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怡明
定價:NT$ 400
優惠價:88 折,NT$ 352
已售完,補貨中
金門,一座對峙年代中維繫臺灣命運的小島。
曾經,它被戰爭陰影與軍事管制所重重包圍。
而島上的居民,如何看待親身經歷的每一次事件?
以歷史、政治、社會、人類學的多重角度,
從民眾的視野,重新檢視金門歷史中不為人知的面向。
2001年9月,作者因911事件爆發、返國航班停飛而滯留金門,卻意外讓他對這座曾歷經冷戰氛圍與國共對峙的小島產稱興趣,進而展開追尋金門歷史的旅程。
1949年以降,金門在各方媒體的宣傳下,被賦予地區與世界事務樞紐的意義。它成為亞洲廣大遭奴役民眾的自由燈塔,也是未來爭取自由的戰爭跳板;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對抗象徵,也是冷戰中自由世界力阻共產紅潮的標竿;甚至被視為人類進步的歷程。小小的金門,呈現出一幅冷戰時代的縮影。但這樣的戰地英雄形象,就是代表著歷史真實、或是金門人所認知的金門樣貌嗎?
本書透過歷史人類學的角度,利用口述訪談、官方文獻,觀察身處軍事戒嚴體制下的金門社會,深入剖析金門如何在冷戰的地緣政治中被賦予意義;又如何形成舉凡老鼠尾巴、女人身體、乃至於籃球都被納入軍事管制之下、並與現代性的口號掛勾的社會;以及這些經歷與官方教育,是如何深深影響著金門人看待自己的角度,甚至持續到解嚴後的現在。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日益增強的地緣政治化
1949年後的十年間,金門經歷三次重大的直接軍事對峙:最初是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然後是1954年的九三砲戰,以及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在整個1950年代,金門島正逐漸被地緣政治化,軍事化的體系也於此時開始建立。身處第一線的金門居民如何看待這三起事件。
第二部分 軍事化與地緣政治化的變遷過程
1960年代初期,全球冷戰進入了新的階段,金門的軍事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大量的駐軍是蔣介石為了迫使美國防衛金門而做的決策。金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鬥爭的一部分。在這些衝突中,金門的政治意義產生什麼變化,而這些變化又為金門當地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第三部分 冷戰時期的生活
第三部分探討1960年代到 1980年代冷戰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面向,並且把焦點放在金門居民對戰地政務委員會的感受,以及金門居民如何與戰地政務委員會協調。顯示「軍事化的毛細管」如何與戰場無關的廣泛社會制度連結起來。可視為冷戰較大社會與文化比較史研究的一環。
第四部分 去軍事化與後軍事化
1980年代初期,國民黨透過彰顯對岸共黨威脅,以鞏固國際支持的做法得不到回應,金門軍事化的主要政治目的已轉變為呼籲臺灣大眾關注來自對岸的威脅,並藉此將國民黨持續的威權統治合理化、正當化。因此,導致去軍事化的關鍵主要不是兩岸關係,而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國內政治變遷。
名家推薦:
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
余敏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
李仁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兼文學院副院長)
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戚常卉(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所長)
陳翠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薛化元(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羅士傑(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按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宋怡明(Michael Szonyi)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強調「歷史人類學」的重要性,結合歷史文獻、田調資料、口述歷史,由下而上考察中國東南沿海的過去。專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實行家族:明清家族組織研究),及本書的英文原著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譯者簡介:
黃煜文(第一至六章、第八章、第九章)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專職翻譯。譯有《美國十二總統傳:從小羅斯福到小布希》、《歷史的歷史: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世界史》等多部作品。
陳湘陽(中文版序、第七章、第十章至十四章、附錄)
自由譯者,世新大學、實踐大學講師。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
名人推薦:
哈佛大學東亞系宋怡明教授是英文世界中第一個系統撰述金門地方史的學者。但是,他不止在寫「金門地方史」,而是將一個地方研究放在地緣政治、軍事化、與現代化的視角中來考察。他從美蘇冷戰、中臺對峙的脈絡來審視金門地方社會被改變。一方面,他告訴我們從1949~92年間,金門如何因國際情勢的巨變而突然被一個軍事化的烏托邦現代主義所治理。另一方面,他也細緻地探討了金門社會內部如何因應、妥協以及與之對抗。最後,宋教授告訴我們金門研究的各種意義:例如,它如何能夠映照臺灣、指出蔣介石治理臺灣與毛澤東統治中國的相似之處、並提供一個與世界其他高度軍事化社會做比較的案例。宋教授的研究方式使得金門研究不再是一個臺灣邊陲島嶼的個案,相反的,在他的筆下,金門標誌著冷戰的時代性且寓意深遠。
──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兼文學院副院長)
近二十年來,在冷戰國際關係史或社會文化轉向的冷戰史研究中,臺灣無論作為被研究的對象或者研究的主體,大抵都是缺席的。金門在1950年代兩次砲戰時曾引起全球的關注,之後就沒入歷史的洪流中;很多西方冷戰通史的書甚至不再提起當年曾讓全球摒息的臺海危機,遑論冷戰對金門與其居民的影響。本書例外地聚焦於這個地方與議題,用專書來分析了冷戰對金門各方面的影響,認為金門的發展可以與其他處於類似狀態的地方比較。本書可深化我們對冷戰與兩岸現狀發展過程的理解,確實是本值得閱讀與深思的著作。
──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20世紀下半葉,金門列島在國共對抗與全球冷戰格局中,實施38年的「戰地政務」體制,經歷了全方位的軍事化。全球冷戰如何影響金門社會?金門民眾如何因應意外降臨的軍事體制?本書以歷史學與人類學方法,結合檔案史料與田野訪談,從軍事化、地緣政治化、現代化與戰地記憶等視角,訴說金門民眾的前線經驗,剖析冷戰陰影下金門的社會與文化轉變。這是一本傑出的金門史研究,更是一部獨特的冷戰社會史,宋怡明教授以獨到的觀察與深刻的論析,將金門史研究推上世界史學的前端,讓平凡的金門躍上大學出版社的櫥窗。
──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對1949年底敗退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金門是與「中共政權」交鋒的前線,「戰地」也長期是金門的定位。在冷戰史研究日漸受到重視之下,金門也成為重要的研究場域。
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的力作《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則是最受矚目的學術專著。透過大量口述歷史的回憶,貫穿全書,並與檔案、研究成果參照,在時序上呈現從古寧頭戰役到當代金門的演變,注意到制度的演變,更著重於人民生活的歷史。目前國內關注的「白色恐怖」、「軍妓」議題,本書也在歷史時空脈絡下加以呈現。加上行文流暢,深入淺出。整體而言,是認識冷戰時期金門歷史的佳作。
──薛化元(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推薦序
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
誰的戰爭歷史?
這本專書的英文版,是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教授、現任費正清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的宋怡明(Michael Szonyi)在2008年出版的學術著作。事隔多年,中文譯本問世,終於可以讓中文讀者通過他的細膩觀察及精闢分析來了解關於金門的冷戰歷史。
2001年9月,在清華大學名譽教授王秋桂的召集下,於金門召開了「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個會議是金門有史以來第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王秋桂教授邀請了不少具有學術聲望的國外學者與會。這是宋怡明初訪金門,並發表了他當時關心的福州宗族之論文。我當時任教於金門技術學院(金門大學前身),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正值會議結束時,紐約發生了「911事件」,接下來的一個禮拜,各地飛機停擺。參與會議的學者「被迫」留在島上,進退維谷,宋怡明也是其中一位。在瀰漫著不安的氛圍下,作為東道主的我,為大家安排了田野考察,細細地走訪戰火已經遠離的金門的歷史文化遺產,從宗族村落、華僑洋樓到戰地景觀。透過這個「意外」的假期,大家對金門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到情勢明朗、大家重新安排機位返國之後不久,我就收到宋怡明的電郵,他告訴我他對金門的冷戰歷史非常感興趣,希望來年暑假能夠再來,請我協助一些田野調查的工作。我表示歡迎,並期待合作研究的開展。於是,接下來的幾年間,宋怡明經常利用假期或研究休假,長時間在金門島上進行文獻蒐集、口述訪談、田野觀察。他善於思考發問,待人真誠親切,華語說得極好,加上高粱酒量絕佳,具備了所有田野調查的優越能力。不多久,島上居民也就不把他當成「老外」,而是一位常常穿著T恤、短褲及涼鞋,走訪鄉間的「自己人」。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在他成書之後,大約隔二、三年才會到訪金門一次。有一天,他來到後浦武廟對面的冰果室,坐下來吃刨冰,店中的阿嬤像是對著久未歸鄉的遊子說:「你回來了喔!」對那位阿嬤來說,宋怡明在島上作田野調查的那幾年,也彷彿昨日般的清晰。
在那段共同研究的時光中,我們經常討論一些理論觀點,分享一些田野資料。宋怡明的研究視角與執著精神,令我十分佩服。我記得很清楚,2005年夏天我意外找到一大批裝在塑膠袋、堆放於烈嶼鄉公所的民防檔案,本來一如其他鄉鎮公所準備要棄置,時任公所課長、我的學生邊金靜告訴我能否協助整理,使之成為文化館與鄉史館的展示資料。我和翁沂杰助理一方面分類整理、掃描建檔,一方面通知太平洋彼岸的宋怡明。他得知後立刻安排行程,飛來金門一起整理、閱讀檔案。這些資料,被充分地運用在這本書的主題討論之中。
事實上,十九世紀後半到二十世紀的金門,歷經了極為戲劇性的歷史轉折,也使金門這個地域社會,與區域發展、國族歷史、國際地緣政治有著高度的關聯。金門在1949年之前,是人口流出、外來僑匯、開放流動的僑鄉;1949年以後直到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金門變成人口流入、內需產業、封閉禁錮的戰地。戰地生活經驗,成為二、三個世代的金門人及軍人的集體記憶與公共歷史,軍事治理高度動員了地域社會,當然也壓抑了民間自主力量,空間地景的軍事化也相當徹底。
傳統的金門戰爭史研究,主要以軍方觀點、國族立場陳述戰爭事件。這些研究關心敵我雙方的戰略布署及戰術應用,說明軍隊交戰細節及其影響,進而宣揚反共意識與愛國主義。代表著作如國防部史政處《金門戰役》(1957)、國史館《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之戰史料初輯》(1979)與其續輯(1982)等。在西方著作中,金門被放在美國外交政策、美中臺關係研究,以及關於現實主義(realism)、軍事威嚇(deterrence)與戰爭邊緣策略(brinkmanship)之下探討,是國際政治與外交關係的熱門課題。不過,在這些討論下的金門,僅僅是一個具有國際地緣政治與戰略價值的地理名詞,而非一個地域社會。
隨著研究視角的轉移,學術界不再局限於單一國家話語或國際外交觀點,轉而注意不同歷史主體對戰爭史的差別看法,以及關注地域社會的微觀歷史(micro history)。這種傾向,以金門來說,進一步有四種趨勢:第一、雖仍以常規軍史研究的角度發問,但開始援引、比較海峽兩岸的文獻、檔案、報章,並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分析戰爭背後的決策過程;第二、採擷與整理當年在金門服役的官兵之口述歷史;第三、擺脫常規國族史、軍事史的寫作模式,從社會史與人類學研究的取向關注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文化變遷;第四、以戰役遺產保存為目的之相關研究。
宋怡明的專著就是其中最全面且重要的著作,試圖回答在冷戰這個國際地緣政治結構下,一個地域社會的變遷過程。他具體分析軍事化、現代性與地緣政治化(geo-politicization)等三個具有全球普遍性之力量,如何在島上運作,以及對金門居民所造成的衝擊;同時,也分析居民如何回應軍事治理下的對策,具體說明國家與地域社會複雜的互動關係。這種「軍事化的烏托邦現代主義」(militarized utopian modernism)──以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之前線基地,如何實踐及抵抗。他也處理了國家如何通過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的產生與實踐,規範及再現戰地婦女的社會角色,討論地方政治之軍事化/現代化/性別關係(gender relations)三者的關係。換言之,他分析了冷戰時期金門軍事現代化中的政治,在地方的脈絡下說明人們對全球冷戰、國家衝突、追求現代化的顧慮以及利益被理解和利用的方式,並且討論它們如何在今天被記憶下來。這些學術觀點,一方面為金門研究開闢了新的路徑,一方面也提供了人文社會學一種整合式、跨領域的方法論。
宋怡明所提供的研究成果,存在著一個深刻的理論議題。亦即,歷經戰爭的恐懼及威脅、高壓的軍事治理、甚至是白色恐怖迫害的前線居民,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幽暗歷史(dark history),如何繼承、敘述或再現這些歷史遺產(dark heritage),以及如何進行悲暗觀光(dark tourism)?什麼樣的集體記憶選擇遺忘或重新編寫?金門人又是如何重新看待近在咫尺的廈門及二百海浬外的臺灣本島?這些複雜的社會過程,都是「後戰地」金門所必須進行的歷史反省及值得深化的學術課題。
最後我想問的是,「金門學」該如何成為一門有效的、被認可的學科?與臺灣研究的關係為何?其實,「臺灣」作為一個人文社會研究範疇,具有高度的複雜性。今日臺灣這個政治共同體是在世界冷戰國際局勢所形成,而1949年的金門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第一次臺海危機)、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第二次臺海危機)等,更是組成這個政治共同體的關鍵歷史事件。事實上,殖民史之外的臺灣現代史,金、馬不應該被忽略。金門、馬祖的戰地歷史,不僅是當地人的生活經驗,也是大量臺灣服役青年的共同記憶。同時,當前臺灣的認同危機,不僅表現於所謂的族群政治、政黨衝突、南北地域差異而已,還有金門、馬祖的問題。金、馬與臺灣本島的疏離,除了百年來歷史經驗的差異外,還有晚近二十餘年來臺灣共同體建構過程中刻意切割的部分。解決臺灣認同危機、凝聚臺灣共同體意識,可以從金門、馬祖開始。也就是說,通過金門研究,這個反身性的角色(reflexive role),可以豐富臺灣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也能為臺灣社會的轉型正義提供貢獻。
宋怡明教授的著作,以其精闢的觀點、貼切的觀察、豐富的故事、優美的寫作,提供我們了解金門冷戰時期的變遷,也提醒我們國家與地方社會互動的歷史經驗,值得向大家推薦。
樂為序。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8折23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1 |
4折 | 3 |
5折 | 19 |
6折 | 1 |
7折 | 2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宋怡明
優惠價: 88 折, NT$ 352 NT$ 400
已售完,補貨中
一位美國歷史學家的意外滯留,帶來一部獨特的冷戰社會史
2001年9月,作者因911事件爆發、返國航班停飛而滯留金門,卻意外讓他對這座曾歷經冷戰氛圍與國共對峙的小島產稱興趣,進而展開追尋金門歷史的旅程。
1949 年以降,金門在各方媒體的宣傳下,被賦予地區與世界事務樞紐的意義。它成為亞洲廣大遭奴役民眾的自由燈塔,也是未來爭取自由的戰爭跳板;是中華民國與中華 人民共和國間的對抗象徵,也是冷戰中自由世界力阻共產紅潮的標竿;甚至被視為人類進步的歷程。小小的金門,呈現出一幅冷戰時代的縮影。但這樣的戰地英雄形 象,就是代表著歷史真實、或是金門人所認知的金門樣貌嗎?
金門,一座對峙年代中維繫臺灣命運的小島。
曾經,它被戰爭陰影與軍事管制所重重包圍。
而島上的居民,如何看待親身經歷的每一次事件?
以歷史、政治、社會、人類學的多重角度,
從民眾的視野,重新檢視金門歷史中不為人知的面向。
2001年9月,作者因911事件爆發、返國航班停飛而滯留金門,卻意外讓他對這座曾歷經冷戰氛圍與國共對峙的小島產稱興趣,進而展開追尋金門歷史的旅程。
1949年以降,金門在各方媒體的宣傳下,被賦予地區與世界事務樞紐的意義。它成為亞洲廣大遭奴役民眾的自由燈塔,也是未來爭取自由的戰爭跳板;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對抗象徵,也是冷戰中自由世界力阻共產紅潮的標竿;甚至被視為人類進步的歷程。小小的金門,呈現出一幅冷戰時代的縮影。但這樣的戰地英雄形象,就是代表著歷史真實、或是金門人所認知的金門樣貌嗎?
本書透過歷史人類學的角度,利用口述訪談、官方文獻,觀察身處軍事戒嚴體制下的金門社會,深入剖析金門如何在冷戰的地緣政治中被賦予意義;又如何形成舉凡老鼠尾巴、女人身體、乃至於籃球都被納入軍事管制之下、並與現代性的口號掛勾的社會;以及這些經歷與官方教育,是如何深深影響著金門人看待自己的角度,甚至持續到解嚴後的現在。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日益增強的地緣政治化
1949年後的十年間,金門經歷三次重大的直接軍事對峙:最初是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然後是1954年的九三砲戰,以及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在整個1950年代,金門島正逐漸被地緣政治化,軍事化的體系也於此時開始建立。身處第一線的金門居民如何看待這三起事件。
第二部分 軍事化與地緣政治化的變遷過程
1960年代初期,全球冷戰進入了新的階段,金門的軍事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大量的駐軍是蔣介石為了迫使美國防衛金門而做的決策。金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鬥爭的一部分。在這些衝突中,金門的政治意義產生什麼變化,而這些變化又為金門當地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第三部分 冷戰時期的生活
第三部分探討1960年代到 1980年代冷戰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面向,並且把焦點放在金門居民對戰地政務委員會的感受,以及金門居民如何與戰地政務委員會協調。顯示「軍事化的毛細管」如何與戰場無關的廣泛社會制度連結起來。可視為冷戰較大社會與文化比較史研究的一環。
第四部分 去軍事化與後軍事化
1980年代初期,國民黨透過彰顯對岸共黨威脅,以鞏固國際支持的做法得不到回應,金門軍事化的主要政治目的已轉變為呼籲臺灣大眾關注來自對岸的威脅,並藉此將國民黨持續的威權統治合理化、正當化。因此,導致去軍事化的關鍵主要不是兩岸關係,而是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國內政治變遷。
名家推薦:
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
余敏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
李仁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兼文學院副院長)
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戚常卉(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所長)
陳翠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薛化元(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羅士傑(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按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宋怡明(Michael Szonyi)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強調「歷史人類學」的重要性,結合歷史文獻、田調資料、口述歷史,由下而上考察中國東南沿海的過去。專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實行家族:明清家族組織研究),及本書的英文原著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譯者簡介:
黃煜文(第一至六章、第八章、第九章)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專職翻譯。譯有《美國十二總統傳:從小羅斯福到小布希》、《歷史的歷史: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世界史》等多部作品。
陳湘陽(中文版序、第七章、第十章至十四章、附錄)
自由譯者,世新大學、實踐大學講師。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
名人推薦:
哈佛大學東亞系宋怡明教授是英文世界中第一個系統撰述金門地方史的學者。但是,他不止在寫「金門地方史」,而是將一個地方研究放在地緣政治、軍事化、與現代化的視角中來考察。他從美蘇冷戰、中臺對峙的脈絡來審視金門地方社會被改變。一方面,他告訴我們從1949~92年間,金門如何因國際情勢的巨變而突然被一個軍事化的烏托邦現代主義所治理。另一方面,他也細緻地探討了金門社會內部如何因應、妥協以及與之對抗。最後,宋教授告訴我們金門研究的各種意義:例如,它如何能夠映照臺灣、指出蔣介石治理臺灣與毛澤東統治中國的相似之處、並提供一個與世界其他高度軍事化社會做比較的案例。宋教授的研究方式使得金門研究不再是一個臺灣邊陲島嶼的個案,相反的,在他的筆下,金門標誌著冷戰的時代性且寓意深遠。
──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兼文學院副院長)
近二十年來,在冷戰國際關係史或社會文化轉向的冷戰史研究中,臺灣無論作為被研究的對象或者研究的主體,大抵都是缺席的。金門在1950年代兩次砲戰時曾引起全球的關注,之後就沒入歷史的洪流中;很多西方冷戰通史的書甚至不再提起當年曾讓全球摒息的臺海危機,遑論冷戰對金門與其居民的影響。本書例外地聚焦於這個地方與議題,用專書來分析了冷戰對金門各方面的影響,認為金門的發展可以與其他處於類似狀態的地方比較。本書可深化我們對冷戰與兩岸現狀發展過程的理解,確實是本值得閱讀與深思的著作。
──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20世紀下半葉,金門列島在國共對抗與全球冷戰格局中,實施38年的「戰地政務」體制,經歷了全方位的軍事化。全球冷戰如何影響金門社會?金門民眾如何因應意外降臨的軍事體制?本書以歷史學與人類學方法,結合檔案史料與田野訪談,從軍事化、地緣政治化、現代化與戰地記憶等視角,訴說金門民眾的前線經驗,剖析冷戰陰影下金門的社會與文化轉變。這是一本傑出的金門史研究,更是一部獨特的冷戰社會史,宋怡明教授以獨到的觀察與深刻的論析,將金門史研究推上世界史學的前端,讓平凡的金門躍上大學出版社的櫥窗。
──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對1949年底敗退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金門是與「中共政權」交鋒的前線,「戰地」也長期是金門的定位。在冷戰史研究日漸受到重視之下,金門也成為重要的研究場域。
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的力作《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則是最受矚目的學術專著。透過大量口述歷史的回憶,貫穿全書,並與檔案、研究成果參照,在時序上呈現從古寧頭戰役到當代金門的演變,注意到制度的演變,更著重於人民生活的歷史。目前國內關注的「白色恐怖」、「軍妓」議題,本書也在歷史時空脈絡下加以呈現。加上行文流暢,深入淺出。整體而言,是認識冷戰時期金門歷史的佳作。
──薛化元(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推薦序
江柏煒(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
誰的戰爭歷史?
這本專書的英文版,是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教授、現任費正清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的宋怡明(Michael Szonyi)在2008年出版的學術著作。事隔多年,中文譯本問世,終於可以讓中文讀者通過他的細膩觀察及精闢分析來了解關於金門的冷戰歷史。
2001年9月,在清華大學名譽教授王秋桂的召集下,於金門召開了「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個會議是金門有史以來第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王秋桂教授邀請了不少具有學術聲望的國外學者與會。這是宋怡明初訪金門,並發表了他當時關心的福州宗族之論文。我當時任教於金門技術學院(金門大學前身),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正值會議結束時,紐約發生了「911事件」,接下來的一個禮拜,各地飛機停擺。參與會議的學者「被迫」留在島上,進退維谷,宋怡明也是其中一位。在瀰漫著不安的氛圍下,作為東道主的我,為大家安排了田野考察,細細地走訪戰火已經遠離的金門的歷史文化遺產,從宗族村落、華僑洋樓到戰地景觀。透過這個「意外」的假期,大家對金門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到情勢明朗、大家重新安排機位返國之後不久,我就收到宋怡明的電郵,他告訴我他對金門的冷戰歷史非常感興趣,希望來年暑假能夠再來,請我協助一些田野調查的工作。我表示歡迎,並期待合作研究的開展。於是,接下來的幾年間,宋怡明經常利用假期或研究休假,長時間在金門島上進行文獻蒐集、口述訪談、田野觀察。他善於思考發問,待人真誠親切,華語說得極好,加上高粱酒量絕佳,具備了所有田野調查的優越能力。不多久,島上居民也就不把他當成「老外」,而是一位常常穿著T恤、短褲及涼鞋,走訪鄉間的「自己人」。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在他成書之後,大約隔二、三年才會到訪金門一次。有一天,他來到後浦武廟對面的冰果室,坐下來吃刨冰,店中的阿嬤像是對著久未歸鄉的遊子說:「你回來了喔!」對那位阿嬤來說,宋怡明在島上作田野調查的那幾年,也彷彿昨日般的清晰。
在那段共同研究的時光中,我們經常討論一些理論觀點,分享一些田野資料。宋怡明的研究視角與執著精神,令我十分佩服。我記得很清楚,2005年夏天我意外找到一大批裝在塑膠袋、堆放於烈嶼鄉公所的民防檔案,本來一如其他鄉鎮公所準備要棄置,時任公所課長、我的學生邊金靜告訴我能否協助整理,使之成為文化館與鄉史館的展示資料。我和翁沂杰助理一方面分類整理、掃描建檔,一方面通知太平洋彼岸的宋怡明。他得知後立刻安排行程,飛來金門一起整理、閱讀檔案。這些資料,被充分地運用在這本書的主題討論之中。
事實上,十九世紀後半到二十世紀的金門,歷經了極為戲劇性的歷史轉折,也使金門這個地域社會,與區域發展、國族歷史、國際地緣政治有著高度的關聯。金門在1949年之前,是人口流出、外來僑匯、開放流動的僑鄉;1949年以後直到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金門變成人口流入、內需產業、封閉禁錮的戰地。戰地生活經驗,成為二、三個世代的金門人及軍人的集體記憶與公共歷史,軍事治理高度動員了地域社會,當然也壓抑了民間自主力量,空間地景的軍事化也相當徹底。
傳統的金門戰爭史研究,主要以軍方觀點、國族立場陳述戰爭事件。這些研究關心敵我雙方的戰略布署及戰術應用,說明軍隊交戰細節及其影響,進而宣揚反共意識與愛國主義。代表著作如國防部史政處《金門戰役》(1957)、國史館《金門古寧頭舟山登步島之戰史料初輯》(1979)與其續輯(1982)等。在西方著作中,金門被放在美國外交政策、美中臺關係研究,以及關於現實主義(realism)、軍事威嚇(deterrence)與戰爭邊緣策略(brinkmanship)之下探討,是國際政治與外交關係的熱門課題。不過,在這些討論下的金門,僅僅是一個具有國際地緣政治與戰略價值的地理名詞,而非一個地域社會。
隨著研究視角的轉移,學術界不再局限於單一國家話語或國際外交觀點,轉而注意不同歷史主體對戰爭史的差別看法,以及關注地域社會的微觀歷史(micro history)。這種傾向,以金門來說,進一步有四種趨勢:第一、雖仍以常規軍史研究的角度發問,但開始援引、比較海峽兩岸的文獻、檔案、報章,並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分析戰爭背後的決策過程;第二、採擷與整理當年在金門服役的官兵之口述歷史;第三、擺脫常規國族史、軍事史的寫作模式,從社會史與人類學研究的取向關注軍事治理下的地方社會文化變遷;第四、以戰役遺產保存為目的之相關研究。
宋怡明的專著就是其中最全面且重要的著作,試圖回答在冷戰這個國際地緣政治結構下,一個地域社會的變遷過程。他具體分析軍事化、現代性與地緣政治化(geo-politicization)等三個具有全球普遍性之力量,如何在島上運作,以及對金門居民所造成的衝擊;同時,也分析居民如何回應軍事治理下的對策,具體說明國家與地域社會複雜的互動關係。這種「軍事化的烏托邦現代主義」(militarized utopian modernism)──以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之前線基地,如何實踐及抵抗。他也處理了國家如何通過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的產生與實踐,規範及再現戰地婦女的社會角色,討論地方政治之軍事化/現代化/性別關係(gender relations)三者的關係。換言之,他分析了冷戰時期金門軍事現代化中的政治,在地方的脈絡下說明人們對全球冷戰、國家衝突、追求現代化的顧慮以及利益被理解和利用的方式,並且討論它們如何在今天被記憶下來。這些學術觀點,一方面為金門研究開闢了新的路徑,一方面也提供了人文社會學一種整合式、跨領域的方法論。
宋怡明所提供的研究成果,存在著一個深刻的理論議題。亦即,歷經戰爭的恐懼及威脅、高壓的軍事治理、甚至是白色恐怖迫害的前線居民,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幽暗歷史(dark history),如何繼承、敘述或再現這些歷史遺產(dark heritage),以及如何進行悲暗觀光(dark tourism)?什麼樣的集體記憶選擇遺忘或重新編寫?金門人又是如何重新看待近在咫尺的廈門及二百海浬外的臺灣本島?這些複雜的社會過程,都是「後戰地」金門所必須進行的歷史反省及值得深化的學術課題。
最後我想問的是,「金門學」該如何成為一門有效的、被認可的學科?與臺灣研究的關係為何?其實,「臺灣」作為一個人文社會研究範疇,具有高度的複雜性。今日臺灣這個政治共同體是在世界冷戰國際局勢所形成,而1949年的金門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第一次臺海危機)、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第二次臺海危機)等,更是組成這個政治共同體的關鍵歷史事件。事實上,殖民史之外的臺灣現代史,金、馬不應該被忽略。金門、馬祖的戰地歷史,不僅是當地人的生活經驗,也是大量臺灣服役青年的共同記憶。同時,當前臺灣的認同危機,不僅表現於所謂的族群政治、政黨衝突、南北地域差異而已,還有金門、馬祖的問題。金、馬與臺灣本島的疏離,除了百年來歷史經驗的差異外,還有晚近二十餘年來臺灣共同體建構過程中刻意切割的部分。解決臺灣認同危機、凝聚臺灣共同體意識,可以從金門、馬祖開始。也就是說,通過金門研究,這個反身性的角色(reflexive role),可以豐富臺灣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也能為臺灣社會的轉型正義提供貢獻。
宋怡明教授的著作,以其精闢的觀點、貼切的觀察、豐富的故事、優美的寫作,提供我們了解金門冷戰時期的變遷,也提醒我們國家與地方社會互動的歷史經驗,值得向大家推薦。
樂為序。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1 |
4折 | 3 |
5折 | 19 |
6折 | 1 |
7折 | 2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8折23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