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式柏
定價:NT$ 650
優惠價:88 折,NT$ 57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英語世界關於臺灣早期歷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重新定位平埔族群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十七及十八世紀中國人口及經濟成長的趨勢,如何與朝代和政治制度的變遷,共同形塑臺灣社會的發展?
清代中國的財政結構及行政體系,如何影響其邊疆經營政策的制定,及官方、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過程?
本書嘗試建立一個綜合框架,以理解十七及十八世紀荷蘭、鄭氏及清朝統治者企圖治理臺灣邊疆時,在更大範圍上遭遇的戰略、控制及收益問題,並形塑出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脈絡。此外在政權更迭的轉移下,其行政體系如何影響政府、漢人及原住民族群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
作者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清代前期對臺治理政策,並非傳統的「忽略說」及「流離說」,而是基於戰略考量、稅收及開支的平衡等政治經濟因素,且經過朝廷激烈攻防討論後,形成的「理性」決策過程。邵式柏進而提出對於臺灣早期歷史發展的解釋架構,並以此做為討論清代國家性格、比較邊疆政策,及族群與文化互動等重要課題的理論視角。
全書共分三部:
第一部:平埔族群與漢人入侵的最早期階段
回顧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並聚焦荷治時期以降的治理及稅制系統。
第二部:清朝封禁政策與漢人移民擴大
清政府對新獲版圖的政策探討,及因應漢人農業移墾的各種措施。
第三部:邊疆地佃制度的調整
分析清政府、漢人及原住民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及各種利益競爭關係調和。
【名家推薦】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審訂、導讀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R. Katz)專文推薦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所長)
陳秋坤(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講座教授)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合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二十年多年前平埔族群研究被認為是「學術雞肋」;一般人普遍以「消極治臺」評價清廷統治的成效不彰,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作者以長時段、跨政權的框架,廣泛的運用多種語文資料,分析政府在國防安全、稅收效益所顯示的強烈動能,突顯平埔族群在清廷治臺政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位置,更勾勒出清廷透過控制地權分配試圖左右平埔族群與漢人的關係。這些視角開啟了許多臺灣史研究的嶄新課題與研究成果,強化人們對平埔族群的重視,深化地方研究的特性,也提供跨域跨文化和跨國比較的基礎。二十年後本書中譯本終於問世,得以讓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的重要性,唯如同作者所言,平埔族群宗教、婚俗、家族、村社等社會文化變遷的問題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教授精彩且具說服力地向我們展示,國家如何衡量稅收、戰略以及控制成本,研擬並遂行其邊疆臺灣的治理,他也讓我們清楚看到,曾經活躍於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在國家統治政策扮演的結構性角色,讓世人得以窺見當時幾乎已經消失的平埔族群之生活與歷史。即使是在文獻史料與研究成果推陳出新的今天,邵式柏教授20年餘前出版的這本專書,讀來依然令人讚嘆不已,充滿著驚人毅力、敏銳洞見以及豐厚學養。毫無疑問,這就是經典著作的特徵與魅力。
──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以歷史人類學兼具宏觀、微觀的視野,大量運用史料(含考古資料)、細緻的邏輯,提出清帝國的理性計算、反駁學界「忽略」、「流離」說等具里程碑的主張。
本書雖完成於20年前,許多原創性觀點仍值得學習。今日欣見林偉盛、林文凱及張隆志的中文譯著發行,樂於推薦之。透過軍事史、政治史及複雜的族群關係時光隧道,讀者將回到17-18世紀的臺灣,參與殖民者如何改變臺灣地貌、文化,與狩獵、游耕的原住民社會如何變成漢人農耕社會的過程,以及西方海權、重商主義與明清帝國的海疆政策,如何影響臺灣人民?從中我們將學習如何看待自己,也有機會與過去比較什麼是最好的人類成就方式,有所選擇地面對現代及未來。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老友邵式柏教授二十幾年前的英語傑出著作,今天隆重中譯出版,是文史研究界盛事。讀者可從中發現他早年論述,確實影響到中外學者對近代初期(1600-1800)臺灣史,特別是所謂漢化平埔族群方面的研究。他修正清朝視臺灣為邊疆、無足輕重,以及統治官僚顢頇無能的通說;進而主張平埔族群在傳統社會發展過程中曾扮演的積極角色。邵式柏當時論點,當然引起國內讚否兩端,尤其是平埔族群研究上,出現不少相關作品。也許,從今天角度來看,本書無法運用後來不斷出刊的豐富各語公私史料,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免不了有缺陷或失誤。但本書卻具有一個值得我們嚴肅反省的課題:邵式柏的國家政治經濟學與歷史人類學視角,是站在長期歷史分析立場,這一方向,反而是國內研究者的缺陷。我們多專攻斷代,形成臺灣史研究去頭截尾的窘境。老書新讀,從這方面思考,絕對獲益不少。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原文於1993年出版時,已不僅是平埔族群史研究者必讀的巨著。全書從史前貫穿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鄭氏東寧王國,一直到清帝國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討論外來政權的行政、賦稅、人口、地權、番屯等統治策略,以及時代衝擊下的平埔族群文化變遷,已是跨時代比較制度史上相當重要的參考著作。邵式伯此專書出版二十年來,除了激起國內學術界不同論點的討論,也為臺灣歷史研究在英語世界劃下一重要的學術里程碑。繁體中文版的出版,定能激起國內學術界又一波的討論。
──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為人類學家的邵式柏,在臺灣史研究還一片荒蕪、但民間社會仍留有豐富傳統遺緒的年代,進入臺灣的田野,卻又一頭栽進史料,成就了這本綜論十七世紀殖民勢力入臺到清廷統治期間的全觀歷史,並進一步對清代臺灣史的熟番地權、族群政治研究,產生如原爆般層層擴散、無遠弗至的影響。然而,本書恐怕也是臺灣史研究領域中,最知名、最多研究者引用、造成最多學術討論,卻很少有人認真閱讀過原文的經典之作。這次,終於在幾位優秀學者的合作下,以數年時間,完成全文中譯,讀者不但得以回歸原點,認識本書真正內容,也讓人樂觀預期清代臺灣的政治經濟與族群史,或能開展出更上層樓的討論空間。讓我們誠摯歡迎,邵式柏重返臺灣。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特色】
首創以土地管理為核心議題,將清朝對臺灣的開拓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回到當時的歷史及制度脈絡,理解清朝這樣一個前現代的農業帝國,在種種限制下所能做出的反應。
追溯平埔族群在官方政策中歷史地位的遷移消長,進而探討在清代邊疆經營決策中,臺灣做為戰略邊疆的政經意涵。
結合西文及日文臺灣史與民族誌文獻,從長時段及比較歷史的角度,完整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早期臺灣史之各種層面,包括遷徙、地權、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社會等。
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臺灣歷史發展過程及特質。
本書附有詳細圖表,彙整各種史料及地理位置,讀者可清楚掌握臺灣區域發展的演進過程。
廣泛徵引臺灣史文獻學及研究史的豐富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
美國史丹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職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人類學、政治經濟、漢人與原住民間的歷史互動,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臺灣人口學研究。自1975年至臺灣進行田野研究以來,即對臺灣史及平埔族群產生興趣,迄今為少數熟悉西拉雅族的西方學者之一。
譯者簡介:
林文凱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臺灣族群史。
林偉盛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近代中荷貿易史。
張隆志
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系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平埔族群史、比較殖民史。
蔡耀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曾以清末民初思想文化史為研究興趣。譯作包括《漢蒙相遇與福傳事業》(合譯)。現任職於獨立書店,並兼職編譯。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邵式柏《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中文版的發行,象徵著臺灣研究領域的一大成就。原因之一是,儘管邵式柏的著作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迄今卻未能發揮應有的影響力。這在美國及西方各國是臺灣研究遭受邊緣化的後果之一,在臺灣及亞洲各國則有一部分是由於他的著作以英文寫成。如今這部縝密且譯筆出色的中文版得以問世,應可大大嘉惠不以英文為首要閱讀語言的學者們。
本書對於臺灣研究推廣的諸多貢獻尤其值得稱道,邵式柏證明了只要放在中國及東亞研究的更大脈絡之下,臺灣研究更能有所成就。不僅如此,邵式柏的研究更向人們揭示,臺灣研究領域的學者們得天獨厚地擁有豐富的第一手史料,而他就充分運用大量史料探討許多關鍵問題。在我看來,本書對臺灣研究領域最重要的貢獻有三:
一、本書成功挑戰清代臺灣史的常識,尤其是所謂「消極治理」說法。邵式柏清楚呈現這個說法來自於多種不同立場的政治正確議題(參見第一章註4),包括國民黨史家將林爽文事件之類的民變,視為對滿清消極治理的怨恨;共產黨史家將這些起義視為消極而腐敗的封建制度之必然後果;支持臺灣獨立的史家則認為消極忽視是臺灣遭受任何一個中國大陸政權統治的必然宿命(這個觀點同樣表現在他們主張的「清領」與「日治」兩個分期術語對照中),日本帝國主義史家則以清廷的消極治理,做為日本殖民臺灣的正當性。
反之,邵式柏則提出令人信服的主張,他認為一切試圖證明清朝消極治理臺灣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建立在臺灣與中國其他邊疆地區有系統的比較研究之上。不僅如此,書中更運用這樣的比較研究,揭示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也就是說,清帝國其實是積極治理臺灣等邊疆地區,並任命經驗豐富的官員制訂政策並試圖落實,務求盡量擴充稅收潛力,及減低控制成本(頁2-5、252-255、276-277、290-291)。儘管這些政策不一定都能發生效果,但並不表示清廷消極忽視臺灣;換言之,「消極治理」不應與「有效治理」混為一談,尤其清朝統治的效力就連在中國境內都證實是有限的。比方說,械鬥之類的現象在臺灣並不比中國其他地區更為猖獗,包括早已不是邊疆的東南沿海地區(頁290-291),羅漢腳則是中國許多邊疆地區所共有的(頁201)。
本書也以許雪姬等學者的論著為基礎,闡述軍事行政在清朝治理臺灣(及其他邊疆地區)的至關重要地位。這在附錄D中最能清楚說明,表D-5 尤其顯示出清軍在臺灣的空間分布與集結,高於福建省以及中國其他地區。邵式柏也運用許多在地理資訊系統(GIS)科技引進之前,即已繪製完成的高品質地圖證明自己的論點(地圖7-2至7-4),其中幾幅地圖更啟發了筆者對1915年噍吧哖事件的研究。
二、邵式柏的第二項貢獻,則是他樂意在中國邊疆史及世界海洋史的更大脈絡下研究臺灣史,正如他在作者序文所強調的,這出自於他從美國與臺灣的指導教授所接受的學術訓練。如同前文所述,本書凸顯出對臺灣及其他邊疆地區進行縝密比較研究,以求更精準地評價清朝統治效能的必要(頁555-563)。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邵式柏指出幾項可供比較研究之用的關鍵因素,包括國家戰略、稅收及控制成本。從晚近研究中國東北及西南邊疆的論著看來,他的方法證明了極有先見之明。他甚至大膽追加美國與臺灣邊疆的比較研究(見附錄F),這一比較看似冒險,但對於拓展我們的分析視角、啟發後來的學者卻足以證明是價值非凡的。
三、邵式柏對於族群特質與族群關係的批判性分析更應給予特別肯定,其精熟老練有時是同一領域的其他學者所不及。這可從第一章極為重要的一處註腳(註26)看出,它將漢人、原住民等族群團體與不同漢人移民群體(例如閩與客、漳與泉、同安與三邑)的次族群嚴格區分開來。本書問世時對學界產生重大影響,喚起我們注意臺灣平埔族群的重要性,那時平埔族群才剛進入臺灣研究的主流。邵式柏的研究也包含一個引人入勝的發現:相較於北美、中美、南美原住民成為滅絕的對象,臺灣的平埔族群實際上受到滿清政權的保護,不只是由於同樣屬於非漢民族,也因為身為居於大租所有權人及徵收者的地位,以及其做為忠誠勇士的價值。
邵式柏也在一個族群採用另一族群部分習俗的「涵化」,與一個族群完全認同另一族群的「同化」之間,做出十分重要的區辨(頁500-501),並進一步提出在這些過程中聲望階序的作用,以及漢人涵化重要意義的假說(頁509、520)。他所論證的親屬關係與性別價值轉變更為緩慢且言之成理(頁521),但恐怕需要更多宗教風俗的資料佐證(關於這方面的探討,可參見洪麗完、詹素娟、潘英海、簡文敏、簡炯仁等學者的論著)。
不過,正如一切開創性的學術著作,《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一書也難免有些缺陷。首先,邵式柏有時不免過分強調帝國控制,以一種由上而下的觀點看待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儘管他確實承認人口壓力和經濟契機具有翻轉國家利益的潛能(頁199),國家與移民也有可能追求社會穩定、經濟成長等相似目的(頁227),本書對這些議題的分析仍一再運用「滲透及包圍」、「霸權與控制」、「增加正統性」等詞語(頁284-286)。
另一個問題則涉及邵式柏對中國菁英的定義,他強調科舉考試系統在所謂創造「文化上遵循正統的地方菁英」過程中的作用(頁285-286)。但這一觀點低估中華帝國晚期菁英群體的多樣性,他們不只包括士紳、具有功名的文人,還包括鄉治代理人、商人、地主、宗教儀式專家,以及地方頭人等等,這些人全都對地方事務發揮巨大影響力,卻不一定擁有功名,甚至未必接受過儒家經典教育(對這個問題的更深入討論,可參見周錫瑞〔Joseph Esherick〕與冉玫鑠〔Mary Rankin〕合編的《中國地方菁英與支配模式》〔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一書。臺灣的情況則可參見吳文星、蔡淵絜、林玉茹、陳世榮等學者的論著)。
不過,以上這些缺憾都不足以減損本書的貢獻,及其整體的重大意義。《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透過鮮活地描繪出清代臺灣歷史的政治及社會經濟層面,同時增廣我們對於清代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所達成的重大突破至今仍可做為臺灣、中國乃至東亞各國歷史學者的典範。隨著這部優秀的中文譯本大功告成,邵式柏的作品得以成為一盞更閃亮的明燈,照亮往後幾代學者前進的道路。
康豹(Paul R. Katz)/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2折40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11 |
6折 | 1 |
7折 | 2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邵式柏
優惠價: 88 折, NT$ 572 NT$ 6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英語世界關於臺灣早期歷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重新定位平埔族群在臺灣歷史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十七及十八世紀中國人口及經濟成長的趨勢,如何與朝代和政治制度的變遷,共同形塑臺灣社會的發展?
清代中國的財政結構及行政體系,如何影響其邊疆經營政策的制定,及官方、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過程?
本書嘗試建立一個綜合框架,以理解十七及十八世紀荷蘭、鄭氏及清朝統治者企圖治理臺灣邊疆時,在更大範圍上遭遇的戰略、控制及收益問題,並形塑出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脈絡。此外在政權更迭的轉移下,其行政體系如何影響政府、漢人及原住民族群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
作者的主要論點,在於指出清代前期對臺治理政策,並非傳統的「忽略說」及「流離說」,而是基於戰略考量、稅收及開支的平衡等政治經濟因素,且經過朝廷激烈攻防討論後,形成的「理性」決策過程。邵式柏進而提出對於臺灣早期歷史發展的解釋架構,並以此做為討論清代國家性格、比較邊疆政策,及族群與文化互動等重要課題的理論視角。
全書共分三部:
第一部:平埔族群與漢人入侵的最早期階段
回顧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並聚焦荷治時期以降的治理及稅制系統。
第二部:清朝封禁政策與漢人移民擴大
清政府對新獲版圖的政策探討,及因應漢人農業移墾的各種措施。
第三部:邊疆地佃制度的調整
分析清政府、漢人及原住民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及各種利益競爭關係調和。
【名家推薦】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審訂、導讀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R. Katz)專文推薦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文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所長)
陳秋坤(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講座教授)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合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二十年多年前平埔族群研究被認為是「學術雞肋」;一般人普遍以「消極治臺」評價清廷統治的成效不彰,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作者以長時段、跨政權的框架,廣泛的運用多種語文資料,分析政府在國防安全、稅收效益所顯示的強烈動能,突顯平埔族群在清廷治臺政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位置,更勾勒出清廷透過控制地權分配試圖左右平埔族群與漢人的關係。這些視角開啟了許多臺灣史研究的嶄新課題與研究成果,強化人們對平埔族群的重視,深化地方研究的特性,也提供跨域跨文化和跨國比較的基礎。二十年後本書中譯本終於問世,得以讓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的重要性,唯如同作者所言,平埔族群宗教、婚俗、家族、村社等社會文化變遷的問題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教授精彩且具說服力地向我們展示,國家如何衡量稅收、戰略以及控制成本,研擬並遂行其邊疆臺灣的治理,他也讓我們清楚看到,曾經活躍於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在國家統治政策扮演的結構性角色,讓世人得以窺見當時幾乎已經消失的平埔族群之生活與歷史。即使是在文獻史料與研究成果推陳出新的今天,邵式柏教授20年餘前出版的這本專書,讀來依然令人讚嘆不已,充滿著驚人毅力、敏銳洞見以及豐厚學養。毫無疑問,這就是經典著作的特徵與魅力。
──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以歷史人類學兼具宏觀、微觀的視野,大量運用史料(含考古資料)、細緻的邏輯,提出清帝國的理性計算、反駁學界「忽略」、「流離」說等具里程碑的主張。
本書雖完成於20年前,許多原創性觀點仍值得學習。今日欣見林偉盛、林文凱及張隆志的中文譯著發行,樂於推薦之。透過軍事史、政治史及複雜的族群關係時光隧道,讀者將回到17-18世紀的臺灣,參與殖民者如何改變臺灣地貌、文化,與狩獵、游耕的原住民社會如何變成漢人農耕社會的過程,以及西方海權、重商主義與明清帝國的海疆政策,如何影響臺灣人民?從中我們將學習如何看待自己,也有機會與過去比較什麼是最好的人類成就方式,有所選擇地面對現代及未來。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老友邵式柏教授二十幾年前的英語傑出著作,今天隆重中譯出版,是文史研究界盛事。讀者可從中發現他早年論述,確實影響到中外學者對近代初期(1600-1800)臺灣史,特別是所謂漢化平埔族群方面的研究。他修正清朝視臺灣為邊疆、無足輕重,以及統治官僚顢頇無能的通說;進而主張平埔族群在傳統社會發展過程中曾扮演的積極角色。邵式柏當時論點,當然引起國內讚否兩端,尤其是平埔族群研究上,出現不少相關作品。也許,從今天角度來看,本書無法運用後來不斷出刊的豐富各語公私史料,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免不了有缺陷或失誤。但本書卻具有一個值得我們嚴肅反省的課題:邵式柏的國家政治經濟學與歷史人類學視角,是站在長期歷史分析立場,這一方向,反而是國內研究者的缺陷。我們多專攻斷代,形成臺灣史研究去頭截尾的窘境。老書新讀,從這方面思考,絕對獲益不少。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原文於1993年出版時,已不僅是平埔族群史研究者必讀的巨著。全書從史前貫穿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鄭氏東寧王國,一直到清帝國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討論外來政權的行政、賦稅、人口、地權、番屯等統治策略,以及時代衝擊下的平埔族群文化變遷,已是跨時代比較制度史上相當重要的參考著作。邵式伯此專書出版二十年來,除了激起國內學術界不同論點的討論,也為臺灣歷史研究在英語世界劃下一重要的學術里程碑。繁體中文版的出版,定能激起國內學術界又一波的討論。
──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教授兼系主任)
作為人類學家的邵式柏,在臺灣史研究還一片荒蕪、但民間社會仍留有豐富傳統遺緒的年代,進入臺灣的田野,卻又一頭栽進史料,成就了這本綜論十七世紀殖民勢力入臺到清廷統治期間的全觀歷史,並進一步對清代臺灣史的熟番地權、族群政治研究,產生如原爆般層層擴散、無遠弗至的影響。然而,本書恐怕也是臺灣史研究領域中,最知名、最多研究者引用、造成最多學術討論,卻很少有人認真閱讀過原文的經典之作。這次,終於在幾位優秀學者的合作下,以數年時間,完成全文中譯,讀者不但得以回歸原點,認識本書真正內容,也讓人樂觀預期清代臺灣的政治經濟與族群史,或能開展出更上層樓的討論空間。讓我們誠摯歡迎,邵式柏重返臺灣。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特色】
首創以土地管理為核心議題,將清朝對臺灣的開拓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回到當時的歷史及制度脈絡,理解清朝這樣一個前現代的農業帝國,在種種限制下所能做出的反應。
追溯平埔族群在官方政策中歷史地位的遷移消長,進而探討在清代邊疆經營決策中,臺灣做為戰略邊疆的政經意涵。
結合西文及日文臺灣史與民族誌文獻,從長時段及比較歷史的角度,完整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早期臺灣史之各種層面,包括遷徙、地權、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社會等。
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臺灣歷史發展過程及特質。
本書附有詳細圖表,彙整各種史料及地理位置,讀者可清楚掌握臺灣區域發展的演進過程。
廣泛徵引臺灣史文獻學及研究史的豐富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
美國史丹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職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人類學、政治經濟、漢人與原住民間的歷史互動,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臺灣人口學研究。自1975年至臺灣進行田野研究以來,即對臺灣史及平埔族群產生興趣,迄今為少數熟悉西拉雅族的西方學者之一。
譯者簡介:
林文凱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臺灣族群史。
林偉盛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近代中荷貿易史。
張隆志
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系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平埔族群史、比較殖民史。
蔡耀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曾以清末民初思想文化史為研究興趣。譯作包括《漢蒙相遇與福傳事業》(合譯)。現任職於獨立書店,並兼職編譯。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邵式柏《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中文版的發行,象徵著臺灣研究領域的一大成就。原因之一是,儘管邵式柏的著作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迄今卻未能發揮應有的影響力。這在美國及西方各國是臺灣研究遭受邊緣化的後果之一,在臺灣及亞洲各國則有一部分是由於他的著作以英文寫成。如今這部縝密且譯筆出色的中文版得以問世,應可大大嘉惠不以英文為首要閱讀語言的學者們。
本書對於臺灣研究推廣的諸多貢獻尤其值得稱道,邵式柏證明了只要放在中國及東亞研究的更大脈絡之下,臺灣研究更能有所成就。不僅如此,邵式柏的研究更向人們揭示,臺灣研究領域的學者們得天獨厚地擁有豐富的第一手史料,而他就充分運用大量史料探討許多關鍵問題。在我看來,本書對臺灣研究領域最重要的貢獻有三:
一、本書成功挑戰清代臺灣史的常識,尤其是所謂「消極治理」說法。邵式柏清楚呈現這個說法來自於多種不同立場的政治正確議題(參見第一章註4),包括國民黨史家將林爽文事件之類的民變,視為對滿清消極治理的怨恨;共產黨史家將這些起義視為消極而腐敗的封建制度之必然後果;支持臺灣獨立的史家則認為消極忽視是臺灣遭受任何一個中國大陸政權統治的必然宿命(這個觀點同樣表現在他們主張的「清領」與「日治」兩個分期術語對照中),日本帝國主義史家則以清廷的消極治理,做為日本殖民臺灣的正當性。
反之,邵式柏則提出令人信服的主張,他認為一切試圖證明清朝消極治理臺灣的學術研究,都必須建立在臺灣與中國其他邊疆地區有系統的比較研究之上。不僅如此,書中更運用這樣的比較研究,揭示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也就是說,清帝國其實是積極治理臺灣等邊疆地區,並任命經驗豐富的官員制訂政策並試圖落實,務求盡量擴充稅收潛力,及減低控制成本(頁2-5、252-255、276-277、290-291)。儘管這些政策不一定都能發生效果,但並不表示清廷消極忽視臺灣;換言之,「消極治理」不應與「有效治理」混為一談,尤其清朝統治的效力就連在中國境內都證實是有限的。比方說,械鬥之類的現象在臺灣並不比中國其他地區更為猖獗,包括早已不是邊疆的東南沿海地區(頁290-291),羅漢腳則是中國許多邊疆地區所共有的(頁201)。
本書也以許雪姬等學者的論著為基礎,闡述軍事行政在清朝治理臺灣(及其他邊疆地區)的至關重要地位。這在附錄D中最能清楚說明,表D-5 尤其顯示出清軍在臺灣的空間分布與集結,高於福建省以及中國其他地區。邵式柏也運用許多在地理資訊系統(GIS)科技引進之前,即已繪製完成的高品質地圖證明自己的論點(地圖7-2至7-4),其中幾幅地圖更啟發了筆者對1915年噍吧哖事件的研究。
二、邵式柏的第二項貢獻,則是他樂意在中國邊疆史及世界海洋史的更大脈絡下研究臺灣史,正如他在作者序文所強調的,這出自於他從美國與臺灣的指導教授所接受的學術訓練。如同前文所述,本書凸顯出對臺灣及其他邊疆地區進行縝密比較研究,以求更精準地評價清朝統治效能的必要(頁555-563)。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邵式柏指出幾項可供比較研究之用的關鍵因素,包括國家戰略、稅收及控制成本。從晚近研究中國東北及西南邊疆的論著看來,他的方法證明了極有先見之明。他甚至大膽追加美國與臺灣邊疆的比較研究(見附錄F),這一比較看似冒險,但對於拓展我們的分析視角、啟發後來的學者卻足以證明是價值非凡的。
三、邵式柏對於族群特質與族群關係的批判性分析更應給予特別肯定,其精熟老練有時是同一領域的其他學者所不及。這可從第一章極為重要的一處註腳(註26)看出,它將漢人、原住民等族群團體與不同漢人移民群體(例如閩與客、漳與泉、同安與三邑)的次族群嚴格區分開來。本書問世時對學界產生重大影響,喚起我們注意臺灣平埔族群的重要性,那時平埔族群才剛進入臺灣研究的主流。邵式柏的研究也包含一個引人入勝的發現:相較於北美、中美、南美原住民成為滅絕的對象,臺灣的平埔族群實際上受到滿清政權的保護,不只是由於同樣屬於非漢民族,也因為身為居於大租所有權人及徵收者的地位,以及其做為忠誠勇士的價值。
邵式柏也在一個族群採用另一族群部分習俗的「涵化」,與一個族群完全認同另一族群的「同化」之間,做出十分重要的區辨(頁500-501),並進一步提出在這些過程中聲望階序的作用,以及漢人涵化重要意義的假說(頁509、520)。他所論證的親屬關係與性別價值轉變更為緩慢且言之成理(頁521),但恐怕需要更多宗教風俗的資料佐證(關於這方面的探討,可參見洪麗完、詹素娟、潘英海、簡文敏、簡炯仁等學者的論著)。
不過,正如一切開創性的學術著作,《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一書也難免有些缺陷。首先,邵式柏有時不免過分強調帝國控制,以一種由上而下的觀點看待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儘管他確實承認人口壓力和經濟契機具有翻轉國家利益的潛能(頁199),國家與移民也有可能追求社會穩定、經濟成長等相似目的(頁227),本書對這些議題的分析仍一再運用「滲透及包圍」、「霸權與控制」、「增加正統性」等詞語(頁284-286)。
另一個問題則涉及邵式柏對中國菁英的定義,他強調科舉考試系統在所謂創造「文化上遵循正統的地方菁英」過程中的作用(頁285-286)。但這一觀點低估中華帝國晚期菁英群體的多樣性,他們不只包括士紳、具有功名的文人,還包括鄉治代理人、商人、地主、宗教儀式專家,以及地方頭人等等,這些人全都對地方事務發揮巨大影響力,卻不一定擁有功名,甚至未必接受過儒家經典教育(對這個問題的更深入討論,可參見周錫瑞〔Joseph Esherick〕與冉玫鑠〔Mary Rankin〕合編的《中國地方菁英與支配模式》〔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一書。臺灣的情況則可參見吳文星、蔡淵絜、林玉茹、陳世榮等學者的論著)。
不過,以上這些缺憾都不足以減損本書的貢獻,及其整體的重大意義。《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透過鮮活地描繪出清代臺灣歷史的政治及社會經濟層面,同時增廣我們對於清代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所達成的重大突破至今仍可做為臺灣、中國乃至東亞各國歷史學者的典範。隨著這部優秀的中文譯本大功告成,邵式柏的作品得以成為一盞更閃亮的明燈,照亮往後幾代學者前進的道路。
康豹(Paul R. Katz)/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11 |
6折 | 1 |
7折 | 2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2折40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