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底文案】
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從神異傳奇到融入日常生活,從外來宗教到成為世俗倫理;從陌生到熟悉,進而根植為思維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浩蕩旅程。為了認識佛教,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譯經運動,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形式之多元,可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
在漢譯佛典的基礎上,佛教輻射傳布至朝鮮半島、扶桑四島、中南半島,成為東亞醒目的文化景觀,而中國從佛教邊地也搖身一變成為佛法聖地。舉凡國王大臣乃至庶民百姓,不論是在政治、民俗、儀式,甚至文化上,莫不深契佛法。此時期的鳩摩羅什、僧肇、慧遠、竺道生等不世出的諸大師,為中國佛教的走向奠定基調。藉由本書,我們明瞭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樞紐角色。
「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是近年日本學界佛教學者最大規模的結集,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同時在研究方法上也大幅擴展。除傳統的教理教義、文獻語言、史料分析之外,也擴及美術、考古、文藝、民俗等不同層面。並嘗試跳脫過去的宗派中心主義或歷史文獻學的限制,結合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新思維、新觀點、新方法,不僅是新穎的研究成果,更象徵著佛教研究範式的革新。透過本系列,為佛教在亞洲遼闊的時空歷程,與發展演變的軌跡,勾勒出一幅幅繽紛的樣貌。
譯者簡介:
辛如意
臺北市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名古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所碩士畢業,同研究所博士肄業。翻譯著作有《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中國佛教研究入門》、《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空色勾玉》、《白鳥異傳》、《薄紅天女》、《風神祕抄》、《川之光》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西晉武帝統一天下後,只維持十餘年即瓦解,中原以八王之亂為導火線,逐漸淪入匈奴等北方各族統治,帝室南逃另建東晉(三一七)。北魏於四三九年統一以前,華北一直維持五胡十六國的局面。東晉偏安江南,至劉裕發動革命亡國為止,苟延殘喘約百年之久。北方則在北魏亡於永熙三年(五三四)之後,分裂為東、西魏,北齊繼而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於建德六年(五七七)滅北齊後,再度一統北疆。位處江南的東晉則亡於元熙二年(四二○),劉裕建宋後,歷經齊(四七九─五○二)、梁(五○二─五七)、陳(五五七─八九)三朝迅速興替。這段期間約維持兩百七十年,與唐亡後建立的五代十國,在中國史上同屬於世局最不安定的時期。然而,對於傳入漢地、獲得信仰及知性關注的佛教而言,這堪稱是成果豐碩的時代,奠定佛教特有的型態基礎,準備集其大成之重要時期。
二、活躍的大譯經僧--鳩摩羅什
在此時期的譯經師,首先必須介紹鳩摩羅什(Kumarajiva,簡稱羅什,三四四─四一三,或三五○─四○九)。鳩摩羅什是龜茲人,自幼出家,在罽賓初習原始佛教,短暫返國後隨即動身沙勒,在當地修習阿毘達磨佛理,兼讀印度聖典《吠陀》等著作。此後,在莎車追隨須利耶蘇摩修習大乘佛教,最終專修大乘佛理,尤以通達般若經典、中觀派之祖龍樹(Nagarjuna,約一五○─二五○)的諸論典而聲名遠播。
建元十八年(三八二),前秦苻堅欲得鳩摩羅什,遣呂光征西域。呂光討伐龜茲,擄獲羅什而歸,至姑臧(甘肅省)之時,前秦卻已滅亡,呂光建立後涼,羅什長留當地十餘年。弘始三年(四○一),後秦姚興討伐後涼,迎羅什至長安,待以國師之禮,卻逼羅什留嗣,賜以十名妓女為妻。據說此後羅什凡是講經之際,必先言:「如臭泥中生蓮花,但采蓮花,勿取臭泥也。」其譯典有《大品般若經》二十七卷、《小品般若經》十卷、《金剛般若經》一卷、《法華經》七卷、《十住經》四卷、《阿彌陀經》一卷、《彌勒下生經》一卷、《維摩經》三卷、《禪法要解》二卷、《坐禪三昧經》二卷、《孔雀王咒經》一卷、《十誦戒本》一卷、《大智度論》一百卷、《十住毘婆沙論》十七卷、《中論》四卷、《十二門論》一卷、《百論》二卷、《成實論》十六卷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一說三十五部二百九十七卷)。羅什以大乘諸經為主要對象廣泛譯介,堪稱是文質兼重的名譯,足以讓舊時重「文」派、重「質」派論爭就此止息。羅什主導的譯場最終獲准設置,因有豐富的良質譯典問世,故以中國文化圈中的「空」思想為首、大乘佛教真理觀和實踐論的正式研究之道就此展開。
鳩摩羅什不僅具有譯經師之身分,更是優秀的思想家、教育家。羅什身為思想家的證據,可從其與道安弟子廬山慧遠(三三四─四一六)的書信問答集《大乘大義章》,以及多部漢譯經論推判而知。原因是前者為羅什針對「法身」等問題衍生出頗為深入、犀利的議論,後者則反映個人思想,屢有大膽意譯表現。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漢譯《大品般若經》、《法華經》、《中論》、《大智度論》等典籍,促使「實相」概念得以定型化,廣泛宣揚「諸法實相」思想,對後世影響甚為深遠。另一方面,亦為中國佛教提供發展方向。
在教育層面,羅什門下據稱包括僧肇、道生、道融、慧觀等多達三千名弟子薈聚。羅什的人格及思想影響甚遠,尤其培育出以《大般泥洹經》六卷為基礎,倡說「闡提成佛」(即使斷絕一切善根者亦能成佛)的道生、最早提出正式教相判釋的慧觀、揚棄格義佛教而讓真理更具有現實性的僧肇(三八四─四一四)等人,在中國佛教史上深具意義。
第二章第五節 五胡十六國
一、北方各族勢力抬頭
時隔未久,北方各族興起建國,以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代表等異邦與漢朝互爭北疆,戰亂紛仍不絕,世局人心莫不頹廢,佛教反而大為盛行。原因之一,是沒有任何外族如漢族般具有堅實的傳統文化,反而更能自由接納佛教思想。對執權者而言,在尋求軍事或統治方面的建議之際,若有佛僧能發揮神通且兼具博學廣識,將是極具吸引力的條件。此外,北方部族為了克服對漢族文化抱持的自卑情結。而利用佛教,這亦是不可輕忽的課題。實際上,許多北方民族國家採取仿傚漢族文化的漢化政策。
二、以「神異」為媒介的佛教普及--佛圖澄
如前所述,中國佛教初期是以漢譯佛典為重心,其中,佛圖澄(二三二─三四八)從未參與譯經,卻與另一位同樣不曾譯經的菩提達摩並稱,對中國佛教產生絕大影響力。就此意味來說,佛圖澄這位人物堪稱是相當特異之存在,他曾深受統治華北的後趙諸君主尊崇,成功獲得國家護持佛教的後盾。
學者認為佛圖澄應是龜茲人氏,他將罽賓說一切有部系的佛教傳入中國,西晉永嘉四年(三一○)來華之際,據傳已年近八旬高齡。佛圖澄藉神通之力廣宣佛教價值,與執權者建立密切關係,因協助後趙國王石勒(三一九─三三在位)完成霸業而備受禮遇,被尊稱為「大和尚」,石勒的後繼者石虎(三三四─四九在位)亦詔稱:「和上,國之大寶。」據說除執權者之外,連民眾相迎之時,亦對其心懷敬畏。佛圖澄既獲得朝野信任,得以在中國各地建寺多達八百九十三處,以供漢人僧尼居住。外來宗教佛教之所以能滲入漢人世界,除了具備抽象理論和實踐規範,更需具備可供常久履行的場所。
若說佛教透過佛圖澄的大力推展,北朝人士才對其留下最深刻印象,如此說法並不為過。佛圖澄深受後趙石勒的保護,出任軍、政顧問要職,具有預知敵情、洞悉大小吉凶的「神異」能力,並藉此效命於石勒。石勒在洛陽俘虜前趙君主劉曜之後,稱王於後趙,據傳就是獲得佛圖澄的神異之力,方能完成霸業。當時相傳佛圖澄已高齡一百一十七歲,這恐怕是為了強化神僧印象的說法。南梁慧皎(四九七─五五四)撰有《高僧傳》,將佛圖澄的傳記置於「神異篇」初篇。佛圖澄活躍如此,在其弘揚的佛法中,即使附帶一種「此為產生神通力之教法」的印象,亦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對當時漢人而言,所謂的佛僧必然是「異國仙人」。
除了石勒之外,北朝各朝多傾向保護佛教人才,其中有不少是冀求佛僧能顯神異能力,甚至有些君主不惜遣兵奪取優秀僧侶。例如,前秦苻堅(三五七─八五在位)欲得釋道安、鳩摩羅什,後秦姚興(三九四─四一六在位)欲得鳩摩羅什等,即為代表之例。這些君主並非為求道心使然,而是企盼佛教行者大顯神通,如同佛圖澄在軍政上為石勒貢獻甚多般,這種能力對僧侶本身亦有助益。曇無讖受到河西王沮渠蒙遜(四○一─三三在位)的盛情禮遇,卻在決心西行訪求《涅槃經》後半部之際,遭到蒙遜派遣刺客所弒,原因是蒙遜疑心曇無讖恐將接受北魏太武帝(在位四二三─五二)的招請。君主之所以疑懼佛教人才轉移他國陣地,正是因為深信佛教徒具有神異能力。
北魏統一華北後,依然深信佛教的神異之力,貴族之間卻盛行將佛教視為一種裝飾。北魏由鮮卑族建立,對漢族文化畢竟懷有複雜情結,故而嚴格取締漢族風俗,最終捨棄軍事利益極高的平城。遷都洛陽之後,北魏迅速傾向接受漢族文化,佛教亦成為裝飾成漢族文化的道具之一。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楊衒之在《洛陽伽藍記》描述的佛剎,皆過於龐大、繁多,過於華美。當時若無北朝執權者的庇護,一般人幾乎不可能習佛,甚至如釋道安所言:「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東晉廬山慧遠倡說的「沙門不敬王者論」,簡直不可能在此發生。出任道人統(統領一切佛僧之職)的法果主張「皇帝即當今如來」,此後,曇曜任沙門統(與「道人統」類似)之際,建造皇帝等身大的如來石像,皆是僧者欲藉當朝權力護持佛法。然而,取得庇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執權者見識到佛教的「效用」。這種「效用」,是盡量令人驚覺震撼,產生更強烈印象,換言之,唯有運用「神異」之力而已。佛教教團故而更加強調神異氛圍,此乃自然常理。
來華僧曇無讖(三八五─四三三)與佛圖澄一樣,兼具神異、神通之力,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曇無讖初學小乘,後轉習大乘,經由罽賓、龜茲、敦煌,北涼玄始元年(四一二),抵達沮渠蒙遜統治下的姑臧。無讖譯有《涅槃經》、《大集經》、《菩薩戒本》等。光從其傳記來理解,會發現此人與其說是譯經僧,不如說更具濃厚的神異者色彩。雖在程度上有所差異,但這就是北地人士對佛僧抱持的一致觀點。有關佛圖澄的譯經特質,大致總括如下:
其顯著特點是強化鬼神系統和禁術咒語,把萬物有靈和多神主義引進佛教。這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西域各族的土著信仰,也含有在漢地流行的迷信。(任繼愈主編《定本中國佛教史》三)
以曇無讖的譯經為中心編纂的《大集經》,原本亦是基於上述原因才大為流行。有一則廣為人知的軼事,就是曇鸞(約四七六─五四二)本欲為《大集經》作註,卻因病體羸弱未能如願,遂造訪道教界的翹楚陶弘景,詢求長生仙方。相傳曇鸞辭別陶弘景後,在途中與菩提流支相遇,便誇耀自身已得道法,卻因菩提流支對其大喝一聲訓誡,方才豁然了悟。有關曇鸞從「撰寫佛典註釋」轉為「修得道教仙術」的描述,因其轉變過程太過於順理成章,應特別予以留意才是。
據傳曇無讖善於戒學,其戒律觀是重視動機更勝於行為,例如,即使行為悖於教理,若是為奉「大乘」而行,則是忠於「本戒」的行為。原本這種思想恐將以信仰或護法為藉口,堂堂行之不法,進而招致助長佛教徒行為放逸的惡果。然而,無讖卻是極為誠實的求法者,轉修大乘的契機是緣自於邂逅《涅槃經》。此後,無讖入華翻譯《涅槃經》,為訪求經本後半部而赴北涼,卻引發沮渠蒙遜的疑懼,最後不幸殞命,《涅槃經》堪稱是曇無讖一生追求的目標。
第六章第一節 經錄
佛典翻譯的整理學
佛典分為經、律、論三種典籍,稱之為三藏。概觀其成立史,可知在佛陀滅度後,由經典編纂會議(稱為「結集」)以口傳方式整理佛陀生前的教說,集成四部原始阿含經典及以戒法為主的戒律內容。此後,經典論釋形成論典,故稱為經、律、論三藏。
然而,後世彙編的西藏《大藏經》,將佛典分為甘珠爾(經藏)與丹珠爾(論藏),律藏並未獨立出現。律藏中的戒本收入甘珠爾,其餘註釋文獻收入丹珠爾。
在印度佛教中並沒有中國式的經論目錄,不僅在原始佛教時期如此,即使是部派時期、甚至大乘興起之後,各部派具有獨自或共同的完整典籍群,故不必重新整理經典,或干涉其他部派所持三藏是否妥切的問題。除大乘各部派之外,部派間的差異會因論典和律典不同而各具特色。誠然,三藏隨著時代變遷,在各部派不斷增長變化,但這不啻是各部派內部的發展狀況而已。
然而,在中國則情況大為不同。原因在於佛典撰成因時、因地而異,長久以來是以隨機方式攜入中土,其中更牽涉到「翻譯」這項艱鉅工作。在面對如此龐大、命題主張駁雜的典籍類群時,中國僧侶面臨了必須整理佛典的問題,以致出現各種教相判釋或經錄問世。所謂經錄,是指廣泛包含三藏典籍的一種稱謂。
教相判釋是中國宗派成立的一大要件,在此暫不探討此課題。那麼,中國經錄具有何種特色?有關於此,如後述第三節的一覽表所示般,光是現存經錄就高達十幾部,如此為數龐大的經錄不可能在此全部闡述,筆者只列舉其中兩部著作,亦即最初期的經錄之一《出三藏記集》,以及完成度最高的《開元釋教錄》,盼能藉此確立經錄思想的歷史意義。
第一章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西晉武帝統一天下後,只維持十餘年即瓦解,中原以八王之亂為導火線,逐漸淪入匈奴等北方各族統治,帝室南逃另建東晉(三一七)。北魏於四三九年統一以前,華北一直維持五胡十六國的局面。東晉偏安江南,至劉裕發動革命亡國為止,苟延殘喘約百年之久。北方則在北魏亡於永熙三年(五三四)之後,分裂為東、西魏,北齊繼而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於建德六年(五七七)滅北齊後,再度一統北疆。位處江南的東晉則亡於元熙二年(四二○),劉裕建宋後,歷經齊(四七...
作者序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弘揚漢傳佛教,從根本提昇漢傳佛教研究的品質與水準,一直是本所創辦人念茲在茲的心願。這是一場恆久持續的考驗,雖然中華佛學研究所自知能力有限,但仍然願意傾注所有心力,結合海內外的先進與同志,共同攜手為此一目標奮進。
在佛教學術研究的領域,日本學術界的成果一直受到全世界的肯定與注目。「新亞洲佛教史」此一系列研究是日本佛教學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結集,十五冊的規模,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從耆宿到新銳,幾乎網羅無遺,可以說是當今日本佛教學界最具規模的成果展示當不為過矣。本套「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海納萬有,概而言之,其重要性約有數端:
(一)「新亞洲佛教史」雖然以印度、中國、日本三大部分為主,但也兼顧中亞、東南亞、越南、韓國等不同地區,涵蓋南傳、漢傳、藏傳等不同的佛教傳統;處理時段從佛陀出世迄於今日。就目前同性質的著作之中,處理時間之長遠,空間之寬闊,迄今尚未有出於其右者。
(二)傳統佛教史的寫作總是詳古略今,無法充分呈現佛教演變的歷史面貌。此次「新亞洲佛教史」對於近世以降佛教演變的軌跡著意甚深,可謂鉅細靡遺。
(三)傳統佛教史大多集中於思想概念以及政治關係的描述,此次「新亞洲佛教史」在可能的範圍內,嘗試兼顧語言、民俗、文學、藝術、考古學等文化脈絡,開展出各種認識佛法的不同可能性。
職是之由,「新亞洲佛教史」不僅是時間意義上,更重要的意義是一種研究範式的建立。中華佛學研究所取得佼成出版社正式授權,嘗試將日本佛教研究最新系列研究成果介紹給漢語文化圈。其間受到各方協助,特別是青山學院大學陳繼東教授居中聯繫,其功厥偉。同時也要感謝佼成出版社充分授權與協助,讓漢語文化圈的讀者得以接觸這套精心策畫的研究成果。透過高水準學術研究作品的譯介,借鏡世界各國佛教研究者的智慧,讓漢傳佛教研究的境界與視野更高更遠,這是中華佛學研究所責無旁貸的使命,以及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釋果鏡
序言
釋尊創立及提倡的佛教得以傳布於全亞洲,主要是藉由思想普遍性、佛教徒死身弘法、佛教國家所具的政治及文化意圖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中國佛教因有內容弘富的《大藏經》,形成獨特卓越的佛教思想,在以漢譯佛典為基礎的東亞佛教文化圈中成為核心所在。
「新亞洲佛教史」系列全十五卷之中,中國佛教共有三卷,本書為首卷,探討時期從西元元年前後,佛教在追求商業貿易的東西交流背景下入華,至六世紀後期隋統一南北朝為止。本書的主題「佛教的東傳與中國化」,是指佛教入華後緩緩滲透中國社會,至隋、唐各宗派經由中國化後成立為止,意味著中國人學習佛教、佛教逐漸落實於中國人血脈的歷程。
本卷是探討中國篇章的首卷,第一章〈中國佛教〉安排涵蓋全三卷的序論,以佛典漢譯及其解釋(包括代表宗派的思想解說)為主軸,概觀從安世高至支婁迦讖以來,乃至宋代的佛教歷史。由於此章為整體概論,必然與其他兩冊的專題探討有所重複,故盼讀者能掌握大方向閱讀,將本書與其他相關專題進行比較、對照。
有關本書探討的時代,首先必須闡述佛教如何傳入中國,第二章〈佛教東傳〉除了探討佛教傳入的相關傳說和事實之外,更以佛教藉由譯經這種具體方式入華,列舉了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竺法護等譯經僧的事蹟,進而包括探討佛圖澄如何以神異化眾、身為最初至西域求法的漢人朱士行之事蹟、道安採用釋姓的意義等項目。此外也以重視神異為背景,兼而探討道教方面的課題。
第三章〈東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與實踐-初期佛教受容的具體樣貌〉,主要是考察活躍於當時的道安、廬山慧遠、鳩摩羅什、僧肇、道生等人的生涯及思想成果,更論及禪宗與律宗成立之前,禪觀實踐和戒律信受過程等課題。
無庸贅言,若提及中國三大思想或宗教,即指儒教(或儒家)、佛教(釋教)、道教,在歷經對立和影響、融合等過程後,佛教愈益中國化,中國佛教發展可說是成果璀璨。
第四章〈三教衝突與融合〉首先探討初期三教交涉,介紹牟子《理惑論》、孫綽〈喻道論〉等思想,其次是南北朝的三教交涉,探討北魏太武帝廢佛、顧歡〈夷夏論〉、范縝〈神滅論〉、梁武帝的佛教政策、北周武帝的廢佛論。之後更跨越南北朝時期,考察唐、宋三教交涉,包括武后、玄宗施政、韓愈《論佛骨表》等課題。
第五章〈佛典漢譯史要略〉以新鮮手法切入各種漢譯問題,除了闡明漢譯佛典基本特徵,並介紹漢譯史的時代區隔及主要譯者。其次,說明翻譯速度與兩種譯場類型,其一是「附帶講經型態,由多數人參與,屬於分工體制粗略化的譯場」,六朝譯場多為此類。其二是「僅由較少數的專家組成團體,屬於分工體制明確化的譯場」,此為玄奘及其後學設立的譯場,本章將具體說明各種情形。此外,亦提到譯文添刪、漢譯及編輯等有關漢譯佛典在成立時所面臨的問題。
前述的第五章內容中,不少是針對佛典漢譯考察,從中國佛教源於印度佛教的觀點來看,足以顯示漢譯佛典何其重要。第六章〈經錄與疑經〉是列舉彙編各種漢譯佛典的經錄,具體介紹《出三藏記集》、《開元釋教錄》,進而考察疑經定義、疑經撰造動機,介紹其實質內容。
基本上,中國是屬於中央集權專制國家,以皇帝為最高統治者,佛教與王權關係緊迫,最終被迫在國家保護及監督下發展。第七章〈王法與佛法〉即是針對此問題,對自東漢至南北朝、甚至跨越至隋、唐及宋代進行詳細考察。
至於專欄方面,分別是與第二章內容有關的「海路」、與第三章有關的「羅什三藏及其弟子的教判論」、「鳩摩羅什的破戒與譯業」,與第四章有關的「輪迴與魂--神滅不滅論爭」、「老子化胡說」,以及與第六章有關的「《父母恩重經》與孝道重視」,加上第七章結尾的「儒家經學與佛教經疏」,是基於中國佛教人士著作多以經疏形式呈現,再以中國哲學立場探討經學和經疏的關聯。以上專欄分別為各專家學者執筆,皆是心血之作,盼讀者們能獲益匪淺。
菅野博史(編輯委員)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弘揚漢傳佛教,從根本提昇漢傳佛教研究的品質與水準,一直是本所創辦人念茲在茲的心願。這是一場恆久持續的考驗,雖然中華佛學研究所自知能力有限,但仍然願意傾注所有心力,結合海內外的先進與同志,共同攜手為此一目標奮進。
在佛教學術研究的領域,日本學術界的成果一直受到全世界的肯定與注目。「新亞洲佛教史」此一系列研究是日本佛教學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結集,十五冊的規模,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從耆宿到新銳,幾乎網羅無遺,可以說是當今日本佛教學界最具規模的成果展示當不為過矣。本套「新亞洲佛...
目錄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釋果鏡 003
序言 菅野博史 005
體例說明
【第一章】中國佛教 木村清孝
第一節 譯經的初始與中國佛教原貌
一、佛教初傳期
二、來朝僧與傳譯活動
三、古譯特徵
四、《理惑論》成立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二、活躍的大譯經僧——鳩摩羅什
三、翻譯原則——「五失本、三不易」
四、其他偉大的譯經僧
五、佛教思想的方向性
六、「偽經」——撰造經典
第三節 隋、唐譯經與教學之大成
一、統一皇朝下的佛教重整
二、兩大宗派成立(一)——天台宗
三、兩大宗派成立(二)——三論宗
四、三階教
五、玄奘新譯佛典的意涵
六、華嚴教學
七、密教東傳與興盛
第四節 晚唐以後的譯經,以及中國佛教的歸向
一、譯經的告終
二、中國特有的潮流——五家七宗
三、儒、釋、道相爭與融合
四、《大藏經》刊行與流布
第五節 略結
中國佛教史的發展與課題
〔專欄一〕海路 入澤崇
【第二章】佛教東傳 采睪晃
第一節 佛教傳播者——來華僧、求法僧
一、關於本章
二、佛教傳入途徑
第二節 初傳期的佛教
一、佛教傳入的傳說
二、《後漢書》〈楚王英傳〉
三、《魏略》〈西戎傳〉
第三節 初期中國佛教的特性
一、透過翻譯的內容
二、思想混亂——接受佛教信仰之始
三、安世高
四、支婁迦讖
第四節 三國時期
一、魏——朱士行:求法僧之先驅
二、吳——支謙
三、西晉——竺法護
第五節 五胡十六國
一、北方各族勢力抬頭
二、以「神異」為媒介的佛教普及——佛圖澄
三、道教
四、格義佛教及其否定之論
五、姓
〔專欄二〕羅什三藏及其弟子的教判論 堀內伸二
【第三章】東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與實踐——初期佛教受容的具體樣貌 菅野博史
第一節 初期受容的時代背景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定義
第二節 道安、廬山慧遠的佛教思想
一、慧遠與道安的邂逅
二、道安的生涯
三、道安的弘法成果
四、慧遠定住廬山
五、慧遠對道安思想的傳承
六、三世輪迴與因果報應的問題、神滅不滅問題
七、禮敬問題與〈沙門不敬王者論〉
八、念佛結社形成白蓮社
第三節 鳩摩羅什的佛教思想
一、鳩摩羅什與中國佛教
二、關於《大乘大義章》
第四章 僧肇的生涯與思想
一、僧肇的生涯
二、〈般若無知論〉的思想
三、〈不真空論〉對心無義、即色義、本無義的批判
四、心無義
五、即色義
六、本無義
七、關於〈涅槃無名論〉
第五節 道生的生涯與思想
一、道生的生涯
二、理的哲學與闡提成佛說
三、頓悟說
四、感應思想與《應有緣論》
第六節 禪、戒
一、諸宗派形成之前
二、北朝禪學
三、戒律
〔專欄三〕鳩摩羅什的破戒與譯業 丘山新
【第四章】三教衝突與融合 河野訓
第一節 初期佛教與儒家、道教
一、牟子《理惑論》
二、孫綽〈喻道論〉
三、《老子化胡經》
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的三教對立與融合
一、北魏太武帝廢佛
二、顧歡〈夷夏論〉及其後續發展
三、范縝〈神滅論〉
四、梁武帝的佛教政策
五、北周武帝廢佛
第三節 唐、宋時期的三教相克與調和
一、初唐傅奕與法琳的論爭——沙汰佛教教團
二、武后的護佛政策與玄宗的儒、佛、道政策
三、韓愈〈論佛骨表〉
四、武宗廢佛
五、宋代排佛論與三教調和論
〔專欄四〕輪迴與魂——神滅不滅論爭 邢東風
【第五章】佛典漢譯史要略 船山徹
第一節 漢譯與語言學
漢譯佛典的特徵
第二節 時代劃分與主要漢譯者
舊譯與新譯
第三節 翻譯速度與兩種譯場類型
一、翻譯速度
二、譯場類型
第四節 隋、唐以後專家集結的譯場
北宋的譯經儀禮
第五節 隋、唐之前的譯場
鳩摩羅什的翻譯方式
第六節 譯主、筆受、傳譯
分工體制的實際型態
第七節 增譯與略譯
為求譯文易解
第八節 漢譯與編輯——援引既有的經典文句
一、活用各舊譯本
二、編譯而成的經典——編輯漢譯經典
〔專欄五〕老子化胡說 神塚淑子
【第六章】經錄與疑經 沖本克己
第一節 經錄
佛典翻譯的整理學
第二節 《出三藏記集》
一、現存最早的經典目錄
二、整理方法與意義
第三節 《開元釋教錄》
一、經錄的完備與終結
二、經錄所顯示的數據
第四節 疑經
一、何謂疑經
二、述而不作
三、判定基準的差異
第五節 疑經撰造動機
一、「現世利益」與「單純化」
二、抄經、要文集與疑經
三、末法思想與疑經
第六節 疑經諸相
一、疑經橫行
二、疑經分類
〔專欄六〕《父母恩重經》與孝道重視 張文良
【第七章】王法與佛法 橫井克信
第一章 東漢至南北朝時期
一、中國獨特的佛教信仰方式
二、東漢
三、五胡十六國
四、釋道安與戒律問題
五、東晉
六、南朝
七、北朝
第二節 隋唐時期
一、隋
二、唐
三、武后護佛
四、內道場政治化與密教發展
第三節 宋代
一、五代
二、北宋
三、南宋
四、奠定國家佛教
〔專欄七〕儒家經學與佛教經疏 古勝隆一
年表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釋果鏡 003
序言 菅野博史 005
體例說明
【第一章】中國佛教 木村清孝
第一節 譯經的初始與中國佛教原貌
一、佛教初傳期
二、來朝僧與傳譯活動
三、古譯特徵
四、《理惑論》成立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二、活躍的大譯經僧——鳩摩羅什
三、翻譯原則——「五失本、三不易」
四、其他偉大的譯經僧
五、佛教思想的方向性
六、「偽經」——撰造經典
第三節 隋、唐譯經與教學之大成
一、統一皇朝下的佛教重整
二、兩大宗派成立(一...
商品資料
出版社:法鼓文化出版日期:2016-08-01ISBN/ISSN:978957598718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6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