
除了女人,波特萊爾的一生中,曾有一時對政治社會現狀頗為關心和參與。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時,他站在群眾的一邊。在一八四八到一八五一年(二十七歲到三十歲)的革命時期,他的行動相當複雜與狂熱,但大體上是由於感情的衝動與一時的憤慨。不久也就對社會主義幻滅,接著是對政治的冷感。雖然革命時期的影響,並不直接表現在詩中,波特萊爾在一八五○年和一八五一年預告他的詩集即將出版,當時的書名卻擬為《冥府》(Les Limbes)。《冥府》雖是個帶有濃厚神學色彩的用語,當時的社會主義者用以形容社會的一個狀態,含有時代與政治的意義。波特萊爾的詩,雖然沒有政治性的革命氣息,但是有些作品含有現實主義的寫實精神卻是無可否認的。例如,屬於〈冥府詩篇〉中的〈拾荒者的酒〉(第一○五首)、〈殺人犯的酒〉(第一○六首)、〈窮人之死〉(第一二二首),以及〈巴黎寫景〉中的〈七個老頭兒〉(第九十首)、〈小老太婆〉(第九十一首)、〈黃昏〉(第九十五首)、〈賭博〉(第九十六首)等等。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波特萊爾是美國作家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的翻譯者和介紹者。他對愛倫.坡的興趣開始於一八四七年(二十六歲);一八五二年(三十一歲)開始大量翻譯。那年三月及四月在《巴黎評論》上發表〈愛德嘉.愛倫.坡的生平與作品〉,那是歐洲真正評論愛倫.坡的第一篇論文。一八五六年(三十五歲)完成的《珍奇譚》(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至今仍是法文的標準譯本。
除了詩人與翻譯家以外,波特萊爾也是一個傑出的文學批評家和藝術批評家。他對文學、藝術、音樂、文明的批評著作,對後來的文學思潮與批評理論,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惡之華》初版是在一八五七年,詩人三十六歲。除序詩以外,共收錄一百首詩,其中六首後來被禁。再版是在一八六一年(四十歲),共錄一百二十六首,其中新增三十二首以取代初版的六首。再版是詩人生前最後選定安排的定本,向來是《惡之華》版本的依據。雖然作者死後翌年(一八六八),由密歇爾.雷威(Michel Lévy)書店出版《惡之華》第三版,並錄再版以後詩人在雜誌上發表的作品,以其編排與選擇並非出於作者本意,不足依據。除了再版的一百二十六首以外,再加上詩人死前一年(一八六六年)出版的《漂流詩篇》(Les Épaves)二十三首(包括初版被禁的六首),以及補遺十四首,波特萊爾一生的詩,總共只有一百六十三首。以區區一百六十三首詩,波特萊爾在世界的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
《惡之華》再版在序詩之下,共分六章:一、〈憂鬱與理想〉(八十五首);二、〈巴黎寫景〉(十八首);三、〈酒〉(五首);四、〈惡之華〉(九首);五、〈叛逆〉(三首);六、〈死〉(六首)。其中第二章〈巴黎寫景〉為初版所無,是由初版的〈憂鬱與理想〉中八首與新作十首凑成的;詩篇的位置和數目與初版稍有異動,具有詩人原來預定的構成。
關於《惡之華》的構成,可從一貫的主題中加以考察。六章的標題似乎含有《惡之華》之主題的一貫性。在獻詞中,作者說是獻上「這些病弱的花朵」。所謂「病弱的」(madadif),含有「惡」(mal)與「病」 (maladie)的雙重意思。然則,《惡之華》的主題,不僅是表現作者的靈魂在善與惡之間的衝突所迸出的火花,同時也是表現作者的精神在受苦的病中所醞釀發散的花香。所謂善與惡,是道德上或倫理上的觀念。波特萊爾年幼時受過天主教的洗禮;在他的意識中,原罪的觀念根深蒂固。雖然他在年輕時已失去對神的信仰,但是他無法完全漠視或棄絕神的存在。他越反抗,越瀆神,越皈依惡魔,結果越是悔恨,越意識到罪孽深重,也越證明神的存在對他的支配力量。從基督教的原罪觀念看來,離開神的生活方式乃是惡。由此觀之,《惡之華》可說是背叛神的逆子,在「失樂園」裡徬徨、悔恨的心路歷程或良心掙扎的紀錄。
另一方面從《惡之華》的「病」義看來,作者心靈上的病到底是什麼病呢?一言以蔽之,是「倦怠」(ennui)。所謂「倦怠」,是指精神上的厭倦、疲乏、懈怠、消沉、沮喪、無聊、空虛,以及意志力的逐漸頹廢墮落和不斷退化。詩人在〈給讀者〉中指出,在人性脆弱、惡魔君臨的人生現實中,人是情欲的奴隸,惡魔的傀儡,而倦怠是人生中最大的惡德,且是其他惡德的根源。從天主教的觀點看來,倦怠或精神上的怠惰,是莫大的罪,且是其他罪的根源。波特萊爾的倦怠是無可救藥的,終於將他導向絕望。由此觀之,《惡之華》可說是詩人企圖從倦怠中獲得解脫的種種追尋或逃避的歷程和紀錄。
在第一章〈憂鬱與理想〉中,詩人的「理想」不外乎脫離倦怠的現實世界,包括對戀愛、美、詩、逸樂、童年回憶、異國,以及人造樂園的追求。詩人的「憂鬱」不外乎對現實的絕望與無可奈何,其中包括哀愁、苦惱、悔恨、忘卻、空虛、深淵、時間的重荷、以及死等等副次的主題。以下各章,〈巴黎寫景〉、〈惡之華〉、〈叛逆〉和〈死〉,可說都是詩人的靈魂在逃脫倦怠、企求安慰、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所展開的光景和痕跡。詩人試想在外界的自然中尋找解脫,而外界,對他而言,亦即巴黎;充滿巴比倫的惡德和墮落景象的巴黎街頭,無異是地獄的門口。於是,詩人退而在「酒」中麻醉自己。酒,正像麻藥,只能給與暫時的忘卻和幻覺;所謂「人造樂園」也只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進而,詩人甚至想在「惡」與「叛逆」中尋求解脫。正像在美或酒的沉醉中,為惡與叛逆也只不過是企圖忘卻現實的一種手段而已。在為惡或叛逆之中,只要能暫時忘卻現實的空虛,脫離苦惱的折磨,逃避倦怠的嚙咬,減輕時間的重荷,詩人無不感到莫大的狂喜。然而狂喜只是短暫的。最後,唯一的解脫只有「死」。「死」是唯一的希望和靈藥;是永生的入口,靈魂的理想鄉。於是「惡之華」的心路歷程乃以「旅航」結束;詩人的靈魂在「死」的深淵中,探尋理想鄉,一個「未知」的世界,不管那是天國或地獄。
《惡之華》正如作者所預告的,在於表現「現代青年的憧憬與憂鬱」、「追溯現代青年精神動搖不安的歷史」。這也正是《惡之華》的現實意義,而這種現實意義是具有永久性的。因為人的存在永遠具有無限的哀愁,而哀愁的靈魂永遠在憧憬理想追求安慰。《惡之華》做為詩作品最大的價值正在於給後代無數受苦的靈魂以安慰。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7折22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1 |
4折 | 3 |
5折 | 14 |
6折 | 5 |
7折 | 18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波特萊爾
優惠價: 79 折, NT$ 316 NT$ 40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惡之華》是受苦的靈魂綻放出的病弱花朵,散發不吉的冷香;
詩人杜國清教授的全新完整譯本恰與原作「東西交輝」。
《惡之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特萊爾的不朽傑作,對二十世紀現代詩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名著。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曾為之傾倒自嘆:「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本書並附有譯者的四篇文字:〈波特萊爾與《惡之華》〉簡介、〈致波特萊爾〉詩、〈波特萊爾與我〉散文、闡述象徵主義詩觀的〈萬物照應.東西交輝〉論文,以及波特萊爾年譜與相關歷史圖片,幫助讀者更貼近詩人及其詩作。
★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鄭恆雄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
十九世紀法國詩人,象徵主義的開拓者,二十世紀新興藝術現代派的先河,也是美國作家愛倫.坡的法文翻譯者,以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和散文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傳世。除了詩人與翻譯家以外,波特萊爾也是一個傑出的文學批評家和藝術批評家。他對文學、藝術、音樂、文明的批評著作,對後來的文學思潮與批評理論,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波特萊爾在世四十六年,1857年出版《惡之華》時,三十六歲。除了再版的一百二十六首以外,詩人死前一年(1866)出版《漂流詩篇》(Les Épaves) 二十三首(包括初版被禁的六首),以及補遺十四首;波特萊爾一生的詩作,總共只有一百六十三首。以區區一百六十三首詩,波特萊爾在世界的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
譯者簡介:
杜國清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東亞系、賴和吳濁流臺灣研究講座教授,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杜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西詩論和臺灣文學,一九九六年創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致力於臺灣文學的英譯,促進國際間對臺灣文學的了解。
他曾任《現代文學》編輯,《笠》詩刊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蛙鳴集》、《島與湖》、《雪崩》、《望月》、《心雲集》、《殉美的憂魂》、《情劫集》、《勿忘草》、《對我 你是危險的存在》、《愛染五夢》、《愛的祕圖》、《山河掠影》、《玉煙集》、《詩論.詩評.詩論詩》等。翻譯有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波特萊爾《惡之華》、西脇順三郎《詩學》、劉若愚《中國詩學》、《中國文學理論》等。曾獲中興文藝獎、詩笠社翻譯獎;一九九三年漢城亞洲詩人大會頒與功勞獎,一九九四年榮獲文建會翻譯成就獎。
名人推薦:
譯者序:波特萊爾與《惡之華》
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年輕時是相當英俊的。他有一頭波狀的黑髮,起伏在高敞的額上;清秀的眉毛下雙眼皮鑲嵌著兩顆黑眼珠,鼻子端莊而敏銳,嘴巴寬闊沉默,薄薄的嘴唇帶有譏諷和挑逗的誘惑。
詩人善於談吐,風度溫柔文雅。天生感性敏銳,知性聰穎,個性早熟。父親去世時他才六歲。父親的儒雅風度、藝術趣味以及虔誠的信教心,在他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曾立志做畫家的父親常帶他到公園散步,告訴他公園裡的種種雕像,而在他幼小的心中根植了深厚的美術趣味。父親去世之後,他享有母親全部的愛。在母親翌年改嫁之前的二十個月,可說是詩人一生中僅有的最幸福的時期,成為他詩中充滿懷念的回憶。(見《惡之華》再版第九十九首〈我仍忘不了⋯⋯〉與第七十六首〈憂鬱〉。)
詩人的繼父是軍人奧比克(Jacques Aupick)。在波特萊爾幼小的心中,是他劫奪了母親對他的愛。波特萊爾與母親的關係,也隨著他與繼父之間的關係而改變,時而和諧,時而緊張,時而充滿爆炸性的火藥味。雖然奧比克將軍並無存心虐待或表示厭惡的態度,他對波特萊爾的天賦和個性,可說缺乏該有的了解與同情。甚至他母親,事實上也沒有了解真正的波特萊爾,尤其是他的感情以及內心的精神生活。他們曾經有意將波特萊爾培養成外交家,而對波特萊爾志向文學的決心感到驚訝與幻滅。在他們結婚之後,再三再四將波特萊爾送到學校去住宿或寄居在朋友家裡,甚至強迫他到南洋去遠遊八個月,難怪詩人也認為是太自私了。
詩人十九歲時在巴黎拉丁區過著放浪自由的生活,染上了終生煩惱的梅毒與吸毒、借債、揮霍等習癖。這可說是對家庭的反抗,同時也是個性的覺醒。一等到二十一歲成年繼承了生父的巨額遺產,詩人不久即搬出父母的家。住在安茹河岸(quai d’Anjou)的碧牡丹公館(Hôtel de Pimoden)那段期間(約兩年),可說是詩人發揮紈褲子弟生活的趣味與服飾的得意時期。他的公寓裝飾以紅色和黑色條紋的壁紙,高貴的地毯和窗子,以及精瓷、名畫和古董。他有時穿著黑色天鵝絨的緊身衣,腰間束以金黃色的帶子;有時穿著窄燕尾的外衣,上等白襯衫,反折的寬袖口,頸間開敞的領子,或繫以鮮紅的領帶;有時穿著大幅高級的黑呢絨、緊腿褲、漆皮鞋以及白色絲襪。這種「瀟灑」(Dandyism)的服裝和生活,正如藍波(Jean Arthur Rimbaud)所說的,是「太過於藝術家的環境」。
這種紈褲子弟的趣味和服裝,在兩年之內使他花掉了四萬法郎,另外負債二萬五千法郎(他所繼承的巨額遺產是七萬五千法郎)。其揮霍之豪華與瀟灑,不能不令人羨嘆。因此,奧比克夫婦斷然採取對策,向法院提出申訴,而結果,詩人被判為準禁治產者。這個法律手續前後不到三個月,不容許詩人有任何商討辯白的餘地,而成為詩人一生為付利息而苦惱的一大原因。難怪詩人對他母親愛恨交加,而在〈祝禱〉(《惡之華》第一首)中,充滿對母親的怨恨之詞。
《惡之華》中差不多有一半是與女人有關的情詩。波特萊爾詩中的女人一共有四個;她們在不同的時期使詩人留下優美與痛苦的詩篇。第一個是「斜眼的莎拉」(Sarah la Louchette),巴黎拉丁區的猶太妓女。詩人因她寫了三首詩:即第二十五首〈你想將整個宇宙都帶進閨房〉,第三十二首〈一夜我躺在醜惡猶太女人身邊〉,另一首沒收在《惡之華》中。詩人與莎拉的交往是在十九歲到二十一歲之間的三年,其中一年詩人離開巴黎前往南洋。兩人的關係並不深切,但是這種早期的戀愛體驗,對於日後詩人的戀愛觀以及對女人的看法具有莫大的影響。
詩人的第二個女人是珍妮.杜娃(Jeanne Duval)。詩人認識她時二十一歲,而前後來往共二十年(1842-1861),其中經過了多少次的分離與重歡。珍妮.杜娃(或露美Lemer)是個黑白混血的女伶,個子高大,肉體豐滿,具有豐厚的黑髮,銅色的皮膚、大大的眼睛、稍厚的嘴唇。她脾氣彆扭、生性冷酷。她與詩人有著短暫的幸福生活,可是也帶來爾後多年的不幸。詩人對她盡情盡義,幾次向監護人和他母親要求讓珍妮繼承他的財產,可是她幾乎從一開始就對他不忠實,騙他、搶他,故意傷他。即使如此,詩人從來沒有失去對她的責任感;每次分離,仍在經濟上盡力照顧她的需要。她是詩人一生的十字架。詩人對她的熱情,時而優柔,時而幾乎是憎恨。他們兩人像是一對歡喜冤家,具有拆不散的孽緣。詩人因她而寫的詩,亦即所謂珍妮.杜娃詩篇(The Jeanne Duval Cycle),根據史加福(Francis Scarfe)教授的判斷,有〈異國的芳香〉(第二十二首)、〈髮〉(第二十三首)、〈我愛慕你⋯⋯〉(第二十四首)、〈然而還不滿足〉(第二十六首)、〈舞動的蛇〉(第二十八首)、〈腐屍〉(第二十九首)、〈來自深淵的叫喊〉(第三十首)、〈貓〉(第三十四首)、〈決鬥〉(第三十五首)、〈陽臺〉(第三十六首)、〈著魔的男人〉(第三十七首)、〈幽靈〉(第三十八首)、〈午後之歌〉(第五十八首)、〈貝雅翠斯〉(第一一五首)等。
詩人的第三個女人是瑪利.朵白蘭(Marie Daubrun)。詩人跟她的來往是在二十六歲到三十八歲之間。她是個女伶和模特兒;金髮美人,綠眼珠,鼻子稍為朝上,嘴唇像玫瑰花蕾。詩人曾在他的朋友德瑞(Deroy)的畫室中貪婪地注視她的裸體。一八四七年,她在聖馬丁劇院主演《金髮美女》,頗為成功。詩人在寫給她的信中說:「由於你,瑪利,我將堅強偉大。像佩脫拉克(Petrarch),我將使我的羅拉(Laura)不朽。請當我的守護天使、我的繆斯、我的聖母,引導我走著『美』的道路。」最初,詩人的追求遭到拒絕,因她當時對他的朋友班維爾(Banville)更有興趣。因此,詩人對她反而寄以柏拉圖式的愛情,直到一八五四年詩人對她的熱情復燃。可是在詩人為她的戲劇前途奔走失敗以後,她就離開詩人再投到班維爾的懷抱。這種三角關係使詩人感到莫大痛苦和嫉妒。根據史加福教授的判斷,所謂瑪利.朵白蘭詩篇(The Marie Daubrun Cycle),包括第四十九首到五十六首的〈毒〉、〈陰空〉、〈貓〉、〈優美的船〉、〈旅邀〉、〈無可挽救者〉、〈交談〉、〈秋之歌〉,以及第六十四首〈秋的小曲〉與第九十八首〈虛假的愛〉等。
詩人的第四個女人是莎巴伽夫人(Madame Sabatier)。詩人跟她的交往是在三十一歲到四十歲之間。她是一個銀行家的情婦;她家的沙龍在經濟上是由銀行家支持的。她是個白膚金髮碧眼的美人,五官端莊,嘴上常帶著微笑。她較有教養,富於機智,但是道德觀念頗無原則。她不避與崇拜者逢場做戲。詩人愛她,把她當作精神戀愛的對象。從一八五二年起,詩人不斷以匿名寫信給她,同時附上情詩。她是詩人理想的結晶、靈感的泉源、崇拜的繆斯。詩人寫給她的匿名信和情詩,繼續了五年,直到一八五七年八月三十日,莎巴伽夫人以身相許。可是那晚的幽會,對詩人而言,不是狂喜而是幻滅。在第二天寫給莎巴伽夫人的信中,詩人說:「幾天前你是女神,如今你是女人。」詩人對她的精神戀愛,於焉告終。《惡之華》中所謂莎巴伽詩篇(The Sabatier Cycle),包括從第四十首到第四十八首的〈永遠一樣〉、〈她的一切〉、〈今晚你要說什麼⋯⋯〉、〈活火炬〉、〈通功〉、〈告白〉、〈心靈的黎明〉、〈黃昏的諧調〉、〈香水瓶〉,以及第六十二首〈憂愁與流浪〉等。
除了女人,波特萊爾的一生中,曾有一時對政治社會現狀頗為關心和參與。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時,他站在群眾的一邊。在一八四八到一八五一年(二十七歲到三十歲)的革命時期,他的行動相當複雜與狂熱,但大體上是由於感情的衝動與一時的憤慨。不久也就對社會主義幻滅,接著是對政治的冷感。雖然革命時期的影響,並不直接表現在詩中,波特萊爾在一八五○年和一八五一年預告他的詩集即將出版,當時的書名卻擬為《冥府》(Les Limbes)。《冥府》雖是個帶有濃厚神學色彩的用語,當時的社會主義者用以形容社會的一個狀態,含有時代與政治的意義。波特萊爾的詩,雖然沒有政治性的革命氣息,但是有些作品含有現實主義的寫實精神卻是無可否認的。例如,屬於〈冥府詩篇〉中的〈拾荒者的酒〉(第一○五首)、〈殺人犯的酒〉(第一○六首)、〈窮人之死〉(第一二二首),以及〈巴黎寫景〉中的〈七個老頭兒〉(第九十首)、〈小老太婆〉(第九十一首)、〈黃昏〉(第九十五首)、〈賭博〉(第九十六首)等等。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波特萊爾是美國作家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的翻譯者和介紹者。他對愛倫.坡的興趣開始於一八四七年(二十六歲);一八五二年(三十一歲)開始大量翻譯。那年三月及四月在《巴黎評論》上發表〈愛德嘉.愛倫.坡的生平與作品〉,那是歐洲真正評論愛倫.坡的第一篇論文。一八五六年(三十五歲)完成的《珍奇譚》(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至今仍是法文的標準譯本。
除了詩人與翻譯家以外,波特萊爾也是一個傑出的文學批評家和藝術批評家。他對文學、藝術、音樂、文明的批評著作,對後來的文學思潮與批評理論,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惡之華》初版是在一八五七年,詩人三十六歲。除序詩以外,共收錄一百首詩,其中六首後來被禁。再版是在一八六一年(四十歲),共錄一百二十六首,其中新增三十二首以取代初版的六首。再版是詩人生前最後選定安排的定本,向來是《惡之華》版本的依據。雖然作者死後翌年(一八六八),由密歇爾.雷威(Michel Lévy)書店出版《惡之華》第三版,並錄再版以後詩人在雜誌上發表的作品,以其編排與選擇並非出於作者本意,不足依據。除了再版的一百二十六首以外,再加上詩人死前一年(一八六六年)出版的《漂流詩篇》(Les Épaves)二十三首(包括初版被禁的六首),以及補遺十四首,波特萊爾一生的詩,總共只有一百六十三首。以區區一百六十三首詩,波特萊爾在世界的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
《惡之華》再版在序詩之下,共分六章:一、〈憂鬱與理想〉(八十五首);二、〈巴黎寫景〉(十八首);三、〈酒〉(五首);四、〈惡之華〉(九首);五、〈叛逆〉(三首);六、〈死〉(六首)。其中第二章〈巴黎寫景〉為初版所無,是由初版的〈憂鬱與理想〉中八首與新作十首凑成的;詩篇的位置和數目與初版稍有異動,具有詩人原來預定的構成。
關於《惡之華》的構成,可從一貫的主題中加以考察。六章的標題似乎含有《惡之華》之主題的一貫性。在獻詞中,作者說是獻上「這些病弱的花朵」。所謂「病弱的」(madadif),含有「惡」(mal)與「病」 (maladie)的雙重意思。然則,《惡之華》的主題,不僅是表現作者的靈魂在善與惡之間的衝突所迸出的火花,同時也是表現作者的精神在受苦的病中所醞釀發散的花香。所謂善與惡,是道德上或倫理上的觀念。波特萊爾年幼時受過天主教的洗禮;在他的意識中,原罪的觀念根深蒂固。雖然他在年輕時已失去對神的信仰,但是他無法完全漠視或棄絕神的存在。他越反抗,越瀆神,越皈依惡魔,結果越是悔恨,越意識到罪孽深重,也越證明神的存在對他的支配力量。從基督教的原罪觀念看來,離開神的生活方式乃是惡。由此觀之,《惡之華》可說是背叛神的逆子,在「失樂園」裡徬徨、悔恨的心路歷程或良心掙扎的紀錄。
另一方面從《惡之華》的「病」義看來,作者心靈上的病到底是什麼病呢?一言以蔽之,是「倦怠」(ennui)。所謂「倦怠」,是指精神上的厭倦、疲乏、懈怠、消沉、沮喪、無聊、空虛,以及意志力的逐漸頹廢墮落和不斷退化。詩人在〈給讀者〉中指出,在人性脆弱、惡魔君臨的人生現實中,人是情欲的奴隸,惡魔的傀儡,而倦怠是人生中最大的惡德,且是其他惡德的根源。從天主教的觀點看來,倦怠或精神上的怠惰,是莫大的罪,且是其他罪的根源。波特萊爾的倦怠是無可救藥的,終於將他導向絕望。由此觀之,《惡之華》可說是詩人企圖從倦怠中獲得解脫的種種追尋或逃避的歷程和紀錄。
在第一章〈憂鬱與理想〉中,詩人的「理想」不外乎脫離倦怠的現實世界,包括對戀愛、美、詩、逸樂、童年回憶、異國,以及人造樂園的追求。詩人的「憂鬱」不外乎對現實的絕望與無可奈何,其中包括哀愁、苦惱、悔恨、忘卻、空虛、深淵、時間的重荷、以及死等等副次的主題。以下各章,〈巴黎寫景〉、〈惡之華〉、〈叛逆〉和〈死〉,可說都是詩人的靈魂在逃脫倦怠、企求安慰、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所展開的光景和痕跡。詩人試想在外界的自然中尋找解脫,而外界,對他而言,亦即巴黎;充滿巴比倫的惡德和墮落景象的巴黎街頭,無異是地獄的門口。於是,詩人退而在「酒」中麻醉自己。酒,正像麻藥,只能給與暫時的忘卻和幻覺;所謂「人造樂園」也只不過是海市蜃樓而已。進而,詩人甚至想在「惡」與「叛逆」中尋求解脫。正像在美或酒的沉醉中,為惡與叛逆也只不過是企圖忘卻現實的一種手段而已。在為惡或叛逆之中,只要能暫時忘卻現實的空虛,脫離苦惱的折磨,逃避倦怠的嚙咬,減輕時間的重荷,詩人無不感到莫大的狂喜。然而狂喜只是短暫的。最後,唯一的解脫只有「死」。「死」是唯一的希望和靈藥;是永生的入口,靈魂的理想鄉。於是「惡之華」的心路歷程乃以「旅航」結束;詩人的靈魂在「死」的深淵中,探尋理想鄉,一個「未知」的世界,不管那是天國或地獄。
《惡之華》正如作者所預告的,在於表現「現代青年的憧憬與憂鬱」、「追溯現代青年精神動搖不安的歷史」。這也正是《惡之華》的現實意義,而這種現實意義是具有永久性的。因為人的存在永遠具有無限的哀愁,而哀愁的靈魂永遠在憧憬理想追求安慰。《惡之華》做為詩作品最大的價值正在於給後代無數受苦的靈魂以安慰。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1 |
4折 | 3 |
5折 | 14 |
6折 | 5 |
7折 | 18 |
7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7折22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