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瑪莉.艾克頓
定價:NT$ 690
本商品已絕版
很多人教你看畫,卻很少人教你看雕塑!
看畫,要到美術館,但雕塑,隨處可見。
第一本雕塑完全欣賞指南,從古典到現代,超過200個經典圖例!
用最簡易的圖文解析,帶你一窺雕塑的立體視界。
雕塑怎麼看?
◎同樣是《大衛像》,為什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高大無比?多納泰羅的大衛卻小於真人比例?雕塑的尺度大小有什麼重要?
◎羅浮宮裡的《勝利女神》,展開雙翼大步邁前,充滿力量與戲劇性,把它擺到戶外,是否同樣令人震撼?空間環境對雕塑的影響力?
◎為什麼古希臘著名的《里亞切青銅戰士像》,完美無瑕的健美體格,成為各個時代男性的美好典範?而當代雕塑家奎恩卻雕出懷孕且缺乏雙臂的女子形象,雕塑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甚至,雕塑還具有紀念的意義,海德公園角的《皇家砲兵紀念碑》,緬懷追悼陣亡的戰士即為一例。
學會用不同的觀看方式及思考,你我都能輕鬆欣賞雕塑的奧妙!
生活中處處是雕塑,一棟建築物、一尊人物像、一件大型裝置甚至是一個玻璃杯、一把椅子、抑或汽車的引擎,這些都可以是雕塑。它融入我們的周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雕塑離我們這麼近,我們卻常常忽略它,它既熟悉又陌生,然而要看懂它卻又是一門大學問。
熟稔藝術史與長年推動大眾藝術教育的作者瑪莉.艾克頓,透過簡潔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案例圖示,用圖片說雕塑的方式,帶領我們分析並充分體驗從古到今不同類別的雕塑藝術;從古典傳統的源頭和雕塑類型的發展,到各種不同類別的雕塑探討;乃至雕塑在空間的擺放,它與建築、繪畫、工業設計的關係,以及現代雕塑的進展與變化,一步步帶領讀者進入雕塑的世界,領略與感受雕塑之美。同時,作者更引入雕塑背後的故事及意涵,讓讀者在咀嚼精彩故事時也彷彿遊歷了整個雕塑史現場,進行一趟雕塑史之旅。
書末所列的雕塑術語彙編、延伸閱讀文獻,以及欣賞雕塑時該有的問題思考,則讓如何看懂雕塑變得更加簡單入手。
觀看雕塑時的10個思考問題
1. 雕塑擺放位置與你所在位置的相對關係為何?
2. 你能否繞著雕塑行走,觀看它的不同面向?
3. 雕塑的形式與周邊空間的關係為何?
4. 雕塑的尺寸為何?它是真人尺寸,還是小於或大於真人尺寸?
5. 雕塑的類別為何?它是浮雕、半身像,還是人物立雕?
6. 雕塑的媒材為何?是青銅、大理石、木材、金屬,還是其他媒材?
7. 雕塑表面有何特徵?它是否光滑、完成度高和/或經過拋光?
8. 雕塑位於室外還是室內?這會改變你觀看它的方式嗎?
9. 光線如何照射在雕塑上?這會改變你觀看它的方式嗎?
10. 雕塑是否具有或曾經具有某種功能?它是已完成還是未完成?
本書特色:
1.一本讓你看懂雕塑,快速進入雕塑世界的最佳入門工具書指南。
2.從古典到現代,將雕塑的各種類型一一剖析。
3.除了雕塑本身,更進一步探討相關的主題,如雕塑與建築、雕塑與空間、雕塑與繪畫和設計間的關連。
4.200多幅精彩圖片,從古到今(古希臘羅馬到現代)不可不知的名作雕塑一網打盡,世界知名雕塑盡收眼簾。
5.引入雕塑背後的故事及意涵,讓讀者不只看雕塑,還了解了雕塑史。
作者簡介:
瑪莉.艾克頓(Mary Acton)
曾擔任英國牛津大學教育推廣學院的藝術史本科文憑暨高級文憑課程主任,卸任後持續以自由講師身分在牛津大學授課迄今。著有《如何看懂繪畫》(Learning to Look at Paintings, 1997、2009)及《如何看懂現代藝術》(Learning to Look at Modern Art, 2004)等暢銷書籍。
譯者簡介:
王聖智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政治大學國際研究英語碩士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著有 Transatlantic Space Politic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bove the Clouds(London: Routledge, 2013)及國際期刊論文。現為眾多藝術、學術及政府機構特約譯者(http://readerptsacc.blogspot.tw/)。
名人推薦:
王志文 雕塑創作者
吳順令 朱銘美術館館長
林慶祥 長榮大學美術系所教授
陳愷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劉柏村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雕塑系專任教授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兼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蔡坤霖 英國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創新設計學院(MIRIAD)雕塑比較研究博士候選人
蔡懷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簡志達 藝術家
簡俊成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美術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顧世勇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所長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5折 | 11 |
6折 | 1 |
7折 | 6 |
7折以上 | 1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瑪莉.艾克頓
定價:NT$ 690
本商品已絕版
很多人教你看畫,卻很少人教你看雕塑!
看畫,要到美術館,但雕塑,隨處可見。
第一本雕塑完全欣賞指南,從古典到現代,超過200個經典圖例!
用最簡易的圖文解析,帶你一窺雕塑的立體視界。
雕塑怎麼看?
◎同樣是《大衛像》,為什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高大無比?多納泰羅的大衛卻小於真人比例?雕塑的尺度大小有什麼重要?
◎羅浮宮裡的《勝利女神》,展開雙翼大步邁前,充滿力量與戲劇性,把它擺到戶外,是否同樣令人震撼?空間環境對雕塑的影響力?
◎為什麼古希臘著名的《里亞切青銅戰士像》,完美無瑕的健美體格,成為各個時代男性的美好典範?而當代雕塑家奎恩卻雕出懷孕且缺乏雙臂的女子形象,雕塑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甚至,雕塑還具有紀念的意義,海德公園角的《皇家砲兵紀念碑》,緬懷追悼陣亡的戰士即為一例。
學會用不同的觀看方式及思考,你我都能輕鬆欣賞雕塑的奧妙!
生活中處處是雕塑,一棟建築物、一尊人物像、一件大型裝置甚至是一個玻璃杯、一把椅子、抑或汽車的引擎,這些都可以是雕塑。它融入我們的周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雕塑離我們這麼近,我們卻常常忽略它,它既熟悉又陌生,然而要看懂它卻又是一門大學問。
熟稔藝術史與長年推動大眾藝術教育的作者瑪莉.艾克頓,透過簡潔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案例圖示,用圖片說雕塑的方式,帶領我們分析並充分體驗從古到今不同類別的雕塑藝術;從古典傳統的源頭和雕塑類型的發展,到各種不同類別的雕塑探討;乃至雕塑在空間的擺放,它與建築、繪畫、工業設計的關係,以及現代雕塑的進展與變化,一步步帶領讀者進入雕塑的世界,領略與感受雕塑之美。同時,作者更引入雕塑背後的故事及意涵,讓讀者在咀嚼精彩故事時也彷彿遊歷了整個雕塑史現場,進行一趟雕塑史之旅。
書末所列的雕塑術語彙編、延伸閱讀文獻,以及欣賞雕塑時該有的問題思考,則讓如何看懂雕塑變得更加簡單入手。
觀看雕塑時的10個思考問題
1. 雕塑擺放位置與你所在位置的相對關係為何?
2. 你能否繞著雕塑行走,觀看它的不同面向?
3. 雕塑的形式與周邊空間的關係為何?
4. 雕塑的尺寸為何?它是真人尺寸,還是小於或大於真人尺寸?
5. 雕塑的類別為何?它是浮雕、半身像,還是人物立雕?
6. 雕塑的媒材為何?是青銅、大理石、木材、金屬,還是其他媒材?
7. 雕塑表面有何特徵?它是否光滑、完成度高和/或經過拋光?
8. 雕塑位於室外還是室內?這會改變你觀看它的方式嗎?
9. 光線如何照射在雕塑上?這會改變你觀看它的方式嗎?
10. 雕塑是否具有或曾經具有某種功能?它是已完成還是未完成?
本書特色:
1.一本讓你看懂雕塑,快速進入雕塑世界的最佳入門工具書指南。
2.從古典到現代,將雕塑的各種類型一一剖析。
3.除了雕塑本身,更進一步探討相關的主題,如雕塑與建築、雕塑與空間、雕塑與繪畫和設計間的關連。
4.200多幅精彩圖片,從古到今(古希臘羅馬到現代)不可不知的名作雕塑一網打盡,世界知名雕塑盡收眼簾。
5.引入雕塑背後的故事及意涵,讓讀者不只看雕塑,還了解了雕塑史。
作者簡介:
瑪莉.艾克頓(Mary Acton)
曾擔任英國牛津大學教育推廣學院的藝術史本科文憑暨高級文憑課程主任,卸任後持續以自由講師身分在牛津大學授課迄今。著有《如何看懂繪畫》(Learning to Look at Paintings, 1997、2009)及《如何看懂現代藝術》(Learning to Look at Modern Art, 2004)等暢銷書籍。
譯者簡介:
王聖智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政治大學國際研究英語碩士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著有 Transatlantic Space Politic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bove the Clouds(London: Routledge, 2013)及國際期刊論文。現為眾多藝術、學術及政府機構特約譯者(http://readerptsacc.blogspot.tw/)。
名人推薦:
王志文 雕塑創作者
吳順令 朱銘美術館館長
林慶祥 長榮大學美術系所教授
陳愷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劉柏村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雕塑系專任教授
劉俊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兼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蔡坤霖 英國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創新設計學院(MIRIAD)雕塑比較研究博士候選人
蔡懷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簡志達 藝術家
簡俊成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美術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顧世勇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所長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5折 | 11 |
6折 | 1 |
7折 | 6 |
7折以上 | 1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