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藍海策略,「創意的規劃設計」將是影響成敗的關鍵,房地產業者在面臨土地難求、地價節節攀升之際,豈能不謹慎從事?!
集合住宅占居房地市場上的大宗,但長期以來,集合住宅除帶來現代化的舒適便利外,同時也造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與管理上的弊端;本書即希望導引讀者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好宅」,而非空泛的豪宅。
當你兼具豐沛的建築設計知識與鑑賞力時,將得以參與設計的心情和設計師共同完成土地開發的終極目標,創建優質住宅,繼而口碑、身價齊揚!
作者簡介:
黃宗源
學歷:成功大學建築學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房地產專業教學經歷:楊瑾益不動產土地開發研習班講師、中國力霸公司建教合作員工在職訓練班講師、永然法律研究中心建築法規班及土地開發班講師、國防部眷服處建築法規班講師、財團法人台灣不動產資訊中心住宅開發班講師
經歷: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能力本位職訓教材編撰委員、台北縣政府重建推動委員會委員、台北市建築交集會理事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講師、私立中華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現職:黃宗源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建設公司顧問
著作:大型住宅基地的建築開發與管制之研究、應用建築法規導論、土地開發與建築規劃應用、土地開發與建築法規應用、土地開發與規劃設計應用、土地開發與建築法規彙編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土地開發與規劃設計之關係
第一節 台灣房地產土地開發的歷史探討
第二節 規劃設計對土地開發之影響
第三節 規劃設計在土地開發上之應用
案例一:大安小樓
案例二:博覽會
案例三:群星會
案例四:發現之旅
案例五:佛朗明哥
案例六:世新山莊
案例七:青泉崗
案例八:十三行生活館
第二章 台灣住宅發展歷史與問題探討
第一節 台灣住宅發展的歷史探討
一、住宅的發展歷程
(一)住宅的定義與功能
(二)集合住宅的起源
(三)有關集合住宅發展的相關文獻回顧
1.現代集合住宅集體化的趨勢及其矛盾
2.現代集合住宅的類型
3.工業革命以來的西方住宅理論
二、台灣住宅發展之歷程
(一)台灣居住形式之演變
(二)台灣住宅型態之演變
(三)台灣集合住宅之發展
三、台灣房地產市場之發展歷程
第二節 台灣住宅發展的問題探討
一、有關台灣人生活習性與地域文化的相關文獻回顧
(一)檢視傳統生活習慣或居住方式尚存在於現階段住宅中而造
成不便或衝突部分
(二)列舉現階段住宅之居住意識及居住方式與住宅形式、用具
設備之間所產生的矛盾或不協調
二、台灣人的文化特質
(一)台灣人的定義
(二)台灣人的文化特質
三、台灣的風土人情
(一)歷史沿革
(二)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2.地質
3.氣候
四、台灣都市型社區之產生與特徵
(一)台灣都市型住宅社區之產生
(二)台灣都市型住宅社區之特徵
1.位居城市及城市邊緣的都會區中
2.住商混合的居住模式
3.人車分道的規劃觀念
4.具備社區管理系統
5.興建密度高
6.社區規模大小不一
7.銷售制度下,只有規劃,沒有細部設計
8.針對不同的住戶階層,設計不同的內容
五、台灣都市型社區之優點與缺失
(一)台灣都市型住宅社區建築開發的優點
(二)台灣目前都市型社區建築開發的缺失
六、影響都市型社區發展之因素
(一)過去影響住宅社區發展之因素
1.住宅政策的影響
2.法規的變更影響
3.預售制度的商業導向影響
4.殖民地文化的崇洋心態影響
(二)現階段影響住宅社區發展之因素
1.都市設計觀念的引進
2.本土文化的覺醒與地域特色的追求
3.自力造屋行動的啟迪
4.房屋銷售由預售制度轉變為「先建後售」的趨勢
5.天災人禍的影響
6.綠建築的推展及永續建築觀念的提倡
7.法規變更的影響
8.政黨輪替的影響
第三節 東西方住宅居住文化之比較
一、東西方住宅文化之比較
二、現代建築大師的住宅觀及其作品
(一)萊特
(二)密斯
(三)柯比意
(四)葛羅培斯
第三章 規劃設計概論
第一節 規劃設計必備知識
一、認識規劃設計相關重要名詞
(一)人體工學
(二)安全社區
(三)使用後評估
(四)社區
(五)社區營造
(六)自力建屋
(七)開放式住宅
(八)動線
(九)建築物理環境
(十)環境心理學
(士)行為科學
二、認識城市規劃理論
(一)田園城市理論
(二)雷特朋囊底路人車分道規劃理論
(三)鄰里單元理論
(四)計畫單元整體開發理論
三、認識居住環境
(一)有關居住環境的相關文獻
(二)良好居住環境的條件
1.居住環境的品質
2.良好居住環境的條件
3.改善居住環境的方法
(三)居住環境的規劃設計
1.基地的敷地計畫
2.建築配置規劃
四、認識居住空間
(一)有關居住行為研究的相關文獻
(二)有關居住空間研究的相關文獻
(三)居住空間的規劃設計
1.人體尺寸與空間大小
2.居住空間之組成
五、認識建築物理環境與設備
(一)採光
(二)通風
(三)冷氣設備
(四)水電管道間之設計與安排
六、認識民間的風俗、禁忌
(一)居住環境的風俗、禁忌
(二)居住空間的風俗、禁忌
第二節 住宅的空間類型探討
一、西方住宅的空間類型
二、台灣住宅的空間類型演變
三、台灣住宅規劃設計的演變
(一)住宅型態之演變
1.中庭式住宅社區
2.「樓中樓」複層式住宅
3.複式夾層住宅
4.開放空間獎勵設計
5.停車獎勵設計
6.複合使用住宅大樓
7.捷運共構聯合開發
8.大型住宅社區的造鎮計畫
9.豪宅的演變
(二)造型之演變
1.建築法規限制之改變
2.流行風潮之轉變
(三)建材之演變:
1.外牆建材之演變
2.室內建材之演變
(四)平面隔局之演變
1.單元平面組合型式之演變
2.單元平面隔局的演變
第四章 住宅規劃設計實務
第一節 從居住行為之調查探討住宅問題
一、制度與政策上的問題
二、居住環境的問題
三、居住空間的問題
第二節 住宅之規劃設計
一、規劃設計流程
二、規劃設計原則
(一)居住環境的規劃設計原則
(二)居住空間的規劃設計原則
(三)社區公共設施的規劃設計
(四)庭園景觀的設計
(五)造型意象的設計
三、規劃設計相關法規
(一)土地使用用途
(二)土地使用強度
(三)居住環境的相關法規
1.基地外部之法規分析
2.基地內部建築物外部之法規分析
(四)居住空間的相關法規
第五章 規劃設計在土地開發上之應用
第一節 土地開發分析
一、法規分析與面積概算
(一)規劃概算用之銷售面積(規劃初期)
(二)設計概算用之銷售面積(設計初期)
(三)設計概算用之銷售面積(設計草圖定案時)
(四)房屋預售時概算之銷售面積
(五)產權登記之銷售面積
1.當基地上只有1棟建築物時
2.當基地上有2棟以上建築物時
二、規劃模擬
(一)由銷售面積推算建築量體
(二)由基地面積推算停車數,決定地下室開挖層數
(三)平面模擬
1.標準層模擬
2.地面層模擬
3.地下層模擬
三、住宅土地開發模擬案例
第二節 建築企劃與方案模擬
一、基地分析與市場調查
二、需求分析與建築企劃
三、產品定位與方案模擬
第三節 基地規劃與建築設計
一、基地規劃
二、建築設計
(一)平面設計
(二)立面設計
(三)社區公共設施
(四)景觀設計
三、營建成本控制
第四節 案例解析
一、山坡地案例
(一)案例一:尊爵
(二)案例二:和風山莊
(三)案例三:青泉崗
(四)案例四:世新山莊
(五)案例五:佛朗明哥
二、傳統精神空間之轉化案例
(一)唐莊
(二)有伴生活大廈
(三)新四合苑
三、創造良好居住環境之案例
(一)綠大地社區
(二)家天下社區
(三)榕莊
四、應用行為調查與模矩設計之案例
(一)士林金雞廣場
(二)十三行生活館
(三)微風台北車站美食廣場
五、國外特殊案例
(一)千里山集合住宅
(二)Habitat67住宅
(三)溫哥華水岸住宅
第六章 如何應用規劃設計的新趨勢
第一節 適合華人的居住環境與空間探討
一、現代華人居住環境與空間問題之探討
(一)現代華人住居地區住宅形式之比較
(二)現代集合住宅發展對華人之影響與衝擊
(三)從早期民居看華人之集居特性
1.宗族制度之影響
2.禮制建築之影響
3.住商混合的生活型態
(四)海峽兩岸目前集合住宅的發展問題
1.台灣目前的居住現象與問題
2.中國目前的居住現象與問題
(五)探索未來「華人」住宅的新方向
1.家的定義與新台灣人住宅觀
2.探索「新中國人住宅」的新方向
二、從歐式豪宅流行風看台灣住宅的發展問題
第二節 現階段的設計方向與未來之設計趨勢
一、現階段的設計方向與問題
二、未來之設計趨勢
(一)主題型住宅社區的規劃與設計
1.主題型住宅社區的概念
2.社區環境規劃
3.居住空間設計
4.社區造型文化特質
5.案例介紹
(二)尊重自然的永續建築環境
(三)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
(四)創造地域特色的建築文化
(五)開創安全家園的社區環境
(六)新台灣人住宅
後語
參考書目
序
前言
第一章 土地開發與規劃設計之關係
第一節 台灣房地產土地開發的歷史探討
第二節 規劃設計對土地開發之影響
第三節 規劃設計在土地開發上之應用
案例一:大安小樓
案例二:博覽會
案例三:群星會
案例四:發現之旅
案例五:佛朗明哥
案例六:世新山莊
案例七:青泉崗
案例八:十三行生活館
第二章 台灣住宅發展歷史與問題探討
第一節 台灣住宅發展的歷史探討
一、住宅的發展歷程
(一)住宅的定義與功能
(二)集合住宅的起源
(三)有關集...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16頁開數:21*15*1.9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