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中國歷代史學名著通識,啟發讀者研究中國史學靈感
全書依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元、清代六個時期,闡述歷代重要史學名著包括「四史」、「三通」及史評等等,除介紹編著者生平、成書經過、內容體例及史學評價外,並旁及多種相關的典籍,或作為補充,或加以比較,務求能把中國古代史學的概略面貌,有條理地展示出來。論述內容力求繁簡得當,同時盡量參考新近的研究成果。重要項目用表解說明,每章均有注釋,搭配史籍經典精選文段閱讀,書末附參考書目,可以作為進一步閱讀的線索。
本書特色:
1. 本書將中國歷代重要十一種史學名著簡明闡述,並旁及多種典籍加以補充比較,清晰地將中國古代史學名著概貌展現在讀者眼前,有助讀者短時間內鞏固中國古代史學基礎。
2. 精選八篇古典精華配合閱讀,加深讀者對中國歷代史學名著的體會與感受。
作者簡介:
周佳榮,畢業於新亞書院歷史系,先後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日本廣島大學文科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從事歷史教育及研究工作,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致力於編寫中學、預科各級中國歷史課本及教材。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導論:中國歷代史學著作及其體例
第一節 史學的意義和目的
中國古代關於史的意義,概有二說:一說以“史”為記事之義,一說以“史”為掌官書的職名。古者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敘述前跡,褒貶得中,足為後人借鑑,乃可稱史。換言之,史的本質是“中正不阿”,史的功用是“有裨治道”,這就是中國古代對於史的觀點。西晉目錄學家荀勖撰《中經新簿》,分書籍為甲、乙、丙、丁四部,史始獨立為丙部,而隋唐諸志則列史為乙部。因此史學在古時又稱為“乙部”或“乙部之學”,其地位僅次於經。
現代所說的“歷史”,概由“歷代之史”簡約而來,始自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歷史,泛指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包括自然歷史和社會歷史;狹義的歷史,則僅指社會歷史,即人類社會已發生的事件、經歷的過程,以及對這些事件和過程的記述。
研究歷史的學問,稱為“歷史學”,亦稱“史學”,其總體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基礎層次,主要是史料方面,包括史料學、歷史文獻學、考古學、金石學、甲骨學、檔案學等;(二)撰述層次,指完成對歷史過程、本質、規律的敘述、編纂和揭示,包括通史、斷代史、專門史、國別史、區域史,以及與史學相關的邊緣學科和分支學科等;(三)指導層次,主要是史學理論,包括歷史理論和史學方法等,這對第一、二個層次的史學起著指導作用。此外,研究歷史學本身發展歷史的史學史,也屬於史學研究範圍,而且備受史學研究者本身的重視。
至於史的目的,唐代劉知幾說:“達道義,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勳,表賢能,敘沿革,明罪惡,旌怪異。”近人梁啟超說:“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較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者也。”概括而言,歷史就是“敍述進化之現象”。
第二節 中國歷代史學概說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是指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統一中國以前的歷史時期,可遠溯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一般是指夏、商、周三代。中國遠在商代甚至以前,已經有了文字,可以用來記錄時事,商代還出現了史官。《尚書》是中國最早的史料匯編,保存了商、周時代的一些重要文獻。《春秋》是中國傳世的最早一部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記錄史事,此書原是魯國的國史,出於魯國史官之手,而經孔子整理。如果考究中國古代史學發達興旺的原因,不能不強調孔子與《春秋》聯結在一起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其後相繼出現了一些敘述春秋戰國時期史書的典籍,如編年體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及略具國別斷代史性質的《國語》和《戰國策》等,各有特色。《左傳》一書敘事詳備,文筆生動,是中國最早一部史學名著,在先秦史學中成就最高。
如果說,《春秋》是記事之史,《國語》是記言之史,那麼《左傳》已經發展到成為一種言事兩者兼載的編年史了。
二、漢魏南北朝時期
兩漢時期出現了兩部史學巨著,一是西漢(公元前206─公元3年)時司馬遷的《史記》,另一是東漢(公元25─220年)時班固的《漢書》,並稱“史漢”。《史記》開創了綜合本紀、表、書、世家、列傳於一書的紀傳體通史體例,記載了二千六百餘年間的史事;《漢書》則記西漢一代史事,開創了紀傳體斷代史的先例。二書各有所長,在中國史學上都有突出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著作非常豐富,以斷代史和人物傳記最多,斷代史著作多已亡佚,現存的名著有西晉(公元265─317年)時陳壽的《三國志》和劉宋(公元420─479年)時范曄的《後漢書》等。《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四史”,是正史中的代表作。
三、隋唐五代時期
隋代(公元581─618年)統一和安定的時間較短,只是為其後的史學發展開出端緒。唐代(公元618─907年)史學理論家劉知幾所著的《史通》,對中國古代史學作了系統性的評論,在史書編撰、書事曲直、史家修養、史館監修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看法。中唐以後,開始出現旨在“通變”和“致用”的通史,杜佑的《通典》,是中國第一部典制通史。
五代各朝(梁、唐、晉、漢、周)在分裂動蕩的政治環境下,仍然設置史館,史官制度亦大致上承襲唐朝的體例,保持由官方徵集史料、纂修實錄等史籍的基本格局。隋唐至兩宋時期,官方史學發展迅速,中國傳統史學的成熟化,首先就是表現於官方史學的建設方面,包括史館建置與記史、修史制度,以及官方對本朝史事的記述和纂修。
四、宋元時期
北宋(公元960─1127年)時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是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內容以有關國計民生的政治史為重點,在史學上產生很大的影響。南宋(公元1127─1279年)時袁樞據此編成《通鑑紀事本末》,首創將史事分別立目,獨立成篇,各篇按時間順序編寫的紀事本末體。
南宋時又有鄭樵撰《通志》,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宋末元初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是繼《通典》之後又一部典制通史,但旨在通古今的典制,而不涉時政。《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並稱“三通”。
“三通”的影響及於後世,清代和近代都有續作。清代有《續通典》、《續通志》和《續文獻通考》,又有《清通典》、《清通志》和《清文獻通考》,合稱“九通”;連同近代劉錦藻的《清續文獻通考》,成為“十通”。
五、明清時期
明朝(公元1368─1644年)大致沿襲元朝的史官制度,沒有常設的修史館局,如有修史之事則臨時抽調人力,翰林院就是提供修史人員的重要機構。缺乏修史組織,是明朝官方史學不能振作的原因之一。
清代(公元1644─1912年)到了乾嘉時期,歷史撰述與評論、歷史文獻學等方面都有成績,考史著作以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趙翼的《廿二史劄記》為代表,並稱“清代三大考史名著”。史學理論家章學誠所著《文史通義》,對中國古代史學作了尖銳的批評,且提出自己的史學見解,在史學理論方面有很大建樹。《史通》與《文史通義》是中國古代兩大史評,後世亦將劉知幾與章學誠二人並列。
六、近代以來
清朝末年,隨着時代的變遷,歷史的發展越來越趨複雜多端,以及在西方文化影響下,梁啟超倡導新史學,既着眼於創新,實亦致力於中國古代史學的傳承。二十世紀初年,出現了不少關於新史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著譯,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之類的新式著作,亦應運而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夏曾佑著《中國歷史教科書》,分章分節敘述歷史事跡,稱為“章節體”。其後史學界普遍採用這種體裁,直至現在。
同時值得注重的一事,乃學者於埋首歷史研究和撰寫史學著作之外,從事歷史教學工作者大不乏人,為普及歷史知識於大眾作出貢獻,成為近代史學的一大特色。馬克思主義史學傳入中國後,唯物史觀與中國歷史研究的結合取得可觀的成績,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有全面性的發展。
第一章 導論:中國歷代史學著作及其體例
第一節 史學的意義和目的
中國古代關於史的意義,概有二說:一說以“史”為記事之義,一說以“史”為掌官書的職名。古者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敘述前跡,褒貶得中,足為後人借鑑,乃可稱史。換言之,史的本質是“中正不阿”,史的功用是“有裨治道”,這就是中國古代對於史的觀點。西晉目錄學家荀勖撰《中經新簿》,分書籍為甲、乙、丙、丁四部,史始獨立為丙部,而隋唐諸志則列史為乙部。因此史學在古時又稱為“乙部”或“乙部之學”,其地位僅次於經。
現代所說的“歷史”,概由“歷代...
作者序
此書是由我的一本舊著《中國史學名著概說》(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86年)改編而成的,原書扼要介紹中國古代十一種史學名著,包括“四史”、“三通”、《資治通鑑》和《通鑑紀事本末》,以及《史通》、《文史通義》二大史評。除記敘編著者生平、成書經過、內容體例、史學評價外,並就相關的著作加以比較;另有附錄三項,分別簡述先秦史籍、二十五史、清代史籍凡四十種。其中“四史”與正文重複,不過詳略各異,既可視為撮要,亦可互相參照,以收融會貫通之效。
當初的讀者對象是投考大學的預科生,所以力求內容繁簡得當,同時盡量參考一些較新的研究成果,重要項目用表解說明。台北唐山出版社於1989年印了一個台灣版,香港版亦於1990年重印,港台地區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常用作參考,是一冊認識中國古代史學發展的入門用書。至1994年,由於學界對史學知識的需求有所提高,香港版改題《中國歷代史學名著》,內容編排按照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代、清代六個時期的區分,闡述歷代重要史學名著十三種,並旁及多種相關的典籍,或作為補充,或加以比較,務求能把中國古代史學的概略面貌,有條不紊地展示出來。
轉瞬逾二十年,該書在坊間已難購得。近日重新整理舊稿,考慮到史學、史家與時代的相互關係,於是按史書體裁和題材性質加以改編,並增入〈導論:中國史學著作及其體例〉和〈現代中國史學的成立:從理論到方法〉兩章,而成現在這個面貌。大抵來說,各章編排是盡量按時代順序的,通過史家與名著的記敘,說明幾種主要史書體裁的內容和特色。
中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史學大國,歷代史籍卷帙浩繁,本書只能舉其大端,無法一一加以介紹。對史學名著有精闢見解的學者甚多,如錢穆、張舜徽、呂思勉諸大師,筆者不敢望其項背,本書旨在為年輕學子提供便捷的進修途徑,藉此一窺中國史學殿堂之博大精深而已。未盡妥善之處或所不免,敬希讀者方家見諒。
周佳榮 謹識
2015年1月30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此書是由我的一本舊著《中國史學名著概說》(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86年)改編而成的,原書扼要介紹中國古代十一種史學名著,包括“四史”、“三通”、《資治通鑑》和《通鑑紀事本末》,以及《史通》、《文史通義》二大史評。除記敘編著者生平、成書經過、內容體例、史學評價外,並就相關的著作加以比較;另有附錄三項,分別簡述先秦史籍、二十五史、清代史籍凡四十種。其中“四史”與正文重複,不過詳略各異,既可視為撮要,亦可互相參照,以收融會貫通之效。
當初的讀者對象是投考大學的預科生,所以力求內容繁簡得當,同時盡量參...
目錄
序
第一章 導論:中國歷代史學著作及其體例
第二章 先秦名著:史學起源和初期發展
第三章 歷代正史:“二十六史”內容概要
第四章 司馬遷與《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第五章 班固與《漢書》: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第六章 西晉時期:陳壽與《三國志》
第七章 南北朝時期:范曄與《後漢書》
第八章 劉知幾與《史通》:第一部史評
第九章 歷代政書:從“三通”到“十通”
第十章 杜佑與《通典》:第一部典制通史
第十一章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第十二章 鄭樵與《通志》:綜合歷代史料的通史
第十三章 袁樞與《通鑑紀事本末》:創紀事本末體
第十四章 馬端臨與《文獻通考》:記述歷代典章制度
第十五章 明末清初:劃時代的史學著作
第十六章 乾嘉時期: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第十七章 六經皆史:章學誠與《文史通義》
第十八章 現代中國史學的成立:從理論到方法
參考書目
序
第一章 導論:中國歷代史學著作及其體例
第二章 先秦名著:史學起源和初期發展
第三章 歷代正史:“二十六史”內容概要
第四章 司馬遷與《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第五章 班固與《漢書》: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第六章 西晉時期:陳壽與《三國志》
第七章 南北朝時期:范曄與《後漢書》
第八章 劉知幾與《史通》:第一部史評
第九章 歷代政書:從“三通”到“十通”
第十章 杜佑與《通典》:第一部典制通史
第十一章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第十二章 鄭樵與《通志》:綜合歷代史料的通史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日期:2016-05-13ISBN/ISSN:978962074535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