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數位化的時代,如何成為一位具有「知識競爭力的人」?過去在高度分工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從專業知識裡獲得一技之長。隨著社會的轉變,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跨領域的知識。「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並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推動高教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
長期深耕通識教育的「通識在線雜誌社」,有鑑於課程內涵對翻轉教育的影響性,特別精心挑選二十一門曾在100~101學年度,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補助的績優課程。從課程理念到教學實務,有系統地規劃設計每門通識課程,希冀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希臘羅馬神話、詩與當代生活、人類與環境、政治與民主、性別與法律、媒體與社會、生物科技與倫理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分別由來自全國十八所大專院校的教師,累積多年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作者簡介:
通識在線雜誌社
《通識在線》為華人地區第一本通識教育的雜誌,以「深度報導」、「理念探討」、「意見交流」為宗旨,提供華人社會通識教育一個溝通的平台,內容廣博國內、外通識教育領域,見證大中華圈通識教育的歷史與改革。
作者群:
簡士捷/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簡端良/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巍仁/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林青蓉/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系主任
陳東賢/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陳靜珮/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徐惠莉/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何昕家/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洪慶宜/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
葉綠舒/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魏澤民/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蕭宏恩/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林幼雀/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嘉薇/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林聰益/南臺科技大學古機械研究中心主任
柯舜智/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
郭俊麟/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助理教授
李雪甄/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美蘭/中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何杏棻/中臺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副教授
張淑微/大葉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任
章節試閱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節錄)
陳巍仁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貳、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營造學習身體感
「詩與當代生活」預定培養「美學」、「媒體」、「倫理」三大公民核心能力,在設計上便緊扣此精神,另外導入行動學習的理念,強調學習不應是「師:生」或「上:下」的單行道,而應建立明確的「身體感」。由於每學期十八週,每週一百分鐘的時數並不寬裕,若非待理論說明完畢才讓學生加以練習,於時於效上都不經濟,因此課程並非完全僅是聽講,而務使學生在手眼腦上同時投入。於實作中學習,直接累積經驗,才能建構如學會騎腳踏車便終身不忘的「身心記憶」。
本課程安排有三大主軸,分別對應三大能力,以下便就其重點與執行方式加以說明。
一、現代詩基礎寫作能力教程
通識課程的任務雖與系所課程不同,但經由通識習得一門專業技藝的可能性仍不應被低估。本課程的主體既然是「詩」,那麼讓學生先學會寫詩、評詩,便是立基之處,有不少學生選課目的正是為此而來。不可否認,文學的寫作能力與評賞深度都與投注的時間精力有絕對關係,但要入門一窺其妙,甚至具備評斷一段文字是否為詩的眼力,卻不若想像中困難。本教程設計以七週的時間完成基礎訓練,包含了「詩的十分逼近法」、「詩化語言的概念」、「詩中的意象」與「詩的音樂性」四個單元,從觀察生活周遭的語言環境開始,培養語言的敏感度,先練習改變觀看世界的方法,然後再尋找個人專屬的語言表達模式。此教程共有「意象小卡片」、「三行詩」、「十四行詩」三次習作,意在短期內以密集練習提昇創作能力。
為了維持學生的興味,習作課程一向以分享為核心,也就是教學團隊必須即時將作品評改完畢,將優缺實例製作成教材於課堂加以討論,並公布成果於教學網站。以己作和同儕相互琢磨切磋,其效果遠比僅觀摩名家作品更佳。課堂上更安排青年詩人(如楊佳嫻、謝三進等)前來分享創作歷程,因年齡較為接近,語彙亦相通,演講之內容每每能給予初學者極大啟發。自1012學年度起,除原本的教學團隊課後輔導外,更嘗試由丁威仁等詩人進行創作診斷與投稿經驗傳授,希望讓有志於寫作的學生獲得更完整的指引。連續兩年以來,修習本課程的學生雖非科班出身,但幾已囊括本校文學獎之新詩獎項,此學程成效亦由此可見。
二、詩的行動與實作
詩的學習若固化於知識灌輸層面,很快便將遭遇瓶頸,因此在基礎建立後,便應迅速進入「遊於藝」的體驗階段,課堂將成為一座繽紛的遊樂場,但必須要由所有參與者共同打造,這也是本課程最具特色之處。此設計包含以下三個主題:
(一)模擬詩社
自第五週始,TA便將全班分為八組,然本課程不稱「小組」而稱「詩社」,組員皆為「詩人」,其目的便是冀望以詩社為學習組織,展開一連串「詩生活」的實踐,接下來所有的活動、作業,亦以詩社為單位進行。為了營造詩人的群體感,課程設有「那一年,詩人一起結了夥」單元,歷數文學史上有趣的詩人團體,並以教師自高中以來參加、創立詩社的故事,邀請學生一同打造與眾不同的青春。八個模擬詩社須自取社名、設計LOGO,選舉社長,再按學習單於課餘時間完成組織讀詩會、互評詩作、分享最愛詩集,甚至聚餐讌飲等聯誼學習活動,自此之後,詩的追求便超乎課堂之外,成為與夥伴一起努力的目標。即使課程結束,此一能量也能持續凝聚,自1011學期起,前兩期程的修課同學更組成了正式社團「不成文詩社」,使「詩校園」的理想更邁前了一步。
(二)跨媒體裝置詩、行動詩展演
現代詩發展至今日,早已跳脫了白紙黑字的印刷形式,而與新興媒體深刻結合,成為活潑多樣的藝術形式。傳統上總認為詩必須被動地由讀者去「閱讀」,但本課程則要求學生思考,詩是否可能以各種媒介,主動滲入群眾的日常。因此我們劃定校園作為場域,進行了幾次規模不小的實驗,請各詩社以「遊戲式的再創作」,將文字詩化為可摸、可感、可玩、可互動的藝術成品。為使展演具有正式水準,並讓學生清楚理解作業意義,在進行實作之前,預先安排有兩次「前衛詩藝術理論」先導課程,分別將影像詩、聲音詩、超文本詩、裝置詩、行動詩等跨媒體表現類型之理念一一引介,並提供範例,更安排行動藝術工作者(林德俊)、藝術策展人(高森信男)等至課堂演講,以補足專業視野。各詩社必須先提出展演計畫,經教學團隊與專家提出修改意見後,方能付諸實行。曾獲教育部補助之三個期程內容各有不同,可謂創意迭出、奇趣橫生。
1001學期所展演的是每組三乘四公尺見方的大型裝置詩,於本校玻璃屋設置一日,參觀者可於其中與作品或是組員互動,精采者如「工程詩社」設計出內藏詩籤的砲彈裝置,「甲骨文詩社」則以味覺的感官遊戲,調製出獨一無二的愛情滋味,並可即時品嚐。1012學期為彌補前次展出時間過短的缺憾,與本校藝文空間Museum Café合作,策劃為時一星期的微型裝置詩(130×60公分)藝術展。本次展演因必須更精巧、更具操作性,因此也更接近文創成品,如「微詩社」結合抓鬮遊戲與印章藝術的「現代詩自動產生器:章章有意思」,或「鏡詩社」以女詩人辛波絲卡作品發想的戀人迷宮玩具,都令參觀者愛不釋手。1002學期不以靜態展示,而嘗試以主動出擊的行動詩「攻擊」平淡的校園,並藉此凸顯討論議題,如「醉青春詩社」在校園內以「大師」之姿為眾生用現代詩解籤算命,探討詩的隱喻及宗教性,「凝詩社」則寄送匿名情詩至教師信箱,再突襲訪問老師對此的反應與對師生戀的看法。這些發想過程與最後成果,皆完整保存於課程網站之中,不但為學生的辛勤付出留下紀錄,也可作為裝置詩及行動詩教學的重要資料庫。
(三)文創出版工作坊
為了提供修課學生對現代詩應用的想像,課程亦亟力走出校園,與業界合作,探討詩落實為「產值」的可能。比如詩集在從前常被出版界視為「票房毒藥」,然而因出版技術的日新月異,獨立及少量出版已經成為常態,若能抓住純文學本即「小眾」、「分眾」的概念,加強質感,使其精緻化,則更能貼近讀者的個人品味。本課程的期末作業,即是將該詩社的學習成果製作成詩集,光有豐富內容仍不夠,還須經由細心設計,將其出落為可供玩賞、傳播的實體「藝術品」。教學團隊特別以移地學習的「校外工作坊」形式,由專業出版人傳授第一手實務。舉辦地點為天下文化經營之「93巷人文空間」,此處結合書店、餐飲、藝文展演業務,又鄰近文學地景「松江詩園」,別具文創精神。教學團隊請來當前最受矚目的純文學獨立出版者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銀色快手(布拉格出版社總編輯),以限時發想實作的方式,帶領學生體驗詩集的製作過程,亦聘請張富均(琉園品牌部專員)指導出版銷售文案的撰寫,在此豐沛的創意氣氛刺激下,學生的成果極為可觀。而由各期修課學生組成的「不成文詩社」,也因此對外出版元智大學首冊現代詩集《你代替煙火來看我》,可說是本課程成效中的一大亮點。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節錄)
陳巍仁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貳、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營造學習身體感
「詩與當代生活」預定培養「美學」、「媒體」、「倫理」三大公民核心能力,在設計上便緊扣此精神,另外導入行動學習的理念,強調學習不應是「師:生」或「上:下」的單行道,而應建立明確的「身體感」。由於每學期十八週,每週一百分鐘的時數並不寬裕,若非待理論說明完畢才讓學生加以練習,於時於效上都不經濟,因此課程並非完全僅是聽講,而務使學生在手眼腦上同時投入。於實作中學習,直...
作者序
跨越鴻溝:在兩種文化之間搭橋
華梵大學教務長
蔡傳暉
1959年,史諾(Charles P. Snow)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兩種文化(The Two Cultures),談論當時科學界與人文學界彼此的對立與誤解,因偏見而無法對話的景況。今天我們在大學的課程會議裡,也常常會看到如下的場景:專業學系三不五時突襲一下,要求刪減通識學分,嚷嚷著專業學分都不夠了,還要分給通識?而通識教師們總是以孤臣孽子的悲憤心情,捍衛著本已不多的通識學分。通識與專業的相互攻防,其實還停留在史諾所說的兩種文化的年代,相互批評、戲謔嘲諷,缺少有效的溝通與對話。
不可否認,不少師生認為通識是營養學分,是在繁重的專業學習過程中,一種適時的調節,可以讓整學期緊繃的課業得到一點喘息的空間。通識課程是相對自由開放的領域,專業學系不敢嘗試的創新改變,通識教師都會勇於挑戰、實驗,以一種邊緣戰鬥的姿態,不斷衝撞、挑戰僵化的教學思維。學生在通識課堂上,也比較容易從容地悠遊、享受知識的美好。
大學專業教育常常複製學生過往的學習模式,延續著高中時代的考試教育,學生讀著將來可能用不到的艱深理論,終日忙於繁重的課後作業,很難真正享受知識的美好。因此,通識課程肩負著開展不同學習模式的使命,必須重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專業課程的學習就像白天的辛苦工作,紀律嚴明;通識課程就像人到了夜晚,可以休憩、悠遊、想像,自由自在地探索、冒險。這兩種學習缺一不可,如果壁壘分明無法相輔相成,就會阻卻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成為人才養成的障礙。
大學教師多半具有博士學位,然而在其博士學術訓練的過程中,往往身處在封閉的專業養成環境,缺乏與不同領域互動的習慣,喪失了跨領域的對話能力。部分專業學系教師很難真正體會到「專業孤島」、「單面向人」對於人才養成的不利影響,因此通識與專業需要更多的對話與相互理解,讓專業課程教師認識通識教學的理念與做法。
通識教師其實多半來自專業學系,因為具有跨領域的態度與能力,而願意接受挑戰投入通識教學,開拓新的教學領域。我們必須鼓勵更多教師投入通識教學的行列。
有些教師誤以為通識課程是一種淺化的專業課程,因此看輕通識課程的價值,甚至影響學生通識學習的態度。通識教育要讓人站在較高的位置,以較寬闊的視野,對人類知識的發展有整體性的掌握;專業教育則是要讓人對於某一個知識領域,有深入專精的研究瞭解。通識教育如同鳥瞰大地、居高臨下,看到星羅棋布的鄉野山川、蜿蜒匯通的溪流溝渠,還有城市街道串聯而成的交通網絡;專業教育則是一種近距離的田野觀察,一步一腳印,細細查看每棟建築物的造型紋理、每個過往行人的表情容貌。通識教育的目標,其實就是「視野」的養成教育;開闊的視野,是一個卓越人才的必備條件。
通識教育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人格」的養成教育,透過體驗學習、經驗學習,具有問題意識的思辨與行動實踐的學習過程,最有利於人格的養成,而這也是公民核心能力養成的核心課題。本書呈現了這些教師在公民核心能力養成的實踐經驗。
為了通識課程發展經驗的推廣典藏,三年前我負責《通識在線雜誌》編務,特別邀請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主持人黃俊儒教授,策劃〈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專欄〉,系統性地推介該計畫的績優課程教師,在課程研發及教學實踐的成果,本書集結了其中部分的文章。這本書不只是給通識教師發展課程的重要參考,同時也是給專業教師瞭解通識教學的理念與精神最好的資料。
感謝本書二十一位績優通識課程教師的努力,在專業與通識之間搭起了對話的橋梁,讓我們得以跨越鴻溝。
跨越鴻溝:在兩種文化之間搭橋
華梵大學教務長
蔡傳暉
1959年,史諾(Charles P. Snow)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兩種文化(The Two Cultures),談論當時科學界與人文學界彼此的對立與誤解,因偏見而無法對話的景況。今天我們在大學的課程會議裡,也常常會看到如下的場景:專業學系三不五時突襲一下,要求刪減通識學分,嚷嚷著專業學分都不夠了,還要分給通識?而通識教師們總是以孤臣孽子的悲憤心情,捍衛著本已不多的通識學分。通識與專業的相互攻防,其實還停留在史諾所說的兩種文化的年代,相互批評、戲謔嘲諷,缺少有效的溝通與對話...
目錄
序
序 以通識課程重塑學生的知識品味 黃俊儒
第一部:人文學科
「希臘羅馬神話」課程設計/簡士捷
通識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哲學思考/簡端良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陳巍仁
第二部:自然科學
知識、價值與行動───環境教育通識課程之實踐/林青蓉
通識課程中涵養數學文化/陳東賢
藻尋與探索───通識教學的跨領域三重奏/陳靜珮
「圖形與數學」通識課程發展之經驗分享/徐惠莉
通識教育中環境教育深化與實踐/何昕家
環保行動導向課程───河川踏查與守護行動/洪慶宜
「自然經典選讀──《大崩壞》」通識課程的執行經驗/葉綠舒
第三部:社會科學
帶得走能力的「台灣政治與民主」通識課程/魏澤民
問題/行動導向的「性別與醫學倫理」通識課程/蕭宏恩
性別與法律課程理念及實踐歷程經驗分享/林幼雀
教「如何學」、學「如何教」/劉嘉薇
企圖推動專業通識教育的一門課:工程‧倫理與社會/林聰益
《數位時代媒體新素養》通識課程教學經驗分享/柯舜智
「媒體素養與網路社會」課群合作設計及規劃/郭俊麟
統計協奏曲:跨領域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李雪甄
用性別開啟的凝視與對話──我和學生們的「電影與當代思潮」/林美蘭
第四部:生命科學
透過教學設計產生深刻學習經驗──生命科學概論/何杏芬
教之初──從社會案例反思「生物科技」對「生命倫理」所造成的衝擊/張淑微
序
序 以通識課程重塑學生的知識品味 黃俊儒
第一部:人文學科
「希臘羅馬神話」課程設計/簡士捷
通識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哲學思考/簡端良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陳巍仁
第二部:自然科學
知識、價值與行動───環境教育通識課程之實踐/林青蓉
通識課程中涵養數學文化/陳東賢
藻尋與探索───通識教學的跨領域三重奏/陳靜珮
「圖形與數學」通識課程發展之經驗分享/徐惠莉
通識教育中環境教育深化與實踐/何昕家
環保行動導向課程───河川踏查與守護行動/洪慶宜
「自然...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