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州、九州到沖繩
20年間探訪生活道具之美的民藝行腳
「手之國度」─日本的質樸之旅
手與機器的差異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手工藝之所以能誘發奇蹟,因為它不是單純的手工勞動,
其背後有心的控制,通過手來創造物品,
這才是賦予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
本書是一九四○年前後日本手工藝狀況的一份詳盡記錄。這份記錄,是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據親眼所見寫成的。因此讀來仿佛身臨其境,跟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藝之旅。手工藝的素樸真誠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為設計大國,緣自過去之為手工藝之國,其精神一脈相傳。本書對於民藝界、設計界人士,尤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柳宗悅
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收集、研究。於大正十五年(1926)與富本憲吉(1886-1963)、河井寬次郎(1890-1996)、濱田莊司(1894-1978)聯名發表《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1936年任日本民藝館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出版有《柳宗悅全集》等著作。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承緯—民藝・民俗學者、國立大阪大學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名人推薦:林承緯—民藝・民俗學者、國立大阪大學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章節試閱
近畿
這裡所說的近畿,是以京都、大阪為中心,包括山城、大和、河內、攝津、和泉、淡路、紀伊、伊賀、伊勢、志摩、近江諸國在內的地區,也就是由京都府、大阪府、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三重縣、滋賀縣構成二府五縣。其中,關於京都府北邊的一部分和兵庫縣西邊的一部分將於下一節的中國部份講述。
近畿的意思,代表那裡過去曾經是皇都的範圍。所謂關西,位處於近畿範圍內,是指以京都為中心,包括周邊的大阪、堺、神戶、奈良等大城市在內的地區。其中,奈良的文化非常古老;京都是寧靜的古都;大阪如今經濟實力雄厚,是最為繁榮的大都會;神戶則是新興的城市。眾所周知,大阪及其周邊是大型的工業基地,產物種類繁多、產量也很大,並且銷售到全國各地,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找不到大阪所生產的產品。然而,有龐大的產業規模就有與之相對應的機械作業,為營利主義所左右是不可避免的。遺憾的是,如此一來就犧牲了產品的品質,粗製濫造由此產生。人們能夠以大阪的商業繁榮為傲,卻無法自豪其產品品質,這樣的弊病在以名古屋為中心的中部和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都可以看到。舊時的大阪和現在不同,曾經有著各種富有趣味的手工藝。現在雖然有幾間老鋪還能依稀看到當時的面貌,但商人們卻不介意大阪的變化,於是多數手工藝就這樣和歲月一起流逝了。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有京都的存在,這對於近畿地區來說是一種恩澤。任何人都知道,京都自平安時代開始,歷代作為皇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日本的固有文化都以這裡為中心。雖然歷經多次戰亂,知識、文藝、美術、工藝依然在這裡開花結果。這裡也是宗教中心,京都的神社佛閣數量為日本第一。這裡以御所為中軸線,建成了整齊的街道,市區內外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古老的歷史造就了京都的語言,形成了風俗,鑄成了習慣,根深蒂固地融進了京都人的血液中。正因為如此,儘管百年來經過激烈的變遷,京都依然在很多方面保持了原貌。加茂祭、祗園祭等慶典節日,使人回想起從前的光景。
各種工藝技能伴隨著悠久的歷史發達起來,催生了各式各樣的匠人。京都人延續著舊習,不會輕率地改變。根據人們的需要而製作的作品,至今還在生產著。在街上走一趟,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作坊,展示著傳統的手工技藝。這說明日本固有的文化,在這個城市中仍非常有生氣。
說到京都的手工藝,馬上就會想到「西陣」和「清水」之名,前者是織物,後者則是陶瓷,都是名聲遠播的工藝。從技術的角度可以發現許多工藝上很先進的作品,如被視為西陣驕傲的「綴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豪華而又高貴的織物展現了高技術門檻的技巧。在其背後流淌著的是多麼寶貴的傳統啊!總的看來,那些工藝的驚人之處,是出於技術的原因,而不一定是為了美感。甚至在匠心方面頗為遜色,紋樣和配色已經失去了以往的高貴氣質。這是自然而然的衰退,還是手工藝時代步入末代的徵兆呢?過於強調細緻的技巧,因而忘記了富有生氣的生命感,實為可惜。這樣的缺點不僅存在於織物的領域,在陶瓷領域也是一樣。
看一看從清水到五条坂櫛次鱗比的店鋪,有許多自稱是某人第幾代傳人的陶瓷師傅。這裡出產的陶瓷數量也不少。商品琳琅滿目,技法的變化百出。從堅硬的瓷器到柔軟的樂燒、潔白的白瓷、青色的青瓷、藍色的染附、赤色的上繪,以及鑲嵌、絞描、流釉、天目、綠釉、海鼠釉和其他各種樣式,都是用轆轤車拉坯造型的,在這裡能夠一覽所有的製陶方法。
然而,要想從這些東西之中選出一件使人滿意的好作品,卻不太容易。對於熟知往昔作品的人來講,是不能允許作品有遜色的地方的。其造形的貧弱和紋樣的低劣是非常很明顯的,更為惡劣的是,只為了追求粗淺的趣味,致使多數手工藝最後淪為遊戲。特別是茶道之趣味禍害了多數的陶器,因為他們忘記了真正的茶器,並不是靠著賣弄趣味產生的。值得慶幸的是,燒窯和松薪尚存,巧妙地旋轉轆轤者、掌握繪畫技巧者、能夠成功地把陶瓷燒製出來者也都還在,而且數量絕對不少。如果京都的陶瓷再一次結合實用的功能,並且以健康的心態來製作,就能夠重新找回讓人刮目相看的力量。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夠躬身自問:「如今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做?」陶瓷工藝就會很快地得到拯救。
這個古都亦是生產高品質漆器的地方。特別是歷史久遠的蒔繪技術,強力地展現了精彩的手工藝,但在這裡也有技藝凌駕於美感之上而使之失衡的矛盾,此外這也是與一般民眾無緣的東西。我認為與其從那些著名的作品上找出京都工藝的高妙之處,不如著眼於各種小規模的工藝,可能會更有所發現。就拿京扇來說,並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東西,可是至今還有在製作高品味的作品。從各種流派的舞扇、祝扇等專業用扇,到平時使用的男式、女式京扇,每一種都是典雅的作品,造型好,色彩好,紋樣也不失大和之風。平和而美麗,是有著濃郁的日本趣味的作品。
還有京人形,特別是被稱為「御所人形」、「嵯峨人形」的上乘之作,保持著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技術,五官和身形都保持了原有的造型,沒有偏離。儘管脫離了現在的日常生活,但從這樣有品味的作品中也能夠學到一些東西。尤其如今世上粗俗的東西很多,這種感覺也就變得明顯了。
和京都的織物一樣,印染品也是早已聞名於世的產物。尤其「京友禪」更是好評如潮。京友禪擁有優雅、溫婉而美麗的紋樣和色調,堪稱是富有日本味道的印染品。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以往視圖案和色彩為靈魂所在的京友禪,近年來已落入俗氣之流,非常可惜。希望這些曾經在歷史上璀璨的正宗印染,能夠再一次輝煌。
絞染是著名的京都印染種類之一,現在還保留著以前的店鋪,展示精彩的手藝。絞染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尤以「鹿子絞」所顯現的美始終受到稱讚,這樣的優美與女子的身段般配。雖然原本是外來之物,不過現在應可認為是日本培育的印染種類了。但是,如何使顏色不褪不落仍是個關鍵問題。
京都的組紐技術也很優秀,過去的武具對其依賴程度非常高,還有茶道文化也對其發展產生了促進作用。過去人們對箱紐和袋紐的製作非常用心,現在則對羽織紐和帶紐的需求比較旺盛。現在的產品多用新型的機械完成,工序比過去要容易,然而其牢固程度和味道還是遠遠不如手工製作的產品。
同樣是京都的技藝,不能忘了提到表具,以前被叫做裱褙。將製作者稱為「經師屋」這點,說明表具的起源與裱糊經卷有關。表具的技術可以說是在日本成熟的,不僅展露了絕妙的手藝,更為重要的是表具已經成為一種精彩的創作,甚至連尺寸分割亦已形成固定法則。
京都還是名副其實的寺社之都,據說有兩千座寺社,基本上所有的大本山都集中於此。有淨土宗的知恩院與百萬遍,真言宗的東寺與智積院,真宗的兩本願寺,禪宗的南禪寺、妙心寺和大德寺,時宗的歡喜光寺,天台宗的妙法院與延曆寺,另外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寺剎。因而,這些寺院和入世的信徒們所使用的佛具種類和件數都是很可觀的。江戶時代是佛教藝術的末期,值得看的東西不多,佛具也受其影響有意過分地進行裝飾,如門徒宗的廚子就製作得無比奢華。然而,佛具中也有簡潔而實在的物品,可以看到的有黃銅製的燭台、佛飯器等這些具有雄大之感的佛具;還有塗漆的經機、經箱、過去帳,或是應量器、香爐台以及過去帳台、牌位等物。可以找到一些造型和塗漆技藝好的作品,一直保持著一定的傳統。
木魚是其中非常有趣的器物之一,常常會看到刻有「玉鱗」字樣的,原本是自中國傳來,如今已經演變成和式的,並且發展出各種形狀。除了在上面雕刻對稱的魚頭和魚鱗,還有用白木或塗上朱漆製成的,不過若是過於修飾反倒沒有意思了,大型的製作是值得一看,一般都能夠巧妙地雕刻出中間的空心部分。
法事用的蠟燭也是值得看的物品,特別是下端瘦上端寬、有腰身的紅蠟燭,燭芯處較寬處稍微展開的形狀更為漂亮。關於蠟燭的還有兩件有意思的道具,全部是用黃銅工藝製作的,一件是芯切鋏,另一件是芯切壺,兩件器物的造型看來真的很美,尤其是前端有四瓣花形的芯切鋏,只要看一眼就會有使用的慾望。
在這裡還應當添上一筆,說說老鋪鳩居堂等販賣的香墨吧。筆、墨、紙、硯雖然被稱為文房四寶,但與我們的生活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各有其製作的技術。就拿筆和墨來說,至今還是京都吸引顧客的商品之一。
在木作工藝的領域,京都吸引人的產品中有一種叫做「水屋」的櫥櫃,是用來裝餐具等雜物的,造型很有特色,比西式的模仿品要好出許多。櫥櫃上面門和小抽屜較多,通常還要在其橫框上施以透雕。直到不久前,櫥櫃上面還有鐵製把手,擁有幾乎接近圓形的厚實形狀。這種樣式算是關西風格,因此在大津和大阪一帶也能看到。販賣這種櫥櫃和棚架的地方是夷川,那裡整個都是傢俱街。
京都的金屬器物技藝中,刀具和剪刀等項目是很優秀的,僅花鋏就有古流、池之坊、遠州流等,各有各的特色,這些在日本的剪刀產品中可以算得上是特別好的。當然,銅器和鐵器也多種多樣,龍文堂就是以鐵瓶和鐵釜而聞名的老鋪。京都的煙管也做得很好。
另外,還有女子使用的黃楊木梳、和菓子以及打掃庭園的棕櫚帚等各種做供良好的手工藝品。如此,不得不承認京都至今依然是手工藝之都。
古老的都城奈良,不知是因為歷史太久遠,還是曾經一時衰退,雄偉到使人敬佩的寺院所剩不多。即便是如此,古梅園的墨還是有著悠久歷史,並且保持著其產品的良好名聲,只要大家對書法還有興趣,對毛筆和硯台、墨的需求是沒有盡頭的。以「奈良」二字命名的還有「奈良人形」和「奈良扇」。木雕的奈良人形運用極為簡單的刀法雕刻,卻沒有失去造型的力度,施以厚重的白色胡粉顏料,有著顯著的地方特色。奈良扇是指繪有所謂的「奈良繪」的扇子,在有丹綠本之稱的奈良繪本已經失傳的今天,奈良扇是唯一留下來的產品,稚拙之風顯出幾分雅致,既有品味又表現出平易之美。在公園販售的特產多數粗製濫造,但其中產自手向山、帶有台座的繪馬等物還是值得看的;在三笠山邊排列的大量刀具也不錯。相比之下,在鎮上出售的竹皮木屐中亦有好的作品。另外食物方面,醬菜「奈良漬」的原產地也在這裡。
大和國地區的吉野郡國樔村一片繁忙景象,這裡生產的紙張足以擔起關西地區的需要,雖然種類不過一兩種,但「宇陀紙」之名卻是舉世聞名。在高田附近磯野和御所附近,能夠零零散散地看到用地機編織的「大和絣」,然而還是走入了下坡,無能為力。郡山雖然以養殖金魚出名,不過附近生產的「赤膚燒」也相當有名,其釉色中有一種從容不迫的穩重感,可惜的是現在做的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的味道了。宇治是產茶的地方,從過去就很有名,而茶筅的製作則是以大和的生駒山山腳為中心在的繁忙作業著。茶筅的製作確實體現了纖細的技巧,但卻覺得有點太過,因而有著接近於病態的傾向。難道不能做成更加健康的形狀嗎?
到了大和國的吉野,就會使人想起眾所周知的「吉野櫻」。這裡有許多跟地名有關聯的產品,經常聽說的有「吉野織」、「吉野紙」、「吉野簾」、「吉野雛」等,另外還有「吉野繪」、「吉野漆」等種種,這些工藝均留下了歷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工藝有的已經失傳,有的則嚴重衰退,已經看不到有發展勢力的工藝了。這個地區最有特色的是櫻井的經木織,是用極薄的經木進行經緯編織成的織物,非常適合用來做壁紙和襖的材料。
鄰近大阪有一個歷史古老的堺港,那裡的「堺緞通」,以前曾經和「鍋島緞通」一樣有名,都是鋪在房間裡用的地毯類。因為在日本有榻榻米或坐墊,其工藝就不如中國和中亞那樣發達,所以僅有的幾種日本緞通工藝應該要很小心地被保護起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對地毯的需求也變大,堺的這種曾經一度荒廢的手工藝,終於漸漸地又再度興起。如果能夠對紋樣和用色加以用心的話,其未來是值得期待的。此處還是好刀具的產地,有製作得很好的小刀和剪刀,是值得留在記憶中的。與河內國之名有關的「河內木棉」也是很有名的。
攝津地區必須特別提到的,是在有馬郡鹽瀨村名鹽製作的紙,這種紙在古代就被叫做「間合紙」,以雁皮為材料,摻入細碎泥土漉製而成,有別於其他類型的紙,是一種表面光滑、手感甚佳的霧面紙。在古代常被用於書寫,還喜歡用來貼地袋,這種和紙是相當有格調的,讓人難以忘懷。如果製作得更加精緻一些,將很適合於銅版印刷。
有馬的「人形筆」近乎玩具,是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筆桿用漂亮的彩線纏繞,作為溫泉區的土產是珍稀且有特色的產品。
現在前往淡路島,如今這裡屬於兵庫縣。跟這個島名有關聯的名詞,有「淡路結」、「淡路半紙」、「淡路燒」等。淡路燒是在伊賀野附近燒製的陶器,主要使用黃色鉛釉,產品有丼、皿、土瓶等品項。作為這個島的特產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一種叫做「文樂」的人偶,至今仍然有被尊為名匠的師傅在製作,各種類型的人偶栩栩如生,眼、口、耳、頸、手、足都能轉動,可見其製作技術非同一般。
和歌山地區因名君德川賴宣而繁榮。這裡的各種手工藝曾經受到良好的保護,如今這裡已經面目全非,變成了工業重地。捺染品、棉質法蘭絨還有傢俱之類,雖然產量較大,卻僅僅局限於商品的定位而已。與此相比,黑江町的漆器和內海町的番傘是值得記錄的,後者又叫「八丁傘」。從那裡往南便是紀州蜜柑的產地。
根來寺的「根來塗」已成過去式,但作為一種漆藝已經成熟,如今似乎仍然還有人在嘗試著製作。粉河寺所在的粉河町有一種淡茶色團扇很好,形狀雅緻,角落上蓋有老鋪「ひしや(HISHIYA)」的印。與其同出一系的大和五条製作的五色團扇,既高級又典雅,這麼好用的團扇,真想推薦給大家使用。
真言宗的靈場——紀州高野山的大名眾所皆知,那麼,也請記住位於其山腳處的村子古澤和河根出產的「高野紙」,這是有著一定厚度、有特色的紙。在山寺的鎮上有特色的產物,是用棕櫚編成的櫃入,在其他地方沒有見到過。
紀州的御坊、串本、勝浦等城鎮,因為靠海,多數以漁業為主,手工業的發展並不顯著。而山村和農村的環境則導致了手工藝的發達。因為當地盛產檜和杉等樹材,山間的東牟婁郡請川村生產著形形色色的曲物,當地稱為「やろ(YARO)」、「輪箱(WAPPA)」等等,「やろ」是藥籠,「輪箱」即為便當盒。
伊賀、伊勢、志摩位於三重縣的境內。伊賀是以上野為都城的小國,聲名遠揚的「伊賀傘」是以上野為中心生產製作的,紙傘材料多採用「名張半紙」,其產地除了名張外,丈六和柏原也有生產。不過伊賀久負盛名的還是非「伊賀燒」莫屬,在茶道世界中,甚至將過去生產的種壺拿來當作水差。伊賀燒幾乎沒有裝飾,是素色的粗胚陶器,正因為如此才會被認為雅致,深受茶人們所喜愛。反之,亦可以說是受了「茶」的毒害,故意扭曲造型致使古雅之氣消失,搔首弄姿令人厭惡,技藝走入了歧途。真正能夠讓我想介紹的是丸柱村的燒窯所製作的日用器具,有土鍋、行平、土瓶等各種各樣的品類。特別是丸柱村的土瓶名聲在外,滿足了多數需求,其中的綠釉器具特別漂亮,該村也曾經大量承接汽車土瓶的燒製。丸柱的手藝應是承襲自江州信樂的體系。
與伊賀相鄰的是藤堂藩的伊勢之國,或許更應該稱之為大廟的伊勢吧,四日市、津、松阪、宇治山田等是此國的大城市。帶有伊勢地名的產品有「伊勢編笠」、「伊勢縞」,還有松阪的「伊勢萌黃」,其中最為吸引人的,是大家口中的「伊勢型(紙)」,不知是何原因,生產只在白子特別興盛。這裡雖然是靠海的小鎮,但由於是印染型紙 的產地,因而享譽全國。生產的織物印染型紙不僅為伊勢國的染坊所用,還以「紺屋型」之名銷往日本國內各地的染坊。其名稱的由來,恐怕是因為堂堂的「紺屋(染坊)」,要是不擁有幾張白子製作的「伊勢型」就做不了生意的關係。花樣大、中、小都有,花紋的變化無窮無盡,數量驚人。一般的大型染坊,通常都要購入幾千張。因此可以說,白子町已經成為日本印染品花紋的源頭。這樣的工藝至今還在延續著,雖然不及過去繁榮,但依然有很多人在從事這樣的工作,這個小鎮也以這項技術作為經濟的支柱。印染型紙所用的紙是特殊材料,因為是燻製過的,所以顏色呈褐色。可以說印染型紙本身就可以說是一件美的工藝品,如果將其裱框將更加漂亮。
四日市是有名的「萬古燒」陶瓷產地,不幸的是在這裡幾乎已經沒有值得看的產品了,雖然現在還在大量製作,但品質低下的東西太多了。就讓我們一帶而過吧。
走在桑名町的街道上,進入視野的有少見的竹椅、櫻樹皮的編織物和形狀漂亮的紅蠟燭,雖然產量不大,但是作為當地的產品還是應該記錄的。
近江滋賀縣最富美名的就是琵琶湖,以大津繪出名的大津是其都府,是一座臨湖的古鎮,古老的姿態至今沒有改變。因近江聖人得名的這個國度,也因近江商人而聞名。像日野那樣富有的城鎮還有好多。產業中曾經最繁榮的是織物,如「濱縮緬」、「近江麻布」和「高島縮」等等都是經常聽說的名詞。濱縮緬以琵琶湖北面的長濱為中心進行生產,而麻布、蚊帳等在湖東的各村中生產,高島縮則在湖西的今津地區生產。這些產品已經深入到民眾的生活之中。
在江州最應該注意到的是信樂燒,歷史起源甚古,從室町時代起就和茶人有著深厚的緣分。這個地區的村落坐落在松林環抱的山間,周圍的山丘基本上都是陶土,具備了燒製陶瓷的條件,最有名的產品就是茶壺。燒製的產品雖然是大型的茶壺,但仍都銷售到了很遠的地方,日本全國的茶葉店中幾乎沒有不放上兩三個的,可見其暢銷的程度。這樣的手工藝直到最近還在延續,是日本大型陶器的代表。產品上通常都施以流釉,傳播最廣的是在白底上有流有幾條縱向綠釉的陶器。
近來,信樂的海鼠釉大火鉢非常出名,受到了特別的好評,其銷路廣得驚人。但是,這個窯的產品中特別值得稱讚的,還是不透明的厚白釉火鉢,樣子溫文爾雅,有時候微微地泛出一點叫做「ごほん(GOHON)」的桃色斑。用這種白釉燒製的長方形深槽,是信樂以外的地區絕對沒有的作品。用同樣的白釉燒製的小便斗,雖然是用於廁所的陶器,但仍展現了精彩的造型。神山屬於信樂產地的一支,該地的產品以土瓶最為出名,特別是畫有山水紋樣的,受到了高度稱讚。這樣的裝飾成就了一種固定造型,以至於後來很多地方的窯對之進行模仿,如野州益子、明石,還有遠處的筑州野間,其產品都受到了影響。信樂的優秀工藝還體現在日用器具方面,其他的產品還有土鍋、植木鉢和湯婆等,這裡有許多產品都勾起了讓人使用的欲望。
比良山裡有個叫做朽木的地方,自古以來就生產盆、片口、碗等有特色的漆器。過去的作品中有非常好的東西,雖然如今只是零零碎碎地延續著這項工藝,我想一旦恢復到從前的規模就會再度成為名物吧。
忘記說了,在栗太郡上田上村桐生地方,每年都要漉製優質的「雁皮紙」做為御用。應當承認,「雁皮紙」為和紙之王。
近畿
這裡所說的近畿,是以京都、大阪為中心,包括山城、大和、河內、攝津、和泉、淡路、紀伊、伊賀、伊勢、志摩、近江諸國在內的地區,也就是由京都府、大阪府、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三重縣、滋賀縣構成二府五縣。其中,關於京都府北邊的一部分和兵庫縣西邊的一部分將於下一節的中國部份講述。
近畿的意思,代表那裡過去曾經是皇都的範圍。所謂關西,位處於近畿範圍內,是指以京都為中心,包括周邊的大阪、堺、神戶、奈良等大城市在內的地區。其中,奈良的文化非常古老;京都是寧靜的古都;大阪如今經濟實力雄厚,是最為繁榮的大...
推薦序
柳宗悅民藝行腳下所見的日本手工藝
「工藝是實用之物,這個特質與美術並不相同。繪畫是為了觀賞所製作的美術品,不過像衣服、桌子等工藝品,卻是為了被使用所生產的。」以上這段對於工藝與美術的詮釋,出自於民藝運動的創始者,人稱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民藝」一詞的誕生,源自於一九二五年(大正十四年),柳宗悅與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在前往紀州(和歌山縣)調查途中,共同將「民眾的工藝」加以簡化而成的新名詞。歷經西洋宗教、藝術、文學等學問洗禮,以及在朝鮮美術、木喰佛的考察歷練中,柳宗悅逐步意識到庶民日常生活用具的美感與價值。在這些長久被視為粗糙鄙俗的生活用具中,發現到過去被世人忽略的傳統生活之美,藉此提出「民藝」的概念,為傳統工藝振興及民藝美學建構吹起號角。以柳宗悅為首的民藝同仁們,一同起草〈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意書〉,為這個從戰前開始影響日本近代工藝與造型文化發展,長達半世紀之久的民藝運動揭開序幕。
柳宗悅在〈民藝運動有何貢獻〉一文中,將民藝運動的具體行動方案歸納出:「第一、日本民藝館的設立與公開。第二、針對日本各地方的傳統工藝現狀展開調查,同時進行民藝品的蒐集工作。第三、對於現存的地方民藝的振興及發展上進行協助,同時協調個人作家與工匠們展開共同製作。第四、在言論的層面上,透過機關誌的發行來宣傳與倡導該運動發起的意義。」事實上,這四項看似屬性相異的措施,其相互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連帶依存關係。譬如在民藝蒐集過程中,柳宗悅已陸續將各地蒐集考察的心得,透過演說與撰文發表於世。另一方面,在積極推動地方民藝振興過程中,也與日本民藝館的創建,工藝、民藝相關雜誌發行等事務交互重疊。民藝運動的執行推動,表面上看似如多頭馬車般的多元分歧,實際上,在民藝思想及柳宗悅強而有力的領導下,讓民藝運動保有健全有系統的行動構成。
其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民藝行腳」,也就是前往各地進行的民藝考察及收集,柳宗悅一行實際深入地方探索發掘,並在考察過程中廣泛收集優良的手工藝,作為未來推廣民藝之美的範本。這樣的工作從民藝運動啟動至柳宗悅晚年未曾間斷,其足跡除了到達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與沖繩等日本列島南北的鄉間遍野,考察蹤跡更遍及朝鮮半島、台灣、中國、歐美等地。相較於仰賴文獻典籍紙上作業的思想家,柳宗悅走出固有的學術框架與研究模式,除了進行文獻探索,更重視實際的田野考察。探究其因素,除可歸咎柳宗悅本身對器物收集與旅行的熱衷,一方面也與民藝這個研究課題的屬性相關。對於柳宗悅而言,實地的考察成為理論產生的重要根源依據,就在屢次長達跋涉的旅途中,充沛豐富的民藝論述也隨之源源不絕地產出。
柳宗悅實地考察的軌跡,最早可回溯到一九一六年八月的朝鮮、中國之旅,從首度考察起的七、八年間,柳宗悅先後多次到訪朝鮮,對當地的民藝與造型文化進行調查。接著,自一九二四年開始,除了仍延續往返朝鮮進行考察並為朝鮮民族美術館的設立而奔走,從這個年頭起,柳宗悅為研究木喰佛,開始深入山梨、新潟、栃木、静岡、愛知、奈良、大分、宮崎、愛媛、香川、滋賀、山口、和歌山等以西日本為中心的地區,進行木喰佛的收集與調查研究。大津繪與繪馬可說是柳宗悅探索日本民藝初期較感興趣之物,到了一九二七年底,為準備隔年御大禮記念國產振興博覽會的出展品,先後前往仙台、秋田、弘前、青森、酒田與柏崎等東北地區,再轉往鳥取、松江、下關、福岡、久留米、佐賀、伊萬里、長崎、熊本、鹿兒島,持續著宛如永無止境般的民藝行腳。對於長年漫步於日本列島的民藝調查,柳宗悅說道:「我們持續透過長期的考察旅行來找尋日本各地所製作生產的民藝品,這樣的旅程從北方的津輕一直遍及到南方的薩洲。基本上並非探尋過去的作品,而是希望充分來了解各地方現今的製造現況。」這段手工藝探索之旅,讓柳宗悅對各地的民藝現狀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往返各產地的旅程中,有系統地收集各項民藝品,並考察現存的手工藝生產狀態。柳宗悅將長年深入手工藝產地及使用場域的考察成果,撰寫成《手仕事の日本》,也就是這部名為《民藝之國日本》的手工藝通論性專書。此書不同於《工藝之道》(工藝の道)、《工藝文化》(工芸文化)等建構民藝美學的理論著作,《民藝之國日本》可謂柳宗悅之眼所見日本手工藝景象的文字化,更是一本極為罕見的傳統工藝民俗誌。
事實上,這部匯集柳宗悅長年考察心血的手工藝紀實《民藝之國日本》,從完稿至出版問世歷經數度的波折。原書起初完稿於一九四二年,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無情的戰火戰燒毀了芹澤銈介為此書繪製的工藝圖繪。除此之外,文稿也在當局檢閱、出版社製版,加上柳宗悅數度增補修訂下,出版時間又延宕數年,最終在一九四八年(昭和23)六月,由靖文社正式出版發行。日後,在一九五四年、一九八一年兩度,分別被收錄為《柳宗悅選集》(春秋社)、《柳宗悅全集》(筑摩書房)。一九八五年,再以岩波文庫之姿新裝出版,二○一一年,平凡社於【別冊太陽】系列中,結合柳宗悅《民藝之國日本》原書內容,並搭配著描述日本各地手工藝現況的圖文,彙編成《柳宗悦民藝の旅―「手仕事の日本」を歩く》一書。從二十世紀中葉首度問世至今,《民藝之國日本》伴隨讀者走過半世紀以上的時光,歷年數度獲得再版發行,在在顯示出此書具有的重要性。
這部由遠足文化推出的《民藝之國日本》繁體中文版(原書名《手仕事の日本》),即以一九四八年靖文社發行的版本作為翻譯底本。《民藝之國日本》一書,為柳宗悅民藝行腳的集大成之作,雖然此書撰寫的原宗旨,在於提供當時的青少年理解日本手工藝,以及日本文化的一部內容平易的教養讀本。不過,全書從「前言 手工藝之國」破題,「第一章 物品的背景」論及支持手工藝發展背後最關鍵的要素在於自然、歷史與固有傳統。「第二章 日本的產品」與「第三章 物品的性質」,將數十年親身力行的民藝行腳之所見所聞,鉅細靡遺地透過柳宗悅敏銳的觀察力與審美的直觀力,以他獨到的感性兼具理性的筆觸,細細地道出日本各地手工藝發展現況與器物所蘊含的美感。民藝美學建構的基礎,即立基於柳宗悅長年勵行的民藝行腳。在《民藝之國日本》書中所出現,譬如:益子的陶瓷、陸中荒屋新町的南部碗、飛驒高山的印籠、越中八尾的和紙、伊勢白子的藍染型紙、鹿兒島的大島綢、沖繩壺屋的茶碗等手工藝,正是柳宗悅於行腳過程中,根據自己對於民藝美的體悟及直觀的審美力,從眾多手工藝中所篩選而出的器物。柳宗悅的弟子吉田璋也,將柳宗悅的民藝美學與器物蒐集所具有的特徵,歸納出:「一、由平凡的工匠所製造,不加落款的產品。二、造型上單純而樸素,並無過多不必要的裝飾,堅固耐用的實用品。三、量產而價格低廉的產品。四、不刻意的追求奇特與雅趣,具有自然樸實風格的產品。五、擁有地方性與民族性的特質。六、經由手工所製成的產品」共六項。這些柳宗悅所言的正確、健全的手工藝,透過文字搭配芹澤銈介的圖繪,全數收錄於《民藝之國日本》。柳宗悅最後從手工藝生產者的工匠,以及手工藝具備的實用性、健康之美等面向,述說手工藝的過去與未來的方向。
傳統工藝為健全造型文化的磐石,厚植生活美學涵養之基礎,更可謂造物及生產技術的原點。台灣這塊土地上自古即存在著豐富多樣的工藝活動,反觀以台灣工藝作為知識課題的學問發展,起步卻相較於其他學科來得緩慢。這部匯集了民藝之父柳宗悅畢生致力的民藝行腳之成果《民藝之國日本》,讓來不及追隨當年柳宗悅一行巡歷日本列島各工藝產地的人們,得以在柳宗悅細膩的文字描述下,神遊手工藝大國的日本。藉由柳宗悅闡述的工藝、民藝知識,思索你我所身處的這塊土地上的造形文化與工藝傳統。在二十世紀初中葉發起於日本,堪稱近代東方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美學啟蒙運動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是柳宗悅等人一步一腳印,深入日本列島各地展開的民藝行腳。藉由如此踏實的實踐過程,讓柳宗悅親身感受到在繁華都會中所看不到的造型之美與傳統文化,進而對民藝及傳統、地方、文化間相互構成的有機聯繫有更深刻的體會。在近代化與機械主義對傳統文化侵蝕之際,涵養著傳統與文化特質的地方,正好成為手工藝、民藝生息的最後一塊沃土。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在全球化腳步如洪水般逐漸侵蝕你我的週遭之際,傳統文化與民間造型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相信透過這部《民藝之國日本》,足以提供我們重新省思與借鏡。
柳宗悅民藝行腳下所見的日本手工藝
「工藝是實用之物,這個特質與美術並不相同。繪畫是為了觀賞所製作的美術品,不過像衣服、桌子等工藝品,卻是為了被使用所生產的。」以上這段對於工藝與美術的詮釋,出自於民藝運動的創始者,人稱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民藝」一詞的誕生,源自於一九二五年(大正十四年),柳宗悅與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在前往紀州(和歌山縣)調查途中,共同將「民眾的工藝」加以簡化而成的新名詞。歷經西洋宗教、藝術、文學等學問洗禮,以及在朝鮮美術、木喰佛的考察歷練中,柳宗悅逐步意識到庶民日常生活用具的美感與價...
目錄
導讀 柳宗悅民藝行腳下所見的日本手工藝
序
前言 手工藝之國
第一章 物品的背景
自然
歷史
固有的傳統
第二章 日本的物品
現在的情況
關東
東北
中部
北陸
近畿
中國
四國
九州
沖繩
第三章 物品的性質
三個問題
職人的功績
實用與美
健康之美
後記
解說 熊倉功夫
《民藝之國日本》地圖
導讀 柳宗悅民藝行腳下所見的日本手工藝
序
前言 手工藝之國
第一章 物品的背景
自然
歷史
固有的傳統
第二章 日本的物品
現在的情況
關東
東北
中部
北陸
近畿
中國
四國
九州
沖繩
第三章 物品的性質
三個問題
職人的功績
實用與美
健康之美
後記
解說 熊倉功夫
《民藝之國日本》地圖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4頁開數:15x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